
中国学生留学 地缘政治紧张等致美国仅排第4
世界新闻网
4/11/2025

中国出国留学蓝皮书2025》显示,在留学环境综合评估方面,美国在28个被评估国家中排名第四。 (美联社)
据环球时报报导,「2025(第三十届)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及「2025中国留学论坛」11日在北京同步启幕。论坛期间发布的《中国出国留学蓝皮书2025》显示,在留学环境综合评估方面,美国在28个被评估国家中排名第4,落后于英国、新加坡和加拿大。地缘政治紧张、留学专业限制、安全预警频发等是主要原因。
大陆全球化智库副主任、研究总监郑金连表示,在28个受研究国家中,美国的冲突程度较高,留学预警次数最多,部分专业领域(如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学科)仍有针对性限制。
与会的国际教育专家向《环球时报》表示,他们对中美贸易紧张局势感到担忧。澳洲昆士兰大学副校长李荣誉在受访时说,他在今年3月参加美国一场教育活动时发现,美国大学的学术自由和言论自由正在消失,导致许多人不敢发声。
参加论坛的国际专家强调,在全球挑战面前,多边合作更加迫切。伊朗德黑兰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好麦特表示,随着美国继续采取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以中国为首推行多边主义的国家将更加团结,「全球南方」国家和东盟等也在发出声音。
艾塞克斯大学运行校长玛丽亚.法斯利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全球正处于变革期,「没有任何国家能独自应对全球共同挑战,合作是唯一出路」。
同时,蓝皮书中说,中国学生的留学目的地日益多元化,「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吸引力增加。好麦特表示,由于签证政策宽松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前往伊朗留学。 「伊朗和中国都拥有古老文明,许多中国学生对伊朗的历史和语言表现出浓厚兴趣。」他欢迎更多中国学生到伊朗学习。
此外,蓝皮书也显示,中国留学生在海外选择专业时,越来越与国内劳动市场需求对齐,例如人工智能等领域。
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主任王大泉在论坛前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学生现在追求的是「知识+技能+文化能力」,而不仅仅是文凭。
本届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吸引24个国家地区的246所院校及机构参展,注册展位近450个,厄瓜多尔、越南等国首次参展。同期举办的中国留学论坛以「品质、信任、安全:留学教育永续发展」为主题,汇集近千名中外教育界代表。
川普收紧留学生签证 纽约各大学受影响
世界新闻网
4/11/2025

川普政府在全国范围内打击国际学生的举措正在持续蔓延,纽约已有数十名外国学生在未被告知缘由的情况下突然遭签证被撤销。(记者曹馨元╱摄影)
川普政府在全国打击国际学生的举措持续蔓延,根据数据,已有超过百所大学的外国学生,在未被告知缘由情况下突然签证被撤销;其中,纽约大学(NYU)、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纽约市大(CUNY)等学校均出现此类情况。
Inside Higher Ed的即时数据显示,截至本月10日下午5时,已有645名外籍学生的留美身分被剥夺,涉及全美共130所大学。其中,哥大有七名学生面临此状况,石溪州大(SUNY Stony Brook)有11名,水牛城州大(SUNY Buffalo)有13名,纽约市大至少有17名,复敦大学(Fordham University)有两名;纽约大学虽也有「一些(some)」学生签证被取消,但人数暂不确定。
据悉,在学生签证被撤案件中,部分是由于当事学生在多年前曾有过违法纪录,包括情节轻微的违规情况,如超速驾驶;但另一类情况则是因为这名学生曾有过支持巴勒斯坦的行为,例如曾参与游行、学运等。
同时,也有签证被撤的学生在网络发帖表示,自己唯一的纪录为尚未被定罪的案件、或多年前已被撤诉的案件;而一名中国籍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博士生在毫无任何犯罪纪录及挺巴经历的情况下,被撤销了学生签证。
这名计算机科学博士生刘晓天(Liu Xiaotian,音译)日前已通过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向国土安全局(DHS)提诉,要求法院恢复其学生身分;当地法院在9日暂时停止了撤销刘晓天学生身分的程序,他目前得以继续学业。
根据本报获得的一封邮件,纽约大学于8日致信全校师生,表示「我们学校社区的成员也在受影响之列」,并罗列了一系列学校可提供的联系资源;「全球多样化一直是本校的基石」,纽约大学作为全国外籍学生最多的大学,国际学生占总人数的22%。
此外,纽约州大、市大、及复敦大学等,均向学生发送了类似的邮件,并表示将全力配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
没做错任何事 宾大3学生签证遭取消
世界新闻网
4/11/2025
在川普总统(Donald Trump)团队频频盯上各大学的国际学生之际,宾州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表示,该校三名学生的留学签证被吊销,但似与学生抗议活动无关,校方另获悉宾大与海关暨移民执法局(ICE)人员冲突及其他签证撤销事件的报告,不过未提供细节。
宾大在发给国际学生及学者的电邮中称,这一波吊销签证似乎与「移民身分违规」有关;三名学生持有学生签证,但其移民身分在联邦学生和交流访客资讯系统中已被撤销,国土安全部(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发出通知。
身为常春藤盟校之一的宾大称,ICE人员并未因此案进入校园。
移民律师事务所Green and Spiegel费城合伙人科恩(Emily Cohen) 说,如果只是学生签证被吊销,不影响美国合法身分,ICE似乎正使用执法数据库查找曾被逮捕或被采集指纹的人(即使未被判罪) ,而后终止他们在学生和交流访问者资讯系统中的身份,不只是吊销学生签证。
三名学生已被列为非法入境者,可能被拘留并驱逐。科恩称,这些学生一直保持自己的身份、全时数上学、没有做错任何事,ICE 无权终止他们的合法身分。
科恩办公室正评估每个个案,有些学生针对非法撤销签证的作法参与集体诉讼。
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报导,全美至少147名学生的签证被吊销,可能被拘留并驱逐。
宾大共有 6903名国际学生,在大学部和研究所2万4219名学生中占相当比例。
宾大开设一网站,专为学生提供签证被吊销后应采取措施的相关资讯。
达特茅斯中国博士学生签证遭撤 法官令恢复
侨报网
4/11/2025
4月10日,新罕布什尔州联邦法院发布临时限制令,紧急恢复达特茅斯学院中国籍博士生刘晓天的F-1学生身份。
此前,刘的签证记录在未获通知的情况下被移民局从SEVIS系统中删除,直接威胁其合法居留与学业进程。
刘晓天正在攻读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他在起诉中指出,签证记录被取消后,不仅失去校内研究助理职位,还无法继续进行博士论文研究。法院法官萨曼莎·艾略特周三在紧急听证会上裁定,移民局此举未经正当程序,必须暂时恢复其学生资格。
该案由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新罕布什尔分部代理。法律总监比索内特表示,此案关乎程序正义,任何政府机构都不能在未告知当事人和校方的情况下,单方面剥夺国际学生身份。“这类操作直接中断他们的学业,甚至导致被驱逐。”
据NBC报道,全国已有至少24个州的国际学生报告遭遇类似情况。总统特朗普政府近期援引1952年《移民与国籍法》中一项少见条款,对部分参与政治活动的学生采取行动,部分学生则因过往酒驾等记录而遭取消签证。
律师指出,此次整顿中,参与“亲巴”抗议、有逮捕记录或在社交媒体发表敏感言论的国际学生成为重点目标。尽管F-1签证失效者理论上仍可在美合法学习,但一旦被移出SEVIS系统,其合法身份将立刻失效,面临强制遣返。
刘晓天的胜诉为面临类似困境的国际学生带来暂时缓解,也使外界更加关注特朗普政府在移民政策执行中的法律程序问题。

只剩1学期毕业 卡内基美隆中国留学生签证突遭撤销
世界新闻网
4/10/2025

卡内基美隆大学中国留学生马家骏。(领英截屏)
卡内基美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七名在校生及应届毕业生,近日接到学生签证终止通知,其中包括中国留学生马家骏(Jiajun“Jayson” Ma,音译),主修电机与电脑工程的他,平时特别小心避免表达政治立场,原本仅剩一学期就要毕业,现在却在未获任何解释下,恐无法完成学业,马家骏坦言难以接受。
马家骏9日接受当地媒体访问说,两天前教务长寄出通知该校有国际学生签证遭撤销,他看到这封信时心想,「糟了,这是在说我吗?」隔天他接到一通来自学校官员的电话,才知道这确实是在说他。
马于2016年从中国来到美国,突如其来的消息让他难以消化,但他还是在8日晚上照常参加了三小时的实验课。然后回家打包行李还清理了猫砂盆,并随时带着护照以防万一必须离开。
现年24岁的马家骏说,「当年我父母决定让我到美国读高中,因为他们觉得美国能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机会」。2020年,他取得卡内基美隆大学的录取通知,主修电机与电脑工程,原订今年12月毕业的他,很担心无法如愿。

马说,「病重的母亲跟我说,『我宁愿你再也见不到我,也希望你完成学业。』这就是中国父母对教育的重视。」马的律师墨菲(Joseph Murphy)说,「这孩子甚至不愿回国照顾病危母亲,生怕出境后无法返美完成学业。现在这种情况让一切更艰难。」
墨菲推测,马家骏签证遭取消,可能与他在2023年一宗已撤销的醉驾案有关。
墨菲说,马曾于2023年因酒驾而接受阿勒格尼郡的「加速复原处分计划」(Accelerated Rehabilitative Disposition Program)。当时认罪协议完成后案件已撤销,马也完成了相关课程。墨菲表示,近期多起签证撤销案例均涉及学生有轻微违法纪录。
马说,他并不确定酒驾是否就是他被针对的原因。他从未收到国土安全部的任何通知。至今,他唯一收到的资讯来自卡内基美隆,「我真的不确定签证为何被终止,也没有人向我解释。」
不同于其他因参加校园上的挺巴勒斯坦集会,而成为川普政府针对目标的国际学生,马表示他特别小心避免表达自己的政治立场。「我想把个人观点和我在美国的教育分开。毕竟这才是我来这里的目的,对吧?我想完成学位、完成学业,我也想做对的事,」他说。「我不想违反任何规定。」
根据他的「学生与交流访客资讯系统」(SEVIS)身份,他原本可在美国求学至2026年春季,马说,「学校教职员正尽可能协助我完成本学期的学业,也许还有机会远距获得学位。」
律师表示,仍在观察是否会收到政府寄出的SEVIS身份终止通知,「希望可能是虚惊一场。」
宾州的几所大学,包括卡内基美隆大学、匹兹堡大学、宾州州立大学和宾州大学,都受到这波学生签证遭取消的影响。
美国将审查外国人社媒有无反犹太内容 以决定签证发放
早报网
4/09/2025

3月12日,马哈茂德·哈利勒(Mahmoud Khalil)的支持者在纽约声援他。他因领导哥伦比亚大学支持巴勒斯坦的活动被逮捕。 (法新社)
美国移民局星期三(4月9日)说,他们将审查社交媒体账户,并拒绝向发布被特朗普政府视为反犹太主义内容的人发放签证或居留许可。
法新社报道,被定义为反犹太主义的内容包括支持被美国列为恐怖分子的激进组织的活动,例如哈马斯、黎巴嫩真主党和也门胡塞武装。
此前,特朗普政府曾取消美国境内学生的签证,而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保障言论自由。
国土安全部发言人麦克劳克林在一份声明中说,国土安全部部长诺姆“已明确表示,任何认为自己可以来到美国,躲在第一修正案的背后鼓吹反犹太暴力和恐怖主义内容的人都请三思,你们在这里不受欢迎。”


声明称,美国公民及移民服务局“将把社交媒体上暗示外国人支持、宣扬、宣传或支持反犹太恐怖主义、反犹太恐怖组织或其他反犹太活动的内容视为负面因素”,以决定是否给予签证等。
这一政策将立即生效,适用于学生签证和绿卡申请。
美国务卿:已吊销300人签证
国务卿鲁比奥上个月底说,他已吊销约300人的签证。他说,非美国公民不享有与美国人同等的权利,签发或拒签由他自行决定,而不是法官。
一些被吊销签证的人声称,他们从未表达过对犹太人的反感,有些人则说,他们之所以被吊销签证,是因为他们曾出现在抗议活动上。
最引人注目的驱逐出境案件是马哈茂德·哈利勒(Mahmoud Khalil),他领导了哥伦比亚大学的抗议活动。尽管他是美国永久居民,但在驱逐出境程序之前,他还被带到了路易斯安那州。

中国籍计算机博士无犯罪纪录遭签证取消 留学生群体恐慌
世界新闻网
4/08/2025

全美已有近300名外籍学生在没有明确理由的情况下突然被取消留美身分。(美联社)
随着川普政府近日将矛头指向国际学生,全美已有近300名外籍学生在没有明确理由的情况下,突然被取消留美身分。一名中国籍、达特茅斯学院(Darthmouth College)计算机系博士生刘晓天(Liu Xiaotian,音译),近日也在毫无犯罪纪录的情况下被吊销F1学生签证,造成留学生群体恐慌,「谁都不知道明天会不会被铁拳砸」。
据纽约时报报导,在移民律师目前收到的学生签被撤案件中,部分是由于当事学生在多年前曾有过违法纪录,包括超速驾驶及醉酒驾驶;但另一类情况则是因为这名学生曾有过支持巴勒斯坦的行为,例如曾参与游行、学运等。
一名自我介绍为康乃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博士生的用户在小红书上发帖表示,他在学生和交流访问学者信息系统(SEVIS)上的身分状态,于3日显示被「终止」(terminate)。尽管具体原因尚不清楚,但这名用户称,自己在去年九月因车祸而被起诉轻罪(Misdemeanor),目前还未被定罪。
这名用户表示,自己在小红书与微信上都加入了聊天群组,与同样面临留美身分被撤销的中国留学生交流应对措施,「看到大家的案例,感觉不管官司打的结果输赢,只要近十年被卷入过这些事、在法庭按过指纹,就会被终止身分,而且人数一天天的变多。」
与此同时,达特茅斯学院的校报指出,博士生刘晓天也于4日被撤销F1学生签证,刘晓天的律师表示,刘从未「在美国违反任何交通规则,更遑论犯罪,他也没有在美国或其他地方参加过任何抗议活动。」目前,刘晓天已通过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向国土安全局(DHS)提诉,要求法院恢复其学生身分。
一名正在纽约大学(NYU)就读计算机系研究所的中国籍学生近日也陷入恐慌,就在他所住的国际学生公寓,已经有一名学生因挺巴言论而于数日前遭移民与海关执法局(ICE)抓捕并遣返,「我本来暑假还想回国实习,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名学生表示,由于川普在第一任期内就「对华人留学生不友好」,他并不意外政府如今撤销学生签证的举动;但发生在身边的遣返案例还是让他恐慌不安,他表示,自己不再会考虑留美工作,「川普之前还说不对学生开刀,只针对非法移民,现在看来多么讽刺。」
一名哥伦比亚大学的在校生也表示,自同校学生哈利勒(Mahmoud Khalil)因挺巴而被ICE逮捕以来,她就感到了「山雨欲来」的强烈不安,她所在的国际学生群组,也有学生开始转发「不要随便开门」等应对移民执法的帖子。
「本来在异国他乡大家都是无根浮萍,如果连安全的学习工作环境都没有,那生活也太痛苦了」,这名同学认为,如今的政策风向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国家对外来人口的态度,「现在的混乱更加坚定我最终要回中国的想法」。
不谈政治 北卡大留学生签证仍被撤 引发寒蝉效应
世界新闻网
4/07/2025

北卡州大有5000个国际学生,为该州最多留学生的大学。(北卡州大脸书)
两名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学生在美国政府撤销他们的签证后,现已返回沙特阿拉伯。其中一名签证被撤销的学生阿尔·古拉德(Saleh Al Gurad)在一周前,才收到这个改变人生的消息,根据他的室友瓦斯托(Philip Vasto)表示,古拉德根本不谈政治,却可能因为其族裔遭到针对,「此举对全美的国际学生传递了『寒蝉效应』的消息。」
瓦斯托说,「我们当时不知道该怎么看待这件事,一直以为这是一个错误,」他提到,「古拉德当时脸上露出极为严肃的表情,眼神呆滞,」令人惊恐的是有关当局并未给出任何撤销古拉德签证的解释或理由。
瓦斯托说,「那是一种觉得自己被背叛了,被遗弃的感觉。」
瓦斯托和古拉德在去年12月开始合住时认识。他说两人因对不同料理和职业体育的热爱而创建了感情,并形容古拉德是一位喜欢独处的人,「古拉德非常努力工作、非常勤奋,」瓦斯托说。「他实际上在校园里找了一份工作,而且非常专注于学业。」
根据瓦斯托的说法,古拉德正北卡州大攻读工程管理硕士学位。
其他在美国大学表达对巴勒斯坦支持的学生也曾遭美国政府撤销签证,但瓦斯托说他的室友并非如此,「他是一个不谈政治的人,总是安分守己,」瓦斯托表示,古拉德应该是因其族裔而受到针对,「这对全美的国际学生传递了一个『寒蝉效应』的消息。」
其他学生也表达了相似的感受。北卡州立大学学生会参议员博阿杰(Satha Boaj)说,「现在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个令人害怕的时期」。博阿杰虽然不是国际学生,但她来自约旦,并表示这件事对她来说是一个震惊。
她说,「我觉得现在有很多恐惧,不是因为失去权利,而是害怕被遣返、被驱逐出境、失去家人、失去在教育和工作上的进展。」
在她的学生会职务中,博阿杰最近协助通过了一项法案,使国际事务部门成为常设机构,以帮助国际学生应对大学生活,包括移民相关问题。「这个部门的一个重点,是与全球交流办公室及学校的移民律师合作,协助学生处理签证、绿卡等任何法律问题。」
北卡州立大学目前有将近5000名国际学生,是北卡大学系统中最多留学生的一所大学。
瓦斯托说,留学生对学生群体的贡献非常大,「如果北卡州大抛弃这些学生,那将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
北卡州大对此发表声明指出,「北卡州立大学并未发起这些签证终止行动,也未直接接获联邦机构通知。」「我们对联邦机构缺乏沟通深感关切,也对此举对我们国际学生的影响感到遗憾。」
该大学表示,两名学生已决定返回自己的国家,并将能够在那里完成本学期课程。瓦斯托则希望看到更多实质行动,「如果大学声明不会配合移民及海关执法局,并愿意成为一个庇护校园,那会是一个非常有力的消息。」
4╱9对等关税势必上路 川普:不会与中国谈协议 除非解决上兆美元贸易差
世界新闻网
4/07/2025

川普总统6日在空军一号上表示,除中国解决上兆贸易赤字问题,否则他不会与中国达成协议。川普的关税震撼弹,已导致全球股市大跌。(路透)
亚股周一全面崩盘 美股恐续暴跌
川普总统6日强硬表示,除非先解决超过上兆美元的贸易逆差,否则他不会与中国达成关税协议。但在美股连续大跌两天之后,当地时间7日开盘的亚股,也都全面下跌,南韩股市甚至开盘不久就熔断,停止交易。市场预测,今天的美股恐怕也不乐观。
川普的对等关税预计9日上路,他在空军一号上对记者说,美国与一些国家的贸易逆差超过十亿美元,但与中国的贸易逆差超过上兆美元。
福斯新闻报导,川普说,美国与中国的贸易每年损失数千亿元,他们必须解决这个贸易赤字问题。 川普总统6日在空军一号上对媒体表示,对全球180多个贸易伙伴开征关税绝不退缩,除非对方愿意平衡与美国之间的贸易逆差。川普2日宣布最新一波关税措施之后,全球金融市场为之震荡,各界担心经济陷入衰退、全球贸易机制大乱。

美国对各国加征的对等闗税将于9日生效,对亚洲的税额尤其高,已引起各国不同的反应。川普对印度征26%关税,图为印度民众烧毁美国国旗泄愤。(美联社)

各国都在紧急因应即将在9日开打的关税战。美国对欧盟课征20%关税,包括欧盟输美的主力酒类。照片是在意大利举行的品酒会。(路透)

贸易战开打在即,图为德国港口等待上船的汽车。美国对欧盟课征20%关税。(欧新社)
全球股市大跌 川称吃苦药才能治病
川普对随行采访的媒体说,并不希望看到全球市场大跌,但对于证券抛售潮涌现并不担心。他说:「有时候必须服用苦药,才能把病治好。」
估计全球股市7日仍将持续走低,川普幕僚则对媒体透露,已有50多个国家跟美国接洽,希望针对解除关税展开协商。
川普6日对媒体说:「我已经跟多世界元首通过话,包括欧洲、亚洲在内,全世界都有。」他表示:「他们都等不及想跟我们达成协议。我跟他们说,我们不愿意跟你们国家有贸易逆差。我们不会接受的,因为在我看来,贸易逆差就是吃亏。我们要有顺差才对,起码也应该打平。
商务部长:关税会持续数天或数周
商务部长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6日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面对全国」(Face the Nation )节目专访时表示,川普关税策略4月9日一定实施,不会延后。卢特尼克说,关税绝对会持续实施数天,甚至数周。
美联社分析,调高之后的关税9日开始征收,象征看不到清楚终点的经济不确定时代俨然降临。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说,不公平贸易行为并非几天或几周就能靠谈判解决,美国必须观察其他国家拿出什么条件,评估这些条件是否可信。
内阁全出动为政策辩护
周末期间在佛罗里达州打高尔夫球的川普在社群媒体发文写道:「我们终将胜利。要坚持住,这挺不容易的。」内阁首长与经济幕僚周末期间则全力出动,上节目受访为关税政策辩护,至于关税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则淡化处理。
贝森特便说:「经济不一定会衰退,谁知道市场在一天或一周当中会变得如何?我们的目标是创建基本面的长期经济繁荣。」
受到关税持续影响,美股期货6日晚间下跌。道琼工业平均指数(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期货、史坦普500指数(S&P 500)期货都跌将近4%,那斯达克(Nasdaq)指数期货则跌将近5%。上周走势相对稳定的比特币6日也下跌近6%。
川普关税徒使消费者付出更多
世界新闻网
4/06/2025

关税推高物价,消费者手头只会愈发拮据。(欧新社)
美国对几乎所有入过境商品都征收10%新税。美国总统川普签署行政命令,要求对所有进口产品征收基准税,随后这项普遍关税于美东时间5日凌晨12:01生效。这项声明引发了美国贸易伙伴以及美国企业、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强烈抗议。
经济学家担心,这些一个世纪以来征收的最高关税将导致美国和世界陷入经济衰退。美股暴跌,中国采取的反制关税措施引发了全面贸易战。
但川普的关税战还没结束。美国9日对一些与美国贸易失衡最严重的国家征收大幅提高的「对等」关税;川普也对汽车、钢铁和铝征收关税。他对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某些商品征收25%的关税。汽车零件关税最晚将于5月生效。川普也威胁对木材、药品、铜和微芯片等产品征收关税。
川普把关税视为仙丹灵药:挥舞这根经济魔杖就能恢复美国的制造业实力、迫使外国在关键争端上屈服、恢复贸易平衡,并带来大量资金来帮助美国弥补赤字,减轻美国人的税收负担。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关税可以帮助实现许多承诺:如果使用得当,关税可以通过提高外国商品的价格来促进国内生产。关税增加的收入可以帮助抵消部分赤字。
许多投票给川普的美国人都希望改变。虽然理论上经济已从疫情中完全复苏,但许多人仍感到被冷落。在某些情况下,自由贸易协定加速了工厂关闭,导致城镇化和许多蓝领工作的恶化。
但川普的关税试图一举重塑全球经济,目标是重现早已逝去的蓬勃发展时代。如今,企业都不愿意恢复这种繁荣的时代,即使这意味着要支付更高的进口税。
如果川普不通过谈判降低关税,那么他可能会对美国经济造成比他所针对的国家更大的损害,并在此过程中使经济陷入痛苦的衰退。
川普的计划还有另一个潜在问题:关税无法同时实现他的所有目标。川普的目标常常是矛盾的。
例如,如果关税是一种施压作法,那么一旦各国同意改善贸易失衡,关税就必须取消,意味着将不再有关税来恢复贸易平衡。如果关税的目的是促进美国制造业的发展,那么它就无法增加收入来弥补赤字。如果美国人转而购买美国制造的商品,那么谁来支付外国产品的关税?
包括川普已经征收、计划征收和威胁征收的税款,可能会大幅提高美国消费者的价格。这是因为支付关税的是进口商,而不是川普所针对的商品的出口国。
进口商品的企业通常会将全部或部分成本转嫁给批发商、零售商,并最终转嫁给消费者。虽然一些拥有强大供应链控制能力的零售商可能会承担部分成本,但其他零售商将无法承受这样的打击。
联准会主席鲍尔承认,川普的关税措施明显超出联准会的预期,将推高物价并减缓经济成长。并表示,联准会并不急于采取行动,但正在关注关税对经济的影响。
其他经济学家则不那么乐观。无党派税务基金会表示,由于川普宣布全面加征和对等关税,美国家庭平均每年将多支付2100美元的商品费用。惠誉评级表示,美国今年的平均进口税将从去年的2.5%飙升至19%,这是自1933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实施以来的最高税率。惠誉表示,这项税率还将进一步上升,使美国的实际关税税率达到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水准。
税务基金会表示,因此,今年美国人的税后收入平均将下降2.1%。
摩根大通分析师指出,关税将使美国人每年增税6600亿美元,是近年来最大的增税。这也将导致物价上涨,使近年来难以回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再上涨2个百分点。
摩根大通分析师指出,川普前所未有的贸易政策可能会导致美国和世界各国2025年陷入经济衰退。
川普对等关税有3真正目的?分析师:企图心远超一般想像
世界新闻网
4/06/2025

政策分析家拉特娜认为,川普对等关税的目的,是为管理美国债务、重塑美国工业基础、争取美国在全球新秩序中的地位。图为一列货运火车行经加拿大蒙特娄,加国也是美国开征关税的对象之一。(欧新社)
川普总统在2日宣布对等关税后,全球无数人忙着了解自己国家税率多少、影响哪些产业,同时专家从不同角度剖析这项关税的真正目的。曾效力国会、安永等公司的政策分析家拉特娜(Tanvi Ratna)在福斯新闻网撰文指出,川普对等关税不只是一种保护主义措施,还是更广泛策略的一部分,企图心远超过一般人想像,现在的问题是,没有人确知它是否奏效。
目的1:解决美债
拉特娜说,这套高风险的对等关税,目的是为管理美国的债务而累积影响力和资源,重塑美国的工业基础,并重新协商美国在全球秩序中的地位。这一切都源于一个大多数人不太了解的问题──美国政府在2025年,必须为到期国债再融资9.2兆美元,其中约6.5兆美元将于6月到期。
根据财政部长贝森特的说法,利率每下降一个基点(0.01%),政府每年就可节省约10亿美元。自4月2日宣布征收对等关税以来,10年期美国公债殖利率已从4.2%降至3.9%,下降30个基点。如果这一数字成立,就意味着可节省300亿美元。因此,维持低殖利率不仅是合理的政策,也是国家财政的需要。
但美国处境困难,通货膨胀尚未完全冷却,联准会仍担心降息太快,所以问题变成:如果没有联准会的帮助,如何降低殖利率?这就是对等关税策略有趣的地方。
通过征收全面关税,美国政府所创造的经济不确定性,恰恰促使投资人转向长期美国国债等更安全的资产。当市场受到惊吓,资本就会撤出风险和股票资产,并涌入安全资产,主要是10年期美国国债,这一点就正如我们在前几日所看到的场景。这种降低风险的需求导致殖利率下降。
然而,即使是更便宜的债务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美国赤字仍然巨大,这就有必要削减开支。据报导,在美国政府效率部(DOGE)和马斯克的支持下,川普政府的目标是削减40亿美元日常开支,如果他们的建议转化为实际削减并获得国会批准,到2025年底,赤字将减少1兆美元。
至此,美国有两大支柱:降低借贷成本、紧缩支出,但还有第三个、可能是最重要的支柱:经济成长。
目的2:重建美工业
关税成了点火开关。通过提高进口价格,为美国生产商创造了空间,其目的不是惩罚贸易伙伴,而是让国内产业再次焕发生机。
拉特娜说,征收关税的确会使美国国内物价上涨,川普政府完全知道这一点。事实上,政府现在正在是预先承受痛苦,希望在2026年11月的中期选举之前,实现明显的就业成长和工厂活动。
同时,关税本身将产生收入,预计第一年达到甚至超过7000亿美元,这为美国政府创造了更多财政空间,使其能够减税并继续在社会安全、医疗补助和其他项目上支出。
目的3:拚全球秩序
更有趣的是地缘政治方面情况。拉特娜认为,对等关税并不是凭空而来,它们的设置与美国刻意重塑全球联盟同时进行。也就是说,美国正悄悄疏远北约,重新调整与欧洲的关系,并开通与波斯湾国家和俄罗斯先前冻结的外交管道。
为什么这么做?因为冷战后的贸易秩序不再符合美国的利益,导致了美国的赤字、离岸外包和战略依赖。现在,关税成为杠杆,优先事项与美国一致的盟友将获得救济,其他国家则面临更高成本。
当然,中国是这套策略的内核参与者。多年来,经济学家一直认为,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且产能过剩扭曲了全球贸易,关税是迫使中国进行清算的一种方式,且可能迫使人民币升值。
其他国家也未能幸免。欧洲可能会被要求就乌克兰问题出钱,印度可能面临大幅削减关税压力,加拿大和墨西哥可能会面临与芬太尼和边境执法相关的要求。这些并不是随机的措施,而是利用贸易政策作为迫使各国坐上谈判桌的手段。
拉特娜在文末指出,这整套策略就是设计来破坏的,存在着严重的风险:一旦通膨卷土重来,或未能让产业回流美国,其负面影响可能很严重。无论人们是否同意,对等关税政策都是美国30年来最雄心勃勃的财政和工业重建政策之一。唯一的问题是:它能奏效吗?
关税政策打击大小企业 从科技业影响到餐馆 全民都受害
世界新闻网
4/05/2025

位于606 Broadway的606小馆,店面整洁明亮,业主希望进口食材价格不要涨太多。 (谷歌地图)
川普的关税政策一发布,高科技巨擘、进口商甚至本土餐馆都受到沉重打击。股民固然深深受创,非投资人也因物价飙涨受害,有些人连脏话都飙出口。
旧金山纪事报报导,「修复五金」(Restoration Hardware)首席执行官弗里德曼(Gary Friedman)2日下午股市收盘后正跟分析师讨论时,顺便在屏幕上查了一下自己公司的股价。他一看不禁喊出「Oh, shit!」(X他X的) 。接着股价在3日下跌了40%,是公司股票上市以来跌得最惨的一天。这间家用物品零售商,去年销售的产品72%来自亚洲国家。
3日的美国股市是新冠疫情大爆发以来跌幅最大的,以科技股为重的纳指跌掉了6%,4日又再跌了5.7%。苹果股价两天各跌9%和7.4%,市值蒸发4000亿。辉达各跌7.8%与7.3%,也少掉了4000亿。
规模比苹果小得多的企业也预计成本将大幅增加。餐饮业已经在努力应对高昂的劳动成本和鸡蛋等食品价格飙升的问题,新的关税可能会进一步损害本已微薄的利润。金门餐饮协会代表克利里(Amy Cleary)说:「任何再次提高成本的举措无疑会造成真正的财务压力。我们的利润率已经越来越低,无法承受进一步的成本上涨。这将给餐馆业带来巨大的财务压力。」
列治文区现代越南面馆Lily的主厨Rob Lam就是一位做好迎接冲击准备的主厨。周三宣布对越南产品征收46%的关税后,Lam联系了他的供应商,以确保他能够缓解预计会大幅上涨的价格。他说:「我不想让我的顾客感到东西太贵。作为企业主,你必须应对这些挑战,但客户却不会真正看到业主的挑战。」
位于旧金山华埠边缘的606 Cafe,店主李(Eugene Lee)从唐人街的杂货店采购多种进口食材,例如干海鲜、酱料、茶和调味品,而这些杂货店的进口商品已经遭遇10%的关税,现在又将面临再多20%的关税。李先生经常与供应商沟通以控制价格上涨,到目前为止影响并不大。
目前还不清楚消费者何时会开始在附近的杂货店支付更多钱来购买他们喜欢的亚洲进口商品。南韩新开的食品杂货店扎嘎其(Jagalchi)的发言人Gon Lee表示,公司仍在研究对南韩进口商品征收 25% 的关税可能产生什么影响,以及如何保持价格稳定。
学者:美国热衷于征收关税 却鲜少获得回报
早报网
4/05/2025

3月27日,美国华盛顿州塔科马港的集装箱。 (彭博社)
早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解放日”措施之前,美国就一直在考虑征收高额关税,但带来的往往是不确定甚至是灾难性的后果。
达特茅斯学院经济学教授道格拉斯·欧文(Douglas Irwin)在社交媒体X上发帖称:“在21世纪的经济中,我们有一位20世纪的总统,他想把我们带回到19世纪。”
19世纪是美国关税的“黄金时代”,平均税率经常接近50%。这个世纪延续了美国建国以来所采用的一项原则,即在美国经济经历工业化时期时保护美国经济。
科罗拉多大学教授基思·马斯库斯(Keith Maskus)说:“对那段时期的仔细研究表明,关税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国内工业的发展。
“但更重要的两个因素是国际劳动力和资本的获取……当时资本在美国流动。”
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教授克里斯托弗·梅斯纳(Christopher Meissner)告诉法新社,除了这些因素之外,“美国工业部门蓬勃发展的原因是,我们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些资源包括煤炭、石油、铁矿石、铜和木材——所有这些都对工业至关重要。

4月3日,一辆运输卡车驶过蓝水桥,准备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萨尼亚进入美国。(法新社)
特朗普今年1月上任后不久时说:“1870年至1913年是我们最富有的时期。”
这名78岁的共和党人经常提到美国前总统威廉·麦金利(William McKinley),他是1890年通过的严格关税法的幕后推手。这些关税并没有阻止进口在随后继续增长。
1929年,哈佛大学教授乔治·鲁尔巴赫(George Roorbach)写道:“自内战(1865年)结束以来,美国几乎一直处于保护主义体系之下,我们的进口贸易也大幅扩张。”
一年后,这个年轻的国家再次收紧关税,这次是在共和党总统赫伯特·胡佛(Herbert Hoover)的领导下。
据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称,1930年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Smoot-Hawley Tariff Act)最为人铭记的是“引发了全球贸易战并加深了大萧条”。
科罗拉多大学的马斯库斯说:“造成大萧条的因素有很多,但关税上调是其中之一。”
川普关税震撼全球 各国回应的「十大金句」
世界新闻网
4/05/2025

川普总统向敌对国家与美国盟友全面祭出关税。欧新社
川普总统向敌对国家与美国盟友全面祭出关税,贸易战拉开序幕。澳洲总理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说,如此作法不是对待朋友之道,中国则形容「典型的单边霸凌」,加拿大新任总理卡尼(Mark Carney)表示,以美国为内核的全球贸易体制「已经结束」。
华盛顿邮报4日报导,川普关税引起全球各国反应,十大金句包括:
澳洲
艾班尼斯3日在记者会上说,川普政府的关税措施没有以逻辑做为基础,违反美澳两国伙伴关系的根本,「这不是朋友会做的事」。
艾班尼斯也说,必须付出较高代价的将是美国人民,澳洲没有打算报复,因为「我们没兴趣比赛秀下限」。
加拿大
卡尼在记者会上表示,今日全球经济与昨日已经截然不同。加拿大从二次大战结束以来,一直仰赖以美国为内核的全球贸易体制,虽不完美却协助加拿大创造繁荣,但这套制度现在「已经结束」。
加拿大虽然不在川普2日公布的最新一波关税制裁名单,但却面临25%钢铝税。
中国
中国商务部发表声明表示,美国是「典型的单边霸凌做法」。声明也说:「历史证明,提高关税解决不了美国自身问题。」
澳洲智库「罗伊国际政策研究院」(Lowy Institute)东南亚计划主任派登(Susannah Patton)说,分析师纷纷警告,川普关税刚好坐实中国论述,也就是美国是靠不住、冷漠且善变的合作伙伴。
马达加斯加
前任马国驻美大使罗勃森(Eric Andriamihaja Robson)在社群媒体发文写道,关税计算方法有瑕疵且欠公平,进口并不是感性的选择,而是一连串客观参数的决定。
欧盟
欧盟执委会主席范德赖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声明中说,混乱当中毫无秩序可言,美国所有贸易伙伴全面遭受打击,复杂与混乱之间看不到明确的出路。
泰国
泰国商会(Thai Chamber of Commerce)主席普伊(Poj Aramwattananont)在社群媒体发文写道:「不必惊慌,别的国家关税也变高了。美国自己同样会受影响,因为他们还是没办法快速生产进口商品的替代。」
法国
法国政府发言人普里马(Sophie Primas)对媒体说:「川普自以为是全球老大,这是已经快被我们遗忘掉的帝国主义态度,但现在又强硬姿态重出江湖。」
哥伦比亚
哥国总统裴卓(Gustavo Petro)在社群媒体X发文写道:「高举全球自由贸易大旗的新自由主义,今天声明死亡。反对阵营里对于这种极端意识型态仍然死抱不放的人,必须明白抱着的只是一具尸体。」
俄罗斯
前俄罗斯总统麦维德夫(Dmitry Medvedev)在社群媒体发文写道:「我们将采纳老子教诲,在河边坐等敌人尸体漂流而下。那具腐尸就是欧盟经济。」
匈牙利
匈牙利外长西亚尔托(Peter Szijjarto)在社群媒体发文表示:「欧洲经济与欧洲人又在品尝布鲁塞尔政客无能的苦汁了。美国总统昨天宣布关税之后,情势变得很清楚,欧盟其实应该谈判才对。」
WSJ分析:川普对贸易、关税的执着源于房地产背景
世界新闻网
4/04/2025

川普的佛州海湖庄园。路透
华尔街日报(WSJ)3日分析,川普总统对贸易、关税的执着,源于出身房地产家族事业的背景,前任竞选幕僚纽恩伯格(Sam Nunberg)回忆道,第一次跟川普讨论贸易时,「感觉他是在讲纽约市的房地产开发」。纽恩伯格说,川普精通熟练,了解细微差别何在,也懂历史。
前任副总统潘斯(Mike Pence)幕僚长萧特(Marc Short)则说:「川普的说法是,美国是全世界最棒的市场,别人想进来美国市场必须付费,就像房地产交易费用一样,美国若不收费就是傻瓜。」
川普的贸易观,创建于身为房地产开发商初期,与财力雄厚日本投资方打交道的经验。川普1988年接受脱口秀主持人欧普拉(Oprah Winfrey)专访时说:「别管我们的敌人了,那些很难对话的敌人。我要求盟友必须公平缴费。
川普进一步表示:「美国让日本进入市场,倾销各种产品,这不叫自由贸易。如果你现在想去日本卖东西,根本不可能。我们让科威特能卖石油,为什么他们不把25%获利分给我们?」
华尔街日报报导,川普不满的贸易对象逐渐转变,从日本、科威特、沙特阿拉伯转为中国、越南、墨西哥,但川普面对于贸易问题所开立的药方始终没变:到美国贩卖商品或获得美国保护,都要缴费。
纽恩伯格指出,川普的贸易观会纳入保守派电视名嘴的论述,例如福斯新闻网(Fox)的道布斯(Lou Dobbs)、殷格哈姆(Laura Ingraham)以及MSNBC新闻频道的薛尔兹(Ed Schultz)。
纽恩伯格说,川普会提及电视机价格在美国比其他国家便宜许多,并把价格差异归咎于糟糕的贸易协定;川普认为美国劳工不只成了外包的受害者,还受到非法移民影响,讨论时会举出跟建筑工会劳工谈话的例子做为佐证。
报导指出,竞选期间的政见主轴反映了川普的中心思想:美国劳工与家庭受到前几任总统执政失败的不公平伤害,纵容大量进口商品与大量移民进入美国经济。
另外,川普用字遣词之间经常唤起人民对美国制造业辉煌时期的记忆,去年在芝加哥接受访问时便说,开车经过空荡荡且快倒塌的旧钢铁厂,「我们要把这些企业找回来」。
前众院议长金瑞契(Newt Gingrich)说,川普非常崇拜1890年代大幅调高关税的麦金利总统(William McKinley),麦金利明白若不实施关税,美国将被英国工业淹没。
川普第一任期针对中国、日本、南韩、加拿大、墨西哥提高关税,这些国家后来都做出让步,与美国达成新的贸易协定,但卸任时却觉得任务尚未完成。川普日前在佛州海湖庄园(Mar-a-Lago)对盟友透露,第一次执政时被当时白宫经济顾问柯恩(Gary Cohn)、国务卿提勒森(Rex Tillerson)等幕僚劝阻,没能推出规模更大的关税措施。
报导指出,目前川普团队里也有对关税持怀疑态度的幕僚,但与第一任状况不同的是,这些幕僚并不会力劝川普打消念头。川普曾对支持者说,现在可以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自由自在做决策。
跌破眼镜?今年房市十大热点一半在中西部郊区
世界新闻网
4/04/2025

2025年最热门的十大房地产市场竟然有一半是在中西部郊区。示意图。美联社
2025年最热门的十大房地产市场竟然有一半是在中西部郊区。
每日邮报报导,芝加哥、堪萨斯市与底特律等城市因与美国其他地区相比房价相对较低,因此近年来热度上升,导致这些城市的房价不断攀高。
雷德芬(Redfin)房地产公司经济学家戴露·费尔韦瑟(Daryl Fairweather)表示,许多买家在中西部受欢迎的城市被挤出市场后,现在将搜索范围扩大到郊区;这些地区往往只需15-20分钟车程即可抵达市中心,对上班族来说是合理的通勤时间,且购物、就读名校和休闲娱乐都很方便。
在十大房市热区中,每个地区的销售速度都比一年前快,买家之间的竞价,让许多房屋成交价高出原本挂牌价;其中一个原因是需求多于供给,许多中西部城镇的房源都较一年前减少。雷德芬的报告指出,这意味有更多的眼球紧盯着推出的房源。
费尔韦瑟说,竞价在这些地区很常见,尤其是价格合理、可立即入住、地段理想、邻近水岸、学区好的房屋。这些新兴的郊区热点,由于价格合理、工作机会多,且生活设施完善,因此受到买家青睐,竞价也十分激烈。
费尔韦瑟表示,这项排名让他们了解到2025年房市的走向,越来越多人希望在市区的便利性与郊区的舒适性间取得平衡;能够同时提供这两种条件的地方,需求将持续激增。
前十大最热门市场包括中西部的多个郊区,其中密西根州的詹尼森(Jenison)距大急流城(Grand Rapids)不远,该区的中位销售价为35.65万元;在买家纷纷出价后,售出的房屋中几乎每四件就有一件超过要价。
当地雷德芬经纪人克莉丝汀·科克尔(Christine Kooiker)表示,詹尼森距大急流城市中心仅15分钟车程,可观赏球赛或表演,但这里却有近乎乡村的环境,有许多绿地可供活动与成长。詹尼森距芝加哥与底特律也仅两个半小时车程。
伊利诺州其他需求旺盛的地区是坎普顿希尔斯(Campton Hills)与圣查尔斯(St. Charles),当地房屋中位价为61.5万元,目前为止,36%上市房屋已超过要价售出。坎普顿希尔斯是芝加哥以西50英里的郊区,圣查尔斯距离这里只有十几分钟路程,有许多餐厅和娱乐选择。
威斯康辛州的富兰克林 (Franklin) 也上了人热门销售榜单,中位数房价为39.25 万元,当地邻近密尔瓦基(Milwaukee),短距离内就有许多购物中心、餐厅,以及高品质的运动设施。
经纪人班·安柏屈(Ben Ambroch)说,对于每月有几天需前往密尔瓦基或芝加哥上班的通勤族而言,是个非常吸引人的地点。
在堪萨斯州,普雷里村 (Prairie Village) 和米申希尔斯 (Mission Hills) 的房屋需求量颇大,待售房屋中位价为47.65万元。在所有上市的房屋中,近一半成交价高于要价。
普雷里村和米申希尔斯都位于堪萨斯市以南15分钟车程,这些绿树成荫的社区中,米申希尔斯有些房屋售价超过千万,而普雷里村有些房屋的售价则为40万元。当地经纪人乔·查维兹(Jo Chavez)表示,在这个邮递区号中,如果能买到40万元的房屋,就算是捡到便宜了。
明尼苏达州的莱克维尔(Lakeville)因学区优异、美丽的湖泊以及通往明尼亚波里斯的便捷交通而上榜。当地经纪人尹凯莉(Kelly Yoon)说,莱克维尔需求高而供给不足,因此竞争十分激烈,约有7成卖家获得多个出价,有些甚至高出要价5万元以上。
虽然最热门的地区有五个在中西部,但另一半则是分散的,纽约市布鲁克林的展望公园 (Prospect Park) 和克林顿丘 (Clinton Hill) 居于榜首,名列第一。两个社区的房屋销售量比一年前均激增105%。
纽约经纪人伊恩·鲁宾斯坦(Ian Rubinstein)指出,新冠疫情期间,上班族希望离开拥挤的城市,选择在纽约北部或其他地方购屋或租屋;现在许多公司要求员工每周至少有二至三天到办公室,所以人们又回来了。在他看来,布鲁克林甚至比曼哈顿更受欢迎。
其他上榜的地区还有纽约州罗彻斯特(Rochester)附近的费尔波特(Fairport)、旧金山附近的Polk Gulch和俄罗斯山(Russian Hill)、纽约史泰登岛的Great Kills,以及华盛顿特区附近的马里兰州鲍伊(Bowie)。


全美房产保险费 这2州飙涨5成
世界新闻网
4/04/2025

全美房屋保险费用持续增长。(pexels)
后疫情时代,从野火肆虐的加州到飓风侵袭的北卡罗来纳州,全美房主保险费率持续飙升。一项最新数据显示,伊利诺州的房屋保费涨幅高居全美第二,仅次于犹他州。
美国消费者联盟(CFA)日前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过去三年全美房产保险平均涨幅达24%,主要受气候变迁相关极端天气影响。然而伊州的保费却暴涨50%,仅次于犹他州的59%。
非营利组织「伊利诺公共利益研究集团」(Illinois PIRG)主任斯卡尔(Abe Scarr)指出,「虽然沿海灾区备受关注,但中西部地区的极端天气损失同样严重。」
根据该研究,全国平均年度保险费为3303元。伊州在房屋保险年度费用方面处于中等水平,为2942元,但三年内50%的费率上涨是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斯卡尔这样表示。
除了犹他州和伊州外,房屋保险费率在三年内增幅最大的州,还包括亚利桑纳州(48%)和宾州(44%)。至于保费金额增加最多的州为佛罗里达州(增加2118元)、路易斯安纳州(1775元)和肯塔基州(1426元)。
全国范围内,消费者联盟(CFA)研究发现,房屋保险费率的平均增幅为24%,远超2021年至2024年间累积的11%通货膨胀率的两倍。
报告指出,疫情后经济中建筑材料与劳工成本的上升、更频繁且更强烈的极端天气事件,以及全球再保险市场(即为保险公司提供保险的市场)缺乏监管,是导致费率上涨、进而引发房主可负担性危机的主要因素。
除了经济与气候因素,政治环境也影响房屋保险费率的上涨。CFA报告指出,「州监管机构普遍未能充分审查保险费率上涨,并确定其是否过高。」此问题在伊州可能尤为严重,斯卡尔表示,「在伊州提高保费比其他地方都要容易,因为保险公司从来不需要为费率上调提供正当理由,也完全不用担心监管机构会驳回或修改它们的涨价计划。」
伊州公共利益研究集团(Illinois PIRG)支持一项正在州府审议的法案,该法案旨在规范房屋和汽车保险费率,确保其不会「过高、不足或不公平地歧视消费者」,但斯卡尔对该法案的通过前景并不乐观。
伊利诺伊州保险协会(Illinois Insurance Association)和其他代表该州保险业的贸易团体,日前发表联合声明称,「虽然伊州及整个中西部的龙卷风和洪水导致房屋严重受损并增加了理赔数量,但与全美其他地区相比,伊州保险市场竞争激烈,市场存在超过200家保险公司。」
该声明指,「如引入加州式的过度监管,并限制保险公司计算风险的方式,将削弱竞争,导致费率进一步上升。」
保险公司Allstate自2月起已上调了伊州房屋保险费率14.3%。去年,Allstate在该州提高了保费12.7%,而总部位于布卢明顿的State Farm,保费则于去年5月上调了12.3%。
斯卡尔说,面对连续几年两位数的房屋保险费率上涨,伊州的房主可能没有太多选择,只能到处比较不同公司的费率,或强化房屋结构以应对未来的风暴。
范斯承认关税可能带来短期痛苦 但坚称美国需要重大改变
世界新闻网
4/03/2025

副总统范斯。(路透)
副总统范斯(JD Vance)3日表示,对于川普政府大规模推行关税可能给美国人带来的短期痛苦,他不会「避而不谈」,但坚称美国需要「重大改变」。
在川普总统2日宣布关税政策引发全球市场震荡后,范斯3日上午接受福斯新闻频道「福斯与朋友们」节目采访表示:「我们不能继续走拜登的全球主义道路,我们在承平时期背负的债务和赤字已达2兆美元。我们的制造业正在消失。」
他说,「这对美国人来说是行不通的。我们必须带领这个国家走向不同的方向。」
他接着说:「没错,这是一个巨大的变革。我不会对此避而不谈,但我们需要做出重大的改变。」
范斯也对靠薪水度日的月光族预警,情况不太可能在一夜之间好转,但他坚称必须收拾拜登政府留下的烂摊子。
范斯对记者说:「你知道我的成长背景,我家也是眼巴巴等着下一份薪水来支付生活费用…我们知道人们正在苦苦挣扎,我们正在尽可能快速地努力解决剩下的问题,但这不会马上立竿见影。」
他说:「我们真的相信,如果我们推行正确的放松管制,推行那些降低能源成本的政策,人们会在他们的钱包里看到回报。外国不能再利用我们,人们会因此受益。这意谓他们的工作将更加有保障。」
川普总统2日宣布对180多国销美商品广课关税,对销美商品课征的全面性10%基准关税于美东时间4月5日零时开征,而针对特定国家的更高额关税则于美东时间4月9日零时开征。
川普对等关税之后 美国进口汽车25%关税先正式生效
世界新闻网
4/03/2025

德国福斯汽车集团(Volkswagen)要出口到美国的汽车,正在加载货船。(路透)
美国总统川普对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的措施,将在美东时间3日零时起正式生效,预期将大幅推升汽车业成本,扰乱供应链。
根据川普上周宣布的汽车关税计划,部分汽车零组件最晚也将在5月3日之前,被征收25%关税。彭博资讯指出,这些关税可能导致在美国销售的新车价格上涨数千美元,并为汽车业销售造成冲击。
川普2日还宣布全面性的对等关税,表示美国将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至少10%的对等关税,另针对贸易逆差最大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课征更高税率。虽然进口汽车和汽车零组件,不必再适用对等关税,但汽车制造商已经受到不断升级的贸易战冲击。
Bernstein分析师DanielRoeska在给客户的报告中指出,「虽然汽车业可能逃过对等关税这一劫,但我们仍然担心汽车及零组件关税将长期存在,并将带来巨大的成本负担」。
美国官员们表示,先前已针对加拿大和墨西哥与贩毒和非法移民相关而实施的25%关税,继续维持。墨加两国因而不在美国最新的对等关税打击范围内。川普第一个任期内促成的美墨加协定所涵盖的商品则是继续豁免关税。如果未来去除这个25%关税,相关国家将会适用新的关税方案。
汽车业高端主管数周来一直在游说川普政府,希望降低贸易战的影响。福特汽车、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母公司Stellantis NV近期均呼吁,将部分低成本汽车零组件排除适用关税。
汽车零件关税5/3前生效 加州维修厂:修车费势必调涨
世界新闻网
4/03/2025

加州数家汽车维修厂老板受访表示,受到销美车辆零件征收25%关税的影响,未来汽车维修费用势必调涨。(中央社)
川普对销美汽车部分零件课征25%关税将于5月3日前生效,加州数家汽车维修厂老板接受中央社记者访问时表示,未来维修费用势必调涨,目前供需市场已陷混乱,排气管等特殊零件尤为短缺,预期一季过后各个零件涨幅将更为明朗。
根据美国联邦公报,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对销美车辆征收的25%关税,将于美东时间4月3日上午12时1分生效;川普对车辆零件课征的25%关税将于5月3日前生效。关税不仅将推升购车成本,美国消费者恐怕也将负担更高的汽车维修费用。
在加州圣荷西(San Jose)经营维修厂的台侨李永馨告诉记者,随着汽车零件价格上涨,将告知顾客整体维修费用也会增加,「一定会调涨,顾客基本上能理解」。
他表示,汽车零件进口商会先受到冲击,维修厂约在一季过后才能逐渐掌握各款零件的涨幅,包括原厂和副厂的进口货品涨幅,他估计至少调涨10%至20%。
李永馨并指出,加州车辆窃盗案件频繁,已导致部分零件、如排气管的触媒转换器出现市场混乱情形,「这类零件一个月或许最多只能做3、4个,但可能需要上百个」。他一周会接到3至4件车窗遭砸破的单,一个月至少会接到1至2件汽车被偷的单。
他进一步说明,触媒转换器原本少则1200至1500美元,更贵的要价3000至4000块美元,市场混乱加上关税来袭,这类特殊零件价格将明显上涨。
另一家在加州东湾的维修厂老板修克里(Yama Shokuri)也向记者表示,他预计调涨费用,并忧心「征收关税后的产品价格恐让一些人降低需求,因为成本太高了」。
修克里说,他的业务60%至70%来自欧洲车;相较日系车,欧洲车的零件取得更为困难,很多零件包括保险杆保护套、车用皮肤都是在其他国家制造后运到美国。
他也指出,许多汽车零件像是感应器,目前供应商不少,为争取生意还会提供价格优惠,但是关税生效后,预料供应商将减少,这将使得价格更进一步上升,「我们将不得不支付更高费用来购买这些零件,通过海关、物流等等各种费用也会增加」。
修克里无奈表示,这个国家正经历很大变化,对一般民众来说似乎不利,他感到美国人民,尤其是中产阶级都在承受物价飙升的痛苦,大家也都会受到关税政策的影响。
根据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汽车服务公司Cox Automotive产品顾问总监查维克(Skyler Chadwick)认为,「几乎可以肯定,关税会导致(车辆)零件成本上升,而零件成本可能占维修费用的40%甚至更多」。
查维克并指出,「任何一家经销商或维修厂的零件,都是由来自世界各地的零件所组成,宛如一个零件联合国」,这个供应链已是全球跨国产业,影响不可小觑。
川普对等关税 专家:美国家户每年恐增5000美元支出…重创中产阶级
世界新闻网
4/03/2025

乔治亚州亚特兰大附近一间市场3月4日陈列自墨西哥进口的酪梨。(欧新社)
美国一名经济学家告诉CNN,总统川普2日宣布的对等关税政策,预计会使每个美国家庭每年增加5000美元支出,将重创美国工人和中产阶级。
密西根大学经济学教授沃尔弗斯(Justin Wolfers)表示,由于企业会将额外的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他也预期生活成本会上涨多达6%。他说:「商品价格上涨状况很快会出现,最快会在明天出现。」
沃尔弗斯补充:「这尤其会伤害工人和中产阶级美国人。我们将会很快看到这样的痛苦开始发作。」
沃尔弗斯表示,在海外,贫穷国家如巴布亚纽几内亚和斐济将遭受「破坏性影响」,他还称川普的关税「邪恶」,「认为这些国家会对美国人造成威胁的想法很可笑。」
沃尔弗斯也说,有鉴于大多数工业化经济体征收低关税,川普征收的关税本质是对等纯属「谬论」。他表示:「这个计划将使美国成为全球关税最重的工业化国家。」

不只对等关税 美国5/2起取消中港小额包裹免税
世界新闻网
4/02/2025

美国总统川普2日在华盛顿白宫玫瑰园宣布对等关税措施。(新华社)
川普总统2日签署行政命令,除了宣布对多国课征的「对等关税」,其中对中国课征34%;他还签署行政命令,宣布从5月2日起,取消自中国、香港小额包裹豁免关税措施。该措施将于美东时间5月2日凌晨0时1分起生效。
同时,白宫也表示,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将于90天内提交报告,评估该行政命令的影响,及考虑是否把相关规则,扩展至来自澳门的包裹。
原先川普是2月1日签署行政命令,宣布2月4日起,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关税,同时撤销对小额包裹「最低限度豁免」规定。该机制下,价值800美元以下的商品入境美国,无须经海关检查、也无须纳税;之后,川普于2月7日再签署行政命令,暂时维持小额包裹享有的免税待遇,直到「创建完善高效的系统」,再全面征收关税。
至于一度先不取消对小额包裹免税的原因,陆媒「观察者网」先前访问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国友表示,川普先前修改政令的很大原因在于,美国无法在短时间内置立一个检查巨量包裹的系统,因为人手不足的问题。
宋国友指,川普「低估了对小包裹征税的技术性问题」,因为包裹太多、人手不够。在短时间无法处理好的现实问题前,川普才留出时间构建程序和系统。

特朗普宣布全球对等关税:对中国征收34% 欧盟20%……
侨报网
4/02/2025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周三宣布,将对所有国家的进口商品征收10%的基础关税,并对与美国存在贸易顺差的数十个国家加征更高税率,此举可能颠覆全球经济架构,并引发更广泛的贸易战。
据美联社报道,特朗普在白宫讲话时举起一张图表,显示美国将对中国商品征收34%的关税,对欧盟商品征收20%,对韩国征收25%,对日本征收24%。
他以激烈言辞抨击美国二战后协助建立的全球贸易体系,称“我们的国家被掠夺、被洗劫、被强奸、被抢劫”,并宣布进入“国家经济紧急状态”,借此启动关税计划,预计每年将带来数千亿美元收入。
特朗普承诺,这些税收将促使制造业岗位回流美国,但这一政策也可能导致消费者和企业面临汽车、服装等商品的价格暴涨,从而引发经济急剧放缓。
“纳税人已经被掠夺了五十多年,”特朗普在白宫表示,“但这不会再发生了。”
特朗普此举兑现了他竞选时的核心承诺,并以“对等关税”之名对贸易伙伴加税。他依靠《1977年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绕过国会直接实施,试图打破并重塑美国与世界的贸易关系。
新关税将主要针对那些对美出口大于进口的国家和地区,这意味着这些关税可能将长期存在,直到美方认为其贸易伙伴降低了本国的关税或其他贸易壁垒——美国认为正是这些壁垒造成了去年1.2万亿美元的贸易逆差。

这项新关税计划是在此前宣布对汽车进口加征25%关税、针对中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关税升级以及对钢铁和铝的贸易惩罚之后出台的。特朗普还对从委内瑞拉进口石油的国家施加关税,并计划对药品、木材、铜和芯片等商品征收单独的进口税。
尽管近期股市下跌、消费者信心转弱,政府内部并未公开反思其策略。尽管许多选民曾在去年大选中表示希望特朗普控制通胀,但政府似乎并未受到反弹声浪的影响。
政府官员在特朗普演讲前向媒体匿名透露,这些税收预计每年将带来数千亿美元收入。其中10%的基础税率旨在确保各方遵守政策,而更高税率则是根据美方与各国的贸易逆差减半得出的数字。
《美联社》随后询问白宫是否保留对800美元以下商品的免税政策,白宫尚未明确回应。这项豁免可能使部分商品不受新税影响。
外部机构普遍预计,新一轮广泛加征关税将推高物价、抑制经济增长。
由于特朗普无需国会批准即可实施新关税,这使得民主党议员和政策制定者可以在新政引发企业不确定性和消费信心恶化的情况下加以猛烈批评。
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成员希瑟·布希(Heather Boushey)指出,特朗普上任第一任期中实施的温和关税未能带来他承诺的制造业复兴:“我们并未看到总统所承诺的繁荣迹象。这是一个失败的策略。”
民主党众议员苏珊·德尔贝内(Suzan DelBene)表示,这些关税是“特朗普政府制造的混乱与功能失调的一部分”。她强调,总统不应独自拥有提高关税的权力,并指责共和党人对特朗普“盲目忠诚”。
“总统不应当有这样的权力,”德尔贝内说,“这是对美国家庭的大规模加税,却没有经过国会投票……特朗普承诺上任第一天就要降低物价。现在他却说不在意物价上涨——他背弃了承诺。”
即使是部分支持特朗普本能判断的共和党人也承认,此举可能扰乱当前失业率仅为4.1%的健康经济局面。
众议院议长麦克·约翰逊(Mike Johnson)表示:“我们将拭目以待这项政策的进展。可能一开始会有些动荡,但我认为最终这对美国人是有益的。”
长期的贸易伙伴已开始筹备反制措施。加拿大已就特朗普以打击芬太尼贩运为由征收的25%关税实施反制;欧盟则对价值260亿欧元(约280亿美元)的美国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其中包括波本威士忌,引发特朗普威胁对欧洲酒类征收200%的税。
许多盟国认为自己是被迫卷入这场对抗的,他们认为特朗普将美国朋友与敌人一视同仁,指责他们利用关税与其他壁垒“榨干”美国。
欧洲央行数据显示,美国人平均收入高于欧盟,这也意味着美国消费者更有能力购买法国高级定制服装或德国进口汽车。
“并非欧盟挑起了这场对抗,”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表示,“我们并不希望报复,但如果有必要,我们有完整的反制计划,并将坚决执行。”
意大利总理焦尔吉娅·梅洛尼(Giorgia Meloni)周三再次呼吁避免欧盟与美国之间爆发贸易战,称这将对双方都造成损害,尤其会对意大利经济产生“沉重”打击。
由于特朗普此前大肆宣传关税政策却迟迟未给出细节,直到周三才公布完整计划,全球经济前景因此更加不确定。一些国家已经将特朗普视为这场可能波及全球的经济放缓的“唯一责任人”。
位于底特律河对岸、加拿大工具模具企业 JE Fixture & Tool 的总经理雷·斯帕尔纳伊(Ray Sparnaay)表示,不确定性严重限制了他们的业务规划能力。
“关税一定会实施。我们现在只是还不知道具体情况,”他本周一说,“从去年11月以来,我们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这种不确定性。它几乎让我们的报价流程全部停滞,希望拿下的订单也全被搁置了。”

前白宫国家经济顾问:川普关税减税对高低收入影响不同
世界新闻网
4/02/2025

前白宫国家经济顾问布兰纳德(Lael Brainard)2日投书华盛顿邮报指出,川普政府采「震撼与威慑」(shock-and-awe)路线的经济政策,对收入高低民众造成不同影响。图为示意图,非文中当事人。(美联社)
前任联邦准备理事会(Federal Reserve)副主席、前白宫国家经济顾问布兰纳德(Lael Brainard)2日投书华盛顿邮报指出,川普政府采「震撼与威慑」(shock-and-awe)路线的经济政策,对收入高低民众造成不同影响;年收入超过64万6000元、高居收入排行榜前端1%的民众,因为减税政策延长每年省税4万3000多元,计算关税冲击等于每年收入净增加3万5630元,位于收入排行榜最末段20%的民众,每年收入净减少1670元。
目前担任乔治城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普萨罗斯金融市场与政策中心(Psaros Center for Financial Markets and Policy)研究员的布兰纳德在文中写道,川普经济政策已造成股市动荡,投资人担心经济衰退,消费者忧虑通膨恶化,政府官员则说,为了争取更多利益,承受某些痛苦是必要的。布兰纳德指出:「问题在于,痛苦谁来承担,利益由谁获得?」
他指出,川普以极端手段祭出关税引起全球注意,共和党官员说关税能帮减税包裹政策平衡预算,不过美国消费者明白接下来荷包负担会因为关税而变沉重,最近几项消费者信心调查已经反映民众对高物价的不安。

布兰纳德指出,可以确定的是,普遍提高关税意味着美国劳工家庭将面临更多痛苦,变贵的不是某些官员口中所说的「廉价小玩意」(cheap baubles),而是生活基本必需品;蛋价高涨已对美国消费者造成压力,接下来墨西哥进口蔬菜、水果由于关税缘故,民众买菜预算又将进一步压缩。
他表示,面对不公平贸易时,关税做为巧妙且有针对目标的运作,堪称一大重要利器,但普遍关税却将伤害已受不了高物价的家庭,甚至可能导致经济成长趋缓,失业率攀升,物价更加飙涨。
布兰纳德分析,川普减税政策延长让年收入位于排行榜顶端1%的民众每年省税4万3000元,但政府在未来10年则损失税收超过1兆。为了帮高收入族群减税,共和党在众院提议删减白卡(Medicaid)与粮食补助1兆,某些民众将因此失去健保。失去健保与食物补助之后,中低收入家庭每年将损失430元至1130元,位于收入排行榜中间区段的中产阶级家庭,每年收入净增加则约350元,与排行榜最顶端富人相比,微乎其微。
他表示,上述数字还不包括关税带来的影响,一旦关税政策上路后,排行榜最前端1%民众每年收入净增加剩下3万5630元,第二高20%区段民众年收入净增加3610元,但排行榜中段家庭每年收入净变成减少550元,位于收入排行榜最末段20%民众每年收入净减少1670元,倒数第二个20%区段的民众每年收入净减少1030元。

直指佩洛西 马斯克要查财富不明国会议员
侨报网
4/01/2025
特朗普政府效率部(DOGE)负责人马斯克周日晚在威斯康星州一场市政厅活动中宣布,DOGE将启动针对部分国会议员“异常财富”来源的调查,重点对象包括前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前参院共和党领袖麦康奈尔、参院少数党领袖舒默等高层。
这项宣布源于一名现场观众的提问,对方询问DOGE是否发现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曾向众议员沃特斯、参议员希夫、舒默等人“汇款”的证据。
马斯克回应称,他相信存在“迂回路径”,让联邦资金间接流入部分政客腰包,但非直接输送。
“我只能说,国会中确实存在不少莫名富有的议员,我正试图找出他们‘如何致富’的联系,”马斯克表示。他质疑称:“如果他们年薪20万美元,为何能拥有2000万美元资产?没人能解释,我们会努力查清,并阻止此类情况继续发生。”
目前普通国会议员年薪为17.4万美元,允许进行股票和加密货币交易,前提是披露所有记录。但部分议员巨额资产仍引发舆论质疑。
马斯克在X平台分享的贴文显示,佩洛西、麦康奈尔、舒默、沃伦等人总资产合计约4.39亿美元。
其中佩洛西以约2.5亿美元净资产居首,主要来自其丈夫对多家科技巨头的成功投资。
马斯克此行亦为威州最高法院保守派法官候选人希梅尔造势。他在现场向两名选民各发放100万美元支票,并鼓励民众签署请愿书反对“激进左派法官”,以赢取奖金。

特朗普回应马斯克“特殊政府雇员任期”:总有一天他会回去运营公司,会尽可能留住他
环球网
3/31/2025
据美国广播公司(ABC)旗下弗吉尼亚州里士满当地新闻网站“WRIC”、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周一(3月31日)表示,他预计政府效率部(DOGE)牵头人马斯克在完成改革联邦政府的任务后,最终将回去运营公司,政府效率部也将“在某一时刻终结”。同时他表示,会尽可能留住马斯克。

特朗普和马斯克(右) 资料图 图源:美媒
“WRIC”称,有记者周一提到,特斯拉和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是一名“特殊政府雇员”,这意味着他只能在这个职位上任职130天。当被问及是否希望马斯克留任更长时间时,特朗普表示,他希望回到自己的公司。
“我认为他很了不起,但我也明白他有一家大公司要运营。总有一天他会回去的。他想要(回去)。”特朗普称,“我会尽可能留住他。他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
“在某个时候,埃隆(马斯克)会想回到他的公司。”特朗普补充说,他认为马斯克在公共领域受到了“很糟糕”的对待。
近期,美国政府效率部因获取多个联邦政府部门信息,遭多方批评,并在多地引发抗议。“WRIC”称,马斯克也一直在试图改善政府效率部的形象,此前他因削减联邦政府成本而成为“政府的魔鬼”,特斯拉汽车遭到破坏,该公司股价暴跌,而白宫和特朗普都在为该公司辩护。
NBC提到,特朗普还被问及马斯克离开后,政府效率部是否会继续运营的问题。对此,特朗普表示,政府效率部将“在某一时刻终结”,但未提供具体时间表。
“我不能告诉你。我可以这么说,很多与政府效率部共事的人都是(各部门)部长,你知道的,各机构的负责人,他们学到了很多,他们正在与政府效率部的人打交道。我认为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能会试图让政府效率部的人留在他们身边。”特朗普回答说,“在某一时刻,我认为它会终结,但他们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们做得非常好。总有一天,部长们将能够(自己)做这项工作,就像我们说的,用手术刀来做(这项工作),这就是我们想要的。”
今年1月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宣誓就职当天签署行政令,组建由马斯克牵头的名为政府效率部的顾问委员会,并声称这将大幅削减联邦开支,以恢复联邦政府的能力和效率。有美国媒体称,由于政府效率部争议缠身,白宫近期开始淡化马斯克在该机构中的作用,并称马斯克为非正式负责人。2月25日,白宫宣布任命艾米·格利森为美国政府效率部代理主管。据介绍,格利森曾在特朗普首届政府中任职。过去一段时间里,格利森担任美国政府效率部与其他机构之间的联络人。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曾表示,尽管马斯克没有部长职位或正式的决策权,但他是“特殊政府雇员”和“总统高级顾问”。
响应DOGE缩编号召 美财政部准备大规模裁员
世界新闻网
3/26/2025

联邦雇员在美国财政部所辖国税局位于密苏里州堪萨斯市的总部前,集会抗议大量裁员。 (路透)
根据美国财政部官员提交给法庭的文档,美国财政部正在计划裁撤「大量」雇员,响应马斯克领导的政府效率部(DOGE)所推动缩小联邦政府规模。
这份文档指出,美国财政部正在确定最终裁员方案,回应总统川普签署的落实DOGE目标行政命令。财政部的裁员计划,将依财政部所辖「各个机构分别量身制定,在许多情况下,将经由裁员来削减大量人员。
美国财政部辖下的国税局、财政服务局、铸币局和货币监理署等机构,总雇员人数超过10万人。

财政部没有立即回应彭博新闻的置评请求。财政部长贝森特先前则是曾经强调,DOGE的重点是在提高公共部门的效率,一如该部的名称中的E,是效率(efficiency),不是消除(elimination)。
这份文档中,财政部人资官员诺里斯所揭露资讯,是周二美国各政府机构递交给法庭的宣誓陈述书合集里的一部分。川普政府被马里兰联邦法官要求验证是否遵守14天的临时限制令,让数千名突然被裁员的联邦试用雇员,暂留原职。这群联邦试用人员依不同职位,在职不到一年或两年。
法官的命令发给18个政府机构或其所辖办公室,审阅各机关递交的文档后,法官将裁定是否以更长的禁令,让雇员保有工作。
诺里斯告诉法官,下一波裁员时,因为裁员基于年资,暂留原职的资浅人员将会被不成比例地受影响。诺里斯没有说明财政部预期何时会完成裁员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