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让人无家可归 高薪却无房者奔收容所 世界新闻网 7/06/2022 住房成本不断上涨、汽油和食品等基本必需品持续通胀,让更多人无家可归,数以百万人担心自己很快就会被逐出住房、失去家园;华盛顿邮报报导,全国各地收容所报告指出,因为难以维持基本生计而前来求助的人数大增;有15个州收容所报告表示,今年寻求服务人数急剧增加,单亲妈妈尤其多;某些情况下,候补名单数月内增加一或三倍。 报导指出,过去,无家可归通常发生在失业、承担意外医疗费用或持续处理健康问题的人身上,但收容所这回表示,越来越多家庭拥有稳定甚至高薪工作、却找不到买得起的房子的人来到收容所。通货膨胀达到40年来最高点,有房者和无房者鸿沟加大,政府激励或保护措施不足以让弱势家庭免遭房东驱逐,越来越多人发现找个地方过夜昂贵不可得。 关注无家可归和不平等问题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助理教授格雷夫(Meredith Greif)指出,「我们正处于一个非常不稳定的时刻,汽油、食品和租金价格等生活成本上涨如此快,越来越多人负担不起住房;价格不管走到哪都在上涨,工资调整却无法跟上。」根据全国终结无家可归联盟(National Alliance to End Homelessness)数据,2020年1月美国有逾58万人无家可归;疫情以来更新数据取得有限。 在亚特兰大传道会(Atlanta Mission),无家可归者日益增长的绝望感显而易见。更多人一走进门谈论的是与通货膨胀相关的负担。有人在问卷上答道:「我因为拖欠租金被赶出公寓。睡在外面。」另一人写道:「找不到符合收入的住房。」 亚特兰大传道会公关经理雷诺兹(Rachel Reynolds)说:「以前,靠薪水过活和不靠薪水过活的人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但我可以想见,未来我们会继续看到不同类型的人,纯粹基于生活成本增加而来找我们。」 即使目前仍有房可住的人,突然流离失所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据人口普查局家庭脉搏调查(Census Bureau’s Household Pulse Survey),6月初估计有1370万人拖欠房租或抵押贷款,比4月增加7%。其中460万成年人表示,他们「有可能」或「很有可能」在未来两个月内因被驱逐或付不出房贷而失去家园,比4月初增加32%。 格雷夫指出,「一旦你离开住房,即使是住在自己的车里,也已经从悬崖上掉下来了。你没有永久地址,没有床或淋浴的地方,这让其他一切变得更困难。生活中的所有基础都开始消失。」她表示,大多数无家可归者都能在一年内找到住房;但流离失所,无论多么短暂,都很容易引发其他重大挫折,例如失业和长期财务不确定性。 Source 通胀压力冲击湾区各行各业 低收入阶层影响最大 …
Category: COMMUNITY
高通膨下想变有钱?巴菲特「10个习惯」教你明智消费 世界新闻网 7/06/2022 有「股神」美誉的波克夏公司首席执行官巴菲特(Warren Buffett)坐拥数百亿美元,但与其他亿万富豪和投资大师不同,他倾向过着简朴的生活,提及财务管理应遵循的纪律时,他总是鼓吹「节省」和「不欠债」,才是生财不二法则。 在当前央行升息力抗通膨、股债市震荡不已的时期,股神宣扬的观念如今特别能派上用场。巴菲特在5月波克夏年度股东大会上认同,通膨已成为经济最大问题之一。 巴菲特指出,通膨正在骗走股债投资人、在床垫下藏私房钱族、乃至每个人的钱,他坦言,在当前这样金融环境下很难靠投资赚钱,现在可能是采用一些耐得住考验之省钱策略的好时机。 以下是巴菲特的10个节俭习惯,教你如何省钱及更明智地花钱: 1.他现在还住在1958年买的房子 尽管许多亿万富翁在昂贵的房市大放异彩,但巴菲特却不顺应潮流,当年花费31,500美元(换算成当前价位约318,600美元)购入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的住宅后,一住就住了60多年。 然而,他可没有委屈自己住在简陋的小房子里。这座总面积184.6坪的房屋有五间卧房,数十年来进行了大量翻修及扩充,并受到围栏和保全系统的全面保护,如今价值约100万美元。 巴菲特目前仍不打算换地方住,他在2010年给波克夏股东的信中,称买下这座房子是他人生第三大绝佳投资。 2.他很少申请贷款 巴菲特唯一一次申办房贷的经验,是1971年购买加州拉古娜海滩市的度假小屋,尽管他肯定有充足现金购入15万美元的这栋海滨地产,但他仍选择背房贷。 他曾告诉CNBC,之所以申办30年期房贷,是因为「我认为比起一次性砸钱买下这栋房子的所有权,我可以更好地运用这笔钱」。他将用这笔资金买进自家公司股票,而波克夏不负期望,让他赚得数十亿美元。 3.他吃便宜早餐 巴菲特大可找个私人主厨为他做早餐,但他通常会选择在上班路上买麦当劳。他说,他不喜欢为早餐花超过3.17美元。 他在2017年的HBO纪录片《成为巴菲特》中这么说:「如果我觉得手头没那么宽裕,我可能就会花2.61美元买两片香肠饼,再用可乐灌饱自己。」 他接着说:「3.17美元的话就会是一片培根、一颗蛋和一片比司吉,但今天早盘股市下跌,所以我会花2.95美元,而不是花3.17美元(买早餐)。」 4.他不乱买名牌 巴菲特对设计师西装或最新款的iPhone不感兴趣,他在2020年改用iPhone之前,用了好多年20美元的掀盖式手机。 他避免所有非必要的花费,并曾说,「不要消费过后才要把剩下的存起来,要再储蓄过后再花费剩下的」。 5.他不(再)用借来的钱做投资 巴菲特1991年曾在圣母大学告诉学生:「我这一生从未借过一大笔钱。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我对此一直不感兴趣。」 虽然巴菲特年轻时曾借过相当于他25%净值的钱来买股票,但他警告投资人不要重蹈他的覆辙。 …
芝加哥国庆游行枪案幸存2岁童 已获230万捐款 世界新闻网 7/06/2022 芝加哥海岚公园市(Highland Park)4日举行的国庆游行枪击事件造成7死39伤惨剧,一对年轻夫妇也在这场滥射中丧命,让年仅2岁的幼儿顿时沦为孤儿。悲剧发生后,不到两天,已有超过4万民众涌入募资网站GoFundMe捐款,截至美东时间6日下午1时已募集到超过230万美元。 2岁的艾登.麦卡锡(Aiden McCarthy)在枪击事件中没有受伤,他的父母分别为37岁的麦卡锡(Kevin McCarthy)和35岁的伊琳娜(Irina McCarthy)都在枪击案中丧生,当地电视台报导指出,艾登目前由祖父母抚养。 GoFundMe网站页面上表示,「年仅2岁的艾登处在一个难以想像的处境,在没有父母的情况下长大。」 Source 芝国庆游行滥射增至7死39伤 枪手乔装女性连开70枪 世界新闻网 7/06/2022 伊利诺州湖郡重大犯罪特别小组发言人科维利(Chris Covelli)5日表示,涉嫌在4日海岚公园市(Highland Park)国庆游行开枪滥杀的枪手克里莫(Rober “Bobby” E. Crimo III,21岁),故意戴上假发乔装成女性掩饰身分,然后朝人群至少射出70发子弹,警方相信此血腥行动早有预谋。 此外,科维利说,5日在艾文斯顿医院又有一名中枪者伤重不治,使死亡人数增至七名,伤者则有39名。 科维利说,到目前为止,仍无证据显示克里莫是否针对特定族群攻击。 …
「没下跌风险」 比尔盖兹、巴菲特都爱买「农地」 世界新闻网 7/06/2022 微软共同创办人比尔盖兹虽因科技致富,但他投注大量兴趣在农地。上周他获法律批准,购买2100英亩的马铃薯田。无独有偶,亿万富豪巴菲特也舍比特币,对农地情有独钟。 财经新闻网站MoneyWise今天报导,这不是比尔盖兹(Bill Gates)第一次投资农地,他在全美数十州累积将近27万英亩农田的资产,成为全美私人农地最大拥有者。 比尔盖兹购买北达科他州(North Dakota)的农地案一开始引起社会关切,因为大萧条时期有一项法律,禁止企业和有限公司在该区拥有农地。 不过,只要农地是出租给农民使用,反企业农地法仍允许个人信托拥有农地。比尔盖兹的公司正打算那么做。今天北达科他州检察总长发出信件指出,该笔农地购买符合法律规定。 报导提到,比尔盖兹这笔2100英亩农地购买案,总值1350万美元,北达科他州民对此感到「愤怒」。 尽管市场上上下下波动,人们总是需要饮食,这让农地本身具有价值;比尔盖兹的好友巴菲特 (Warren Buffett)也喜欢农地。 巴菲特早在1986年购买了内布拉斯加州(Nebraska)400英亩农地,日后他写道:「我不需要特殊知识或智能就能结论,这项农地投资不会有下跌风险,且可能有很大的涨幅」。 亿万富豪巴菲特旗下拥有投资机构波克夏海瑟威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在今年度股东会议上,巴菲特又提起农地是他购买的两种资产之一,而不是比特币(Bitcoin)。 比尔盖兹曾连续蝉连13年世界首富,2020年他退出微软董事会,在工作上享有更大的自由度。然而,上周他在职场社交平台领英(LinkedIn)分享一份具有历史感的履历表,引起讨论。 那份来自1974年用打字机打出来的履历,比尔盖兹列出身高178公分、体重59公斤和电脑、编程语言的经验。当时他虽是哈佛大学新鲜人,已有1万2000美元收入,对他想要的薪酬、工作地点保持「开放」。 今年66岁的比尔盖兹对那份履历谦虚评论说:「不管你是刚毕业或者是大学辍学生,我相信你的履历会比我48年前的好看」。 事实上,比尔盖兹1975年离开大学和好友艾伦(Paul Allen)合伙创办微软,他不再靠履历表找工作,且以累积的科技财富做其他更多元投资。 Source 通胀压力冲击湾区各行各业 低收入阶层影响最大 …
儿童托育中心撑不下去,对业者和家庭都构成问题 世界新闻网 7/06/2022 从市中心到农村,许多美国托儿服务提供者正在提高费用以应对通货膨胀,这又给家庭增加了压力。 在巴尔的摩的KidzStuff托育中心,食品、租金、电力和用品的成本正在飙升。在劳动市场紧张的情况下,CEO基丹(Angela Kidane)已将员工的工资提高约40%,但仍在努力招聘教师。这迫使她至少关闭一间教室,这可能会使该非营利组织一年损失高达15万元。 她表示,「我们的营运成本可能至少上涨30%到35%。」「我的想法是,这将如何影响我们的父母?我们将不得不转嫁成本。」 今年秋天,基丹将在12个月内第三次调高学费,总计提高30%。对于一些家庭来说,这代表全日制托育服务每年可能要多花数千元。 基丹说,「我们这样做并不容易,但这是必要的。」「我们活不下去。无法继续运作。」 出于同样的原因,全国的儿童保育事业正在提高费率。 全国儿童保育协会主任连贺芙(Cindy Lehnhoff)说,「这种情况无处不在。」「业者没有其他选择来保持大门敞开,这是必须发生的事情。他们讨厌对父母这样做,没有人想这么做。」 ●通货膨胀不是唯一的问题 通货膨胀只是问题的一部分。根据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托儿就业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即使联邦救济基金帮助项目至少提高了一点工资,但这一行的托儿工作者比疫情前减少了11.2。根据劳工统计局的数据,截至去年,该产业的工资中位数刚刚超过每小时13元。 一项研究发现,截至2021年3月,近1.6万家儿童保育业者在疫情期间关闭,约占该行业的9%,为父母创造了更长的候补名单和更高的学费。 MomsRising运行董事罗威芬克班纳(Kristin Rowe-Finkbeiner)说:「我们从全国各地的人那里听到,托儿费用难以承受,我们也从托儿工作者的父母那里听到,他们无法赚取生活所需工资。」 她补充说:「由于缺乏机会和负担能力,估计美国已有50万个家庭没有托儿服务。」「随着通货膨胀压力越来越大,更多家庭将在没有托儿服务的情况下陷入困境。」 随着现在可供5岁以下儿童接种新冠疫苗,对儿童保育的需求可能会进一步激增。总部位于圣地牙哥的TOOTRiS公司为父母与持牌儿童保育提供者创建联系,该公司表示,最近几个月候补名单增加了约25%。 TOOTRiS CEO莱札马(Alessandra Lezama)说,「家庭迫不及待地想让他们的孩子以安全的方式重返托儿所。」「再加上疫情期间有这么多业者被迫关闭,供需问题更加严重。」 ●「我们并不想向父母收取更多费用」 在德拉瓦州Rehoboth海滩地区设有多家分支机构的Beach Babies …
洛华人护锦鲤装电网吓浣熊 同伴被电 浣熊英勇救友 世界新闻网 7/06/2022 动物世界有丛林法则也有情义!洛杉矶县阿罕布拉市华人为保护自家锦鲤,结果浣熊对鱼冷酷无情,对同伴却是不离不弃,有情有义。一只浣熊见同伴被电,英勇扑身撞断电网,救出同伴。 阿罕布拉华人鹿强的家有一鱼池饲养锦鲤多年,几年前发生一场「灭门式的血腥大屠杀」,导致家里养的锦鲤全部被咬死;这场屠杀的始作俑者就是浣熊,然而浣熊并没有打算放过他又养的几只锦鲤,近来频频来骚扰,让鹿强忍无可忍。 鹿强说,他住的地方和蒙市的山相连,不过现在浣熊不仅住在山边,已经泛滥到到处都是。尤其他怀疑有一窝浣熊住在他家附近,所以常来骚扰。几年前锦鲤一夜之间被「灭门」的血腥惨案,让他记忆犹新,早上起来时家里像被打劫一样,地上全是血,场面恐怖。浣熊把鱼抓上来咬死吃两口就丢的到处都是,鱼肚子被拉出来,鱼头丢在地上,养鱼的人都恨死浣熊,因为浣熊牙齿很尖利,喜欢吃鱼但是很浪费,是不好好珍惜食物的败家子。 他说,后来养的锦鲤少,只有五六只,并因浣熊会游泳但不会潜水,所以他把鱼池加深,还增加一些躲避的屏障,增加了浣熊捕猎的难度。但是浣熊还是经常来,有时最多一次来三只,让锦鲤常年生活在恐惧和不安中。浣熊是群聚动物园,家庭观念很强,时常拖家带口的来。而且干事很有策略,通常是把鱼池围起来,一个赶一个抓。浣熊还会游泳,常跳到鱼池里游来游去,顺便喝水,但游泳池里因为有漂白粉,它们不爱去。 鹿强多年来和浣熊斗智斗勇颇有经验。他说,半夜12点到4点期间是浣熊的活动时间,他特别安装摄像头,监视它们的一举一动。还装了一个400伏电的电网,电压不算高,主要是吓退浣熊。两周前有一只浣熊被电网打到水里,所以长了记性,让锦鲤有一段时间有平静生活。但3日晚上又有两只浣熊来了,其中一只大概忘了电网的事,直接撞在电网上,发出痛苦惨叫。另外一只看同伴遇灾,没有撒腿就跑,反而有情有义的来救助。救助方式也很特别,它没有直接去拉同伴,而是用身体来回撞电网,直到电网断掉没电,才两只一起跑。 鹿强说,几乎每个养鱼的人都有类似的惨痛教训,浣熊肆无忌惮,对鱼下手太狠。他要坚决保护他的锦鲤,绝不退缩,如果下次浣熊再来,也绝不手软。 Source 研究发现熊猫食竹历史可追溯到600万年前 7/03/2022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对采自云南昭通水塘坝晚中新世(距今约700万年至600万年)遗址始熊猫伪拇指化石进行研究后认为,大熊猫至少在距今600万年前就有专门吃竹子的习性。 据中新社报道,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脊椎所)客座研究员、美国洛杉矶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员王晓鸣,连同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员邓涛、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研究员吉学平与科研同行合作,完成了对伪拇指(也称第六指)和臼齿化石的研究后发现,始熊猫具有最早的增大的桡侧籽骨(即伪拇指),已经形成“拇指”对握功能。 不过,自中新世晚期以来,熊猫的“拇指”没有进一步增大,因为熊猫在抓握竹子的同时还必须兼顾蹠行式(前后脚掌接触地面)走路的承重功能,不可偏废任何一方。这一分担体重的限制可能是熊猫的伪拇指从未演化成完整手指的主要原因,但这种简陋的“拇指”表明,大熊猫专门吃竹子的习性至少在距今600万年前就已经起源。 这项古生物研究重要成果论文,新加坡时间6月30日夜间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报告》上线发表。 也是论文共同作者的邓涛研在论文发表当天,接受中新社专访时说,属于食肉目的大熊猫是熊科中一个高度特化的成员,它已演变成一种专注的植食性动物。大熊猫与其“同门兄弟”不同,因为它有许多绝技,使大熊猫能够适应于专门吃竹子的生活。 Source 黄石公园美洲野牛失控 科州男救小孩被牛角戳中 受伤送医 世界新闻网 6/30/2022 …
机票变便宜 华人大妈为何还不愿回中国 世界新闻网 7/06/2022 Source 中放宽125国入境措施 赴中机票可望降价 中国新闻组 7/03/2022 中国近日陆续宣布放宽约125国入境规定,同时允许美国公民经第三国转机到中国,亦即持有效新冠检测阴性证明的美国公民,可申请并获得从美国或第三国入境的绿色健康码。这是两年半来中国首次较大规模「微松绑」入境规定,已使入境航线搜索量大增,估计美国赴中机票价格可望略降。 6月28日,中国国务院发布第九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将入境人员隔离管控时间从「14+7」减半为「7+3」。不少中国驻外使领馆也发布了对外籍人员「适当放宽」赴华签证申请手续的通知。 路透、德国之声报导,中国驻美国大使馆1日发布通知称,中国将继续放宽对于美国公民的入境限制,允许通过第三国中转再入境中国。根据新的政策规定,按要求持有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美国公民入境中国,从美国直飞或通过第三国过境都可以申请所谓的健康码「绿码」。此前,中使馆只会给从美国搭乘直飞中国航班的美国公民授予绿码。 中国对其它国家的公民对大约125个国家放宽了相应的限制措施。包括取消和简化了自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澳洲、日、韩等国家的部分入境防疫措施,包括不再要求登机前12小时内进行抗原检测,不再指定检测机构等。 中国驻德国使领馆1日发布通知,从2日起,自德国赴华人员可选择从德国乘直航航班或者赴其他国家中转赴华。申请人须在始发地和中转地分别进行检测,并且申请健康码。中国驻英国大使馆6月30日发布新规定,前往中国人员申请健康码可选择出示任何一家英国合法检测机构的核酸证明。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也发布通知称使馆不再指定检测机构,中资企业和项目人员申请「健康码」按照普通人员要求进行检测;对赴华路线和中转次数不限制等。 虽然中国对入境限制「微松绑」,但从德国赴华的航班仍然是「一票难求」,美中机票价格甚至高达上万美元,同样也是「一票难求」。中国放宽入境措施后,估计相关机票价格可望略降,但受限航班仍有限,以及不少海外中国人回国在登机前必须同时进行多项检测等不便,降幅恐有限。 澎湃新闻报导,国务院6月28日宣布放宽入境人员隔离管控时间后,携程的数据显示,政策发布当天,跨境航线尤其是入境航线搜索量大幅提升,当日跨境航线搜索量比前一天增长31%,其中入境航线搜索量环比增长54%。其中,日韩、欧洲及大洋洲入境航线搜索量环比增幅最高,分别为77%、68%及67%。目前欧洲入境航班均价呈一定下降趋势,预估随着入境需求进一步释放,大学生占比较高的航线,势必会迎来更多学生入境潮。 Source 中国放宽对美公民入境限制 允许经第3国转机 中央社/华盛顿 7/02/2022 根据中国驻华府大使馆今晚发布通知,中国将放宽对美国公民的入境限制,允许经由第3国转机者入境,松绑为遏止新冠疫情而实施的规定。 路透报导,中国的「动态清零」政策旨在最大程度降低来自国外染疫旅客的风险,但也为国际旅行带来许多障碍,包括限制中国公民的护照核发和换发,以及严格的入境隔离要求。 根据最新政策声明,希望进入中国、持有效阴性证明的美国公民,现在可以申请并获得从美国或第3国前往的绿色健康码。中国大使馆过去只将健康码给予直接从美国起飞的美国公民。 中国近期也放宽对其他国家公民的相同限制。 …
华裔观光客曼哈顿搭地铁无端被殴 报警遭冷处理 世界新闻网 7/06/2022 纽约市国庆长周末乱象横生,除了枪击案外,华裔遭人攻击的案件也再次发生;一名华裔观光客在曼哈顿中城F线列车上,遭一非洲裔男子无故殴打,幸得女友随身携带的胡椒喷雾才将嫌犯吓退;但当事人指报警后警员态度冷漠,称这非仇恨犯罪,并要受害者自行上网填写投诉报告。 来自西雅图的观光客陈韦辛,本在纽约度过一个不错的长周末假期,但没想到5日离开纽约前却遭遇到「新闻上时常看到的地铁站攻击。」 陈韦辛表示,4日中午和女友从57街地铁站乘坐F线列车前往下城观光,但不想还没坐下一分钟,一名非洲裔男子便从车厢的尽头「迳直走到」他面前说,「你刚刚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我被问得一头雾水,忙答道我什么也没说啊。」陈韦辛说,但随后就看到该男子握紧拳头向自己的左脸打来;因为是坐着,而攻击者为站立,一时被打得招架不住。 他表示,还好同行的女友准备了胡椒喷雾防身,对方虽然被辣的眼睛睁不开但未放弃攻击,接连几次向他们扑来。直到列车到达47街洛克菲勒中心(Rockefeller Center)站时,他才跑下车,随身提袋还落在车厢中。 陈韦辛随后被赶到的救护车送至医院,并向警员描述案发经过;他说,自己只是观光客,不了解市警有那么多的小组和分局,两位现场警员并没有告知他们上班的单位,全程态度冷漠称这会是一起「无头案」,并让他自行上网填写投诉报告,也没有提供后续可供联系的方式。 来纽约前陈韦辛就知道治安乱象,所以和女友提前做好准备,他表示,但不料执法者的态度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同车厢的目击者和急诊室医生都提醒他要追问案件后续,因为这很可能是反亚裔情绪驱使的无端攻击。 搭乘5日晚班机返回西雅图的陈韦辛脸颊还带着瘀伤,眼睛也还布满血丝,「急诊室费用我自己缴没关系、让我做报告我也会做,但到底有没有人认真对待每一起案件的受害者,只有他们晓得。」 对此警方坚称,双方冲突中并未涉及带有仇恨的字眼,所以并不属于仇恨犯罪;告知受害者上网填写报告,则是有助数据收集,并会有人接手处理案件后续,目前也正对此案进行调查。 Source 加州5岁日裔女童与父在俄勒冈州遇仇亚攻击 头部遭爆打 世界新闻网 7/05/2022 俄勒冈州波特兰警察局表示,来自加州的一家三口观光客,3日在市区东岸广场(Eastbank Esplanade)骑乘出租自行车观赏风景时,遭到一名男子攻击,5岁女童及父亲头部都遭到殴打。警方以种族仇恨攻击将凶嫌移送法办,因为凶嫌动手理由看到女童一家人有日本血统。 波特兰警方指出,来自加州的36岁男子3日下午3时45分带着妻子、女儿在波特兰东岸广场步道骑乘出租自行车观赏风景,遭到34岁当地男子凯斯特森(Dylan J. Kesterson)上前出言挑衅,并且动手殴打头部。根据警方调查,凯斯特森动手打人的只因为女童一家人是日本裔。 警方指出,凯斯特森先动手殴打日本裔男子的头部,接着又朝5岁女童头部连挥数拳,当时女童头上戴着自行车安全头盔。女童母亲当时也在附近骑自行车,目睹事件发生经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