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人”标准是啥?美国税局:年收入这个数

“有钱人”标准是啥?美国税局:年收入这个数 世界新闻网 8/09/2023   收入要到什麽等级才算有钱人?答案可能取决于住所、职业、储蓄或投资的金额、消费习惯等等,要确定一个符合有钱人的确切收入水准很困难,大量的研究和调查都有不同衡量标准。理财网站“SmartAsset.com”则列出两大标准:美国税局(IRS)的顶端1%须达年收入54万;智库“经济政策研究所”(Economic Policy Institute,EPI)则认为要近82万。   据报道,国税局2019财年的数据显示年收入达54万9元即可跻身前1%,或等同月收入约4万5000元;若目标是前5%,那年收入也要50万元。EPI的基准不同,前1%标准更高,以2021年数据要超过81万9324元或月收入6万8277元才能晋级;前5%的年收入标准却更低,为33万5891元。   人口普查局的最新数据显示实际家庭年收入中位数约为7万1000元,而要达到前20%则需要接近翻倍至13万545元。不过SmartAsset研究全美百大城市,指出这在不同地区有巨大差异,如旧金山居民需年收25万元才能达到前20%;而年收7万444元便能成为底特律收入前20%人群。   而“有钱”与“富有”,差别究竟为何?有钱人可能手头有现金馀裕,可买些奢侈品或负担昂贵假期;富有的人则可能更专注于增加淨资产、创造能传家世的财务遗产。据嘉信理财公司(Charles Schwab),一般美国民众认为淨资产达77万4千元足以实现财务舒适,而淨资产220万元便是富有人士。   但年收入多少才是富有,最终仍取决于如何定义自己财务舒适所需的金额?如何运用收入和资产?这并没有一个绝对数字可以定夺。有些人可能只要不需担心钱就感到富有,另有些人认为需要赚到足够的钱让他们退休后生活方式也不会受到影响。除了开源、节流、减少债务、及早投资,也能洽询专业财务顾问,帮助您制定相关计划,以上周全的准备加上及早开始,都是致富的不二法门。 Source 以收入为导向 拜登政府实施新学贷偿还计划 侨报网 7/31/2023 【侨报网讯】知情官员透露,拜登政府定于30日上线测试网站,推行新的学生贷款偿还方案,允许借款人开始提交申请。联邦学生贷款将于今年10月恢复偿还。 根据英文媒体报道,今年6月联邦最高法院驳回总统拜登的学生债务减免计划后,教育部制定的SAVE(全称为Saving on a Valuable Education)还款方案最终敲定。这标志着联邦学生贷款制度发生重大变化,部分借款人的月供有望降低,他们在贷款期限内偿还的金额也可能减少。 “总统的施政目标中涵盖改善学贷制度,旨在减轻全美家庭的学贷负担,”一位高级政府官员向CNN介绍测试网站时说。“SAVE计划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借款人准备重新开始还款时,推行新的学贷制度将发挥重要作用。” 联邦学生贷款借款人可以访问测试版网站https://studentaid.gov/idr/。政府官员称,登记过程估计需要10分钟,申请表中有许多部分可自动填写政府录入的已知信息,包括国税局(IRS)的纳税申报表。 一位官员补充说:“我们将向借款人展示他们确切的月供金额,并让他们选择最负担得起的还款计划。” …

美华裔学者返乡潮 加州大学杰出教授管坤良回中国任教

美华裔学者返乡潮 加州大学杰出教授管坤良回中国任教 雅虎新闻  8/09/2023 8月7日浙江杭州“西湖大学”官网,张贴一则新闻“管坤良教授全职加入西湖大学”,震惊学界中人。管坤良在美任教30余年,原为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杰出教授”,是国际知名生化和细胞生物学家,如今受聘西湖大学分子细胞生物学讲席教授。这是继去年辞去普林斯顿大学教职的颜宁之后,再一位著名科学家离美返陆。 1963年生的管坤良,1982年自浙江大学(原杭州大学)毕业后前往美国念书,1989年获普渡大学博士,在美任教30余年,主要从事细胞生长调控和肿瘤发生信号转导方面研究。迄今管坤良发表300多篇论文,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领域被引用最多的研究人员之一,也是在Hippo领域被引用最多学者和在mTOR领域被引用第二多学者。 被称“得奖最吓人”的管坤良,曾获无数奖项,其中以被视为美国跨领域最高奖项之一的“麦克亚瑟天才奖”最受瞩目。据介绍,管坤良首先发现双专一性蛋白质磷酸脂酶,这类酶在细胞生长、分裂和细胞癌变过程中,起极大作用,这一系列研究在美国和世界同一学科领域中有很大影响,因此荣获1998年度“麦克亚瑟天才奖”。 “西湖大学”是大陆第一所由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研究型大学,该大学借鉴美国加州理工大学规模和史丹佛大学办学理念,强调“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且多以大陆国家级“千人计划”顶尖人才领衔组建院系;在7日张贴公告中,管坤良任教后将组建“分子细胞生物学实验室”,该实验室已开始启动招聘。 这是继去年被称“科研女神”的最年轻科学家颜宁,辞去普林斯顿教职返回中国的另一事例。1977年生的颜宁是结构生物学家,现任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会员(Foreign Associate)、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兼职教授。她在去年10月“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宣布,辞去普林斯顿大学教职,返国加盟广东深圳医学科学院担任创始院长。 颜宁被称为“清华最年轻教授”,未满30岁就从普林斯顿大学取得博士返清华大学任教,至今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科学》和《细胞》发表19篇论文,主要从事与疾病相关的重要膜转运蛋白、电压门控离子通道结构与工作机理等研究。2017年再前往普林斯顿任教,且受聘终身讲席教授,没想到去年决定再返陆。 《外交政策》7月中旬曾发表文章说,有越来越多华裔科学家离开美国,这对华盛顿来说是个坏消息。报导称,几十年来,居美的华裔科学家为推动美国科技发展做出贡献,但随着美中关系恶化、美国当局针对中国及华裔研究人员的审查增加,该群体越来越多人正离开美国。专家警告,如这一趋势持续下去,人才流失长期上可能会对美国的科研工作造成重大打击。 今年6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曾发表研究报告指出,从2010年到2021年离美的华裔科学家人数不断上升,其中2018至2021年速度尤其快,很多选择回到中国。文章认为,这与时任总统川普的“中国行动计划”(China Initiative)不无关系,为华裔研究人员及对华合作带来寒蝉效应。但即使拜登上台已3年,中美敌意螺旋不断上升,华裔科学家弃美返华趋势似未改善。 Source 政治纷争进校园 佛州大学教职员掀起大规模离职潮 星岛日报 8/02/2023 佛州州长德桑蒂斯(Ron DeSantis)环绕种族、跨性别议题而推出连串保守教育政策后,已在当地大学引发出走潮,部分学府的教员流失比例甚至高达1/3,恐怕难以在2023/24学年填补空缺。 英国《卫报》报道,佛州连月颁布的法案和政策中,不少对教育界影响深远,例如禁止公校奉行多元化原则;不得资助研讨公平和包容的项目;若有教员被褫夺终身教职或面对解雇时,其申诉权也不再得到保障;学校也不能在课堂上讲解“批判种族理论”(critical race theory)或者跨性别平权议题。面对这个环境,许多学者辞职或提前退休,不少人更转往佛州以外的其他地方,也因为同样原因,院校难以从外州招聘人才填补空缺。 以佛州新学院(New …

领英中国版应用正式停止服务

领英中国版应用正式停止服务 8/09/2023 微软旗下的企业社交平台领英(LinkedIn)在中国的本土化求职平台——“领英职场”星期三(8月9日)已正式停止服务。 领英在其网站上宣布了这一消息。 领英称,尽管在过去一年中取得了初步进展,但领英职场始终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宏观经济环境带来的挑战,这使得公司最终做出了停止服务的决定。 领英称,“领英职场”将删除所有个人账号数据,此次变化将不会影响其他领英的账号及服务。 领英于2014年进入中国。2021年3月,领英暂时停止中国境内的新用户注册,以确保平台提供的所有内容和服务均符合当地的法律和法规。 Source 维基百科联合创始人感叹:早沦为CIA“信息战工具” 中时电子报 8/06/2023 维基百科的共同创办人桑格(Larry Sanger)本周接受普利策奖记者葛林华德(Glenn Greenwald)采访时感到遗憾,维基百科已沦为美国民主党建制派(Liberals Establishment)及其情报机构和盟友用来进行“信息战”(Information Warfare)的工具,最爱指控别人信息战跟认知作战的美国,早就在这么干。 综合《俄罗斯今日》(Russian Today)以及葛林华德网络节目《System Update》,4日报导,维基百科已沦为美国左翼——民主党建制派(Liberals Establishment)及其情报机构盟友用来进行的众多工具之一。桑格感叹,这个2001年他共同创立的网站成为左翼自由建制派手中的“控制”工具,其中包括中央情报局(CIA)、联邦调查局(FBI)和其他美国情报机构。 他表示:“我们确实有证据表明,早在2008年,CIA和FBI的电脑网络位置就已经用来编辑维基百科。你认为他们那时候就停止了吗?”早在2007年,就有一名为格里菲斯(Virgil Griffith)的资讯科学生公布了有关于CIA和FBI在维基百科上的编辑活动,格里菲斯当时开发了一个名为WikiScanner的程式,可以追踪用于编辑维基百科文章的电脑网络位置,并发现CIA、FBI以及许多大型企业和政府机构都在编辑清理维基百科中对他们不利的信息。 例如,中央情报局(CIA)的电脑被用来删除伊拉克战争当中伤亡数据,而联邦调查局(FBI)的电脑则跑去删除了古巴关塔那摩湾的美国监狱的航空和卫星图像。 CIA的电脑被用来编辑数百篇文章,包括关于当时的伊朗总统阿玛丁雅(Mahmoud Ahmadinejad)、中国的核计划和阿根廷海军等内容的条目。其中一些编辑更为神奇,前CIA局长科尔比(William …

美媒:越来越清醒了!西方对乌军反攻的态度发生显著变化

美媒:越来越清醒了!西方对乌军反攻的态度发生显著变化 凤凰网 8/08/2023 虽然乌克兰军队进行了多轮反攻,但是效果不佳,西方也改变了自己的态度,不再那么乐观。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8月8日报道,4位了解最新情报的美国和西方高级官员告诉CNN,在备受期待的乌克兰反攻进行几周后,西方官员对乌克兰军队重新夺回重要领土的能力进行了越来越“清醒”的评估。 一位西方高级外交官告诉CNN:“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我们仍然要看看乌军是否有可能取得一些进展。但是我认为,他们(乌军)真正取得改变这场冲突平衡的进展,这是极不可能的。” 伊利诺斯州民主党众议员迈克奎格利(Mike Quigley)最近在欧洲与训练乌克兰装甲部队的美国指挥官会面,他刚回到美国。他说:“我们的评估很清醒。我们被告知乌军面临的挑战,现在是战争最苦难的时刻。” 报道称,乌克兰军队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突破俄罗斯在该国东部和南部的多层防线,这些防线上布设了数万枚地雷和庞大的战壕网络。乌克兰军队在那里遭受了惊人的损失,导致乌克兰指挥官阻止了一些部队重新集结,以减少伤亡。 一位西方高级外交官说:“俄罗斯人有很多防线,他们(乌克兰军队)还没有真正突破第一道防线,即使他们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继续战斗,如果他们在过去的七、八周里没有取得更多的突破,那么他们在兵力耗尽的情况下突然取得突破的可能性有多大呢?因为条件太艰苦了。” 多名官员表示,秋天即将来临,届时天气和战斗条件预计会恶化,乌克兰军队反攻的机会窗口十分有限。 CNN指出,西方这些最新的评估表明其态度发生显著变化,与乌军刚开始反攻时的乐观态度不同。这些官员表示,那些期望是“不现实的”,现在正促使西方一些人向乌克兰施压,要求其开始进行和平谈判,包括考虑在领土问题上让步的可能性。 Source 特朗普称“无法得到公平审判” 要求华盛顿特区法官回避审理 8/06/2023 被控试图推翻2020年美国总统选举结果的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说,他将要求负责此案的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联邦法官回避审理这起案件。 综合路透社和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特朗普星期天(8月6日)在自家社媒平台Truth Social,以全大写英文字母帖文说:“我绝不可能在‘指定’法官的情况下得到公平的审判。” 他说,他计划寻求华盛顿特区联邦法院法官查特坎(Tanya Chutkan)回避审理,并要求在华盛顿特区以外的地方审理这起案件。 截至星期天(8月6日)中午,特朗普律师团尚未向华盛顿特区联邦法院提出正式请求。华盛顿特区联邦法院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特朗普上星期五(4日)下午在Truth Social以全大写英文字母帖文警告,“如果你对付我,我就会对付你!” 美国司法部特别检察官史密斯办公室当晚就特朗普这条威胁性贴文发出警示,指特朗普可能会用政府提供的保密证据等来恐吓证人,并要求法官查特坎准予这些资料包括大陪审团记录等的保护令申请。 …

美政客:美国援助乌克兰或与拜登父子涉嫌贿赂有关

美政客:美国援助乌克兰或与拜登父子涉嫌贿赂有关 中国新闻网 8/08/2023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报道,当地时间6日,美国共和党2024年总统竞选人维韦克·拉马斯瓦米称,美国参与乌克兰危机或与拜登家族腐败有关。   据报道,拉马斯瓦米在艾奥瓦州竞选活动中的发言称,“美国武装力量的目标是推进美国利益、保护祖国,而不是无目的地卷入一场危机,且该危机有可能是为偿还乌克兰能源企业布里斯马公司给美国总统拜登家庭成员500万美元私人贿赂。”   “支付给亨特·拜登的款项是否存在腐败行为?绝对有。这和我们对乌克兰的态度有什么关系吗?我认为这直接影响美国对乌立场。”拉马斯瓦米说道。   此前,6月10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也曾表示,拜登儿子亨特曾担任乌克兰布里斯马公司高管,积极利用亲属关系发展商业项目,拜登也曾参与其中。特朗普还誓言要将拜登赶出白宫。   6月12日,美国参议员格拉斯利曾援引美国联邦调查局内部文件,指出在奥巴马政府时期,时任美国副总统拜登从雇佣他儿子亨特·拜登的一家乌克兰能源公司收受500万美元贿赂,并称这家公司的一名高管有17段录音为证。   而拜登方面则一直否认自己有不当行为。 Source 特朗普称“无法得到公平审判” 要求华盛顿特区法官回避审理 8/06/2023 被控试图推翻2020年美国总统选举结果的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说,他将要求负责此案的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联邦法官回避审理这起案件。 综合路透社和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特朗普星期天(8月6日)在自家社媒平台Truth Social,以全大写英文字母帖文说:“我绝不可能在‘指定’法官的情况下得到公平的审判。” 他说,他计划寻求华盛顿特区联邦法院法官查特坎(Tanya Chutkan)回避审理,并要求在华盛顿特区以外的地方审理这起案件。 截至星期天(8月6日)中午,特朗普律师团尚未向华盛顿特区联邦法院提出正式请求。华盛顿特区联邦法院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特朗普上星期五(4日)下午在Truth Social以全大写英文字母帖文警告,“如果你对付我,我就会对付你!” 美国司法部特别检察官史密斯办公室当晚就特朗普这条威胁性贴文发出警示,指特朗普可能会用政府提供的保密证据等来恐吓证人,并要求法官查特坎准予这些资料包括大陪审团记录等的保护令申请。 法官查特坎限令特朗普法律团队在星期一下午5时(新加坡时间星期二凌晨5时)之前做出回应,特朗普律师团要求给予三天时间做出回应,但被她拒绝。 2014年由时任总统奥巴马任命的查特坎,此前对特朗普试图向众议院2021年1月6日国会骚乱调查委员会隐瞒证据的行为作出裁决,近期多次被特朗普盟友的攻击。特朗普指控她和司法部“党派立场明显且非常腐败”。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新闻报道,查特坎是唯一一位对2021年1月6日国会骚乱相关案件的多名被告,祭出较长刑期的联邦法院法官。 …

前美国贸易谈判代表:美国与中国对话应以礼相待

前美国贸易谈判代表:美国与中国对话应以礼相待 侨报网 8/07/2023 近日,美中两国重新开启沟通渠道,高层互访频繁,双边关系有望降温。美国经济战略研究所(Economic Strategy Institute)所长、曾担任美国贸易谈判代表、里根政府商务部长顾问的克莱德·普雷斯托维茨(Clyde Prestowitz)6日在《华盛顿邮报》发表评论文章,称赞美财长访华为外交典范,呼吁美中两国以礼相待,对话沟通。 普雷斯托维茨写道,时事评论家、CNN知名主持人法里德·扎卡利亚(Fareed Zakaria)在他7月31日的专栏文章《孤掌难鸣中国会配合吗?》中称,由于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钢铁产品加征关税,全美钢铁消费者正在付出高昂的代价。扎卡利亚断言,拜登政府一直在与中国进行“不必要地对抗”,并就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Janet L.Yellen)的访华之旅发表了见解。在普雷斯托维茨看来,耶伦访华的确堪称外交典范。 文章写道:“即便美中双方都承认两国在许多方面存在分歧,无论这些分歧有多大,我们都应该把中国的‘礼’字运用于美中对话和双边关系处理上。‘礼’字有很多含义,有些是复杂的、形而上的,但其中一个含义是礼仪、尊重、得体——简而言之,就是耶伦所表现出的良好举止。她在访华期间称赞中国‘让数亿人摆脱了贫困’。虽然她并未提及中国自2014年以来在减少空气污染方面所做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努力,但无伤大雅,她对中国保持着礼貌和肯定的态度,同时对两国存在严重分歧的议题直言不讳。” 文章称:“可以肯定的是,我理解人们对中国的担忧。但我们也应该谦卑地反思我们自己的历史——天定命运论(manifest destiny)和门罗主义(Monroe Doctrine)就是美国霸权风格的体现。”天定命运论是19世纪美国的一种信念,即美国有神圣的使命将其领土扩展到北美洲的整个大陆;门罗主义则是一种美国外交政策,即通过采取行动维护其在南、北美洲的利益。 普雷斯托维茨最后写道:“虽然我们可能无法认同中国的历史、观点和预期达成的目标,但我们一定会在了解这些方面后有所收获。国务院的一些学者就是这么做的。是时候倾听他们和扎卡利亚的洞见了。”(完) Source 港保安局长:外部势力回归前已处心积虑利用香港危害国安 8/02/2023 香港保安局局长邓炳强说,外部势力早在1997年香港回归前,已经处心积虑利用香港危害中国的国家安全。 据星岛日报报道,邓炳强星期三(8月2日)在社交平台上载国家安全影片系列第四集,指外部势力想利用香港危害国家安全,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在回归前已处心积虑,所以在过去的20多年,香港才会出现多次国家安全事件。 邓炳强在影片中指,早于2003年,外部势力就已经在香港培植了一些本土反对派,专门组织大型反政府游行,当年反23条立法大游行就是他们的试点。 邓炳强称,外部势力发现,只要能够制造社会议题及矛盾,就有机会号召很多人出来游行,令港府难以施政。 他说,到了2014年,政府根据《基本法》推行政改,外部势力的本地代理人又出来反对,继而发生了长达79日的非法“占中”,最后虽然以失败告终,但部分人开始渲染和平上街对抗政府无效,要加入暴力元素,于是就发生了2016年的旺角暴动。 邓炳强又指,2019年“黑暴”全面爆发,代理人以“反送中”之名,抹黑逃犯条例,再通过发放假新闻、假消息,以及鼓吹暴力等手段,煽动市民上街示威,而外部势力也利用他们的媒体,在国际上发表不实及偏颇的报道,助长“港独”声势迅速壮大,令香港出现前所未有的暴乱,将香港一步步推向“颜色革命”的发展方向。 Source …

50多亿次 史上最大电话诈骗案告破 2主谋被重罚$3亿!

50多亿次 史上最大电话诈骗案告破 2主谋被重罚$3亿! 华人生活网 8/07/2023 联邦通信委员会(FCC)近日宣布成功破获了一个大规模的非法自动语音电话诈骗网络,该网络近年来发送了数十亿通汽车保修诈骗电话。FCC表示,这是该机构历史上破获的最大宗诈骗网络案件,当局决定对该网络处以创纪录的$3亿罚款。 FCC新闻稿指出,这家遍布全球的公司违反了美国电信法,仅在2021年的三个月里,向超过5亿个电话号码拨打了50多亿次机器人电话。 但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表示,这家诈骗公司实施诈骗的行为非常漫长,甚至可以追溯到2018年。 FCC表示,自2018年以来,这些幕后操纵者利用大量空壳公司、别名和据称受其控制的不肖电话供应商,试图欺骗不知情的消费者购买劣质的汽车服务合同。 主要幕后操纵者考克斯(Roy Melvin Cox Jr.)和琼斯(Aaron Michael Jones)都是惯犯,他们已受到法院命令,终身禁止打电话推销。 关于全案执法的转折点出现在去年7月,俄亥俄州检察长约斯特(Dave Yost)对该网络提起诉讼,概述了诈骗行动和组织结构等许多细节。同时,FCC指示美国语音供应商停止承载该网络使用的电话内容。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表示,他们指示所有美国语音提供商停止传输与企业某些成员相关的流量。该委员会表示,其结果是,非法汽车保修电话减少了99%。 俄亥俄州检察长的提诉是州政府和联邦机构联合调查的结果。该调查同时凸显了打击非法自动电话浪潮的技术和政策愈来愈有效。 FCC表示,该机构与俄亥俄州官员之间类似的合作关系已扩展到其他46个州、哥伦比亚特区和关岛,夏威夷州和新墨西哥州也于3日加入了合作名单。 FCC主席罗森沃塞尔(Jessica Rosenworcel)声明表示,目前由司法部负责收取该笔联邦罚款,未来国会应授权FCC直接通过法院要求受罚者付款。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表示,如果双方不及时支付罚款,此事将被提交给美国司法部进行收集。 罗森沃塞尔说:“我们知道这些电话背后的骗子无情无义,我们会一直追捕一直到这些垃圾电话彻底消失为止。” Source …

国际知名生化和细胞生物学家管坤良回中国任教

国际知名生化和细胞生物学家管坤良回中国任教 8/07/2023 在美国工作30多年的国际知名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家管坤良回到中国,并加入西湖大学任教。 据澎湃新闻报道,西湖大学星期天(8月6日)发布消息称,国际知名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家、原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杰出教授管坤良,本月初正式加入西湖大学、西湖实验室,受聘为分子细胞生物学讲席教授。 此前,管坤良自1989年从美国普渡大学博士毕业后,已在美从事科研工作30多年。 公开资料显示,管坤良是浙江桐乡人,1982年获浙江大学(原杭州大学)学士学位,1989年获普渡大学博士学位,1989年至1991年在普渡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2年至2007年在密歇根大学任教,2007年进入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任教,并于2013年至2023年受聘为该校杰出教授。 管坤良主要从事细胞生长调控和肿瘤发生的信号转导方面的研究,截至目前已发表300多篇研究论文,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领域被引用最多的研究人员之一。 管坤良曾在1998年获得被视为美国跨领域最高奖项之一的“麦克阿瑟天才奖”。 据浙江省侨联文章介绍,管坤良首先发现了双专一性蛋白质磷酸脂酶,这一类酶在细胞生长、细胞分裂和细胞癌变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他领导的实验室对细胞生长的调控作出了重要贡献。 麦克阿瑟奖金是由麦克阿瑟基金会颁发的一个奖项,每年有代表性的奖励20至40名美国人或定居于美国的外国人,颁发给在各个领域、不同年龄“在持续进行创造性工作方面显示出非凡能力和前途”的人。 Source 政治纷争进校园 佛州大学教职员掀起大规模离职潮 星岛日报 8/02/2023 佛州州长德桑蒂斯(Ron DeSantis)环绕种族、跨性别议题而推出连串保守教育政策后,已在当地大学引发出走潮,部分学府的教员流失比例甚至高达1/3,恐怕难以在2023/24学年填补空缺。 英国《卫报》报道,佛州连月颁布的法案和政策中,不少对教育界影响深远,例如禁止公校奉行多元化原则;不得资助研讨公平和包容的项目;若有教员被褫夺终身教职或面对解雇时,其申诉权也不再得到保障;学校也不能在课堂上讲解“批判种族理论”(critical race theory)或者跨性别平权议题。面对这个环境,许多学者辞职或提前退休,不少人更转往佛州以外的其他地方,也因为同样原因,院校难以从外州招聘人才填补空缺。 以佛州新学院(New College of Florida )为例,校方本月中旬发表公告,表示全校约100个全职岗位已出现36个空缺,以至于教务长都承认数字“高得离谱”。纪录显示,该校离任教授中6人是主动辞职,另外1/4的空缺在校董会人事改组后出现。一名助理教授透露,她年初知道德桑蒂斯委任新成员加入校董会后,便开始寻找其他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