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atGPT做对了什么 中国《经济日报》 02/10/2023 帮大学生写论文,替程序员写代码,会写诗,能讲笑话,甚至能帮记者写稿子……去年底面世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程序ChatGPT一夜蹿红,持续爆火,其背后的人工智能(AI)技术让全球互联网科技巨头开启“狂飙”模式。 2月7日和8日,三大互联网科技企业纷纷“放大招”。谷歌匆忙上马“竞品”聊天机器人巴德(Bard),ChatGPT幕后大佬微软推出会聊天、能写作的AI搜索引擎必应(Bing)和浏览器Edge,百度官宣推出类ChatGPT项目“文心一言”。ChatGPT似乎为AI打开了一道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在刷新人们对AI认知的同时,也将互联网科技巨头引向了新的角斗场。 在新品发布会上,微软首席执行官纳德拉说,AI正在重塑互联网。一款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程序引发行业变革,ChatGPT究竟做对了什么? 一方面,是人机互动带来的人性化体验。ChatGPT让人工智能成为了一项大众都能使用的服务,而且用户体验十分“惊艳”。这是此前人工智能从未达到的境界。从技术上而言,ChatGPT使用的模型和算法从参数上看未必是最高的,但其创新在于让AI的算法和训练过程更加“人性化”,生成“有组织”“有筛选”的文本模型,让人工智能会“思考”。这也是提升人机互动体验的关键。 另一方面,是商业化落地。一项技术,如果没有规模化的应用场景和推广产品,那么终将是昙花一现。ChatGPT作为一款能直接向用户提供服务和价值的应用,重新定义了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商业模式,打破了AI“嵌入式”的常规形态,打造了新的内容生成和交互形态。在发布短短五天内,用户数量破百万,两个多月后用户破亿,显示出其在规模化应用上的巨大潜力。而ChatGPT背后的模型和算法,应用空间远不止这些。 基于ChatGPT庞大的潜在用户基数,付费服务是其最直观的商业模式。即便仅部分付费或者收取少量费用,都能得到一笔可观的收入。通过流量、广告等渠道也能实现快速变现。除了ChatGPT自身带来的直观经济利益,其融入各行各业发展后产生的经济价值更是难以估量。由此来看,ChatGPT“钱景”广阔。 此外,互联网能够在全球普及,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和人的生活息息相关。ChatGPT能够“出圈”,关键原因之一也涉及人——提升了人性化互动体验和应用。 对于互联网科技巨头而言,竞争的核心并不只是技术,还有技术应用带来的服务,后者可能更为重要。无论人工智能变得多聪明,其目的始终是服务人类。眼下,一场新的人工智能大战已经打响。ChatGPT的出现,为人工智能应用带来了更多新的可能。 当然,面对ChatGPT带来的热潮和热议,我们不妨让子弹飞一会儿。新技术到底能给人、产业、社会带来何种深刻的变化,并不取决于它掀起的浪花有多大,而在于它能在多大程度上重塑现有的思维模式、组织模式和商业模式,并且形成持久的、自洽的运行闭环。从这个意义上说,ChatGPT还面临不少的挑战,也有不少需要克服的不足。 Source 中企若只跟着ChatGPT路线走 反超希望不大 世界新闻网 02/09/2023 因应ChatGPT联天机器人的快速发展,全球科技大咖都宣布跟进,包括中国的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也正积极研发AI聊天机器人。但中国专家称,中企如果只是跟着ChatGPT的路线走,反超的希望不大。 羊城晚报报导,继微软宣布结合ChatGPT至其搜索引擎Bing后,谷歌亦宣布要以自己的Bard应对,百度也计划推出类似于ChatGPT的产品,产品名为「文心一言」,英文名「ERNIE Bot」。除百度外,腾讯、阿里巴巴等均表示正积极发展AI聊天机器人。 《羊城晚报》9日报导,除百度外,中国国内众多科技巨头亦宣布入局,腾讯、阿里巴巴、华为、360、科大讯飞、蓝色光标等均表示正积极发展AI聊天机器人 据《国是直通车》报导,腾讯申请的「人机对话方法、设备、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专利可实现人机顺畅沟通;阿里巴巴申请的「人机对话及预训练语言模型训练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专利可提升问答交互的准确性;华为申请的「人机对话方法以及对话系统」专利可识别用户异常行为进行回复。 《羊城晚报》引述华南理工大学计算中心主任谭明奎称,欧美科技公司的ChatGPT出来之后,中国科技公司除了发布类似产品,还应该寻找新的赛道或途径,如果只是跟着ChatGPT的路线走,反超的希望不大。 谭明奎表示,ChatGPT最大的创新点在于能够与用户直接交互,了解用户意图,对信息进行搜索并加工生成定制化内容,大大提高内容创作的丰富度、创造性和效率,将来可以应用于搜索引擎、客服咨询、教育、养老、广告等多个领域。 Sour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