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管理所260元买进骨灰盒,1790卖出,当地市监局:罚10万

殡葬管理所260元买进骨灰盒,1790卖出,当地市监局:罚10万 每日经济新闻 1/19/2024 260元购进的骨灰盒转手以1790元的高价卖出,进销差价率达588.46%。 信用中国(湖北)日前公示一则行政处罚决定书。决定书称,湖北仙桃市殡葬管理所因价格违法行为被处罚10万元。 2年卖出超1500万元 违法事实内容显示,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当事人(仙桃市殡葬管理所)共火化尸体数22387具,销售骨灰盒21019只,骨灰盒销售占比达94%。 决定书确认,当事人(仙桃市殡葬管理所)在丧户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引导丧户在馆内购买骨灰盒和其他丧葬用品,违背丧户意愿,变相强制交易相对人接受交易服务价格,违反了《市发展改革委关于殡葬服务收费标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仙发改价格(2019)308号)“二、你单位在实施服务和收费前,应向群众提供服务清单(手册),说明服务项目、服务内容和收费(价格)标准等有关情况,由丧户自愿选择,并与丧户签订服务合同(协议),要依约履行服务,不得违反公平自愿原则以任何形式捆绑、分拆或强制提供服务并收费。”的规定。 经查明,在此期间,当事人(仙桃市殡葬管理所)共销售骨灰盒21019只,销售金额共计15761710元,其中:2021年度骨灰盒10456只,金额8401530元;2022年度骨灰盒10653只,金额7360180元。当事人销售骨灰盒,进销差价率在100%-588.46%之间,最低进销差率100%,如松鹤楼和彩云这两种骨灰盒(进货价50.00元,销售价100.00元),进销差价率最高的588.46%,如仙游宫这款骨灰盒(进货价260.00元,销售价1790.00元)。 违法事实中写道,由于殡仪馆是一个特定的相对比较封闭的场所,丧户都处于一种悲痛的情绪之中,不可能对丧葬用品进行讨价还价。 行政处罚决定书已确认当事人(仙桃市殡葬管理所)存在价格违法行为,并依据湖北省价格条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作出处罚:责令当事人立即改正违法行为,并作出罚款10万元的行政处罚,上缴国库。处罚机关为仙桃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湖北省去年开展了 殡葬服务领域专项治理工作 2023年4月23日,极目新闻记者从湖北省民政厅获悉,省民政厅、省发改委、省市场监管局日前印发《深化殡葬服务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从2023年4月中旬起至12月底,在全省开展深化殡葬服务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 专项治理工作聚焦6个方面重点内容:殡仪馆设置明显不合理收费项目;殡仪馆随意拆分项目,变相捆绑或强制提供服务;殡仪馆骨灰盒等丧葬用品价格虚高,财务管理不规范;殡仪馆工作人员索要、收受逝者家属财物;《湖北省定价目录》实施以来(2021年3月),乡镇和农村公益性公墓向非本地村(居)民(不含原户籍在该地的)提供安葬服务并收费;乡镇和农村公益性公墓未严格执行价格政策,财务管理不规范。 Source 中国电诈案件2023年8月以来同比下降28.6% 早报网 1/14/2024 自去年8月以来,中国全国电诈案件同比下降28.6%。 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共中央政法工作会议1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上述消息。 会议透露,2023年中国政法机关集中打击涉缅北电诈违法犯罪活动,抓获诈骗集团核心成员78名、犯罪嫌疑人4万1000名,累计冻结涉案资金35亿元(人民币,6.56亿新元),一举扭转长期以来被动局面。 此外,会议提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保持对毒品、侵害妇女儿童等犯罪高压态势,加强对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防治。公安机关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有效维护公共安全。 会议还提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推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坚持司法为民,开展矛盾纠纷高发领域诉源治理;部署信访工作法治化,制定实施依法办理信访事项“路线图”和工作指南等。 Source …

碧桂园出售悉尼地皮 将全面退出澳洲市场

碧桂园出售悉尼地皮 将全面退出澳洲市场 早报网 1/18/2024 中国房地产巨企碧桂园澳大利亚子公司Risland Australia已就出售在悉尼所持的地皮达成协议,意味着碧桂园将全面退出澳洲市场。 路透社星期四(1月18日)引述一份未标注日期的声明报道,Risland Australia同意出售在Wilton Greens住宅开发项目的部分权益,但继续开发早前已在出售的第一期项目。该项目位于离悉尼65公里处,占地330公顷。 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上述地皮卖给有中资背景的私人开发商Avantaus,售价1.57亿美元(约2.11亿新元)。据悉,上述开发商曾拟以约2.4亿澳元(约2.12亿新元)购买Wilton Greens开发项目的剩余地皮。 碧桂园相关人士回应媒体查询时称,目前上述开发项目出售正在积极接洽中,推进情况顺利的话,有望在上半年完成资产出售。碧桂园将按照相关披露要求适时向投资者披露澳洲项目处置的细节,并确保处置资金的合理使用,按法律顺序进行偿付,确保公平公正对待所有利益相关方。 去年10月,碧桂园已将另一个位于澳洲墨尔本附近的住宅项目Windermere中的剩余地块售出。 碧桂园集团董事局主席杨惠妍在星期一(15日)的2024年度工作会议上透露,该集团今年预计将交付逾48万套房屋。 碧桂园星期二(16日)公告,聘请毕马威担任财务顾问,市场瞩目的境外债务重组有望获得推进。 碧桂园去年发生境外债务违约,境内的大量债券进行了整体展期,其流动性危机令市场对于中国房地产行业前景及房企债券发行人的信心进一步受挫。 Source 中国亿万富翁成为美国最大外籍地主之一 国际财闻汇 1/09/2024 彭博1月8日引述美国杂志《土地报告》(Land Report)的最新排名称,陈天桥在俄勒冈州拥有10.8万英亩(8万零127公顷)林地,在美国地主排名榜排在第82位,成为美国最大的外籍地主之一。 现年50岁的陈天桥在2015年斥资85万美元从美国住宅抵押贷款公司富达国民金融购得上述面积的土地。俄勒冈上月的税务记录披露了受益人身份是盛大资产管理,与陈天桥在新加坡的控股集团同名。 外资拥有美国土地,尤其是农业用地,正在成为近年来一个敏感的政治问题。 根据美国农业部最新数据,截至2021年,美国约有4,000万英亩农业用地为非美国人士所有,中资实体拥有相当于美国全部农田的0.03%。一些议员呼吁制定全国性法律来限制外国投资美国农业用地。 …

惊悚!男子自家门口取信天降横祸 死里逃生瞬间被拍下….

惊悚!男子自家门口取信天降横祸 死里逃生瞬间被拍下…. 华人生活网 1/15/2024 在美国华人买房,为啥不爱买靠大马路的房子,也不喜欢路冲的房子,这是有的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容易飞来横祸… 1月9日,加州佛莱斯诺市(Fresno)的一名居民在家门口检查邮件时,差点被一辆失控相撞的汽车撞飞。 监控完整记录,其惊险一幕。 根据监控录像画面显示,事发时,该男子正在家门口查看信件。突然间,一声巨响引起该男子注意,两辆车在他身后的十字路口猛烈相撞。 白色汽车撞了黑车,其中黑色轿车失控,车身一面旋转一面飞速向男子滑行而来。 一切发生得太快,该男子根本来不及躲闪。 当时,失控的轿车掀翻路边的信箱,碎片和信件飞向空中,尘土飞扬。汽车眼看就要撞上男子,却在翻转中奇迹般地与他擦身而过,消失在视频画面中。而该男子在死里逃生后,神情淡然,似乎未缓过神来。 该男子事后表示,他仿佛经历了一场「濒死体验」。他还表示,每月都能在Tulare路和Minnewawa大道交叉口目睹两到三起车祸,他已向当地市议员反映这一情况。 小伙伴们,看来买房,还是避开路冲,十字路口,大马路的房子,车祸真的很容易发生。 Source 加州!一大堆新法2024年生效 对老板、房东太狠了 华人生活网 1/06/2024 2023年,加州州长纽森签署了890项法案,2024年一系列新法上路,涵盖工资、住房、交通、食品、消费、网络、教育、司法、枪支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ABC新闻罗列的,2024年将生效的加州新法。 工作场所 2024年1月1日起,加州的最低工资将提高到每小时16美元。 1. AB 1228:从2024年4月开始,快餐工人的最低工资,将提高到每小时20美元,同时,法案还成立了快餐委员会,该委员会将运作五年,确定未来的工资增长和工作条件。 2. …

中国最高法要求加大裁判文书上网力度

中国最高法要求加大裁判文书上网力度 早报网 1/15/2024 继上个月表示不关停裁判文书网后,中国最高法院再次发声,提出将加大裁判文书上网力度。 据新华社消息,在星期天(1月14日)举行的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上,最高法院提出持续深化司法公开,加大裁判文书上网力度。“随着国际国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大数据技术飞速发展,要求我们深化司法公开工作。” 最高法提出,具有法治引领、教育、警示作用的文书,都应当上网;最高法、高级法院的文书,要更多地上网;上网文书数量应当保持相当规模,并应当覆盖各审判领域、多种案件类型。 最高法同时提出,要平衡好文书公开与当事人合法权利、隐私保护之间的关系,上网公布裁判文书要隐去相关识别信息,确保当事人及其家人的生活工作、各类企业单位的经营发展不受裁判文书上网公布的影响。同时加大人民法院案例库建设力度,更优更实为司法审判优质高效服务,为社会公众学法、专家学者科研、律师办案服务。 中国裁判文书网是最高法院2013年建立的全国法院统一的裁判文书公开平台,也是司法公开三大平台之一。不过上网文书数量自2020年起逐年下跌,从2020年的1920万件,降至2021年的1490万件、2022年的1040万件,2023年至今仅511万件。 最高法院负责人上个月就征集“人民法院案例库”参考案例有关问题答记者问时说,自2021年以来,优化裁判文书公开机制的工作一直在开展,但从未“叫停”过文书上网。为针对性解决裁判文书网使用不便、检索不准、标准不一等问题,最高法院经研究,于2023年7月决定建设人民法院案例库。 Source 中国电诈案件2023年8月以来同比下降28.6% 早报网 1/14/2024 自去年8月以来,中国全国电诈案件同比下降28.6%。 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共中央政法工作会议1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上述消息。 会议透露,2023年中国政法机关集中打击涉缅北电诈违法犯罪活动,抓获诈骗集团核心成员78名、犯罪嫌疑人4万1000名,累计冻结涉案资金35亿元(人民币,6.56亿新元),一举扭转长期以来被动局面。 此外,会议提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保持对毒品、侵害妇女儿童等犯罪高压态势,加强对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防治。公安机关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有效维护公共安全。 会议还提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推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坚持司法为民,开展矛盾纠纷高发领域诉源治理;部署信访工作法治化,制定实施依法办理信访事项“路线图”和工作指南等。 Source 中国公安部:去年4.1万名缅北电诈嫌疑人移交中方 早报网 1/09/2024 中国公安部称,去年缅北地方执法部门共向中方移交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4.1万名。 据中国央视新闻报道,记者星期二(1月9日)从中国公安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全国查处治安案件数与2022年基本持平,刑事案件立案数比2022年下降4.8%。 中国公安部介绍,2023年公安机关依法打击查处网络谣言等各类涉网违法犯罪活动,侦办相关案件19.2万起。 …

孙卫东后续2:复旦美国校友会看望孙博士

孙卫东后续2:复旦美国校友会看望孙博士 1/15/2024 复旦美国校友会谴责用孙博士谋私,朱某直播驳斥 来源:东东趣谈 1/14/2024   复旦大学美国纽约校友会,在1月12日发表声明,称校友孙卫东被一些人企图接近,利用他做一些商业活动,在谋取私利。   可见孙博士在美国成香饽饽了,非常抢手,不过每家的目的迥异。   复旦大学美国校友会的声明核心意思是,孙博士现在由校友会负责,由志愿者照顾,一切安好。   有些人企图利用他的热度,为自己带来流利变现,从而谋取个人利益;这样的行为对孙博士的病情恢复,非常不利;也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   为什么复旦校友会会有这份声明呢?   还有这份声明背后隐含了哪些信息呢?   大家都知道,这份声明之前,孙博士参加了“砸锅大叔”的宴请,还获得了5000元的“资助”,促成这次宴会的,就是发孙博士在美国流浪的“朱先生”,他也拿到了5000元的好处费。   复旦校友会的声明,等于承认了这次宴请带有很强的目的性,不是那种纯资助行为;有人在利用孙博士网络热度在赚钱了。   这个人是谁呢?就是朱先生。   为了提升话题热度,有人故意在直播的时候,诱导他谈起前妻,以拉升流量。最新的一期访谈中,他就谈到了他的前妻的情况。   她的前妻,不是网络上流传的东北下岗女工,而是他的大学同学,叫李某琴。他们在一起四年。   这个说法,等于证实了一个的传言。她的前妻是大学老师,前四年在一起,最后一年在帮助孙博士治病。当地法律规定,女方不能在男方有病的情况下离婚的,所以他前妻一直帮他治病,后面三年是走离婚程序。实际婚姻7年,离婚后,前妻彻底淡出了孙卫东生活,据说去了日本。   是谁在试图接近孙卫东呢?   一个是视频第一发布人朱先生与王某某。他们是“复旦校友在美流浪”的主要推手。据说他们做的目的,就是利用孙博主的经历做素材,捧红自己的账号。其他是否还有人,暂时不知道。   复旦校友会的声明,等于与朱先生划清了界限;他们以后将不能再插手孙博士后面的事情了;他们会甘心吗?这个声明,等于把孙博士完全从他们身边抢走,他们前期所做的成为泡影了,个人估计,他们与复旦校友会之间,还会有交手的,舍不得就这样放手的。   从朱先生说“孙卫东生活可以自理,但是还需要人照顾”的说法看,他是舍不得放手的。他在直播间里面说;复旦校友会的人,明知道孙博士在流浪,一直不闻不问,不是他发现,会有现在的假惺惺吗?西装革履,牙刷都没买。   笔者观点   复旦校友会,是纯资助性质的,真的是为孙卫东在着想,不带有任何杂念的。这个声明还有一层意思;大家不要再为孙博士“出国”回乡再做争论了,人家就没有打算回国。现在在校友的照顾下,生活的很好。   孙博士前半生春风得意,后半生由于各种原因,流浪街头16年,非常悲惨。现在由复旦校友会接手,可能是他最好额归宿了,比在“朱先生”身边,更为放心。不管做什么事,目的单纯,才是最可靠的,从这方面说,我支持复旦校友会的做法! Source …

北上广中产们下一代的宿命:出道即巅峰

北上广中产们下一代的宿命:出道即巅峰 来源:精英说 1/15/2024 如今的孩子,出道即巅峰,等他要自立了,也该走下坡路了。   上周我全家从外地回上海,晚上九点到虹桥火车站。我看时间还早,就想坐地铁回家算了。虽说拎着大包小包,但好在火车地铁无缝连接,并不麻烦。   但我们家这儿子,一定要打车,不肯坐地铁。好像在他眼里,打车和地铁唯一的区别就是耗费的时间不一样。既然打车更快,那为什么不打车呢?   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不过似乎也不能全怪他,毕竟我们每次带他去外地玩,不是租车就是打车,给他打上了不管去哪都要坐车的思想钢印。   说起来还是今天的孩子们幸福,从小就跟着爸妈满世界旅游,机场走VIP通道,入住五星级度假酒店,和我小时候相比,他轻易得到了太多我努力了好多年才得到的东西。   问题在于,然后呢?   享受过爸妈倾力打造的黄金时代以后,等到将来自己工作了,总归要天天挤地铁。跟着我们,周末动不动就下馆子,一个人不得花个50到100。以后要自己开伙,估计吃30左右的外卖。   不仅如此,哪怕我赞助资金,撑死了他也就住个100平的小三房鸽子笼,还不知道在郊区哪个偏远楼盘。   简单来说,如今的孩子,出道即巅峰,等他要自立了,也该走下坡路了。   如此高开低走的人生,他的内心该如何自洽?幸福指数会不会直线下降?   我想起电影《爱情神话》里的老白,市中心有自住的老房子,多余的房间租给老外赚外快。自诩是个艺术家,每天想的是在哪里开个人画展,顺带着和同样离异的李小姐劈劈情操。如此闷骚的一个都市中产,他的儿子却在奶茶店打工。   这是我认为电影反映现实的一幕,谁说现在阶层固化了?你看老白不是眼看着就阶层滑落了吗?   当然电影没有朝这个方向深挖,只是向着男女情爱的方面一路狂奔。而且很多事情没法明说,奶茶店打工怎么了?好歹自食其力,又没啃老,也没影响国家就业率,有什么好悲哀的。   但我相信中产家长们如果真养了个在奶茶店打工的孩子,心里总归不大服气:   二十多年辛苦培养,到头来就这?   其实这还算好的,还有更多宅在家里的躺平一族,啥也不想干,对生活无欲无求。   为啥失去了动力?他们从小就拥有了最好的资源,吃过见过,却发现自己无论怎么努力也超越不过父母。读书时间比上一代人长,但取得的回报还不及上一代人。   你说对生活还能有什么期待,干脆躺平。   我有时会回顾过去二十多年自己的人生历程,第一次坐火车是到上海读大学,第一次坐飞机是工作以后买不到回家车票才咬牙买的机票,第一次出差就是出国,是父母的骄傲。   这些第一次带来的激动心情,我到现在都记得。   我想说的是,80后的幸运之处在于,我们一直处在一个上升的周期之内。 …

1/15 Deadline for January (New Digital) SAT, AP Physics Exam Review, Personal Essay Writing (8/9/10/11th Graders) @ Oakton Academy

Email: OaktonAcademy@gmail.com https://www.oaktonacademy.com/ 1/15 Deadline for January (New Digital) SAT, AP Physics Exam Review, Personal Essay Writing (8/9/10/11th Graders) 2024 Spring class registration:  https://oaktonacademy.com/springregistration2024/ Contact:  Oakton Academ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