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中国三四线城市新房库存攀升

报告:中国三四线城市新房库存攀升 01/29/2023 中国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2022年中国百城库存报告》显示,中国民众的返乡置业需求下降,三四线城市去年新房库存攀升。 据澎湃新闻报道,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周日(1月28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国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53058万平方米,相比2021年底的数据增长了1.3%。全国百城住宅库存出现了连续49个月的同比正增长态势。 报告指出,2022年住宅库存总体呈现月度拉升的态势,这和2022年住宅销售持续疲软的态势有关,该态势背后,也体现出各房企去库存方面陷入较大的窘境。 根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监测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100个城市中一、二、三四线的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分别为3360、26572和23126万平方米,相比2021年底增速分别为7.4%、-0.1%和2.0%。从城市结构看,一线城市的库存拉升态势较为明显,这和一线城市受疫情冲击较大、年底加快推盘等因素有关。而二线城市出现罕见的库存下跌现象,一方面说明受烂尾楼事件影响,二线城市新盘供应受冲击;另一方面也说明,四季度持续的购房政策,刺激了部分购房需求,消化了部分库存。对于三四线城市而言,返乡置业需求在减弱,客观上也对去库存造成压力。 从个数来看,截至2022年底,100个城市中,有68个城市库存出现了同比正增长现象,剩下的32个城市则出现了同比下降现象。具体城市看,珠海、杭州和三亚三个城市库存同比拉升较为明显,其同比增速分别为72%、56%和46%。而包括肇庆、苏州和长春的库存下滑速度较快,增速分别为-20%、-19%和-18%。总体上看,2022年全国百城库存攀升的城市数量较多,即约占七成。这也要求此类城市在2023年要继续做好住房消费刺激工作,积极有效化解库存压力。 数据显示,2022年底全国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存销比即库存去化周期为18.9个月,这意味着市场消化完这些库存需要18.9个月时间,即超过1.5年。报告指出,2022年属于去库存压力较大的年份,通俗解读为“房子难卖”。 根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监测的数据,2010年以来,全国百城楼市共经历了三个去库存的最艰难时期,即出现过三个去化周期的最高点:1)2012年2月,存销比为22.8个月;2)2014年7月,存销比为20.9个月;3)2022年6月,存销比为20.2个月。从该阶段划分可以看出,2022年实际上是最近8年去库存压力最大的阶段。 Source 中国70城房价连跌16个月 下跌城市持续增加 中央社 | 台北 01/16/2023 中国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去年12月70个大中城市房价变动情况,房价下跌的城市持续增加,房价已经连跌16个月。不过,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的房价走势已出现分化。 中国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2022年12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变动情况。受去年房市交易不佳影响,这70个城市房价仍以下降为主。当月新成屋销售价格比上个月下跌的城市有55个,数量比上月增加4个;中古屋销售价格比上个月下跌的城市有63个,比上月增加1个。 相比二三线城市房价下降为主,一线城市的房价仍然保持上涨。一线城市新成屋价格出现止跌态势,由2022年11月的月减0.2%转为持平。中古屋价格月跌幅扩大,由0.4%扩大到0.5%。二三线城市的新成屋和中古屋价格均下跌。 每日经济新闻引述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表示,市场底部已逐步清晰,预计房价的稳定和上涨城市数量明显成长还需等到今年第2季。 财新网则指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9月,70个大中城市的新成屋和中古屋销售价格,同步由月涨转为月跌,此后一直延续跌势,迄今已连续下降16个月。 近期,中国中央层面已针对房地产陆续公布支持政策,包括支持房企融资、支持民众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各城市可依自身情况弹性调整当地购房头期款利率等。 报导引述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说,「需求端能稳定下来,房价才能稳定,供给端的问题才能解决」。 他认为,若COVID-19疫情感染高峰在第1季结束,这些房地产的支持政策就可能在第2季奏效,即热点城市的交易量能止稳回升。但宏观经济和房市的基本面均较弱,市场不太可能出现大幅度反弹。 Source …

广西「4菜1500元」 业者揭「遥控秤」宰客内幕

广西「4菜1500元」 业者揭「遥控秤」宰客内幕 中国新闻组 01/29/2023 近日,有游客称自己在广西北海银滩被出租车司机带去一饭店用餐,点了4道菜花了1500元(人民币,下同,约221美元)。目前,广西北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责令该店停业整顿并立案处罚。据报导,有北海餐饮业者称在银滩,短斤少两、调包、拉客回扣高等违规现象存在已久,有店家甚至会用隐蔽的遥控秤对游客骗取斤两;司机拉客赚取回扣的现象也非常普遍,有时回扣高达50%。 潇湘晨报报导,当事女游客点的油螺辣炒、龙顶清蒸、马蹄螺、贵妃辣炒,共花费1500元引发热议。广西北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经查涉事店铺定价基本符合春节期间海鲜餐饮消费价格,未发现有海鲜掉包、掺杂掺假等行为。 此外,对于网友质疑「餐馆老板与出租车司机合作分成」,该店老板予以否认,并称遭检举一事有种「有人故意在整我们的感觉」。老板更强调,店里的秤还拿到当地质检局检查,确保不会缺斤短两;如果游客嫌贵不吃不会强迫。 然而,当地同业却爆料「宰客」内幕,有人称短斤少两、调包食材、拉客回扣高等事时有所闻;还有同行斥责马蹄螺是低价海鲜,仅几元钱一斤,直指「4个菜1500元」价格虚高。 曾在银滩附近开过一家海鲜大排档的李先生表示,据他了解,有店家会用隐蔽的遥控秤骗取斤两,「站在十米之内遥控,六两的(海鲜)可以秤到一斤。」李先生还称,「司机拉客赚取回扣的现象也非常普遍,有时候回扣高达50%。」 极目新闻报导,宰客争议影响当地店家,有业者忿忿不平表示,马蹄螺在当地属于低价海鲜,当地人一般不吃这种螺。侨港镇一家餐馆老板汪女士就说,他们餐馆不卖这种螺,涉事餐馆高价售卖这种螺属于宰客行为。 Source 研究:河川遭污染 吃1条淡水鱼等于喝1个月有毒污水 世界新闻网 01/18/2023 「环境研究」期刊17日公布最新研究显示,河流溪川的淡水鱼所含的全氟和多氟物质(PFAS)比商业捕捞的海鱼高出许多;PFAS是一种可长期残留于人体和环境中的化学物质,每年只吃一次淡水鱼所摄入的PFAS,与饮用一个月被化学物质严重污染的水是相同效果,严重污染水是指比环保署规定的标准高出2400倍。 PFAS是喷气燃料消防泡沫、工业排放和食品包装等家用品的主要成分,数十年来渗入到饮用水源中,污染了鱼类和用水浇灌的农作物。 研究人员1979年首次在田纳西河的鲇鱼中发现PFAS,食用鱼类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摄入PFAS的渠道之一。这次研究作者、环境科学家安德鲁(David Andrews)说:「多数人是通过食物接触到PFAS。」 安德鲁的研究是首次分析全美的鱼类消费与血液中PFAS水平的关系,同时对淡水鱼和商业捕捞鱼中的PFAS含量进行比较,淡水鱼的样本分别是2013至2014年在全国河流溪川评估计划和2015年在大湖区(Great Lakes)研究计划中采集的。 分析显示,河流溪川淡水鱼的PFAS中位水平为每公斤9500纳克,大湖区淡水鱼是每公斤1万1800纳克。鱼体内的化学物质尽管多达上千种,但PFAS的主要部分是全氟辛磺酸(PFOS),占总量的74%。虽然PFOS的工业应用已基本淘汰,但仍在环境中长期残留。PFOS的危害之大,只食用一次淡水鱼就相当于饮用一个月的PFOS污染水。 安德鲁认为,对于很少食用淡水鱼的人来说,淡水鱼很可能是他们摄入PFAS的主要途径。 在全国河流采集的349份鱼类样本中,只有一份含的PFAS测不出来。大湖区采集的所有152个鱼类样本中,都能测出比评估标准更高的PFOS。 安德鲁指出,由于大湖区以及其他湖区的水较少流动循环,因此PFAS污染可能比河流溪川更严重。 …

空置比已出租多 芝加哥办公楼市场停滞

空置比已出租多 芝加哥办公楼市场停滞 世界新闻网 01/29/2023 当民众已逐渐摆脱疫情阴影,日常生活也几乎回复正常下,芝加哥市的办公大楼,因仍然无法确定对员工是否愿意回归通勤上班,还是会担心在公司不多露面恐面临解雇,导致整个市场陷入某种程度的停滞,整体空置面积更高于已出租空间,不过,便利交通与最新科技配备的大楼,仍是市场抢手货。 回顾2022年办公大楼的地产趋势时,高纬物业(Cushman & Wakefield)说,这波发展似曾相似,这也意味着在疫情将这部分房产市场搅得天翻地覆将近三年后,业界仍在为同样的问题感到困扰,包括仍不清楚企业会不会改他们使用或设计办公室的方式?例如增加休息室、免费食物、户外空间及其他福利来吸引员工回办公室上班,或者员工也会想到假使不回到办公室多多露面,老板会因此解雇自己。 高纬物业运行董事总经理泰勒(Mason Taylor)表示,办公楼市场并非绝对全部陷入了停滞且交投与出租清淡,因为未来许多公司都转向租赁更现代化的空间,有些企业可能会为了员工方便或省钱而改变地点,例如谷歌就将搬到市中心的汤普森大楼,这也意味着紧邻着原州府大楼的拉谢尔街(LaShall St.)也将随着出现变化。 「企业主必须考虑员工想要什么,其中便捷的通勤,几乎是已习惯在家工作者重回办公楼的最明确需求」,这也预示环区(Loop)与大都会火车通勤系统Metra车站附近的办公楼租赁业务将有所好转,泰勒预告,或许过段时间,目前火热的富尔顿市场(Fulton Market)与近西区(Near West Side0将不再如此受到青睐。 高纬物业分析,富尔顿市场的办公楼平均租金,已经达到每平方呎67.65元,而环区大部分地区的租金都只在40元左右。高纬物业报告指出,截至2022年底,从橡树街(Oak St.)到哈里森街(Harrison St.),以及从密西根湖到艾许兰德大道(Ashland Ave.)间的中央商务区办公室空置率为22.3%,而2021年仅为20.3%。 高纬表示,芝城2022年的租赁大幅放缓,甚至连续两年市场空置的办公楼面积超过了租出去的面积。 正在出租的空间,无论现在是否有人使用,都是市中心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而芝城目前多达690万平方呎的办公楼面积出租,等于半栋威利斯大厦(Willis Tower)可能空置,这也是高纬物业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 而在困境中能够突围的无非是具有最新设备的新建大楼莫属,包括BMO Harris Bank(320 …

被曝“考虑自行研发COVID病毒变种”,辉瑞回应

被曝“考虑自行研发COVID病毒变种”,辉瑞回应 新京报 01/29/2023 网传辉瑞研发部主管近日被暗访时透露,辉瑞考虑自行研发COVID病毒变种,并称疫苗生意是“摇钱树”。1月27日,辉瑞发文回应称,在辉瑞-生物技术公司COVID-19疫苗的持续开发中,辉瑞没有进行功能增益或定向进化研究,希望澄清事实。 辉瑞在其官网发表回应称,公司与合作者共同对COVID病毒的一个变种进行了研究,这项工作是在公共卫生当局确定了一个令人关注的新变体后进行的。这项研究为其提供了一种方法,以快速评估现有疫苗诱导中和新发现的相关变体的抗体的能力。然后,辉瑞公司通过同行评审的科学期刊提供这些数据,并将其作为确定是否需要更新疫苗的步骤之一。 辉瑞表示,根植于合理科学的事实信息对克服COVID-19大流行病至关重要,辉瑞公司仍然致力于提高透明度,帮助减轻这种疾病的破坏性负担。 此前,辉瑞研发部主管乔丹·特里什顿·沃克在被美国组织“真相工程”暗访时透露,为了提前做出疫苗应对不断变化的COVID病毒,辉瑞考虑自己研制COVID的新变种。他也提到了风险,担心“一旦传播开就糟了”。该主管表示,不管变种研究成功与否,COVID疫苗生意将一直是辉瑞的摇钱树。 Pfizer Executive: ‘Mutate’ COVID via ‘Directed Evolution’ for Company to Continue Profiting Off of Vaccines … ‘COVID is …

可怕!华人商家两张数千元支票 无任何修改就被盗领

可怕!华人商家两张数千元支票 无任何修改就被盗领 世界新闻网 01/28/2023 华人商家开数千元支票给电力公司等支付账单,结果支票毫无任何涂改痕迹就莫名被盗领,让人不寒而栗。蒙特利公园市(Monterey Park)华人商家去年6月初去蒙市邮局邮寄数张支付电力等帐单的支票,结果电力公司表示没有收到付款,查找下才发现支票被人盗领。 华人商家鹿强表示,去年6月,他将打印有客户名称的支票亲自拿到蒙市邮局的邮筒投递,其中有两张金额是2852元和2751元的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支票,分别是开给巴士停车场管理公司的费用和南加电力公司的支票。很快在6月3日和6日这两张支票被领取,他当时以为和往常一样是商家将钱取走了,直到后来电力公司联系他说没有收到支票才发现支票被人盗领。 他说,因为支票上明确打印着收钱人的擡头,并非手写,所以他去询问美国银行支票被什么人领走。美国银行公事公办的让他填写表格去申请理赔(Claim),然后告知他会用60个工作日调查此事。如果60天后查找后是银行的责任就会把钱退回。结果60天后,银行真的把钱退回给他。被领取的支票上没有涂改的痕迹,收钱人擡头和金额都没有修改。让他惊奇现在别人盗领支票竟然如此容易和零成本,实在让人恐怖。银行也没告诉他是什么原因及如何让支票被人盗领。 鹿强说,很奇怪的是那天同一时间丢失的几张小额支票则无人领取,被人直接丢掉。他怀疑可能是邮局的人监守自盗在那天偷了他的支票,然后选面额大的支票去兑现。 以前只听说有人使用技术手段「洗」掉支票上的字迹,然后窜改增加票面上的金额和擡头,例如之前亚凯迪亚市发生一名华人的房租支票被人盗领,三个月后才得知消息。因为支票上的收款人姓名、金额都被人恶意篡改。但是这种毫无涂改痕迹就领取支票,且还不是开给个人的支票,实在匪夷所思,防不胜防。 现在他只能尽量减少邮寄支票,能网上支付就在网上支付。因为现在邮寄支票太没有保障,偷支票情况太严重。最可怕的是有人竟然能冒充电力公司把钱取走,试问这个漏洞到底出现在哪里? Source 邮局有内鬼? 邮寄支票被窜改 信用卡被盗刷 多位华人受害 世界新闻网 12/25/2022 纽约市近期有华人亲自到邮局投递装有支票的信件,但支票却遭人盗窃及窜改内容;24日有更多华人表示,碰到支票被窜改,甚至在信用卡未收到前,就已经被人开卡盗用,希望执法单位尽早采取行动,解决支票遭涂改盗窃及个人数据被盗用等问题。 牙买加庄园协会副会长郑向元24日向本报指出,前一阵子大通银行(Chase Bank)拨电给他,表示银行帐户出现一笔不寻常的交易,确认不是他本人消费的帐款后,银行立即注销这张卡片,并补寄新卡。 有人未收到新卡 已被开卡消费 …

亚马逊生鲜免运费标准提高 150元以下要收费

亚马逊生鲜免运费标准提高 150元以下要收费 世界新闻网 01/28/2023 网购平台亚马逊(Amazon)27日致函旗下Amazon Prime会员,宣布将取消这些高级会员的免运费服务,未来顾客在亚马逊生鲜(Amazon Fresh)消费未满150元,将收取3.95到9.95元不等的运费,运费依据订单价格而定。新规将于2月28日生效。 亚马逊寄送给会员的电子邮件说明:「我们将持续提供所有订单在两小时内送达,部分地区的顾客可以挑选更长的六小时运送窗口期,运费更低。」 Amazon Prime于2005年推出,全球有超过2亿名Prime会员,会员需支付139元年费,或14.99元月费,以享有快速到货、免运费、免费退货等福利。 目前Prime会员享有订单满35元免运费的服务,纽约地区则须满50元;即将推出的新规则是100元至150元的订单收3.95元运费,50元至100元收6.95元,未满50元收取9.95元运费。150元以上的亚马逊生鲜订单则免运费。 亚马逊发言人的声明表示:「我们针对部分亚马逊生鲜运送服务收取费用,以帮助维持在线与实体店面保持低价。让我们能更好的维持运送成本并继续提供一致、快速、高品质的运送体验。」 Source 租一只母鸡回家下蛋 解蛋荒不开玩笑 德州人真的做 世界新闻网 01/18/2023 俗話說,喝牛奶不必養牛。但是碰到雞蛋價格日升月漲的時節,德州人真的得開始考慮養雞生蛋了。 不過,養雞不見得真的要用買的,腦筋動得快的業者就比照都市農夫的農場出租做法,推出雞隻租賃平台,例如Rent The Chicken就是其例。(可上http://www.rentthechicken.com/)租隻生蛋雞六個月的價碼是535元起跳,不過還要看地區與雞隻多寡而定。 大休士頓地區,以College Station/Centerville為中心,附近50哩內的居民都可以免運費,但出了50哩外,就要視哩程增加運費。 租賃方案則區分一般版(Standard)、一般升級版(Standard …

中国东北有多冷?住宅大门忘关 一夜就成冰溶洞

中国东北有多冷?住宅大门忘关 一夜就成冰溶洞 世界新闻网 01/28/2023 中国七天春节长假已经结束,1月28日是兔年第一个上班日,多数地区雨雪已经减缓,中东部未来几天更将明显回暖,但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地区等地依旧天寒地冻。黑龙江佳木斯一住宅大楼近日就因一楼大门没关好,经过一夜,整个一、二楼走道和楼梯就成为宛如钟乳石洞的冰雪世界。 据央视新闻报导,当时气温约零下40度,因大门没有关上,在冷暖空气交叉下,大楼一楼入口处和楼梯就形成了冰雪钟乳石洞,冰厚的地方还达到1公尺。 中国天气网指出,因缺乏水汽和动力擡升条件,27日中国大部分地区依旧雨雪稀少,仅重庆、海南等部分地区出现小雨、局部地区中雨,山东半岛的威海等地则出现冷流降雪。 28、29日,多数地区将维持晴朗干燥天气,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地区有降雪天气。29日,新疆西南部山区、西藏西部、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东南部、吉林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其中西藏西部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局部地区大暴雪。 29日起至31日,中国大部分地区将逐步升温,多地累计升温幅度将超过10℃,湖南、江西、广西、广东、福建多地最高气温将达到20℃上下。 需注意的是,此轮升温过程日夜并不完全同步,白天因有阳光加热升温快,夜间缺少云层保暖,未来几天大部分地区昼夜温差将超过10℃,南方部分地区甚至会超过15℃。 Source 中疾控:新冠死亡病例数于1月4日达峰值 凤凰网 01/25/2023 1月25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发布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在2022年12月22日前后,感染人数、发热门诊诊疗人数达到峰值。感染人数每日最多新增超700万,发热门诊诊疗人次最高峰每日286.7万,重症患者数量最高峰每日增量近1万,死亡病例数于1月4日达到每日峰值4273例。 核酸检测结果方面,2022年12月9日以来,各省份报告人群核酸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阳性人数12月22日达到高峰(694万)后逐步下降,2023年1月23日降至最低1.5万;检测阳性率12月25日(29.2%)达高峰后逐步下降,1月23日降低到5.5%。 全国报告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变化趋势(数据来源于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抗原检测结果方面,各省份从2022年12月19日的最高189万下降到2023年1月23日的最低10.5万;抗原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自2022年12月9日快速上升,12月22日达高峰(33.7万、21.3%)后波动下降,2023年1月23日降至最低,分别为4773和4.5%。 全国发热门诊(诊室)诊疗情况,全国(不含港澳台)发热门诊(诊室)就诊人数,于2022年12月23日达到峰值286.7万人次,随后连续下降,2023年1月23日下降到6.3万人次,较峰值下降了97.8%。 其中,全国乡镇卫生院发热门诊(诊室)就诊人数于2022年12月23日达到峰值92.2万人次,随后波动下降,2023年1月23日下降至5.0万人次;全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门诊(诊室)就诊人数于2022年12月22日达到峰值195.4万人次,随后连续下降,2023年1月23日下降至1.2万人次。 住院诊疗方面。全国在院新冠感染者于2023年1月5日达到峰值162.5万人,随后持续下降,1月23日下降至24.8万人。其中重症患者数量于2022年12月27日至2023年1月3日期间每日增量近1万,1月4日增量明显下降,1月5日达到峰值12.8万,随后持续下降,1月23日下降至3.6万。 在院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数于1月4日达到每日峰值4273,随后持续下降,1月23日下降至896,较峰值下降79.0%。 报告指出,监测结果表明,此轮疫情流行株为BA.5.2和BF.7,未发现新的变异株。 Source 中国首公开新冠死亡病例统计:在院死亡5万9,938人 …

中国官方:现有新冠住院21.6万例、重症2.6万例

中国官方:现有新冠住院21.6万例、重症2.6万例 世界新闻网 01/28/2023 中国官方28日公布最新的新冠病毒感染情况,其中截至1月26日,31省市区共有住院病例21万5,958例,而重症病例为2万6,156例。另外总计中国官方披露数据,自2022年12月8日迄今,在院死亡人数为7万8,960例。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疾控)官网28日消息,截至1月26日,31个省市与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冠病毒感染现有住院病例21万5,958例、现有重症2万6,156例,其中新冠病毒感染重症1,894例、基础性疾病重症合并新冠病毒感染2万4,262例。 在死亡人数方面,官方则指出1月20日至26日医疗机构累计在院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6,364例,其中新冠病毒感染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289例、基础疾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死亡6,075例。 此前中疾控在25日发布消息指出,各省报告阳性人数12月22日达到高峰(694万)后逐步下降,全中国在院新冠感染者于2023年1月5日达到峰值162.5万人,随后持续下降,1月23日下降至24.8万人,较高点减少了84.8%。其中重症患者数量于1月5日达到峰值12.8万,随后持续下降,1月23日下降至3.6万,较峰值下降了72.0%。 总计中疾控1月15日以来的报告,自2022年12月8日迄今,新冠感染在院死亡人数为7万8,960例。 另据观察者网报导,1月27日,上海中医药大学急危重症研究所所长方邦江表示,新冠病毒传播渐渐变弱,并非因为病毒本身有重要变化,而是社会面维持一定低水平传播,巩固了免疫屏障,加上绝大多数人都感染了,形成了群体免疫,「病毒有点『传』不动了」。 北京市丰台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乔树斌则指出,短期内虽然不会再有高峰,但并不意味着新冠病毒会消失了。目前的情况下,做好个人防护还是很有必要的。 Source 中国核酸产业链瓦解 数百万人「失业」 中央社 01/27/2023 中国放宽防疫管制不再运行全员核酸检测后,先前获聘投入其中的数百万防疫大军随即面临生计无着,有人另谋出路改卖快筛,却又遭遇市场饱和获利难,没工作的新年特别难挨。 综合香港南华早报(SCMP)与中国媒体每日经济新闻报导,例行核酸检测之前成为中国民众天天都得经历的日常,估计核酸产业链的从业者曾高达数百万人之谱。 像是人在北京的赵姓药剂师,自去年5月起负责采集咽喉样本,至12月7日当局颁布优化防疫措施新10条后,再也不需运行全员核酸检测,包括他在内,原本听从防疫指令身穿白色防护疫的「大白」们成了闲置人力。 雇用他的机构大范围撤除核酸检测亭,从原本的百余个仅保留7个,付给赵姓药师的收入也腰斩,如今每天只有人民币200元(下同,约29.4美元)。 赵姓药剂师的老家在陕西西安市,他说:「核酸检测亭越来越少,我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打算回老家了。」 杨岩(化名)2022年4月前在生物公司做科研,月薪1万元左右,随后支持核酸检测每天工作12至14小时,严格封控期间跟着公司的移动方舱在各地追着疫情跑,最高月入10万元,如今月薪立刻降至只剩3万元。 当局防疫政策发夹弯,核酸检测的需求量估计骤减80%,如今大概只有需要出示阴性证明才能复工的,例如司机等染疫高风险行业劳工,才会现身核酸检测亭前。 也有脑筋动得快的发现,取代核酸检测的快筛试剂需求大增,于是原先专门铺货核酸试剂的公司行号,随即改承揽快筛组件的生意,甚至贩售被大肆吹捧的「连花清瘟」胶囊。但是这门路也不好做,业者说,当局放开管制后疫情瞬间大爆发感染者众,如今已过染疫高峰,光是北京的快筛需求已近饱和,价格骤跌。 而大规模核酸检测不再,如何消化堆积如山用于检测的医疗设施,更是棘手难题。估计2022年5月光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一线城市的核酸采样亭数量,最多曾高达约莫3万个。 二手物品交易平台「闲鱼」张贴的闲置核酸采样亭拍卖资讯,有些是钢结构,也有内含正压系统的,售价从人民币数百元到上万元不等,还有人开价1万80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