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卡泡汤 50万打了水漂!多名华人从外州跑来申诉

绿卡泡汤 50万打了水漂!多名华人从外州跑来申诉 侨报 1/08/2024 绿卡泡汤了!多名华人50万打了水漂… 据报道,二三十位参与哈德逊广场(Hudson Yards)EB-5投资移民项目的华人投资者4日(周四)上午在哈德逊广场举行抗议活动,要求开发商瑞联集团(Related Companies)履行协议,返还投资者资金及支付利息。 这些人分别来自洛杉矶、旧金山、西雅图、华盛顿和波士顿等全美多个地方。 哈德逊广场项目是过去多年来全美最大的EB5投资项目,前后两期共吸引超过2000名华人EB5投资者,为项目筹得10亿多美元资金。 通常EB5投资项目在使用投资者资金的同时,会帮助投资者申请EB5绿卡,项目完成后会逐步返还投资者的投资。但根据移民法,这些项目不会保证投资者不会遭受正常商业风险所带来的损失。 出席4日活动的组织者之一张先生表示,“哈德逊广场EB5投资移民项目共有两期,第一期有一千二百多名华人参与,每人投资金额为五十万美元。目前聚在一起争取退款的有三百多人,大家投资近10年来,至今都没有拿到任何或者极少的退款及利息。另外还有少部分人目前还未拿到绿卡,所以也不敢参加。” 张先生本人2014年在上海加入到瑞联的投资移民项目,当时是通过该项目在国内的独家代理外联集团的一个合作中介参加了这一投资。大约两年前他终于拿到了绿卡,但50万投资却只在2018年收到了7000美元的利息,之后再也没了下文。 另有人表示,他们是与国内最大的移民公司即外联公司投资的该项目,该公司当初曾告诉他们保证能够得到还款,但事实证明并非如此。近两年他们多次与瑞联集团联系,均无果,对方基本不予理会或回复。 他们也曾找律师与瑞联打官司但没有打赢,律师向他们表示,瑞联集团所制定的合同合法且并无漏洞。但抗议者们认为其中存在“霸王条款”——协议称是否还款由开发商根据情况来决定,这无疑剥夺了他们作为股东按期得到还款的权利。 另一方面,根据疫情初期瑞联公司给予媒体的回应称,因新冠疫情影响有项目出现亏损导致资金延迟,因此将停止支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分发。三十名投资者遂要求现场查看瑞联的财务记录,但遭到瑞联拒绝,集团发言人称根据当初的投资协议,投资者无权对财务记录进行检查。 投资者的代表律师曾对The Real Deal地产网表示,大多数EB-5项目的投资结构与贷款类似,投资者将资金投入一个向开发商提供贷款的基金,这笔钱在贷款到期后偿还给投资者。 但哈德逊广场项目采用了一个不太常用的优先股权模式(Preferred Equity),这令开发商处于更为优先的位置。而美国移民服务局也禁止EB5协议中存在明确的还款时间表,否则就违背了投资的风险本质。律师表示,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的资金回收就遥遥无期且面临昂贵的仲裁费用。 参与周四抗议的张先生表示,尽管有协议,但如果瑞联能拿出财务记录证明,他们真的遭受了经营损失,那投资者也就无话可说,但现在大家都看得到,哈德逊广场项目很成功,如果开发商继续对EB5投资者置之不理,甚至待遇连普通股票投资者都不如,“那我们一定会坚持抗议下去,直到有结果为止。我们来追求美国梦,就是要讲究公平公正,总要有一个说理的地方!” Source “虚拟绑架” 骗局瞄准中国留学生 …

博士流浪16年 胡锡进: 国家决不会花钱管这个美国人

博士流浪16年 胡锡进: 国家决不会花钱管这个美国人 香港01 1/08/2024 美国纽约一名孙姓华裔流浪汉被曝是一名留美博士,该男子曾在华尔街工作,之后流浪街头16年,引发广泛关注。上海复旦大学美国校友会(纽约)已对该男子开展救助。 官媒《环球时报》前总编胡锡进发文称,“国家决不会花纳税人的钱去管他这个美国人的,凭甚么呀”。但是那些复旦人愿意自掏腰包援助这位落难的校友,我将之视为中国大学留下的一份温暖校友情,也是一份健康的人文主义。这挺敞亮的,无需忌恨。 胡锡进称,这是中国出国留学生中非常罕见的个例,孙博士的遭遇不能当成我们观察中国出国留学潮的基本线索。他的生活中显然出了某个极端变故,据他说是自己一度得了严重的抑鬱症,有幻觉幻想。 胡锡进称,中国早年的赴美留学生基本没有经济后援,完全靠自己打拼创业,生存和事业线非常脆弱,但大多数人都坚持了下来。孙博士因为栽一个跟头而输掉整个人生,我想这与他处在美国社会的边缘部分,周围缺少认真的救助力量有关。 胡锡进又称,最初看到这个新闻时,各种感受中很突出的一个是对美国社会的抱怨:他们把中国这么好的一个英才给毁掉了。我还想说,不适应国外的,不妨及时回国,优秀人才在国内的机会有可能更多。 胡锡进最后称,儘管孙博士已经是美国公民,但他是曾经从中国走出去的孩子,他在外面的闯荡失败了,我们心疼他,这条割不断的感情纽带一点都不多馀。美国社会抛弃了他,复旦校友们找到并温暖他,这不做作,这是真情。 据早前报道,一名博主近日在网上发布“华人博士流浪纽约街头16年”的系列视频,片中他为一名自称流浪街头16年、曾就读物理科系的中国留美博士购买了餐食。视频显示,孙男躺在纸板上、身上仅盖一层薄被,每周都会去街区附近领人们留下的衣服和被子,天气过冷时,则会到地铁站过夜。 孙男自称来自江苏江阴市,今年54岁,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学科系,然后再到美国读物理学专业硕士、博士,做了一两年博士后,又在华尔街从事了近两年软件开发工作,月薪超过10万美元(约78万港元)。 据孙男介绍,上世纪90年代,他在纽约遇到一名中国女子,还带著一个女儿。该女子对他很好,慢慢地产生了感情,然后结婚。讵料,女方拿到美国绿卡后就和他离婚。他因此受到沉重的打击,无法正常工作、生活,人际关係也出现问题。孙男甚至开始出现幻听,分不清现实和虚构。慢慢就偏离正常的生活。 历经人生多重打击后,从2007年开始,孙男就居无定处,流浪漂泊,靠乞讨和捡别人丢弃的食物维生。他表示,直到现在,他还偶尔会有幻觉。而当拍摄者问为何不去政府开设的救济站与收容所,孙表示因离现在的地方太远,所以没有前往。 Source 同窗谈“复旦留美流浪博士”:女同学听说后流泪,有人愿捐钱接他回国养老 九派新闻 1/06/2024 日前,一名博主在网络上发布“复旦留美博士流浪街头”的视频引发关注。视频中,被拍摄的男人自称54岁,毕业于复旦大学,赴美国读硕士、博士,并留校读博士后,还曾在华尔街工作几年。因为精神问题,2007年,他开始在街头流浪,前半生的身外之物一件一件丢失、零落。 16年来,他居无定所。最早,他会到教会领取一些钱财和食物,能睡在廉价的网吧,10元包夜。但后来,这笔钱对他而言也变得昂贵,天气冷时,他会住在地铁站,更多时候,他睡在街头屋檐下。 博主王探长经朋友介绍见到他时,他头发花白,略有些凌乱,牙齿松动脱落,难以咀嚼,只能吞咽食物。当王探长提出想要帮助他,找个收容所,或是找份工作,他重复了三四次:“让我休息休息,我能找到工作。” 视频发布后,其不同时期的同学均辨认出,视频中的男人是孙先生。据媒体报道,复旦大学美国校友会(纽约)联络人向记者确认了该男子的身份。1月5日,孙先生高中同学魏明(化名)告诉九派新闻,孙先生的家人也已确认其身份,按照合理程序对其进行安置,“征求个人意愿再定下一步”。 九派新闻联系到孙先生在小学、高中以及复旦少年班时期的同学,由他们的回忆拼凑出孙先生学生时代的面貌。 孙先生用英文自我介绍。图/视频截图 …

流浪复旦博士已与家乡取得联系,正帮助其补证件

流浪复旦博士已与家乡取得联系,正帮助其补证件 南方都市报 1/08/2024 近日,自称在纽约街头流浪16年、年过五旬的复旦留美博士孙某的故事引发热议,其救助进展也让人关注。1月7日,孙先生家乡江苏省江阴市民求助中心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校友会已在帮助孙先生补办证件,家乡有关部门正在跟进补办情况。该工作人员透露,中心首次用家乡话与孙先生交流时,“感觉他声音都有点哽咽了,很想家”。 孙先生。 “顺利用家乡话沟通,感觉他很想家” 1月1日,有在美博主发布视频称,在纽约布鲁克林,该博主为一位自称流浪16年、曾就读物理学专业的中国留美博士购买了餐食。该名“流浪博士”自称,“复旦大学物理学专业本科毕业,到美国读物理学专业硕士、博士,做了一两年博士后”,此后又在华尔街从事了近两年软件开发工作。 南都记者了解到,“流浪博士”姓孙。视频发出后,孙先生家乡江苏省江阴市民求助中心关注到此事,并通过上述在美博主与孙先生进行了电话交流。中心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当时与他交流的工作人员是他家隔壁村子的乡亲,他们很顺利地用家乡话进行了沟通,我感觉他声音都有点哽咽了,是很想家”。 此前,南都记者曾与孙先生家乡知情人士对话,据知情人士透露,其家人已经知悉孙先生流浪纽约街头的情况,但“不希望被打扰”。中心工作人员也表示,“家属目前没有提出求助需求”。 家乡有关部门正跟进证件补办情况 与此同时,该工作人员透露,中心跟进孙先生情况后,“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每天接到几百个骚扰电话”。工作人员称,目前孙先生身上没有任何证件,复旦大学当地校友会志愿者无法为其申请救助,现在正在补领证件,需要家乡当地有关部门出具证明并跟进情况。 “在与你通话前,我正在看孙先生的社交媒体账号,动态更新停留在2008年2月份。孙先生是很想回家的,有关部门也愿意尊重他本人的意愿,但这毕竟是家事,我们也不好插手太多。”该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 南都此前报道,1月6日,复旦大学校友会纽约分会联络人告诉南都记者,孙先生的同班同学、数位校友和同乡已与其见面,并已经请他搬进临时住处。有关捐款问题,校友志愿者团队正在认真讨论,待专业人士研究出合适方案后将告知大家。 1月7日,博主王先生在最新视频中说道,孙先生的人生已经被改变,安顿得特别妥当,“这样的结果让我们非常开心,也非常感动。” Source 美国流浪博士最新状态曝光 换上新衣并剪了短发 极目新闻 1/07/2024   1月7日,在美国纽约街头流浪的复旦大学留美博士孙某得到了妥善安置,孙博士本人也再次发声,感谢志愿者助其重启人生。7日上午,极目新闻(报料邮箱:jimu1701@163.com)记者从志愿者和复旦大学美国校友会(纽约)处获悉,孙博士已换上新衣并剪了短发,白天有人在临时住处陪伴他,校友会将根据他的精神状况进行下一步帮助计划。   7日,极目新闻记者从最早关注此事的志愿者王先生处了解到,孙博士已得到妥善安置。   王先生已将此事的最新进展发布在了个人的社交账号上。在视频中,孙博士已经换上新衣并剪了短发,人看起来精神不少。孙博士表示,这些年经历了一些人生变故,陷入困境,非常感谢所有关心和帮助他的朋友,让他重新振作起来,开始新的人生。王先生也配文称:“接下来志愿者将安排孙博士在美国接受治疗,同时也会为其申请合作社会福利和救助,希望其能回归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复旦大学美国校友会(纽约)联络人也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孙博士目前状态比较稳定,他们还在商讨后续计划,目前白天有校友去陪伴他,他们需要做一个长远计划,孙博士本人的精神状态是一个考量。 Source 美国“流浪博士”想回中国?中国外交部热线回应 …

美国流浪博士最新状态曝光 换上新衣并剪了短发

美国流浪博士最新状态曝光 换上新衣并剪了短发 极目新闻 1/07/2024   1月7日,在美国纽约街头流浪的复旦大学留美博士孙某得到了妥善安置,孙博士本人也再次发声,感谢志愿者助其重启人生。7日上午,极目新闻(报料邮箱:jimu1701@163.com)记者从志愿者和复旦大学美国校友会(纽约)处获悉,孙博士已换上新衣并剪了短发,白天有人在临时住处陪伴他,校友会将根据他的精神状况进行下一步帮助计划。   7日,极目新闻记者从最早关注此事的志愿者王先生处了解到,孙博士已得到妥善安置。   王先生已将此事的最新进展发布在了个人的社交账号上。在视频中,孙博士已经换上新衣并剪了短发,人看起来精神不少。孙博士表示,这些年经历了一些人生变故,陷入困境,非常感谢所有关心和帮助他的朋友,让他重新振作起来,开始新的人生。王先生也配文称:“接下来志愿者将安排孙博士在美国接受治疗,同时也会为其申请合作社会福利和救助,希望其能回归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复旦大学美国校友会(纽约)联络人也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孙博士目前状态比较稳定,他们还在商讨后续计划,目前白天有校友去陪伴他,他们需要做一个长远计划,孙博士本人的精神状态是一个考量。 Source 美国“流浪博士”想回中国?中国外交部热线回应 极目新闻 1/06/2024   近日,复旦大学留美博士孙某在纽约街头流浪,其遭遇引发大众持续关注。目前,复旦大学美国校友会(纽约)志愿者正对其提供帮助。1月6日,该校友会一名联络人告诉极目新闻(报料邮箱:jimu1701@163.com)记者,校友志愿者已经见到了孙博士,有人定期对他进行陪护,后续计划他们还在商量中。   极目新闻此前报道,1月5日,孙博士家人已经获悉其现况,也已得知他有回国的意愿。美国东部时间1月5日下午1点,纽约校友志愿者约定带上衣物去找孙博士,并争取给他提供适当的临时安顿。   1月6日,极目新闻记者从复旦大学美国校友会(纽约)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纽约当地的校友志愿者已经见到孙博士,现在有定期志愿者校友陪护他,后续计划他们还在商量中。因孙博士可能不是中国公民,他们还有其他的细节需要考量。   6日上午,极目新闻记者致电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因当地非上班时间,电话自动转到了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热线工作人员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根据记者提供的情况,如果孙博士有美国公民证件,可与美国当地政府相关部门联系办理回国事宜;如果孙博士有中国公民证件,可直接与驻纽约总领事馆联系;如果孙博士目前没有证件,可由其家人联系他老家的公安机关或者校友会志愿者与驻纽约总领事馆取得联系,将其个人的详细情况反映给相关部门,再寻求解决办法。 Source 复旦流浪博士本人想回国 同学:母亲年龄太大不知晓… 每日经济新闻 1/05/2024 近日,一段旅美华人在纽约拍摄一名流浪汉的视频引发网友关注。 流浪汉在视频中自述,他是江苏江阴人,54岁,复旦大学物理学专业本科毕业,到美国读物理学专业硕士、博士,做了一两年博士后,此后又在华尔街从事了近两年软件开发工作。当被问及个人情况时,他表示,已与妻子离婚,“最近没有见面”。他提到,他目前是美国公民。 他称,在2007年时从唐人街到达纽约布鲁克林区,目前已经16年了。16年来,他一直居无定所,流浪漂泊。与此同时,他也自曝存在精神问题,“我被孤独幻想迷糊住了,我现在都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啊,(脑子里充满了)幻觉、幻想”。 相关信息显示,这名博士姓孙,1985年1月被复旦大学少年班物理专业录取,本科毕业后去美国深造。硕士、博士毕业后,再留校并读博士后。据南方都市报,复旦大学校友会纽约分会方面已确认该人的确是复旦校友。 …

流浪博士每周到赌城赌博?同学:输到倾家荡产

流浪博士每周到赌城赌博?同学:输到倾家荡产 大风文字 1/07/2024 原标题:流浪博士每周到赌城赌博?复旦同学:输到倾家荡产,老婆因此离婚 孙卫东昔日的复旦同学爆料太炸裂:孙在美国站稳脚跟,有高收入后,每周坐飞机到拉斯维加斯赌博,乐此不疲,后来输钱到倾家荡产,精神受刺激出现幻听幻觉,老婆也和他离婚。网友一直纠结的他家人不同意他回家的原因好解释了,此前,纽约校友与政府联系准备送他回国,当地政府表示,没有义务帮助美国人。 孙卫东称妻子拿到绿卡后就和他离婚,不少媒体也为这个美籍流浪汉粉饰。真相其实是,他就是个赌鬼,输光家底后老婆跑了,工作也丢了。 近几天来,关于孙卫东的流量汹涌,复旦大学、博士、美国、流浪汉,这几个字眼串联在一起,构成了话题的爆点。 大家讨论的“主线”,无外乎就是留美博士和妻子离婚之后遭受到了打击,然后就开始流浪了。讨论的点在于:要不要迎接这位曾经的“天才”回家,让他躺在祖国母亲博大温暖的怀抱里。 问题是,一个文化素养和内心素质如此强大的博士,仅仅是因为妻子离婚就精神崩溃了吗? 很快,有人爆料,所谓的被女人骗和丢钱都是假的!一位复旦同学表示,这个留美博士在入职华尔街后,每周坐飞机去阿拉斯加赌博,并且乐此不疲,直到输光了家产才精神受到刺激,出现幻视幻听。而他的老婆一开始也是不离不弃,直到看到他彻底无可救药才离婚的。 现在看来,他到底是怎么疯的,其实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接下来他要怎么办?网上不少人表示愿意捐款,把他接回来,让他发挥专业所长,为国奉献。 你要说他能凭借自己的知识报效祖国,那么,还能作为人才引进。省省吧,近几十年来,科技进步迅猛,他虽然在世界顶级刊物发表32篇高水平论文,但是,也不看看,那些知识,可能早就是昨日黄花了。16年的流浪生涯,对一个曾经频频出入拉斯维加斯赌场的人来说,他可能也只记得赌博的技巧了吧? 我们可以不相信他的同学爆料,但他家人的态度是:希望免打扰。 Source 同窗谈“复旦留美流浪博士”:女同学听说后流泪,有人愿捐钱接他回国养老 九派新闻 1/06/2024 日前,一名博主在网络上发布“复旦留美博士流浪街头”的视频引发关注。视频中,被拍摄的男人自称54岁,毕业于复旦大学,赴美国读硕士、博士,并留校读博士后,还曾在华尔街工作几年。因为精神问题,2007年,他开始在街头流浪,前半生的身外之物一件一件丢失、零落。 16年来,他居无定所。最早,他会到教会领取一些钱财和食物,能睡在廉价的网吧,10元包夜。但后来,这笔钱对他而言也变得昂贵,天气冷时,他会住在地铁站,更多时候,他睡在街头屋檐下。 博主王探长经朋友介绍见到他时,他头发花白,略有些凌乱,牙齿松动脱落,难以咀嚼,只能吞咽食物。当王探长提出想要帮助他,找个收容所,或是找份工作,他重复了三四次:“让我休息休息,我能找到工作。” 视频发布后,其不同时期的同学均辨认出,视频中的男人是孙先生。据媒体报道,复旦大学美国校友会(纽约)联络人向记者确认了该男子的身份。1月5日,孙先生高中同学魏明(化名)告诉九派新闻,孙先生的家人也已确认其身份,按照合理程序对其进行安置,“征求个人意愿再定下一步”。 九派新闻联系到孙先生在小学、高中以及复旦少年班时期的同学,由他们的回忆拼凑出孙先生学生时代的面貌。 孙先生用英文自我介绍。图/视频截图 【1】高中6门课4门满分 …

“虚拟绑架” 骗局瞄准中国留学生 遍布美英澳日等国

“虚拟绑架” 骗局瞄准中国留学生 遍布美英澳日等国 BBC中文 1/06/2024 庄凯(Kai Zhuang,音译)所在的高中上周报告其失踪,他可能是“虚拟绑架”的受害者。 一名在美中国留学生的家庭遭遇“虚拟绑架”骗局,专家警告称这类骗局已成趋势,全球父母都可能成为受害者。 据美国当地警方称,学生庄凯(Kai Zhuang,音译)所在的高中,上周报告其失踪,后来在犹他州农村的一个野外帐篷里被发现时,他“非常寒冷和害怕”。 据当地警方称,这名17岁少年独自一人在荒野中时,绑匪向他在中国的父母出示一张照片(庄自己拍的照片),并声称他被绑架了,继而提出赎金要求。庄凯的家人最终向绑匪支付了八万美元。 专家告诉BBC,技术的进步使犯罪分子更容易实施“虚拟绑架”计划,虽然没有关于案件数量的明确数据,但庄的经历并非个案。 什么是“虚拟绑架”? 美国警方认为,绑架者早在12月20日就开始操纵这名17岁的交换生,当时有人看到他在犹他州携带露营装备。 斯坦伯格说,“虚拟绑架”通常是犯罪分子给受害者打电话或发短信,骗他们亲人被绑架了,但实际上当事人是安全的。 据一些受害者称,他们在电话中听到了尖叫声,而犯罪分子则声称他们的亲人处于危险之中,以此来骗取赎金。 “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让你保持通话。”约翰·杰伊刑事司法学院网络犯罪研究中心主任玛丽-海伦·马拉斯(Marie-Helen Maras)说,“他们会威胁说,如果你挂断电话,或者如果你试图联系任何人,他们就会伤害其家人,以吓唬目标,让他们匆忙做出决定。” 研究过“虚拟绑架”案件的马拉斯博士说,在其他国家(包括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发生过几起中国留学生被胁迫实施绑架以勒索亲属钱财的案件。 “虚拟绑架”有多常见? 专家们说,目前还没有关于虚拟绑架案发生频率的数据,这些绑架案大多没有被报告。但他们强调,技术的进步为犯罪提供了便利,使犯罪变得更加容易。 斯坦伯格说,他担心人工智能(AI)会冒充亲人的声音,胁迫他们支付赎金。 他说,“这项技术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即使是非常了解自己孩子的父母也会被骗。” 社交媒体还允许犯罪分子在接触受害者之前研究和收集他们的信息,从而了解受害者生活的细枝末节。 犯罪分子“甚至可以伪造号码,让它看起来像是从你那里发出的”,马拉斯博士说,“他们越来越善于掩盖其欺诈行为”。 …

加州!一大堆新法2024年生效 对老板、房东太狠了

加州!一大堆新法2024年生效 对老板、房东太狠了 华人生活网 1/06/2024 2023年,加州州长纽森签署了890项法案,2024年一系列新法上路,涵盖工资、住房、交通、食品、消费、网络、教育、司法、枪支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ABC新闻罗列的,2024年将生效的加州新法。 工作场所 2024年1月1日起,加州的最低工资将提高到每小时16美元。 1. AB 1228:从2024年4月开始,快餐工人的最低工资,将提高到每小时20美元,同时,法案还成立了快餐委员会,该委员会将运作五年,确定未来的工资增长和工作条件。 2. SB 525:2024年6月,医护人员的最低工资,将提高到每小时23美元。该法律适用于护理助理. 医疗技术人员和清洁工。在未来的两年中,最低工资将每年增加1美元,到每小时25美元。 3. SB 616:所有全职和兼职加州工人的病假时间,从3天增加到至少5天带薪病假。小时工和受薪雇员都有资格。 4. SB 848:要求雇主为遭受生育损失(如收养失败、 流产、 死产、胚胎移植或人工授精失败)的员工,提供五天假期。 5. AB …

同窗谈“复旦留美流浪博士”:女同学听说后流泪,有人愿捐钱接他回国养老

同窗谈“复旦留美流浪博士”:女同学听说后流泪,有人愿捐钱接他回国养老 九派新闻 1/06/2024 日前,一名博主在网络上发布“复旦留美博士流浪街头”的视频引发关注。视频中,被拍摄的男人自称54岁,毕业于复旦大学,赴美国读硕士、博士,并留校读博士后,还曾在华尔街工作几年。因为精神问题,2007年,他开始在街头流浪,前半生的身外之物一件一件丢失、零落。 16年来,他居无定所。最早,他会到教会领取一些钱财和食物,能睡在廉价的网吧,10元包夜。但后来,这笔钱对他而言也变得昂贵,天气冷时,他会住在地铁站,更多时候,他睡在街头屋檐下。 博主王探长经朋友介绍见到他时,他头发花白,略有些凌乱,牙齿松动脱落,难以咀嚼,只能吞咽食物。当王探长提出想要帮助他,找个收容所,或是找份工作,他重复了三四次:“让我休息休息,我能找到工作。” 视频发布后,其不同时期的同学均辨认出,视频中的男人是孙先生。据媒体报道,复旦大学美国校友会(纽约)联络人向记者确认了该男子的身份。1月5日,孙先生高中同学魏明(化名)告诉九派新闻,孙先生的家人也已确认其身份,按照合理程序对其进行安置,“征求个人意愿再定下一步”。 九派新闻联系到孙先生在小学、高中以及复旦少年班时期的同学,由他们的回忆拼凑出孙先生学生时代的面貌。 孙先生用英文自我介绍。图/视频截图 【1】高中6门课4门满分 虽然是同学,但大家与孙先生鲜有交集,知之甚少。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一直是老师和同学们眼中的好学生,是“别人家的小孩”,是绝顶聪明的“学霸”,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是同学们的骄傲。 张平(化名)和孙先生小学同班、初中同校。在他的记忆中,孙先生在小学担任大队长。他可以和大家玩到一起,在家学习时则是“高度自觉、认真的”。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孙先生出国后,他们失去了联络。直到今年1月2日,张平看到别人转发的一条视频,画面中的男人虽然变得苍老、饱经风霜,但他还是第一眼就认出了老同学。“说话的语气没变,理好发,牙齿治好,打理一下和年轻时差不多。” 魏明是孙先生的高中同学,也是长泾镇同乡。在1984年的夏天,他们一起考进江阴市最好的高中——南菁高级中学。只做了一年同窗,第二年,孙先生就被复旦少年班录取,离开了南菁高中。 孙先生的成绩实在耀眼,魏明记得,在一次期中考试,孙先生“6门课能考4门满分”。“他智商极高,各科都很平衡,不只是在物理上很有天赋。”魏明的记忆里,孙先生不太爱说话,但眼里总是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魏明记得,整个年级考入复旦少年班的只有两人,全在他们班,孙先生更是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少年班选拔极其严格,魏明当时甚至没有参加考试的机会。“他太聪明了,当时有很多聪明的同学,但和他比,都自愧不如。” 南菁中学负责校友活动的老师也说,在学校档案室里看到了孙先生一个学期的成绩,“很厉害”,还有班主任写的评语。他说,孙先生在南菁只读了一个学期,任学习委员,和他一起考上复旦少年班的同学是当时的班长。 【2】女同学看到视频后忍不住流泪 魏明和孙先生在高中以前并不认识,老乡的关系也没有让他们更亲近。魏明印象中,好像整个班都没有和孙先生关系特别好的同学。视频里的孙先生似乎比他学生时代更乐于表达。“我感觉他现在谈话很坦然,以前比现在还要沉默寡言。” 对魏明而言,考上全市最好的高中后,也曾有过一段艰难的时光。当时他习惯说长泾镇方言,老师用江阴话上课,他连听都听不懂。虽然同属于吴语,但仍有很大差异,“很土,我说话别人也觉得难懂。” 大概用了半年,魏明才渐渐听懂江阴话,能和同学沟通。他和孙先生口音相近,回想起来,或许当时的孙先生也曾和他遇到同样的困难。但少时的他们,并未尝试过主动和对方交流,除了放假回家可能会遇上,他们鲜有交集。 1月2日下午,孙先生在美国街头的采访视频被发到南菁中学的校友群,随后流传到魏明所在的班级小群。 视频末尾,孙先生用英文做了一段自我介绍。所有信息都符合,除了字幕中写他姓吴。同学们反复听了几遍,最终认为是他按照英文习惯,将姓氏置后,而翻译误读,将名字的音当做了姓。 即使在信息还没对上时,魏明就“基本百分之九十九确认”,这是他的同学。当有人找出孙先生学生时期的照片,大家更加确定。 2017年,南菁中学87届4班毕业三十年同学聚会上,同学们就听说孙先生在美国失联,连家人也联系不上他。但当时大家只是知道他近况不佳,却没想到会这么糟。魏明说,有些女同学看到视频后忍不住流泪,和孙先生同时考上复旦少年班的同学则表示,愿意捐赠一万元,接他回国养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