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州哈德逊郡多数地区调涨房屋税 仅泽西市和古滕贝格减税 世界新闻网 7/01/2023 新泽西州哈德逊郡(Hudson County)委员会27日通过6.88亿元预算,郡内除了泽西市(Jersey City)和古滕贝格(Guttenberg)会减税外,其它地区所有屋主的郡房屋税,增加10到153元不等。 其中以威霍肯(Weehawken),东纽瓦克(East Newark)和肯尼(Kearny)三处增税最多,平均房屋税将分别增加114元、153元和96元;泽西市平均房屋税则将减少27元,古滕贝格则将减少16元;其它地区涨幅则是从10元到70元不等。 这次房屋税调涨紧跟在调降了八个地区房屋税的2022年预算之后;2022年威霍肯的房屋税调降最为显著,让屋主平均可少交约339元。 当局当时表示,联邦政府的新冠肺炎资金,是去年整体税收基本无调整的主因;尽管如此,北博根(North Bergen)、贝玉恩市(Bayonne)、肯尼和哈瑞森(Harrison)等地区税收仍出现增涨。如今,随着新冠肺炎资金即将耗尽,税收也随之调涨,从3.99亿元增加至4.14亿元。 泽西市作为该郡最大城市,在当局的开支计划中所需支付的费用也最高,为1.836亿元;霍布肯市(Hoboken)名列第二,支付6470万元;东纽瓦克这个人口不到3000人的小行政区,虽然份额有所增加,但所需支付仍低于100万元,为92.6万元。 委员奥戴(Bill O’Dea)表示:「我们现在的状况是,得在接下来18个月内,针对要如何资助当初用新冠肺炎资金所资助的项目,做出些困难的决定。」 整体预算仅较2022年增加了0.1%,到6.87亿元;2023年度支出增幅最大的,是伤残保险和工伤赔偿保险,增加了150%到600万元;郡工资较去年增加了6.2%,来到1130万元;郡政府下多数部门的工资都出现调涨,包括警长办公室、公园部门和交通服务部门,工资涨幅约为 10% 但在预算收入方面,补助资金减少了65%,也就是4840万元。 Source 南加神秘豪华古宅一周成交 要价680万 世界新闻网 6/29/2023 这栋优雅的意大利复兴时期风格的房屋建于1929年,由著名建筑师华莱士内夫设计。(取自Zillow) 拥有「华人比弗利山庄」之称的圣玛利诺市(San …
Category: FINANCE
买房热情不减 南加华人区房市供不应求 世界新闻网 7/01/2023 加州地产经纪协会最近报告显示,南加州房市回暖,各地区房屋价格较前月均有上涨,而洛杉矶县华人聚集城市的买房热情更是高涨。房产专家表示,未来看好圣盖博谷地区房屋市场。 南加地区5月份房屋市场向好,独立屋价格和销售量与上月相比均为上涨。对于近期回暖的房屋市场,波克夏地产公司(Berkshire Hathaway)的资深豪宅部门主管李贞德(Janice Lee)表示,比如圣玛利诺市200万至300万上下的入门级房屋,近期只要一上市就会收到很多买家意向,基本一周内就可以确定买家,平均加价15%左右,而且有很多现金买房offer和场外(off-market)交易。 对于近期需求面的大幅增长,李贞德分析认为:一方面从今年开始,来自中国的买家需求增多;另一方面,在去年利率突然调高后许多人一时无法接受这么高的利率,但到近期,买家已经逐步习惯接受高利率的环境,并对未来可以重新贷款怀有预期。 「买房子像是一个婚约,中意的房子很难碰到;当下的房贷利率只是一个约会对象,之后还可以重新贷款『换对象』」。 李贞德还表示,疫情期间有不少人买到的房屋可能不是自己完全中意的,但目前的高利率环境导致了他们的购房能力下降,短时间内无法进行置换,这也是供给市场表现紧张的原因之一。 对于最近房市新行情,全美房地产经纪人协会(NAR)专任讲师吴程远(John Wu)称:「房市好像还没冷却就开始回温了。」 他指出,即便在当下高利率的环境影响下,很多人还是觉得可以先买房,等未来利率走低重新贷款。此外,近期的经济数据表明美国的通膨并未得到缓解,人们对未来资金贬值的预期还是很高。 「对很多华人来说,他们的想法是与其让自己的存款贬值,不如投资房产。」 不过,南加州地产经纪袁立功(Jimmy Yuan)表示,每栋房屋的状况不同,一概而论并不合适。他现在正在代理的一栋罗兰冈2000年左右建造的房子,虽然屋况良好,生活便利且社区安全;但由于没有做太多的装修升级,买家觉得房屋内部较为老旧,一些买家就开始「杀价」。如果卖家在出售前花钱重新装修,提升房屋卖相,则会获得较大的涨幅空间。 Source 南加神秘豪华古宅一周成交 要价680万 世界新闻网 6/29/2023 这栋优雅的意大利复兴时期风格的房屋建于1929年,由著名建筑师华莱士内夫设计。(取自Zillow) 拥有「华人比弗利山庄」之称的圣玛利诺市(San Marino),近日一座55年来首次上市的神秘豪宅上架销售。该房屋要价近680万美元,但并未影响购房者争相抢购,上市仅一周就进入成交流程。 …
终结大学招生平权措施幕后推手 71岁布鲁姆:搜索下一个提控目标 世界新闻网 6/30/2023 71岁的保守派维权人士布鲁姆,是主张废除大学招生考量族裔做法的幕后推手。(美联社) 长达半世纪以来,美国大学招生根据平权措施(Affirmative Action)考量申请学生种族背景的作法,29日被最高法院裁定违宪;废除平权招生措施的幕后推手是71岁的保守派维权人士布鲁姆(Edward Blum),他正在搜索下一个提控的目标。 哈佛大学与教堂山北卡罗来纳大学遭控招生过程歧视亚裔及白人学生,最高法院做出裁决,理财顾问出身的布鲁姆身为这两件诉讼的发起人;过去30年来,布鲁姆投身多起诉讼,希望从法律层面着手,把「种族偏好」(racial preferences)从美国生活中剔除。 布鲁姆参与案件中多起诉讼成功,却也同时引发不少争议,某些保守派人士把布鲁姆视为英雄,某些左派人士则说布鲁姆种族歧视。 布鲁姆没有读过法学院,却有八起诉讼一路打到最高法院。由于保守派大法官居多数,裁决前一般即预料最高法院可望推翻40年前判例,裁定两校招生过程考量种族因素违宪。 被问到会如何形容自己时,布鲁姆回答说,过去是个马拉松跑者,有着无比毅力,还能忍耐各种不舒服。这些人格特质让他在数十年里成为保守派推动立法改革的重要先驱。 布鲁姆说,1964年民权法案(Civil Rights Act)明白禁止根据种族而对美国人民做出差别对待,「如此规定这些年来都被忽略了」。 批评人士说,布鲁姆害美国走回头路,种族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迄今仍在,教育领域特别明显,许多拉丁裔、非洲裔及低收入族群形同隔离在缺乏资源的学校。 布鲁姆则说,非常敬佩对儿女学业表现有着高度期望地家庭。他说,数以百计不同族裔劳工家庭家长来信指出,儿女虽然成长条件不佳,学业表现却胜过有钱的同学。 他在位于缅因州家里的办公室开始搜索着下一个打算提告的案件。 Source 最高法院裁决后 申请大学论文 可谈族裔背景 世界新闻网 6/30/2023 …
学贷豁免计划遭打回票 大法官:拜登等同在重写法律 世界新闻网 6/30/2023 最高法院大法官30日以6票对3票裁决指出,拜登政府的学贷豁免计划逾越权限。图为民众在最高院外庆祝。(Getty Images) 拜登总统去年推出的学贷豁免计划,如今被最高法院打回票;最高法院大法官30日以6票对3票裁决指出,拜登政府的学贷豁免计划逾越权限。 2022年夏季,拜登宣布推出学贷豁免计划,个人年收入12万5000元以下者可获得免除最高1万美元学贷,曾经领取「裴尔奖助金」(Pell grant)的低收入学生可获最高2万元学贷免除。 拜登政府主张,根据疫情发生后通过的「英雄法案」(HEROES Act),教育部长有权提供学贷纾困,确保联邦学贷借款人在疫情危机底下不至于受到经济重创。 共和党执政州及保守派组织对学贷豁免计划提告,指控拜登政府企图以疫情理由取消总额4300亿元的联邦学贷,有违法之嫌。 首席大法官罗伯兹(John G. Roberts Jr.)在裁决书中写道,拜登政府与教育部长的作法,等于是「重写法律」。 罗伯兹在主要意见书里指出,教育部长的学贷取消方案其实不能称为豁免(waiver),因为计划不但注销现行法规,还让规定大幅扩张及延伸。 罗伯兹指出,不论「豁免」或「修改」(modify)的广义定义为何,这些用词都无权重写既定法律。他指出,政府如果要更改法律规定,必须获得国会的直接授权。 罗伯兹在意见书中写道:「此案问题并不在于某些事情该不该做,而在于谁有权力去做。」 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导,原本在学贷豁免计划中受益的借款人,最高法院裁决出炉后,学贷将无法消除;疫情期间准许暂停偿还的学贷,今年10月将恢复每月必须按时还款。 白宫先前表示,学贷豁免计划公布之后,大约2600万人向教育部填写申请表,其中1600万人申请获得批准,但后来德州法院下达全国禁止令,教育部申请表被迫下架。 Source 哈佛、北卡大学招生考量种族 最高院裁定违宪 世界新闻网 …

大学将放弃招不同族裔的学生?恐难有定论 世界新闻网 6/30/2023 图为平权措施的支持者29日在最高法院外关心大法官的裁决,最高院的决定将影响未来各大学招生不可再依族裔背景考量。(Getty Images) 最高法院29日对哈佛大学和教堂山北卡罗来纳大学考虑种族因素招生政策案裁决违宪,让华裔积极参与的「学生公平入学」组织(SFFA)获得最终胜利,不少华人家长对子女未来进入菁英大学也因此产生更高的期待,然而消除了种族因素作为招生标准,大学是否就会放弃招收不同族裔、不同阶层的学生?恐怕很难有肯定答案。 事实上,一些大学很久以前就对最高院29日的裁定结果未雨绸缪,近年来大学招生负责人员也一直挖空心思,应对早就预料到的判决结果。 平权措施在美国有其历史背景,实施数十年来,对种族公平有其贡献,但在大学招生政策上,却对「模范族群」亚裔来说,反而相对限缩,已经并继续损害成绩优异的亚裔学生权益,使得他们被录取的几率,远远低于考试成绩相似的其他族裔申请人。 亚裔在美国发展的历史中,遭受过「排华法案」、「禁止异族通婚」等明显的歧视,在大学平权措施的录取政策中,亚裔其实也受到那些想限制亚裔学生数量的大学歧视,然而包括在最高法院投下反对票的法官,都未正面提到过这项存在的事实。 另一方面,一些包括亚裔在内的少数族裔学生现在的经济与社会优势大大好过从前,他们的家庭可以为孩子安排家教,可以结交有权势的朋友,参加昂贵的社交或体育活动,甚至例如过去几年掏出巨资贿赂名校相关人士,为子女打开入学大门的多个案例,都不乏华裔家庭。 在此同时,一些家境艰难、贫困的学生,不管族裔为何,他们往往要付出比家境优渥同学多出好几倍的努力,才能争取到名校青睐,获得宝贵的「翻身」机会。 诚如芝加哥资深高中教师包东宇从他多年在公立高中接触过成千上万学生的经验表示,「社会现实的不公平」不容忽视,一定程度的照顾教育资源相对弱势的族群有其「合理性」。 在平权措施争议过后,大学招生应该也必须转向更全面的标准来评估入学,单以肤色,或单以成绩高低作为考量依据,都无法获得所有人的认同,抗争甚至诉讼也将持续发生。 华人家长在期待菁英大学提高子女录取率同时,也应反思一味「鸡娃」(让孩子上各种补习班,要求考试成绩一定要高)的做法,唯有扩大孩子参与体育、社交、公益等领域的发展,才能培育出摆脱族裔包袱,真正「德智体群」四育兼备的下一代。 Source 亚裔教育团体最高院前集会 庆招生案裁决:不再是二等公民 世界新闻网 6/30/2023 亚裔教育联盟连同各族裔的家长,在高院前集会庆祝哈佛及北卡案裁决。(亚裔教育联盟提供) 美国最高法院29日对哈佛及北卡大学案平权入学措施作出裁决后,代表360个亚裔组织的亚裔教育联盟连同各族裔的家长,在高院前集会庆祝,原告之一、华裔学生杨Calvin也现身之后的记者会,表示「裁决打开亚裔在美国历史上的全新篇章」。 哈佛及北卡大学两案皆由学生公平组织(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简称SFFA)提诉,美国最高院29日裁决二校招生政策违宪,大学不能再以种族作为参考因素来决定录取。在裁决宣判后,一直支持并协助此案原告、代表360个亚裔组织的亚裔教育联盟与各族裔家长一同于最高院前举办庆祝集会。 …
大学招生平权措施违宪 职场也受影响 招聘升迁还需多元化吗? 世界新闻网 6/30/2023 最高法院裁决大学招生平权措施违宪,可能改变企业征才方式。(Getty Images) 最高法院29日做出的平权措施(Affirmative Action)裁定不仅影响大学招生,职场多元化计划恐也将被波及,招聘与人事决策面临全新考验;华尔街日报报导,不少企业已开始做准备。 华尔街日报分析,情势不明让企业陷入进退两难,公司规定可能引来支持或反对两派人马提出歧视诉讼。 某些律师及企业领袖指出,最高法院的裁决将让企业招聘、升迁决策面对更多诉讼挑战,企业内部将更排斥多元化、平权以及包容等倡议。 知情人士说,包括默克药厂(Merck)、电信业者AT&T在内等企业都已经在高院裁决前召开内部会议。商业软件公司Salesforce、默克药厂、涂料供应商必丕志公司(PPG Industries)等企业表示,将会维持扩大员工代表权的现行企业方针。 求职平台Handshake法律长沃克曼(Valerie Capers Workman)说,最高法院判决对于人事部门及人力仲介圈来说影响相当重大,至少过去15年至20年间是如此。 2020年,非洲裔男子佛洛伊德(George Floyd)遭明尼苏达州白人警察以膝盖压颈致死之后,全美各地引发大规模示威抗议,种族平等成为舆论热议焦点。许多企业加强落实职场多元化目标,包括决策高层延揽代表不同族裔的人士,或者为较少有机会晋升管理阶层的族裔员工举办领袖培训计划。 报导指出,企业高层主管及商业顾问表示,最高法院裁决结果可能改变企业征才方式,冲击长期以来为少数族裔设立的升迁管道;某些企业高层最近几周与法律部门、财务部门主管开会,讨论是否要为职场多元化方案可能面临诉讼准备预算。某些企业则讨论是否将「多元化」(diversity)一词从职称或工作内容中取消。 Source 最高法院裁决后 申请大学论文 可谈族裔背景 世界新闻网 6/30/2023 …
平权措施意见书曝光 自由派大法官批多数决「鸵鸟心态」 世界新闻网 6/30/2023 保守派大法官汤玛斯(前左二)与自由派大法官杰克森(后右一)同为非洲裔,但在裁决中看法却针锋相对。汤玛斯指宪法「不顾种族」原则,杰克森则认为多数意见决的逻辑存有「鸵鸟心态」。(美联社) 最高法院大法官29日以6票对3票表决裁定,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教堂山北卡罗来纳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招生过程根据平权措施考量学生族裔背景的作法违宪;主要意见书(majority opinion)由首席大法官罗伯兹(John G. Roberts Jr.)执笔,另外有三份协同意见书(concurring opinions)、两份不同意见书(dissenting opinions)。 罗伯兹在主要意见书中写道,以多元化(diversity)之名为非洲裔、拉丁裔学生申请大学时开方便之门,白人学生、亚裔学生则没有特殊待遇,违反美国宪法第14修正案平等保护条款(Equal Protection Clause)。 保守派大法官汤玛斯(Clarence Thomas)在协同意见书中则重申长期坚持的主张,也就是平权招生尽管立意良善,实际上却伤害了原本希望帮助的族群,包括即使没有族裔优惠也能靠实力获得顶尖大学录取的学生遭到污名化。汤玛斯指出,美国宪法要求政府政策必须做到不考虑肤色的「不顾种族」(color blind)原则。 …
最高法院裁决后 申请大学论文 可谈族裔背景 世界新闻网 6/30/2023 大学招生停止考虑种族因素后,未来学生申请大学时的申请论文作更显重要。(Getty Images) 最高法院裁定哈佛大学和教堂山北卡大学的「平权措施」(Affirmative Action)招生计划违宪,大学在招生时必须停止考虑种族因素后,影响了学生的申请大学策略,也凸显今后学生在申请大学时,所提交申论文章(College Essays)的重要性,学生可在文里强调自己的族裔背景,就以亚裔而言,不再担忧因为是亚裔而影响到录取几率,但也必须留意首席大法官罗伯兹(John Roberts)在裁决书中所发出的信息。 纽约时报报导,罗伯兹在判词指出,这个裁决不能解读为完全禁止大学考虑申请人,在论文里说明其生活如何受到种族背景所影响,然而校方也不能通过申论题文章,私下依族裔挑选。 目前一些教育部门负责人已就如何使用申请论文制定了策略,例如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 of Maryland)本科生(大学部)招生主任甘迪(Shannon Gundy)早前在美国教育委员会(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主办的一佪演说中表示,学生应该调整他们的申请论文内容,可以描述种族背景如何影响他们的生活。 她说,在最高法院作出裁决前,学生在论文里只会写诸如足球训练、祖父母去世等日常无关痛痒的事,绝不会写自己因为族裔背景而所受到的考验、磨难及挑战。 甘迪又表示,从今年秋季开始,或有大学开始通过申论题文章来收集有关学生背景的信息,即使他们担心这有可能违反最高法院的裁决。 她期望在最高法院裁决后,各方能够努力工作,发展出有用的申请大学论文要点,教育辅导人员及学生也要最好的完成申请大学论文。 Source 哈佛、北卡大学招生考量种族 最高院裁定违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