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加州亚凯迪亚高中2022毕业礼 35人挺进一流名校

南加州亚凯迪亚高中2022毕业礼 35人挺进一流名校 世界新闻网 6/03/2022 华裔生过半的亚凯迪亚高中(Arcadia High School)2022 届毕业典礼,将于6 月 3 日(今晚)6 点 30 分在圣塔安妮塔公园赛马场前举行。由于大流行的挑战,本届毕业班克服了教育史上最困难的经历之一,凭借 99.7% 的毕业率、35名毕业生被常春藤盟校(Ivy League schools)等最负盛名的美国大学录取,依然表现出色,梦想成真。 据亚凯迪亚学区(Arcadia USD)公共资讯主任Ryan Foran公布的名单,2022届亚凯迪亚高中毕业生有四人被常春藤盟校(Ivy League schools)录取,其中布朗大学(Brown University)1人,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1人,以及宾州大学(University …

著名华裔银行家杨一民博士丨我在美国的三个职业生涯

Source: 张伟用谈美国留学 5月5日,公益讲座《华裔副校长解读美国留学形势 指点迷津丨致敬中美建交以来中美留学43年风起云涌的时代》让很多朋友表示大开眼界、意犹未尽。更加颠覆了唯排名论、排名高就是好学校的认知。同时为大家留学提供新的思路——提前规划合适路径,不盲从前行。 疫情之下,百业待兴,美国留学还是众人的向往吗?留学,真的安全吗?在全球都陷入经济低迷状态下,赴美真的是高性价的选择吗?又真的能找到出路吗? 同时,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首次突破1000万大关,与以往相比,受毕业生规模增加、经济发展压力增大、疫情持续、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影响,今年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更为复杂严峻。如何应对内卷的国内就业市场,当代年轻的成才之路该指向何方? 人们总说,时代会给予当下的人,最难得可贵的机遇和挑战。本次,我们很荣幸邀请到著名华裔银行家杨一民博士做主题分享《我在美国的三个职业生涯》,一起来感受,杨一民博士在美国留学、学业与职业发展方面的经验分享和路径指引。 杨一民简介 杨一民博士是美国Loyal Trust Bank(鼎信银行)创始合伙人、资深执董、首席风险官和信用官、代理CEO;曾是美国第六大风险管理咨询公司 Protiviti(甫瀚)第一个高级总监合伙人。20多年的银行生涯,先后为美国两大银行PNC金融集团和Sun Trust银行创建和领导了信用风险分析管理部门,和市场风险分析管理部门。早年曾担任过芝加哥大学讲师,明尼苏达大学教授,曾加入过EBF对冲基金公司。现兼任香港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山东大学特聘教授或重要学术合作人。  杨一民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获芝加哥大学数学博士,卡内基梅隆大学网络硕士,中科院数学研究所硕士。  本次活动由关注新智教育总裁、中国留学生学业与职业发展的教育专家Michael Chen和张伟用老师联袂主持。 Michael Chen简介 Michael Chen是New Mind Education(新智教育)总裁、北卡州立大学UPP项目主任,Michael本科毕业于中国的南京大学。在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获取MBA学位后,担任全球最大开发软件公司Red Hat的全球首席市场官(CMO),并于2004—2007担任红帽软件大中国区总裁。2010年创立北卡州立大学UPP项目,作为北卡州立大学官方合作伙伴全方位帮助与支持国际学生。Michael目前担任杜克学校的战略顾问,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创业中心顾问,同时也是多届北卡州长的中国顾问。 张伟用简介 美国极妙国际教育集团中国中心主任,成都美国海外留学中心首席专家,留学监理服务部创办人;美中经济文化协会(CAECA)董事,驻北京、成都代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MBA,美国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交流访问学者。 …

从亚裔华人录取来看美国藤校喜欢拥有什么能力的孩子

作者:谢倩 华人对美国常青藤大学的热衷追捧,大致可以分为三大阵营。 这三个阵营,也是一个强大的“鄙视链”:美国出生长大的华人>美高留学生>国内爬藤生。 这三个阵营,有两个共同点: 首先,所有的父母都是华人,为了孩子能读藤校,穷尽所有,呕心沥血。 其次,所有的亚裔在申请藤校的过程中,与其他族裔相比,全都受到排挤,因为藤校对亚裔的录取比例,是有配额的。 而藤校在录取亚裔的比例中,也是对这三个阵营分别给出不同的配额,所以,最后三大阵营竞争胜出的比例,也是基本一致的。 反正都在0.5%以下就是了。 我作为一名旁观者,发现了美国常青藤大学录取的一条最主要的能力,我们都忽视了。 是什么能力?我待会儿再说。 M的妈妈是中国人,爸爸是美国人。他们在7年前搬回了美国。 M天生就是个活泼爱动的小男孩,因为作为美国人的他爸,以前就是滑雪教练,基因摆在这里。 M回到美国后,就开始了运动的生涯。 M的学校离家大约有十几公里,从7岁开始,每天早上,爸爸就和他骑十几公里自行车去上学。 然后,还要训练棒球,所以家长要负责接送。无论风雨,棒球训练都没有停止过。 M的棒球打的越来越好,级别越来越高。大多时候,需要早上四点起床,就去练习。 这样一直坚持到现在,M的球队已经开始跨州比赛了。 从M的例子中,你可以看到:不仅孩子无论严寒酷暑,都要风雨无阻的参加训练。作为父母,也要在背后默默的支持、花时间。 早起送孩子练习,全国各地开车去参加比赛,住宿,呐喊……更不要提在体育训练上的花费了。 如果,M有一天能进入国家队,成了一名优秀的棒球手,他就很有可能凭这个技能,进入一所常青藤大学。(不用担心M的学习成绩,他在州排名靠前的学校读书) 你想,一个孩子,从7岁开始,一直坚持到18 岁,十几年的时间一直专注于做一件事,并把它做到优秀的极致,这就是藤校所看重的。通过上面这个孩子的故事,我想说的是:西方教育中最看重的一种能力,是persistence,可以翻译成坚持力,或者是忍耐力。 这种能力,是藤校录取时的首选能力。 “坚持力”都体现在哪里呢? 第一,就是上面M的例子指出的:竞技体育。 …

(6/1 Wed 7:30PM EDT) 哈佛百人谈: 在哈佛学计算机和电子工程的体会

如果您感兴趣往期回放, 请扫码进入。 预告 每个星期三加东时间7:30PM,加西温哥华时间4:30PM, 欢迎大家来参加哈佛百人谈讲座 哈佛百人谈讲座 在哈佛学计算机和电子工程的体会 星期三 6月1日晚 7:30PM EST | 4:30PM PST 今晚邀请来的嘉宾 – 托马斯(Tomas) 讲座主题:修学计算机和电子工程的体会 Tomas is a freshman living in Mass …

认识亚裔美国人 11本我们自己写的必读书

来源:世界日报 亚洲拥有40多个国家,各式各样的文化,社会经济发展多元,亚裔美国人是美国最多样化、人口成长最快速的其中一大族群,然而近来针对亚裔美国人的仇恨犯罪激增,仇亚情绪高涨,成为所有亚裔族群共同面临的迫切议题。 在赋权以及了解少数族群方面,文学一直扮演重要角色,INSIDER整理一份推荐书单,类别包含科幻小说、漫画、散文集回忆录等,书中描绘亚裔美国人的经历,无论是悲伤或有趣,现代或经典,传统或新颖的内容,都是美国文学历史的一部分,这些书籍在当前尤其重要,以下介绍11本深入探究亚裔美国人身分认同与经历的书籍。 1.唐人街内部/作者:游朝凯 (Interior Chinatown/by Charles Yu) 本书作者为父母均来自台湾的华裔作家游朝凯,故事仿真剧本的形式撰写,2020年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National Book Award)。 故事主角吴威利(Willis Wu)是一名演员,他梦想成为功夫武打明星,偶尔在警匪剧「黑与白」(Black and White)参与演出。然而在实现功夫明星的梦想之前,他必须饰演一些不重要的角色,像是「普通的亚洲男人」、「背景里表情奇怪的路人甲」等等。 这部作品讽刺好莱坞对亚裔的偏见与歧视,对亚裔族群在社会中所遇到的困境有深刻见解。游朝凯的双亲皆来自台湾,他先前曾担任HBO影集「西方极乐园」(Westworld)的编剧,曾被「纽约时报」选为年度十大小说家。 2.酸涩的心/作者:珍妮.张 (Sour Heart/by Jenny Zhang) 「酸涩的心」是一部成人成长小说集,从几位贫穷中国移民女儿的观点切入,书中大部分以纽约市为背景。作者对于移民经历最赤裸裸的看法非常独特,书中的意象相当直白、粗俗,无拘无束的情绪在其中宣泄而出,阐明许多移民亲子关系中的丑陋与美丽之处。书中年轻的叙事者经历了对性的探索、自我发现,同时试图驾驭紧密的家庭关系。本书显现小说的力量能够揭发所有事物最脆弱的一面。 3.从低语到呐喊:陈果仁之死与激发亚裔美国人社运的审判/作者:宝拉.柳(From a Whisper to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