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薪低于通膨就考虑离职 从印度到越南工资将加速成长

加薪低于通膨就考虑离职 从印度到越南工资将加速成长 世界新闻网 12/28/2022 近期研究显示,亚洲劳工有望在2023年获得大幅加薪,此时通膨维持在高档、劳工短缺,使得资方调高薪资的压力提升。另一份新加坡调查显示,受访调的78%劳工表示,如果加薪幅度低于通膨率,明年愿意考虑换工作。 日经新闻报导,从印度到越南,雇主被迫让薪酬方案更优渥,否则就会面临人才流失给竞争同业的风险。随着今年生活成本飙高,预期工资的调升幅度也有望超过2023年的通膨率预估值,带来实质收入正成长。 根据在纽约证交所挂牌的服务业者怡安集团(Aon)的数据,以各国明年各产业加薪幅度中位数而言,印尼的加薪幅度预料为6.8%、马来西亚为5.1%、菲律宾为6%、新加坡为4.7%、泰国为5.1%,越南为7.9%,而且几乎所有加薪幅度都超过2022年的幅度,其中仅马来西亚是持平。 这些数字来自怡安本月所发布、针对东南亚国协国家逾700间公司的薪资调整与员工流动率进行调查的结果。结果显示,虽然通膨是东南亚国家调整薪资的主因之一,但人力市场的供需也是影响因素,今年高离职率让雇主面临必须提高薪资以求才和留才的压力。 怡安东南亚人资部门主管乔拉表示:「企业必须依他们当前薪资水准的竞争力,来界定2023年的加薪路径。虽然企业依据不同员工类别与工作性质来定义薪资是重要的,但组织在重新思考薪资原则时必须维持灵活思维。」 美世顾问公司(Mercer)上月的总薪酬调查也显示企业明年将加薪的迹象,在整个亚太市场,企业预料明年整体薪资平均成长4.8%,较2022年的4.6%幅度略微上升。 不过,美世的调查也显示各国差异,预料印度明年加薪幅度最高,达9.1%,相形下,日本最低,为2.2%。不过,这两个数字分别比今年8.79%与2.14%的加薪幅度来得高。 中国大陆是预料明年加薪幅度不如今年的唯一市场,预期明年薪资调升5.38%,略低于今年的5.4%,反映这个亚洲最大经济体成长展望疲弱;香港薪资预料明年调高3.71%,高于今年的3.55%。 另外,人资业者Robert Walters 9月在新加坡进行的调查显示,78%的受访劳工认为,如果明年度加薪幅度比通膨率还低,会考虑换工作。不过,该公司驻星国主管苏嘉纳尼表示:「对于许多求职者来说,金钱不再是进行职业选择的唯一因素,我们观察到当员工感到精疲力尽,或者因不再学习而感到无聊时,会促使他们寻求其他机会。」 Source 科技业裁员潮 不影响远距工作模式 世界新闻网 12/27/2022 去年此时,新冠疫情让许多上班族改为远距工作,湾区办公大楼人去楼空似乎很合理。不过,湾区企业和全国性调查发现,上班族每周有数日到办公室上班的情况愈来愈普遍,这一趋势可能持续到2023年。 过去六个月,许多出于必要而实施远距工作政策的企业,已经开始适应每周两到三天在办公室工作的节奏。这个节奏可能具有长期性,因为过去供不应求的就业市场让一些管理人员不敢强迫雇员回办公室上班,以免他们跳槽。然而,科技业最近大量裁员,已让企业降低这种忧虑。 不过,专家认为,目前的裁员潮并不代表远距工作模式即将结束。 史丹福大学研究远距工作趋势的史丹福大学经济学教授布鲁姆(Nicholas Bloom)表示,湾区许多上班族2023年会继续维持远距工作模式,企业裁员活动在上半年也会继续进行。他说:「职场工作模式在过去六个月里一直保持稳定。」 …

2023美就业市场大预测:这些行业远距工作不退烧

2023美就业市场大预测:这些行业远距工作不退烧 世界新闻网 12/28/2022 美国就业市场过去三年暴落又暴起。2020年初疫情严峻时,失业巨浪突然席卷各行各业,2021却又迅速复苏,到2022年过热得触动联准会(Fed)祭出史上最猛的一波升息循环。那么,2023年又会是什么景况? 巴隆周刊(Barron’s)报导,明年美国就业市场笼罩一片迷雾,因为经济前景充满着不确定性。高盛预期美国可望有惊无险避开经济衰退;彭博资讯的衰退或然率模型却显示,明年10月前展开景气下滑的几率高达100%。 ZipRecruiter则认为,2023年最可能的结果是经济「软着陆」,或根本「不会着陆」,进而推论未来一年美国就业市场可望呈现下列五种发展: 1. 通膨缓步下滑趋势确立 基于劳力供不应求问题未解决,Fed料将把政策利率持稳在5%-5.25%附近,但不至于太「鹰」,以免掀起金融市场动荡或大幅推升失业率。 2. 劳工实质薪资将呈正成长 1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增7.1%,平均时薪年增幅则只有5.1%,亦即2022年工资成长赶不上通膨、削弱消费者购买力。但这标题CPI数据主要反映年初情况,近来通膨加速降温已使过去五个月的实质薪资成长转正,这股趋势可望延续到明年底,助长产品与服务需求劲增,因此餐厅、饭店、沙龙、健身房等行业的招聘需求有撑。 3. 就业成长会减速 不致逆转 随着连番升息抑制投资,和更多行业就业人数重返疫前水准,2023年美国非农就业平均每月添加人数可能从2021年的平均56.2万人、2022年的平均38万人左右,大幅趋缓至10万至15万人——这种成长步调可望后继有力,且无助长通膨之虞。 4. 薪酬与生产力更密切连动 「薪资透明法」将促使企业对不同职务设置明确的薪级,并言明从基层升上顶层所需达成的年资、技能或生产力目标。此法也鼓励企业分析、解决同工不同酬问题,并依循关键绩效指针(KPI)决定薪酬。劳工薪酬将更与客观标准链接,促成更公平、透明的薪酬政策,以奖励生产力提升的员工。 5.「远距工作」在某些行业将持续蔚为潮流 ZipRecruiter研究显示,远距工作在不同产业的发展前景不一。在载运乘客、食品制造等产业永远不可行;在中小学教育等领域,只能充当疫情紧急措施,疫后就会恢复常态;在艺文、娱乐等行业,疫情期间盛行但之后成长停滞不前;在科技、法律、政府和医疗保健等深具远距工作潜力的行业,则持续在成长中。 ZipRecruiter指出,就第四类最适合远距工作的行业而言,远距模式占职缺比率仍在攀升,预料2023年会持续成长,即使就业市场减弱也不会逆转这股潮流。那是因为远距工作不只是在劳动市场紧绷时提供的一项员工福利,也因为这种安排能提高生产力、效率和招聘利益,以致变成企业愈来愈欣然接受的一种安排。 Source 科技业裁员潮 不影响远距工作模式 …

纽时:退休族不愿再重返职场 缺工、通膨问题难解

纽时:退休族不愿再重返职场 缺工、通膨问题难解 世界新闻网 12/27/2022 纽约时报27日报导,2007年至2009年「经济大衰退」(Great Recession)期间,许多年龄较长的美国人为了多赚些钱纷纷延迟退休,但如今届满65岁以上民众却倾向于退休后便不再重返职场,对整体经济造成的影响便是缺工问题无法解决,导致雇主必须加薪争取员工,通膨居高不下,联准会恐将继续升息,美国经济面临衰退风险。 联准会主席鲍尔(Jerome Powell)上个月在记者会上指出,与2020年之前的状况相比,如今美国就业市场短缺大约350万人。缺工原因包括新冠疫情造成民众死亡、移工数量减少,但流失劳工最主要还是因为退休,人数将近200万人。 报导指出,联准会决策官员与经济学家越来越相信,退休族应该再也不会回到职场工作。 华府智库「布鲁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旗下经济智库「汉弥尔顿计划」(Hamilton Project)主任艾德尔柏格(Wendy Edelberg)表示:「我原本的乐观看法已经消退。现在我们看到的状况是,退休民众已经根据不必再工作而重新创建生活模式。」 疫情发生前,69岁宾州老师艾莉丝‧李柏曼(Alice Lieberman)打算再多任务作几年才退休,但疫情发生后学校采取实体与网络混合教学,由于转型过度期间遇到挑战,她在2021年暑假退休。差不多在同一时间,她的69岁丈夫霍华德‧李柏曼(Howard Lieberman)逐渐减少顾问工作,只要他也决定退休,夫妻俩便将出门露营旅行,闲余时间将投身义工。 纽约时报报导,美国发生新冠疫情初期,数以百万计劳工暂离职场或失业,后来随着疫苗接种变得普遍、各式各样纷纷重启,许多劳工开始重返工作岗位,唯一例外便是年龄较长的劳工。 统计显示,65岁以上劳工当中,重启之后并未恢复到疫情前的就业状况,流失劳工高达90万。鲍尔在上个月的记者会上说,仅管工资走高、市场非常缺人,年龄较长的民众回到职场的意愿仍未提升,某些原因在于民众加快退休。 还能上班的劳工不愿回到职场,消费者持续花费,人手不足的雇主拼命希望加聘人手,以数十年来首度出现的加薪速度开出薪资条件,薪资快速成长则让联准会官员担心通膨难以控制。 纽约时报分析,与「经济大衰退」期间相比,某些战后婴儿潮(baby boomers)世代民众现在已经年过七旬。统计显示,年龄70岁至74岁民众当中,平均每10人只有2人仍在上班或正在找工作;55岁至64岁之间的民众,平均每10人则有6人以上有工作或正在谋职。 报导指出,通膨虽然让退休族消费能力打折,但社安金的生活成本调整,则有减轻压力的效果。李柏曼夫妻便说,若有需要以兼差形式打工,但估计应该不会真的派上用场。霍华德‧李柏曼说:「除非通膨变得完全失控,否则我觉得我们生活应该没问题。」 Source IT工程师哪里工资最高?美国仅排第二 驱动之家  …

年薪201万 华为「天才少年」稚晖君疑离职

年薪201万 华为「天才少年」稚晖君疑离职 中国新闻组 12/27/2022 近日网上有消息传出,曾以「天才少年」身分加入华为、年薪高达201万元的稚晖君被爆离职,据传他将创业;社交平台知乎已上线「如何看待稚晖君离开华为」的问题,其中援引华为心声社区消息称,目前华为内部已经搜不到稚晖君的工号。稚晖君为何离职成话题,有网友表示「只有薪水是留不住天才野心的」。 市界观察报导,据知乎上一位自称「菊厂知情人」的匿名用户透露,稚晖君当初选择加入华为,就是因为华为能够容纳他全部的技术栈。稚晖君所在部门的绩效表现非常好,近几次绩效是全A,内网荣誉墙可以看到稚晖君入职华为后获得了包括总裁奖、明日之星、金牌团队等不少奖项,「肯定不是因为业务原因离职的」。 据上述知情人士表示,稚晖君此前一直在上海升腾部门做研发,对于他的请辞,华为多次挽留,但由于最近几年华为发展举步维艰,各方面限制太多,计算产品线今年人事变化很大,这可能是导致稚晖君离职的原因之一。华为内部心声社区也有帖子称,稚晖君投身机器人创业项目,并已获得天使轮投资。 据报导,当年稚晖君入职华为时在科技行业内引起极大关注,他是科技圈的明星,2018年从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后加入OPPO;2020年11月加入「华为天才少年计划」,负责华为升腾计算产品线的全栈研发,年薪高达201万元,是华为天才少年中的最高档;稚晖君在B站上也拥有227万粉丝,曾获得2021年百大UP主称号。 Source 港媒:去年至少有1400名华裔科学家离开美国回中国 世界新闻网 12/26/2022 亚洲周刊25日报导,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联合报告,美国1400名华裔科学家返华,全因美国司法部调查造成寒蝉效应,质疑他们对美国的忠诚甚至怀疑他们泄露国家机密,不少华裔教授被诬告起诉。 报告显示,2021年至少有1400名华裔科学家离开美国科研机构,回到中国进行研究工作。最多的是数学家与物理学家,共639人;生命科学专家,478人;工程学与电脑专家,298人。 过去20年里,中国变得富裕,科学研究中心的地位日渐提升,越来越多在美国接受培训的中国科学家回国。过去10年,中国一直招募顶级研究人员,但大多数人都选择留在美国。然而从2020年开始,离开美国的华裔科学家急升。一方面与新冠疫情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川普时代美国司法部的「中国行动计划」,声称要保卫美国科技领先的国家安全,针对华裔学者的刑事案件增加;到了拜登时代,这种刑事调查仍然存在。 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中国科研经费越来越充裕,科研实力迅猛增长,吸引了大量科研精英。 随着自费留学生增加,中国成为美国国际学生的最大来源国。在截至2018至2019学年的前10年里,人数从15万攀升至37万。疫情暴发前,中国学生占美国海外留学生人数的35%,贡献159亿美元的学费。 美政府的政策对华裔学者群体造成巨大的寒蝉效应,并影响美国科研的整体水准。由于拜登政府仅仅是暂停而非结束该计划,加上美国国内政治氛围恶化,对华裔群体的伤害仍将挥之不去。 目前正在中国C9联盟高校任职的一位副教授曾在美国完成了博士项目,回中国任教。他表示,最终寻求的还是一片最能够让自己的研究自由生长的沃土,而哪里能够提供最优条件,哪里便是最优选项。另一位曾在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工作的青年科学家指出,中国近年来兴起许多新兴高校及科研机构,都有巨大的人才缺口和良好的科研环境,吸引了大批留美青年科学家「归巢」。 Source 颜宁发文谈父母感染新冠 再透露回国原因 … 澎湃新闻 12/19/2022 …

科技业裁员潮 不影响远距工作模式

科技业裁员潮 不影响远距工作模式 世界新闻网 12/27/2022 去年此时,新冠疫情让许多上班族改为远距工作,湾区办公大楼人去楼空似乎很合理。不过,湾区企业和全国性调查发现,上班族每周有数日到办公室上班的情况愈来愈普遍,这一趋势可能持续到2023年。 过去六个月,许多出于必要而实施远距工作政策的企业,已经开始适应每周两到三天在办公室工作的节奏。这个节奏可能具有长期性,因为过去供不应求的就业市场让一些管理人员不敢强迫雇员回办公室上班,以免他们跳槽。然而,科技业最近大量裁员,已让企业降低这种忧虑。 不过,专家认为,目前的裁员潮并不代表远距工作模式即将结束。 史丹福大学研究远距工作趋势的史丹福大学经济学教授布鲁姆(Nicholas Bloom)表示,湾区许多上班族2023年会继续维持远距工作模式,企业裁员活动在上半年也会继续进行。他说:「职场工作模式在过去六个月里一直保持稳定。」 布鲁姆的最新研究发现,美国现在约30%的有薪工作日是在家中完成的,只有疫情第一年时的一半,但这个比例在2023年和可预见的未来可能保持不变。 布鲁姆指出,疫情初期,许多企业的混合工作方式可以让员工选择何时进办公室、何时在家工作。但是,这个方式产生许多问题,包括办公室员工很难通过视频或电话与在家工作的同事进行协作。 布鲁姆说,上班族现在通常会在周二到周四出现在办公室,很难因为不想进就不进,因为如果不出现,就会影响其他员工。 旧金山软件开发商Envoy是一家正在逐渐增加员工办公室工作日数的公司。首席执行官加迪亚(Larry Gadea)表示,他们已经试行过让员工自选进办公室的日子,但现在计划要求员工从明年1月起周二到周四进办公室。 加迪亚说:「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我的确认为,企业比较有信心做出艰难的决定。」 不过,布鲁姆的研究发现,如果把雇员对远距工作的重视程度具体化,大致是在根据生活成本加薪的基础上再加薪8%,才愿意回到办公室上班。然而,许多公司宁愿给员工更多的工作灵活性,也不愿意提供这么高的加薪幅度,而且,让员工在家工作还可减少对昂贵办公室的需求。 布鲁姆说:「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只有能让企业赚钱的事才有办法生存下去。」 Source IT工程师哪里工资最高?美国仅排第二 驱动之家  12/17/2022 放眼全球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IT 工程师几乎都是高收入群体,那么哪些国家的 …

加大学术雇员罢工落幕 涨薪46% 史上赢得最高收益之一

加大学术雇员罢工落幕 涨薪46% 史上赢得最高收益之一 世界新闻网 12/26/2022 涵盖4.8万名加州大学(UC)系统研究员与助教、全国最大规模的学术雇员罢工结束。加大在圣诞节前宣布,研究员与学术雇员投票批准了新的合同。其中包括大幅提高工资、支持托儿服务、带薪休假,和针对欺凌和歧视的新保护措施。代表学术雇员的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UAW)说,这是学术雇员有史以来赢得的最高收益之一。意味着加大雇员2023年和2024年混合工资标准增长46%。相比之下,该工会在2018年只为学术雇员争取薪酬增长6%,2021年为哈佛大学雇员争取薪酬增长9%。 在不同的投票中,UAW工会的两个谈判单位,批准了12月16日与加大系统达成的临时协议。这次罢工包括4.8万名教学助理、辅导员、研究人员和博士后学者。新合同立即生效,并将持续到2025年5月31日。加大表示,根据合同的条款,这些雇员将成为全国公共高等教育中得到最好支持的工人之一。 包含10个校园的加大罢工引起了全国的关注,因为它是美国最重要的公共研究型大学系统之一。罢工几乎扰乱了加大的期末考试、学习课程和论文评分。其他大学的一些研究生说,他们密切关注加大的工会行动,将其作为自己组织工作的潜在剧本。近年来全国各地的高等教育以及星巴克和亚马逊等公司的劳工活动不断涌现。 对于学术界的学生雇员,新合同将在2024年10月1日前将九个月的兼职工作的最低工资从约2万3250元提高到约3万4000元。柏克莱加大、旧金山加大和洛杉矶加大的薪酬将增长为3万6500元,副导师和教学研究员将获得16.7%的增长。到2024年10月1日,根据新的六点工资标准,研究生研究人员九个月的兼职工作将获得至少3万4564.5元。该合同有效期至2025年5月31日。 合格的助理教育工作者如果有25%或更多的指派工作,将获得加州大学赞助的学生健康计划的每月保费的全额减免。此外,加州大学将为符合条件的助理教育工作者支付100%的受抚养子女的保险费。另外,针对学术型学生雇员,提供托儿费报销,每季度1350元,或每学期2025元,以及暑期的1350元。 UAW工会第六区主任米勒(Mike Miller)在声明中表示,这些协议为全美国的高等教育机构设立了一个新的标准。工会对学术雇员来说是有意义的。低工资、不稳定的福利和不公平的工作条件等问题不会自行消失。工会为雇员提供了在这些问题上做出改变的工具。「我们期待着以这些新合同的力量为基础,改善加州大学和其他大学的每个工人的生活品质。」 加大系统关系运行主任西拉斯(Letitia Silas)说,作为这种合作的结果,双方经过几个月的谈判,最终能够在短短几天内就整个合同达成暂定协议。「在过去的一年里,加州大学已经与我们所代表的员工谈判达成了几项公平的劳动协议。今天的批准再次表明,大学坚定地致力于为每一位辛勤工作的员工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待遇,以表彰他们对机构、对社区和加州的诸多贡献。」 Source IT工程师哪里工资最高?美国仅排第二 驱动之家  12/17/2022 放眼全球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IT 工程师几乎都是高收入群体,那么哪些国家的 IT 工程师是收入最高的呢?调查显示,欧洲的瑞士是全球最高的,也是唯一一个平均年收入超过 10 …

路透:特斯拉上海厂24日暂停生产 比预定时间还早

路透:特斯拉上海厂24日暂停生产 比预定时间还早 世界新闻网 12/24/2022 根据一份内部通知和两名知情人士的说法,特斯拉24日已暂停上海厂的生产活动,比原先计划还提前一天。 根据路透看到的通知和消息人士,特斯拉取消了该工厂的早班,并告诉所有员工可以开始休假了。特斯拉未提供理由。而路透等媒体本月稍早报导,特斯拉计划从25日至明年元月1日暂停该工厂Model Y的生产工作。 在中国12月初松绑清零政策后,当地确诊病例大增。放宽防疫措施虽然受到企业和民众的欢迎,但在短期内会严重扰乱企业的运营。 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说,特斯拉和其供应商的员工也因这波疫情而确诊,这对过去一周的公司营运构成挑战。 同时间,特斯拉也在努力应对高昂的库存水准,因该公司第二大市场准备迎接经济低迷的情况。 这名知情人士说,上海厂上周一直聚焦生产为了出口的车款。 先前报导指出,特斯拉上海厂将于本月底暂停Model Y的组装,将是Model Y在上海厂本月计划减产约30% 的一环。Model Y是特斯拉最畅销车型。 作为特斯拉最重要的制造中心,上海厂去年12月最后一周维持正常运作。报导指出,该工厂年底暂停运作并非惯例。 Source 马斯克太忙 大中华区总裁朱晓彤成了特斯拉接班大热门 世界新闻网 12/22/2022 特斯拉(Tesla)大中华区总裁朱晓彤率队奉派到美国解决生产问题,特斯拉同事间已开始盛传,首席执行官马斯克为了推特分身乏术之际,朱小彤正被培养肩负更重要角色。 路透引述知情人士报导,朱晓彤带着上海厂制造总监宋钢团队一行人,先后走访特斯拉在加州和德国的工厂,直到上周还待在美国。其中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朱晓彤一行人今年8月首访美国,当时正好特斯拉在美国有几个管理要职悬缺。彭博本月报导,朱晓彤来美协助管理德州的奥斯汀厂。不过,路透引述两位知情人士报导,朱晓彤可望在特斯拉接掌更高端、管理范围更广的要职。 路透报导,上海厂人马投入的项目包括拖延已久的Cybertruck车款,在奥斯汀厂保留给开发 …

马斯克持续裁员 推特公共政策主管离职

马斯克持续裁员 推特公共政策主管离职 中央社 | 旧金山 12/23/2022 亿万富豪、推特(Twitter)首席执行官马斯克(Elon Musk)持续削减公司成本,消息人士告诉路透,推特公共政策全球副总裁麦斯威尼已经离职,他的部门今天进一步裁员。 根据两名消息人士透露,麦斯威尼(Sinead McSweeney)已经离开推特,媒体先前没有报导过他的离职。 马斯克将推特员工从7000多人裁撤至不到2000人后,全球监管机关纷纷质疑推特的内容审核,以及对用户的数据保护工作,现在推特高端主管又进一步传出遭到裁员和离职。 公共政策团队负责与立法官员、民间单位接触,业务涉及言论自由、用户隐私保障及网络安全等议题。团队负责处理政府、民权团体提出删除有问题内容的要求,并制定规则保护弱势用户。 一名消息人士说,随着员工人数减少,积压的工作可能增加,部分正在制定的政策可能遭到忽视。 两名消息人士说,负责全球公共政策战略的资深主管皮考斯(Nick Pickles)已接替麦斯威尼的工作。 麦斯威尼、皮考斯、马斯克和推特都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欧盟执委会负责内部市场政策的运行委员布勒东(Thierry Breton)上个月告诉马斯克,为了遵守欧洲关于内容审核、删除虚假信息和限制定向广告的规定,推特未来面临着「巨大的工作量」。 欧盟将于明年初在推特总部进行一次 「压力测试」,以评估是否合乎规定。 一名消息人士告诉路透,推特公共政策团队剩下的30名员工有一半在昨天被裁员,意味着有15人遭到解雇。 Source 推特祭丰厚奖励 传苹果亚马逊恢复投放广告 中央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