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一个iPhone密码就能窃取“你的整个数字生活” 苹果回应:高度重视新型失窃案件

凭一个iPhone密码就能窃取“你的整个数字生活” 苹果回应:高度重视新型失窃案件 02/25/2023 IT之家 2 月 25 日消息,《华尔街日报》记者乔安娜・斯特恩 (Joanna Stern) 和妮可・阮 (Nicole Nguyen) 今天发布深度文章,披露了窃贼在窃取用户 iPhone 之前,会先通过监视获取受害者的 iPhone 密码,以便于在窃取后掌控设备,窃取数据和金钱。 受访者表示大多数失窃或被盗 iPhone 都发生在晚上,且主要在酒吧等公共场所。这些窃贼事先会监控受害者行为,以获取 iPhone 的密码,以便于在得手之后可以轻松地在“设置”应用程序中重置受害者的 Apple ID …

花费百万留学仍找不到工作?从业20年猎头细数“破局”之策

花费百万留学仍找不到工作?从业20年猎头细数“破局”之策 02/21/2023 春节前后,家长圈广为流传关于“花费百万留学,回国后却成为全职女儿”的话题,令本来就已经十分焦虑、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就业的家长们再次感到窒息和绝望—— 「不是说海外从大学一年级就开始实习了吗? 不是说北美到处都缺人,找工作不愁吗? 不是说北美一年需要上百万的移民吗? 留学生难道不香吗?」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约访了有二十年猎头经验的Hedy Li,她曾经在美国知名人力资源公司海德思哲任职,现在加拿大成立了自己的人力资源办公室,专门为北美企业寻找优秀的中国留学生。 Hedy五年前从芝加哥搬到了多伦多,带着丰富的猎头经验和名企人脉开始创业。她说她挺感谢中国留学生,特别是家长,因为他们对于职场狂热的“野心”,让她赚到了钱。 01 “我的客户一半都是中国家长” “中国留学生是我接触的求职者中欲望最强、但也最焦虑的一群人。” Hedy直言不讳,她的客户一半都是留学生家长,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很想帮助自己的孩子,但是又无从下手。 请Hedy全程辅导实习、就业的上百个留学生中,有一半都是家长在直接跟她联系。从准备简历、面试辅导到最后入职,家长几乎是全程参与。 Hedy感叹:“我其实很能理解中国家长,我的爸妈都已到了古稀之年,每年还要坐12个小时的飞机来加拿大给我做饭。我的儿子已经读中学了,他们每天仍然坚持送他去学校。我觉得中国家长的保护太过度了,这对孩子们进入职场一点好处都没有。” 很遗憾,家长干预越深,孩子们独立的路途就越是崎岖。Hedy在2022年跟她一个服务了两年、出手豪气的中国家长解约了,不是她不想赚钱,而是因为这个钱太难赚了,家长的期待和现实之间差距太大了。 据Hedy介绍,这家的儿子本科进入的是美国一所二流大学,专业是化学,总体来说男孩的学习还算合格。第一次和孩子视频会议进行实习规划,他的妈妈也参加了。 男孩全程除了简单打了个招呼,就是一直点头说Yes。而男孩的妈妈一直在替他沟通,她告诉Hedy:“我儿子学习什么都很优秀,就是目前还没有找到优秀的企业实习,这不是都说实习非常重要,我们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花钱买渠道了。” Hedy很快就安排男孩进入了北美一家知名的化学试剂企业实习,工作岗位是能够和人接触的市场销售。这个岗位接受本科留学生,而且是带薪实习,可以贷款买个车去上班,还能用剩下的钱和朋友一起吃吃饭,让生活更丰富些。Hedy和男孩沟通后,他欣然接受了实习。 但是男孩妈妈却不愿意,她说儿子学的是化学,一定要去实验室工作,穿着白大褂、有那种科学家的感觉。 Hedy也安排男孩参加了公司科研岗位的实习面试,但是这种岗位很少是给没有任何经验的本科生准备的,失败是必然。临近毕业,Hedy又给男孩推荐了这家公司业务类的全职岗位,但是男孩的妈妈就是不乐意,认为非研究类的岗位没有档次。 Hedy说:“客户固然重要,但是对好高骛远的客户我也是有忍耐限度的。我接触的家长们都盲目迷信网文中说的‘年收入百外,毕业即成华尔街精英’的故事。这些明显忽悠的程度更高,为什么不能踏踏实实从基础实习开始呢?” 02 业绩傍身,企业看一眼就发offer Hedy每年都要去参加美国几所知名大学和加拿大大学的校招,这期间她至少要看上千份简历。她说,人才市场几乎每年都有变化,但是对于学生实习的要求却一直没有变过,甚至一年更比一年高。这些名企第一看有没有赚钱的实习经验,第二看有没有创新的实习成果,第三看有没有在名企的实习经历。 …

1/6美国人希望「退而不休」 再就业前要注意哪些事

1/6美国人希望「退而不休」 再就业前要注意哪些事 世界新闻网 02/24/2023 对于一些退休人士来说,重返工作岗位已成为多数人的愿望。根据美国人力资源公司沛齐(Paychex)最近的一项研究,大约六分之一的退休美国人表示他们正在考虑是否重新找份工作;而这些「退而不想休」的人,平均已离开劳动市场四年。 报告中提到受访者希望重返职场的理由依序为「个人因素」(57%)、「需要更多钱」(53%)和「感到无聊」(52%);而「感到孤独」(45%)和「通货膨胀」(45%)排在考虑重新就业的前五名。 多数因为个人经济状况 劳动市场中的老年人数量年年在增长,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U.S.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的数据,2021年65至74岁成年人的劳动参与率为25.8%。到2031年,这个比率预计将增长到30.7%。在75岁及以上的人中,劳动力所占比率预计将从2021年的8.6%上升到11.1%。 如果发现自己正在考虑「退而不休」,那么在重返工作岗位前需要考虑一些事情。宾州的财务规划师布尼奥(Nicholas Bunio)说,他认为这可以归结为「做这份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去赚一份薪水,是因为你需要它,还是给自己找些事情做?」 如果不缺钱,可考虑压力低的工作 如果考虑重新就业的原因不是经济因素,那么你并非少数。任职纽约的财务顾问孟德尔斯(David Mendels)说,无聊是一个大问题;即使你讨厌你的工作,它也是形塑「你是谁」、「你是什么」的重要部分。孟德尔斯说,当这部分被拿走时,「这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大问题」。 布尼奥说,如果正在寻找一份「满足感」的工作,那么可考虑找份压力小且有弹性的工作。他说,这很重要,你已经退休了,你不需要创建职业生涯。 无论是否需要钱,了解在就业的收入对个人财务状况和其他部分的影响也很重要。 额外的薪资可减缓提早申请社安金 如果在尚未达到完全退休年龄提早申领社安金,多一份薪资收入可能会暂时减少你的福利,至少在满66岁或67岁之前。 虽然尽可能延后请领社安金,未来可以领更多,但许多人会尽快在62岁或不久之后提出申请。 如果已提前开始每月领取社安金,在不影响福利的情况下,可以从工作中赚取的收入是有限的。2023年,该上限为21,240美元,每超过限额2美元,社安金就会减少1美元。等到达完全退休年龄时,这笔钱会在每月的社安金支票中返还给你。 孟德尔斯说,他们把它还给你,这是一件好事;届时还可以从工作中赚取尽可能多的收入,而不会影响社安金的给付。 医疗保险费也可能受到影响 …

中国外交部:美应就所谓「摧毁台湾计划」做出解释

中国外交部:美应就所谓「摧毁台湾计划」做出解释 世界新闻网 02/24/2023 针对日前喧腾一时的美国总统拜登提出的「毁台计划」,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4日表示,台湾是中国的台湾,美方应作出明明白白的解释。 大公报报导,在24日的中国外交部记者会上有媒体提问,指出美国脱口秀节目的主持人尼克森在上周在推特发文,文中表示拜登总统曾经警告说美国有「摧毁台湾」计划。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表示,「我也很想知道什么叫『摧毁台湾的计划』,美方应作出明明白白的解释。」他说,「台湾是中国的台湾,我们将坚定不移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厦门大学台研院副院长张文生指出,美国方面爆出有「毁灭台湾」计划不会是空穴来风,这个消息再一次证实了美国把台湾当成棋子、当成牺牲品、当成马前卒、当成遏制中国发展的工具。 张文生提到,美国从来没有把台湾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心上。实际上,美方关于「毁台」的提议和方案早已被讨论多次。一些美国学者还建议,一旦两岸发生战争,美国空军就要轰炸在台的台积电。这些言论与拜登所谓的「毁灭台湾」计划一脉相承。 张文生分析,「台独」分子期待美国大兵冲到第一线,为「台独」而战,但「毁台计划」再一次打破了「台独」分子的「美」梦。 Source 秦刚称中国担忧乌局势失控 促停止鼓噪“今日乌克兰 明日台湾” 02/21/2023 中国外交部长秦刚说,中国对乌克兰冲突不断加剧甚至导致失控深感忧虑,强调中国将继续劝和促谈,也敦促有关国家停止鼓噪“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 据中国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秦刚星期二(2月21日)上午在北京举行的以“全球安全倡议:破解安全困境的中国方案”为主题的蓝厅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时,作出以上表述。 中国官方星期二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秦刚说,文件展现了中方对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担当、对守护全球安全的坚定决心。中国将适时举办全球安全倡议高级别活动,与各方共商安全大计。 秦刚说,《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列出20项重点合作方向,具有鲜明的行动导向,归纳起来,即坚定支持联合国安全治理核心作用,努力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倡导大国带头讲平等合作法治,反对搞霸权霸凌霸道;积极推动对话和平解决热点问题,有效应对传统与非传统安全挑战,不断加强全球安全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 秦刚强调,安全是世界各国的权利,不是某些国家独享的专利,更不应由个别国家说了算。任何国家,只要愿意加入全球安全倡议,中方都欢迎;只要真心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方都支持。 他还说,目前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载入宪法的国家,未来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永远不称霸、不扩张、不谋求势力范围,不搞军备竞赛,始终坚持做世界和平的守护者。 秦刚指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安全的国际环境,而没有中国的安全也就没有世界的安全。中国从未主动挑起过冲突或战争,从未侵略过别国一寸土地。但来自外部的对中国的打压遏制却不断升级,愈演愈烈,对中国的主权和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他说,中方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决反对冷战思维和阵营对抗,坚决反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中国内政,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国际公平正义。 谈到俄乌战争,秦刚说,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已近一年,局势走向备受国际关注。中方对冲突不断加剧甚至导致失控深感忧虑。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始终立足是非曲直,恪守客观公正,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四个应该”“四个共同”“三点思考”,为缓和局势、化解危机发挥了负责任、建设性作用。 他强调,中方将继续劝和促谈,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提供中国智慧,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推动对话协商,解决各方关切,谋求共同安全。同时,敦促有关国家立即停止拱火浇油,停止向中国甩锅推责,停止鼓噪“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 Source …

为诈钱 骗徒伪造了一座派出所…温州女险损失129万

为诈钱 骗徒伪造了一座派出所…温州女险损失129万 中国新闻组 02/24/2023 2月23日,一则「骗子为骗钱竟造一整个派出所」视频冲上热搜。浙江省温州市公安局反诈中心证实确有其事,事发在去年8月温市永嘉县,一名假警察以涉嫌非法洗钱为由要骗取熊女士转帐129万(人民币,下同,约18万美元),为取信熊女士,骗徒甚至假造了一个高仿派出所,还有警察装扮的「临演」在背景墙穿梭。最后是真民警接到熊女士的反诈预警赶上门,才及时阻止。 综合媒体报导,当天,正在公司上班的熊女士突然接到一名自称厦门公安「王警官」的电话,其在准确报出熊女士的身信息后,「王警官」称熊女士涉嫌一起「非法洗钱」案件,要求她配合调查,「王警官」让熊女士下载一款名为「随锐瞩目」的软件进行视频通话,视频对面是一名身着警服的男子,而男子身后则是蓝底白字写着「厦门公安」的背景墙,中间还不乏其他身穿警服的男子和对话男子打招呼,而这个公安局是骗子伪造出来的。 「你现在必须要把钱转入到安全帐户,验证完你就解除嫌疑了」,听到这句话,熊女士立即按照对方的操作,准备将钱转入所谓的「安全帐户」,而熊女士所有操作手机的画面,都已被「随锐瞩目」软件实时共享给「王警官」,他轻松获得了熊女士的银行卡帐号和密码。 就在熊女士将验证码发给对方的同时,永嘉县公安局瓯北派出所的值班民警戚如泼,也接到了关于熊女士的反诈预警,戚如泼一连给熊女士拨了20多通电话才接通,「你马上把软件卸载掉,在办公室里等我过来」。 就在民警劝阻熊女士的同时,视频另一头的「王警官」则诱导熊女士走到安静的地方,并打开手机通话免打扰功能,就在熊女士纠结谁才是真警察时,民警已经敲开了熊女士办公室的房门,最终成功保护了熊女士的129万元未被转走。为了对民警表示感谢,熊女士后来还给警方送来了锦旗。 Source 45秒骗走$85万? 千万别回这种短信! 北美省钱快报 02/19/2023 从去年年末开始,涉及Chase银行用户的诈骗案层出不穷,诈骗手法让人难以辨别。 此前有不少华人小伙伴都被波及,损失从几千美元到几万美元不等。 然而,这些诈骗不但没有消停,近期反而越演越烈。 01 1个短信1通电话,45秒骗走$85500 据自媒体《北美省钱快报》近日发文,12月12日早上8点48分,在Gig Harbor开餐厅的Erik收到了来自Chase银行的短信。 短信询问Erik是否授权在弗洛里达州Pensacola的一家沃尔玛消费了$499。 Erik立即回复No。 在他回复后的45秒内,Erik接到了一个疑似Chase客服打来的电话,对方说Erik的账户上存在活跃的欺诈行为,有人正试图汇出大笔资金,现在需要阻止这种情况。 紧接着,电话里的人告诉他,他们有双重身份验证,并给他发了个PIN码,要求他进行身份验证。 …

额外粮食券补助月底结束 3000万人受影响

额外粮食券补助月底结束 3000万人受影响 世界新闻网  02/24/2023 将近3000万美国民众疫情期间收到的政府额外粮食券补助本月底将结束,至少32州的政府以多种语言通过短信、语音通知、传统邮件以及社群网站发文,说明2月将是最后一笔额外粮食券补助。 非营利弱势权益倡议团体「粮食研究及行动中心」(Food Research & Action Center)主管沃林格(Ellen Vollinger)表示,最不希望出现的情境是,有民众在超市买菜结帐时,才知道额外粮食券补助计划已经结束。 根据统计,对于领取粮食券的民众来说,额外补助结束等于每月平均少领90元。粮食券领取金额将回归原本农业部订定的「营养补充援助计划」(Supplemental Nutrition Assistance Program,SNAP)标准,根据家庭年收入、人口以及特定开销计算发放额度。 密西根州对130万名领取额外粮食券补助者发布通告指出,额外补助取消之后,若有需要可以寻求必要资源协助。 密州卫生厅官员鲁巴尔(Lewis Roubal)说:「我们希望确保客户对于这次改变能做好准备,我们也知道通膨对大家都有影响。」 加州贝尔弗劳尔(Bellflower)21岁学前班老师班尼特兹(Jacqueline Benitez)说,2020年以来通过加州补充营养援助计划(CalFresh)领取大约250元食物补助,接下来可能少掉一半。 之前曾经无家可归,如今获得补助而住在单卧公寓的班尼特兹说,额外粮食券补助具有救命效果。她说:「食物花费极重,如果买不起食物,后果不堪设想。」她表示,如今对于花5块钱购买新鲜水果,都会考虑再三。 2020年3月,国会在美国发生疫情之初通过紧急补助计划,计划实施一年后宣布续延。专家指出,国会紧急拨款让绝大多数美国人在疫情底下仍有足够粮食得以温饱。根据统计,2020年与2021年里,约有10%美国家庭三餐不济,比例与疫情发生之前差不多。 Source 免费东西要付钱…疫情补助将停 1500万人恐失白卡粮食券 …

中国前副外长傅莹:欧洲人对中国的误解在加深

中国前副外长傅莹:欧洲人对中国的误解在加深 02/23/2023 中国前副外长傅莹说,她感觉到欧洲人对中国的误解在加深,最主要的原因是,当他们因乌克兰问题陷入深深的安全危机感之时,对中国态度和政策缺乏了解。 据澎湃新闻星期四(2月23日)报道,傅莹说在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不少欧洲人谈到,这两三年很少有机会直接听到中国人介绍和解释国家的政策与做法,导致社会上的对华认识更加被偏见所影响。他们觉得现在欧洲与中国的关系进入一个更加困难的阶段,出现问题时往往让矛盾和分歧盖过合作。有德国学者提醒,欧洲与中国的关系已到“临界点”,双方应该认真面对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谈到欧洲的对华政策,傅莹说,欧洲人受到美国对华战略竞争的影响比较大。德国也在制定自己的对华战略,其中一个核心提法是把中国定义成“制度性竞争对手”(systemic rivalry)。对于systemic一词,欧洲人指的是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问题。另外,rivalry的含义比美方提出对华竞争时用的competition(竞争)这个词还要重,有非此即彼的零和含义。 傅莹一行人在与德国官方和智库人士的讨论中,一再质疑了德方提出的与中国进行“制度性竞争”的意图,要求德方解释对竞争的终局构想。傅莹说,德方似乎从未深入考虑过这个问题,或者不愿或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意图。她询问德方,提出与中国进行“制度竞争”,目的是争出制度的优劣吗,还是德国设想的是“制度的替代之争”? 傅莹指出,冷战后西方试图对其他国家搞民主制度输出,结果留下的不是战乱就是社会创伤。而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成功,这绝不是任何外部力量可以撼动的,当然也非其他国家可以轻易复制。 傅莹还提到,虽然德国乃至其他欧洲人在意识形态等方面对中国很难认同,但各方对沟通不抵触,非常欢迎和期待。他们对中国的涉欧政策存在许多不解和困惑,会提出一连串问题希望中国代表团作出解释和说明。 对于中欧关系中有些矛盾看似是死结,傅莹认为,关键在于能否诚恳相待、坦诚沟通并付诸行动。她引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发言说,中欧关系关乎全球格局稳定和亚欧大陆繁荣,值得双方努力维护好、发展好。 对于中美关系,傅莹认为,美国改变对华态度和政策的根本原因是美国对快速成长为世界大国的中国产生了深深疑虑甚至恐惧,害怕中国拥有更多世界权力,从而挑战美国的全球主导地位。美方与会者可以说是“逢中必反”,中国的意识形态、经济政策、对俄关系等都成为他们指责的标靶。傅莹指出,有欧洲学者说,让美国焦虑的不是中国在做什么,而是中国的存在本身(who you are),让欧洲焦虑的则是中国在做什么(what you do)。 Source 欧盟外交代表曝他向王毅解释 军援乌克兰跟军援俄罗斯有「巨大差异」 世界新闻网 02/22/2023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波瑞尔(Josep Borrell)21日在记者会上透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办主任王毅曾经问他,当布鲁塞尔正向基辅输送武器时,为什么要那么关心北京可能提供武器给莫斯科? 根据欧洲对外事务部(EEAS)网站发布的逐字稿,有记者先提醒波瑞尔,指他曾说过王毅日前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时,向他保证中方不会送出更多武器,接着提问「北约或美国有没有向您展示这一点确实有问题的证据?」 波瑞尔答复时先表示,他跟王毅长期以来保持着良好的私人关系,两人在慕尼黑进行了坦率的对话,而王毅把话说得很清楚,「我可以重复他的话,『中国不向交战国提供武器』,『他们没有向俄罗斯提供武器』,『他们将不向俄罗斯提供武器』,这是他告诉我的,明确强调这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原则」。 波瑞尔接着说,「顺带一提,(王毅问)我,你们提供武器给乌克兰时,为什么对我表达可能提供武器给俄罗斯的担心?而我不得不解释巨大的差异,我必须解释我们欧洲人在乌克兰战争的利害关系」。 …

当每周只需要工作4天……

当每周只需要工作4天…… 新京报 02/23/2023 每周工作4天让员工身心更健康、工作效率更高,企业收入并未减少,甚至有所增长。 想要每周只工作4天时间,还拿着与之前相同的报酬,这并不是玩笑或偷懒,与之相反,英国的一项实验表明,这或许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 据新华社报道,非营利组织“全球4天工作制”联合英国智库“自主权”、剑桥大学和美国波士顿学院于去年6月至12月在英国开展“每周工作4天”实验。参与企业有60多家,涉及餐饮、营销、金融等多个行业,参与员工合计2900人。实验后发现,与每周5天工作制相比,每周工作4天让员工身心更健康、工作效率更高。大多参与实验的企业打算继续实施这一工作制度。 事实证明,干得少赚得多,或不是一句妄想。据美联社报道,调查结果显示,实验期间,大多数员工的压力都有所减轻,工作和生活间的平衡得到了改善,企业报告收入在试点期间基本保持不变,甚至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增长。 每周4天工作制也许正在从想象变成现实。 73%实验员工对生活满意度上升 49岁的媒体行业主管米歇尔(Michelle)在求职时都会注明一点,要求每周工作4天时间。 2015年,米歇尔刚刚休完产假返回工作岗位。最初她每周工作3到4天,但在新冠疫情期间,她换了一份工作,又回到了过去每周工作5天的状态,米歇尔在工作时长的转变中发现了明显的不同。 “突然间,我觉得我的全部时间都在工作。”米歇尔对《华盛顿邮报》说道,在随后的求职中,她每次都清楚地告诉潜在雇主,她想每周工作4天,周五休息,所支付工资可以是工作5天的80%。这样可以不因缺席家庭生活而感到内疚,再也不用把所有的差事都压缩在周末两天里。 英国的一项实验研究佐证了米歇尔的观点,数据显示,每周工作4天可以减少员工压力,并提升效率。 非营利组织“全球4天工作制”(the 4 Day Week Global)联合英国智库“自主权”(Autonomy)、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波士顿学院于2022年6月至12月开展了一项“每周工作4天”的实验。 并不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大多数员工都对每周工作4天感到很满意。据美联社报道,与实验前相比,员工的疲惫程度降低了71%,压力减轻了39%。随着疲劳感降低,睡眠时间增加,员工的心理健康状态也有所改善。60%的员工表示更易平衡工作和家庭,73%的员工对生活满意度有所提高。 减少工作时间,却未影响工作质量。“每个人都很专注,他们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人人神清气爽。”参与此次实验的炸鱼薯条餐厅总经理科斯蒂·温莱特(Kirsty Wainwright)表示,员工以一种更好的心态来工作,这种心态也传递给了顾客,他们得到了更好的服务。 此前,有公司担心,减少工作时间会降低收入。但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于缩短工作时间的公司来说,无论是每周减少一个工作日,还是部分日子里延长工作时间,其余日子里减少工作时间,以达成平均每周工作32小时,收入都没有受到影响。 这主要与提高效率有关。《时代》杂志指出,根据部分公司实验结果发现,公司内部流程中削减了大量不必要的东西,减少了冗余的会议,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 在参与实验的公司中,92%的公司表示,他们将继续实行每周4天工作制,30%的公司表示,这将成为他们永久性的改变。 负责对参与实验员工采访工作的剑桥大学助理研究员戴维·弗雷恩(Davi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