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加华男用买房钱买车 照样赚翻

世说新闻╱南加华男用买房钱买车 照样赚翻 世界新闻网 7/13/2022 家住南加州橙县的七旬华翁吴哲芳,拥有多辆价值百万以上的古董车;而他当初购入部分古董车的价格,很多还不到现在价值的八分之一。若用投资回报率计算,堪比在加州买房。那么如今通膨走高、证券市场表现不佳的情况下,收集古董车,会是投资理财的好选择吗?今天的世说新闻,我们与您一同探讨。 Source 升息冲击房市 房贷暴涨1倍 专家:进场须谨慎 世界新闻网 7/13/2022 联准会调息连涨3%,疫情两年多来一路高歌的房地产一片哀嚎,美国未来房市扑朔迷离。南加房地产专家指出,目前的房市对许多人来说确实有如冬天即将到来,但同时也可能是一些人期待了好久的春天。不过专家提醒,即便已经闻到了春天气息,也千万不要一头栽进去,多分析比较很重要。 全国住宅建筑商协会NAHB最新公布的数据,6月美国在住宅上的信心指数下降2点至67点,创下2020年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也创下这个指数的六连降;美国5月的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增速创下40年来的新高;今年年初美国30年期固定抵押贷款平均利率为3.25%,目前飙升到惊人的6.13%,半年中已创下美国自2008年房市大崩盘以来的最高利率水平。近期美联准会宣布增加75个基点,让大量的购房者望而却步,抵押贷款大幅减少,房屋销售下降。 洛杉矶资深房地产经纪、郑德伦地产贷款学院长郑德伦表示,疫情两年多来全国出现房价高涨甚至一房难求情况,不少房子甚至以高于叫价三至四成甚至更高的价格售出。持续两年的房价高涨最重要的原因来自于成本提升,疫情之后闭关锁国和停工停产的模式,造成建筑成本大幅度成长。与此同时,美国政府调低购屋利率,最低时达到2.75%,商业不动产打包成商业不动产债券基金卖给政府,政府帮助商家扛住租金和利息等措施,都使得美国房地产呈现「繁荣景象」。但是,如今却面临严峻挑战,如果战争和疫情不结束,全球供应链还是断层,情况很难好转。 郑德伦表示,在升息之后,政府已明确表示要减债,不再继续扛下抗疫的债务,即将到期的债务将释放到市场上。目前的房贷利率回升2013-14年的水平,但实际数字却是从之前的3%左右上升到6%,民众房贷成本增加一倍,仓库和零售店铺等商业地产成本还贷更高。 资深房地产经纪李秉信认为,商业地产最麻烦的地方是五年或七年轮回到期,重新回归市场利率。2015至2017年非常低的商业贷款利率,这两年正好遇到重新贷款和利息暴涨,很多商业地产可能被迫出场。 这波调息对商业地产挑战巨大,部分购物商场和零售店铺已法拍产品上市。李秉信表示,部分投资人也关心网络时代购买实体商业地产是否有风险?他认为,大家都害怕担心的时候是进场最好时机。别人的冬天可能是你的春天,冷暖自知。 郑德伦表示,多家大型银行数字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没有按时付房贷的数字是去年的七倍,六月升息之后,情况可想而知。但目前市场上的法拍数量依然有限,主要是因为银行目前还有一些新的保护措施,这一波的拍卖屋会比2008年复杂很多。 他认为,这波的拍卖如果想要从中获利,不是只有单纯地了解和银行之间的债务,还要全面了解可能潜在的其他官司纠纷,比如是否有中小企业贷款或者私人信用贷款纠纷,要研究这些债务是否可以被清除等等,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 另外购买法拍重新修整也要因地制宜,比如郑德伦自己不久前就购买旧金山很烂的酒店改成老人公寓,创造增值。 Source 夏威夷火山旁搭Airbnb豪华帐篷 她年赚2.8万元 世界新闻网 7/10/2022 …

南加2起华人住宅抢案 皆处社区边缘、后院茂密植被

南加2起华人住宅抢案 皆处社区边缘、后院茂密植被 世界新闻网 7/13/2022 南加内陆科洛那市 (Corona)华人家庭,近日深夜遭遇三名非裔劫匪闯入抢夺财物。记者12日实地探访,受害屋主正在加装住宅及周边的监控系统,警戒可疑人士。因案发地是高档社区,一向治安良好,仅数年前发生一起司机醉驾撞进住宅引发火灾事件。 案发地在市区南部山麓地带,位于Joseph Canyon Trail 4000号街区,12日有多名工人在安装监控系统。据一位华人工作人员说,主要是强化监控设施,避免再有可疑人闯入。 案发社区有两栋住宅位于山谷边缘,其中一栋就是发生入室抢劫案的住宅,其邻居的屋主来自希腊,是一名牙医。据一位白人居民说,已经获悉有居民家发生入室抢案,社区治安一向很好,唯一经过媒体报导的一个案子,发生在五年前。一名酗酒男子驾车撞进社区住宅,引起火灾,致宅内一位年长者受伤。 案发社区均是百万元以上豪宅。发生入室抢案的住宅面积超过7000平方呎,有8个居室,7.2个卫浴,有超大后院包括休息亭及泳池、网球场,在住宅北侧还有很大一块空地。由于住宅临近南部山谷,靠近山谷及山路坡地的地方多植被。该住宅的位置,与日前核桃市曾发生入室抢案,一名嫌犯遭枪杀的华人住宅位置很类似,都是在住宅边缘及后院靠近茂密植被。 据网上公开资讯,该住宅市场售价超过200万元。案发住宅所占地块是社区中面积较大的,其他居民家有的拥有超大果园,有的还有很大游泳池及空地。 台侨徐先生就居住案发社区附近。他表示,豪宅社区是近十年来才开发起来的,也是科洛那市最新发展起来的百万元以上住宅社区。由于治安一向良好,一直是许多富人向往的地方。同时,因治安无忧,社区居民也很放松,不太注意防范。有的住家大门经常开着,开车就可以直接进入院内。徐先生说,近年来,亚裔豪宅屋主愈来愈多。 徐先生认为,虽然案发社区住宅都在百万元以上,但由于是新开发的社区,又处于山麓地带,还没有引起外界关注。他说,华人屋主遭到三名非裔劫匪入室抢劫,很可能是屋主在别的地方引起罪犯注意,然后一路跟踪到这里,进而发生入室抢案,受害者应该是被劫匪注意一段时间了。 徐先生提醒,华人不经意间在公共场合容易露富,比如穿金戴银、开名牌车戴名表。尤其是华人新移民对美国治安情况不太暸解,而久居美国的华人,都知道美国治安恶化程度,所以更会多加小心,有安全意识谨慎防范。 Source 夏威夷火山旁搭Airbnb豪华帐篷 她年赚2.8万元 世界新闻网 7/10/2022 赫尔(Kehau Hall)2014年搭建她的Airbnb豪华帐棚时,未想到其仅距离火山约10分钟。她2岁就住在夏威夷,习惯火山的不预测性,未感到火山威胁。她说,灵感很简单,在杂志上看到一张豪华帐棚照片,认为将是美国本土旅客体验夏威夷的独特方式。 豪华帐棚位在夏威夷山景城格伦伍德社区(Glenwood neighborhood),距离夏威夷火山国家公园中心约12英里,那里有两座火山。她搭建帐篷花费不到300元,内部厨房、户外淋浴与大尺寸床垫等设备花费约8000元。目前霍尔每周需要工作约10-15小时、年收入为2万8000元。 …

奥密克戎BA.5变体或致全美病例激增

奥密克戎BA.5变体或致全美病例激增 7/12/2022 BA.5在美国的占比快速上升,目前已经超越曾经击败过BA.2的BA.2.12.1,成为美国头号变异体。如同之前的预测,BA.5在中国的社区传播只是个时间问题,而它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变异体,可能在今年秋季就会有新的变异体取代BA.5。 BA.5的特点是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携带L452R突变),并在此基础上在真实世界中有更强的传染性。如果只是单纯感染过BA.1或BA.2(未接种疫苗),血清对BA.4/ BA.5没有中和活性,这也是BA.5可造成重复感染的重要原因。BA.5的R0计算较为困难,因为目前已经有大量的疫苗接种和既往感染,有些报道估计BA.5的R0达到了18(相当于麻疹),但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 在致病性方面,法国卫生部发布的报告显示与BA.1相比,BA.4/ BA.5的住院率没有明显升高,但临床症状持续时间更长。不过在法国卫生部的报告中也专门提到一点,这一波BA.4/ BA.5感染者的中位年龄更大,有风险因素的比例更高。不仅是病毒本身的内生毒性,感染者年龄、既往感染史、疫苗接种情况等都会影响到实际临床症状。 疫苗方面,基于目前各项研究,三针原始灭活基本无法有效预防BA.5感染(mRNA保护力也显著下降),预防重症(尤其是在老年人和免疫缺陷人群当中)的保护力很可能也会越来越低,而一些研究表明四针原始灭活疫苗的抗体峰值可能低于三针。因此今年秋季的加强针至关重要(无论是Omicron专属疫苗还是多价疫苗)。但也意味着在加强针大规模接种之前,人群中对BA.5的免疫屏障十分薄弱。 按照新冠病毒的进化特点以及传染病学的基本常识,BA.5不会是最后一个,也不会有最后一个,但BA.5是当下我们需要防控的重点。 美国《纽约时报》7月12日报道,美国总统拜登新冠疫情应对小组计划在周二发出警告,新冠病毒BA.5变异株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新一轮感染、再感染和住院人数增加。因此,该小组将呼吁民众采取更多措施保护自己免受新冠病毒侵害。 据报道,美国白宫新冠疫情应对协调员阿什·贾哈(Ashish K. Jha)受访时表示,BA.5变异株的关键特点在于其具有很强的免疫逃逸能力,即使接种加强针后依然会面临突破性感染的风险。同时他警告称,即便是几个月前曾经染病,依然有很高几率再次感染。报道援引消息人士称,美国官员考虑面向50岁以下的人群开放第二剂新冠疫苗加强针。 Source 研究:脑雾等长期冠病症状 或因免疫反应损脑血管 文 / 廖慧婷 7/07/2022 (早报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进行的一项小规模研究发现,小部分冠病患者出现脑雾或记忆障碍等长期冠病症状,有可能是因为冠病病毒在人体内激起的免疫反应导致脑血管受损。 法新社报道,这项研究星期二(7月5日)发表在医学期刊《大脑》。研究是基于对九名病殁冠病患者的脑部尸检,他们介于24岁到73岁。研究人员选择他们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因为根据扫描,显示这些人的大脑血管有受损情况。 研究人员没有在大脑中检测到冠病病毒,反而发现患者自身的抗体攻击了大脑血管内壁的细胞,导致炎症和损伤。 这项发现或能解释为何一些人在染疫后出现后遗症,包括头痛、疲劳、丧失味觉和嗅觉、失眠以及脑雾,并可能有助于为长期冠病患者设计新的治疗方案。 研究发现,针对冠病产生的抗体,错误把用来抵挡有害入侵并允许必要物质到大脑的细胞当成攻击对象。对这些细胞造成的损伤会导致蛋白质渗漏、出血和凝块,从而增加中风的风险。这种渗漏还会触发一种免疫细胞涌向脑补以修复损伤,引起炎症等。 …

房价飙涨 买房可负担能力 降至16年新低

房价飙涨 买房可负担能力 降至16年新低 世界新闻网 7/12/2022 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公布最新统计,5月「住房可负担性指数」(Housing-affordability index)显示房价飙涨、再加上房贷利率上升的情势,让民众对购屋的可负担能力自去年初开始迅速骤降,目前已降至2006年以来新低,形成买卖双方各自不同的压力。 华尔街日报(WSJ)报导,NAR编制的住房可负担性指数,衡量的数据包括房价及家户所得的中位数,以及各种房贷的平均数等;去年1月,该指数为181.5,但之后因房价大涨、利率上升而骤降,5月降至102.5,为次级房贷风暴前夕、2006年7月100.5以来的新低;而在更早之前,该指数接近100需追溯到1990年。 房地美(Freddie Mac)的数据显示,全国房市最广为使用的房贷方案、「30年期固定利率房屋抵押贷款」(30-year fixed mortgage)目前平均利率约5.3%,虽然低于上周的5.7%,但是自2009年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平息后,此数字从未超过5%。 房价难负担让许多欲购房者只能望「房」兴叹,或是无法得到房贷资格而无法进场,导致最近几周房市明显降温,非新屋交易件数截至5月已连续四个月下滑,对卖家来说同样也是压力,房价开始出现下降迹象,新冠疫情期间上涨最凶的地区,例如奥斯丁、凤凰城等地尤其明显。 另方面,房屋供给量也在下降,地产网站Realtor.com的数据显示,6月的待售房屋数较2020年同期下降34%,与2019同期相比更是下降53%;这让许多经济学者认为,房价依然难有太多下降空间,全美房屋建筑商协会(NAHB)首席经济学者狄兹(Robert Dietz)就说,目前国内正处于「可负担房屋危机」当中。 NRA首席经济学者Lawrence Yun表示,房价上涨幅度超过加薪幅度,可能让5月以后的可负担指数进一步恶化;金融公司First American Corporation首席经济学者弗莱明(Mark Fleming)则表示,不确定过去几年看到的那种可负担水准可否再次出现。 Source 夏威夷火山旁搭Airbnb豪华帐篷 …

房子不买了 6月近15%毁约 不必急抢可能贬值的对象

房子不买了 6月近15%毁约 不必急抢可能贬值的对象 世界新闻网 7/12/2022 近来美国许多人取消买房协议,6月取消率创疫情爆发以来新高。在线房地产业者Redfin11日发布报告显示,全美6月成屋销售取消购屋比率占所有合约的近15%,创2020年初以来最高比例,较一年前买房交易约11%的取消率大幅上扬。 新冠疫情爆发后,购屋活动随即暂停,但为时很短;但目前房贷利率上升、通膨飙升迫使许多潜在购屋者重新考虑买房。 30年期房贷平均利率从今年初3%左右稳步上升,据媒体Mortgage News Daily报导,6月中曾短暂飙至6% 以上,目前在5.75%左右徘徊。 房贷利率上扬也导致某些借款人失去贷款资格;贷方评估资格时通常以「前端债务收入比」(front-end debt-to-income ratio,住房支出除以总收入)约28%为上限;房地产数据提供商 Attom称 ,第二季拥有一栋中价位房屋的开销约占平均工资31.5%,创2007年以来新高,高于前一年的24%,是20多年来最大年增幅。 此外,曾炙手可热的市场迅速大逆转,买家觉得不必急着抢购来年可能贬值的房子。 Redfin副首席经济专家马尔(Taylor Marr)说,房地产市场竞争趋缓让购屋者有谈判空间,导致退出交易的人增多。 房地产顾问业者John Burns Real Estate Consulting针对建筑商进行调查发现,甚至在6月房价出现最大涨幅前,5 月买房取消率就跃升至9.3%,2021年5月仅6.6%;资深副总裁卡恩 …

BA.5肆虐全球:日本掀起“第七波疫情” 欧洲担心指数级病例攀升

BA.5肆虐全球:日本掀起“第七波疫情” 欧洲担心指数级病例攀升 7/12/2022 财联社7月12日讯(编辑 潇湘)随着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奥密克戎变异株BA.5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肆虐,一些在今夏之前放松或取消了疫情防控措施的国家,新增病例和住院病例数近期正开始加速攀升。 根据世卫组织网站的数据显示,截至欧洲中部时间11日17时24分(北京时间23时24分),全球确诊病例较前一日增加271721例,达到5亿5250万4629例;死亡病例增加388例,达到634万7816例。 其中,日本和欧洲近来的新冠确诊病例数激增的趋势尤为明显。卫生官员和专家们普遍预计,尽管当前这波感染浪潮可能不会像疫苗问世前那样导致大量患者死亡,但各国公共卫生健康系统对秋冬疫情形势的准备不足,可能再度令全球抗疫形势急转直下。 短短一周确诊数翻倍 日本掀起“第七波疫情” 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数据,本周一(7月11日)日本全国新增确诊病例37143例,是上周一新增病例数的2.2倍,其中东京新增病例数最多,达到了6231例。 旧金山湾区卫生官员本周表示,目前当地染疫率低于今年1月原始Omicron变异株疫情高峰点,但与2月的感染率高峰相同、且无下降趋势。许多民众以居家快筛检测,未向主管机关通报检测结果,圣他克拉拉(Santa Clara)卫生局长认为,实际的添加确诊数应该「非常、非常高」。 在7月6日-7月10日,日本全国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曾连续五天突破四万例。 日本政府新冠病毒感染症对策小组组长尾身茂周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日本最近的感染者增加,无疑意味着该国已进入“第七波疫情”。 尾身指出,病例数激增的原因可能是,在日本肆虐的新冠毒株正演变为那些更易传播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例如BA.5。此外,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力逐渐下降也是关键原因之一。据悉,日本在去年12月启动了第三剂加强针疫苗的接种,普通老年人也在今年年初开始接种,这意味着较早的加强针接种者距离当时接种已经过去了约半年。日本厚生劳动省曾担忧,由于BA.5被认为具有较高的免疫逃逸能力,如果感染在日本老年人中蔓延开来,可能会像“第六波疫情”时那样导致重症患者数激增。根据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此前的推算,日本BA.5感染者所占比例将在7月第二周超过50%,7月底几乎达到100%。不过,关于是否需要为防止疫情蔓延而采取限制行动,尾身茂认为“现阶段还不必”。 他在周一表示:“感染风险高的场合与此前相比没有不同。我对首相表示,只要大家做好可能的防疫措施,现阶段尚不需要采取行动限制。” 防疫措施形同虚设 欧洲担心病例指数级攀升在欧洲,许多民众的日常生活已在某种程度上恢复到了疫情前的常态,而这也令多个欧洲国家眼下正成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A.4/5传播的温床。上周,欧盟统计的14天新增病例数上升了28%,达到每10万人921例新冠病例。65岁以上人群的感染人数上升了近32%。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周,法国新增阳性病例数达到了逾90万例,这一数字在欧盟范围内最高。据法国卫生部表示,这些新增病例当中,有67%感染了奥密克戎BA.5变异株,7%感染了BA.4变异株。德国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根据德国卫生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Robert Koch Institute)的数据,在过去七天里,该国有超过50万人新冠检测呈阳性,感染率已达到每10万人661例。在过去一周里,被送入重症监护室的每日新增患者均超过了三位数。 德国正竭力应对感染人数出现的指数级飙升。德国卫生部门表示,许多因其他疾病去医院就诊的病人被检测出新冠阳性,这给医院系统和超负荷工作的人员带来额外压力,他们必须隔离每个新冠感染者,无论症状轻重。 与此同时,随着新增病例的激增,一些欧洲国家的住院人数也在同步攀升。在英格兰地区,七天平均住院人数比一周前增加了31%。利兹大学病毒学家Stephen Griffin表示,“我们看到有大量的再度感染,而且住院人数在增加。我们竟然允许这种重复感染的情况继续存在下去,且不采取任何措施,这实在令人不安。” 从某种意义上说,欧洲疫情在此轮全球奥密克戎变异株BA.5的蔓延潮中再度加剧,其实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尽管欧盟成员国政府上月末延长了新冠护照,但多数国家已经取消了对入境旅客的检测要求,同时也不再要求居民持阴性检测结果或疫苗接种证明才能享受基本商业服务,例如进入酒吧、餐馆或工作场所等。 与此同时,欧洲多国政府甚至正降低收集和公布数据的频率。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ECDC)目前已不再发布每日新冠数据公告。 …

新房增、利率升 潜在买家却步 房市渐降温

新房增、利率升 潜在买家却步 房市渐降温 世界新闻网 7/11/2022 各种迹象表明,随着新房数量激增以及利率上升,国内火热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开始降温。 在先前繁荣的房市如圣荷西、芝加哥、凤凰城等大城中,待售的房屋数量正大幅增加。房地产公司Zillow和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估计,过去一年国内每月房屋销售量下滑两位数;Zillow数据表明,光是5月,房屋销售就比去年同期降低19%;初步数据显现6月下降更显著。 目前为止,经济放缓并没有为买家减轻太多压力,分析师指出,通膨加上利率上升迫使许多潜在买家打消念头。 卖家不降价 房价持续高 一些卖家考量到2020、2021年房价大涨,平均上升超过40%,因此不愿降低售价,房价仍持续走高;数据公司黑骑士(Black Knight)估计,截至6月的过去一年里,房价平均增长19%。 而房市降温也反映出经济更广泛的变化。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过去两年的最低利率推动房价飙升;但在通膨大涨后,今年联准会(Federal Reserve)改变走势,2022年联准会已三度调升基准利率,并预示还有第四次升息。 利率上升代表借贷成本增加,房屋贷款抵押公司房地美(Freddie Mac)的数据显示,7日的30年期固定利率房贷(FRM)平均利率为5.3%,高于去年同期的2.9%,与此同时股市受创、物价飞涨,因此更难存到头期款,分析师表示由此造成的「负担能力压缩」让许多潜在买家却步,导致房屋交易减少。 首次买房者 是糟糕时机 咨询公司Reventure Consulting首席执行官格利(Nicholas Gerli)说:「对于首次买房者来说,这真的是糟糕的时机。」 房地产数据公司Zonda首席经济师艾利.沃夫(Ali Wolf)指出各处都有房市降温的迹象,一些地区的待售房屋明显增加,住房停留在市场的时间更长,许多卖家降低售价以吸引买家,「我们现在看到的情况是,事实上,买家的确有所限制,潜在买家可能边等待边观望而故意退出房市,或者因为购房成本上升被迫退出。」 …

夏威夷火山旁搭Airbnb豪华帐篷 她年赚2.8万元

夏威夷火山旁搭Airbnb豪华帐篷 她年赚2.8万元 世界新闻网 7/10/2022 赫尔(Kehau Hall)2014年搭建她的Airbnb豪华帐棚时,未想到其仅距离火山约10分钟。她2岁就住在夏威夷,习惯火山的不预测性,未感到火山威胁。她说,灵感很简单,在杂志上看到一张豪华帐棚照片,认为将是美国本土旅客体验夏威夷的独特方式。 豪华帐棚位在夏威夷山景城格伦伍德社区(Glenwood neighborhood),距离夏威夷火山国家公园中心约12英里,那里有两座火山。她搭建帐篷花费不到300元,内部厨房、户外淋浴与大尺寸床垫等设备花费约8000元。目前霍尔每周需要工作约10-15小时、年收入为2万8000元。 夏威夷观光产业竞争激烈,根据夏威夷旅游局数据,2019年夏威夷所有岛屿的游客消费总额为177.5亿元。赫尔帐篷所在的夏威夷主岛,平均每天可带来2240万元收入。 赫尔的帐篷,与其他旅馆业相比之下较为平易近人,游客每晚收费约70元。然而,对她来说,这笔收入代表着独立,赚钱可帮助她花更多时间去旅行。 赫尔的父亲是夏威夷人,在这片土地长大,90英亩土地由家族代代相传,拥有少数家族房屋,并饲养野猪、牛与鸡。赫尔搭建帐篷,也能分享所在地点的自然风光,「善用这片土地,让其他人可从中获益,真正沉浸在大自然中。现在每个人都与电子产品链接,暂时脱离虚拟世界并放松,相当重要。」 赫尔有观光业经验,高中时曾在当地民宿帮忙,并和房地产经纪人合作管理当地出租物业。近几年还帮附近国家公园工作。20岁时,她决定扩展创业精神,搭建Airbnb豪华帐棚,最初花了六个月时间,获得五个正面评价,才开始受到游客青睐。自此之后,豪华帐棚的预定持续稳定,平均每周有三个预定、旅客平均入住2-4晚。 疫情之前,赫尔每周工作10-15小时,并额外花15小时协助管理其他客人在家中大型房屋住宿,每年可为她带来额外2万元收入。 2020年3月新冠疫情爆发,夏威夷对游客发布14天强制隔离、以防止新冠病毒传播。夏威夷旅游局指出,夏威夷最大产业观光业受到影响,自2020年第一季度到第二季度,夏州失业率自2%飙升至20/1%。赫尔也受到影响,约有6个月时间没有旅客预定,只能靠存款过活,并开始打扫私人住宅赚钱,失去大部分可支配收入来源。 不过,赫尔的豪华帐棚业务从2021年初开始回温,有旅客预订为期一个月的住宿,并提供更多远程工作设备。由于现金流更加稳定,她现在一年可有四周前往美国本土或海外旅行。 她透露,未来两三年内还想在夏威夷开设三个豪华帐棚。她的帐篷资讯也公布在GlampingHub。目前面临主要挑战是竞争,夏威夷旅游业竞争激烈,当有一个好想法时,通常会被拷贝或集成。赫尔说,她已准备好迎接挑战,却没有计划扩展到美国本土大陆,「夏威夷有很多爱心与良善之人。我喜欢悠闲度过夏威夷时光。」 Source 通胀压力冲击湾区各行各业 低收入阶层影响最大 世界新闻网 7/04/2022 新冠疫情期间社区封锁,影响供应链正常运作。目前虽然社会重启,供应链问题仍然严重,促成通货膨胀。另外乌克兰战争造成油价飙涨,增添中产阶级的交通费。湾区科技业是地方经济主力,然股市崩盘,401K退休福利计划受到冲击,新创公司面临重大压力。虽然美国尚未正式宣布经济衰退,整个社会经济感觉已陷入衰退期。 巴洛阿图加州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维 (Steve Lev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