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案不到1周…半月湾农场工人返岗 忆遇害华裔老夫妇

枪案不到1周…半月湾农场工人返岗 忆遇害华裔老夫妇 世界新闻网 02/05/2023 在同事被枪杀后不到一周,半月湾(Half Moon Bay)农场工人又回到农场上采蘑菇。他们表示,他们之所以这么快就回到农场,是因为他们需要维持生计,同时希望与经历过相同创伤的人一起找寻力量。 半月湾农场一名不愿透姓名的年轻女工接受美联社访问时说:「我们觉得我们需要彼此,觉得在农场工作的人现在才是真正了解自己的人。」 这名在枪击案发生地点之一的康柯德农场(Concord Farms)工作的女子回忆,她曾经为两名在枪案中遇害的年长华裔同事取了绰号abuelo(爷爷)和abuela(奶奶)。她表示,尽管存在语言障碍,她还是与他们创建了宛如家人般的关系。这两名遇害华工是74岁的张爱香(Aixiang Zhang,音译)和73岁的刘志深(Zhishen Liu,音译)。 这名女工表示,她不明白为何这对华裔老夫妇年纪这么大还要做这么粗重的工作。她说,尽管他们之间难以通过语言沟通,但通过手势和笑声,大家相处得就像一家人。 维权人士表示,半月湾大部分农场雇用的都是西语裔工人,枪击案两个农场是少数会雇用华裔的农场。康柯德农场的工人说,枪手赵春利(Chunli Zhao,音译)在康柯德农场工作了约四年,在八年前被解雇。 年轻女工说,这个农场雇用了约15名工人,在悲剧发生之前,工作氛围十分融洽,遇害的华裔夫妇经常给她鸡蛋、鸡肉或蔬菜。她眼眶含着泪水说:「爷爷奶奶对我很有耐心,他们教会我许多事,总是帮助我,对我很好。」 接受美联社采访的工人表示,由于需要支付房租,他们从1月31日开始平均每日在农场工作两到三小时,当地农工维权组织也提供了他们一些经济和心理上的帮助。 一名枪击案发生当天请病假的工人表示,虽然没有亲眼目睹,但回忆起过去曾与赵春利共事,他担心赵春利获释后会回到农场。他说:「我试图忘记发生过的事,但我好像无法摆脱恐惧。」 另一名在农场已工作十年的工人表示,因为目击事发过程,他与妻子一直努力接受辅导。他说:「留在农场并不容易,我的妻子感觉很不舒服。我们的心情很复杂,我不知道如何解释、如何面对发生过的事。」 这名工人说,他和其他人的工资仅能勉强糊口,他的时薪只有16元,但每个月必须付1300元房租,和妻子、两个孩子及其他八个人合住一栋四卧室的房子。 Source 北加半月湾枪击案导火线 竟是一张100元帐单 世界新闻网 01/28/2023 …

硅谷五巨头“最惨一季”:赚钱变难 裁员继续

硅谷五巨头“最惨一季”:赚钱变难 裁员继续 深燃 02/05/2023 不出意料,裁员潮下,硅谷科技巨头们接连交出了不太好看的财报。 北美东部时间2月2日,亚马逊、谷歌母公司Alphabet、苹果集中发布2022年四季度(自然季度)财报,加上此前已经披露该季度财报的微软、Meta,这个财报季,硅谷五大科技巨头的成绩单已经集齐。 去年三季度财报发布后,硅谷几大科技巨头就因业绩表现不及预期,集体股价下跌,并在四季度掀起了裁员潮,一个月内,单是Meta、亚马逊就裁员2万余人。对于四季度财报,市场此前对于业绩下滑已经有所预期。 根据最新财报,2022年Q4期间,五大科技巨头的营收增长均没有超过10%,净利润都处于下滑态势。财报发布后,除了Meta的股票回购计划提振市场信心外,其余几大巨头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股价下滑。 至于下滑的原因,五大科技巨头都提到了美联储加息、美元走强的影响,以及宏观经济环境面临衰退风险,导致各行各业需求下滑造成的业绩压力。 悲观预期之下,进入2023年,五大科技巨头的裁员潮还在持续。仅仅1月,微软、Alphabet、亚马逊三大巨头,裁员规模就达到了4万人。自去年四季度以来,五大巨头中,除了苹果,其余几家披露的员工遣散费(包括已经产生或即将产生的费用)共计47亿美元。 曾经因疫情导致互联网行业需求大幅上升,科技巨头们营收大幅增长,人员规模也快速扩张,然而,2022年下半年以来,巨头们都在战略收缩、精简成本、提升效率,2023年,科技巨头们更是默契地将主调定为“降本增效”。 01.财报季,五大科技巨头赚钱变难了 对比五大科技巨头的营收来看,2022年第四季度期间,亚马逊营收最高,达1492.04亿美元,其次是苹果(对应2023财年第一财季财报),营收达1171.54亿美元,Alphabet、微软(对应2023财年第二财季)、Meta分别位列三至五名,营收分别为760.48亿美元、527.47亿美元321.65亿美元。 营收越高,并不意味着越赚钱,五大科技巨头在四季度的净利润排名依次是苹果、微软、Alphabet、Meta、亚马逊,净利润分别为299.98亿美元、164.25亿美元、136.24亿美元、46.52亿美元、2.78亿美元。 对比来看,五大科技巨头中,只有苹果营收同比增速有所下滑,其余都处于正增长态势。不过,危险的信号是,其净利润增速同比均出现不同幅度的下滑,还有一些数据创下了增速下滑记录。 其中,亚马逊营收增速为9%,净利润受投资电动汽车亏损的影响,下滑最严重,达到98%,是2014年以来的最差盈利季度。 Alphabet的营收同比仅增长了1%,基本持平,但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了三分之一。这已经是Alphabet连续三个季度净利润下滑。 微软四季度营收增速仅为2%,创下了2016年以来的最低季度营收增速,净利润同比下滑了12%。 苹果因为iPhone销售乏力,营收同比下滑5%,是2019年以来首次出现下滑,利润也同比下滑了13%。 Meta营收相较去年三季度的同比下滑4%,变为同比上升4%,释放出了一些积极信号,另外,在宣布40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后股价一度大涨,被认为是止住了颓势,但净利润同比下滑超过了50%,也是事实。 在这些科技巨头中,谷歌和Meta是两大“广告巨头”,广告收入分别为Meta、谷歌贡献了超过了95%、80%的收入。 广告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四季度期间,这一行业市场需求依然保持着疲软态势,两大“广告巨头”的表现都不太理想。 Meta的广告业务四季度营收312.54亿美元,同比下降4%。其中,衡量向用户展示广告数量的广告展现量(Ad impressions)增长23%,而当季单位广告价格下滑22%。 Alphabet旗下谷歌的广告业务,数据同样也在下滑。财报显示,四季度谷歌广告收入为590.42亿美元,同比下降3.6%,低于华尔街预期的604亿美元。自2020年疫情爆发时出现首次下滑之外,这是近年来,谷歌广告收入第二次出现下滑。 …

击落中国气球的战机名称有玄机,致敬“一战王牌”

击落中国气球的战机名称有玄机,致敬“一战王牌” ETtoday 02/05/2023 美军4日出动2架F-22猛禽战机,其中一架发射飞弹击落中国间谍气球。值得一提的是,两架战机呼号为”FRANK01”、”FRANK02”,向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空军王牌飞行员小法兰克路克(Frank Luke Jr.)致敬,当年此人曾击落14颗德军侦察气球。 综合商业内幕、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报导,美国4日下午2时许,两架F-22猛禽战机升空后,其中一架发射AIM-9X响尾蛇空对空飞弹,精准击落中国间谍气球。飞行员出于安全等目的,以呼号代替名字进行沟通,已知这两架战机的呼号为”FRANK01”、”FRANK02”。 美国北方司令部发言人玛蒂雅丝(Elizabeth Mathias)表示,这次战机使用的呼号FRANK,是为了致敬美国一战王牌飞行员、拥有”亚利桑那气球克星”称号的小法兰克路克。此人当年在短短8日成功击落14颗德军侦察气球及4架飞机,仅出击10次就取得这18项胜利。 一战期间,小法兰克路克是第一位获得荣誉勋章的飞行员,也是单日击落5架以上航空器的”一日王牌”飞行员(Ace airmen)之一。如今亚利桑那州家乡的”卢克空军基地”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Source 分析:“间谍气球”事件显示中美关系脆弱到无法承受普通打击 文 / 黄小芳 02/04/2023 受访学者分析,“中国间谍气球”事件显示中美日益恶化的关系已脆弱到无法承受一次普通的打击;事件加剧了拜登政府面对的舆论压力,美国下来将更难对中国作出让步。 美国白宫是在去年11月中美两国元首首次面对面会晤后,宣布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将访华。外界原本预计布林肯将推动两国恢复双边高层接触,以便为中美关系设立“防护栏”。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教授时殷弘此前认为,中美在台湾、半导体高科技等议题上持续对抗,在此背景下,布林肯的访华行程将难以为两国关系带来显著和长远的改善。 时殷弘星期六(2月4日)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很讽刺地,即便是当时这个悲观的预测如今看来都有点乐观。中美日益恶化的关系已脆弱到无法承受一次普通的打击,中美关系要取得“显著和长远的改善”,看来几乎得依靠奇迹出现。 美国将在2024年举行总统选举,各党目前都已积极为选举做准备,国内舆论环境因此变得越来越敏感。 据彭博社报道,美国官方1月28日已侦测到进入美国领空的不明物体,但数日都低调处理事件。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分析,这起事件相信是一场意外,气球没有太大的军事作用,否则美国不会好几天都不采取行动。 吴心伯说,布林肯访华前已经在美国国内受到很大的压力,不少人都在质疑他访华的必要;在气球事件后,他得顺势作出一个姿态,对国内保守派有所交代。 南洋理工大学公共政策与全球事务课程助理教授骆明辉研判,布林肯取消访华行程并不是小题大做,相信没有任何国家会允许他国的军事、间谍或科学设备未经许可地飞入自己的领空。 骆明辉认为,这次事件有可能是中国相关单位协调出现问题,而不是中国刻意要恫吓美国,因为中国数月来持续释放出期待布林肯访华的信号,布林肯延迟访华对中国没有好处。 …

华人女子机场登机被拒!现场直接取消签证

华人女子机场登机被拒!现场直接取消签证 澳洲红领巾 02/05/2023 女子飞洛杉矶被拒绝登机? 近日,一位小伙伴在网上分享称,自己在爱丁堡机场飞洛杉矶,在办登机牌时被拒绝登机,让联系美国大使馆。 到底是怎么回事? 看看这位小姐姐是怎么说的吧! 拒签背景: 我是申请了J1签证去美国迪士尼公司做博后,但是我有七子背景,做的还是stem学科。 我在伦敦递签的。经过45天check通过了,再过了十五天拿到的带签证的护照。通过了一周后我上飞机前,美国使馆给撤销了。 拒签原因? 帖子一经发出,就引发了不少讨论。 这位小伙伴后来表示: 通过仔细看大家留言,总结出来的原因大概是:航空公司在我登机前把我的签证信息发到美国cbp,然后他们的人看到后通知了大使馆撤回签证。所以不是时间上的巧合,无论我哪天飞,只要航司和美国那边核实,我的签证就会被撤销。 我在伦敦递签时没有存在侥幸心理,也许是英国签证官不熟悉10043这些事情,没有当场给我拒签,而是进入了行政审查,我把所有资料都发到使馆进行审查了,其中包括我的完整简历+发表物清单,最后通过了。 我拿到签证后才联系公司订行程。而且像这种公司,不可能允许我从墨西哥入境的。不过我的确也是没有经验,没有想到会来这么一下。 希望后面申请F/J签的小伙伴要小心一点。 网友热议 对此,评论区小伙伴表示: 登机前美国cbp有专门部门会预先审查到达旅客的DS160,check in之后po主的信息被航司按流程给到cbp,cbp在预审的时候发现七子背景直接撤销了,航司是不会知道具体原因的,保险起见的办法是七子拿有效签证从加拿大/墨西哥陆路过关才能避免预审被雷。 只能安慰一下博主 七子+stem基本不会签,所以还是转战其他地方吧,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祝福你! 不在机场问工作人员,问网友被212f了,之前是误下签,后来审核后revoke了。也好,美国没啥可去的,你要来了美国postdoc做一半,出下国发现回不来美国不更闹心。 原因你都自己说了,七子+stem …

中国副外长谢锋就击落气球向美国驻华使馆提出严正交涉

中国副外长谢锋就击落气球向美国驻华使馆提出严正交涉 02/05/2023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谢锋奉命代表中国政府,就美国击落出现在美国上空的中国高空侦察气球事件,向美国驻华使馆负责人提出严正交涉,将坚决捍卫中国的利益和尊严。 据中国外交部官网星期一(2月6日)发布的新闻稿,谢锋已于星期天(5日)提出交涉。 谢锋重申,中国民用无人飞艇误入美国领空完全是由不可抗力导致的意外、偶发事件,事实一清二楚,不容歪曲抹黑。但美国置若罔闻,执意对即将离开美国领空的民用飞艇滥用武力,明显反应过度,严重违反国际法精神和国际惯例。 谢锋说,美国所作所为严重冲击、损害峇厘岛两国元首会晤以来双方稳定中美关系的努力和进程。中国对此坚决反对、强烈抗议,敦促美国不得采取进一步行动损害中国利益,不得升级、扩大紧张局势。 谢锋强调,中国政府正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将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权益,坚决捍卫中国利益和尊严,保留作出进一步必要反应的权利。 美国上星期四(2日)首次公布发现这一中国高空侦察气球,原定2月5日将访华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也在星期五宣布将推迟访问。随后,美国战斗机星期六(4日)在南卡罗来纳州沿海水域上方的美国领空,将这一高空气球击落。 中美两国对这个气球的性质各执一词。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星期六说,中国利用该气球试图侦察美国本土的战略点位,美国击落气球是“慎重且合法的行动”,有效回应了中国对美国主权“令人无法接受的侵犯”。 Source 分析:“间谍气球”事件显示中美关系脆弱到无法承受普通打击 文 / 黄小芳 02/04/2023 受访学者分析,“中国间谍气球”事件显示中美日益恶化的关系已脆弱到无法承受一次普通的打击;事件加剧了拜登政府面对的舆论压力,美国下来将更难对中国作出让步。 美国白宫是在去年11月中美两国元首首次面对面会晤后,宣布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将访华。外界原本预计布林肯将推动两国恢复双边高层接触,以便为中美关系设立“防护栏”。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教授时殷弘此前认为,中美在台湾、半导体高科技等议题上持续对抗,在此背景下,布林肯的访华行程将难以为两国关系带来显著和长远的改善。 时殷弘星期六(2月4日)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很讽刺地,即便是当时这个悲观的预测如今看来都有点乐观。中美日益恶化的关系已脆弱到无法承受一次普通的打击,中美关系要取得“显著和长远的改善”,看来几乎得依靠奇迹出现。 美国将在2024年举行总统选举,各党目前都已积极为选举做准备,国内舆论环境因此变得越来越敏感。 据彭博社报道,美国官方1月28日已侦测到进入美国领空的不明物体,但数日都低调处理事件。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分析,这起事件相信是一场意外,气球没有太大的军事作用,否则美国不会好几天都不采取行动。 吴心伯说,布林肯访华前已经在美国国内受到很大的压力,不少人都在质疑他访华的必要;在气球事件后,他得顺势作出一个姿态,对国内保守派有所交代。 南洋理工大学公共政策与全球事务课程助理教授骆明辉研判,布林肯取消访华行程并不是小题大做,相信没有任何国家会允许他国的军事、间谍或科学设备未经许可地飞入自己的领空。 骆明辉认为,这次事件有可能是中国相关单位协调出现问题,而不是中国刻意要恫吓美国,因为中国数月来持续释放出期待布林肯访华的信号,布林肯延迟访华对中国没有好处。 他指出,中国官方已承认气球属于中国,并表达了遗憾,这有助于解决这段插曲。但不少共和党人抓住机会批评拜登对中国太软弱,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下,拜登下来将更难对中国作出让步,这会对整体的中美关系带来一定的影响。 吴心伯和骆明辉都认为,美国不会完全取消布林肯访华行程,至于双方何时能再安排布林肯访华,两人观点不一。 …

Russian School of Mathematics

瓦格纳集团领导人:乌军没有从巴赫穆特撤离

瓦格纳集团领导人:乌军没有从巴赫穆特撤离 天下事 02/05/2023   俄乌军队正在巴赫穆特激战,俄雇佣兵集团瓦格纳领导人叶夫根尼·普里戈任(Yevgeny Prigozhin)说,乌军并没有撤退。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月5日报道,普里戈任2月5日说,在巴赫穆特,乌克兰武装部队没有撤退的迹象。“乌克兰武装部队没有撤退,战斗到最后。”   他还说,在巴赫穆特北部,每条街道、每座房屋、每座楼梯间都发生了激烈的战斗,瓦格纳集团的战士在那里与乌克兰守军进行了长达数月的残酷战斗。   他补充说:“当然,媒体希望(乌克兰)武装部队撤退,这是好事,但这种情况在巴赫穆特北部地区、南部或东部都没有发生。”   据悉,俄国防部4日称,俄军已从多个方向对巴赫穆特形成合围之势,巴赫穆特轰炸声不断,城市上空浓烟笼罩。乌克兰总统办公室同日表示为守住这座城市已付出高昂代价,不会弃之不顾,同时拒绝透露乌方在巴赫穆特的损失情况。   乌克兰防长列兹尼科夫说,巴赫穆特仍是乌军的一个据点,是一个重要象征。 Source 俄军对巴赫姆特发动新攻势 遭乌克兰击退 中央社/ 基辅 02/05/2023 乌克兰东部顿内次克州(Donetsk)遭受砲击之际,乌国领袖今天表示,乌军击退俄罗斯部队对东部巴赫姆特市(Bakhmut)的最新攻势。 法新社报导,乌克兰国防部副部长马里亚尔(Hanna Malyar)说:「俄罗斯占领军本周使尽全力来突破我方防线和包围巴赫姆特(Bakhmut),并在利曼(Lyman)地区发动猛烈攻势」。 「但因为我军的韧性,他们并未得逞」。 乌克兰边境防卫单位通报,旗下军人阻止最新攻击行动,并造成敌军4死7伤。 俄罗斯昨天上午对乌东前线发动新一波轰炸,乌克兰官员回报,切尔尼戈夫州(Chernihiv)、札波罗热州(Zaporizhzhia)、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Dnipropetrovsk)、哈尔科夫州(Kharkiv)、卢甘斯克州(Lugansk)、顿内次克州、尼古拉耶夫州(Mykolaiv)都被砲击。 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在昨晚的演说中坦承局势日益艰困。 他表示,俄军「投入愈来愈多军人来瓦解我方防线」。 …

一颗气球搅动美中关系 一文掌握事件始末和细节

一颗气球搅动美中关系 一文掌握事件始末和细节 世界新闻网 02/05/2023 在美国上空盘旋数日的一颗中国气球,疑似用于侦察,日前遭美国国防部派遣的战机击落,但事件余波仍在发酵,关系本就不睦的美中两国之间又增添更多猜忌和不安因素。 1.什么是间谍气球? 这种气球用于军事侦察已久,早在美国内战就出现,一战开始普及,冷战密集使用。随着无人机和卫星兴起,间谍气球的运用减少,但许多国家仍在用。 现代的间谍气球,以美国为例,可以取得图像、拦截通信,也可以扩大移动网络服务、无人机和其他军事设备触及的范围。一名拜登政府官员表示,这颗被击落的中国气球有小型马达和螺旋桨,有别于一般无法操纵的气球。 2.我们对这颗被击落的气球知道什么? 美国国防部官员表示,这颗气球可承受相当于几部大客车重量。1月28日,气球首次飞入美国领空,后来飘向阿拉斯加州北部,30日来到加拿大西北领空,31日又飘回美国,到爱达荷州北部。 拜登政府2月2日披露了这颗气球,一度盘旋在蒙大拿州上空,该地相当敏感,因为是美国空军第341飞弹联队及其民兵III洲际弹道飞弹的驻地。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3日否认该气球的监视用途,还说这个无人飞艇是用于气象等科研目的,受西风带影响,自身控制能力有限,才严重偏离预定航线,「无意侵犯任何主权国家的领土领空」。 3.这颗气球是如何被击落? 美国4日派遣一架F-22战机在南卡州外海发射一枚Aim-9X响尾蛇飞弹,击落这颗气球。其实拜登政府早在1日就批准击落气球,惟担心危及地面人员而迟未行动,这意味着只有等到气球飞到水域上方时才能展开行动。政府官员表示,这种物体若爆炸可能波及范围很大。事实上,当气球被击中,残骸分布范围达半径7英里。 4.这颗气球构成安全威胁吗? 目前尚不清楚这颗气球的确切功能。美国官员断言,这颗气球搜集有意义情报的能力有限,并不超过中国通过卫星收集数据的现有能力。但拜登政府告诉彭博,他们相信这颗气球可以从与卫星不同的角度拍摄军事设施图像,具有别的优势。这类气球可以出其不意的部署,让美国没有足够时间来隐蔽希望保密的资产,而且气球通常配备的红外线传感器所提供的消息也不同于卫星。 美国国防部指出,他们有办法立即采取措施,避免被气球搜集敏感情报,以削弱北京当局获得的情报价值。美方还说,已经了解了这类设备的技术细节及监视能力,在从海上回收气球残骸后,可以更快掌握这颗气球的资讯。 5.为何中国现在要放气球? 中国几十年来一直抱怨美国在其疆域附近使用船只和飞机实施监控,且双方有几次还因此爆发对峙。根据美国国防部,在川普任内,北京政府至少三次让间谍气球短暂飞到美国本土,拜登刚上任时也有一次。 但目前尚不清楚为何这颗气球飞到美国领空,以前从未观测到这类气球在美国上空飞这么久。 此外,美国说还发现一颗来自中国的气球在中南美洲移动。过去几年,在东亚、南亚、欧洲等五个大陆的国家,都曾发现中国气球的踪迹。 6. 美国反应为何? 美国国务院3日就因间谍气球飘越美国领空一事,取消国务卿布林肯原定5日访问北京的行程。布林肯说:「中国向美国本土放监视气球的决定,既不可接受,也不负责任,这是问题所在,它破坏了此行的目的。」 中方呼吁有关单位冷静处理此事。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3日应约和布林肯通电话,盼美方不要误会。但是中国外交部4日又发布了措辞严厉的声明,抗议美国击落气球的行为。 …

最新民调:多数美国人不乐见拜登和川普再战2024

最新民调:多数美国人不乐见拜登和川普再战2024 世界新闻网 02/05/2023 根据一项由华盛顿邮报和ABC新闻进行的民调,拜登(Joe Biden)总统和前总统川普(Donald Trump)在2024年总统大选的前景「不乐观」,美国民众普遍对这两位政治人物表现出较低的支持度。 根据报导,在民主党人和倾向于民主党的独立人士中,此项民调发现「58%的人表示更愿意在2024年提名拜登以外的人」、几乎是支持拜登(31%)的两倍。另一方面,在共和党人和倾向于共和党的独立人士中,49%的人表示更希望川普以外的人作为2024年的候选人、44%的人则支持川普。 有62%的美国人表示若拜登在2024年顺利连任会感到「不满意」和「愤怒」,另外有56%的人对川普重返白宫的前景表达同样看法。此外,仅有36%的人表示会对拜登再次当选感到「热情」或「满意」,也有36%的人表示若川普获胜会感到生气、30%的人会对拜登胜选感到生气。 至于在拜登和川普之间的选择,目前有48%的登记选民表示会支持川普、而45%的选民会支持拜登。此项民调的结果展现「无论是期中选举、还是正在进行的机密文档调查」,都并未多大程度上改变公众对拜登和川普的看法。 Source 特朗普:我若再当选总统 将逼中国干这个 香港01 01/29/2023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1月28日称,若他在2024年总统选举中胜出,他将迫使中国出售危及美国国家安全的资产的美国资产。 特朗普1月28日在新罕布什尔州(New Hampshire)共和党年会上发言。他说:“我将迫使中国出售目前在美国持有的、任何危及我们国家安全的资产。他们正在购买我们非常重要的军事用地附近的土地。”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月29日称,根据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的资料,截至1月9日,有252间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它们总市值是1.03万亿美元。 Source 特朗普正式启动竞选:拜登将我们带到了第三次世界大战边缘 凤凰网 01/29/2023   在俄乌战争持续之际,当地时间1月28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南卡罗来纳州和新罕布什尔州正式开启了自己2024年的总统竞选活动,他在讲话中狠批美国总统拜登。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1月28日报道,特朗普在南卡罗来纳州议会大厦对现场观众说:“2024年的选举是我们拯救国家的唯一机会,我们需要一个在第一天就准备好这样做的领导人。我们需要一个能够挑战整个体制的总统,一个能够获胜的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