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防长针锋相对 奥斯丁:台海冲突将是毁灭性 李尚福:中国必须也必然统一

美中防长针锋相对 奥斯丁:台海冲突将是毁灭性 李尚福:中国必须也必然统一 世界新闻网 06/04/2023 美国防长奥斯丁3日上午以「美国在印太地区的领导力」为题,在「香格里拉对话」首场全体大会上演说,称台海冲突将是毁灭性的,吁北京与美军事对话。(美联社) 国防部长奥斯丁3日于新加坡第20届「香格里拉对话」大会演说表示,台海若爆冲突将是毁灭性的,但冲突并非不可避免,美国有决心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并呼吁北京与美国进行军事对话,「对话是必要的,而非奖励」。4日演讲的中国国防部长李尚福则说,「中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他强调要用相互尊重取代霸凌霸道。 「香格里拉对话」亚洲安全会议3日进行至第二天,奥斯丁当天上午以「美国在印太地区的领导力」为题演说。 就台海议题,奥斯丁表示,美国仍然坚定地致力于按长期奉行的「一中政策」维持现状,并根据「台湾关系法」履行相关义务,他重申,美方持续坚决反对任何一方单方面改变现状。 奥斯丁指出,台海若爆发冲突,将是毁灭性的,包含危及商业海上航线和全球供应链的安全,因此美国和世界上愈来愈多的国家一样,都坚定不移地维护台海的和平稳定。他并称,台海冲突「并非不可避免」。 奥斯丁呼吁美中进行军事对话 就美中关系、美国在印太区域领导力,奥斯丁表示,美方并不寻求新冷战,两国间的竞争「永远不应该演变成冲突」,他说,该地区永远不应该分裂为敌对的集团,相反,美方正在努力加强对冲突的防范,加倍进行外交努力,加强地区和平与稳定。 他还表示,美中保持开放的沟通渠道相当重要,尤以两国的国防和军事领导人之间为重。他强调,中美的对话并非奖励,而是必要的,而对于「负责任」的国防领导人来说,任何时候都是适合对话的时候。 美中防长曾在2日「香格里拉对话」开幕晚宴上握手、简短寒暄几句,奥斯丁回应表示,「晚餐时亲切的握手,不能代替实质性的接触」,他强调,两边谈得愈多,就愈能避免可能导致危机或冲突的误解和误判。他还表示,「我深感担忧,中国一直不愿意更认真地参与两军之间更好的危机管理机制。但我希望这种情况会尽快改变」。 中国国防部长李尚福4日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批评美国把「亚太北约化」,本质就是绑架地区国家、渲染冲突对抗,他并说,「中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欧新社) 李尚福批评美国印太战略制造冲突 中国国防部长李尚福(4日)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发表中国的新安全倡议主题演讲。他表示,有的国家肆意插手他国内政和地区事务,动辄单边制裁、武力胁迫,四处发动「颜色革命」和代理人战争,搞乱一个地区后一走了之,留下一个烂摊子,决不能让这样的事在亚太被拷贝。  他并批评美国的「印太战略」,称不管什么战略都不能以意识形态划线。试图推进「亚太北约化」,本质就是绑架地区国家、渲染冲突对抗,只会让亚太陷入到撕裂、纷争和冲突的漩涡。  关于台湾问题,李尚福表示,任何虚化、掏空一个中国原则的行径都是荒谬和危险的。他说,中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如果有人胆敢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中国军队不会有丝毫迟疑,不畏惧任何对手,不管付出多大代价,都将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关于南海问题,李尚福批评一些域外国家在南海以航行自由之名行航行霸权之实,想把南海搅乱以从中谋利,须高度警惕、坚决抵制。 Source 美加军舰通过台海 解放军意图冲撞 迫使美舰改变航道 世界新闻网 …

快讯: 美加军舰通过台海 解放军意图冲撞 迫使美舰改变航道

美加军舰通过台海 解放军意图冲撞 迫使美舰改变航道 世界新闻网 06/03/2023 图为「钟云号」今年1月5日航行台湾海峡时的数据照。(欧新社) 中美军事角力战再添惊险场面?加拿大环球新闻指出,美国和加拿大军舰3日巡航通通过台湾海峡时,解放军军舰险些撞上美军「钟云号」驱逐舰(USS Chung-Hoon),以迫使美舰改变航道。 美国海军「钟云号」驱逐舰和加拿大皇家海军「蒙特利尔号」护卫舰,3日航经台湾海峡,展现美国与盟友对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的承诺。 解放军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施毅3日晚间表示,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海空兵力全程跟监警戒,依法依规处置。施毅并称,有关国家在台海地区有意制造事端,蓄意挑起风险,恶意破坏地区和平稳定,向台独势力发出错误信号。战区部队时刻保持高度戒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应对一切威胁挑衅,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地区和平稳定。 但据加拿大环球新闻报导,搭乘「蒙特利尔号」的加国记者葛雷(Mackenzie Gray)称,事发时,一艘对美加两国运行跟监警戒的解放军舰艇向「钟云号」加速驶来,并拦截在其船头之前,迫使「钟云号」不得不改变航道,场面非常惊险。 葛雷引述「蒙特利尔号」舰长蒙特福德的话指出,解放军舰艇先前曾对美军表示,若「钟云号」不肯改变航线,双方有可能将发生碰撞。美军曾试图要求解放军舰艇离开其航行路线,然而,当时解放军舰艇仍往「钟云号」方向冲撞,且距离「钟云号」仅150码(约166公尺)的距离,险些撞上,逼迫「钟云号」最终不得不减速并改变航向。 蒙特福德认为,解放军此次「冲撞美舰」的行为是故意为之,但他表示,解放军并未对「蒙特利尔号」采取同样的做法。他表示,当时解放军舰艇与「蒙特利尔号」的距离保持在1,000码(约914.4公尺)以内,这一距离是在「安全范围的」。 报导还提到,加拿大国防部长安南德(Anita Anand)已了解中美军舰冲突的相关消息,当时她正在新加坡参加第20届香格里拉对话会,她表示加国已就此事与相关方面沟通。 加拿大环球新闻记者葛雷指出,解放军舰艇与美国军舰3日险些相撞。(取自加拿大环球新闻) Source 习近平: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内核利益中的内核 世界新闻网 06/03/2023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2日强调「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内核利益中的内核」。(图/截自央视新闻)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时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内核利益中的内核」、「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 据央视新闻2日晚间报导,习近平2日到北京视察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国历史研究院等重要文史研究机构,并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他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文明具有突出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他提到,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内核利益中的内核」、「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 …

中国神舟15号太空人顺利返回地球后 第1餐想吃什么?

中国神舟15号太空人顺利返回地球后 第1餐想吃什么? 世界新闻网 06/03/2023 载人太空船「神舟十五号」返回舱6月4日6时33分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风着陆场顺利着陆。(新华社) 在与神舟十六号交接完毕后,中国载人太空船神舟十五号返回舱4日清晨成功着陆中国内蒙古东风着陆场,平安返回地球。中国载人航太工程办公室表示,神舟十五号三名太空人费俊龙、邓清明、张陆均安全顺利出舱,健康状态良好。 时隔半年重返地球后,这三名太空人第一餐想吃什么?据央视新闻报导,来自江苏昆山的费俊龙,早餐是一碗鸡汤面,还要了两个煎鸡蛋和一份青菜;来自江西宜黄的邓清明,早餐选了抚州米粉,又点了一份猪肉大葱饺子;来自湖南汉寿的张陆,则选择了常德米粉和汉寿玉臂藕。 神舟十五号载人太空船4日清晨踏上返回地球之旅。5时42分,按照飞行程序,神舟十五号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返回舱即将进入大气层。 6时33分左右,神舟十五号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随后,返回舱舱门打开后,医疗人员立即确认太空人身体状况。7时9分,三名太空人费俊龙、邓清明、张陆全体安全出舱。 神舟十五号任务圆满成功返回地球,三太空人也难掩喜悦。费俊龙表示,「顺利回家感觉良好」;邓清明称,「此刻我非常思念家乡和亲朋好友」;张陆则透露,「现在任务已经结束,后续我们会尽快调整好状态,投入训练,随时准备再次出征太空。」 神舟十五号于2022年11月29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随后与天和内核舱对接形成组合体,与神舟十四号的三名太空人运行轮换任务,完成中国首次太空人在轨轮换。 5月30日,随着神舟十六号进入中国太空站,与神舟十五号完成第二次太空人在轨轮换。 运行任务期间,神舟十五号三名太空人在轨工作生活逾180多天,完成四次出舱任务,成为中国运行出舱任务次数最多的一批太空人。此外,还进行了38项太空科学试验和实验,涵盖生命生态、材料科学、流体力学等。 神舟十五号三名太空人在轨工作生活长达半年后,于6月4日上午顺利返回地球。(新华社) 神舟十五号」返回舱成功着陆后,太空人费俊龙安全顺利出舱。(新华社) Source 中国天宫太空站首次实现了人类干细胞的太空造血 世界新闻网 06/03/2023 中国央视新闻客户端报导,天宫太空站的实验柜已首次实现了人类干细胞的太空造血。 (央视新闻客户端)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报导,随着此前天舟六号的成功发射对接,神舟十五号乘组航天员已经协助科研团队开始展开为期6至15天的细胞在轨培养实验,其中就包括国际首次开展的人类多能干细胞在太空条件下的人胚胎干细胞体外造血分化的研究,并已经实现了第一个实验目标,即首次实现了人类干细胞的太空造血。 央视记者从负责空间站在轨实验的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获悉,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柜已基本调试完毕,各项太空实验正有序展开。央视在这一报导中指出,变重力实验柜已展开「月球和火星重力实验」。央视在画面上显示变重力科学实验柜正在仿真火星重力条件下的沸腾实验,而在它旁边则是仿真的接近于零重力条件下的颗粒振动实验。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副主任设计师王亦风:在一个0~2G的可变重力的环境下,通过变重力科学实验柜提供的环境开展相关的实验。目前在仿真了火星重力以及月球重力下,开展了常规的沸腾实验以及有限气泡的沸腾实验,并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报导说,变重力实验柜还开展了5种低重力水平下颗粒材料振动流化特性的研究,观测了接近0G重力水平下颗粒体系的自由状态,以及0~2G重力水平下颗粒运动的典型状态。在神舟十五号乘组的协助下,科研团队还开展了燃烧科学实验、高温材料样品实验、流体物理实验等。 …

中国防长批美「双重标准」重申不放弃武统台湾

中国防长批美「双重标准」重申不放弃武统台湾 世界新闻网 06/03/2023 中国国防部长李尚福4日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发表演说。(Getty Images) 南华早报报导,中国国防部长李尚福4日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发表演说时,未直接点名批评美国「双重标准」,并重申不会放弃武统台湾,将「不惜任何代价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李尚福说,「某个国家」在其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上,偏好「将规则强加在其他人身上」。 他说,「其所谓的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却从来不告诉你规则是什么,谁来制定规则」。 李尚福,「其实践例外主义(exceptionalism)和双重标准,仅服务少数遵守规则国家的利益」。 李尚福重申北京对台湾的立场,表示台湾是中国的内核利益,为中国内部议题,「台湾是中国的台湾,如何解决台湾问题由中国人决定」。 他表示,北京不会放弃以武力统一台湾,统一是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里程碑。他并批评民进党企图抹掉台湾的中国认同,操作和挟持民意。 李尚福说,「任何人敢将台湾与中国分离,中国军方将毫不犹豫,我们不怕任何对手,不惜任何代价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Source 习近平: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内核利益中的内核 世界新闻网 06/03/2023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2日强调「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内核利益中的内核」。(图/截自央视新闻)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时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内核利益中的内核」、「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 据央视新闻2日晚间报导,习近平2日到北京视察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国历史研究院等重要文史研究机构,并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他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文明具有突出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他提到,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内核利益中的内核」、「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 习近平还针对当代的「新文化」政策表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公开数据显示,中国历史研究院是2019年1月中国社科院集成相关研究机构成立,负责统筹指导全中国的历史研究工作、制定「新时代中国历史研究规划」,当时习近平曾致贺信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由于中国历史研究院的份量极重,2022年该院「课题组」发表的一篇探讨明清时期「闭关锁国」的史学研究文章,被众多媒体与分析家拿来做为现实政策的指针。 而国家版本馆则是2022年开馆,目前在北京设有总馆,杭州、西安、广州设有分馆,分别命名为文瀚阁、文济阁、文润阁、文沁阁,目的在于互相备份以确保「文化安全」,其总馆入藏版本量共1,600万余册。 Source …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成功返回地球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成功返回地球 06/03/2023 中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星期天(6月4日)早上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三名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全部安全顺利出舱,健康状态良好。 综合新华社和央视新闻报道,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在新加坡时间3日晚上9时29分成功分离。分离前,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在地面人员的配合下,完成了空间站组合体状态设置、实验数据整理下传、留轨物资清理转运等撤离前各项工作,与神舟十六号乘组完成了工作交接。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于2022年11月29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目前是在中国空间站在轨驻留时间最长的航天员乘组。 Source 中国天宫太空站首次实现了人类干细胞的太空造血 世界新闻网 06/03/2023 中国央视新闻客户端报导,天宫太空站的实验柜已首次实现了人类干细胞的太空造血。 (央视新闻客户端)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报导,随着此前天舟六号的成功发射对接,神舟十五号乘组航天员已经协助科研团队开始展开为期6至15天的细胞在轨培养实验,其中就包括国际首次开展的人类多能干细胞在太空条件下的人胚胎干细胞体外造血分化的研究,并已经实现了第一个实验目标,即首次实现了人类干细胞的太空造血。 央视记者从负责空间站在轨实验的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获悉,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柜已基本调试完毕,各项太空实验正有序展开。央视在这一报导中指出,变重力实验柜已展开「月球和火星重力实验」。央视在画面上显示变重力科学实验柜正在仿真火星重力条件下的沸腾实验,而在它旁边则是仿真的接近于零重力条件下的颗粒振动实验。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副主任设计师王亦风:在一个0~2G的可变重力的环境下,通过变重力科学实验柜提供的环境开展相关的实验。目前在仿真了火星重力以及月球重力下,开展了常规的沸腾实验以及有限气泡的沸腾实验,并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报导说,变重力实验柜还开展了5种低重力水平下颗粒材料振动流化特性的研究,观测了接近0G重力水平下颗粒体系的自由状态,以及0~2G重力水平下颗粒运动的典型状态。在神舟十五号乘组的协助下,科研团队还开展了燃烧科学实验、高温材料样品实验、流体物理实验等。 报导说,人多能干细胞因具有无限增殖潜能以及可分化成为人体内几乎所有的细胞类型的能力,是用于再生医学的极佳细胞来源。当人多能干细胞在太空环境下生长时会发生什么变化,是当前空间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也是中国空间站正在展开的太空实验。 神舟十五号乘组航天员已经协助科研团队开始展开为期6至15天的细胞在轨培养实验,其中包括国际首次开展的「人类多能干细胞在太空条件下的人胚胎干细胞体外造血分化」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药与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雷晓华说,事实上我们已经在轨分化到了类似于鹅卵石一样的一个造血干细胞,那么这些造血干细胞它会经过再进一步的成熟和分化,类似一个葡萄串的一样的一个造血干细胞群,这一次实验事实上已经实现了第一个实验目标,首次实现了人类干细胞的太空造血。 报导指出,2017年,中国科研团队利用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开展了小鼠胚胎干细胞的增殖、分化研究,结果表明空间微重力环境对小鼠胚胎干细胞的3D生长及干性的维持提供了很有利的条件,干细胞在太空培养呈现出更优于地面的3D生长方式且维持更高水平的多能性基因表达。 雷晓华表示,后面其实还有好多任务作要做,我们需要进行一个全方位检测和分析,通过地面的对照组进行一个比对,筛选出太空环境影响人多能干细胞早期造血分化的相关基因。后续我们还将利用天舟七号或者天舟八号飞船,继续开展能诱导多能干细胞在空间环境下的三维生长研究,来探讨空间环境干细胞三维生长的规律,以及微重力对干细胞生长影响的作用机理。 天宫太空站另进行了火星的重力仿真实验。 (央视新闻客户端) Source 谈中国C919 波音CEO:过度焦虑「三国鼎立」很愚蠢 …

30万人vs.350人…美中留学生严重失衡 美驻华大使忧心

30万人vs.350人…美中留学生严重失衡 美驻华大使忧心 世界新闻网  06/03/2023 在美国校园的中国留学生约有30万人,而中国校园的美国留学生只有350人,差距很大。图为北卡大学校园,有许多国际学生。(路透) 在目前美中关系持续紧张下,各自的留学生虽然不能解决冲突,但未来他们可能成为处理双方关系的内核;可是两国留学生的数字却出现严重失衡状态。 国家广播公司新闻网(NBC News)报导,根据美国国务院的数据,目前在中国留学的美国人仅约350人,加上过去三年中国因新冠疫情而实施严厉封锁措施下,到中国的美国学生几乎已停滞;相比之下,在美国各级学校及大学的中国学生人数约为30万。 美国驻中国大使伯恩斯(Nicholas Burns)担心,这种失衡状态可能会对两国关系产生长期影响。 他上月在使馆内为到美国的留学生举行活动时接受采访说,两国年轻人有必要相互熟悉;他说,「美国学生需要说普通话并学会适应这里的生活,这样无论他们是在私营机构还是公共部门,都能了解这个地方的运作方式。」 伯恩斯更指出,增加在华美国学生的数量,对培养美国政府「下一代中国问题专家」至关重要。 美国国务院数据显示,十年前在中国的美国留学生有近1万5000人;欧巴马总统曾在2009年宣布,计划到2014年时,鼓励10万名美国人到中国留学,他后来宣称已达到这个目标。 可是新冠疫情的爆发,中国与外国的学术交流项目迅速取消,国际学生陆续离开中国;而美国留学生的数量,更早在疫情前就已在下降。 在人数下降的同时,美中关系也因贸易、人权及台湾等问题而持续恶化,更少美国人愿到中国留学。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非洲、拉丁美洲及亚洲其他地方的学生,愈来愈被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及所提供的奖学金吸引。 伯恩斯表示正在与美国的大学合作,鼓励美国学生回到中国,但他也认为中国政府可以多些作为,例如放宽签证及营造一种欢迎美国学生回来的氛围。 一名来自华盛顿特区的22岁留学生最近返回中国的大学校园,她承认对未来有很多未知数,但回来仍是值得的,美中紧张关系反令中国校园更具吸引力。 Source 谈中国C919 波音CEO:过度焦虑「三国鼎立」很愚蠢 世界新闻网 6/01/2023 中国国产客机C919上周末完成商业首航,外界分析将冲击波音、空巴「客机两巨头」的垄断地位,形成三国鼎立局面。(中新社) 中国国产大飞机C919上周日完成历史性商业首飞,不仅是中国航空业的「里程碑事件」,同时也被认为有机会冲击现今波音、空巴「客机两巨头」的垄断地位,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对此,波音CEO卡尔霍恩(Dave …

中国天宫太空站首次实现了人类干细胞的太空造血

中国天宫太空站首次实现了人类干细胞的太空造血 世界新闻网 06/03/2023 中国央视新闻客户端报导,天宫太空站的实验柜已首次实现了人类干细胞的太空造血。 (央视新闻客户端)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报导,随着此前天舟六号的成功发射对接,神舟十五号乘组航天员已经协助科研团队开始展开为期6至15天的细胞在轨培养实验,其中就包括国际首次开展的人类多能干细胞在太空条件下的人胚胎干细胞体外造血分化的研究,并已经实现了第一个实验目标,即首次实现了人类干细胞的太空造血。 央视记者从负责空间站在轨实验的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获悉,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柜已基本调试完毕,各项太空实验正有序展开。央视在这一报导中指出,变重力实验柜已展开「月球和火星重力实验」。央视在画面上显示变重力科学实验柜正在仿真火星重力条件下的沸腾实验,而在它旁边则是仿真的接近于零重力条件下的颗粒振动实验。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副主任设计师王亦风:在一个0~2G的可变重力的环境下,通过变重力科学实验柜提供的环境开展相关的实验。目前在仿真了火星重力以及月球重力下,开展了常规的沸腾实验以及有限气泡的沸腾实验,并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报导说,变重力实验柜还开展了5种低重力水平下颗粒材料振动流化特性的研究,观测了接近0G重力水平下颗粒体系的自由状态,以及0~2G重力水平下颗粒运动的典型状态。在神舟十五号乘组的协助下,科研团队还开展了燃烧科学实验、高温材料样品实验、流体物理实验等。 报导说,人多能干细胞因具有无限增殖潜能以及可分化成为人体内几乎所有的细胞类型的能力,是用于再生医学的极佳细胞来源。当人多能干细胞在太空环境下生长时会发生什么变化,是当前空间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也是中国空间站正在展开的太空实验。 神舟十五号乘组航天员已经协助科研团队开始展开为期6至15天的细胞在轨培养实验,其中包括国际首次开展的「人类多能干细胞在太空条件下的人胚胎干细胞体外造血分化」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药与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雷晓华说,事实上我们已经在轨分化到了类似于鹅卵石一样的一个造血干细胞,那么这些造血干细胞它会经过再进一步的成熟和分化,类似一个葡萄串的一样的一个造血干细胞群,这一次实验事实上已经实现了第一个实验目标,首次实现了人类干细胞的太空造血。 报导指出,2017年,中国科研团队利用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开展了小鼠胚胎干细胞的增殖、分化研究,结果表明空间微重力环境对小鼠胚胎干细胞的3D生长及干性的维持提供了很有利的条件,干细胞在太空培养呈现出更优于地面的3D生长方式且维持更高水平的多能性基因表达。 雷晓华表示,后面其实还有好多任务作要做,我们需要进行一个全方位检测和分析,通过地面的对照组进行一个比对,筛选出太空环境影响人多能干细胞早期造血分化的相关基因。后续我们还将利用天舟七号或者天舟八号飞船,继续开展能诱导多能干细胞在空间环境下的三维生长研究,来探讨空间环境干细胞三维生长的规律,以及微重力对干细胞生长影响的作用机理。 天宫太空站另进行了火星的重力仿真实验。 (央视新闻客户端) Source 谈中国C919 波音CEO:过度焦虑「三国鼎立」很愚蠢 世界新闻网 6/01/2023 中国国产客机C919上周末完成商业首航,外界分析将冲击波音、空巴「客机两巨头」的垄断地位,形成三国鼎立局面。(中新社) 中国国产大飞机C919上周日完成历史性商业首飞,不仅是中国航空业的「里程碑事件」,同时也被认为有机会冲击现今波音、空巴「客机两巨头」的垄断地位,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对此,波音CEO卡尔霍恩(Dave Calhoun)接受路透专访时表示,三家供应商不应该成为世界上最令人害怕的事情,对我们而言,过度焦虑是一种愚蠢的想法。 东航「MU9191航班」5月28日自上海虹桥国际机场起飞,并成功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有中国媒体指,这标志着中国国产大飞机C919圆满完成首个商业航班飞行,并引述评论称,除了「A」(空中巴士)和「B」(波音),从此浩瀚蓝天有了「C」(中国商飞)的身影。 …

中科院宣布这两位外籍院士入籍 转为中科院院士

中科院宣布这两位外籍院士入籍 转为中科院院士 澎湃新闻  06/03/2023 6月2日,中国科学院学部官网发布了《关于孙立成、谢晓亮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公告》: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孙立成、谢晓亮由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根据最新版《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第六条规定:中国科学院设立外籍院士称号。在国际上具有很高学术地位,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非中国公民,可被推荐并当选为外籍院士。 该条第二款规定:外籍院士在成为中国公民后,经学部主席团研究、中国科学院党组同意,并报党中央、国务院备案,可转为院士。 早在2017年,杨振宁、姚期智就由中科院外籍院士转为院士。 《光明日报》当时报道介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杨振宁和姚期智,于2016年年底放弃外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根据两位科学家的希望,按照《中国科学院章程》和《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他们由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杨振宁院士加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姚期智院士加入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 报道当时提到:这是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以来首次遇到此类情况。为此,中国科学院制定了《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暂行办法》。相关负责人表示,两位国际著名科学家加入中国科学院院士队伍,对于提升我国科技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此番由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孙立成(Licheng Sun),1962年8月生于黑龙江省东宁县,物理化学家,人工光合作用领域专家,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欧洲化学会会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瑞典国家杰出教授,瑞典皇家工学院讲席教授、“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孙立成分别于1984年、1987年和1990年获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2-1993年在德国马普辐射化学研究所作博士后;1993-1995年在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作洪堡学者;1995-1999年在瑞典皇家工学院作助理教授;1999-2004年在斯德哥尔摩大学作副教授,2004年受聘瑞典皇家工学院分子器件讲席教授。2017年当选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另一名谢晓亮,男,汉族,1962年出生于中国北京,生物物理化学家,曾任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系终身教授、Mallinckrodt讲席教授,北京大学李兆基讲席教授,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北京昌平实验室主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委员。 谢晓亮于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1990年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博士毕业后进入芝加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2年进入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工作;1999年被聘为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系终身教授,是改革开放后哈佛大学引进的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终身教授;2009年担任哈佛大学Mallinckrodt讲席教授;2010年主持创办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担任主任;2016年组建北京大学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担任主任;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18年7月正式全职回到北京大学工作,并担任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主任;2020年担任北京昌平实验室主任。 Source 谈中国C919 波音CEO:过度焦虑「三国鼎立」很愚蠢 世界新闻网 6/01/2023 中国国产客机C919上周末完成商业首航,外界分析将冲击波音、空巴「客机两巨头」的垄断地位,形成三国鼎立局面。(中新社) 中国国产大飞机C919上周日完成历史性商业首飞,不仅是中国航空业的「里程碑事件」,同时也被认为有机会冲击现今波音、空巴「客机两巨头」的垄断地位,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对此,波音CEO卡尔霍恩(Dave Calhoun)接受路透专访时表示,三家供应商不应该成为世界上最令人害怕的事情,对我们而言,过度焦虑是一种愚蠢的想法。 东航「MU9191航班」5月28日自上海虹桥国际机场起飞,并成功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有中国媒体指,这标志着中国国产大飞机C919圆满完成首个商业航班飞行,并引述评论称,除了「A」(空中巴士)和「B」(波音),从此浩瀚蓝天有了「C」(中国商飞)的身影。 观察者网报导,路透于1日刊载一篇卡尔霍恩的专访,卡尔霍恩首先对C919表示肯定,他说C919是一架「出色的飞机」,但中国商飞仍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创建满足中国航空公司所需求的生产能力。他强调,「在规模如此之大且不断增长的全球市场上,(拥有)三家供应商不应该成为世界上最令人害怕的事情,过度焦虑是一种愚蠢的想法」。报导指,卡尔霍恩的一番发言有「淡化」双头地位遭挑战说法的意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