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疾控原主任高福:感染冠病次数越多后遗症风险越高 5/17/2023 中国疾控中心原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说,长冠病是一个基本事实,感染次数越多,后遗症风险越高,后冠病时期既不能“恐冠”也不能“轻冠”。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星期四(5月18日)报道,高福近日在北京召开的一场学术年会上说,在后冠病时期,大家开始讨论人类已经走出了冠病病毒的阴影,但不能只看冠病病毒带来的挑战,也要看到它给我们提供的机遇,以及让人类如何重新思考。 高福认为,回顾冠病疫情防控,求真务实是非常重要的。靠的是公众理解、参与依从。高福介绍,进入21世纪后,人类共经历了七次全球范围的“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传染病)事件”,时间跨度从2009年到2022年,“大概两三年就有一次,其实新发突发传染病到处都是。” 针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治体系建设,高福表示:“未来我们无论是做公共卫生研究,还是临床研究,要讲究以事实为依据,也就是循证医学。”同时他强调,应对未来可能到来的新发突发感染病,大家要团结起来,用技术、医学保护好全人类。 对于以冠病为代表的新发突发传染病,高福认为,人类只能干两件事,一是做好监测,第二是做好基础研究。“各临床专家都在讨论,面对以新冠病毒为代表的疾病,我们要开发药物做抗病毒治疗。除了疫苗以外,很重要就是抗病毒治疗能力,这是全世界大家都在努力的方向。” 他进一步指出,但不能总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还是应该把钱放到基础研究上,开发一些新的抗病毒药物。以阿兹夫定为例,第十版诊疗方案就把阿兹夫定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这款药是我们国家自有知识产权的。” 高福认为,要号召临床专家在临床发现问题后,和制药公司以及做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开展合作。大家合作,早有布局,中国也会走在世界前列。 一直以来,关于长冠病是否存在都有较多争议。高福认为,长冠病是一个基本事实,不要回避,不要因为长冠病可能对人类有影响就不敢讲,这不是科学的态度。“感染次数越多,后遗症风险越高,这是有临床数据的,所以病人该诊断要诊断,该用药要用药。” 在疫苗方面,高福表示,目前中国获批附条件上市或者紧急使用的冠病疫苗有13种,大家都投资、都去研究生产,从这个方向来讲,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 Source 北京疾控:冠病疫情局部零星散发 未监测到聚集性疫情 02/22/2023 北京市疾控中心星期三(2月22日)通报,目前当地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等疫情形势总体平稳,季节性流感疫情活动强度呈现上升趋势,冠病病毒感染疫情处于局部零星散发状态,未监测到冠病病毒感染引起的聚集性疫情。 根据北京日报客户端消息,北京疾控中心称,2月份以来,当地局部发生的聚集性疫情,均为季节性流感引起的集中发热或诺如等腹泻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大多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 监测数据显示,2月13日至19日流感样病例数量较前一周上升了91%,较去年同期水平下降18%,较2019年同期水平下降61%。流感样病例中的病毒阳性率为23%,较前一周的4%出现明显上升,但低于去年同期34%的水平,低于2019年同期30%的水平。 当前北京市流行的流感病毒中,甲型流感病毒占绝对优势,其中甲型H1N1亚型占64%、甲型H3N2占35%,乙型流感占1%。全市由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疫情形势平稳,未出现规模较大的暴发疫情,疫情数量与往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处于低强度流行水平。2月份以来,北京市局部发生的聚集性疫情,均为季节性流感引起的集中发热或诺如等腹泻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大多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 市疾控中心提示,市民要尽量减少接触有呼吸道症状和肠道症状的人员,如必须接触时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交叉感染,日常生活中注意手卫生和咳嗽礼仪。当出现呼吸道或肠道症状时,应居家休息,进行健康观察,不带病上班、上课,接触家庭成员时戴口罩,减少疾病传播;病情如出现进行性加重,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患者及陪护人员要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等。 Source 第二波?杭州中小学生再传新冠阳性 多为首次感染 世界新闻网 02/17/2023 …
Category: Insurance
浙江病人做磁共振 被医生忘舱内3小时…涉事医生被炒 中国新闻组 5/17/2023 浙江丽水女子小倾(化名)表示,自己于4月22日在医院做检查时,被医生遗忘在磁共振舱内近三个小时。当时她因头套固定不敢乱动,直到脚麻才下机,却发现门被锁,致电丈夫后,丈夫才喊来医生开门。网友也好奇,「这也能忘,这位医生忙活啥」。 澎湃新闻报导,涉事医院工作人员回应,是医生疏忽大意所致,「医生除了做磁共振还兼职拍片,当时把磁共振位置定好后就拍片去了,拍完片后刚好主任叫他去看片子,就给忘记了」。 该工作人员介绍,医院做磁共振的医生不是固定的,每天都是不同的医生做,「他也是一时疏忽」。 据了解,涉事医生已被辞退,并已向病人道歉,「他上班好几年了,对科室来说属重大医疗事故,全国都没有几例,事后我们也制定了一些相关的规定,以后不会再出现这种情况了」。 当地卫健局工作人员表示,已责令医院处罚涉事医生。 关于此事,有网友表示,「三个小时没出去?难道三个小时也没人进来?这医院得是有多冷清?」、「天啊,太可怕了,里面好冷的,半个小时都难受死了」、「简直把病人的生命安全当儿戏」。 Source 北京疾控:冠病疫情局部零星散发 未监测到聚集性疫情 02/22/2023 北京市疾控中心星期三(2月22日)通报,目前当地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等疫情形势总体平稳,季节性流感疫情活动强度呈现上升趋势,冠病病毒感染疫情处于局部零星散发状态,未监测到冠病病毒感染引起的聚集性疫情。 根据北京日报客户端消息,北京疾控中心称,2月份以来,当地局部发生的聚集性疫情,均为季节性流感引起的集中发热或诺如等腹泻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大多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 监测数据显示,2月13日至19日流感样病例数量较前一周上升了91%,较去年同期水平下降18%,较2019年同期水平下降61%。流感样病例中的病毒阳性率为23%,较前一周的4%出现明显上升,但低于去年同期34%的水平,低于2019年同期30%的水平。 当前北京市流行的流感病毒中,甲型流感病毒占绝对优势,其中甲型H1N1亚型占64%、甲型H3N2占35%,乙型流感占1%。全市由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疫情形势平稳,未出现规模较大的暴发疫情,疫情数量与往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处于低强度流行水平。2月份以来,北京市局部发生的聚集性疫情,均为季节性流感引起的集中发热或诺如等腹泻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大多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 市疾控中心提示,市民要尽量减少接触有呼吸道症状和肠道症状的人员,如必须接触时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交叉感染,日常生活中注意手卫生和咳嗽礼仪。当出现呼吸道或肠道症状时,应居家休息,进行健康观察,不带病上班、上课,接触家庭成员时戴口罩,减少疾病传播;病情如出现进行性加重,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患者及陪护人员要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等。 Source 第二波?杭州中小学生再传新冠阳性 多为首次感染 世界新闻网 02/17/2023 校州西湖区某小学传出多名学生新冠阳性确诊,西湖教育官方微博发通报称,经调查,2月19日(周日)学校陆续接到班别学生周一(20日)请假的申请,截止当天傍晚6时,该班共计10位学生出现发热症状,在家抗原检测显示阳性,初步考虑为新冠感染。学校根据乙类乙管处置预案,向疾控部门进行了报告并发布了班级停课4天的通知。 …
强调依「对等原则」 中国自5月底调涨美公民赴中签证费 世界新闻网 5/17/2023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近日发布《关于调整美国公民赴华签证费用的通知》,通知指出,根据对等原则,自本月30日起,美国公民赴华签证费用将调涨为185美元,记者签证除外。据中国驻美大使馆官网数据,现行费用为每件140美元。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所谓的「对等原则」是在回应美国调涨规费的行为。此前,美国驻华大使馆宣布,自本月30日起调涨「非移民签证申请费」,包含赴美旅游签证和其他免批件许可的签证申请费将从160美元上调至185美元。 另,需要批件许可(H、L、O、P、Q和R类)的签证费将由190美元上调至205美元;E类签证申请费将由205美元上调至315美元。 针对调涨,美国驻华大使馆强调,签证申请费用的调整是根据提供服务的成本计算。 美国驻华大使馆表示,若已经支付申请费并持效期内收据的申请者,以及已通过面谈,申请正处行政审理阶段的申请者,无需支付任何额外的申请费用。 Source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美利坚合众国大使馆 驻美国使馆“2023反诈我最行”短视频大赛征稿启事 2023/05/11 20:00 为进一步提升在美中国留学人员防范电信诈骗意识和能力,助力“平安留学”,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现举办预防性领保宣传活动“2023反诈我最行”短视频大赛,邀请在美中国留学人员参与,充分发挥想象和创意,联系生活和实际,拍摄具有警示和教育意义的短视频,积极宣传“反诈防诈”。 一、参赛对象 在美中国留学人员,有兴趣者均可参赛。 二、作品要求 紧扣“反诈防诈”主题,力求产生宣传教育效果。创作形式、内容不限,视频时长在3分钟以内。视频格式为MP4原始画质,横版视频比例16:9,分辨率1920×1080;竖版视频比例9:16,分辨率1080×1920;文件大小不超过1GB。 作品一经报送我馆,即被视为授权我馆可进行剪辑和二次传播。 三、比赛流程 (一)征稿阶段。请于美国东部时间6月30日前将《2023反诈我最行短视频大赛报名表》及参赛作品一并发送至zmsgyfxlb@gmail.com。邮件命名为“反诈我最行-所在领区(州)-所在院校-姓名”。 (二)初评阶段。7月1日-7月31日,评选出入围作品参与最终评奖。入围作品拟依据警示意义、制作水平、内容创意等进行综合评定。 (三)评奖阶段。8月1日-8月31日,入围作品将统一在使馆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并进行公开投票。最终评奖将根据公开投票数评定。 (四)颁奖仪式(具体时间、地点待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美利坚合众国大使馆 关于调整美国公民赴华签证费用的通知 2023/05/15 09:00 根据对等原则,自2023年5月30日起,美国公民赴华签证(除记者签证外)费用调整为185美元/件。 特此通知。 Source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美利坚合众国大使馆 驻美国使馆“2023反诈我最行”短视频大赛征稿启事 2023/05/11 20:00 为进一步提升在美中国留学人员防范电信诈骗意识和能力,助力“平安留学”,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现举办预防性领保宣传活动“2023反诈我最行”短视频大赛,邀请在美中国留学人员参与,充分发挥想象和创意,联系生活和实际,拍摄具有警示和教育意义的短视频,积极宣传“反诈防诈”。 一、参赛对象 在美中国留学人员,有兴趣者均可参赛。 二、作品要求 紧扣“反诈防诈”主题,力求产生宣传教育效果。创作形式、内容不限,视频时长在3分钟以内。视频格式为MP4原始画质,横版视频比例16:9,分辨率1920×1080;竖版视频比例9:16,分辨率1080×1920;文件大小不超过1GB。 作品一经报送我馆,即被视为授权我馆可进行剪辑和二次传播。 三、比赛流程 (一)征稿阶段。请于美国东部时间6月30日前将《2023反诈我最行短视频大赛报名表》及参赛作品一并发送至zmsgyfxlb@gmail.com。邮件命名为“反诈我最行-所在领区(州)-所在院校-姓名”。 (二)初评阶段。7月1日-7月31日,评选出入围作品参与最终评奖。入围作品拟依据警示意义、制作水平、内容创意等进行综合评定。 (三)评奖阶段。8月1日-8月31日,入围作品将统一在使馆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并进行公开投票。最终评奖将根据公开投票数评定。 (四)颁奖仪式(具体时间、地点待定)。 四、奖项设置 比赛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和优秀奖若干名,并颁发奖品和荣誉证书。所有参赛选手将获赠领保宣传纪念品,以及参观使馆的机会。 对积极支持配合宣传推广此次活动的在校学生团体将给予奖励。 …
美国航空往返中美航班 仍维持疫情期间水平 5/16/2023 因为冠病大流行而“封关”长达三年的中国现在终于重新开放,但未见美国航空公司争相重启中美这两个世界最大经济体之间的繁忙航线。 彭博商业周刊报道,在2019年疫情暴发前,中美航空公司平均每周有340趟往返两国的直飞航班。现在每周最多只有24趟。 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说,美国最大航空公司——美国航空、达美航空和联合航空,将继续维持疫情期间缩减的中美航班水平,但这并不是因为它们预计需求疲软,而是因为欧美禁止航班飞越俄罗斯领空引发的争议,让它们不愿增加飞华航班。 这项措施适用于包括美国在内的约30多个国家,中国并没有受此限制。 北京和华盛顿的关系全面恶化,也给通过外交快速解决这个问题的前景蒙上了阴影。 同一时期,日本全日空航空、IAG SA旗下的英国航空和阿联酋航空等航空公司,已经重启或宣布计划恢复飞往北京、广州和上海等中国城市的每日航班。 大韩航空的中国航线已达到疫情前水平,从每周13趟航班增加到4月份的84趟航班,并计划在本月内增加到99趟航班。 Source 出入境政策再优化!8个问答助你顺利“通关” 央视新闻客户端 5/15/2023 出入境政策再优化!8个问答助你顺利“通关”→ 据国家移民管理局消息 自5月15日起进一步调整优化 出入境管理政策措施 涉及哪些政策? 一起来了解↓ “2+1+1” 往来港澳更便利 2个“全国通办” 全面恢复实行 …
出入境政策再优化!8个问答助你顺利“通关” 央视新闻客户端 5/15/2023 出入境政策再优化!8个问答助你顺利“通关”→ 据国家移民管理局消息 自5月15日起进一步调整优化 出入境管理政策措施 涉及哪些政策? 一起来了解↓ “2+1+1” 往来港澳更便利 2个“全国通办” 全面恢复实行 内地居民赴港澳团队 旅游签注“全国通办” 内地居民可向全国任一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提交赴香港、澳门团队旅游签注申请,申办手续与户籍地一致。 实施内地居民申办赴港澳地区 探亲、工作、学习证件“全国通办” 内地居民因探亲、工作、学习,以及因就医、诉讼、处理财产等事由拟前往港澳地区的,可向全国任一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提交与申请事由相应的探亲、逗留和其他三类签注申请,申办手续与户籍地一致。 1个调整 调整在澳门就读的 内地学生逗留签注有效期 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对赴澳门高等院校就读的内地学生,签发的逗留签注有效期由最长不超过1年,调整为与其在澳门就读的学习期限一致。 1个恢复 全面恢复口岸快捷通关 …
G7称中「经济胁迫」 环时批:强盗头子竞选警局长 太荒诞 中国新闻组 5/14/2023 七大工业国集团(G7)峰会下周举行,峰会最后联合声明草案13日提早曝光。美方知情官员透露,G7下周峰会时,领袖们将发表一份关于中国在全球各地「使用经济胁迫」的声明。对此,环球时报社评指出,这是强盗头子竞选警察局长,太荒诞。 社评文章称,如果真是这样,就意味G7继公然干涉台湾问题之后,又企图将遏华战线扩展到政经结合部的新领域。这主要体现的是华盛顿的意思,但日本作为今年G7的轮值主席国,在推动遏华串联和动员方面,比美国表现得还要积极和激进。 G7正在进行功能转换,不容中国人不对它保持高度的警惕。 文章指,选择所谓「经济胁迫」作为对中国的攻击点,是很荒诞的,特别是这样的指责来自华盛顿和东京。 文章说,反对经济胁迫的大旗中国有资格扛,美国最没资格扛。这么多年,美国经济胁迫的行为不胜枚举,贡献了不少教科书级别的案例。最新一例即是让它的西方盟友敢怒不敢言的「芯片(芯片)法案」。强行打造排挤中国的芯片「小圈子」,遭到破坏的不只是全球芯片行业,还有可能被「一分为二」的全球产供链。在这种背景下,一些欧洲国家还紧随华盛顿炒作中国的所谓「经济胁迫」,就显得有些滑稽了。这难道不是助纣为虐,支持强盗头子竞选警察局长吗? 文章表示,美国及其盟友炒作的所谓中国「经济胁迫」,其实并无多少新意。炒来炒去,举得最多的是立陶宛和澳洲这两个例子。必须强调,它们跟「经济胁迫」毫无关系。 文章称 ,炒作所谓「经济胁迫」,其实也是一种「政治栽赃」。一些美西方国家给中国扣「经济胁迫」的帽子,还有另外一个阴暗的用心,就是对中国搞道德绑架,以便自己在挑衅、损害中国利益时没有后顾之忧。他们不愿克制干涉中国内政的冲动,还不想承担错误行为的代价和后果;既不尊重中国,又想从中国那里单方面获利,这可能吗? Source G7与中国中亚峰会几同时登场 被视为外交擂台 中央社 5/14/2023 7大工业国集团(G7)广岛峰会19至21日将登场,中国问题成为峰会焦点。而由中国及中亚5国出席的「中国─中亚峰会」则将于18至19日在西安登场,由于近乎同时举行,两者被视为「外交擂台」。 G7广岛峰会前,G7在地主国日本先后举行外长会议及财长会议,中国问题一如预期成为会议焦点,且会后发表的相关内容颇不为中国所喜。而基于这2项会议的指针性,外界普遍预期,中国问题势必会成为G7峰会的重要议题,并认为这项峰会恐将对中国作出更强硬的表态。 路透稍早报导,据熟悉内情的美国官员透露,G7广岛峰会可能发表一份关切中国对他国使用「经济胁迫」的声明,并成为会议公报的组成部分。同时,这份声明预料还将搭配更广泛的书面提案,内含7国如何合作因应来自任何国家的「经济胁迫」。 中国的反应已显而易见。针对G7外长会议联合声明对中国的指控,中国外交部公开声称,这项声明「充斥着傲慢、偏见和反华遏华的险恶用心」,并向地主国日本提出交涉。 中国学者熊李力则直指,G7峰会极可能将矛头指向中国,原因有3。1是美国有意将中国和俄罗斯捆绑在一起,以中国「经济胁迫」议题将俄乌战争相提并论以遂行目的;2是美国期望拷贝联欧制俄的同一手法,在亚太地区打造针对中国的联盟;3是中国市场吸引力太大,美国必须离间G7其他国家和中国的经贸关系,以拉拢配合美国对中战略。 相形之下,由中国主导的「中国─中亚峰会」,与会者包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5国总统。且除土库曼斯坦总统外,其余4国总统都将同时对中国进行国是访问,使本周成为中国今年度已知最热闹、最重要的「主场外交周」。 从前苏联独立的中亚5国,一向被俄罗斯视为「后院」及势力范围。因此,中国选在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节节失利之时主办「中国─中亚峰会」,被普遍认为是在「挖俄罗斯墙脚」,但俄罗斯也因此无力阻止,只能眼睁睁看着中国挖墙脚。 …
北京加强多边外交力道 六国元首本周将相继访中 世界新闻网 5/14/2023 中国在与美国关系持续紧绷之际,积极拓展多边外交。14日起的一周内,将有六国元首相继到访中国。其中,18至1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亲自主持在西安举行的中国—中亚峰会,这是中国今年首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中亚五国元首都将出席,这也是中国与中亚五国建交31年来首次实体举行峰会。 《上观新闻》报导,打头阵访问中国的是东非国家厄立特里亚总统阿夫瓦基(Isaias Afwerki),于14日抵达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今年是中厄建交30周年,访华期间,习近平将为阿夫瓦基举行欢迎仪式和宴会,国务院总理李强也将与阿夫瓦基会面。 紧接着,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元首将于16日起陆续抵陆访问,并于18、19日出席在西安举行的中国—中亚峰会。汪文斌指出,「这是建交31年来,六国元首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峰会,在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近年来,中国与中亚国家的交互日趋密切。去年1月,习近平与中亚五国元首举行视频峰会,庆祝双边六国建交30周年。其后中亚五国元首又在北京冬奥齐聚。去年9月,习近平在新冠疫情发生后首次出访,也是前往哈萨克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 2020年7月,疫情下「中国+中亚五国」首次外长会谈通过视频方式举行。去年6月8日,在第三次外长会议上,各国决定创建元首会晤机制,举行定期会晤。根据与会国共识,首届峰会由中国举办,并于上个月底在西安举行中国—中亚外长第四次会晤。 中国不仅持续经营与中亚国家的关系,更积极拓展多边外交。5月8日至12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出访德国、法国、挪威等国。15日起,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李辉也将赴乌克兰、波兰、法国、德国和俄罗斯等五国访问,就政治解决俄乌战争与各国进行沟通。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与美国白宫国家安全顾问苏利文5月10日、11日在维也纳会晤;秦刚与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也分别于5月8日及11日会见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 尽管美中交流没断过,角力战也没有停下来。汪文斌重申,美方不能一方面讲沟通,一方面却不断对中国打压遏制,「不能说一套做一套」。他并敦促美方端正对华认知,尊重中方的底线红线,停止损害中国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同中方相向而行,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正轨。 此外,G7峰会即将于19至21日举行,日本是今年峰会轮值主席国。上月G7在日本召开外长会并发布联合声明,当中针对东海、南海、台湾、新疆、西藏等问题进行讨论。人民日报对此则发文批评称,从G7近期一系列部长级会议以及美日媒体提前释放的消息看来,即将在日本广岛举行的G7峰会,改不了大国富国霸凌欺压小国弱国的行事方式,摆脱不了非常浓厚的美式霸权「小圈子」色彩。 Source 中国官媒批G7峰会:沉迷搞“小圈子” 影响力会变更弱 5/13/2023 有消息称下周举行的七国集团(G7)峰会将针对中国发布相关声明,中国官媒《人民日报》星期六(5月13日)对此发表评论文章说,一国或一个国家集团号令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沉迷于搞“小圈子”,七国集团的影响力只会更趋式微。 文章指出,从七国集团近期一系列部长级会议以及美日媒体提前释放的信息看,即将在日本广岛举行的七国集团峰会跳不出挑动阵营对立的冷战思维,改不了大国富国霸凌欺压小国弱国的行事方式,摆脱不了非常浓厚的美式霸权“小圈子”色彩。 文章说,尽管七国集团仍旧习惯于摆出一副代表国际社会的架势,但随着国际格局深刻调整,七国集团全球影响力持续下降的态势难以改变。 文章认为,七国集团想向全球强推其价值观和标准,完全没有道义基础和现实支撑。美国治理乱象迭出,政治极化、社会撕裂、枪支暴力、贫富差距等痼疾加重,美式民主和人权让人大跌眼镜;日本不但一再突破“专守防卫”原则,背离日本宪法的和平理念,还违背国际法义务强推核污染水排海计划;加拿大原住民寄宿学校丑闻不断发酵。文章引述德国柏林普鲁士协会名誉主席福尔克尔·恰普克犀利指出,从全球视角来看,七国集团是一个旧时代的集团。 文章说,面对影响力下降危机,七国集团非但不反思自身问题,反而热衷于强刷存在感,附和炒作美国为打压他国而制造的种种议题,给世界增添分裂和对立。七国集团还配合美国编织所谓“民主对抗威权”虚假叙事,妄图在全球煽动意识形态对立,引发国际社会普遍反感。 文章提到,在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之际,今年的七国集团峰会抛出了一个议题——“经济安保”。从媒体报道分析看,所谓“经济安保”无非是要继续把经济问题泛安全化、意识形态化、武器化,打着“安全”的幌子推进“小院高墙”“脱钩断链”,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自身优势,千方百计遏制打压别国正常发展。 文章批评,在事关世界经济、全球发展的重大议题上,七国集团表现得无力、无能,不仅经常口惠而实不至,反倒把心思用在试图垄断发展权利、给他国发展使绊上,大搞“经济胁迫”,只能让其在国际社会更加不受待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