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枪案被害中国留学生父母飞抵美国 来源:风向Daily 11/17/2021 《芝加哥时报》11月17日报道,不幸遭到枪杀的芝加哥大学中国留学生郑少雄的父亲郑晓东与母亲李蓉今天(11/17)晚上6点30分搭乘DL2603三角航空公司班机飞抵芝加哥专程前来送爱子最后一程并接他回家。大芝加哥华侨华人联合会主席郑征、芝加哥大学中国学联主席团主席张瑞时、法律顾问黄正东以及芝加哥大学的同学代表到机场接机,华联会主席郑征特别代表芝加哥各界华人向郑少雄的父母表达慰问之意,郑少雄的父母在机场发表简短的致词,感谢大家对他们的关怀与协助。 芝加哥大学今天发布了有关的讯息如下: 郑少雄是芝大 2021 届理学硕士,笃行的学者和忠诚的朋友,乐于助人、充满抱负的数据科学家,11 月 9 日,年仅 24 岁的 2021 届理学硕士,郑少雄在海德公园遭到抢劫和枪杀。郑少雄刚刚获得芝加哥大学的统计学硕士学位,在芝加哥大学社区和朋友们 的印象中,他是一名热情的学生和慷慨的朋友。 “这个不幸事件让整个大学社区心都碎了!”11 月 11 日,芝大校长Paul Alivisatos(保罗·阿利 维萨托斯)在针对这次暴力犯罪的网络会议上说。 利嘉仪(Ka Yee C. …
Month: November 2021

基辛格:中美关系取决于双方选择 来自 / 联合早报 | 文 / 蓝云舟 11/17/2021 中美领导人举行的视频峰会是两国避免冲突的“良好开端”,两国关系下来的走向取决于双方选择的道路,但共存是必须的。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昨天通过越洋视讯出席彭博创新经济论坛,接受彭博社总编辑米思伟提问时形容,中美关系“走过了隘口,来到了悬崖,从这里可以眺望到两个不同方向”。 “接下来就取决于双方选择哪个方向了。” 基辛格说,美国总统拜登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的“习拜会”是两国化解分歧的良好开端。接下来两国必须按照双方领导人承诺要前行的方向,进行实质磋商。“双方必须持有的观点是,为了人类的生存,能力相当的科技强国之间不能发生冲突。双方必须试图将分歧保持在一定程度内,让共存不仅变得可能,也成为必要。” 被问及美国如何看待中国时,基辛格说,双方因科技和经济关系,势必将把对方视为竞争对手,美国舆论也朝视中国为对手的方向偏移。 他提醒,双方有必要从这样的姿态转向适应和减缓纠纷,并意识到“不可能在不造成人类毁灭风险的情况下分出输赢”。 米思伟也请基辛格解读中国的意图和合作意愿。基辛格认为,中国领导人将致力于把国家的能力发挥到最大。美方的任务是确保关系起码对等,而中方如果也明白自身利益,双方就有可能做出一些能减缓竞争、甚至使双方有可能合作的安排。 两人在20分钟的对话中也谈及中美在人工智慧领域的竞争。基辛格说,人工智慧是人类思想上的巨变,人类不一定完全知道每项人工智慧得出的结果背后的理由,只知道是由一系列的演算(algorithm)得出。 如果纯粹通过竞争的视角理解人工智能领域的互动,又无法清楚定义要达到怎样的优越程度才算是具有战略效用,中美将陷入一场竞赛,竞赛中的意外可能引发无法预见的后果。 基辛格希望双方能通过科技讨论找到出路,并且从中也调整经济竞争关系。“任何一边都不会接受长久处于卑劣地位,但双方也必须理解,对方不会让出长久的优越地位。所以基于这些现实进行对话至关重要。” 谈到中美是否有必要制定网络领域的管理原则、实现某种现代形式的“裁军”,基辛格说,网络战争的逻辑是以超出人类能力的速度来行动,因此各国倾向于为武器系统装置自动反应能力。“不过在这些课题上,如果不纳入人的因素,系统就可能作出你无法预见的判断,事态也可能出现自动升级的严重威胁。” 基辛格说,如何在网络系统里加入人的判断,是各国不会与其他国讨论的,但“没有这样的讨论,就不可能取得有意义的约束”。 Source 习近平发出警告:台独势力若突破红线 大陆将采断然措施 11/16/2021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今早在与美国总统拜登举行的视频会晤中就台湾问题表态说,美方一些人搞“以台制华”的趋势十分危险,是在玩火,他警告说,如果台独分裂势力突破红线,大陆将不得不采取断然措施。 此次会晤前,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冲突越发尖锐,根据中国外交部发布的新闻稿,习近平今天在会晤中说,台海局势面临新一轮紧张的原因是台湾当局一再企图“倚美谋独”,而美方一些人有意搞“以台制华”,“这一趋势十分危险,是在玩火,而玩火者必自焚。” …
护士薪资今年至少涨4% 平均年薪超8.1万元 世界新闻网 11/17/2021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医疗需求大增,护士薪资今年上涨至少4%,平均年薪超过8万1000元;尚未给护理人员加薪的医疗机构也不得不跟进,以免员工流失。 全美最大的连锁医院HCA健康照护公司人力资源部说,各大医院给护士加薪的幅度「每年好几千元」;密苏里州一家小医院因为需人孔急,本月也替护士加薪5%。 密苏里州玻利瓦市公民纪念医院护理长莎拉‧汉娜克(Sarah Hanak)说;「我们被逼得非涨薪不可。我们绝对需要保持竞争力。」 健保业顾问公司Premier Inc.分析 6万名护士薪资数据,说今年前九个月护士的薪资,不含加班费等,平均增加4%,年薪达8万1376元。 根据劳工部数据,2020年护士年薪才增3.3%;新冠疫情来袭前的2019年,涨幅为2.6%。 美国经济受疫情冲击,营业额上兆的医疗保健业,是其中最大的行业之一,开始施打疫苗以及经济逐渐复苏之后,医疗人力的需求顿时喷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和观光旅游业也有类似情况,纷纷替员工加薪。 在确诊病患充斥加护病房及普通病房之际,护士的作用益形重要,因为她们除了要照顾一般病人,还要看护已经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自己也得提防染疫。 医院主管及人力仲介业者说,有些护理人员干脆辞职待聘,在各大紧急招聘机构间跳槽来跳槽去,反而赚更多。此一现象益加提高医院护士离职率以及空缺额,导致不少医院主管,为接纳一波又一波的新冠病患以及传统病患而焦头烂额。 华盛顿州任顿市Providence医院系统人力主管提尔(Greg Till)说:「我们目前聘用的护士,比任何时候都多,准备的疫苗,也比任何时候都多。」Providence在美西七州经营52家医院。 这行业的顾问公司Premier说,今年护士的离职率高达22%,2019年为18%;有些医院经营者被迫缩减服务,或提高收费,来弥补人事经费的额外支出。 Source 南亚人受主流青睐 华人职场升迁面临「竹子天花板」 世界新闻网 11/15/2021 在美国大公司,华人高管数量远少于印度裔,华人在职场升迁面临「竹子天花板」(bamboo ceiling);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日前公布研究报告,发现「竹子天花板」并非存在于所有亚裔群体,而是主要影响东亚裔(中国、日本、韩国等),而非南亚裔(印度、巴基斯坦等),且在进行亚裔群体内部比较后发现,造成这一差异的根源与魄力(Assertiveness)息息相关,鼓励东亚裔大胆转变沟通方式,勇敢争取升迁机会。 …
中国自主研发冠病特效药防变异株 部分病人康复 11/17/2021 中国官媒《科技日报》今天报道称,中国自主研发新冠特效药能防变异株,使用后患者体内病毒载量大幅下降,憋喘、味嗅觉减退等症状明显好转,部分病人已康复出院。研发团队带头人——北京大学李兆基讲席教授谢晓亮表示,正在开展国内二期临床试验,希望中国自主研发的新冠特效药早日面世。 报道介绍说,这款特效药的独特之处是,在其他候选药大多使用“一对抗体”预防新冠病毒逃逸时,它实现了“单个抗体”就能防范变异株。它是一种中和抗体药物,它的原型是人体里本来就有的中和抗体。在与新冠病毒过招后,患者本人的免疫机制会择优选出“会打仗”的中和抗体。 这一步算“海选”,特效药就在其中。但特效药必须优中选优,过去优选抗体用时需要以年计,因为中和抗体底数巨大,成千上万,而且痕量捕捉不到。高通量单细胞基因测序技术的发明,让研究者可以逐个细胞快速翻找。 作为单细胞基因组学的开拓者,谢晓亮受访时说,单个抗体取代“抗体对”的特点使它的生产成本将是其他候选药的三分之一以下,目前丹序已与国药集团中国生物达成合作开发意向。 谢晓亮实验室有着领先国际的技术优势。在全球竞速研发中,抗体药研发就像沙石淘金,翻得石头越多越可能捕获最强抗体。 北大团队在短短几个月内实现了对8000余个候选抗体的筛选。数据显示,基于超几倍筛选,北大团队筛选出多个特效候选药,DXP-604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这也是为什么该药用于治疗时仅需0.6克,而且还能更少。“我们正在做爬坡实验,很有可能0.3克就够。”谢晓亮说。 报道还说,新冠疫情反复、复杂对新冠特效药提出了应对变异的更高要求。抗体配对是一种常用策略,两个抗体与病毒的结合位点不同,当一个抗体失效时,另一个还可以抑制病毒,例如,再生元和礼来都采用了抗体对,但都有一个抗体被德尔塔株逃逸了。 “我们有一个候选药DXP-593就被德尔塔株逃逸了。”谢晓亮说,它的药效很高,反而给病毒施加了巨大的进化压力,新冠病毒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抗体失效。 对于逃逸付出的惨痛代价,谢晓亮没有讳言:近一亿元(人民币)的研发经费打了水漂。 谢晓亮团队原本打算将DXP-593与DXP-604合用,但一种全新的研究方法却带来了意外惊喜,单用DXP-604就能防住变异株。 “我们最新发展了一种高通量酵母显示技术,把新冠病毒蛋白(S蛋白)受体结合域的单点突变的所有4000多种可能逐一与中和抗体做了测试。”谢晓亮说,新技术能清晰显示在不同抗体药物中,新冠病毒逃逸的可能性。 DXP-604的测试结果令人意想不到,它给了新冠病毒一个“两难”困局:要么不变异,被DXP-604中和,要么变异“出圈”,但会变化多到很难再结合到人体细胞上。让新冠病毒落入“不变等死、变是找死”的境地是DXP-604的“杀手锏”。 “它就是我们要找的Super抗体。”回头看一路走来的曲折,谢晓亮总结,抗体特效药并不是全方位的越“强势”越好,太强势会让病毒变异重生,DXP-604在竞争位点上做到恰到好处,最终是“打着太极”让病毒走投无路而死。 “我们拥有了一个全谱的、能够抵抗所有RBD区单点突变的抗体,足以中和所有现存的变异株,并最大程度上不会被未来的变异株所逃逸。”谢晓亮说。 关于DXP-604的临床试验和上市时间表,谢晓亮介绍,正在开展国内二期临床试验,已与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接洽,推进海外二期和三期临床试验。北京市已批准DXP-604作为“同情用药”在北京地坛医院临床救治,目前临床试验和“同情用药”的药物均由药明生物生产。谢晓亮表示,希望中国自主研发的新冠特效药早日面世。 Source China speeds up COVID-19 medicine development …
花13万想见特朗普 却被当间谍关2年多 她不只是倒霉 文章来源: 环球人物 | 作者:羽林郎 11/17/2021 在美国,等待张玉婧的不是通往上流社会的门票,而是警方冰冷的手铐与媒体的肆意揣测。 2021 年 11 月 14 日,在美国被超期关押长达两年的张玉婧终于重新踏上了中国的土地。 两年多前,身着灰色晚礼服的她,满怀希望地来到特朗普集团旗下的海湖庄园。这位在上海小有成就的金融从业人士,渴望通过结识特朗普家族成员,让自己的事业更上一层楼。 然而,在那里等待她的不是通往上流社会的门票,而是美国警方冰冷的手铐与美国媒体的肆意揣测。 一个上海白领的美国之旅 像许多在上海打拼的年轻人一样,今年 35 岁的张玉婧来自一个普通家庭。2004 年,她考入上海财经大学的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4 年后顺利毕业,进入一家证券公司,做清算会计。 在之后的近十年时间里,张玉婧换过几次工作,也有了自己的房和车。不过,她并不满足于此,希望自己的生活能更上一层楼。 2017 年,张玉婧跳槽到一家资产管理公司工作。不同于以前的会计工作,新工作需要她有更广的社交圈。正当她绞尽脑汁扩展自己的社交圈时,一名自称 …
统计:约六成韩国人认为阶层固化翻身难 文 / 廖慧婷 11/17/2021 (早报讯)韩国统计厅周三(11月17日)发布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19岁以上人口中有60.6%认为个人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上升可能性不高,仅有25.2%认为这种可能性高。 韩联社报道,据该项调查,29.3%的受访者认为下一代的社会、经济地位上升可能性高,认为“不高”的比例占53.8%。 以上层自居的人员中有55.9%表示自己这一代社会阶层跨越的可能性高,认为自己属于下层的人员中该比例仅为14.9%。 认为自己属于上层的人员中有44.4%表示下一代跨越阶层的可能性不高,认为自己属于下层的人员中该比例达55.7%。 58.8%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社会及经济地位属于中层。按收入来看,月均家庭收入200万韩元(约2300新元)人员中过半人数认为其社会及经济地位属于中层以上。 月均家庭收入不及100万韩元人员中71.9%、不及200万韩元人员中55.9%认为自己属于下层。问及“与家庭月均最低生活费相比,实际收入是否宽裕”时,仅11.9%的户主回答“宽裕”,57.9%回答“不宽裕”。 Source “出现副作用仍被要求接种第二针”,韩43岁家长留下两个孩子去世 韩国中央日报 11/15/2021 韩国某40多岁家长在接种第二针新冠肺炎疫苗后死亡, 留下膝下两个孩子。其妻子通过青瓦台国民请愿网站对韩国防疫当局的做法进行了强烈批判。 11月8日青瓦台官网国民请愿板显示,一篇6日发布的标题为“43岁两个孩子的爸爸接种莫德纳第二针疫苗不到一天后死亡”的请愿贴截至当晚10点已得到7700多人支持。 “丈夫是建筑工,出入施工现场要求接种疫苗” 死者的妻子表示,“丈夫是建筑工,不打疫苗的话,出入施工现场会受到限制,只能接种疫苗。第一针接种20天后,丈夫胸部和耳朵曾出现严重的疼痛症状,并因此吃了药”。 她补充说,“丈夫对预约接种第二针的医院说明了自己出现过的症状和药物服用情况等,对方说可以接种”,“丈夫因为担心后遗症,原不想继续接种,但现在的情况是,即使存在副作用,也被告知可以接种第二针,没办法只能接种”。 她说,“丈夫平时睡得晚,打疫苗那天为了跟孩子们一起睡觉,很早就进了房间,还拍着背安抚了老大,”,“第二天早上8点左右,症状开始严重,后来痛苦不堪的丈夫被救护车送到医院,心跳却停止了”。 她接着说,“因为丈夫还年轻,为确认死因,我们被要求做尸检”,“家人本就是无辜死亡,还要验尸,一想到这,心都碎了”。 “老二说爸爸从天堂回来后要一起玩儿” 她说,“家里的大孩子晚上睡着了也会每隔半小时就醒来一次,确认我是不是还在旁边”,“老二总是问爸爸什么时候回来,昨晚还看着平时和爸爸一起玩的玩具对我说,等爸爸从天堂回来我们还要一起玩儿,要整理好放着,听得我心都碎了,抱着孩子哭了很长时间”。 特别是,发帖者还写到“政府说接种疫苗后出现异常症状应该接受诊疗,但真的出现症状到医院,却没有一个地方愿意给患者开具不适合继续接种疫苗的意见书”。 …
德尔塔“后代”凶猛:AY.4.2给科学界敲响警钟 文章来源: 澎湃新闻 11/17/2021 新冠变异病毒德尔塔毒株已基本成为全球疫情传播中占据主导的流行毒株。尽管目前已有的疫苗对付德尔塔毒株仍然有效,但科学家们仍然没有就此放松警惕。随着德尔塔的亚变异株AY.4.2在多国传播开来,全球疫情防控依旧面临着不断出现的新挑战。 据路透社11月15日报道,AY.4.2正在英国迅速传播,大约已占到英国目前所有测序病例的10%。与原有的德尔塔毒株相比,AY.4.2用于感染人体细胞的刺突蛋白发生了两种突变,科学家们目前还在研究该变异的特性。英国卫生安全局表示他们正在密切关注AY.4.2的传播情况,尽管目前不能断言该亚变异株是否会降低疫苗有效性,但有迹象表明AY.4.2的传染性会更强。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已有包括美国在内的42个国家报告了AY.4.2的感染病例。 自2020年12月首次出现在印度以来,德尔塔毒株一直是最让人心神不宁的新冠病毒变体。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研究表明,比起其他的变异株,德尔塔的传染性明显增强,几乎增加了一倍。德尔塔毒株的潜伏期也比其他变体缩短了两到三天,此外,德尔塔毒株感染者的首次检出病毒载量比原始版本新冠毒株感染者高出1200倍以上。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其列为“受关注的对象”(variant of concern),这意味着德尔塔毒株传染性还会增强,导致更多重症病例,而且还有可能降低疫苗的有效性。 考虑到德尔塔毒株的主导地位,许多专家担心,将来的新冠病毒变体都将会是德尔塔的“后代”。此次AY.4.2的出现和传播已经给科学界敲响了警钟,病毒领域的专家们正在密切关注着德尔塔的变化,以防出现更加难以对付的变异毒株。同时,新冠疫苗的研发也面临着变异毒株的考验,现有的疫苗虽然能够有效预防重症和死亡病例,但不能完全阻断病毒的传播。美国医院妙佑医疗国际(Mayo Clinic)的一名疫苗研发专家Gregory Poland认为,这应该成为下一代新冠疫苗研发的努力方向,只有彻底阻断病毒的传播,全球疫情防控才能游刃有余。 Source 台湾首例AY.4.2 (Delta Plus) 早打满2剂BNT 专家: AY.4.2更易突破感染 聯合報 10/29/2021 台首例Delta亚系变异株「AY.4.2 」个案,为案16479,是一位50多岁的英国籍男性,打过2剂BNT疫苗,属突破性感染。长庚大学新兴病毒感染研究中心教授施信如指出,AY.4.2承袭Delta变异株的特性,就是与其他变异株相比,更容易发生突破性感染,在流行病学统计上,AY.4.2传染力比Delta更胜一筹,多一成至一成五,但死亡率跟重症率无明显增高。 施信如表示,AY.4.2主要现踪英国,台湾虽然发现首例,但属于境外移入案例,台湾所有的境外个案都有入境筛检以及检疫期满后的解隔前筛检,隔离期间如果有症状也要采检。大幅帮助案例可以阻绝在境外,不进入到社区。只是未来台湾势必要要开放边境,加上近期还有春节返乡潮,社区仍藏隐忧。 中国医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长黄高彬表示,现有疫苗对Delta变异株防感染能力下降,但防重症及死亡率仍有九成,要观察感染Delta变异株者,对于「AY4.2 」是否有抗体交叉保护力,较不容易发病,威胁性就少。但台湾疫苗施打进度较各国起步慢,还有三成长者位接种,加上春节返乡在即,忧心成为下一次破口。 …

印军被袭击死伤惨重 印媒指中国是幕后黑手 来源:多维 11/17/2021 印度东北部再爆发冲突,当地时间11月13日,印度一支安全部队在与缅甸接壤的曼尼普尔邦被叛军伏击,造成7人死亡。这是2021年以来印度东北部安全部队遭遇的最严重的袭击。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等官员都对此表示谴责。与此同时,印度媒体指责“中国是幕后黑手”,因为叛军的名字也叫“人民解放军”。 据印度媒体报道,此次袭击事件发生在11月13日,阿萨姆步枪队第46营的一名上校和他率领的一支快速反应小组从印缅边境哨所返回,他们乘坐的车辆在前往营地总部的路上,被“曼尼普尔人民解放军”的武装分子伏击。 阿萨姆步枪队是印度军队中最古老的准军事部队,由印度国防部控制,目前有46个营,军队编制人数为63,000多人,主要在印度东北诸邦,包括印度占领的中国藏南地区执行打击叛军及边境安全等行动。 据印媒报道,武装分子先是引爆了一枚简易爆炸装置(IED),迫使印军车辆停了下来,然后,对着车上的阿萨姆步枪队的军人进行猛烈射击,造成7人死亡,6人重伤。 印媒称,该事件让人想起 2015 年 6 月在该邦发生的另一起伏击事件,当时印度军18名士兵死亡。 “曼尼普尔人民解放军”发表声明,对袭击表示负责。但印度媒体在对该事件报道时却将矛头指向了中国。 “曼尼普尔邦的伏击事件让中国在印度东北的角色重新成为焦点”,《印度斯坦时报》11月14日这样报道。 “印度高级军官说,曼尼普尔邦的伏击事件可能是在中国的要求下进行的”,印度“Swarajya”网站这样说。 “盯着中国,印度必须采取4大措施打击游击队”,印度“news18”网站说。 归结起来,印媒的说法有以下几个类型:第一,中印在实际控制线长期对峙,为了强化在实控线附近的军事实力,印度军队已经抽调两个师和几个额外的营,沿着实控线部署。它们原来是在东北诸邦执行反叛乱行动。如果“北京及其代理人在曼尼普尔邦等地发动袭击,印度就需要加强在东北部的反叛乱行动,调走的部队将不得不再次从实控线线转移到曼尼普尔邦,从而削弱印度在实控线沿线的实力。所以“极具侵略性的自信中国”可能会再次采用低成本策略来支持在包括曼尼普尔在内的东北诸邦的叛乱组织。 第二,包括曼尼普尔邦在内的印度东北部的叛乱武装,与缅甸掸邦、若开邦和克钦邦的民族地方武装分子有联系,甚至在缅甸设有军事基地。缅甸的叛乱组织一直使用中国制造步枪、手榴弹和其他武装备,而这些武器装备也正在通过缅甸落入印度东北部武装分子手中。中国更有动机帮助其地缘政治对手印度的游击队,以获得政治筹码。 第三,包括“曼尼普尔人民解放军”在内东北诸邦的反叛组织,在意识形态上都是左派,信仰马克思主义,并寻求建立一个独立的共产主义国家,他们与“共产党中国”天然地志同道合。 事实上,曼尼普尔邦每次发生冲突事件,印媒就会中国提出类似指控。对于相关指控,中国官方曾数次否认。 Source 印参谋长指中国是印度最大安全威胁 11/12/2021 印度国防参谋长拉瓦特认为,中国已成为印度最大的安全威胁,并说印度去年为保护在印中边界地区而派遣数万军人和武器,将有很长一段时间无法返回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