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荷西13岁越裔获柏克莱加大等100多所大学录取 可能创世界纪录
世界新闻网
5/06/2025

圣荷西13岁越裔少年阮桑尼获得超过100所大学录取,可能创下世界纪录。(电视新闻截屏)
圣荷西一名年仅13岁的少年获得100多所大学录取,可能创下世界纪录,成为获得最多大学录取的最年轻纪录保持者。
圣荷西13岁越裔少年阮桑尼(Sunny Nguyen)日前接受湾区KTVU电视台访问时说:「我的父母询问我有没有意愿提早上大学,我同意了,事情就这么发生了。」
阮桑尼的父亲阮汤米(Tommy Nguyen,音译)对KTVU表示,桑尼是他五个子女中的老大,一直是个特别的孩子。阮汤米说:「他非常喜欢数学,走到哪里都在研究数学。他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事物中看到数学。」
阮汤米说,他相信只要是桑尼想做的事,他都一定有能力做到。这位13岁的少年从小热爱科技,他会在家制作网站、学习软件工程和人工智能知识。和大部分青少年一样,桑尼表示自己也很喜欢玩电子游戏。他还拥有自己的YouTube频道,订阅者近6万人。

因此,在阮汤米和妻子认为公立学校和家庭教育无法再满足桑尼的需求时,他们开始为儿子申请大学。
阮汤米说:「出乎我们意料,居然有这么多大学对他展开双臂,欢迎他入学,录取通知书和奖学金通知书像雪片般不断飞进我们家中。」这些大学包括柏克莱加大、圣地牙哥加大和一些加州州大。
在科技范畴中,桑尼对人工智能最感兴趣,他希望利用人工智能创造出一些可以帮助人类延长寿命的技术。他说:「最令我感到兴奋的部分是,期待它接下来发展出什么。」
阮汤米表示,每所录取桑尼的大学都提供了奖学金,桑尼已经获得总金额超过300万美元的奖学金,其中许多学校提供的奖学金都超过10万美元。
无论最终选择入读哪所大学,桑尼表示,他都将主修计算机科学,以期改变世界。

清朝老照片: 120个英俊少年出国留学, 长大后全成才
鉴古知今阁
4/28/2025
中国最早的留学生,包括詹天佑、唐绍仪。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出国留学生,是在什么时候呢?
有的人会想到,上世纪20-30年代,民国年间很多赴欧美、日本的中国青年学生。不过,其实在更早的半个世纪前,清朝就已经有留美学生了!
1872年,在曾国藩和李鸿章的大力安排下,先后安排了120个长相英俊的小朋友,越过太平洋到美国留学。
为什么要选英俊少年?因为清廷认为,他们代表大清的颜面,必须风度翩翩、仪表堂堂。
在美学留学期间,这120个不辱使命,在美国不但熟练掌握了美式英语,而且对于西方的光电声色、城市繁荣有了切身的感受。
他们学成归国,多年长大之后,成为各个行业的栋梁之材!下面,就来看看中国这批最早的留学生,到底是什么样子吧。


1872年,中国史上最早一批留学生,赴美出发之前,在招商局拍了一张合影。这批孩子,大多来自沿海的广东省。

毕竟是人生第一次出国,梁如浩和唐绍仪拍了一张合影。他们长大之后,都成为顶级人才,梁如浩担任过邮传部副大臣等职务,唐绍仪更是著名活动家、外交家,担任过山东大学校长。

1872年,抵达美国旧金山后,留学的小朋友们拍了一张合影。他们看到美国,感觉就像神魔小说、武侠小说中写的一样,太神奇了!

留学美国前的詹天佑,还是一个小朋友,地主家的一个少爷。进入美国宾,他很快被要求换上西装。

大清留美学生梁敦彦,17岁的时候还是这个样子。留学归国之后也成材了,在张之洞手下做事,后来担任过外交部长、交通银行董事长。

穿着黄袍马褂的吴仰曾,当时才14岁。他学成回国长大后,担任过主管留学事务的官员,又主持过一些煤矿工作。

一群穿着洋装的清朝留学生,他们的衣服放在今天也没过时!这群少年长大后,大多成为栋梁之材,前排左三是梁敦彦,后排右二就是著名的詹天佑了。

留美学生吴仲贤,已经没有辫子了,长大后担任过驻外总领事等外交官,还担任过汉口海关监督等。

留美学生黄开甲,19岁的时候拍的照片,长大后担任大官,在招商局、电报局任职,甚至担任过盛宣怀秘书。


1890年,已经不知道是第几届留美学生了,他们的年龄也更大了,应该是出国读本科、研究生了。

留美学生潘斯炽,学成回国后,当过南京造币厂经理,在上海棉纺织厂担任高管。

留美学生曹家祥,回国后担任过天津警察局长,也算学有所成了!

1905年,留学生在中国参加同学会,他们已经是高级官员了。

晚清赴美留学生里,虽然个个都成才了,但知名度最高的就是詹天佑。他长大后担任过京张铁路总负责人,修建了我国自主修建的最早的铁路。

上世纪初,京张铁路竣工时,总工程师詹天佑和高级铁路官员拍了一张合景。

京张铁路北京段,这是广安门的火车站,非常洋气!

京张铁路的铁路桥,居然如此发达!

京张铁路,居庸关一段,非常现代化了!

京张铁路,青龙桥火车站。

京张铁路,八达岭山峒北口。

1936年,已经进入老年的留美学生,最后一次参加集体同学会,他们个个都是朝廷高官了,在教育、外交、实业等多领域做出巨大贡献。
遗憾的是,当年西装革履的留洋学生,很多又穿起了封建社会的黄袍马褂。不过,入乡随俗,倒也是可以理解的。无论如何,这120个中国最早留学生,个个都成为高级人才,为中国做出很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