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加强多边外交力道 六国元首本周将相继访中 世界新闻网 5/14/2023 中国在与美国关系持续紧绷之际,积极拓展多边外交。14日起的一周内,将有六国元首相继到访中国。其中,18至1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亲自主持在西安举行的中国—中亚峰会,这是中国今年首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中亚五国元首都将出席,这也是中国与中亚五国建交31年来首次实体举行峰会。 《上观新闻》报导,打头阵访问中国的是东非国家厄立特里亚总统阿夫瓦基(Isaias Afwerki),于14日抵达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今年是中厄建交30周年,访华期间,习近平将为阿夫瓦基举行欢迎仪式和宴会,国务院总理李强也将与阿夫瓦基会面。 紧接着,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元首将于16日起陆续抵陆访问,并于18、19日出席在西安举行的中国—中亚峰会。汪文斌指出,「这是建交31年来,六国元首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峰会,在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近年来,中国与中亚国家的交互日趋密切。去年1月,习近平与中亚五国元首举行视频峰会,庆祝双边六国建交30周年。其后中亚五国元首又在北京冬奥齐聚。去年9月,习近平在新冠疫情发生后首次出访,也是前往哈萨克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 2020年7月,疫情下「中国+中亚五国」首次外长会谈通过视频方式举行。去年6月8日,在第三次外长会议上,各国决定创建元首会晤机制,举行定期会晤。根据与会国共识,首届峰会由中国举办,并于上个月底在西安举行中国—中亚外长第四次会晤。 中国不仅持续经营与中亚国家的关系,更积极拓展多边外交。5月8日至12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出访德国、法国、挪威等国。15日起,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李辉也将赴乌克兰、波兰、法国、德国和俄罗斯等五国访问,就政治解决俄乌战争与各国进行沟通。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与美国白宫国家安全顾问苏利文5月10日、11日在维也纳会晤;秦刚与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也分别于5月8日及11日会见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 尽管美中交流没断过,角力战也没有停下来。汪文斌重申,美方不能一方面讲沟通,一方面却不断对中国打压遏制,「不能说一套做一套」。他并敦促美方端正对华认知,尊重中方的底线红线,停止损害中国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同中方相向而行,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正轨。 此外,G7峰会即将于19至21日举行,日本是今年峰会轮值主席国。上月G7在日本召开外长会并发布联合声明,当中针对东海、南海、台湾、新疆、西藏等问题进行讨论。人民日报对此则发文批评称,从G7近期一系列部长级会议以及美日媒体提前释放的消息看来,即将在日本广岛举行的G7峰会,改不了大国富国霸凌欺压小国弱国的行事方式,摆脱不了非常浓厚的美式霸权「小圈子」色彩。 Source 中国官媒批G7峰会:沉迷搞“小圈子” 影响力会变更弱 5/13/2023 有消息称下周举行的七国集团(G7)峰会将针对中国发布相关声明,中国官媒《人民日报》星期六(5月13日)对此发表评论文章说,一国或一个国家集团号令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沉迷于搞“小圈子”,七国集团的影响力只会更趋式微。 文章指出,从七国集团近期一系列部长级会议以及美日媒体提前释放的信息看,即将在日本广岛举行的七国集团峰会跳不出挑动阵营对立的冷战思维,改不了大国富国霸凌欺压小国弱国的行事方式,摆脱不了非常浓厚的美式霸权“小圈子”色彩。 文章说,尽管七国集团仍旧习惯于摆出一副代表国际社会的架势,但随着国际格局深刻调整,七国集团全球影响力持续下降的态势难以改变。 文章认为,七国集团想向全球强推其价值观和标准,完全没有道义基础和现实支撑。美国治理乱象迭出,政治极化、社会撕裂、枪支暴力、贫富差距等痼疾加重,美式民主和人权让人大跌眼镜;日本不但一再突破“专守防卫”原则,背离日本宪法的和平理念,还违背国际法义务强推核污染水排海计划;加拿大原住民寄宿学校丑闻不断发酵。文章引述德国柏林普鲁士协会名誉主席福尔克尔·恰普克犀利指出,从全球视角来看,七国集团是一个旧时代的集团。 文章说,面对影响力下降危机,七国集团非但不反思自身问题,反而热衷于强刷存在感,附和炒作美国为打压他国而制造的种种议题,给世界增添分裂和对立。七国集团还配合美国编织所谓“民主对抗威权”虚假叙事,妄图在全球煽动意识形态对立,引发国际社会普遍反感。 文章提到,在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之际,今年的七国集团峰会抛出了一个议题——“经济安保”。从媒体报道分析看,所谓“经济安保”无非是要继续把经济问题泛安全化、意识形态化、武器化,打着“安全”的幌子推进“小院高墙”“脱钩断链”,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自身优势,千方百计遏制打压别国正常发展。 文章批评,在事关世界经济、全球发展的重大议题上,七国集团表现得无力、无能,不仅经常口惠而实不至,反倒把心思用在试图垄断发展权利、给他国发展使绊上,大搞“经济胁迫”,只能让其在国际社会更加不受待见。 …
Category: COVID-19
中国一线城市罕见出现人口负成长 世界新闻网 5/14/2023 中国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及深圳在2022年罕见出现人口负成长,尤其深圳是1979年建市以来首次衰退,去年深圳全市常住人口1,766.18万人,较2021年底的1,768.16万人,减少1.98万人,专家认为,广州及深圳人口下降,主要还是疫情关系,企业用人需求下降、外来人口回流等因素影响,有很强的特殊性和阶段性。 每经网报导,截至2022年底,广州常住人口为1,873.41万人,年减7.65万人。此外,2022年,上海人口减少13.54万人,北京人口减少4.3万人。这也意味着,四座一线城市去年常住人口均出现负增长,合计减少超约27.5万人。 作为全国第一个减量发展的城市,自2017年起,北京人口已连续六年负增长,累计减少近12万人。上海此前也提出要控制人口规模,除2022年外, 2015年、2017年都曾出现过负增长。 而深圳、广州的负增长,似乎有更多「转折」意味。中国官方第六次人口普查到第七次普查的十年间,深圳、广州常住人口分别增长713.65万人、597.58万人,是全国增量最高的两座城市。2022年的负增长,是深圳自1979年建市以来常住人口首次下降。 专家认为,广深人口下降,主要还是在疫情背景下,受企业用工需求下降、外来人口回流等因素影响,有很强的特殊性和阶段性。随着经济发展重回正常轨道,广深人口今年大概率将恢复增长。其中最明显的佐证就是,今年以来,深圳地铁日客运量不断刷新纪录,多次突破800万人次;同样,广州此前也连续多时位居全国热门迁入地(目的地)首位,地铁客流飙升还曾登上热搜。 广州市统计局分析,在全中国人口去年负成长85万人的背景下,广州遭受抗疫以来最严峻的疫情,加上春节因素的影响,大量市外务工人员提前返乡,外来人口在短时间内的部分回流,造成全市常住人口规模出现阶段性收缩,根据电信运营商通信数据,截至2023年2月底,2022年12月广州市流出的人口基本已经返穗,回流率达94.32%,常住人口规模回归增长趋势明显。 对于深圳市人口数量出现首次下降的原因,人口学者何亚福表示,2022年受疫情影响,部分行业用工需求下降,导致了一些外省务工人员回流家乡。还有一个原因是,深圳从2021年开始收紧落户政策,把在深圳合法稳定居住、就业的基本年限要求由5年调整为10年。 Source 破百亿?全球人口将于本世纪达颠峰 之后下滑 世界新闻网 5/11/2023 根据联合国估计,全球人口已在2022年11月突破80亿大关,是1950年全球25亿人口的三倍多。但如同刚成为人口最多国家的印度,全球人口成长率正在放慢,各项研究都显示人类数量将在本世纪达顶峰。联合国预测,全球人口会在2080年代达到约104亿的顶峰,华盛顿大学学者则认为全球人口不太可能突破100亿,瑞典一项研究则指出,全球人口将于本世纪中叶达巅峰90亿左右,之后便开始下降。 ●联合国估将达104亿人 联合国统计显示,全球人口年成长率已从1965年的2.1%降至2020年的1%以下。2021年每名妇女一生平均生育2.3个孩子,低于1950年的约5个孩子,联合国预计到2050年将降至2.1个。生育率持续下降,让全球人口成长率到2050年有可能降至0.5%左右。 虽然生育率下降,由于平均余命和育龄人口数量增加,联合国预测全球人口将于2050年达97亿,并于2080年代达到约104亿的顶峰。 然而,其他团体研究得出不同数字。华盛顿大学「健康计量评估研究中心」2020年的一项研究估计,2064年全球人口将达最大值,约90亿至100亿之间,但永远达不到100亿,然后就会下滑,到2100年将降至88亿。 这项研究主要作者、华盛顿大学教授沃尔塞特说,按目前生育模式,全球人口不会突破百亿。 ●最新研究估巅峰88亿人 斯德哥尔摩「全球挑战基金会」(GCF)4月公布一项研究,估计数字更低。这项研究说,全球人口将于21世纪中叶达巅峰85亿至88亿左右,之后便开始下降。 这项研究作者之一、挪威克里斯蒂安尼亚大学学院教授卡雷加利说,联合国的人口估计模式未充分考量经济发展等因素对出生率的影响。例如目前出生率较高的低收入国家,若经历快速经济成长,女性获更多教育和经济能力,出生率就会下滑。 …
G7与中国中亚峰会几同时登场 被视为外交擂台 中央社 5/14/2023 7大工业国集团(G7)广岛峰会19至21日将登场,中国问题成为峰会焦点。而由中国及中亚5国出席的「中国─中亚峰会」则将于18至19日在西安登场,由于近乎同时举行,两者被视为「外交擂台」。 G7广岛峰会前,G7在地主国日本先后举行外长会议及财长会议,中国问题一如预期成为会议焦点,且会后发表的相关内容颇不为中国所喜。而基于这2项会议的指针性,外界普遍预期,中国问题势必会成为G7峰会的重要议题,并认为这项峰会恐将对中国作出更强硬的表态。 路透稍早报导,据熟悉内情的美国官员透露,G7广岛峰会可能发表一份关切中国对他国使用「经济胁迫」的声明,并成为会议公报的组成部分。同时,这份声明预料还将搭配更广泛的书面提案,内含7国如何合作因应来自任何国家的「经济胁迫」。 中国的反应已显而易见。针对G7外长会议联合声明对中国的指控,中国外交部公开声称,这项声明「充斥着傲慢、偏见和反华遏华的险恶用心」,并向地主国日本提出交涉。 中国学者熊李力则直指,G7峰会极可能将矛头指向中国,原因有3。1是美国有意将中国和俄罗斯捆绑在一起,以中国「经济胁迫」议题将俄乌战争相提并论以遂行目的;2是美国期望拷贝联欧制俄的同一手法,在亚太地区打造针对中国的联盟;3是中国市场吸引力太大,美国必须离间G7其他国家和中国的经贸关系,以拉拢配合美国对中战略。 相形之下,由中国主导的「中国─中亚峰会」,与会者包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5国总统。且除土库曼斯坦总统外,其余4国总统都将同时对中国进行国是访问,使本周成为中国今年度已知最热闹、最重要的「主场外交周」。 从前苏联独立的中亚5国,一向被俄罗斯视为「后院」及势力范围。因此,中国选在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节节失利之时主办「中国─中亚峰会」,被普遍认为是在「挖俄罗斯墙脚」,但俄罗斯也因此无力阻止,只能眼睁睁看着中国挖墙脚。 中国学者朱永彪表示,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后,干涉中亚地区的外部势力减少,中国与中亚合作空间比以前更大。另一方面,随着中亚国家在美国地缘战略轨道中的地位下降,中亚国家与中国合作的意愿也有所增强。 由于G7广岛峰会与「中国─中亚峰会」几乎同时举行,加上中国恐将成为G7广岛峰会的众矢之的,使得这两场峰会被外界赋予「打擂台」的印象。 虽然「中国─中亚峰会」的影响力与份量无法与G7峰会相比,但中国是否会借此机会释放利多拉拢中亚五国,以壮大自身在地缘上的影响力,并藉这场峰会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围堵作出最新回应,成为外界关注的重点。 另外,同一时间,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与美国白宫国家安全顾问苏利文(Jake Sullivan)会面;而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也连访德国、法国、挪威等国,都被视为中国试图缓和美中紧张关系,并在欧洲参与围堵中国的夹缝中求突破之举。至于成效,则尚待观察。 Source 中国官媒批G7峰会:沉迷搞“小圈子” 影响力会变更弱 5/13/2023 有消息称下周举行的七国集团(G7)峰会将针对中国发布相关声明,中国官媒《人民日报》星期六(5月13日)对此发表评论文章说,一国或一个国家集团号令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沉迷于搞“小圈子”,七国集团的影响力只会更趋式微。 文章指出,从七国集团近期一系列部长级会议以及美日媒体提前释放的信息看,即将在日本广岛举行的七国集团峰会跳不出挑动阵营对立的冷战思维,改不了大国富国霸凌欺压小国弱国的行事方式,摆脱不了非常浓厚的美式霸权“小圈子”色彩。 文章说,尽管七国集团仍旧习惯于摆出一副代表国际社会的架势,但随着国际格局深刻调整,七国集团全球影响力持续下降的态势难以改变。 文章认为,七国集团想向全球强推其价值观和标准,完全没有道义基础和现实支撑。美国治理乱象迭出,政治极化、社会撕裂、枪支暴力、贫富差距等痼疾加重,美式民主和人权让人大跌眼镜;日本不但一再突破“专守防卫”原则,背离日本宪法的和平理念,还违背国际法义务强推核污染水排海计划;加拿大原住民寄宿学校丑闻不断发酵。文章引述德国柏林普鲁士协会名誉主席福尔克尔·恰普克犀利指出,从全球视角来看,七国集团是一个旧时代的集团。 文章说,面对影响力下降危机,七国集团非但不反思自身问题,反而热衷于强刷存在感,附和炒作美国为打压他国而制造的种种议题,给世界增添分裂和对立。七国集团还配合美国编织所谓“民主对抗威权”虚假叙事,妄图在全球煽动意识形态对立,引发国际社会普遍反感。 …
妻子赚钱更多夫妻比例上升 美婚姻更稳固离婚率不升反降 星岛日报 5/13/2023 数据显示,有女性养家者的夫妻比例在过去50年已提升了两倍。与过去相比,妻子比丈夫赚钱多的夫妻不仅更为常见,而且不大可能最终以离婚收场。 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根据来自于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和宾夕法尼亚大学两位社会学家施瓦茨(Christine Schwartz)和哥纳隆-彭斯(Pilar Gonalons-Pons)的研究,在上世纪60年代后期及70年代结婚的夫妻,若妻子所赚的钱等于或略多于丈夫,比起丈夫所赚的钱更多的夫妻,离婚的几率要高出70%。可是,对于上世纪90年代结婚的夫妻而言,有女性养家者的那些夫妻的离婚率已经下降了。 施瓦茨教授指出,这些夫妻的婚姻更加稳固,看来既有文化又有经济的原因。女性在教育及职业方面的成长已给丈夫们消除了低收入某些污名,而 手打造美好生活的高成本则已令更多的夫妻将两人的收入达到最大化成为一种迫切需要。 根据来自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数据,在过去50年中,女性所赚的钱多于丈夫的夫妻在所有异性婚姻中所占的比例已从5%提升至16%。 斯德哥尔摩大学瑞典社会研究院教授里克纳 (Johanna Rickne)指出,男性过去常常担心有一位取得更大财务成功的妻子可能不利于自身的职业生涯,身处高位的女性比起其他女性更有可能离婚,而且更不太可能结婚,里克纳教授进而指出,“情况正在发生变化,现在对于各种关系内部女性经济赋权的敏感性方面已有所进步。” 尽管人们对于女性养家者的看法正在发生转变,但依然存在着两性薪酬差距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一项分析,在2022年时,女性所赚的钱平均为男性所赚钱的82%,而根据联邦疾控中心(CDC)的数据,在同一时期,总体离婚率已经下降了,而且年轻夫妇是在较大年龄时首次步入婚姻殿堂的。 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教授、当代家庭理事会执行主任格拉斯(Jennifer Glass)认为,对于许多夫妻来说,依靠单个养家者不再是一种可持续模式,“今天,传统的家庭结构令你陷于贫困。” Source 大饥荒后首见 中国人口去年减85万人 61年首下滑 世界新闻网 …
中国官媒批G7峰会:沉迷搞“小圈子” 影响力会变更弱 5/13/2023 有消息称下周举行的七国集团(G7)峰会将针对中国发布相关声明,中国官媒《人民日报》星期六(5月13日)对此发表评论文章说,一国或一个国家集团号令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沉迷于搞“小圈子”,七国集团的影响力只会更趋式微。 文章指出,从七国集团近期一系列部长级会议以及美日媒体提前释放的信息看,即将在日本广岛举行的七国集团峰会跳不出挑动阵营对立的冷战思维,改不了大国富国霸凌欺压小国弱国的行事方式,摆脱不了非常浓厚的美式霸权“小圈子”色彩。 文章说,尽管七国集团仍旧习惯于摆出一副代表国际社会的架势,但随着国际格局深刻调整,七国集团全球影响力持续下降的态势难以改变。 文章认为,七国集团想向全球强推其价值观和标准,完全没有道义基础和现实支撑。美国治理乱象迭出,政治极化、社会撕裂、枪支暴力、贫富差距等痼疾加重,美式民主和人权让人大跌眼镜;日本不但一再突破“专守防卫”原则,背离日本宪法的和平理念,还违背国际法义务强推核污染水排海计划;加拿大原住民寄宿学校丑闻不断发酵。文章引述德国柏林普鲁士协会名誉主席福尔克尔·恰普克犀利指出,从全球视角来看,七国集团是一个旧时代的集团。 文章说,面对影响力下降危机,七国集团非但不反思自身问题,反而热衷于强刷存在感,附和炒作美国为打压他国而制造的种种议题,给世界增添分裂和对立。七国集团还配合美国编织所谓“民主对抗威权”虚假叙事,妄图在全球煽动意识形态对立,引发国际社会普遍反感。 文章提到,在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之际,今年的七国集团峰会抛出了一个议题——“经济安保”。从媒体报道分析看,所谓“经济安保”无非是要继续把经济问题泛安全化、意识形态化、武器化,打着“安全”的幌子推进“小院高墙”“脱钩断链”,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自身优势,千方百计遏制打压别国正常发展。 文章批评,在事关世界经济、全球发展的重大议题上,七国集团表现得无力、无能,不仅经常口惠而实不至,反倒把心思用在试图垄断发展权利、给他国发展使绊上,大搞“经济胁迫”,只能让其在国际社会更加不受待见。 文章还点名批评美国抱持冷战思维,沉迷于拉帮结派、挑动阵营对立,七国集团中部分国家投美国所好、唯美国马首是瞻,导致其日益沦为美国打压异己的工具。 文章最后说,一国或一个国家集团号令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一个团结而非分裂、和平而非动荡的世界符合全人类共同利益。七国集团的未来在于与国际社会携手,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促和平发展。沉迷于搞“小圈子”,七国集团的影响力只会更趋式微。 日本媒体早前透露,本月19日至21日在日本广岛举行的七国集团峰会,联合声明中拟首次点名中国,内容将呼吁中国采取负责任行动,反对使用武力改变现状和经济胁迫。 路透社也引述一名美国官员透露,七国集团领导人将在下周峰会发表一份声明,对中国在海外交易中使用“经济胁迫”表示担忧。另有一份“经济安全声明将更多地谈到用于应对中国这些行为的工具”,包括规划和协调措施。 Source 最新!这个国家,拟用人民币向俄罗斯买石油 每日经济新闻 5/08/2023 据参考消息援引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5月6日报道,巴基斯坦媒体6日援引政府消息人士的话称,巴基斯坦可能用人民币支付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预计首批75万桶原油最早将于6月靠岸。 报道称,巴基斯坦能源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说,这笔交易将由中国银行促成。 据报道,这位消息人士没有提供有关支付方式或巴基斯坦将获得的确切折扣的细节,称公开这些信息不符合买卖双方的利益。 多国启用人民币结算 今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有序推进。 今年2月,伊拉克央行宣布放弃美元,允许以人民币直接结算对华贸易。一是通过该国银行在中国的银行开设人民币账户增加人民币储备;二是通过伊拉克央行在摩根大通和新加坡星展银行的账户增加该国银行美元储备,用于兑换人民币。 今年3月,中国工商银行(巴西)有限公司成功办理首笔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在这笔业务中,工银巴西支持贸易双方成功实现直接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这笔业务在清算效率、汇兑成本以及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安全性等方面均体现出显著优势。 …
环时评中美会谈:中国人对美已心凉 吁美以行动救信誉 世界新闻网 5/13/2023 中国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10日至11日,与白宫国家安全顾问苏利文于维也纳会晤长达8小时。虽国际舆论普遍认为此次会谈有助纾缓紧张的美中关系,但中共党媒「环球时报」13日发布社评却指出,中国反应之所以「不冷不热」,是因为美国长期以来损害中国利益的作为,已让中国民众「心凉」,并借此呼吁美方不能仅通过口头表态,而该以实际行动证明,重组美国在中国社会已接近破产的信誉。 环球时报13日发表题为「华盛顿光拿话焐不热中美关系」的社论,文章指出,此次中美高层会晤吸引国际关注,虽外界普遍认为是缓解双方紧张,并释放一定积极信号,但中国的反应没有美国强烈,好似「不冷不热」,这都归咎于「美国在中国社会的信誉已经无限接近破产」。 文章提到,美国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的所作所为,一次又一次让本来对美国怀有善意和好感的中国社会失望、愤慨,让中国民众的心越来越凉。许多中国网友都不相信美国能「改弦易辙」,大量网友表示不相信华盛顿会改变对华敌视态度,尤其是在台湾问题上。 文章直言,美国既然干了这么多损害中国利益的事情,就不可能指望中国人无动于衷,甚至对你热情。中国并不是故意冷落美国,而是中国民意的真实反映就是这样。文章更说,既然华盛顿经常把中国人民挂在嘴边,那么中国对美民意的巨大变化,就更值得美方深刻反思。 文章再指,中国民众眼中的美国有着三个印象:一是不愿意看到中国繁荣富强,遏制打压中国不择手段;二是不尊重、挑衅中国内核利益,阻止中国实现统一;三是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文章强调,是美方不断用实际行为证实、强化着中国人的这三个印象,中国人想不这么认为都不行。 它说,这一次的会晤是在中美之间的互信已经受到严重伤害的背景下进行的,美国在中国社会的信誉已经无限接近破产,需要进行「破产重组」。因此美方不可能仅仅通过口头上的表态,就到中国社会来套现(获利)。 文章进一步指,如果是中国人误会了美国,那么就请美方拿出证据证明它是个误会,否则,这既是中美关系缓和的障碍,也可能成为中美关系更加糟糕的激化因素,「人的心凉了,再把它焐热起来就要费些功夫」。 文章最后提到,美方此前接连放出风声,抱怨中方不接他们的电话,想在舆论上制造「美方想谈但中方冷淡」的印象,这让中国人更加确信,美国发出的沟通提议「目的不纯」,无非是想把「搞坏中美关系的锅」扣到中国头上。 文章强调,中美关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中方一直从负责任大国的立场出发,苦口婆心地劝诫美方端正对华认知,回归理性,扣好中美关系的第一粒钮扣。我们也希望,美方能拿出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确在「负责任地管理竞争」,而不是以机会主义方式与中国打交道。「华盛顿需要清楚的是,那种想要『吃干抹净』的美式外交,在中国这里一定捞不到任何油水」。 Source 最新!这个国家,拟用人民币向俄罗斯买石油 每日经济新闻 5/08/2023 据参考消息援引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5月6日报道,巴基斯坦媒体6日援引政府消息人士的话称,巴基斯坦可能用人民币支付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预计首批75万桶原油最早将于6月靠岸。 报道称,巴基斯坦能源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说,这笔交易将由中国银行促成。 据报道,这位消息人士没有提供有关支付方式或巴基斯坦将获得的确切折扣的细节,称公开这些信息不符合买卖双方的利益。 多国启用人民币结算 今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有序推进。 今年2月,伊拉克央行宣布放弃美元,允许以人民币直接结算对华贸易。一是通过该国银行在中国的银行开设人民币账户增加人民币储备;二是通过伊拉克央行在摩根大通和新加坡星展银行的账户增加该国银行美元储备,用于兑换人民币。 今年3月,中国工商银行(巴西)有限公司成功办理首笔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在这笔业务中,工银巴西支持贸易双方成功实现直接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这笔业务在清算效率、汇兑成本以及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安全性等方面均体现出显著优势。 3月底,巴西中央银行宣布,人民币已超过欧元,成为该国第二大国际储备货币。 …
秦刚:“新冷战”只会带来更大灾难 5/13/2023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星期五(5月12日)在奥斯陆说,“新冷战”只会带来更大灾难,严重损害中欧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利益。中欧应共同反对“新冷战”,带头推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把力量和资源用到促进共同发展和繁荣上来。 根据中国外交部官网发布的新闻稿,秦刚当天同挪威外交大臣维特费尔特共同会见记者时说,中国和欧洲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通过此次访问,他深切感到欧方加强对华沟通协调、推进互利合作的积极意愿。 对于中欧关系如何持续稳定发展,秦刚提出,一是要坚持包容的世界观。中欧应该尊重和支持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共同积极回应国际社会的普遍关切。战后国际秩序必须维护,真正的多边主义必须坚持。 二是坚持进步的历史观。秦刚指出,国际社会最需要的是和平发展,是公平正义,是前进而不是倒退。冷战是人类的悲剧,“新冷战”只会带来更大灾难,严重损害中欧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利益,严重冲击多边主义和全球治理。中欧应共同反对“新冷战”,带头推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把力量和资源用到促进共同发展和繁荣上来。 三是坚持互利共赢的合作观。秦刚说,中国是欧洲应对风险挑战的伙伴,中国向欧洲和世界输出的是保险而非风险。中挪、中欧一致反对“脱钩断链”,要共同坚持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方向,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深挖合作潜力,妥善解决彼此重要关切,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根据中国外交部新闻稿,秦刚表示,他同维特费尔特外交大臣进行了友好坦诚的会谈,他们都对发展中挪关系有信心、有期待。中挪关系稳健发展的最重要经验,在于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共赢的相处之道,求同存异。 秦刚强调,乌克兰危机的当务之急是停火止战,最终要通过谈判方式政治解决危机。中方将始终站在和平一边,坚持劝和促谈。希望危机相关各方保持冷静克制,共同为谈判解决危机作出努力,并着眼欧洲长治久安,推动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框架。 秦刚还说,中国政府为保护人权做出了不懈努力。涉港、涉疆、涉藏问题不是人权问题,而是事关维护中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问题。中方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利用这些问题在中国制造不稳定。台湾问题本质是反分裂斗争,中国希望台海和平稳定,希望实现和平统一。破坏台海和平稳定的正是“台独”分裂势力和有的国家对“台独”的纵容支持。中国政府和人民捍卫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坚定不移。 秦刚表示,中方愿同挪方携手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加强和平和解事务协作,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Source 最新!这个国家,拟用人民币向俄罗斯买石油 每日经济新闻 5/08/2023 据参考消息援引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5月6日报道,巴基斯坦媒体6日援引政府消息人士的话称,巴基斯坦可能用人民币支付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预计首批75万桶原油最早将于6月靠岸。 报道称,巴基斯坦能源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说,这笔交易将由中国银行促成。 据报道,这位消息人士没有提供有关支付方式或巴基斯坦将获得的确切折扣的细节,称公开这些信息不符合买卖双方的利益。 多国启用人民币结算 今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有序推进。 今年2月,伊拉克央行宣布放弃美元,允许以人民币直接结算对华贸易。一是通过该国银行在中国的银行开设人民币账户增加人民币储备;二是通过伊拉克央行在摩根大通和新加坡星展银行的账户增加该国银行美元储备,用于兑换人民币。 今年3月,中国工商银行(巴西)有限公司成功办理首笔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在这笔业务中,工银巴西支持贸易双方成功实现直接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这笔业务在清算效率、汇兑成本以及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安全性等方面均体现出显著优势。 3月底,巴西中央银行宣布,人民币已超过欧元,成为该国第二大国际储备货币。 3月28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法国道达尔能源公司通过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平台,用人民币结算完成了5.6万吨的进口天然气采购交易。 当地时间4月26日,阿根廷经济部长马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阿根廷将停止使用美元、转而使用人民币来结算从中国进口的商品。 …
意大利低薪高房价低生育 教宗:有钱人才养得起小孩 中央社/罗马 5/12/2023 天主教教宗方济各(Pope Francis)今天表示,在意大利创建家庭正成为「难事」,只有富人才能负担得起。他警告「无情」的自由市场环境让年轻人无法养儿育女。 路透社报导,意大利出生人数在2022年首次降至40万以下,连续14年出生人数下滑,总人口减少了17万9000人,来到5885万人。 方济各在一场关于日益严重人口危机的会议上表示,出生率下降显示未来缺乏希望,年轻一代遭到不确定感、脆弱感和不稳定感所压垮。 方济各坐在意大利总理总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旁边发表谈话,他表示:「难以找到稳定工作,难以保住工作,高房价令人望而却步、极高的租金及薪资不足,是实实在在的问题。」 他还说:「在没有补救措施的情况下,自由市场变得无情,而且导致日益严重的情况和不平等。」 Source 大饥荒后首见 中国人口去年减85万人 61年首下滑 世界新闻网 01/16/2023 中国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2022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公布2022年年末中国全国人口14亿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出现近61年来的首次人口负增长,上次中国人口较前一年减少的情况出现在大跃进饥荒后。 具体来看,2022年中国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 从性别构成看,男性人口7亿2206万人,女性人口6亿8969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69(以女性为100)。 从年龄构成看,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8亿7556万人,占中国全国人口的比重为62.0%;60岁及以上人口2亿8004万人,占中国全国人口的19.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亿978万人,占中国全国人口的14.9%。 从城乡构成看,城镇常住人口9亿207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4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4亿9104万人,减少731万人;城镇人口占中国全国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65.22%,比上年末提高0.50个百分点。 路透报导指,中国人口去年出现自1961年以来的首次下降,这一历史性转折有望代表着中国公民数量长期下降的开始,并见证印度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 Source 中国首公开新冠死亡病例统计:在院死亡5万9,938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