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房租兼照顾长辈 16%千禧世代搬回老家与父母同住

省房租兼照顾长辈 16%千禧世代搬回老家与父母同住 世界新闻网 1/29/2024 统计发现,许多千禧世代年轻人,为省房租而搬回家与父母同住。(路透) 根据最新人口普查数据,2022年有近16%千禧世代为了节省房租,搬回老家和父母同住,同时统计数据显示,过去20年来25至34岁的年轻世代,返回老家定居的人数暴增逾87%。 新闻网站Axios引述住房搜索网站RentCafe分析师德拉戈斯(Adina Dragos)的说法,年轻世代之所以回老家定居,不但可省下一笔房租、储备日后购屋的头期款,还可以顺便照顾年迈的双亲。 莎朗‧威尔森(Sharon Wilson)目前和29岁的儿子和媳妇,同住在明尼苏达州南部一栋经过改建的附地下室公寓,她说:「我们的做法就是我减少空间,搬到楼下,让他们住在楼上。」 威尔森坦言,自丈夫过世后,和儿子夫妇共组家庭并维持亲密关系,让她相当欣慰。 另外,定居科罗拉多州商贸城(Commerce City)的法兰西斯(Greg Francis),家里住着两名已成年的Z世代,长子刚毕业开始赚钱,但薪水多用于偿还学贷和投资储蓄,因此只需负担些微房租,法兰西斯也相当理解儿子的难处:「比起当年的我,他更有远见。」至于次子也是为了避免背学贷而选择住在老家,即使毕业后也不会搬走。 不过现实情况,就算千禧世代财力不如上一代,但只要获得资助,依然会选择购屋,根据Redfin最新报告,2023年有近55%千禧世代(27至42岁)拥有房产,比率高于2022年52%;相较之下,已成年Z世代(19-26岁)拥有住房比率仍处于26%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房租去年涨幅减缓,但是在外租屋的年轻世代仍发现租金比几年前高出许多。 根据Axios Vibes调查,高租金正是让租屋者不满个人财务状况的主要原因,因此过去十年来,全美多代同堂的家庭数目已经增加100万户。 统计发现,许多千禧世代年轻人,为省房租而搬回家与父母同住。(美联社) Source 佛州、乔州5都会区 今年房价下跌几率大 世界新闻网 1/27/2024 房利美估计,房贷利率还可能再降至6%以下。(路透) …

伴随人口变迁 美国掀起一波巨额财富转移浪潮

伴随人口变迁 美国掀起一波巨额财富转移浪潮 经济日报 1/29/2024 美国千禧世代与X世代未来20年将从属于婴儿潮世代的父母继承数十兆美元资产,意味着这两个承受债务与高房价成本的族群,获得喘息机会,可以开始为退休做准备。 MarketWatch报导,顾问业者Cerulli合伙公司估算,这个被称为“巨大财富移转”的现象,将让72.6兆美元财富直接转移到下一代身上,另有11.9兆美元捐给慈善机构。这种财富移转现象伴随人口变迁,同期届满65岁的美国人数量将创纪录。 即使平均寿命拉长、以及医疗保健成本会吸纳部分移转资金,仍将有大量资金易手。Spinnaker信托公司资深副总裁迪米洛指出,婴儿潮世代手上的房屋和股票价值大涨,使美国家庭财富暴增,不过这种财富移转效应的影响将因家庭而异。 这股财富移转浪潮也不会让所有人雨露均霑,甚至可能加剧所得不均。 整体而言,对无法达成财务里程碑的千禧世代与X世代来说,继承财富将造成重大影响。迪米洛说,其中许多过去为学贷所苦的人,将首度有办法存退休金。 专家认为,年纪最大的千禧世代和X世代成员,已经历过三场衰退,包括911恐攻后的衰退、2007~2009年的金融海啸、以及新冠疫情引发的财务危机,资金运用也更有纪律。一些家庭已开始移转财富,利用每年的赠与免税额赠与财富。 为了强化子女的理财教育,较年长的世代要求理财顾问参与家族财富会议,帮助子女规划并学习多元投资与节税计划。 嘉信理财财务规划董事总经理威廉斯指出, 一些家族甚至在研拟家族价值声明、或规划资金用途,因为年长世代除了想留下遗产、也希望提供指引。 Source 婴儿潮世代 拥有湾区37%大房子 世界新闻网 1/27/2024 湾区房市现况为婴儿潮世代尚未放弃他们的大房子。Redfin报告说明,婴儿潮世代通常没有太多理由出售房产。(取自Redfin脸书) 2022年,婴儿潮世代约拥有37%旧金山都会区至少有三个房间的大型住房。这是根据房地产经纪网站「Redfin」针对美国人口普查局最新数据分析。婴儿潮世代定义为2022年的年龄58-76岁之间者、即1946-1964年出生的人。 这项调查显示,婴儿潮世代(Baby boomers)拥有比其他世代更多位在旧金山湾区的大房子,即使在孩子搬出去之后,他们通常决定住在其拥有的住房内。 人口普查局数据显示,2022年婴儿潮世代占旧金山都会区人口20%;26至41岁的千禧世代(Millennials)占人口25%、但他们仅拥有18%旧金山大型住房。 Redfin数据指出,旧金山都会区一半以上婴儿潮世代家庭、皆拥有一栋大房子,其中大部分是「空巢者」(empty nesters)、意指由一或两名成人组成的家庭、家中没有未成年者。旧金山约有38%婴儿潮世代属于这一群体。约10%千禧世代拥有一栋大房子但无子女。 …

低收入户每月无条件发千元 这城市实验一年结果揭晓

低收入户每月无条件发千元 这城市实验一年结果揭晓 世界新闻网 1/29/2024 德州奥斯丁(Austin)推出「保证基本收入」(guaranteed basic income)实验计划,一年期间为低收入家庭每户无条件发放1000元,试办结果调查统计出炉。(Pexels) 德州奥斯汀(Austin)推出「保证基本收入」(guaranteed basic income)实验计划,一年期间为低收入家庭每户无条件发放1000元,试办结果调查统计出炉:民众领到钱后大多用来缴房租,三餐不继的民众则减少。有共和党籍德州州议员则对类似计划表示反对。 奥斯汀是德州州内第一个推出「保证基本收入」实验计划的城市,经费来自于纳税人税金与慈善捐款,2022年5月上路,2023年8月结束。共计135个低收入家庭每月无条件收到1000元,其中85个家庭的经费来自市府拨款,另外50个家庭的经费来自慈善捐款。 奥斯汀市政府在网站公告指出,计划宗旨为协助民众脱贫,找到栖身之处。市府声明写道:「我们知道如果信任民众能为个人与家庭做出正确决定,将导致更好的结果。」声明中说,「保证基本收入」计划有助增进就业、增加储蓄、改善三餐不继与无家可归问题。 试办计划到期之后,华府智库「都会研究所」(Urban Institute)发表研究报告表示,参加计划的低收入民众三餐问题、住房问题都获得改善。参加民众表示,收到现金有一半以上来来缴房租。 研究调查显示,计划推出一年之后,三餐不继的低收入民众减少了17%。 辖区包括休士顿的哈里斯郡(Harris County)本月也推出为每户低收入家庭每月发放500元的「保证基本收入」计划。但共和党籍德州州参议员贝登寇特(Paul Bettencourt)上周致函德州检察长,要求检察长宣布休士顿的「保证基本收入」计划违宪。 为了降低游民人数并为弱势族群提供协助,其他城市也有类似计划推出。 巴尔的摩的「巴尔的摩年轻家庭成功基金」(Baltimore Young Families Success Fund)为年轻夫妻每月提供1000元现金。丹佛的「保证基本收入」计划则为参加民众每月发放1000元,但由于有参加者反应住房负担沉重,主管机关日前宣布延长计划实施期间。 Source …

战后婴儿潮世代不再「从大屋改住小屋」 有这三大理由

战后婴儿潮世代不再「从大屋改住小屋」 有这三大理由 世界新闻网 1/29/2024 「从大屋改住小屋」(downsizing)原本是许多美国民众的退休规画,但过去几年里,住在大房子的战后婴儿潮世代(Baby boomers)搬到小房子趋势减缓。(Pexels) 「从大屋改住小屋」(downsizing)原本是许多美国民众的退休规画,但过去几年里,住在大房子的战后婴儿潮世代(Baby boomers)搬到小房子趋势减缓,越来越银发族选择留在原本住家养老。CNN 29日报导分析,「一动不如一静」现象背后原因包括,如今卖掉大房子改买小房子几乎没有赚头。 住在加州喜瑞都郡(El Cerrito County)的退休老师玛尔塔‧德拉谷斯(Marta Dragos)与丈夫均年逾七旬,四个孩子离家之后步入空巢期,有五间卧房的3000平方呎房子曾是梦寐以求的住家,现在却感觉空荡荡,亲戚都不住在附近。 德拉谷斯说,为了财务及福祉考量,曾经考虑改住小房子,但目前房价与利率都太高,换房划不来。她指出:「现阶段我们选择继续住在这里。一动不如一静,不要做出日后可能后悔的决定。」 CNN分析,较年长的屋主即使有换房打算,但眼前面临的难题包括: 卖房要缴的资本利得税(capital gains taxes)太重 根据1990年代通过税务法规,房屋持有人出售主要住所(primary residence)、过去五年当中至少住满两年时,卖房所得免税额25万元,夫妻合并报税免税额50万元。 举例来说,1987年时以10万元买下的主要住所若以55万元卖出,屋主夫妻免税额有50万元。然而,受到房价一路走高影响,尤其在加州许多地区,住了37年的房子如今可能价值近200万元,卖房所得免税额还是只有50万元,算起来光是售屋所得就要缴税20多万。 原本居住社区里找不到较小的房子 上了年纪的屋主住了几十年的社区,土地归画多半以独栋住宅(single-family homes)为主,小型住宅或康斗(condos)、出租公寓等多层楼住宅的选项较少。这种状况在房地产市场称为「缺乏中型住屋」(missing middle),某些社区现正慢慢放宽规定,允许小规模公寓兴建。 …

春节网络环境专项行动 重点整治煽动群体对立和无底线追星等问题

春节网络环境专项行动 重点整治煽动群体对立和无底线追星等问题 早报网 1/29/2024 中央网信办发布公告,为营造喜庆祥和的春节网上氛围,将从即日起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清朗·2024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重点整治煽动群体对立和无底线追星等问题。 据“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星期一(1月29日)消息,上述专项行动将重点整治六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要整治的是宣扬猎奇行为、违背公序良俗问题。借春节旅游高峰期,发布误导性旅游攻略,诱导网民前往存在安全隐患的“野景点”,违规进入封闭管理区域等。进行恶俗和具有自虐、自残倾向的直播PK,自导自演有违公序良俗的离奇剧情视频。 其次是整治散播网络戾气、煽动群体对立问题。借春节晚会、春节档影视作品、明星网红等话题,挑起互撕谩骂、刷分控评行为,煽动对立情绪。将春节传统习俗、突发案件事件与地域、职业等特征相关联,污名化特定群体,打负面标签。蹭炒春节期间热点话题,通过拼音、谐音、指代词等方式,编造恶俗低俗烂梗,污染网络风气。 第三是整治炮制虚假信息、恶意营销炒作问题。利用年终盘点、返乡见闻等形式编造不实内容,渲染极端情绪。炮制传播涉公共政策、社会民生、交通出行等领域谣言信息,扰乱社会秩序。 第四是整治情赌博引流、网络诈骗问题。借猜数字、比大小等名义或者利用棋牌类小游戏变相从事网络赌博。利用二维码、水印图片、特殊字符等形式,发布涉色情、赌博等违法信息。通过“春节集福”“红包补贴”“集赞抢票”等名义实施网络诈骗,利用“假期兼职”等活动诱骗网民刷单。 第五是整治鼓吹炫富拜金、无底线追星问题。以春节风俗之名刻意展示炫富斗富、铺张浪费等导向不良内容,通过网贷营销信息传播攀比享乐等不良价值观。无底线炒作明星绯闻八卦,变相设立明星艺人个人榜单和任务指标,诱导非理性应援打榜。 最后是整治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问题。利用“网红儿童”违规牟利、攻击恶搞,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以手办文具、动漫二创等方式发布低俗擦边内容,对未成年人造成不良影响。突破青少年模式关于时间、内容等方面的限制要求,向未成年人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变相提供诱导沉迷的产品功能。 Source 中国电信网络诈骗案从去年8月起连续下降 早报网 1/05/2024 随着中国加大对电信网络诈骗的打击力度,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案数从去年8月起连续下降。 据央视新闻星期五(1月5日)报道,中国公安部通报,去年1月至11月,中国全国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9.1万起,抓获一大批违法犯罪嫌疑人,自8月以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案数连续下降,“打击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中国公安部说,为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态势,公安部去年以来部署开展“长城”“断卡”“断流”“拔钉”等专项行动,打击为境外诈骗集团提供推广引流、转账洗钱、技术开发、组织偷渡等非法服务的涉诈黑灰产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7.9万名,其中包括诈骗集团幕后“金主”、头目和骨干263名。 中国公安部同时先后派出工作组赴泰国、菲律宾、柬埔寨、老挝、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多个国家开展国际执法合作,捣毁一大批境外诈骗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3000余名。 针对缅北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严峻形势,中国公安部部署云南等地公安机关深入推进边境警务执法合作,依法缉捕涉诈人员。浙江、辽宁、福建、重庆等地公安机关,还针对果敢自治区的明学昌、白所成、魏怀仁、刘正祥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重要头目进行公开悬赏通缉。 报道说,在缅甸各方配合下,2023年共有4.1万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移交中方,以明学昌为首的家族犯罪集团重要头目明国平、明菊兰、明珍珍被缉拿归案,首犯明学昌畏罪自杀,一大批境外诈骗窝点被成功铲除。 缅北电信诈骗近年猖獗泛滥,不少中国民众因此受骗,缅甸警方去年9月起陆续向中方移交抓获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疑犯。 Source 平安找到!被“绑架”留学生躲在深山帐篷里,父母已付赎金 …

彭博调查:绝大多数经济学家预测中国房价将续跌至第三季

彭博调查:绝大多数经济学家预测中国房价将续跌至第三季 早报网 1/29/2024 彭博社调查经济学家中,绝大多数都预测中国房价将继续下降至今年第三季。 据彭博社星期一(1月29日)报道,在接受调查的17名经济学家中,16名预测中国月度房价环比将继续下降,直至今年第三季。 自2022年4月以来,中国新住宅价格每月都在下降。二手房价格的跌势甚至更长。 丹斯克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冯梅伦(Allan von Mehren)说,很难很快看到情况快速好转。中国官方更积极的货币刺激和进一步宽松的住房政策应该会导致2024年下半年价格企稳。 在另一项调查中,接受彭博调查的19名经济学家中,有12名预计中国GDP平减指数将至少再下降两季。 GDP平减指数被用于衡量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与实际GDP增长之间的差异。中国该指数已连续三个季度下降,如果持续下降到6月,将创下1999年以来最长的连跌趋势。 对于中国的GDP预测,经济学家小幅上调了未来两年的增长预测。根据彭博社对66名经济学家的调查,2024年中国GDP预计将比上年增长4.6%,略高于先前预测的4.5%。51名经济学家对中国2025年经济增长的预估中值从4.3%上调至4.5%。 不过,上述数字仍低于一些经济学家预测的官方目标5%。 Source 中国2023年拍挂近80万套法拍房 创历史新高 早报网 1/22/2024 中国房地产市场低迷,抵押贷款拖欠率上升。数据显示,去年中国法拍房挂拍总量达到79.6万套,创下新高。 据财联社,中指研究院星期一(1月22日)发布《2023年全国法拍市场监测报告》,2023年全国法拍房挂拍套数总量较上一年增加36.7%,达到79.6万套,但成交数量为仅为14.9万套,较2022年全年增加2.02万套,成交总金额3004.1亿元(573.11亿新元),与上一年持平。 法拍房的主要来源是借贷后无力偿还的企业、个人,也包括司法没收的房产。路透社报道指出,法拍房数量增加,突显出在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和经济复苏不佳的情况下,房屋抵押贷款拖欠率上升的趋势。 从去年挂拍物业类型来看,住宅、商业为法拍房主流,二者合计占总拍卖套数超过77%。分地区来看,西南二线城市重庆和成都受房屋止赎影响最严重,去年的拍卖数量最多。 中指研究院报告称,中国的法拍房数量自2020年以来逐步上升,2024年初这一数字还在继续上升。 Source 知情人士:贝莱德七折出售上海办公楼 …

赴海外整形2009年以来93人命丧多米尼加 多因这手术

赴海外整形2009年以来93人命丧多米尼加 多因这手术 世界新闻网 1/28/2024 据联邦疾病防治中心统计,2009至2022年间,有93名国人赴多米尼加共和国做整形手术而不幸丧命,且92%死亡案例都涉及「巴西丰臀手术」。图为迈阿密街头的「巴西丰臀手术」整形广告。(美联社) 联邦疾病防治中心(CDC)最新统计,2009至2022年间,全国有93人赴多米尼加共和国(Dominican Republic)接受整形手术而不幸丧命。 国家广播公司新闻网(NBC News)26日报导,逾半数死亡个案发生在2018年之后,显示国人热中赴海外置受整形手术。 CDC报告指出,整形致死案例有高达92%涉及抽脂,亦即「从患者身上抽取脂肪再注射至臀部,以强化身材曲线」的「巴西丰臀手术」(Brazilian butt lift)。 CDC调查发现,绝大多数死因是血栓或脂肪堆积引起的血栓塞或血流阻塞造成,除了一名男性,所有死者均为女性,年龄中位数为40岁。 而且多数致命个案都是同一种手术一再重复进行,符合CDC的高风险手术定义:「大部分死者生前就有栓塞危险因子,包括肥胖以及多次进行同一种手术。」 有鉴于整形致死个案日益增加,美国驻多米尼加大使馆联系CDC,并由CDC和多米尼加卫生部共同合作调查,CDC研究人员呼吁:「病患在决定是否接受整形手术之前,应先评估自身和手术可能的潜在风险,本报告是至关重要的参考。」 由于国内医疗成本高昂加上耗费时间,许多民众宁愿赴海外就医,进而掀起医疗旅游热潮。至于选择赴多米尼加,则多半因为旅游业推波助澜,加上多米尼加医生在美国强力打广告,使得多米尼加成为国人医疗旅游的首选。 CDC指出,医疗旅游可能伴随不可预测的风险,例如2023年3月间,四名国人结伴前往墨西哥旅行,其中一人目的就是整形手术,不料阴错阳差卷入黑帮火并还遭到持枪绑架,最终造成两人不幸死亡。 另外整形手术容易引起感染和并发症等风险,国内医疗院所也时有所闻,根据CDC公布另一份报告指出,来自全国九州、约15名患者在佛罗里达州同一家诊所接受整形手术后,出现抗生素抗药性细菌感染并发症,国人不可不慎。 Source 中国驻韩使馆提醒中国公民赴韩美容整形须谨慎 早报网 1/24/2024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在微信公号发文,提醒赴韩国美容整形的中国公民须谨慎,包括切忌盲从广告宣传,以及谨慎选择中介机构等。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上星期五(1月19日)在微信公号发文称,近年来不少外国人赴韩国进行美容整形,一些人因此卷入医疗纠纷,手术失败甚至闹出人命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列出了多个提醒事项,包括切忌盲从广告宣传、谨慎选择中介机构、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和专业整形医生、严格规范诊疗流程,以及发生医疗纠纷时通过正当途径理性维权。 …

诈骗大轰炸…美国人去年共接了780亿通自动语音电话

诈骗大轰炸…美国人去年共接了780亿通自动语音电话 世界新闻网 1/28/2024 尽管有各式防范软件,但垃圾电话仍然无孔不入,持续扰人。(美联社) 新罕布夏州初选前,许多民众接到假冒拜登总统声音的电话,敦促选民不要出门投票。这起恶意事件凸显广泛使用的自动语音电话(robocall)及自动短信(robotext)潜藏的危险,一项报告指出人工智能(AI)兴起后,自动语音电话诈骗数量大幅上升。 新闻网站Worldtimetodays报导,国人去年收到780亿通自动语音电话、2250亿条自动短信,比2021年增加50%以上,其中不乏诈骗集团冒充政府机构,询问社会安全码、查税或联邦医疗保险(Medicare)等个人信息。随着AI技术进步,仿真人声又比机械人声更具可信度。 真相调查网站SellCell.com指出,诈骗受害者2021年共损失650亿元,相当于每个美国人损失近200元。数据显示德州是自动语音电话最多的州,居民每年估计接到448通垃圾来电;乔治亚、俄亥俄、北卡罗来纳和伊利诺州也榜上有名。 SellCell称2023年1月至6月间,民众便接到310亿通自动语音电话、780亿条自动短信。该报告还预测,2023年底所有电话诈骗造成的损失恐高达900亿元,随后确认自动语音电话的诈骗就占650亿元。若不小心中招、手机被骇入,可能会出现电池耗电速度更快、手机运行速度下降、不断出现弹出式窗口或垃圾邮件活动。 近年来,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已采取行动打击自动语音电话及短信,成立自动语音反应小组,以识别诈骗集团或个人。该小组已多次发出关停警告,告诫违者可处最高一年的监禁、伪造来电显示可罚2万元,屡犯者可判处更长的监禁。 不过FCC也为家电和手机号码创建一个全国性的「谢绝来电」列表,民众只要拨打1-866-290-4236或到donotcall.gov网站注册、将他们的号码登记在名单上,便可挡下这些扰人消息。 Source 纽约班森贺华人个资外泄严重 千元银行积蓄被盗 世界新闻网 1/28/2024 纽约班森贺华人因身分外泄,导致个人财务被盗的情况仍持续发生中。图为示意图,非当事人。(Pexels) 布碌仑(布鲁克林)班森贺华人因身分外泄,导致个人财务被盗的情况仍持续发生中,其中一名受害者称,不仅银行积蓄被盗,个人数据也被不法分子盗用,用来申请信用卡、注册网上付款程序的帐号等;管辖当地的市警62分局目前发布信息,呼吁民众提高警惕。 报住在16大道交70街的一名54岁华男报警称,本月5日有人通过Zelle将他在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帐户的一笔1500元转走,他直到17日才发现并报警;经调查发现,歹徒也试图入侵其大通银行(Chase Bank)的帐户盗钱,但未成功。 此外,受害者的个人数据也被用来向富国银行(Wells Fargo)、花旗银行(Citibank)申办信用卡,但审核没能通过;歹徒也有在PayPal平台上以他的名义设立两个付款帐户,但直到受害者发现为止,没作出成功的交易。 受害者表示,在案发前曾开设一个手机帐号,后继发现手机号码被盗用,如今回想起来,可能个资是在此时被泄露出去;他自行调查也发现,通过Zelle盗走他的钱的是名为Fan Yu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