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ssian School of Mathematics

乌克兰国防部长传换人 执政党主席:情报总局长接任

乌克兰国防部长传换人 执政党主席:情报总局长接任 世界新闻网 02/05/2023 乌克兰执政党「人民公仆党」(Servant of the People)主席近日透露国防部长列兹尼科夫(Oleksii Reznikov)将被调职,并由国防部情报总局(GUR)局长布达诺夫(Kyrylo Budanov)接任。 彭博报导,在同盟国的压力下乌克兰一直致力于打击高官贪腐的状况,而国防部最近面临指控,称「官员从部队的伙食供应中窃取资金」,不过遭到列兹尼科夫和国防部否认。 人民公仆党主席阿拉哈米亚(David Arakhamia)在Telegram上透露国防部长将被调任的消息,但并未具体说明时间点,具有决策权的总统泽伦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的办公室5日并未做出回应。 现年56岁的列兹尼科夫2021年上任,过去一年一直是乌克兰抵御俄罗斯入侵的关键人物,阿拉哈米亚还表示出于「时间和现况需要加强和重组」、未来国防部长将由现任国防部情报总局长布达诺夫接任。 此外,阿拉哈米亚透露列兹尼科夫将转向领导战略产业部,并强调「这绝对是合乎逻辑的,借由吸取列兹尼科夫的经验来改进」。 Source 瑞士媒体「局长提乌割地换俄停战」 白宫、CIA否认 世界新闻网 02/02/2023 瑞士德语报纸Neue Zürcher Zeitung(NZZ)2日报导指称,中央情报局(CIA)局长伯恩斯(William Burns)1月密访莫斯科,并代表白宫提出结束俄乌战争的和平建议,用20%乌克兰领土交换终战。但白宫和CIA双双回应,指称报导「完全错误」。 …

洛县华人新冠检测收千元账单 「一直以为还免费」

洛县华人新冠检测收千元账单 「一直以为还免费」 世界新闻网 02/05/2023 南加洛杉矶县华人去年年底前往一家医疗中心做新冠检测,没想到一个多月后收到一张账单,显示检测费用一千多元。对此华人十分纳闷, 「我一直以为新冠检测还是免费,没想到现在需要支付这么多,而且检测时,工作人员并没有说这是付费项目。」 洛县亚凯迪亚市(Arcadia)居民赵女士去年12月出现新冠感染症状,发烧咳嗽嗓子痛、全身无力,于是她在家中做了快速检测,显示阳性。根据赵女士所在公司的要求,如果要请新冠病假,不能递交家庭检测结果,必须出具医疗中心的核酸检测(PCR)阳性结果才可以。 赵女士当即在网上搜索家附近的新冠检测点,发现大部分检测站的预约都需要等待数天,而位于阿罕布拉市(Alhambra)的一家名为蜂鸟新冠测试中心(Hummingbird Covid Testing Center),可以预约当天的检测。 赵女士在这家测试中心做了两项新冠病毒检测,一项是PCR,另一项是快速抗原检测。她回忆说:「当时工作人员并没有提到任何费用,我以为新冠检测就是免费的,也没有问。」但一个多月后,赵女士收到一张医疗费用账单,上面显示两项检测的总费用是1015.76元,其中保险公司支付673.76元,患者需支付342元。 对于这张意外的医疗账单,赵女士表示非常不理解,她赶紧致电询问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表示这家检测中心不在医疗保险网络内,因此客户需自己支付额外费用,但同时也指出,保险公司将再次核实这笔费用,并与检测中心进行沟通,患者有可能无需支付,要等待最后结果通知。截至目前,赵女士尚未收到保险公司的任何来电来函。 赵女士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她一直认为新冠检测是免费的,记得疫情严重时当地有很多检测点,包括CVS等各大药房、以及众多流动检测站,都会提供免费的检测服务,无论患者有无合法身分和医疗保险,「我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检测已经开始收费,也怪她太大意,做检测前没有问清楚。」 新冠检测目前是否免费,记者致电亚市的一家CVS药房检测点,工作人员表示,检测确实已经开始收费,如果民众有保险的话,可先致电自己的保险公司,询问具体的自付额,有些保险公司全额承担检测费用;如果民众没有任何医疗保险,自费检测从几十元至几百元不等,因为各种测试剂品牌不同,价格也不一样。 建议民众如需前往检测站做新冠检测,可先主动询问是否收费以及具体费用,避免像赵女士一样,突然收到一张意外的医疗账单。 拜登政府1月30日宣布,自5月11日起,新冠疫情将不再被视为美国公共卫生紧急状况,意味着政府将停止为新冠家庭测试、疫苗和治疗等众多项目买单,私人保险公司也将不再每月支付免费的家庭测试,许多美国人将不得不开始为过去三年都免费的新冠医疗服务付费。相关报导同时指出,届时保险公司可能不再支付非处方检测的费用,患者需要先开处方才能进行PCR检测。 Source 中国首公开新冠死亡病例统计:在院死亡5万9,938人 世界新闻网 01/14/2023 中国这波疫情究竟造成多少死亡病例,一直没有官方说法,今天终于有了具体数字。中国国家卫健委今天首度对外公布,2022年12月8日到2023年1月12日期间,全中国医疗机构累计发生在院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5万9,938例。 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当地时间14日下午举行记者会,中国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首度发布上述统计,他并表示,5万9,938例死亡病例当中,新冠病毒感染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病例5,503例,基础疾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5万4,435例。 此外,这波死亡病例平均年龄80.3岁,65岁及以上约占90.1%,其中80岁及以上约占56.5%,死亡病例中90%以上合并有基础疾病,主要合并疾病为心血管疾病、晚期肿瘤、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肾功能不全等。 对于为何拖到现在才有数据发布?焦雅辉则表示,「医疗机构死亡病例资讯报告平台」于2022年12月31日投入使用,另外官方也要求医疗机构将2022年12月8日至12月29日期间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进行汇总和上报。他强调,由于数据信息量比较大,为了更加科学、客观、实事求是地反映中国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死亡情况,「本着对人民群众负责的态度,组织专家对死亡病例进行了系统分析,因此耗时比较长」。 …

中国学者直言:南海局势要比台海危险得多

中国学者直言:南海局势要比台海危险得多 世界新闻网 02/05/2023 台海还是南海?谁的局势比较紧张,北京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周波直言,「笨蛋,是南海」。 周波在南华早报发表评论文章《War in the Taiwan Strait? It’s the South China Sea, stupid》指出,去年年底在南海发生的中美军机接近说明真正的危险是在南海,而不是台海。中美风险管控的的关键在于中美最终的军力平衡,而达到军力平衡之前形势往往是最危险的。 观察者网引述报导,周波说,随着台海局势日益紧张,南海问题似已平息,事实并非如此。2022年12月21日,一架中国战斗机和一架美国侦察机在南海上空擦肩而过,相距仅仅数米。两方都发布了影片片段,并指责对方。 他表示,南海比台海要危险得多。中美如在台海开战,不太可能是因为意外事件。而在南海,我们已经目睹了意外的发生。 周波说,现在发生的事情与冷战时期颇有类似之处。冷战初期,有100多名美国和苏联飞行员因空中冲突而死亡。两国因此最终签署了1972年的《防止海上意外事件协定》。中国和美国也签署了类似的协议来缓和紧张局面。但是,无论美苏还是中美的协议都没有完全发挥其控制风险的作用。 为了避免事故发生,最终的解决方案在于双方军事力量的平衡。冷战的真正教训不是两个超级大国创建了一系列信任措施来避免事故,而是因为军力的平衡,双方才愿意坐下来谈。 美国和苏联曾是旗鼓相当的敌人,而中国和美国是竞争对手,军事差距正在迅速缩小。中国誓言要在本世纪中叶将中国人民解放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现在正加速这一进程。 周波称,有关中美之间的几个建议已经摆在桌上了,他认为最容易办到的是恢复两军对话。在前众院议长裴洛西访台后,中国取消了该对话。如果恢复,则不应该老调重弹。 自1998年以来,两国海军一直在磋商,并至少进行过三次旨在培养海上「良好船艺」的演习。现在亟需的是进行飞行员空中相遇时专业操守的演习。鉴于飞机的速度,要在特别近的距离内避免碰撞是非常困难的。 两军还应探索在差距不大的新领域中创建信任。中美之间的战略稳定必须包括外太空、网络和人工智能等新领域。沟通可以先从专家层面开始。 周波说,冷战变成了长长的和平,这并非单纯的运气,而是两个超级大国一心想要避免热战的结果。同样,中国和美国面临的真正挑战不是避免新的冷战,而是避免很可能由意外引发的冲突。「南海的最新事件告诉我们,和平不会从天而降,和平是需要努力争取的」。 Source …

纽约日间中心回扣乱象 将大规模严打

纽约日间中心回扣乱象 将大规模严打 世界新闻网 02/05/2023 纽约市华人社区的成人日间中心,通过现金奖励等方式诱使持有「白卡」(Medicaid)的长者参与中心项目手法,日前遭到联邦调查局(FBI)和地方政府调查,但乱象仍持续;知情人士4日透露,已有多位长者被州检察部门接触调查,当局近期将展开大规模的严打行动。 知情人士表示,尽管早前已有涉案成人中心被查封、多名业者被起诉,但FBI和当局对日间护理中心的调查仍在持续当中。 据了解,自今年初起,便有多名参加日间中心的华裔长者,接到来自相关单位调查小组的电话,询问各日间中心情况,其中州检察长办公室的医疗欺诈控制组(Medicaid Fraud Control Unit)也是参与调查的部门之一。 根据部分长者的反馈,调查人员在电话中询问长者,是否按时前往日间护理中心并接受五至六个小时的服务,以及是否有收取中心派发的现金或购物券等问题。 该知情人士还表示,被调查长者分布在皇后区、布碌仑(布鲁克林)和曼哈顿,且调查小组早已掌握各长者所在日间护理中心的运作情况,并告知长者医疗补助持有者如有获得现金或有现金价值可转让的购物券及礼物卡,需向相关部门申报,如隐瞒不报,恐面临刑事起诉、退款或永久取消白卡资格等处罚。 知情人士指,前一段时间的打击已对日间护理行业造成了很大冲击,但如今乱象又有复燃趋势,仍有许多中心负责人在以身试法,甚至有长者抱有私欲,倒逼中心老板以现金作回馈。 该知情人士表示,不想看到有更多中心或长者因此而受到惩处,希望相关业者和长者能够分清利弊、及时停止违法行为,否则失去福利资格,将会给个人和子女带来庞大影响和损失。 知情人士透露,FBI及当局将在未来两个月内展开大规模的收网严打行动,如此现象若不停止,将有更多长者被殃及。 Source 瞄准小商家诈骗 芝多名Chase客户大失金 世界新闻网 01/30/2023 多名芝加哥地区的大通银行(Chase)商家用户控诉,他们近期均因收到显示为银行号码的电话或短信,指称其帐户疑遭盗用要求逐一认证信息,没料到却导致大笔银行帐上现金立刻被转移消失,让受骗商家懊悔不已。 芝城一家美容沙龙店老板说,他被骗了1万9000元,现在害他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了,他说,据他所知还有其他同行也上当。 受害美容业者詹尼切克(Daniel Janicek)说,他日前在店里接到电话号码显示为大通银行的来电,询问了一堆有关大通业务费用问题,「这让我有点慌张」,所以他当时没有挂断电话。 对方接着说,为了解决这些可能的错误费用,已送确认号码到他的手机,并要求詹尼切克回报所收到的号码,等他一切照做后不久,才发现帐号里的1万9000元全被转走。 …

美中竞争须防擦枪走火 气球事件凸显「护栏」不可或缺

美中竞争须防擦枪走火 气球事件凸显「护栏」不可或缺 世界新闻网 02/05/2023 较劲中的当世两强:美国和中国去年11月好不容易藉峇里岛20国集团(G20)高峰会场边,举行「拜习会」,拜登总统当面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说,一场新冷战没有必要。这场美中峰会的成果及其营造的气氛,使美中关系获得近几年来,罕见的短暂几个月「低荡」。接着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与财长叶伦1月在瑞士苏黎世会晤,国务卿布林肯亦原定5、6日两天访中,俾巩固此一得来不易的进展,但此时美国上空冒出一颗中国高空气球。英国「经济学人」4日报导,此事凸显美中之间的「护栏」不可或缺,俾防止小事擦枪走火。 该报导提到,这颗气球出现在约1万8000公尺高的低平流层,还有太阳能板,比「一般用于气象研究的大得多」,并非「普通的充气小艇」。北京则说这是「误入」美国的「民用」飞艇。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此说法则不买帐,布林肯即将启程的访中「搭桥之旅」亦为之「喊卡」。 除了五角大厦将气球击落、布林肯延迟访中,我们有必要在更广泛的美中关系脉络下看待这起事件。 美中彼此刺探对方并非秘密,即使五角大厦也承认气球的情搜价值有限,重点是对于美中这般对抗加剧的对手,小事都可能使双边关系螺旋失控。为预防出现这种情况,美中需要一个使两国关系「隔绝」于不可避免的不幸事故、灾难和误判的办法。 鉴于美中内部的党派或集团,会利用这类事件作文章,展现自己有多么爱国,故两国自我克制的必要性更为紧迫。 所幸气球事件并未再升高,但未来类似这样的事件则难说。校准过竞争范围的美中竞争「符合各方利益」,若拜登和习近平不想要双边关系由意外事故、错误及误解决定,那两人就有必要找出更好的沟通方法。 此前曾讨论过在危机中降低风险的新机制,亦即拜登政府所称的「护栏」(guardrails),例如开通美中军事领袖间的直接沟通管道,以及创建有关美中两军机舰「安全交互」的协议。 该报导认为,当前美中虽紧张,但仍没有过去美苏那样严峻。美国与苏联1962年借由古巴飞弹危机而发展出管控双方危机的有效方法。若可以将气球当作当年在古巴部署的飞弹,而非未来某时美中爆发一场核武僵局,那就有其意义。 Source 分析:“间谍气球”事件显示中美关系脆弱到无法承受普通打击 文 / 黄小芳 02/04/2023 受访学者分析,“中国间谍气球”事件显示中美日益恶化的关系已脆弱到无法承受一次普通的打击;事件加剧了拜登政府面对的舆论压力,美国下来将更难对中国作出让步。 美国白宫是在去年11月中美两国元首首次面对面会晤后,宣布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将访华。外界原本预计布林肯将推动两国恢复双边高层接触,以便为中美关系设立“防护栏”。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教授时殷弘此前认为,中美在台湾、半导体高科技等议题上持续对抗,在此背景下,布林肯的访华行程将难以为两国关系带来显著和长远的改善。 时殷弘星期六(2月4日)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很讽刺地,即便是当时这个悲观的预测如今看来都有点乐观。中美日益恶化的关系已脆弱到无法承受一次普通的打击,中美关系要取得“显著和长远的改善”,看来几乎得依靠奇迹出现。 美国将在2024年举行总统选举,各党目前都已积极为选举做准备,国内舆论环境因此变得越来越敏感。 据彭博社报道,美国官方1月28日已侦测到进入美国领空的不明物体,但数日都低调处理事件。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分析,这起事件相信是一场意外,气球没有太大的军事作用,否则美国不会好几天都不采取行动。 吴心伯说,布林肯访华前已经在美国国内受到很大的压力,不少人都在质疑他访华的必要;在气球事件后,他得顺势作出一个姿态,对国内保守派有所交代。 南洋理工大学公共政策与全球事务课程助理教授骆明辉研判,布林肯取消访华行程并不是小题大做,相信没有任何国家会允许他国的军事、间谍或科学设备未经许可地飞入自己的领空。 …

Russian School of Mathematics

俄军对巴赫姆特发动新攻势 遭乌克兰击退

俄军对巴赫姆特发动新攻势 遭乌克兰击退 中央社/ 基辅 02/05/2023 乌克兰东部顿内次克州(Donetsk)遭受砲击之际,乌国领袖今天表示,乌军击退俄罗斯部队对东部巴赫姆特市(Bakhmut)的最新攻势。 法新社报导,乌克兰国防部副部长马里亚尔(Hanna Malyar)说:「俄罗斯占领军本周使尽全力来突破我方防线和包围巴赫姆特(Bakhmut),并在利曼(Lyman)地区发动猛烈攻势」。 「但因为我军的韧性,他们并未得逞」。 乌克兰边境防卫单位通报,旗下军人阻止最新攻击行动,并造成敌军4死7伤。 俄罗斯昨天上午对乌东前线发动新一波轰炸,乌克兰官员回报,切尔尼戈夫州(Chernihiv)、札波罗热州(Zaporizhzhia)、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Dnipropetrovsk)、哈尔科夫州(Kharkiv)、卢甘斯克州(Lugansk)、顿内次克州、尼古拉耶夫州(Mykolaiv)都被砲击。 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在昨晚的演说中坦承局势日益艰困。 他表示,俄军「投入愈来愈多军人来瓦解我方防线」。 他说:「巴赫姆特、布格列达尔(Vugledar)、利曼和其他地区现在的状况非常艰难。」这些城市位于乌克兰东部的前线。 法国、意大利、美国3日都承诺会再运送武器给乌克兰。加拿大国防部长安南德(Anita Anand)在推特写道,加国承诺运送4辆豹2(Leopard 2)战车给乌国,于昨天装运第1辆。 基辅对西方承诺军援表达谢意,但也要求提供更多武器,包括战机在内。 另一方面,在乌东战区试图协助民众疏散的两名英国志工遇害后,乌克兰官员已取回他们的遗体。 这两人分别是28岁的派瑞(Chris Parry)和47岁的巴格修(Andrew Bagshaw),据传他们在顿内次克州苏勒答尔(Soledar)从事志愿工作时,座车被一枚砲弹击中。 两人的遗体在一次换囚时归还给乌克兰当局。基辅当局在这次行动换回116名囚犯,俄罗斯方面则换回63人。 3日又有消息传出,一名33岁美国医生利德(Pete …

中国气球突破美国领空 触发拜登的「史普尼克」时刻

中国气球突破美国领空 触发拜登的「史普尼克」时刻 世界新闻网 02/05/2023 1957年,苏联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史普尼克」(Sputnik)进入运行轨道,导致美国因此遭到窥视,当时艾森豪政府被舆论骂翻,直指政府放任美国技术发展落后苏联,艾森豪后来为军方加强投资,也扩大科学、技术、工程及数学(STEM)四项领域教育以及语言培养,目标在于超越苏联。 中国侦察气球为拜登政府带来了另一个「史普尼克时刻」,美国民众警觉到北京威胁的真实,拜登则要拿出改善对策。 新闻网站「国会山庄报」(The Hills)分析,中国侦察气球事件让美国人民警觉到,自己家园的安全防卫其实很脆弱。二战期间,日本发放数以千计带有爆裂物的气球,目标在于杀害美国人、摧毁美国设施。许多气球后来掉落太平洋,其他气球则没有引爆而散落北美各地,但一颗气球确实在1945年造成七名正在野餐的俄勒冈州民众死亡。 以历史为借镜,或许可以了解中国想要传达的基本消息就是,美国领空是可以突破的,美国也曝露于遭受攻击的威胁之下。 报导指出,中国2021年完成极音速飞行器与部分轨道轰炸系统(FOBS)组合的测试,如果中国对美国发动极音速或部分轨道轰炸系统核子攻击,美国可能没有足够的因应能力,一方面因为极音速速度过快,另一方面则是部分轨道轰炸系统攻击航向可能来自南方。中国对拜登政府及美国人民表达强而有力的消息是:「我们有能力轰炸你们的家园。」 报导分析,拜登总统决定不将气球击落的决策,可能被中国解读为软弱的象征。中国对于击落进入领空或水域的飞行器或无人机,向来毫不手软。 气球涉及的「政治作战」(political warfare)环节则影响深远,因此拜登政府除了击落气球、从残骸搜集情资之外,还要展现清楚消息:「中国不能侵犯美国领空」。 Source 图辑/「我们做到了」 拜登贺空军成功击落中国气球 世界新闻网 02/04/2023 美国空军战斗机于2023年2月4日星期六在卡罗来纳州海岸击落了疑似中国间谍气球。 拜登总统周六表示,他命令美国官员击落疑似中国间谍的气球;本周稍早,高层决定在12哩海岸内, 当气球飘越水面上时,是最佳的攻击时间。 Source 中国气球飘蒙大拿州 想挖美军核武机密? 世界新闻网 …

美击落中国侦察气球 中国防部:保留必要手段处置权利

美击落中国侦察气球 中国防部:保留必要手段处置权利 世界新闻网 02/05/2023 美军机击落中国间谍气球,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抗议后,国防部发言人谭克非5日下午也声明指,「美方动用武力袭击我民用无人飞艇,这是明显过度反应。我们对美方这一做法表示严正抗议,保留使用必要手段处置类似情况的权利」。 稍早中国外交部声明指,中方经核查后已多次告知美方,该飞艇属民用性质,因不可抗力进入美国,完全是意外情况。中方明确要求美方以冷静、专业、克制方式妥善处理。在此情况下,美方执意动用武力,明显反应过度,严重违反国际惯例。 Source 中国侦察气球碎片 送至FBI维吉尼亚州实验室分析 中央社/华盛顿 02/04/2023 美国战斗机今天在南卡罗来纳州沿岸外海击落入侵领空的中国侦察气球,碎片将送至维吉尼亚州联邦调查局(FBI)实验室进行分析。 综合法新社、路透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导,击落气球的行动是在今天下午展开,事前美国联邦航空总署(FAA)曾以「国家安全作业」为由,暂时关闭东南部3座机场。 美国一名高端军事官员表示,多架战斗机和空中加油机参与了这次任务,但只有来自维吉尼亚州朗里空军基地(Langley Air Force Base)的一架F-22战斗机进行射击,在下午2时39分发射一枚AIM-9X飞弹。 AIM-9X是超音速、热追踪的空对空飞弹。 多位官员表示,侦察气球是在距离美国沿岸约6海里的地方被击落,水深相对较浅,可能有助于未来几天自碎片中找回中国侦察设备的关键零件。 目睹射击经过的路透摄影记者表示看到战机气流,然后中国侦察气球被击中,但没有发生爆炸,接着气球开始坠落。 美方表示,美军没有立即收回这颗中国侦察气球的装备。 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Lloyd Austin)表示,这次美方是以「审慎与合法行动」,回应中国「令人无法接受的侵犯美国主权」行为。 美国军事人员目前正展开作业自海中回收气球碎片。据两位听取过相关内容简报的知情人士说法,回收的碎片将送至FBI在维吉尼亚州匡提科(Quantico)的实验室,交由FBI专家以及各情报单位进行分析。 同时,南卡罗来纳州霍里郡(Hor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