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藏族警员涉当中国代理人 检方突然全部撤控

纽约藏族警员涉当中国代理人 检方突然全部撤控 世界新闻网 01/15/2023 纽约东区联邦检察官办公室14日证实,撤销前纽约市警藏族警员白玛达杰‧昂旺(Baimadajie Angwang)涉非法充当中国政府代理人案件,取消全部指控,但拒绝说明具体原因。 根据起诉书,前皇后区111分局社区事务警员昂旺2020年9月在位于长岛的家中被捕,被控非法充当中国政府代理人、电信诈欺、诈骗等罪名,案件持续两年,他拒绝认罪,法院原本预定去年9月12日开始预审,但随后被推迟到10月19日,后又推迟到今年2月13日遴选陪审团。 纽约东区联邦检察官皮斯(Breon Peace)办公室13日无预警提交一份销案申请,指「经执法人员持续调查,联邦政府获得与指控有关更多信息」,要求主审法官科摩堤(Eric R. Komitee)撤销前市警藏族警员昂旺所有指控;纽约东区检察官办公室证实这一消息,但拒绝置评或提供详细原因。 今年35岁的昂旺,出生在中国西藏,通过政治庇护,已归化入籍,他17岁参军,先后服务海军与陆战队,曾至伊拉克与阿富汗等战场,2016年加入纽约市警,两年后调至111分局,2020年9月被捕后,停薪停职。 起诉书指,昂旺在没有通知美国政府的情况下充当外国政府代理人,指他自2014年以来与纽约中领馆多名官员一直保持联系,其中一名官员隶属于中共中央统战部下属的「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 检方的提供的证据称,昂旺多次向中国官员提供在美藏人信息,包括在各州竞选公职的藏裔美国人,提议中领馆官员与其接触、发展关系,出席纽约藏族社区的活动和会议后,向中领馆官员报告,还主动提出协助中领馆官员工作,并邀请中领馆官员出席市警活动。 根据起诉书,昂旺还涉嫌诈欺获得绿卡与公民身分,并质疑他购买房子的资金来源等,当局虽未以间谍罪起诉他,但若非法充当中国政府代理人、电信诈欺、诈骗等罪名罪成,他将面临最高55年监禁。 对此,昂旺的代表律师卡门(John Carman)指责联邦检方以「机密信息程序法」(the Classified Information Procedures Act,简称CIPA)为由,回避解释案件被撤销真实原因,「事实是他们(联邦检方)试图躲在CIPA之后,给人一种错觉这是合法的起诉,而事实完全相反。」 卡门表示,「昂旺是一位不错的美国人,曾为国家在阿富汗服役,但我们的国家却把他当成塔利班头领来对待」。 Source 涉嘲讽亚裔 8000人要求西北普大校长下台 …

求职网民调:通膨及支出增加 96%劳工想换新工作

求职网民调:通膨及支出增加 96%劳工想换新工作 世界新闻网 01/15/2023 求职网站Monster Jobs近期的一份民调显示,2023年高达96%的劳工计划寻找新工作,其中大部分是为了追求更高的薪酬。 Monster的职涯专家维琪·萨勒米(Vicki Salemi)指出,即便与「大辞职潮」高峰相比,96%仍是相当惊人的高占比。 Monster调查劳工寻找新工作的原因,40%的求职者表示由于通膨及支出增加,他们需要更高的收入;一些求职者认为目前的职位没有发展空间,一些人则认为自己身处不健康的工作环境。 失业率仅3.5%创新低 若以历史标准来看,薪资上涨一直处于高水平,但仍跟不上生活成本增长的速度,生活成本仍比一年前高6.5%,导致有更多劳工不满意薪资。 跳槽是普遍认可能够提升职涯前景和薪酬的最佳途径,事实上,跳槽与工作不变者之间的薪资增长差异正创下新高。 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1月,跳槽者的薪资增长7.7%,留在原岗位的劳工薪资增长5.5%。 虽然对经济衰退的担忧持续存在,就业市场有可能冷却,但近期的政府数据显示美国就业市场仍然强劲,失业率仅3.5%创新低纪录。 第一季是观望好时机 求职咨询公司Career Solvers总裁芭芭拉·萨法尼(Barbara Safani)指出:「一年中的第一季总是观望的好时机,因为财政预算已补足。」 尽管最近不时出现大幅裁员的报导,某些产业仍表现良好,「如果要裁员,一般会预先好几个月计划好,而这些公司不会在1月招募人力」。 注意升迁机会与环境 除了薪资问题,换新工作之前还有其他因素需要考量,萨法尼表示:「你可能会得到更高的薪酬,但审视新的工作机会很重要。」她建议衡量工作的所有层面。 Monster的专家萨勒米提醒,寻找更好的工作不代表一定要着重薪资层面,还有其他需要考量的因素,如升迁机会、工作弹性、健康的工作与生活平衡,「做好功课,找出好处有哪些,找到工作的文化,劳工可以同时拥有更高的薪资和正面、健康的工作环境」。 Source 40%的美国人有副业 4种职业工时少收入佳 …

中国驻加拿大使馆: 关于前往中国旅客疫情防控要求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加拿大大使馆 关于前往中国旅客疫情防控要求的通知 2023-01-14 19:01 根据中国政府2022年12月27日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中外人员往来暂行措施要求,前往中国旅客须在行前48小时进行核酸检测,结果阴性者可赴华。 为确保国际旅行健康安全,自2023年1月17日起(当地时间),执飞赴华航班的航空公司将负责查验旅客登机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请予以配合。中国海关将在旅客入境时对证明进行抽查。 为便于前往中国的旅客做好行前各项准备,驻加拿大使馆整理了《前往中国旅客疫情防控指南》(附件一)及核酸检测证明要求(附件二),请认真阅读,遵照执行,以免影响行程。 附件一:前往中国旅客疫情防控指南 附件二:核酸检测证明要求                                 驻加拿大使馆                                 2023年1月14日 附件一.doc 附件二.doc    Source 北大国发院报告:中国已有9亿人染疫 中央社 | 台北 01/13/2023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根据大数据模型估算,去年12月20日,中国多地新冠疫情已达高峰。截至今年1月11日,全国感染率累积约64%,累积约9亿人感染。 陆媒经济观察网13日报导,北大国发院副教授马京晶等人组成的课题组,近日发布了一份疫情感染报告,分析本轮疫情的传播特征、民众感染后的症状、人群和地区间差异等。 报告指出,在「新10条」推出后约13天,即去年12月20日,中国多地疫情就已达峰,到12月底各地感染均已过峰。截至今年1月11日,全国感染率累积约64%,感染人数累积约9亿。 在网络上,北京、上海、广州疫情显得很大,但北大国发院课题组根据数据估计,西部地区感染率可能更高。 报告估算,本轮累积感染率最高的前3个省份均属于西部地区,第一是甘肃省约达91%,第二是云南省约84%,第三是青海省约80%。 马京晶表示,报告得出的感染率是模型估计数据,根据网络平台上对感染后相关症状的搜索量计算得出来。如网上对「发烧」、「咳嗽」等症状搜索量上升,代表感染率上升。在这些数据基础上,成员再计算全国、各省、各城市的感染率。 …

Russian School of Mathematics

法知名学者:乌俄战争将导致美失去全球金融控制力

法知名学者:乌俄战争将导致美失去全球金融控制力 中时电子报 01/14/2023 法国知名学者托德(Emmanuel Todd)在接受该国《费加洛报》(Le Figaro)采访时谈到,乌俄战争攸关美国的未来,一旦友好的欧洲经济体变得疲惫不堪,届时美国将面临失去对世界金融控制的风险,战争转向消耗战,更是在比拼天然资源和工业能量,此外,西方媒体常传俄罗斯被孤立,现实却很骨感,多达75%的国家并不追随西方的论调。 据俄罗斯《塔斯社》(TASS)13日报导,托德回顾了芝加哥大学的米尔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教授所提供的一份分析,米尔斯海默认为,对于俄罗斯来说,乌俄战争是攸关俄国“存亡”的事情,而对美国来说,这只是其他国家之间的另一场游戏,谁的胜利或失败对美国来说并不重要。 但这种分析是不够的。托德认为,美国总统拜登现在必须要抓紧时间。美国是脆弱的,而俄罗斯经济的抵抗力正在把美帝国主义体系推向深渊。托德说:“没有人预料到俄罗斯经济能够抵御北约的”经济力量”。” 他确信,美国正处于长期衰退阶段,在其世界影响力逐渐走弱的背景下,它决定在其二战后获得的“保护国”——欧洲和日本,施加更大的影响力。这位专家指出,在这种背景下,欧洲经济的崩溃对美国本身来说充满了巨大的风险。 “如果俄罗斯经济对制裁进行长期抵抗,并设法使欧洲经济失血,并在中国的支持下设法生存,美国对世界的货币控制将崩溃,随之而来的,将会是美国为其巨大的贸易赤字,提供资金的能力几乎为零。这场战争已经成为美国存亡问题。它不能在俄罗斯之前退出冲突。他们不能放手。” 托德说:“这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现在处于一场无休止的战争中,处于一场必然导致一方或另一方崩溃的对峙中。” 这位专家说,乌俄战争“导致了实体经济,可以衡量国家的实际财富和它们的生产能力。”他特别指出,在2014年西方首次对俄罗斯实施重大制裁后,俄罗斯的小麦产量增加了2倍,以及俄罗斯在建设核电站方面的领先地位,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外。 冲突的结果“将取决于这2方系统,他们生产武器的能力,”托德认为。战争趋势走向消耗战,降低了美国其先进军事技术的影响力。消耗战将技术人员、原物料、天然资源和工业潜力的可用性推到了舞台上。 在这一点上,西方主导的全球化(Globalization)开始产生问题:“我们已经把这么多工业“从我们的领土“外移了出去,我们现在不知道我们的军工厂是否能够保持理想的生产速度,” 除了天然资源和工业资源之外,这位专家还指出了人力资源和教育的巨大作用。他指出,美国在人口方面比俄罗斯有2倍多的优势,但他建议读者记住,在美国只有7%的学生掌握工程专业,而在俄罗斯有大约25%的学生,这最终使得俄罗斯更具竞争优势。“美国正在用外国学生,主要是印度人,甚至在更大程度上是中国人,来填补这一空白。不过这种替代人力资源并不可靠,而且已经在减少了,” 托德还敦促不要忘记“意识形态和文化力量的平衡”。他回顾说,在苏联时代,共产主义意识形态被当作软实力来使用,在中国赢得了一些正面效果,在印度和欧洲也有部分赞誉。然而,对于穆斯林世界来说,由于苏联官方无神论,这种意识形态并不具有吸引力,”托德还认为,俄罗斯今天再次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大国,不仅是反殖民主义,而且是父系和与传统习俗有关的保守主义,可以吸引更大的支持。 “西方报纸悲哀地搞笑,他们一直在说:“俄罗斯被孤立了。俄罗斯被孤立了。”“但当你看一看联合国的投票情况,就会发现世界上75%的人不追随西方,在这种时刻,西方显得非常渺小,” 托德说:“目前的冲突,我们的媒体倾向于描述为政治价值的冲突,在更深层次上是人类价值的冲突。正是这种认识和深度的缺乏,使对抗变得危险。” “现实是,第3次世界大战已经开始了。很明显,这场冲突最初是一场有限的领土战争(乌俄战争),现在已经演变成以整个西方国家为一方,中国、俄罗斯为另一方的全球经济对抗,已经成为一场世界大战,”不过,他推测,考虑到目前的经济和人口因素,预计敌对行动应在5年内结束。 他认为,通过向乌克兰提供军事装备,欧洲国家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参与杀害俄罗斯人”,尽管他们并没有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欧洲人主要关注的是经济。我们可以通过通货膨胀和各种商品短缺,实质感受到战争的影响 ,”这位专家强调。 他说,俄罗斯在参与“与西方”的经济战争的同时,也在部分地恢复军事经济,但同时它也在尽力照顾人民。 “这就是继从哈尔科夫、基辅地区和从赫尔松撤军的目的。我们正在计算乌克兰人占领的平方公里,而俄罗斯人则在等待欧洲经济体的衰落。我们是他们的主要前线。” Source …

Russian School of Mathematics

“乌俄双方都无法取得军事胜利” 土耳其:将推动局部停火

“乌俄双方都无法取得军事胜利” 土耳其:将推动局部停火 Newtalk 01/14/2023 俄罗斯自2月24日侵犯乌克兰至今已持续将近11个月,造成数十万人惨死,数百万人流离失所。促成乌俄双方达成乌克兰谷物出口协议的土耳其14日表示,基辅与莫斯科当局都没有能够赢得这场战争的军事手段,土耳其已准备在乌克兰推动“局部停火”。 根据法新社报导,土耳其总统艾尔段(Recep Tayyip Erdogan)的外交政策顾问卡林(Ibrahim Kalin)坦言,正在交战的俄乌双方在未来数个月似乎不太可能准备达成“全面和平协议”,但战争的残酷代价或许能让乌克兰和俄罗斯双方重新考虑,并接受在特定交战区域的局部停火协议。 卡林告诉记者:“土耳其愿意推动局部停火,以及小规模的局部降温”,他强调:“从军事角度而言,没有一方能够赢得地面战争。”并指出,俄罗斯想要的是“受到身为大国的尊重,并且(避免)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在他们的后院”,至于乌克兰也需要俄罗斯提出足够的安全保证。 此前,艾尔段仰仗与莫斯科和基辅双方交好的关系尽力斡旋,设法调停战争结束,多次与俄罗斯总统普丁(Vladimir Putin)及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通电话商谈,身为北约一员的土耳其主持两轮初步和平会谈,也协助促成乌、俄两国在联合国支持下,达成恢复乌克兰谷物从黑海出口的协议。 Source 俄拟扩军30% 议员称最快今春扩大征兵年龄 中央社 | 莫斯科 01/13/2023 俄罗斯一位资深国会议员表示,俄国最快可能在今年春季扩大公民征召入伍的年龄上限。这是莫斯科当局计划把军队人数增加3成的一环。 路透报导,俄罗斯总统普亭(Vladimir Putin)去年12月支持俄国国防部提案,将义务兵役年龄由现行的18岁至27岁,提高到21岁至30岁。 俄罗斯国会国防委员会主席卡塔波洛夫(Andrei Kartapolov)在接受官方属性的国会媒体采访时表示,俄国可在今年春季起草,将征兵年龄上限门槛提高到30岁,但要先经过1到3年过渡期后,才会把下限门槛从18岁提高到21岁。 …

重演喜莱莉电邮门 拜登密件门连任恐梦碎

重演喜莱莉电邮门 拜登密件门连任恐梦碎 世界新闻网 01/14/2023 拜登总统私人律师14日证实,在拜登位于德拉瓦州威明顿(Wilmington)私宅车库旁的房间里,发现另外5份机密文档,与第1份文档发现的地点一样;而且截至目前,在拜登私宅与华府私人办公室已经发现16份机密文档。此事不但被共和党人士拿来大做文章,民主党自家人也担心拜登「密件门」恐会演变成前国务卿喜莱莉(Hillary Clinton)「电邮门」的翻本,令外界质疑拜登的执政能力,甚至成为阻挡拜登争取连任的最大绊脚石。 根据媒体报导,拜登时任副总统期间的第3批机密文档是12日晚间在德拉瓦州威明顿私宅发现,但延至14日上午才对外公布。 据了解,拜登私人律师在车库隔壁房间发现这批文档,但因为没有查看许可,于是邀请拜登法律顾问索柏(Richard Sauber)前往威明顿,协助私人律师将发现的文档提交司法部处理。 对此,前总统克林顿幕僚格根(David Gergen)接受CNN主播库珀(Anderson Cooper)专访时表示,「事件非常非常严重,不是在法律层面、而是在政治层面,这是一件非常、非常重大的事情,对(拜登)总统来说非常、非常重大。」而且格根直言「把机密文档摆着、迟迟不予处理,会让人们相信他可能在隐藏什么。」 尽管民主党人对于拜登「文档门」选择三缄其口,但共和党国会议员早已磨刀霍霍。 佛州共和党籍参议员史考特(Rick Scott)发文表示「@JoeBiden 要么是绝对的伪君子,要么就是完全无知,或许可能两者皆有,我们需要查个水落石出,有多久了?至少6年以上? 问责的时间到了。」 面对政敌一针见血的质疑,不禁令人质疑拜登「文档门」可能会演变成喜莱莉「电邮门」的翻本,也令外界质疑拜登的执政能力, 至于拜登本人10日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市举行的美墨加三国高峰会记者会上,被问及相关问题时强调,「我的律师会善尽职责,他们立即打电话给档案馆,把文档交付档案馆。」同时拜登也坦承不知道文档内容,因为私人律师建议他不要过问,并强调自己会全力配合调查。 针对拜登总统「文档门」事件,司法部长加兰德(Merrick Garland)已指派前联邦检察官许景(Robert Hur)为独立特别检察官加以调查,未来不排除约谈更多人。 Source 拜登总统任期进入下半场 内外挑战一大堆 …

美尼米兹号航母进南海 中公布山东舰实战化演练

美尼米兹号航母进南海 中公布山东舰实战化演练 世界新闻网 01/14/2023 美国尼米兹航母打击群日前进入南海「自由航行」,解放军海军昨天也发布一组山东舰编队近日在南海进行实战化对抗演练的视频和照片,互别苗头意味不言可喻。 解放军「人民海军」微信公众号14日称,近日南海某海域由多艘不同型号舰艇、数十架各型战机组成的山东舰编队在此摆兵布阵,一场实战化对抗演练一触即发。 「敌机」向编队近飞,战斗警报响起「编队加强对空防御警戒」指令一出,编队迅速构建起严密的预警探测体系,一张海空立体式「猎鹰大网」闻令展开,各舰快速变换战斗队形严阵以待。 接着,数批歼-15战机依令起飞、前出拦截「发现目标,请示攻击」。在攻防鏖战中飞行员充分发挥战术优势准确判断「敌机」意图,向「敌」目标发起「攻击」。 实兵对抗演练结束后,战鹰伴着夕阳陆续返航加油挂弹、通电检查、惯导对准……山东舰飞行甲板上舰载机再次出动,星河夜幕下又一批歼-15机喷着耀眼的尾焰伴着巨大的轰鸣声呼啸升空。 报导称,此次训练山东舰编队从难从严组训施训深入开展海面、空中、水下等多兵种、跨领域、高难度立体攻防作战科目专攻精练,训练中又有一批歼-15飞行员取得夜间航母资质认证,标志着航母编队体系作战能力进一步跃升。 美国海军13日发布新闻稿称,「尼米兹」号航母打击群12日部署进入南海开展行动,该打击群包括一艘航母、四艘军舰,正开展海上打击训练等多种演练。 据北京的「南海战略态势感知」智库13日透露,根据卫星影像显示,「尼米兹」号航母打击群当天下午在黄岩岛西北约200公里的南海海域活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同日援引国防部官员称,中方已派出两艘军舰跟踪监视该打击群。 美国海军网站介绍,这是「尼米兹」号航母打击群2022-2023年部署期间首次在南海开展行动,该打击群正在开展海上打击训练、反潜作战、多域一体化、地空联合训练等多种演练。 新闻稿宣称「尼米兹」号航母在南海行动是「美国海军在印太地区常规行动的一部分」。该打击群为美海军第11号航母打击群,此次行动除了「尼米兹」号核动力航母外,还出动了一艘提康得罗加级导弹巡洋舰、三艘伯克级导弹驱逐舰、第17舰载机航空联队,以及部分参谋人员。 Source 华府智库没讲的台海兵推结果 美最多恐损失4艘航舰 世界新闻网 01/11/2023 根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9日披露的华府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最新台海战争兵推结果,美方和日本虽守住台湾,但美军「至少两艘」航空母舰被击沉。然而,美国富比世杂志10日报导,在CSIS仿真的24次想定状况中,有时甚至损失了多达4艘航舰,占美军现役11艘航舰中的3分之1。 CSIS分析师马克.坎森(Mark Cancian)、马修.坎森(Matthew Cancian)及何理凯(Eric Heginbotham)在这一系列兵推的摘要中提到,在24次仿真里,尽管美日成功守下台湾,但大部分需付出损失至少两艘美军航母的代价,「有时多达4艘」,而且这样的战损「很快发生」。美方「通常」在第1或第2轮(1轮代表3.5个战斗日),就折损两艘前沿部署的航舰。 在其中1次仿真中,中国开始攻击后3周,美军1支拥有两艘航母、29艘巡洋舰及驱逐舰、10艘攻击潜舰的庞大特遣队驶向台湾。这虽是现代威力最强大的海军舰队之一,但中国的飞弹和鱼雷仍将之摧毁。前述3名分析师直言,在解放军潜舰、空射巡弋飞弹与水面舰毁灭性的火力下,这支美军舰队在没有替台湾解围下,就几乎全灭。 …

高盛裁3200人过程曝光:30分钟内打包、门禁卡即刻停用

高盛裁3200人过程曝光:30分钟内打包、门禁卡即刻停用 TVBS新闻网  01/14/2023 华尔街知名投行之一的高盛(Goldman Sachs),受到大环境影响、决定裁撤旗下多达3200名员工,瘦身计划近期正式启动,伦敦、纽约、香港等地陆续有员工受波及,也让「残忍裁员内幕」曝光。「每日邮报」(Daily Mail)等多家媒体报导,许多被裁员的人都是临时收到通知,要求他们在接获通知后30分钟内,完成办公桌收拾(Thirty minutes to get out),门禁卡也即刻停用;这些被残忍对待的员工,多半属于资浅或基层行员,他们多数未获去年辛苦工作的奖金,就这么失去工作。 大举瘦身6.5%人力的高盛,外媒指出,单就遣散费一事上,高层与中低层人员待遇差异非常大;主任或经理层级以上的高端管理人员,如果遭到裁撤,不只能持续领满一月份薪资,还可获得三个月本薪的遣散费。 但对于副总裁或以下的中低层员工,他们则只获得两个月遣散费,不少人连2022年的奖金都没拿到,就被通知收拾离开办公室。随着愈来愈多离开,求职社群平台LinkedIn也开始涌现大量被裁员成员的心情分享,有银行行员、工程师或分析师,他们许多人不是美国公民或拥有绿卡,非常担心自己无法保住手中那张居留签证。 高盛现任首席执行官苏德巍(David Solomon)去年底发给员工的内部消息中,就曾提到大环境诸多因素,都影响公司后续发展,像是货币紧缩、经济活动区缓等,公司正在评估、预期从2023年1月上旬开始进行裁员。对于领导团队而言,当前最重要的一点,要让公司做好准备,面对和挺过未来预期的逆风大环境。 Source 亚马逊料将裁员逾1.7万人 Salesforce宣布砍7000人 世界新闻网  01/04/2023 华尔街日报引述知情人士报导,亚马逊去年迄今展开的裁员行动,将影响超过1.7万名员工,比原先计划的裁撤人数还多,让亚马逊成为迄今揭露裁员规模最大的科技公司。另外,云端软件巨擘Salesforce准备裁员10%,并关闭部分办公室,做为整顿计划的一环。 亚马逊去年11月宣布裁员计划,主要针对设备产品部门、零售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当时预期裁减1万人左右,但知情人士透露,该数字可能调整。 从去年迄今,这家总部位于西雅图的公司已裁掉数千人,一些人士说,在未来几周展开的后续裁员,将使裁员总数超过1.7万人。截至去年9月,亚马逊在全球拥有150万名员工,有相当大的比率是在仓储工作,而知情人士表示,这波裁员主要是对办公室员工下手。 亚马逊是疫情爆发最大的受惠者之一,因消费者在疫情期间纷纷转向网络购物。为满足需求,亚马逊扩大其物流网络,并扩增不少人手。但随着消费者重返实体店面,需求开始减弱,迫使亚马逊广泛评估削减成本,检讨不赚钱的部门,酿成如今的局面。 另一方面,Salesforce 4日宣布,将裁掉10%的员工,并在特定市场减少办公室空间。消息激励该公司4日股价收盘涨逾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