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冠病感染人数暴增 重症床位紧缺 殡葬业出现“黄牛党”高价转卖名额

中国冠病感染人数暴增 重症床位紧缺 殡葬业出现“黄牛党”高价转卖名额 联合早报 01/01/2023 德国华裔病毒学家陆蒙吉教授说,北京度过重症和死亡的高峰预计还需要四到六周的时间。对于较晚暴发感染潮的城市而言,时间窗口也很小。 (上海/武汉综合讯)中国冠病感染人数暴增之际,多地医院的重症床位越来越紧缺,殡葬业也出现了“黄牛党”,将名额高价转卖给民众。 据第一财经、路透社和东方网等综合报道,北京、吉林、安徽、武汉、广州等多地二三级医院的患者,尤其合并基础性疾病的高龄老人开始增多,重症床位也越来越紧缺。 最近一个多月以来,中国的重症床位已经急速扩张。每10万人口的重症医疗床位在11月12日不足四张,截至12月25日已经达到每10万人12.8张。即便如此,重症床位的供需依然失衡。 例如,北京航天中心医院作为一家三级综合医院,截至12月31日重症床位达到130张,占比超10%,超出国家要求的8%。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陈济超说,即便如此,无论是综合ICU还是多个专科ICU,床位已经达到比较饱和的状态。以呼吸科为例,在12月初床位扩增之后,目前的床位使用率已超过100%。 德国华裔病毒学家、埃森大学医学院病毒研究所教授陆蒙吉说,根据既往数据,奥密克戎引起的第一波社会面疫情的周期一般在三个月左右。但由于中国重症医疗资源存在历史欠账,叠加冬季流感高发期等情况,整体演进周期大概率都会拉长。 陆蒙吉认为,北京度过重症和死亡的高峰预计还需要四到六周的时间。对于较晚暴发感染潮的城市而言,时间窗口也很小。一方面需要更充分调度社会以及基层医疗机构力量,实现医疗救治压力分流;另一方面,要谨防重症医疗资源分配失衡,导致其他疾病患者得不到及时救治。 除了医疗挤兑的问题,中国多地殡葬业负荷超重。据报道,星期天在武汉市郊的汉口殡仪馆,有送葬者和灵车陆陆续续抵达。入口工作人员拒绝回答最近工作量的问题。不过,成都和北京的多个殡仪馆透露,自防疫政策取消,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繁忙。 殡葬业负荷超重还催生了“黄牛党”,他们通过插队获得名额,再高价转卖给民众。上海虹口分局12月29日抓获20余名殡葬“黄牛”,他们将名额以1500至2000元人民币(约292至389新元)不等的高昂价格,卖给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上海警方已成立专班进行打击,重点针对殡葬业从业人员非法获取家属信息、伺机哄抬殡葬服务价格等问题。 专家:没了大规模检测 实际感染和死亡数高得多 中国疾控中心周日报告新增5138起确诊病例,新增死亡病例一起。不过专家认为,由于大规模检测不再进行,实际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要高得多。中国政府一再强调,疫情形势发展在预期和可控中,防疫政策科学精准。部分地方政府称,疫情已达峰,即将进入流行尾期。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星期六说,自12月23日以来,全市发热门诊就诊患者人数开始高位回落,日均就诊量从高峰期的六万人下降至1万9000人,预计在2023年春节前本次疫情将进入流行尾期。财新网星期天也报道说,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赛娟团队和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范小红团队初步判断,此轮奥密克戎疫情感染人数于2023年元旦前后在北京、广州、上海、重庆等城市接近尾声。至于四川、陕西、甘肃、青海等省,估计在农村和中小城镇地区的感染峰值将于2023年1月中下旬出现。 Source 洛杉矶华人回国送药救命 人间炼狱比媒体报导更惨 世界新闻网 12/30/2022 中国大陆12月7日突然取消防疫清零政策,三周来各地疫情硬着陆。面对大规模感染,洛杉矶华人对国内家人和亲友状况心急如焚,部分华人近日冒险赶回老家送医送药,以「人间炼狱」形容所见所闻,称「真实情况比美国媒体的报导惨太多了」。 洛杉矶华人Z先生和几位在美几位友人28日从洛杉矶经香港飞往家乡成都,那里有他92岁的老父亲和其他家人和至交友人。 …

日本机场确诊暴增20多倍 几乎都有中国旅游史

日本机场确诊暴增20多倍 几乎都有中国旅游史 中央社 | 东京 01/01/2022 日本政府厚生劳动省昨天公布,在日本机场检疫确认92人感染COVID-19,较前一天的4人大幅增加,主因12月30日开始普筛从中国本土入境人士,染疫92人中有90人具中国旅游史。 日本读卖新闻、日本电视台、时事通信社报导,这92例COVID-19(2019冠状病毒疾病)感染者都是2022年12月30日抵达日本成田等机场的旅客,其中90人具中国旅游史,有13人出现咳嗽或发烧等症状,另外77人无症状。 从2022年10月中旬以来,日本机场检疫每天验出阳性患者几乎不到10例,但到了当年底却快速增加。 日本政府为因应中国疫情急速扩大,从2022年12月30日起要求中国本土入境日本及具7天内中国本土旅游史的旅客全数快筛,强化边境管控措施。 日本全境昨天共添加10万6412例确诊病例及256例死亡病例,重症患者人数较前一天增加14人,总数为588人。 Source 中国低估新冠死亡人数?全球关注 卫健委回应了 中国新闻组 12/31/2022 英研究机构预测中国每日新冠死亡人数,从5000人调高至9000人之际,中国是否低估当前新冠死亡人数备受瞩目。中国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专家梁万年29日表示,在疫情快速传播期,很难准确判断病死率、死亡率,疫情周期过去后,才能比较精准地判断。梁万年强调,判断疫情危害,死亡是一个重要指针,专家团队和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 界面新闻报导,梁万年说:「现阶段应该把防重症、防病亡作为优先,这也是防控策略重点调整的体现,把防死亡放在一个非常优先的位置。」 针对中国疫情防控是否放开太快,梁万年表示,中国疫情防控政策调整是基于对病原体和疾病的认识、人群免疫水平和卫生健康系统抵抗能力、社会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三者的判断,现在的调整是恰当的、科学的,也是依法的,符合中国防控实际的。 谈及未来如何防控新毒株,梁万年说,中国非常关注病原体变异情况监测,也积极参与全球病原体监测工作。一旦发现新的变种,或者变异导致病毒致病力、传播力、毒力等方面发生变化,中国会及时通报世界卫生组织,并在防控方案、医疗救治等方面做好相应的优化完善和调整。 谈及口岸开放会否加剧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司司长焦雅辉29日表示,不同省份、不同城市正在经历不同的疫情阶段,对于现在处于疫情高峰的城市,医疗资源曾经出现过结构性的供需矛盾,针对这些情况,中国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扩大医疗服务供给,扩容医疗资源等。她认为,1月8日防控政策调整后,开放口岸和边境后的人员往来不会造成中国医疗资源的紧张情况出现。 另据路透报导,总部位于英国的健康数据公司Airfinity 29日表示,中国每天可能有大约9000人死于新冠病毒,几乎是一周前估计的两倍。 Airfinity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自12月1日以来,中国累计死亡人数可能达到10万人,感染总人数为1860万人。它表示,在实施最近对报告案例的更改之前,它使用的模型基于中国各省的数据。 Airfinity预计,中国的新冠感染将在1月13日达到第一个高峰,每天有370万例。 …

中国疫情海啸 估6亿人染疫 20天超过全球3年

中国疫情海啸 估6亿人染疫 20天超过全球3年 中央社 | 台北 01/01/2023 中国正处疫情海啸,专家推估北京恐近1800万人染疫,另据综合各种估算全中国感染人数直上看6亿大关,表示20天的感染率超过了全球所有国家3年的感染率,未来如何发展难以预料。 中国当前疫情既快又猛,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前首席科学家曾光近日指出,这波Omicron风暴进展速度超过想像,他估算北京市感染人数可能已超过80%,甚至还有可能更高。 中国新闻网络资讯平台「今日头条」,去年12月30日刊发作者署名「管理视界」的文章指出,以北京约2200万的常住人口推算,80%的感染人数就是1760万,将近1800万人。 文章指出,曾光这个估计是比较客观的,由于他已经退休了,所以才敢做这样的大胆估算。 作者举自身观察,周围的北京员工的感染比例都超过90%了,不少已经接近100%了,现在还没确诊的人真是凤毛麟角、非常稀少,一周前未感染的少数人本周多数都确诊了,估计北京感染人数已大概超过1800万。 文章表示,这次中国Omicron飓风与众不同,犹如毒风飘过,人群成片倒下,发热酸痛咳嗽不止,如此迅猛的传播速度和感染能力,恐怕也是人类传染病史上从未有过的。 由于中国已经不做大规模检测,政府也没有创建抗原自测上报平台,没有准确的统计数据,但从网上发布的各种预测情况来看,比较一致的结论是:目前全国绝大多数城市都已经达峰,感染率都超过了50%,一些城市甚至超过了90%,综合平均估算,全国感染率已经超过了40%,也就是说全国感染人数至少5.6亿人,甚至有可能超过6亿人了。 文章举近期网传卫健委的会议纪要,12月1日至20日中国累计染疫已达2.48亿人,换算感染率17.63%。随后10天是各地感染速度加速的时间,多数城市在这10天中达到峰值,因此感染率超过40%、感染人数达6亿的推算并不算高,是比较符合实际。 中国自12月7日抛出优化防疫新10条松绑防疫后,文章认为开放后病毒的迅猛传播犹如一场飓风,超过了国内外所有专家的认知,「20天的感染率超过了全球所有国家3年的感染率」,真是前所未有。 这篇文章表示,目前没有一个专家能对此作出明确的判断,这个疫情未来会怎么发展,会造成多大的危害,现在没人能明确判断,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资讯,至2022年12月18日的统计,全球共计超过6亿4900万例确诊病例及逾660万例死亡。 Source 洛杉矶华人回国送药救命 人间炼狱比媒体报导更惨 世界新闻网 12/30/2022 中国大陆12月7日突然取消防疫清零政策,三周来各地疫情硬着陆。面对大规模感染,洛杉矶华人对国内家人和亲友状况心急如焚,部分华人近日冒险赶回老家送医送药,以「人间炼狱」形容所见所闻,称「真实情况比美国媒体的报导惨太多了」。 洛杉矶华人Z先生和几位在美几位友人28日从洛杉矶经香港飞往家乡成都,那里有他92岁的老父亲和其他家人和至交友人。 …

美中月球竞赛愈演愈烈 今后2年决胜负

美中月球竞赛愈演愈烈 今后2年决胜负 世界新闻网  01/01/2023 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于1日报导,美国和中国间针对月球的太空竞赛正愈演愈烈,今后两年可能决定哪一方占上风。 美国太空总署(NASA)署长尼尔森(Bill Nelson)接受Politico专访时指称,北京可能在月球表面创建一个根据地,并企图支配月面上资源最丰富的几处地点,或甚至禁止美方进入。 曾任佛州联邦参议员及美国太空人的尼尔森说,事实就是美中「处于一场太空竞赛」。他举共军在南海存在领土主权争议的岛礁建军事基地为例,「如果各位怀疑(北京不会在月球如法炮制),那就看看它在南沙群岛的做法」。 美中正在登月等太空计划上各自努力。美国以无人的「猎户座」(Orion)太空船,环绕月球26天的「阿提米丝1号」(Artemis-1)任务成功,让NASA登月计划迈出一大步,目标是2025年让太空人重返月球。 此外,国会通过一笔给NASA的全年度预算,包括接下来两项月球任务「阿提米丝2号」(Artemis-2)与「阿提米丝3号」(Artemis-3)的花费,但国会并未如NASA所愿,同意其请求的全部经费。 中国的太空计划则企图心十足,包括新建名为「天宫」的太空站,并宣布在这个10年结束前,达成中国太空人登月目标。 反观美国太空计划则出现严重延宕,计划所仰赖的一系列新系统和设备都尚在研发测试中,恐因此落后中方。 美国新成立的太空军参谋长妮娜.阿玛尼奥(Nina Armagno)去年12月在澳洲参访时表示,中国「完全可能赶上并超越我们,绝对!」她说,中方迄今在太空计划上达成的进展「令人震惊」、「惊人地快」。 Source 中美关系何时走向稳定?解放军少将:10年差不多 世界新闻网  12/17/2022 中美关系未来将如何共处,解放军海军少将杨毅17日表示,中长时间内,美国将中国设置为「唯一的最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这个结论不会变,现在美国总体力量比中国强,所以屡屡触碰中方红线,但随时间推移,两国力量对比天平趋于平衡时,也许是关系走向相对比较稳定的时候,「我觉得十年也差不多」。 中共党媒「环球时报」17日举办年会,在「中美共处:新模式要磨合多久?」议题讨论中,杨毅做出上述表示。 杨毅表示,中美两国是「志不同道不合」,即中国主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美国则试图维持和强化它的全球霸权地位,中国主张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而美国坚持从实力、地位出发,与中国进行竞争。 因此,杨毅认为,在短期间包括中长时间内,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定位,即中国是美国「唯一的最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这个结论不会变。中美之间的竞争是难以避免的,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杨毅说,现在的关键是如何竞争,中方主张新型大国关系,合作共赢,美国信奉「丛林法则」,但中美关系现在至少有一点是公约数,就是努力防止可能导致冲突的竞争, 包括在俄乌冲突问题上,中国也不愿意发生大的冲突,特别是核冲突。 对于中美之间如何安装防护栏、安全阀,他说中美思路是南辕北辙的,所以若按照通常的国际关系理论来讲,处于竞争状态的关系要维持稳定,除了基于共同的威胁和共同的利益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双方力量的总体平衡。 …

展望2023/房贷利率小跌房价降 买家仍难入市

展望2023/房贷利率小跌房价降 买家仍难入市 世界新闻网 01/01/2023 高房贷利率、通膨和经济衰退的阴影重创2022年房屋市场,美国房价2023年预料下跌,但新买主也不会因此大增。 分析人士表示,即使房价因整体负担能力问题而下跌,但2023年房屋销售可能会持续放缓。 国会山庄报(The Hill)报导,新买家的难关在高房贷利率,30年期固定房贷利率今年从约3%增至约7%;经济学者表示,联准会调高利率以降低通膨。 尽管房价下跌,却让人更难买房,尤其是难以负荷日常开销加重的家庭。  华府智库「两党政策中心」(Bipartisan Policy Center)的德威利格房市政策中心(J. Ronald Terwilliger Center for Housing Policy)运行主任席亚(Dennis Shea)表示,即便房价下跌,7%利率的影响也很大。 过去一年来大涨的房贷利率近几周回落,抵押贷款银行协会(Mortgage Bankers Association)预测30年期房贷利率将在2023年底降至约5.2%,但房地产商Redfin和房产网站Realtor.com预测,房贷利率只会小跌。 联准会主席鲍尔(Jerome Powell)指出,央行将缩减升息幅度,有助于稳定市场。 但对许多买房者而言,房贷仍是一大难关。 …

拜登总统任期进入下半场 内外挑战一大堆

拜登总统任期进入下半场 内外挑战一大堆 世界新闻网 01/01/2023 新年伊始,拜登总统第一个任期进入下半场,但拜登政府无论外交还是内政,都面临严峻挑战。 俄乌、中国、中东 以俄乌战争来说,开打近11个月尚未结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盟国向乌克兰提供大量援助,让乌克兰得以承受俄罗斯攻击,但拜登政府如何结束这场战争以及北约东扩计划如何处理,还有欧洲是否吸取战争教训,以摆脱对俄罗斯能源依赖,各种障碍依然存在。   拜登上任后,将外交政策重心重新放在与中国的竞争,军事重点也转移到亚太地区,将中国视为最大的竞争对手。但台海两岸相互依存度很高,加上中国境内有7万家美国企业,美中关系也剪不断,理还乱。拜登在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面时,展现更多平衡和弹性,日后如何与中国打交道,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在动荡不安的中东地区,与伊朗达成核协议遥遥无期。向沙乌地伸出的橄榄枝,被丢回拜登脸上。以色列政府已经右倾,尽管拜登竭尽全力维持局势稳定,但两国关系龃龉难免。 疫情、移民、经济 至于内政问题。拜登政府成功控制美国新冠疫情,而且成功帮助美国达成比其他多数主要国家更温和的危机软着陆,但未来如何采取因应措施以及投入必要资源,领导国际社会共同防范下一次可能降临的疫情,则需要长期规划。  边境非法移民问题堪称拜登政府的一场噩梦。眼看从世界各地偷渡的非法移民日益增加,加重地方政府负担,但拜登政府针对无证移民入境管理问题,至今依然提不出一套具体解决方案。 至于国人最关切的经济问题,由财政部长叶伦(Janet Yellen)主导的全球性最低企业税(global minimum tax for corporations)开始,到成功推动半导体芯片法(CHIPS and Science Act)立法,在在向国际社会明确表达美国的全球竞争力,绝对不输中国。 俄乌战争引发全球能源吃紧,拜登政府采取战备储油便宜时购买天然气,在价格较高时释放的做法,堪称明智之举,国内经济从疫情受创谷底重新站起,预估通膨危机将在2023年显著减缓。 拜登上任后带领美国重返巴黎协定,并通过美国史上最大手笔对抗气候变迁的「降低通膨法」(Inflation Reduction …

为民纾困 全美各州大手笔减税

为民纾困 全美各州大手笔减税 世界新闻网  01/01/2023 物价一路飙涨,各州政府推出减税,2023年民众所得税将可少缴一些。1月1日起,全美约有12州个人所得税税率调降,居民领薪时将有较多钱可拿到手。这是州政府连续第二年为州民减税,「税务基金会」(Tax Foundation)形容为「空前的减税潮」。 「税务基金会」州税计划副总监瓦查克(Jared Walczak)说,各州减税潮的出现是因为疫情相关税收成长、通货膨胀、劳工流动率增加,以及各州之间劳资竞争越来越激烈。 瓦查克接受华盛顿时报(Washington Times)访问时说,过去两年来,各州出现创纪录的成长,州政府如今「仿佛坐在钱堆上」。他表示,同一时间里,许多民众则因为通膨而挣扎,州政府因为纾困而受惠,也体认到因为远距上班或混合式工作型态的关系,纳税人已变得比以往有着更高的流动率。 他表示,综合各种因素的结果,各州之间在税务方面竞争日益激烈,与以往相比,如今州政府越来越多决策是以缴税、生活开销为主要考量。 「税务基金会」统计指出,有38州将于2023年改变税制,阿拉巴马州、德拉瓦州、爱阿华州、罗德岛州、内布拉斯加州对于州民的退休收入或军人退休金所得税,将予以全数或部分豁免。 企业也是这波减税潮的受益对象。阿肯色州、科罗拉多州、内布拉斯加州、新罕布夏州、宾州都将在2023年调降企业税税率。 亚利桑纳州、爱达荷州、密西西比州将降低税率,同时把累进式所得税率(graduated-income tax rate)改为单一税(flat-rate)架构,也就是不分收入金额多少,都以固定税率征税。 减税风潮多半由共和党执政州的州议会发起,但民主党执政州也不落人后。夏威夷州、伊利诺州从1月1日起将扩大劳动所得税收抵免(Earned Income Tax Credit,EITC)。 瓦查克说,全国各地都在减税,有27州已为至少一项重要税款减税,其中有21州已降低个人所得税。他说:「减税风潮出现在各地区域,在红州看得到减税,紫州也有减税,甚至某些蓝州都有减税。这绝对是过去两年里的大规模趋势。」 身为蓝州的科罗拉多州,州民通过公投降低个人所得税与企业税税率,从原本的4.55%降至4.4%。 Source 报税时记住…这12种被动收入不必缴税 世界新闻网  …

先捧后抛…8网红哄擡股价被起诉 牟利上亿元

先捧后抛…8网红哄擡股价被起诉 牟利上亿元 世界新闻网  12/31/2022 联邦司法部29日(周四)宣布,北德州路易斯维尔市(Lewisville)74岁居民芭芭拉巧莫斯(Barbara Chalmers)藉职务之便侵吞雇主至少2900万元,她接受检方的认罪减刑协议,最多可能被关10年,还必须赔偿受害人的金钱损失。 这项宣布是联邦司法部(US Justice Department)德州东区支部发布的,法院文档中指出,巧莫斯受到达拉斯的柯林斯家族(Collins Family)信任,让她担任几间家族企业与一间慈善基金会的会计长(bookkeeper),司法部指控巧莫斯可能从2012年就开始侵吞款项,以她的职权开出至少175张支票,把支票存入她自己拥有的帐户。 为了掩饰钱的流向,她设立了一家建筑公司,支票的擡头不是她的名字,而是建筑公司的名称,巧莫斯是那家公司的总裁(president)。另外,每年年尾交给代为报税者(tax preparers)的公司与基金会的财务报表中,把雇主的各个帐户的金额用假文档另行编造,以免雇主发现金额短少。在她侵吞的款项中,有超过2500万元是进到她自己的建筑公司的银行帐户中。 毕竟2900万元是个巨大的数字,柯林斯家族后来对帐目起疑,向执法单位举报,联邦调查局FBI立案深入调查,案情逐渐明朗,巧莫斯知道证据确凿、无可抵赖,接受了检方提供的协议,对一项洗钱(money laundering)罪名自己承认有罪,检方则保证判刑不会超过10年。 另外,司法部起诉(indict)八名网红,指控他们藉社群媒体哄擡证券价格图利,其中四人是德州居民。法院文档指出,这些人先买下某支股票,然后利用他们在网络上的名声,集体吹嘘这支股票有多棒,他们的粉丝纷纷入场购买时股价大涨,然后他们趁热抛出获利,总利润达1亿1400万元。执法单位指出,这种手段叫「先捧后丢」(pump and dump),投资人应该提高警觉。 Source 网络假退费 以小钓大骗钱 致电银行揭穿 世界新闻网  12/25/2022 对普通人家来说, 413美元算是一笔不大不小的款项,若是平白无故被人拿走,肯定不会摆休。诈骗团伙利用这一点钓鱼,使出欲擒故纵的手法,把金额放大100倍讹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