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嫌弃…梅兰妮亚对特朗普翻白眼 1秒变脸影片疯传

超嫌弃…梅兰妮亚对特朗普翻白眼 1秒变脸影片疯传 文章来源: ETtoday 11/01/2021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夫妇10月30日现身美国职棒大联盟MLB世界大赛,支持亚特兰大勇士队(Atlanta Braves)。前第一夫人梅兰妮亚站在丈夫身边,面露亲切笑容,下秒却突然翻了一个白眼,”变脸”瞬间被镜头意外捕捉到,在推特上引爆热烈讨论。 影片中,特朗普热情地向观众挥手、比赞,梅兰妮亚原本也温柔微笑,却瞬间露出嫌恶表情,低头翻白眼,看起来非常不耐烦。 许多网友认为,梅兰妮亚似乎很受不了特朗普,纷纷留言,”我不敢相信他们还在一起”、”她和特朗普在一起根本不快乐”。但也有人认为,不能依据几秒钟的画面断定夫妻关系,可能只是拍摄角度造成的误解。 尽管如此,仍有许多人认为特朗普夫妇可能失和,知名作家帕夫洛维茨(John Pavlovitz)表示,”梅兰妮亚和正派人士一样鄙视他”,另一名作家帕德兰(Majid M Padellan)开玩笑表示,梅兰妮亚今年的万圣节打扮是”充满爱的妻子”。而肢体语言专家詹姆斯(Judi James)认为,梅兰妮亚”用礼貌微笑掩盖负面情绪”。 特朗普夫妇婚姻触礁的传言满天飞,梅兰妮亚曾被目击拍掉丈夫的手,或者把手抽开,甚至在媒体争相拍摄时径自离开老公身边,对先生的态度”刻薄又冷漠”。尽管如此,她离开白宫后的生活似乎”快乐又放松”,经常被目击出没SPA会馆。 特朗普今年1月卸任后,与妻子搬到佛州棕榈滩(Palm Beach),他最近推出全新社群媒体平台”真实社群”(TRUTH social),被外界认为仍可能投入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 Source 开源软件却宣称是自己的? 川普新社群平台遭控侵权 来源:Newtalk 10/26/2021   美国前总统川普稍早宣布将推出自家社群平台“TRUTH Social”,不料才过没几日,就被软件自由保护协会(Software Freedom …

俄专家:中俄无需理会拜登在G20峰会上的“失望”

俄专家:中俄无需理会拜登在G20峰会上的“失望” 文 / 潘万莉 11/01/2021 (早报讯)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总经理安德烈·科尔图诺夫认为,在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气候问题峰会上,美国总统拜登称对俄中领导人缺席峰会表示“失望”,对此俄中不值得予以理会。 此前,拜登称,俄罗斯和中国事实上缺席G20领导人气候问题峰会。他说,G20国家就应对气候变化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这需要“G20”国家关注“什么事情中国没干,什么事情俄罗斯没干”。 科尔图诺夫向卫星通讯社表示,俄中领导人没有参加G20峰会说明,他们没有期待在这次会议上会有什么突破,也没准备提出各自具有深远意义的建议,因此各自派出了外长与会。专家同时指出,墨西哥总统和日本首相也没有参加G20峰会。 专家补充表示,“我觉得,拜登这不是在直接指责,他说得很委婉,对此不值得予以理会。但是,两次峰会后要具体落实会议决定、把共同的政治宣言变为具体计划还面临很多工作,当然,毫无疑问,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中国在这方面也都需要做很多工作。” 科尔图诺夫称,面对美国总统的牢骚,俄罗斯和中国“应通过制定具体能源转型计划以使所承担义务不至于悬而未决”来进行回应。 G20领导人第十六次峰会10月31日在罗马闭幕,为期两天的峰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行。会议通过《G20领导人罗马峰会宣言》,重申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在应对疫情、推动实现绿色公平增长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Source G20联合公报:核准全球最低公司税率 全球变暖遏制在1.5摄氏度 来自 / 联合早报 | 整理 / 傅慧云 10/31/2021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核准了设定全球最低公司税率的计划。他们也同意需要将全球变暖遏制在1.5摄氏度,但没有对实现净零排放做出预期承诺。 G20领导人在意大利首都罗马召开的两天峰会昨天落下帷幕,领导人们按惯例在闭幕前发表了联合公报。 根据媒体取得的最终公报文本,G20领导人虽然同意有必要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工业化前的1.5摄氏度以内,但公报几乎没有包含任何具体行动,也没有提到实现净零碳排放的具体日期,只说应该“在本世纪中叶左右”实现。 公报说:“我们认识到,1.5摄氏度升温造成的气候变化冲击,远低于2摄氏度。确保1.5摄氏度可以达成,需要所有国家采取有意义和有效的行动和遵守承诺。” 把气温升幅控制在1.5摄氏度,是2015年达成的《巴黎协定》中最雄心勃勃的目标。专家说,要实现1.5摄氏度的目标,意味着到2030年全球排放量须减少近一半,而且要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 G20国家包括了巴西、中国、印度、德国和美国等,它们的碳排放总量占全球的80%。这20个主要经济体面临着在气候问题上采取果敢行动的压力,以便为昨天起在苏格兰格拉斯哥召开的第26届联合国气候大会(COP26)提供急需的动力。 …

美财长称中美若对等降低关税 可帮助抑制通胀

美财长称中美若对等降低关税 可帮助抑制通胀 11/01/2021 美国财长耶伦说,美国希望中国履行在前总统特朗普任内签署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下的承诺,但可能会考虑最终以对等的方式降低一些关税。 据路透社报道,耶伦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关税往往会推高国内物价,提高消费者和企业的成本,比如铝和钢等原材料的成本,降低关税将产生“抑制通胀”的效果。 被问及调整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是否可能有助于缓解通胀压力时,耶伦表示,总体上是这样,但华盛顿也在等待中国履行在2020年2月生效的贸易协议中所做的承诺,增加购买200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和服务。 “我们的贸易代表已表示,我们可能会考虑进一步降低关税,”她说。“我们希望看到中国履行他们在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中做出的承诺,但保持稳定以及或许最终以对等的方式降低一些关税,可能是一个理想的结果。” 中国官员一再敦促拜登政府取消特朗普时期实施的关税。美国官员已经恢复了排除程序,这可能会导致一些关税被取消,但迄今为止还没有考虑更广泛取消关税。 耶伦等一批美国官员认为,美国目前物价飙升是供应链瓶颈和能源价格上涨的结果,通胀应该在2022年下半年得到缓解。 美国和欧盟官员上周六宣布了一项协议,取消了对欧盟钢铁和铝的部分关税,并表示此举可能有助于缓解一些制造商面临的价格压力。 Source US-China relations: ‘reciprocal’ lowering of trade tariffs could ease inflation, Janet Yellen says US …

担心可能引发未知的风险 42%家长不愿让孩子接种疫苗

联邦准了父母不准 42%家长不愿让孩子接种疫苗 世界新闻网 11/01/2021 联邦食品暨药物管理局(FDA)已开放5至11岁的儿童接种新冠肺炎疫苗,让全美增加2800万人具备资格;虽然许多成人已完成接种,但仍不倾向让小孩接种;毕竟新冠肺炎对小孩造成的症况轻微,家长不让小孩接种可能引发未知的风险;如何让儿童接种,成为下一阶段最具挑战性的防疫任务。 辉瑞(Pfizer)疫苗日前已取得授权,低剂量注射不仅安全,且能给予小孩足够免疫力。常见的副作用,仍包括精神不佳、发烧和头痛。 联邦疾病防治中心(CDC)传染病专家表示,接下来假期旅游与聚会将更为频繁,小孩接种可能是改变疫情的关键;接种将让小孩能持续到学校上课,降低隔离的几率,并且防止将病毒传染给年长和高风险的成人。疫情爆发至今,全美已有近200万名5至11岁的儿童染疫,8300人住院;住院的儿童患者有三分之一被送进加护病房,至少170人死亡。 但研究显示,父母对于儿童接种的忧虑,在6月至9月间「显著增加」。最主要的因素,是对疫苗的不了解,包括是否有足够试验、副作用、保护力以及长期健康疑虑。 凯瑟家庭基金会(Kaiser Family Foundation)指出,只有近三分之一的家长,愿意立刻让小孩接种;另外三分之二为不愿意或反对。Axios与艾普索斯(Ipsos)的民调结果,也有42%家长强烈表示,不可能让小孩接种。 罗德岛州的家长艾琳‧高奇(Erin Gauch)的两个小孩虽然已接种,但仍非常担心副作用,尤其是发生在少数年轻男性身上的心肌炎。她说:「万一小孩出了什么事,我绝对没办法接受。」 德州州立大学医学人类学者艾蜜莉‧布朗森(Emily Brunson)研究接种选择,她表示对父母而言,为自己第一个孩子做接种的决定格外不容易,但现在甚至有父母表示,若未来学校强制学生接种,就要让小孩退学。 Source COVID shots are a go for children, but parents …

中国通过陆界法 印度学者:试图拷贝南海经验

中国通过陆界法 印度学者:试图拷贝南海经验 中央社 11/01/2021 中国本月稍早通过陆地国界法,印度的中国问题专家狄伯杰(B. R. Deepak)今天在媒体撰文表示,中国正试图拷贝南海造岛经验,在陆地边境造镇,以加强对争议领土的主张。 狄伯杰是印度尼赫鲁大学(Jawaharlal Nehru University)中国与东南亚研究中心教授。他的分析文章「中国陆界法对印度有何意涵」,今天在印度每周日发行的「周日卫报」(The Sunday Guardian)刊出。 陆界法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陆地国界法」,23日在第13届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1次会议上通过,明年1月1日起生效,内容提到中国可依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边防建设、改善边境基础设施及生产生活条件。 狄伯杰在文中表示,近年来,中国在南海的填海造岛策略获得成功,如今它正依循类似的模式,在边境地区大举造镇,以巩固领土主张。 他引述外媒报导指出,中国有意在喜玛拉雅山争议边境一带兴建624座边境城镇。 狄伯杰提到,印度与中国去年6月曾在加万谷(Galwan Valey)爆发流血冲突,而陆界法的通过意味着中国不会愿意把中印实际控制线(LAC)一带的状态,恢复到冲突前的情况,更遑论把军队撤离其他争议边境。 他指出,如果印度不接受改变后的现状,中国有可能在边境一带创造更多摩擦点。 狄伯杰还推测,中国通过陆界法也希望通过保障边境出入关卡的安全,提高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连接性。 他举菲律宾及越南分别于2013年立法声索南海岛屿权的前例说,中国单凭陆界法也无法改变印中边界的状况,现在应观察北京未来的实际行动,而非文本或语言,才能洞悉它的意图。 中国的国境与14个国家接壤,其中的12个国家不是与中国没有边界争议、就是边界争议已经解决;目前与中国在陆地存有边界争议的国家,只剩印度和不丹。 Source What China’s Land …

美工程师批台积电工时长没效率 不尊重个人自由

美工程师批台积电工时长没效率 不尊重个人自由 11/01/2021 一位美籍工程师7月在求职网站“Glassdoor”发布贴文,指出台湾芯片制造商台积电不仅工时长、没效率且不尊重个人自由等缺点。 文章昨天(31日)被翻译成中文在面簿社团“半导体产业讨论区”贴出后,被大量网民转发,引起热议。 台积电将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厂,招募了上百名工程师,部分员工已在台湾受训。这名在台受训的美国工程师在帖文中指,受训期间虽学会许多实用技能,但也存在“超长工时”等不少缺点。 他指出,在台积电工作的优点是,能在全球数一数二重要、不同于美国文化的公司工作,期间他能学到不少实用的技能,有利于在未来转职。他也指出,台湾的工作文化、学习及教学风格等与美国确实不太一样,“我的培训师只看到我的其中一面,我想我对他也是如此”。尽管如此,他相信文化上的落差能透过努力去改变。 然而,谈到缺点,他马上提出“工时长”问题,他认为台积电在美国未来一定会改成每周上班五天,每日八小时;或是像其他晶圆代工厂,上三天休四天,接着再上四天休三天之类的轮班方式,因为现在台湾这里一天工时至少10小时,实际上还可能长达12小时。 他强调,他说的还都是针对他们这些之后要回亚利桑那州的美国人遇到的情况。他指出,对这里的台湾人来说,他们的工时几乎每天都超过12小时,也有夜班及周末轮班,平时还得随传随到。不过他对此表示能理解,毕竟工厂24小时都在跑。 这位工程师指出,在台积电受训的感觉,真的和“谁带你”有很大的关系,虽然他遇到的事情有点混乱,有想到一些方法改善,但他直言“我不知道这真的是否有用”。他也批评,台积电不重视“个人自由”。他说,公司有提供他们住宿,但门禁及规定也非常多,包括限制访客来访时间;如果长期住宿,就会被安排住得比较远,得花更多时间通勤。 他还说,每天都花太多时间开会,早会审视重复昨天的工作,下午审视一整天的工作,一天的开会时间可超过三小时,他相信这一切都可以用软件改善。他直言,在台积电上班的台湾人,真的没有比每天只上八小时班的美国人还要有效率,大多人都把时间浪费在那些毫无实质意义的工作上面。另外,他还抱怨台积电培训员工的系统,“只是在上面浪费了一堆可以用来学编程的宝贵时间”。 最后,这位工程师也提出建议。他认为台积电用的软件实在太老旧、繁杂。他认为,应该把那些用在不同任务上的软件进行缩减,过滤筛选出那些可以重复使用的软件功能,然后整合成一个简单的单一软件。这样既可以节省大家的上班时间、提升工作效率,还能省下很多的加班费。 他说,半导体是非常神奇的东西,过去一直在改善人类的生活,但很不幸的是,台积电对世界的影响似乎跟它真正带给员工的并不一样。他认为,台积电的支出仅有小一部分是用在员工身上,大部分的钱都用来维修设备装机及实验晶圆等。他也认为,台积一定可以找到更多的员工来分担工作,以让每个员工可以回家,有时间陪伴家人,同时也保有不错的福利。 他表示,台积电至少得在亚利桑那州的分厂做到这一点,否则无法在人才招募上赢过就在附近的英特尔。 有网民认为,这篇文章点出了台积电很多、很实在的问题,希望该公司高层看到后虚心检讨。 Source 中国AI工程师年薪是研发人员两倍 9/17/2021 专业人力资源机构中智咨询17日在沪发布的中国制造业2021年人力资本调研成果显示,2021年近半数制造企业人员编制扩张,智能制造人才缺口较大;2021年制造业平均调薪率为6.2%,智能制造调薪6.7%为各领域最高。 据中新社报道,调研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企业2021年上半年业绩达成情况较好,有50%的企业完成了全年业绩的一半以上。随着经营业绩好转,企业人才需求扩张,48%的制造企业2021年人员编制增加,近四成企业2021年下半年增加招聘量,企业招聘规模一般在300人以上。 从岗位需求来看,制造企业表示招聘需求最大的是技术人员和一线操作人员,招聘难度最大的是研发、数字化和销售人员,其中智能制造的人才缺口较大,如数据治理、架构师、数据工程师等、智能化工程师、机器人调试工程师等。数字化领域技术人才的薪酬涨幅最高,跳槽涨幅可达40%;工业互联网领域的人才需求不断增加,涨幅可达30%。 研发人员是技术创新的核心动力,2020年先进制造上市企业的研发人员占比为19.9%,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17.3%)2.6个百分点,高于大制造业(15.9%)4个百分点。 除了研发人员配置外,先进制造业的研发费用投入也在不断提升,2020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高于上市企业平均水平5.7%。 调研结果表明,随着智能制造和自动化技术的推进,企业对技能蓝领的需求明显上升,有41.3%的企业表示技能蓝领的用工数量增加。 参与调研企业中,76%的制造型企业将在2021年为员工调薪,相比2020年,这类企业占比上涨13%。从具体调薪水平来看,预计制造业平均调薪率6.2%,相比2020年的5.9%有所增长。从细化行业来看,智能制造领域2021年调薪率最高,2021年为6.7%,其次为电气设备领域为6.4%。 …

需更多时间评估心肌炎风险 美国推迟批准青少年使用莫德纳疫苗

美国推迟批准青少年使用莫德纳疫苗 文 / 陈慧璋 11/01/2021 (早报讯)美国莫德纳公司说,美国药品监管当局推迟批准青少年使用其冠病疫苗,以便有更多时间评估青少年接种该疫苗后出现心肌炎的潜在风险。 法新社报道,莫德纳公司星期天(10月31日)发表声明说,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29日通知该公司,表示需要更多时间来评估对于接种莫德纳疫苗引发心肌炎风险的国际分析。 声明说,美国FDA针对莫德纳疫苗用于12至17岁者的评估工作可能会持续到2022年1月。 心肌炎和另一相关风险——心包炎此前被指与辉瑞疫苗及莫德纳疫苗有关联,且主要涉及青春期的男孩和年轻男性。 但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8月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其风险在感染冠病之后要高得多。 莫德纳公司表示,美国CDC发现,接种采用信使核糖核酸(mRNA)新技术研发的冠病疫苗后,出现心肌炎的情况极为罕见,而且症状一般轻微。 辉瑞疫苗和莫德纳疫苗都是采用mRNA新技术的冠病疫苗。 Source Pfizer给5岁小孩打疫苗,故意用小针头避免心肌炎 By Carwash ForFree 10/26/2021 Pfizer很清楚它的mRNA疫苗的短期副作用,即“心脏损伤”,为了减少5到11岁小孩的心肌炎,Pfizer把mRNA剂量降到成人剂量的三分之一,更重要的是,它还故意使用“小针头”注射。为什么? 因为小针头注射,mRNA疫苗大多数会注射在浅表的肌肉里,进入血液的mRNA就会减少,杀死心肌细胞的量就减少,所以,导致小孩心肌炎的可能减少了(刚刚好勉强达到FDA通过的benefit/risk的最低要求)。如果使用正常大小的针头,心肌炎就会高一点,就达不到FDA的要求了。 Pfizer为了达到FDA的最低要求,可谓是颇费心机。不过,故意使用“小针头”更加证实其mRNA疫苗对小孩心脏的损伤很大! 成人试验过更小剂量,但是产生的抗体比较少。 成人试验过10微克的小剂量,但是产生的抗体,跟30微克的正常剂量比较,只有41%的抗体,所以,Pfizer最终决定,成人使用30微克的剂量(不是10微克)。但是现在看来,这个剂量对于成人来说,还是太高了,副作用太大,杀死的心肌细胞太多了。 Fauci说,因为疫情太紧急,没有时间试验很多个不同的剂量,没有达到最佳剂量。基本上就是千老们,拍了一下脑袋,就决定用30微克。 幸好,Pfizer比Moderna稍微好一点,Moderna的千老,拍了一下脑袋,注射100微克的剂量,剂量太大,导致现在Moderna的心肌炎太严重,被北欧的国家全部禁止了。今年年底,北欧的国家就会公布他们的所有真实数据,Moderna的心肌炎数据会极其难看。 Moderna意识到问题很严重,赶快把booster的剂量降低到50微克,但是已经太晚了。已经有太多的人,心脏被损伤得很严重,无法挽回了。希望他们未来十年安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