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造”土耳其大桥在地震中无恙 ….

“四川造”土耳其大桥在地震中无恙 …. 封面新闻  02/13/2023   当地时间2月6日凌晨4时17分,土耳其东南部发生7.8级强震,后又发生7.6级地震,9小时后发生6.7级余震以及多次超4.8级余震,大量人员伤亡,给当地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四川造”世界最大跨径悬索桥——1915恰纳卡莱大桥就位于土耳其西部恰纳卡莱省,蜀道集团所属四川路桥是这座大桥唯一中资参建企业。据前方最新消息,得益于高抗震等级的设计和过硬的施工技术,大桥经受住了持续地震的考验,目前桥体安然无恙、车辆通行一切正常。   土耳其1915恰纳卡莱大桥跨越达达尼尔海峡,连接格里波鲁侧(欧洲岸)和拉普斯基侧(亚洲岸),主跨长2023米,是目前世界上跨径最大的悬索桥。   2022年3月大桥通车,将原本需要搭乘1小时轮渡的跨海路程,缩短到只需6分钟便可来往于亚欧之间,在节能减排和时间成本收益方面,每年为土耳其节省约4.15亿欧元。   土耳其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大部分领土位于地震带上,主要有北安纳托利亚断裂带和东安纳托利亚断裂带。   设计方面,由于大桥位于地震活跃地带,在设计阶段已充分考虑了地震的影响,抗震等级为10级。施工建设方面,四川路桥承担其中全部的钢箱梁安装工作,安装完成87片钢箱梁,总长3563米,总重约5.81万吨。团队严格执行工艺要求、确保工程质量,为大桥结构安全保驾护航,才使得“中国造”“四川桥”经得起各种考验。 Source 土耳其震后现“惊世裂痕”无限蔓延 直击空拍影像 中时电子报 02/11/2023 土耳其东南部与叙利亚接壤地区6日发生规模7.8的地震,救援行动已进入第5天,死亡人数持续攀升,也是继1939年埃尔津詹地震(Erzincan earthquake)以来最强震。路透社揭示的空拍影片可以看到,土耳其南部城市卡拉曼马拉斯(Kahramanmaraş)的小村落出现一道深刻且锯齿状裂痕,横跨山丘、田野、道路,无限延伸至堤防。 截至目前,这起强震已造成土叙两国总计2,4000人罹难,联合国官员预估,超过500万名叙利亚人流离失所,对于这个长年发生内战的国家来说是巨大数字。 报导指出,剧烈晃动使得山脉错动位移,山区巨石滚滚崩落,重力加速度撞击公路及一旁的分隔岛,现在该区多路段隆起毁损,驾驶不得不停留等候会车,行驶时还需留意天外飞来的落石,即使远离建筑物林立的市区,郊区现场也是惨不忍睹。 此外,美国太空公司“马萨尔科技”(Maxar Technologies)也释出卫星影像,卡拉曼马拉斯市中心的大楼几乎被夷为平地,现在只看到一顶顶白色帐篷填满操场,聚集大批幸存者和救难团队;位于哈塔伊省的克勒克汉(Kirikhan)一处谷仓同样受波及,场内设备倒的倒,存放在容器内的稻谷倾倒而出,散落一地。 Source 「4万条毯子」 中国首批援助震灾物资抵达土耳其 世界新闻网 …

2个月大BB被活埋5天获救:太饿了 狂啜救援员手指

2个月大BB被活埋5天获救:太饿了 狂啜救援员手指 综合新闻 02/13/2023 土耳其东南部当地时间2月6日凌晨发生7.8级强烈地震,相隔约9小时后中部地区当地时间下午又发生6.7级地震,还有多次4.8级以上的馀震,迄今已夺去2万多人生命。随着救援的“黄金72小时”早已过去,受困人士生存机会渺茫。惟灾区不时传出好消息,为协助救人的民众和救援员打了一支又一支的“强心针”。 土耳其国营阿纳多卢通讯社(Anadolu Agency)报道,位于土耳其南部重灾区哈塔伊省安塔基亚市(Antakya)传出令人振奋的消息:一名仅2个月大的婴儿受困128小时,在2月11日获救。 躺在他人怀中的小宝宝睁着无辜水汪汪大眼睛,不断吸吮救援人员的手指,看起来十分飢饿,令人心疼。 救援员将宝宝从瓦砾堆救出后,经察看后发现BB只有一些擦伤,情况良好。 小宝宝吸吮起救援员手指的影片其后在网上流传,有网民看毕留言称心疼。 Source 近2600万人受土叙地震影响 罹难者增至逾2万8000人 文 / 陈婕洺 02/11/2023 (早报讯)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本周发生在土耳其和叙利亚的致命地震已导致近2600万人受到影响,另有数十家医院遭到破坏。 法新社星期天(2月12日)报道,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2万8000人。 世卫组织指出,土耳其有1500万人受到地震的影响,而叙利亚则有近1100万人。其中有500多万人被为脆弱群体,包括近35万老人和140多万儿童。 世卫组织星期六(11日)发出紧急呼吁,要求各界提供4280万美元(约5700万新元),以协助灾区解决紧迫的卫生需求。目前,世卫组织已从紧急基金中拨款1600万美元协助救灾。 世卫组织估计,土耳其有4000多座建筑被强震摧毁,包括15家遭受不同程度毁损的医院。 而常年内战的叙利亚因不具备完善的医疗系统,使受创严重的西北部地区灾情严峻,当地至少有20个卫生设施受损。 除了提供金援,世卫组织也于星期四(9日)向土耳其空运了37公吨用于创伤和紧急手术的医疗物资,另有35公吨运抵叙利亚。 Source 「4万条毯子」 …

白宫:在阿拉斯加和加拿大打下的飞行物与中国气球“不是非常相似”

白宫:在阿拉斯加和加拿大打下的飞行物与中国气球“不是非常相似” 文 / 陈慧璋 02/13/2023 (早报讯)美国白宫强调,近两天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和加拿大上空击落的飞行物体,与在南卡罗来纳州岸外水域击落的中国监视气球“不是非常相似”。 路透社报道,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星期天(2月12日)说:“这两个物体与中国气球不是非常相似,也比中国气球小得多。在我们取回物体碎片之前,我们不会把它们明确归类。” 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早前透露,一些美国官员认为,在阿拉斯加州和加拿大育空地区上空被打下的两个飞行物是气球。 美国国防部星期天发表声明,依照总统拜登的命令,一架美国F-16战斗机于星期天下午2时42分,在美加边境的休伦湖上空击落一个物体。 五角大楼指出现在休伦湖上空的物体飞行方向,靠近美国敏感军事基地。虽然物体没有构成军事威胁,但它在2万英尺(6100米)高空飞行,可能会干扰国内空中交通,而且它可能进行监视活动。 这是本月初美国打下一个疑似中国间谍气球以来,被美国击落的第四个空中物体。 Source 中国气球风波 美拟紧缩技术出口管制 世界新闻网 02/12/2023 中国气球事件让北京有可能失去获得更多西方技术的机会,华盛顿与盟友考虑对中国实施更严厉的技术出口限制,众院新成立的「美中战略竞争特设委员会」也极可能借此阻挠中国提升军事能力。 不少现任及前任的安全部门官员认为,这个气球凸显了中国对国家安全所构成的威胁,势必让美国技术的保护,在政治上获得支持。 前中情局高级官员、现在华盛顿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 (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 任职的拉塞尔 …

美五角大楼称已就气球事件与北京接触

美五角大楼称已就气球事件与北京接触 02/13/2023 美国五角大楼称,已就中国气球飘入美国领空一事与北京沟通。气球事件已导致中美关系再度恶化。 据法新社报道,美国国防部助理部长道尔顿(Melissa Dalton)星期一(2月13日)在记者会上说,美国已就高空气球问题与北京进行接触。 美国于2月4日在南卡罗来纳州沿海水域上方的美国领空击落中国高空气球后不久,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曾要求与中国防长魏凤和通电话的提议,但遭到北京拒绝。 中国国防部上星期四(2月9日)称,美国武力袭击气球的“严重错误做法”,没有为两军开展对话交流创造应有的氛围,中国不接受两国防长通话的提议。 中国气球本月初飘入美国领空引发了中美的外交争端。中国坚称气球是民用飞艇,只是在进行气象研究,并反对美国将其击落的举动。但美国认为,这颗气球是在进行间谍活动,收集美国的敏感资讯。 Source 中国气球风波 美拟紧缩技术出口管制 世界新闻网 02/12/2023 中国气球事件让北京有可能失去获得更多西方技术的机会,华盛顿与盟友考虑对中国实施更严厉的技术出口限制,众院新成立的「美中战略竞争特设委员会」也极可能借此阻挠中国提升军事能力。 不少现任及前任的安全部门官员认为,这个气球凸显了中国对国家安全所构成的威胁,势必让美国技术的保护,在政治上获得支持。 前中情局高级官员、现在华盛顿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 (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 任职的拉塞尔 (Martijn Rasser) …

《人民日报》连三天发文 批自我粉饰难掩美式霸权危害

《人民日报》连三天发文 批自我粉饰难掩美式霸权危害 02/12/2023 中美关系持续紧绷之际,中国官媒接连第三天发表文章,猛批美国假借民主之名挑动意识形态对立,胁迫其他国家选边站队,自我粉饰已难以掩盖美式霸权对许多国家造成的危害。 中国官媒《人民日报》星期一(2月13日)发表署名“钟声”的文章,批评美国假民主之名挑动意识形态对立,胁迫其他国家选边站队,滥施非法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干涉别国内政,践踏国际规则。“美国的霸权霸道霸凌行径破坏全球团结,危害世界和平,给许多国家民众带来深重灾难。” 文章举例,在美国政客宣称给世界各地带去“更多自由、尊严与和平”的时候,遭受强烈地震影响的叙利亚人民因美国制裁无法得到及时有效救援;阿富汗人民还在苦苦等待美国全部归还被其冻结的阿富汗央行资产。文章称,这些例子“充分暴露了美式民主、人权的虚伪性和霸权、霸凌的真面目”。 文章说,民主只是美国推行霸权的工具,以“民主改造”之名策划“颜色革命”,干涉他国内政,颠覆他国政权,导致许多国家和地区深陷动荡、冲突和战争泥潭。 文章续称,随着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本届美国政府竭力想组建“价值观联盟”,通过编织“民主对抗威权”叙事,拉拢一些国家选边站队,但这种做法没有改变美国打着民主的幌子维护美式霸权的内在驱动。截至2021财年,美国已生效的制裁措施累计达9400多项,说明无论美国信奉的始终是丛林法则,实践的始终是霸权主义逻辑。 文章最后说,“美式民主的美颜滤镜早已崩溃,美式霸权的严重危害暴露无遗”,并呼吁美国政客停止自我粉饰的表演,停止高人一等的民主说教,停止危害世界的霸权行径。 《人民日报》从上星期六(2月11日)起已连续三天发表“钟声”的文章,主旨均为批评美国的民主制度是“假民主真霸权”,将民主工具化、武器化到处干涉别国内政,已尽显病态和颓势,并指美国政客应该反思、正视自身制度的结构性缺陷,而不是自欺欺人。 Source 《人民日报》称美式民主的强大只是幻象 02/12/2023 中国官媒《人民日报》发文批评美国政治制度,称美式民主已尽显病态与颓势,强大只是幻象。 《人民日报》星期天(2月12日)发表署名“钟声”的评论文章,题为《美式民主所谓“强大”只是幻象》。 该文写道,长期以来,美国总是自诩为民主灯塔。即使是面对愈演愈烈的金钱政治、政治极化、社会撕裂、贫富分化、种族歧视、枪支暴力等问题,“美国政客也能睁着眼睛说瞎话,宣称‘民主国家已经变得更强大,而不是更弱’。” 文章称,在美式民主已尽显病态与颓势的当下,美国政客仍在做着“山巅之城”的迷梦。 该文从几方面批评美国民主制度,称“美式民主是建立在资本基础上的富人游戏,金钱是美国政治的硬通货”、“美式民主标榜权力制衡,却日益陷入党派纷争的旋涡”、“美式民主失序引发的乱象不断上演,让人们对其信心持续下降”。 文章称,美式民主弊病丛生,离民众所希望的高质量治理越来越远。但时至今日,美国似乎一点也没有表现出自我纠偏的愿望和能力。事实越来越证明,美国从来不是民主的优等生,更遑论民主典范了。 文章最后写道,美国政客与其沉迷于自欺欺人,将民主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到处干涉别国内政,不如早日正视自身制度的结构性缺陷,做些有利于美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事。 Source 基辛格警告!美国“内外交困” 自我孤立无助于世界稳定 中国新闻网 02/09/2023 …

最低时薪仅9元,ChatGPT背后的“血汗工厂”曝光

最低时薪仅9元,ChatGPT背后的“血汗工厂”曝光  每日经济新闻  02/13/2023 于2022年11月发布,ChatGPT被誉为当年最具创新性的人工智能工具之一。这项强大的AI聊天机器人几乎可以生成任何问题的文本,从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到用5岁孩子都能理解语言描述的复杂数学问题,可谓“无所不能”。 瑞银此前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ChatGPT的月活跃用户在今年1月份预计达到了1亿,这距离其推出只有2个月时间,成为史上增长最快的消费者应用。 然而,在ChatGPT掀起的这场人工智能“革命”和资本市场狂欢的背后,有一个被边缘化的、被遗忘的却又至关重要的群体,值得所有人关注,他们就是数据标注员。 据美国《时代周刊》上月中旬的报道,为了训练ChatGPT,OpenAI雇佣了时薪不到2美元的肯尼亚外包劳工,他们所负责的工作就是对庞大的数据库手动进行数据标注。 时薪1.32~2美元,每小时或标注超2万个单词 从当下看来,OpenAI已经成为“生成式人工智能”行业无可争议的领头羊。 最乐观的投资者认为,计算机生成的文本、图像、视频和音频将改变无数行业的经营方式,从创意艺术到法律,再到计算机编程,该技术都将提高人类的工作效率。 然而,数据标签员工的工作条件揭示了行业背后“黑暗”的部分:尽管人工智能魅力无限,但它往往依赖于全球最廉价的劳动力,他们往往被大幅剥削。尽管他们为数十亿美元的产业作出了杰出贡献,但这些几乎“隐形”的工人仍然处于最边缘的地带。 《时代周刊》查阅的文件显示,OpenAI在2021年底与Sama签署了三份总价值约20万美元的合同,为数据库中有害的内容进行标记。 Sama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旧金山的公司,该公司雇佣了肯尼亚、乌干达和印度的外包员工。 大约30多名工作人员被分成三个小组,每个小组都专注于一个主题。三名员工对《时代周刊》表示,他们每9个小时要阅读和标注150~200段文字。这些段落的范围从100个单词到1000多个单词不等。如此计算,平均每小时他们最多要阅读和标注超2万个单词。 接受《时代周刊》采访的四名员工都表示,这份工作给他们留下了持久的心理创伤。尽管他们有权参加健康咨询师课程,但四人都表示,由于对工作效率的要求很高,他们只能选择参加小组会议。其中还有一人表示,他们要求以一对一的方式与心理咨询师会面的请求被Sama管理层多次拒绝。 Sama官网截图 合同规定,OpenAI将为该项目向Sama支付每小时12.50美元的报酬,这是该项目员工时薪的6~9倍。 《时代周刊》称,其查阅了数百页Sama和OpenAI的内部文件(包括工人工资单),并采访了Sama四名参与该项目的员工,惊人的内幕显示,Sama为OpenAI雇佣的数据标签员工支付的时薪在1.32美元~2美元之间(约8.99元~13.62元),具体取决于资历和表现。 据Sama员工透露,“代理商”是三个小组中最初级的数据标签人员,他们的基本工资为每月2.1万肯尼亚先令(约170美元或者约1158元)。此外,他们每月还能获得约70美元(约477元)的奖金,如果达到准确性和速度等关键绩效指标,他们还可以获得佣金。 按此计算,一名每天工作9小时的员工预计税后时薪至少能拿1.32美元,如果超额完成所有目标,则最高可达到1.44美元。质量分析师是资历更深的数据标签员工,他们的工作是检查“代理商”的工作,如果他们达到了所有绩效目标,时薪可以拿到2美元。 公开资料显示,肯尼亚并没有统一的最低工资标准,但当这些外包员工受雇时,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最低时薪是1.52美元。 据《时代周刊》报道,Sama的一名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称,公司对工人的要求是在9小时的工作中标注70段文字,而非200段。此外,工人们的税后时薪是1.46美元~3.74美元,不过这位发言人拒绝透露哪类岗位会达到其所述时薪区间的上限。 OpenAI的一位发言人则在另一份声明中称,该公司没有发布任何的业绩目标,且外包员工的工资和心理健康由Sama的管理层负责。 2022年2月,Sama开始为OpenAI的另一个项目进行试点工作,但工作内容根据美国的法律是非法的。尽管这项试点工作似乎与ChatGPT无关,但仅仅在几周之内,Sama便叫停了与OpenAI的所有项目,比合同中约定的时间提前了8个月。 Sama当时在一份声明中称,其为OpenAI收集的图像协议中不包括任何涉及非法的内容,直到相关工作开始后,OpenAI才发来“附加指示”,提到了“一些非法的类别”,随后肯尼亚团队的高管立即提出了担忧并结束了该项目。 …

Russian School of Mathematics

乌拒绝与俄“无条件”谈判,称“只有乌克兰胜利才能结束欧洲战争”

乌拒绝与俄“无条件”谈判,称“只有乌克兰胜利才能结束欧洲战争” 环球时报 02/12/2023   “俄罗斯向乌克兰阐述和谈立场”,今日俄罗斯电视台12日以此为题报道称,俄罗斯副外长韦尔希宁11日表示,俄罗斯已准备好与乌克兰进行无条件谈判。俄媒认为,韦尔希宁此番表态字里行间透露出非常重要的表述和潜台词,准确传达俄方实质立场。不过,乌方对此并没有积极回应,并宣称只有乌克兰的胜利才能结束“欧洲战争”。从战场上的态势来看,俄乌双方仍将军事手段作为解决矛盾的主要方式。有分析认为,俄方要求把乌东地区的赫尔松等地拿在手里作为谈判筹码,而乌方表态是要拿回全部领土,这就导致谈判没有基础。此外,美西方不断深度介入冲突,也让俄乌双方妥协和退让的空间越来越小。   和谈表态“有三层含义”   韦尔希宁在俄红星电视台11日播出的一档采访节目中表示,所有军事行动都是以谈判结束的,俄罗斯对此也作好了准备,但谈判需要建立在现实情况之上。“俄罗斯准备好通过对话结束冲突,但前提是乌方不能有预设条件,谈判要在既定的现实基础上进行,并考虑到俄方此前提出的目标。”韦尔希宁称,此前在白俄罗斯和土耳其举行的俄乌谈判均因乌方原因中断。他强调,是否与俄方进行谈判并非由乌方决定,而“首先是由华盛顿和布鲁塞尔决定”。   据乌克兰国家通讯社11日报道,乌总统办公室顾问波多利亚克当天表示,俄方声明表明,与克里姆林宫的谈判是不可能的。波多利亚克称,只有乌克兰的胜利才能结束“欧洲战争”。他指责俄罗斯“不愿离开它占领的领土,也不愿为这场几乎长达一年的冲突承担责任”。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约翰·柯比同日重申,要由乌总统泽连斯基来决定谈判是否合适,以及何时合适。“华盛顿将继续支持乌克兰,以便他们能够在战场上成功对抗俄罗斯,因为这将使泽连斯基在谈判时‘顺风顺水’”。   俄罗斯“tsargrad”电视台网站11日报道称,韦尔希宁的表态有三层含义:一是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必须实现,二是必须考虑俄罗斯的利益和安全,三是谈判应该具有适当的方式,而不是基辅当局在西方的要求下“胡乱作为”。重要的隐含意思是:只有基于这个立场,俄罗斯才会坐在谈判桌前。   也有声音认为,韦尔希宁的表态并不新鲜。2022年11月,泽连斯基提出“俄罗斯撤军并赔偿损失”的谈判先决条件后,俄外交部另一位副部长格鲁什科就曾表示,谈判需要“无先决条件”和“基于现实”。俄塔社报道指出,莫斯科曾多次表示愿意谈判,但基辅去年在立法层面禁止谈判。还有乌媒认为,俄方最新表态是为了大规模攻势采取的“缓兵之计”,为进攻争取更充分的蓄力时间。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张弘12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韦尔希宁表态显示,俄方仍然希望通过谈判结束冲突。需要注意的是,俄方所说的不预设条件的和谈,是基于乌东地区现状的谈判,而乌方为和谈设置了很多政治条件,关键是领土问题。张弘认为,俄方和谈倡议一方面是对西方喊话,试图打破和谈僵局,指出乌克兰为和谈预设的政治条件是阻挠重启和谈的主要障碍;另一方面,借和谈建议改善国际形象,有助于打破西方在外交上对俄进行更多孤立。   冲突还要两年结束?   截至2月11日,俄军仍在努力完成对顿涅茨克东北重镇巴赫穆特的合围,并在顿涅茨克南线组织新攻势。1月中旬,俄军占领距巴赫穆特仅18公里的小镇索列达尔后,激战近一个月,仍未完全切断巴赫穆特守军的对外通道。乌方统计称,巴赫穆特前线双方在2月10日到11日间进行了至少39次交战。西方情报机构认为,俄军推进速度低于预期。   此外,俄罗斯空军和海军10日到11日对乌克兰南部各主要城市的能源设施进行了空袭及无人机、无人艇攻击,乌军工联合体的高耗能生产已停止。其中,俄军无人艇首次参战,破坏了敖德萨州的一座公路铁路桥。此外俄军方还提到,向战区运送外国援乌武器、弹药和储备物资的铁路也被阻断。分析人士认为,这是对泽连斯基近日访问欧洲、推动西方援助先进战斗机的回应。   据美国《新闻周刊》网站12日报道,乌克兰国民卫队公布了一项新计划,打算建立一支“解放被占领土”的作战部队,新部队将被称为“冲锋队”。乌国民卫队称,已收到超过2万份要求加入该部队的申请。   英国《卫报》11日援引私人武装“瓦格纳”集团创始人普里戈任的话称,俄罗斯军事力量可能要“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才能夺取整个顿巴斯地区,而如果目标是占领第聂伯河以东地区,将“需要3年的时间”。   美恢复在乌“绝密项目”   在俄乌冲突中,华盛顿一直试图把自己塑造成“局外人”,背地里却不断深度介入乌克兰危机。《华盛顿邮报》10日爆料称,多名现任或前任美国官员透露,五角大楼正在敦促美国国会使其批准恢复对两项“乌克兰绝密项目”的资助,这些项目在去年俄乌冲突爆发前已被暂停。如果获得批准,此举将允许美国特种作战部队雇用乌克兰特工观察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并打击虚假信息。《华盛顿邮报》还在另一篇文章中披露,在过去几个月里,乌军使用美国及其盟国提供的“海马斯”等火箭炮系统打击了若干俄军“高价值目标”。而据乌方官员透露,如果没有美国从欧洲其他地方提供的具体坐标,乌军难以实施精准打击。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总统拜登将于2月20日至22日访问波兰。白宫方面称,此访正值乌克兰危机爆发一周年前夕,拜登将专门发表讲话,表明美方继续支持乌克兰的立场。“拜登肯定会明确表示,美国将为乌提供更多的安全、财政和其他援助。”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崔洪建12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美西方认为,俄乌冲突只是开始,如果西方轻易让步,那么接下来俄方就会继续扩张,成为欧洲的一大隐患。在这种担忧没有解决之前,如果俄方不示弱,或公开表态愿意改变目标,那么,西方也没有什么退路。换言之,在西方和俄罗斯没有建立起基本的互信之前,几乎不存在谈判的空间。 Source 「瓦格纳集团」创办人预测:俄要控制乌东顿巴斯 还要再打18个月至2年 世界新闻网 02/11/2023 美联社报导,积极参与乌克兰战争的俄罗斯佣兵组织「瓦格纳集团」(Wagner …

美中交恶…尼米兹航舰打击群进入南海军事训练

美中交恶…尼米兹航舰打击群进入南海军事训练 世界新闻网 02/12/2023 中美关系再因气球事件紧张之际,美军尼米兹号航母打击群联同美军海军陆战队第13远征军11日进入南海「军事训练」。 据美国海军第七舰队12日在官网发布的新闻稿,美国海军尼米兹号航母打击群和马金岛两栖准备群及其搭载的第13海军陆战远征队上周六(11日)在南中国海进行综合远征打击力量行动。 新闻稿称,美军第7舰队指,这次「演练」有军舰、地面部队及军机参演,但未透露演习何时展开及是否经已结束,只称,这次联合行动是要彰显美军在区内有力存在,支持和平与稳定。 第11航母打击群指挥官斯威尼少将(Christopher Sweeney)说,将打击群、两栖准备群和海军陆战队远征部队的能力结合起来,提升海军创造全战区效应的能力,以支持自由和开放的印太平洋地区。 中国一直以来主张对南中国海海域拥有主权,也反对其他国家在这个地区开展军事活动。美国则主张必须维护航行和飞行自由,每年都会派遣船只或军机穿越这片争议海域。 Source 「不首先使用核武」可能变质?传解放军拟2035年前增600枚核弹头 世界新闻网 02/12/2023 日本「共同社」日前引述多名中国消息人士报导,鉴于和美军的对立激化,解放军正研拟在2035年前,将其核弹头从现有的约300枚,再添加600枚,共达到900枚。兼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及中国中央军委主席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此也知悉。 前述知情的消息人士指称,这项扩充中国核武库的蓝图由解放军拟定,已获习近平批准,而他已亟于加强北京对华府的吓阻。 消息人士说,解放军的核弹头于2027年,亦即其建军100周年,很可能先增至550枚。消息人士还说,解放军的最高决策机构2022年11月重申国家握有「毁灭性能力」的重要性,举俄罗斯为例分析,由于莫斯科拥有强大的核吓阻能力,因此即使其去年2月入侵乌克兰,至今仍使北约组织(NATO)不致于与其正面对抗。 中方近年来持续强化其核战力,美国去年1份报告预估,在2035年前,解放军的核弹头将增至1500枚。900枚虽比该预估少,但仍可大幅提升其核战力。该报导甚至认为,中国迄今奉行的「不首先使用核武」基本政策,今后似乎有可能变质。 根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PI)估计,俄国现有5977枚核弹头,美方则有5428枚。若干外交专家认为,倘若中国达成其军事现代化的目标,届时可能扬弃其不首先使用核武的原则。 Source 拜登誓言与中国合作 同时强调捍卫美国主权 文 / 陈慧璋 02/07/2023 (早报讯)美国总统拜登说,美国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与中国进行合作,但美国一定会强力捍卫主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