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 101 — 有趣的前沿科技深度视频 美国巨头都扶不起的直播电商,“中国队”出海能赢吗? 电商出海特辑(3) 美国能有“李佳琦”和“罗永浩”这样的直播带货明星吗?这仍然是个未知数,但人才和资金都在尝试寻找答案。#硅谷101 Ep.24 中国直播电商已经做得炉火纯青,但美国这边的直播带货尝试了好几年,一直很拉垮。最近在硅谷这边,出现了非常多想把国内的直播电商这一套体系复制到美国来的创业团队和出海公司。钱和人才都在往这边走,想打造美国版的“李佳琦”和“罗永浩”。“中国队”能赢下这场仗吗? 这期视频,我们来聊聊那些辉煌与失败,赢下的战役,犯下的错,以及如今当红的电商平台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时间轴 00:03 中国直播电商团队集体出海 00:16 上游(货):中国商家 04:59 上游(货):美国商家 07:00 中游(人):中国网红及MCN 09:16 中游(人):美国佛系网红 11:11 中游(人):美国MCN集体大溃败 15:25 下游(场):中国流量 …
Month: February 2023
硅谷 101 — 有趣的前沿科技深度视频 中国电商出海20年的那些事:从“启蒙马云”的环球资源、到玩流量的兰亭集势、再到全球第三独角兽Shein,Made in China如何被改变? 电商特辑(2) 中国电商出海20年征程,经历三代进化,一路打怪升级:从B2B模式的环球资源,到B2C模式的第一中概股兰亭集势,再到千亿美元市值D2C模式第一独角兽Shein,中国跨境出海零售产业都经历了什么?Made in China被赋予的含义如何被改变?为什说2023年是“打群架”的关键时刻? 这期视频,我们来聊聊那些辉煌与失败,赢下的战役,犯下的错,以及如今当红的电商平台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你将看到: 00:00 开篇:出海20年 02:03 B2B鼻祖:环球资源 04:08 失败的转型 08:26 B2C第一中概股:兰亭集势 10:03 成也流量、败也流量 14:58 错误的关键词 …
中学者:美方言而无信 中美领导人当前通话时机不宜 世界新闻网 02/20/2023 中美「气球事件」后美国开始降温,拜登表示,美国将继续与中国接触,并且希望与中国领导人通话。有中国学者称,美方言而无信,中美领导人当前通话时机不合适。 「纽约时报」先前报导,美总统拜登本月16日就中国高空侦察气球事件做出阐释后表示,美国将「继续与中国接触,正如我们在过去几周里所做的那样,并且希望与中国领导人通话」。 澎湃新闻报导,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就此指出,领导人通话需要创造条件和气氛。但美方言而无信,去年巴厘岛会晤(习拜会)后,美方不仅加大在科技问题上对华施压,还继续在台湾问题发起挑衅,近期也未能处理好「飞艇」事件,「目前,通话的时机恐怕不合适」。 吴心伯指出,「飞艇事件」让中方认识到,当前美国国内存在一股强大而活跃的反华势力,他们会抓住各种机会,不管是偶发或非偶发的事件,用以攻击中国,损害两国关系。同时,从「飞艇事件」也能看出,拜登政府管理国内政治的能力较弱,很容易被反华势力的政治炒作牵着鼻子走。在这种情况下,中美关系的脆弱性和波动性比较高。 他提醒,这对中方的启发是,降低对中美关系的预期,提高危机意识。即便双方前期已就一些特定议程做好安排,我们(中方)也要做好准备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负面冲击和变化。 他说,美国总统拜登、副总统哈里斯(贺锦丽)的表态开始寻求给事件降温,外加这次也是美方主动要求与王毅会面,这些迹象表明美方或不打算就该事件继续纠缠。这次王毅与布林肯见面意味着「飞艇事件」告一段落,双方都有意愿翻篇。 吴心伯表示,「飞艇事件」逐渐平息后,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值得关注。一是,双方还能否朝着去年11月中美巴厘岛会晤的共识继续推进。具体而言,包括恢复(两国高层官员)部分交往。例如,推动美方提出的布林肯、美国财长叶伦访华,以及中方一些官员访美。 另一方面,中美之间的联合工作组能否处理好双方共同关心的具体问题,能否取得更多突破和进展也有待观察。 Source 美军44万元飞弹 疑打下12元民间气球 制造商回应 世界新闻网 02/19/2023 制造商曾想接洽美军、FBI未果 「飞航周刊」(Aviation Week,前译航空双周刊)17日报导,美军战机上周末用响尾蛇(Sidewinder)飞弹击落三具不明飞行物,其中一具可能是「北伊利诺瓶盖气球旅」(NIBBB,前译瓶盖气球组)施放的气球,每具售价在12到180元之间,制造商曾想接洽美军及联邦调查局(FBI),但不得其门而入,厂商表示,响尾蛇飞弹每枚43万9000元,打气球似乎殊为可惜。 创办人:飞弹打气球 不太聪明 硅谷「科学气球解方」(Scientific Balloon …
乌克兰游说美国国会议员 盼拜登提供F-16战机 中央社/慕尼黑 02/20/2023 多位美国国会议员表示,乌克兰官员要求他们施压拜登政府提供F-16战机给乌国。乌克兰方面认为这些战机将提升他们以美制飞弹打击俄罗斯飞弹部队的能力。 路透报导,这项游说是周末在慕尼黑安全会议(Munich Security Conference)场边进行的,会谈成员包括乌克兰外交部长库列巴(Dmytro Kuleba)等官员,以及美国民主、共和两党的参众议员。 美国联邦参议员凯利(Mark Kelly)昨晚向路透表示,乌克兰官员「向我们表示需要(F-16)以压制敌人空防,如此一来乌军的无人机」即可穿越俄罗斯前线。凯利过去是太空人,也曾在战争中驾驶过海军战斗机。 拜登总统上个月被问到美国是否会提供乌克兰F-16战机时,他明确回应:「不会。」 拜登政府官员今天也说,美国应专注于提供可立即投入战场的武器,而非需要大量训练才能操作的战机。不过他们并未全然排除提供F-16的可能性。 美国驻联合国大使托马斯-格林菲尔德(Linda Thomas-Greenfield)告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说,「讨论将在接下来数周与数个月内持继续进行。」 这次慕尼黑安全会议以乌克兰议题为主轴,且召开时间点正值俄罗斯侵乌即将于24日届满1年之际。俄罗斯在战场上碰上一连串挫败后,俄乌两方在战场上陷入持久战,战局多集中在乌东顿巴斯(Donbas)地区。 参议员凯利和其他三位美国议员告诉路透,他们认为,国会有愈来愈多人支持提供F-16战机给乌克兰。 乌克兰空军改装美制AGM-88 HARM高速反辐射飞弹,让这型空对地飞弹可自俄罗斯设计的MiG-29战机上发射。这型飞弹会依地对空飞弹部队雷达的电子信号瞄准目标。 美国国会议员们表示,乌克兰官员认为他们的飞行员如果可用F-16上更先进的航电设备发射AGM-88,将可更有效瞄准俄罗斯的S-300与S-400防空飞弹系统。 凯利说:「乌克兰官员主张,他们需要这架飞机(F-16)来进行(压制敌人空防)任务。」他说:「他们或许认为,这样他们可更精准打击S-400。」 凯利表示,虽然至少需要一年训练才能掌握F-16所有功能,但乌克兰飞行员「可以在几个月内…学会少数几样事情」。 Source 马克宏盼俄国在乌克兰战争中被打败 而非遭摧毁 …
论文都是科技与狠活?ChatGPT为何引教育界“封杀”? 中国新闻网 02/20/2023 人工智能将颠覆哪些行业,再次引发人们讨论。这其中,一个不常在此类话题出现的领域,率先感受到ChatGPT的影响——教育。 “也许这一次,对于知识型工作者来说,这就完全等于工业革命。”微软CEO纳德拉评价。据报道,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也在不断加快类ChatGPT项目的研发。 随着技术以指数级速度发展,人工智能会是教育的终结者吗?如果人工智能将改变未来教育,又将如何改变? 网页截图 他们禁用了ChatGPT,为什么? ChatGPT是一种基于自然语言处理(NLP)和机器学习的语言模型,是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工具的最新成果,它不仅能够与人类进行对话,而且能够生成可信的“创造性”内容。 目前,该产品以一种无特别限制方式被普通用户或开发者所使用,因此被用户尝试出了各种可能的应用方式,其智能程度也被认为得到了广泛认同。 国外一项对1000多名学生展开的调查显示,超过89%的学生使用ChatGPT来帮助完成家庭作业。一位大学教授曾告诉媒体,他发现班上最好的论文是由ChatGPT创作的。 教育部门因此普遍对ChatGPT持谨慎态度,美国多所公立学校禁用了ChatGPT,原因是担心作弊。纽约市教育部门发言人认为,该工具“不会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家科学期刊也禁止将ChatGPT列为论文“合著者”。 有批评者指出,这是一种“高科技剽窃”和“避免学习的方式”。也有人认为,传统教育将被彻底颠覆。 近日,《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也发布相关声明,提出暂不接受任何大型语言模型工具(例如:ChatGPT)单独或联合署名的文章,或建议对使用人工智能写作工具的情况予以说明。 对ChatGPT的担忧有没有必要? 针对ChatGPT带来的问题,多位受访专家认为,担忧恐惧的情绪并不会带来多大帮助,相比拒绝,了解它更为重要。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张进宝认为,就教育系统中某些特殊和具体的应用情形,由ChatGPT的使用所引发的不良反映,并不能说明太多问题。即使是前述报道中所提到的行为,在他看来也只是短期阶段学生们的新奇尝试,很难说会变成一种长期行为,管理部门所出台的限制措施“还为时尚早”。而对于中国而言,该软件的使用所能引起的不良后果也尚未显现。 在亚太人工智能法制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德良看来,ChatGPT属于通用型人工智能的一个里程碑,但需要注意到,如果把人工智能看做人类自我解放的一种工具,ChatGPT仍旧是一种工具,只不过是先进程度不同,而且它的先进是相对的,需要不断学习和改进。 有学者指出,ChatGPT不太适合需要逻辑、专业知识或最新信息的任务。观察发现,ChatGPT难以进行复杂的数学计算,还可能包括虚假、有偏见或过时的信息。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教授指出,ChatGPT转变了一般性的知识生产,但不是原创性的。 “作为一种大型语言模型,ChatGPT的技术原理并没有实质性的改进,它利用神经网络、海量的语言数据和文本数据来进行训练,通过机器来学习文字和文字之间序列的概率关系,基于上下文背景信息,通过概率关系来预测输出的序列词句。它不是在理解你的语言,就是根据对上下文的理解,找出语言最优的概率,本质上是一个词和句序列的输出。” 余胜泉表示,虽然无法做到原创性的知识发现,但有了海量知识后,对于一般个体不知道的问题,ChatGPT都能给出相对有逻辑的解答。未来两三年,ChatGPT应该还会贯通文本、声音、图片、视频等多模态信息,将推动知识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截图 该不该用人工智能? 在采访中,多位专家都将ChatGPT对知识生产的影响,类比为计算器之于数学。对于这个“工具”,人们该不该用?该怎么用? …
俄乌战争前有长路 美大选、中和平提案将使局势更复杂 世界新闻网 02/20/2023 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乌克兰的主要盟友开始面对支持基辅政府熬过长期战争所必须提供的支持,乌国对弹药和武器的需求大增,而时间拉长益使局势复杂化。 跨大西洋的高端防务官员也针对如何对莫斯科实施经济制裁、如何说服南营国家支持乌克兰,以及中国在俄乌战争会起什么样的作用等等,进行了角力。俄国官员数十年来首度缺席慕尼黑活动。 参与会议的逾45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领导人中,有些人对自从上次会议、俄乌战争爆发前几天以来的情势发展表达意外。乌克兰并未一周内就被占领、北约盟国未因运送武器到基辅产生分歧、俄总统普亭在他所谓的红线被越后没让战事升级为非传统战争,而俄国军力也没大家担心的那么强大。 战前,乌克兰加入欧盟和北约组织被认为遥不可及,现在则被视为理所当然。但那里的局势依然严峻,俄国正向东顿巴斯地区投入新近动员的部队,加强攻势。 俄乌战争可能持续到下一届美国总统大选,这个乌克兰最大的军事和财务支持者可能因为国内政治而有态度上的变化。 大力为乌克兰发声的爱沙尼亚总统卡拉斯下月也面临选举,随着通膨和其他担忧蔓延,担心欧洲舆论产生变化。 当前不惜一切代价支持乌克兰的政策,有可能因为时间拉长,在国际层面上更趋复杂。美国表示,它掌握的消息表明,中国考虑提供武器给俄罗斯,这可能改变战争进程和后果。 中国外长王毅在慕尼黑宣传一项和平计划。位于保加利亚的智库自由战略中心(CLS)主席Ivan Krastey认为,「这显然是在帮俄罗斯,现在和解不利于乌克兰。但若美国和欧洲拒绝,看起来反像好战,普亭则想要和平」。 退休美国将领和前中情局局长David Petraeus在大多看好乌克兰获胜的乐观评论中表示,乌国迫切需要更多防空系统和精准弹药,以抵挡俄罗斯攻势,度过接下来艰难的几个月。他也说,乌克兰在收复俄罗斯2014年来占走的所有领土之前,最终可能不得不求和。 Source 马克宏盼俄国在乌克兰战争中被打败 而非遭摧毁 中央社/巴黎 02/19/2023 法国总统马克宏(Emmanuel Macron)在今天播出的媒体访问中表示,他希望俄罗斯在侵略乌克兰的战争中被打败,但不是「被摧毁」。 马克宏是从德国慕尼黑安全会议(Munich Security Conference)回来后发表上述谈话,他在会议期间敦促盟邦加强支持乌克兰,还说法国已做好准备因应一场旷日持久的冲突。 …

气球事件后 4个细节看美中交锋 世界新闻网 02/19/2023 中国官方把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与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在德国慕尼黑安全会议,定位为首次「非正式接触」。根据这次接触,中国媒体分析,透露四大消息。 1.中方不期待有共识 新华社报导,此次王毅和布林肯既非「会晤」,也不是「会谈」,而是「非正式接触」。 专家分析指出,这番措辞凸显中美关系冷漠和紧张,「非正式接触」意味双方对谈话持开放态度,但不期待达成共识。 中国外交学院教授李海东19日告诉「环球时报」,非正式接触为临时交谈,未预先安排;当两国在友善冷静氛围下难以举行正式会谈时,便会采取非正式交流,但尽管形式属非正式,但会谈议题仍相当严肃。 社科院美国问题专家吕祥则表示,从各方释出的资讯看来,华府仍未展现妥善解决问题的意愿,此前中美还能预期「坐下来谈」,但现在的气氛「只能站着谈」。 2.王毅重话升高态势 新华社报导,王毅18日以连串犀利词句回应关于气球事件的提问,以及美国近期的对华举动,包括「政治闹剧」、「匪夷所思」、「歇斯底里」、「撕下一切伪装」、明火执仗地豪夺」等。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王毅表明若美方执意借题发挥、炒作升级、扩大事态,中方必将奉陪到底,后果将由美方承担。 吕祥表示,气球事件刚发生时,中国的外交表态是冷静解决问题,遗憾美方未释出相应诚意,反而用无意义的「疯狂」升高事态,并借此在美国社会营造仇华反华氛围。中方此次的严正表态,正是对华府过度反应的回应。 3.布林肯访中没下文 中美会后均未提及双方讨论重新安排布林肯访华事宜,李海东表示,尽管华府未宣布取消布林肯的访华计划,但中美关系很难在未来几个月内趋稳。 4.美中脆弱后果难想 气球事件凸显中美关系脆弱及其可能的后果,新加坡前外长杨荣文接受环球时报访问时直言,「若一个小小的气球就能引发如此大的震动,若发生更严重的事情,华府决策者做出正确决定会有多困难。在更大的政治压力下,华府可能会做出不符合美国利益,但基于国内政治原因而不得不做的事。对此,中国心里得有个数。」 Source 美军44万元飞弹 疑打下12元民间气球 制造商回应 世界新闻网 02/19/2023 制造商曾想接洽美军、FBI未果 …
俄乌紧张加剧 欧盟:须迅速解决乌弹药不足问题 中央社/华盛顿 02/19/2023 随着俄乌冲突即将于本周届满周年,紧张局势正在加剧。欧盟对基辅弹药短缺的问题示警,说问题必须迅速解决;美国则指控中国考虑向俄罗斯提供武器用于乌克兰战争。 法新社报导,欧洲联盟(EU)表示,必须在数周内解决乌克兰军队面临的弹药严重短缺问题。 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波瑞尔(Josep Borrell)在德国慕尼黑安全会议中说:「(让我们)加速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因为从现有弹药这方面来看,乌克兰正处于危急状态。」 他还说:「必须在几周之内迅速解决弹药短缺问题。」 另一方面,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告诉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说,中国现在正在「考虑向莫斯科提供致命支持」,范围「从弹药到武器本身的一切」。 他还说:「我们已向他们挑明,这么做会对我们的关系造成严重后果。」 布林肯并在美国广播公司(ABC)的节目中强调,早在去年3月,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就曾警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切勿向俄罗斯运送武器。 熟知内情的政府消息人士说,自那时起,「中国一直很谨慎地避免越过那条线,包括延后出售可用于战场的致命武器系统」。 出席慕尼黑会议的美国共和党籍联邦参议员葛理汉(Lindsey Graham)表示,中国若向俄罗斯提供武器,将是一个严重的错误。 他说,若那样做简直是「愚不可及。就像看完电影还买票搭上铁达尼号一样」。 葛理汉同时表示,有强烈迹象显示,美国很快就会宣布乌克兰战斗机飞行员的训练计划,这代表西方逐步升高供应乌克兰武力的作为。 葛理汉说,他认为美国应该就俄罗斯在乌克兰的行动,宣布俄国为「支持恐怖主义国家」(state sponsor of terrorism),这意味着中国或任何国家提供武器给俄国,都将受到制裁。 俄乌战争24日即将届满1年,拜登将于21日在波兰首都华沙(Warsaw)发表谈话,盛赞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在帮助乌克兰人保卫国家上付出空前的努力。 俄罗斯总统普亭(Vladimi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