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部霸气回复气球事件:美方不要没完没了 升级扩大

中国外交部霸气回复气球事件:美方不要没完没了 升级扩大 世界新闻网 02/06/2023 中国疑似间谍气球飞越美国本土并被美军机击落事件,6日在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成为媒体轮番询问焦点。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回应,美方不要没完没了,升级扩大,中方将视事态的发展作出必要的反应。 6日下午,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各国媒体轮番询问「气球事件」。 澎湃新闻报导,有记者提问,发言人能否介绍外交部副部长谢锋与美方交涉「侦查气球」的情况?对于美方击落「侦查气球」,中方称「保留作出进一步必要反应的权利」,中方计划做出何种回应? 毛宁回应表示,关于谢峰副部长交涉的情况,中方已经发布了消息可以查阅。「我想强调的是,美方不顾中方的反复说明,执意动用武力,明显反应过度,中方坚决反对」。 她说,「美方不要没完没了,升级扩大,中方将视事态的发展作出必要的反应」。 毛宁强调,这次事件完全是不可抗力导致的意外。美国国防部自己也声明,这个气球或者说这个飞艇不会对地面人员构成军事和人身威胁。 她说,美方不顾中方的反复说明,执意动用武力,明显反应过度,中方坚决反对。对于这种偶发意外事件,双方特别是美方应当以冷静、专业、非武力的方式妥善处理。 毛宁重申,这艘无人飞艇是民用性质,用于气象等科研目的,受西风带影响,且自身控制能力有限,该飞艇严重偏离了预定航线,这完全是一次不可抗力导致的偶发意外事件。 毛宁表示,中国是负责任的国家,我们一贯是严格遵守国际法,尊重别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历史证明,经常践踏国际法,侵犯别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是美国。「我们已经表明这完全是一次不可抗力导致的偶发意外事件,美方还刻意渲染炒作,甚至武力袭击,这是不可接受的,不负责任的行为」。 Source 一颗气球搅动美中关系 一文掌握事件始末和细节 世界新闻网 02/05/2023 在美国上空盘旋数日的一颗中国气球,疑似用于侦察,日前遭美国国防部派遣的战机击落,但事件余波仍在发酵,关系本就不睦的美中两国之间又增添更多猜忌和不安因素。 1.什么是间谍气球? 这种气球用于军事侦察已久,早在美国内战就出现,一战开始普及,冷战密集使用。随着无人机和卫星兴起,间谍气球的运用减少,但许多国家仍在用。 现代的间谍气球,以美国为例,可以取得图像、拦截通信,也可以扩大移动网络服务、无人机和其他军事设备触及的范围。一名拜登政府官员表示,这颗被击落的中国气球有小型马达和螺旋桨,有别于一般无法操纵的气球。 2.我们对这颗被击落的气球知道什么? 美国国防部官员表示,这颗气球可承受相当于几部大客车重量。1月28日,气球首次飞入美国领空,后来飘向阿拉斯加州北部,30日来到加拿大西北领空,31日又飘回美国,到爱达荷州北部。 拜登政府2月2日披露了这颗气球,一度盘旋在蒙大拿州上空,该地相当敏感,因为是美国空军第341飞弹联队及其民兵III洲际弹道飞弹的驻地。 …

美中「间谍气球」之战:美击落气球考量与中国压力测试

美中「间谍气球」之战:美击落气球考量与中国压力测试 转角24小时 02/06/2023 「美国击坠了『间谍气球』,但事情尚未落幕….」美国在上周对外证实「中国间谍气球」进入美国领空之后,引发舆论哗然与美中关系的紧张。在议论是否应该击坠气球之际,美国官方证实已于2月4日派出一架F-22战机,将这颗间谍气球击坠。消息公开后再次掀起热议,中国也反复强调这是「民用无人飞艇」而非情搜用途,并表示「对美国的反应过度保留使用必要手段的权利。」这个间谍气球之战,连日来发生什么事?击坠与否的考量又是什么?又是否会成为美中双方冲突升级的导火线? 中国的这颗高空「间谍气球」(原称为High-altitude balloon,即高空气球。后美方及新闻媒体多以间谍气球 spy balloon 称呼,中国则称为「中国民用无人飞艇」)是在1月28日,被侦测到进入阿留申群岛以北的美国防空区、在阿拉斯加陆地上空移动,1月30日又飘移进入加拿大西北地区领空,接着移动路线又往美国接近,1月31日自爱达荷州北部重新进入美国领空,当天美国总统拜登即听取此事的军方简报。 到了2月1日,侦察气球飞过与爱达荷州邻近的蒙大拿州——该地是马尔姆斯特罗姆空军基地所在地(Malmstrom Air Force Base),布署许多核飞弹发射井、也是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AFGSC)麾下第341导弹联队驻在地。拜登政府在隔天2月2日由美国国防部对外披露此事,证实这颗气球是来自中国的高空气球、并且已经进入美国领空飘移一段时间。其后气球改变航向,离开美国本土上空。 气球事件随即引发美国舆论的强烈反应,尤其因为有地方民众肉眼直接目击到飘移中的气球,白色的「不明飞行物体」造成部分居民的不安。而当美国军方证实是来自中国的气球、且有可能正在运行某种监测任务时,美国舆论的反感愈加强烈,包括媒体和网络社群上开始有人质疑:为什么不直接击落气球?这颗间谍气球是否会对美国安全造成威胁? 美军击落中国侦察气球始末 美国起初的说法,表示已采取行动让气球无法侦测到有用的情报,言下之意表示「气球已无功能可言」,另一方面也强调若贸然击坠气球,可能会因为爆炸碎片而造成居民安全疑虑,同时因为尚不清楚气球上是否有搭载其他东西,在尚未准确厘清之前不宜发动攻击。 实际上要击落高空气球,需要考量的技术与安全层面相当复杂。以本次案例而言,击落气球就有可能造成美中双方关系紧张升级,成为外交考量之一。而技术上要打下气球,除了顾及到地面安全之外,此类高空气球的升空高度,需要出动战机将其击落,而且还不一定能立即有效击坠,过去都还有气象用高空气球被战机击中后泄气、继续空中飘移数日的案例。 敏感的是,气球事件发生期间,本来应该是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预定2月5日访问北京,但因为气球进入领空造成的关系紧张,临时取消了访中行程。布林肯亦直言对间谍气球的不满:「中国施放气球进入美国是无法接受的、也不负责任,而这就是问题所在——它破坏了访中行程的目的。」 当美国发现气球、并对外表示为中国用于监测情报用途后,中国立即表明反对。中国官方在2月3日回应,这是「中国民用无人飞艇」,并没有所谓的监测用途,而是用于搜集气象数据的科学研究使用;至于为何会进入美国领空,中国的说法是: 「受西风带影响,且自身控制能力有限,该飞艇严重偏离预定航线。中方对飞艇因不可抗力误入美国表示遗憾。中方将继续同美方保持沟通,妥善处理这次因不可抗力导致的意外情况。」 中国外交部强调,这个民用无人飞艇「无意侵犯任何主权国家的领土领空」。尽管中国对外表示希望美中两国冷静处理、勿让气球事件升级,但已经美国舆论的不安、以及美国军方掌握的情资,最终仍决定在2月4日出动战机,将气球击落。 中国为什么要放出间谍气球? 美军于2月4日派出一架F-22战机,在南卡罗莱纳州外海6海里处,以Aim-9X响尾蛇飞弹击落中国「间谍气球」之后,海军潜水员仍在搜索、打捞气球残骸,以利专家对其进行后续分析。中国的这颗侦察气球约有三辆巴士的大小,残骸散落在约14公尺深的水中、分布于11公里的范围内。击落处当地的霍里县(Horry County)警局警告周遭地区民众不要碰触或移动任何发现的疑似碎片,以免干扰调查。 参院多数党领袖舒默(Chuck …

因应PC需求暴跌 戴尔将裁员约6650人

因应PC需求暴跌 戴尔将裁员约6650人 世界新闻网 02/06/2023 面对个人电脑(PC)需求锐减,PC大厂戴尔宣布将裁员约6,650人,成为最新一家裁撤数以千计员工的科技公司。 彭博资讯根据戴尔共同首席运营官克拉克(Jeff Clarke) 撰写的备忘录报导,随着未来的不确定性环伺,戴尔面临的市况持续恶化。戴尔发言人表示,这波裁员约占全球员工总数5%。戴尔裁员后的员工总数将降到至少六年来最低,约比2020年1月减少3.9万人。根据戴尔去年3月的申报文档,戴尔仅约三分之一员工在美国。 历经疫情期间的PC热潮后,戴尔和其他硬件制造商的需求纷纷见顶。研调机构IDC表示,初步数据显示2022年第4季PC出货量大幅下滑,其中戴尔出货量的降幅最大,较2021年同期遽减37%;戴尔约55%的收入来自PC业务。戴尔公布,截至10月28日的上季销售下滑6%,对本季营收的预测不如分析师预期,表示顾客正减少采购信息技术产品。 克拉克向员工表示,光靠之前实施的暂停招聘和限制出差等缩减成本措施还不够。 戴尔发言人指出,戴尔将部门整顿和精简人力视为提高效率的机会。 近几个月来,裁员潮已打击科技业,包括许多戴尔的同业和竞争对手。与PC市场紧密相连的惠普(HP),去年11月宣布最多裁员6,000人。网通设备大厂思科(Cisco Systems)和IBM各自宣布,将裁员约4,000人。 根据顾问公司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科技业2022年宣布裁员的人数达到9万7,171人,较2021年暴增649%。 戴尔将在3月2日公布年度第4季(本季)财报,届时预料提供裁员对财务影响的进一步资讯。克拉克说:「我们之前度过经济低迷,而且变得更强大。当市场复苏时,我们将做好准备。」 Source 一代华人困在硅谷:赴美十年,终成炮灰? 36氪  02/04/2023 伊隆·马斯克在Twitter掀起的裁员风暴,凌厉、粗暴、不留情面,并迅速扩散到整个旧金山湾区,到处都是“硅谷梦碎”的声音。 2022年,美国科技行业超过15万人失去工作。而2023年开年,情况并没有变好,微软裁员1万人、亚马逊裁员1.8万人、谷歌裁员1.2万人——不断加长的裁员名单如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为了方便办理身份,硅谷的华人多从事技术岗,薪资更高,成为2022年大裁员波及最多的群体。 …

北京证实 拉丁美洲上空的第2颗「流浪气球」也是中国的

北京证实 拉丁美洲上空的第2颗「流浪气球」也是中国的 世界新闻网 02/06/2023 中国外交部今天证实在拉丁美洲上空发现的第二个气球也是来自中国。 在6日下午举行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外媒记者提问称,「美国国防部称在拉丁美洲上空发现了第二个来自中国的气球,并且美方称,在川普时期就有来自中国监控气球飞到美国,请问发言人如何回应?」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回应表示,「关于你提到的拉丁美洲上空的气球,经了解核实,有关的这个无人飞艇来自中国,属民用性质,用于飞行试验。受气候影响,而且自身控制能力有限,这一飞艇严重偏离了预定路线,误入拉美和加勒比上空」。 毛宁说,中国是负责任的国家,一贯严格遵守国际法,已同有关各方进行通报并妥善处理,不会对任何国家造成任何威胁,各方也都对此表示理解。 哥伦比亚空军3日发表声明表示,空军正与其他国家和机构合作找出气球的来源,这枚气球在被哥国国防系统追踪后,已离开该国领空。 哥斯达黎加4日称,2日在首都圣荷西上空看到类似被美国击落的白色气球。哥斯达黎加民航局局长艾利松多(Fernando Naranjo Elizondo)告诉CNN,这枚气球没有在哥斯达黎加境内继续行进,该国没有进一步调查的计划,「因为气球已经消失了」。 Source 一颗气球搅动美中关系 一文掌握事件始末和细节 世界新闻网 02/05/2023 在美国上空盘旋数日的一颗中国气球,疑似用于侦察,日前遭美国国防部派遣的战机击落,但事件余波仍在发酵,关系本就不睦的美中两国之间又增添更多猜忌和不安因素。 1.什么是间谍气球? 这种气球用于军事侦察已久,早在美国内战就出现,一战开始普及,冷战密集使用。随着无人机和卫星兴起,间谍气球的运用减少,但许多国家仍在用。 现代的间谍气球,以美国为例,可以取得图像、拦截通信,也可以扩大移动网络服务、无人机和其他军事设备触及的范围。一名拜登政府官员表示,这颗被击落的中国气球有小型马达和螺旋桨,有别于一般无法操纵的气球。 2.我们对这颗被击落的气球知道什么? 美国国防部官员表示,这颗气球可承受相当于几部大客车重量。1月28日,气球首次飞入美国领空,后来飘向阿拉斯加州北部,30日来到加拿大西北领空,31日又飘回美国,到爱达荷州北部。 拜登政府2月2日披露了这颗气球,一度盘旋在蒙大拿州上空,该地相当敏感,因为是美国空军第341飞弹联队及其民兵III洲际弹道飞弹的驻地。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3日否认该气球的监视用途,还说这个无人飞艇是用于气象等科研目的,受西风带影响,自身控制能力有限,才严重偏离预定航线,「无意侵犯任何主权国家的领土领空」。 …

北京、上海高薪揽才 平均年薪超过4万美元

北京、上海高薪揽才 平均年薪超过4万美元 世界新闻网 02/06/2023 中国春节过后求职与招聘市场复苏明显,中国专业招聘平台(人力银行)「猎聘」数据显示,以北京、上海等为代表的企业经济实力强的城市在高薪揽才方面不遗余力,两地平均年薪分别为29.12万元(人民币,下同,约4.31万美元)与27.53万元(约4.08万美元)。 澎湃新闻报导,据猎聘大数据显示,从开工首周招聘需求最大的城市TOP20对应的招聘薪资来看,北京以29.12万的平均年薪位居第一;上海、深圳分别以27.53万和25.81万位居第二、第三。杭州、广州、南京、苏州位居第四至第七,平均招聘年薪均超过20万元。 由此可见,以北京、上海等为代表的企业经济实力强的城市在高薪揽才方面不遗余力,这对求职者来说是一大利好。 从开工首周招聘需求最大的城市TOP20来看,上海、北京、深圳位居前三,占比分别为12.64%、10.04%、9.48%。杭州、广州位居第四、第五,占比分别为5.61%、5.36%。成都、苏州、重庆、武汉、南京位居第六至第十,占比均在2.6%以上。 分城市来看,上海占比最大的行业为互联网,占比8.89%;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以6.09%占比位居第二;电脑软件、制药、专业技术服务、基金/证券/期货、机械/设备位居第三至第七,占比在4.00%至4.93%之间。作为长三角的龙头城市,上海大力发展互联网、电子半导体、制药、新能源等先导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相关专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从人才投递情况来看,上海2023年节后首周投递人数最多的行业亦为互联网,占比8.33%。此外,节后首周上海招聘需求最大的TOP15行业中的基金/证券/期货、制药、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专业技术服务、整车制造、医疗器械、电脑软件、新能源等行业,也是上海开工首周投递人数最多的行业TOP15。说明这些行业处于供需两旺的状态,人才在平台上较为活跃。 Source 一代华人困在硅谷:赴美十年,终成炮灰? 36氪  02/04/2023 伊隆·马斯克在Twitter掀起的裁员风暴,凌厉、粗暴、不留情面,并迅速扩散到整个旧金山湾区,到处都是“硅谷梦碎”的声音。 2022年,美国科技行业超过15万人失去工作。而2023年开年,情况并没有变好,微软裁员1万人、亚马逊裁员1.8万人、谷歌裁员1.2万人——不断加长的裁员名单如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为了方便办理身份,硅谷的华人多从事技术岗,薪资更高,成为2022年大裁员波及最多的群体。 中国名校本科,美国硕士光环加持,仰望着李彦宏这样早早红利变现的华人科技界偶像,这些有着雷同人生简历的异国“代码精英”,在互联网行业极速膨胀的年代挤进硅谷,成为2010年代国内人人艳羡对象。 只是他们中许多人没等来科技巨头光环如期变现,面前摆着的只有一纸裁员通知。这群刻板印象尽是“沉默”的少数族裔,甚至难以成为硅谷裁员主流叙事中的那条主线。 “有时还是会想,为什么是我?”刚刚经历裁员的某科技公司工程师Gemma问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60天,Gemma必须在60天内找到下一份工作,否则,她的美国工作签证将直接失效。 去年5月,Gemma从金融行业转行进入位于美国芝加哥的一家上市科技公司,尽管不属于一线科技大厂,不满金融圈封闭排外氛围的Gemma,仍旧对科技公司的开放充满了期待。 面试她的领导当时是这样描绘她的职业前景的:“这是CEO特批的一个岗位,非常重要,CEO很强调产品,你这个岗位要负责公司很大一部分业绩增长。” 然而,三个月后,这个“非常重要的特批岗位”就被弃如敝履。 一个阴谋论开始在硅谷流传:马斯克在财报发布前大刀阔斧“减员增效”只是一个序幕,下注暂无成果的科技巨头们迅速效仿之。和“暴君”马斯克相比,其他公司的大规模裁员竟然显得没那么可恨起来。 …

纽约房市低迷 曼哈顿公寓销量跌50% 房价却下不来

纽约房市低迷 曼哈顿公寓销量跌50% 房价却下不来 世界新闻网 02/06/2023 随着经济的持续低迷和通货膨胀的加剧,纽约市房贷利率高涨,令不少买家却步,根据最新报告,曼哈顿公寓在上月销量与去年同比下跌50%;不过专家表示,即便销售量下降,买家仍无法看到房价因应市场调整。 根据德爱房地产经纪公司(Douglas Elliman)和房地产估价公司Miller Samuel最新报告,曼哈顿共有公寓(condo)和合作公寓(co-op)市场在今年首月表现低迷,销量较去年同期下降了大约一半。 报告指出,期间共有公寓买卖成交量约186笔,比去年1月的381笔减少了51.2%;合作公寓买卖成交量为252笔,也比去年同期的492笔下降了近49%。 Miller Samuel总裁、报告编撰者米勒(Jonathan Miller)分析,待售对象短缺以及为了抵抗通货膨胀而调涨的房贷利率,让买家却步,减少房产交易量;不过米勒也说,即便交易量减少,买家在未来也无法看到房价调降。 他解释,通常情况当市场低迷、销量下降时,就会有更多待售对象释出,但目前纽约市并未发生该情况,「我们预测未来房价将不会大幅调整。」 不仅曼哈顿,在近年来房产交易热的布碌仑(布鲁克林)情况也类似;根据报告,当地合作公寓成交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55.8%;意味着,今年1月该区仅有46个合作公寓售出,而去年此时却有104个;共有公寓成交量也下降了63.6%,今年1月交易量86笔,去年同期为236笔。 尽管成交量显示曼哈顿及布碌仑房市疲软,但德爱房地产经纪公司的另一份报告则显示曼哈顿过去十年的房产销售状况;报告指出,虽然今年1月房屋销售速度缓慢,但在2013年,曼哈顿公寓平均上架121天才能卖出,2022年则需要76天。所以目前的情况还不足以悲观,仍旧有待观察。 Source 175万买「地狱之屋」 旧金山华裔夫妇遇噩梦 世界新闻网 02/04/2023 2020年10月,江先生(Ben Jiang,姓名皆音译)和妻子孙女士(Jennifer Sun)在旧金山的Bernal高地(Bernal Hights)以高达175万元的价格买下一栋亟待修葺的房子,期待能成为他们的梦想之家。 …

摄氏零下79度!极地寒流来袭 美国再现末日景象(视)

摄氏零下79度!极地寒流来袭 美国再现末日景象(视) 联合报 02/05/2023 法新社报导,一个世代难得一见的“极地寒流”(arctic blast)4日在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造成危险的低温,美国国家气象局警告,民众在户外待5分钟就可能冻伤。 美国气象局表示,在新罕布夏州的华盛顿山(Mount Washington)山顶,夜间的寒风指数(wind chill factor),亦即在低温和寒风下的体感温度,降到摄氏零下79度,打破之前的零下74度低温纪录。 华盛顿山有1920公尺高,是美国东北部的最高峰,以天气恶劣闻名。气象局表示,4日摄氏零下43度的低温和时速超过177公里的阵风,造成华盛顿山寒风指数再创新低。路透发布一张从华盛顿山州立公园观测台看到的冰封景象,宛如世界末日。 缅因州卡里布(Caribou)的气象局办公室表示,靠近加拿大边界的缅因州小镇法国村(Frenchville)的寒风指数达摄氏零下51度,是“一个世代难得一见的极地寒流”,缅因州东部和北部“自1982年到1988年以来就没再看过这样的寒流”。 Source 纽约水牛城5口等11小时没救援…救难队也受困风雪中 世界新闻网 12/26/2022 风雪交加之际,30岁的单亲父亲桑提亚哥(Zila Santiago)跟四个幼龄孩子被困在起亚(Kia)Sedona厢型车内,焦急的他连忙拨打911报警,还打电话给国民兵及朋友求助,却迟迟等不到救援,因为「炸弹气旋」(bomb cyclone)发威,就连紧急救难队也成了泥菩萨过江,受困于风雪当中。 纽约时报报导,平安夜晚间,桑提亚哥与家人度过长达11小时的黑暗时刻,车子在风雪中被困在水牛城阿拉巴马街(Alabama Street)及富尔顿街(Fulton Street)路口附近的雪堆。当时郡政府已经发布禁止开车令,但桑提亚哥不放心孩子在保母家过夜,决定冒险出门带孩子回家。他说,当时的感受非常无助。 为了让两岁至六岁之间的孩子们保持温暖,桑提亚哥让车子引擎保持运作,从后车箱找到果汁给孩子们喝。他协助儿子尿尿在瓶子里,靠着游戏机与车内电视让孩子们打发时间,同时隐藏自己的焦虑。 孩子们在车上观看的电影是「冰雪奇缘」(Frozen)。桑提亚哥与孩子直到25日清晨5时,才被路过的铲雪车救出。 回到拉克万纳(Lackawanna)住家后,桑提亚哥接受访问时说:「我曾碰过许多严重的暴风雪,但这次状况是我这辈子从来没碰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