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只花2000元装修闲置公寓 不到5年创造288万年收入 TVBS新闻网 6/25/2023 美国女子茵洛替人装修房屋,并靠着Airbnb经营短期出租公寓翻身 。(取材自Instagram) 美国一名32岁的女子因偶然听到她的邻居说自己的谷仓附近有一间长期闲置的豪华公寓,而让她萌生了一个赚钱的方法。没想到,她只收了2000美元,竟然在5年不到的时间里创造了288万美元的年收入! 根据报导指出,这名名为茵洛的女子,她的邻居向她介绍自家的土地,包括一间谷仓,还有一间前屋主留下要出租的未装潢的公寓。邻居并没有急着要把公寓出租,不过茵洛回到家后立刻拟定了了一份商业计划,她告诉邻居,只要给她2000美元,就能把公寓布置完善,然后在Airbnb登录为短期出租公寓。 没想到,茵洛的计划竟然成功,她还因此创立了一家名为Be Still Getaways的公司来管理房源,并与邻居谈妥评分利润。开始赚钱之后,两人又合作开设第二个公寓,她还找来另一个合作伙伴,一起经营三个短期出租屋。 在经营的过程中,茵洛也不断与网红、业界人士接洽并推广房源。截至2020年,她的公司管理的房源已经多达20个,至今不到5年的时间里创造了288万美元的年收入。 美国女子茵洛替人装修房屋,并靠着Airbnb经营短期出租公寓翻身 。(取材自Instagram) Source 麻州鳕鱼角历史小屋拟收回 77年租户遭驱赶 世界新闻网 6/25/2023 国家公园管理局针对麻州普罗温斯敦海滨具有历史意义的八栋沙丘小屋,提出10年期承租计划,而且为了推动计划运行,公园局要求现有住户一律搬家,引发九名现住户抗议。(公园局官网) 国家公园管理局针对麻州普罗温斯敦(Provincetown)海滨具有历史意义的八栋沙丘小屋,提出10年期的承租计划,而且为了推动计划运行,公园局要求现有承租户一律搬家,引发九名现住户抗议,其中包括在此居住已长达77年的艺术家德尔迪奥(Salvatore Del Deo)。 高龄94岁的德尔迪奥早在1946年,因为协助好友,也就是第一代屋主施内尔(Jeanne Schnell)维修小屋,获得后者回报,将小屋赠与德尔迪奥夫妇,定居至今并持续缴纳房屋税。 …
Category: REAL ESTATE
麻州鳕鱼角历史小屋拟收回 77年租户遭驱赶 世界新闻网 6/25/2023 国家公园管理局针对麻州普罗温斯敦海滨具有历史意义的八栋沙丘小屋,提出10年期承租计划,而且为了推动计划运行,公园局要求现有住户一律搬家,引发九名现住户抗议。(公园局官网) 国家公园管理局针对麻州普罗温斯敦(Provincetown)海滨具有历史意义的八栋沙丘小屋,提出10年期的承租计划,而且为了推动计划运行,公园局要求现有承租户一律搬家,引发九名现住户抗议,其中包括在此居住已长达77年的艺术家德尔迪奥(Salvatore Del Deo)。 高龄94岁的德尔迪奥早在1946年,因为协助好友,也就是第一代屋主施内尔(Jeanne Schnell)维修小屋,获得后者回报,将小屋赠与德尔迪奥夫妇,定居至今并持续缴纳房屋税。 不过最近,公园局得知施内尔女儿艾德丽安(Adrienne Schnell)已于2016年去世后,坚持小屋终身承租合法继承人并非德尔迪奥,而是艾德丽安,并以此为由,禁止德尔迪奥进入已居住70多年的小屋,并要求他必须在27日前搬走私人物品,交出钥匙。 北鼎专场,网红蒸吨锅,最高立减$90👆 对此,德尔迪奥儿子罗莫洛(Romolo Del Deo)非常不满,向波士顿环球报表示:「我们如今甚至不被允许承租小屋,我们不是他们的敌人,但却被他们视为敌人般对待。」 德尔迪奥也以声明表示:「我们是鳕鱼角国家海岸一份子,创建该园是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和民间遗址,将沙丘小屋改造成波将金村(Potemkin village)并无法保护环境,小屋建筑将会延续,但文化将受到破坏。」 而且最令德尔迪奥家族不满的是,德尔迪奥已故妻子约瑟芬(Josephine)还是当年说服普罗温斯敦将小屋产权割让给鳕鱼角国家海岸的关键人物,德尔迪奥在收到迁移通知书后,向媒体控诉公园局对承租户的处置失当:「就我们长期对公园的善意付出,这真是彻头彻尾的背叛。」 Source 南加5月房市续强 独立屋价量齐扬 世界新闻网 6/23/2023 最新房地产数据显示南加房市复苏,房价环比上涨。(取材自Pixabay) …
Your Builder of Choice in the Greater DC Metro Area (703) 997-1618 Email: info@anchor-homes.comwww.MyAnchorHomes.com 新房预告——2239 Meridian St, Falls Church, VA 22046 安客新居 Posted: 06/24/2023 OPEN HOUSE …
中国官方澄清“水稻上山”非开山造田 6/25/2023 对于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提出的“水稻上山”想法引发部分网民批评,中国官方解释,“水稻上山”实际上是一种杂交稻雨养旱种的栽培技术,并称“不存在网民质疑的开山造田、毁林造田等情况”。 《农民日报》星期五(6月23日)在微信公号发布对中国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负责人的专访。 面对《农民日报》记者提问很多人不理解朱有勇的“水稻上山”想法,并质疑山上种水稻不切实际的问题,不具名的负责人回应说,“水稻上山”实际上是一种杂交稻雨养旱种的栽培技术,就是把“山下水田”的杂交稻品种引到“山上旱地”种植,像种玉米一样种水稻,不用泡田,不用育秧插秧,也基本不用浇水灌溉,还能有较好的产量。 负责人强调,这些田本来就有,不存在网民质疑的开山造田、毁林造田等情况,也不会破坏生态。“这个栽培模式有一定的条件限制,主要适合云南海拔1700米以下、降雨量1200毫米以上雨热资源丰富的山区旱地,并不是什么地方都能推广”。 针对有网民质疑在丘陵山区搞高标准农田建设破坏生态,费钱费力还不讨好,负责人在访问中回应,在丘陵山区对符合条件的耕地建设高标准农田,是由现实国情农情决定的。 负责人说,中国位于6度以上坡度的耕地约4.4亿亩,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2.74%。在现阶段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些地不仅要种,还必须要种好,就需要通过把斜坡耕地改造成水平梯田,配套水利设施等措施,提高这些耕地的产能。 负责人称,中国对在坡耕地上建设高标准农田有明确的标准和规定,要求因地制宜规范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比如,要充分考虑地质地貌、水资源、气象条件等,不同条件有不同的建设要求和标准,像雨水多的地方要采取建护坡、田坎等农田防护措施,避免产生塌方和泥石流;建设选址要合理,禁止在25°以上坡地、生态红线区域内建设高标准农田,特别是不得借高标准农田建设之名,在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垦山、开荒。 负责人说:“网上流传一些在山体上修建梯田的图片、视频,将其与‘水稻上山’、高标准农田建设相关联,经核实,多为张冠李戴、移花接木。比如,流传最多的一张图片实际上是2018年云南某地的土地整治项目施工场景,还有农田被暴雨冲毁的图片,也与在山上种水稻无关。在汛期农田被冲毁往年也有,我们每年都对农业防汛排涝作出部署安排,指导受灾地区及时修复水毁农田,恢复农业生产,能抢一亩是一亩,能抢一季是一季。” 负责人最后说,要特别说明的是,一些地方在整改复耕中涉及退出林地转为耕地。这些“林”,不是以前“退耕还林”中为保护生态造的“林”,而是近年来超计划、超政策、超要求,违规在耕地上建的“林”。对这些林地整改复耕,不是“毁林造田”,更不是网民所谓的“退林还耕”。 Source 习近平强调「双循环」防别国封锁 靠高科技自强 中央社 6/11/2023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新华社)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近日考察内蒙古强调「双循环」,指并非闭关锁国,而是「当别人不给我们开门的时候,我们自己还能活下去」,并称中国要靠高科技自立自强。 习近平近日在内蒙古考察,中国官媒人民日报10日刊出考察及专题座谈会纪实。 纪实报导,习近平7日前往呼和浩特市的中环产业园考察时表示,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事。 习近平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首先要把国内大循环搞好,这是治本之策。而「双循环不是要闭关锁国,而是当别人不给我们开门的时候,我们自己还能活下去、活得更好」。中国敞开大门,谁来与我们合作都欢迎。经济全球化是大道,大家合作共赢才是最好的。 习近平强调现在中国要靠高水准科技自立自强、构建新发展格局来攻克科技难关。 他谈到新形势下的复兴之路时批评「一些国家要搞霸权、搞垄断,想让我们当附庸跟着跑」。中华民族一定要复兴,要继续攻坚克难,再上层楼。 面对中美贸易战以及地缘政治角力,习近平去年在「20大」报告时,宣示包括「中国式现代化」在内的未来执政理念。 其中众所瞩目的经济发展领域上,习近平报告重申了加速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既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也提升国际循环品质和水平。同时,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
加拿大野火持续 消防员招聘难 6/24/2023 加拿大野火持续,消防力量仍然透支。图为加拿大武装部队派出的消防人员在林火上空巡视。(路透社) 加拿大仍在与有史以来最猛烈的野火季抗争,但由于劳动力市场紧张和工作的艰难性质,招聘消防员变得愈发困难。 路透社针对加国13个省和地区的调查显示,加拿大雇用了大约5500名野地消防员。数据不包括未给反馈的偏远育空地区(Yukon)。 加拿大野火专家弗兰尼根(Mike Flannigan)说,这一数字比加拿大所需消防员人数少2500人。他指出,扑灭林火是一项艰苦、须承受高温和烟熏火燎的工作,而且可能存在对健康的长期影响,“招聘和留住人才越来越困难了。” 安大略省今年延长了消防员应聘时间,加强了招聘营销力度,并为确保招聘更多人力而开始提供培训补贴。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和新斯科舍省的消防员应聘者数量则有所减少。阿尔伯塔省不得不进行几轮消防招聘来填补人力缺口。 加国今年的野火季反常提前且火势凶猛,至今已烧毁650万公顷的土地。受气候变化影响,野火还将持续燃烧,火势有可能进一步扩大。 有限的资源使灭火工作面临困难。加拿大各省和地区根据需要来共享消防人力和设备,并在极端需要的情况下,向国际伙伴和军队求助。但今年的野火同时在东部和西部爆发,引发了各地对消防员和灭火直升机的竞争。 每天要工作12至14个小时 参加灭火任务的消防员每天要工作12至14个小时,每次任务长达两个星期,工作环境烟雾弥漫、高度紧张,且通常是在偏远的荒野地区。 此外,消防员的薪水也缺乏竞争力,基本时薪从曼尼托巴省的18加元到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30加元(约18.4至30.7新元)不等。 当局为应对野火,已经部署约550名武装部队人员和1700多名国际消防员,相关费用由各省支付。随着野火不断蔓延并威胁到社区,省级机构愈发依赖结构性消防员的帮助来保护家园。 有9万名志愿消防员 不过,根据加拿大消防局长协会的数据,加拿大的12.6万名结构性消防员中,有9万名是志愿者。他们既要承担保护自己社区的压力,也要承担日常工作。 为填补人力缺口,一些省份在5、6月的野火高峰期呼吁招募额外的灭火人员。阿尔伯塔省有157人响应政府号召;新斯科舍省上周派出第一个由30人组成的灭火志愿者团队;魁北克省额外培训了300名志愿者和林业工人,他们通常不从事野火服务工作。 额外人力的成本并不便宜。根据联邦政府的数据,在过去10年中,有六年的全国野火保护费用超过10亿加元;自1970年以来,野火保护费用每十年增加了约1.5亿加元。 加拿大政府目前要为聘用、培训和留用消防员支付3800万加元的成本,在五年内要花费2.56亿加元用于设备基金。此外,当局也正在进行一个培训结构性消防员的试点项目。 加拿大消防局长协会主席麦克马伦说:“与野火展开奋力搏斗的男女消防员正在进行一项庞大的工作,但事实是人手依然紧张。” Source 加拿大野火加剧 大火或持续整个夏季 …
Your Builder of Choice in the Greater DC Metro Area (703) 997-1618 Email: info@anchor-homes.comwww.MyAnchorHomes.com 重磅!独立日限时活动,立省25K!热销户型Buchanan——最后两套,预购从速! 安客新居 Posted: 6/22/2023 独立日限时活动 立省$25,000!!! 欢庆独立日!即日起至2023年07月07日,签约购房将提供$25,000 Closing Help。 OPEN HOUSE 时间:本周六(06/24/2023)、周日(06/25/2023)1-4 PM …
专家建议退休储蓄达百万 到底多少美国人做到? 世界新闻网 6/23/2023 在美国能够存得到100万元退休存款的退休族比例并不高。(Pexels) 「至少100万元」是许多理财专家建议民众的退休存款目标,晚年才能过得舒适,无须烦恼钱不够用。然而,实际上达到100万元退休存款的退休族比例并不高,约有10%退休民众拥有至少100万元退休存款,绝大多数退休族积蓄则远远低于理想目标。 联准会消费者财务调查(Survey of Consumer Finances,SCF)2019年完成的最新退休存款数据追踪显示: *65岁至74岁美国民众,平均退休存款为42万6000元 *75岁以上美国民众,平均退休存款为35万7000元 在这项调查中,退休存款包括401(k)退休帐户及个人退休帐户(Individual Retirement Accounts,简称IRAs)。如果查看不同年龄层的退休存款中位数: *65岁至74岁美国民众,退休存款中位数为16万4000元 *75岁以上美国民众,退休存款中位数为8万3000元 但若论净资产,统计则显示,65岁至74岁美国民众平均净资产为120万元,75岁以上美国民众平均净资产则为95万8000元。 这份2019年的统计无法看出近几年里退休族存款帐户盈亏,下一份联准会消费者财务调查今年稍晚公布时,将能看出新冠疫情、高通膨等因素对退休存款带来的冲击。 百万退休存款够不够用?决定因素包括: *希望几岁退休 *退休之后估计寿命多长 *退休之后期望拥有哪种生活方式 *退休后日常生活花费、健保开销估计多少 *几岁将开始领取社安金 …
小费制度惹怨 有人给不到18% 被店员追出门 世界新闻网 6/23/2023 不想被小费困扰,有不少华人选择在不用付小费的美食城内吃饭。(记者高云儿/摄影) 根据个人理财网站Bankrate的调查,近年来美国人给小费的次数愈来愈少,更有66%的人对「给小费」持负面看法;纽约市的华裔民众也对小费制度抱怨频频,表示餐馆服务不佳,但索求的小费却比过去高,甚至有餐馆直接将小费计在帐单里;业者则说,基本工资太低,不靠小费难以生活。 网站调查 66%不满强索小费 华人郭先生过去就曾有因为小费没给到18%,被店员追出门的经验,对此他感到不满,感觉「不管服务好坏都要给小费」,但同时他也理解服务员工资低,多依靠小费过活,「不给过意不去」,最后他干脆选择到自助用餐的美食城吃饭,就「不用烦小费了」。 业者叹工资低 要靠小费补贴 根据纽约州规定,允许餐馆服务员的工资用小费补贴,也造就这些服务员对小费的依赖;据悉,纽约市的餐饮业者多支付给服务员约10元的底薪,加上小费的补贴,来满足政府最低工资15元的要求。 同样在选择在美食城用餐的陈先生也被小费文化困扰,他表示,顾客要支付的小费愈来愈高,「以前最多给个15%、18%,现在最低就要给到18%」。另一个让他感到惊讶的现象,是很多餐馆会直接将小费算在帐单里。 有的餐馆现在会将18%的小费直接计入帐单里。(记者高云儿/摄影) 小费并帐单 不小心常重复给 陈先生此前就有两次没注意,在已经加入小费的帐单总金额中,又再多给了一次小费,「后来我就不给了」。 位于皇后区法拉盛凯辛纳大道(Kissena Blvd.)的一家越式餐馆,就是直接将18%的小费包括在帐单的店家之一,收银员表示,很多顾客都不给小费,「店员常常追出去都累了,后来就直接包在帐单里」。 服务不到位 有的就是不想给 另外也有服务员说,基本工资太低,疫情这几年也未曾涨过,「没小费就等于没收入」。不过服务员强调,帐单内18%的小费都会提前告知,「有的人会额外给,有的不会,也有的不想给」。 南翔小笼包大部分客人都会给够标准小费。 (记者高云儿/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