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 to ease Covid travel entry rules, require vaccinations for foreign visitors on Nov. 8 Foreign nationals from 33 countries will be allowed to enter …
Category: HEALTH
研究:寮國蝙蝠冠狀病毒傳人結構極似COVID 中央社 10/15/2021 根據一份最新研究,在寮國蝙蝠身上的冠狀病毒出人意料地擅於感染人類細胞,顯示這類致命特徵確實可在實驗室以外的自然界演化而來,有助了解COVID-19疫情起源。 「紐約時報」指出,病毒專家對這一發現感到振奮。科學家2020年夏天前往寮國捕捉身上可能攜有COVID-19病原近親的蝙蝠,研究後得出相關發現。 科學家們趁夜深人靜時用網子和帆布所做的陷阱捕捉從洞穴飛出的蝙蝠,採集蝙蝠唾液、尿液和糞便樣本。確認蝙蝠糞便樣本內含有冠狀病毒後,科學家們便在高度安全的生物實驗室,以專門的防護裝備和空氣濾淨器展開研究。 研究人員發現,在寮國採集到的3種冠狀病毒很不尋常:它們表面有一個分子鉤,與這次引發COVID-19大流行、名為SARS-CoV-2的新型冠狀病毒身上的鉤極其相似。與新型冠狀病毒一樣,寮國蝙蝠身上冠狀病毒的鉤子讓它們能輕易附著於人體細胞。 談到寮國蝙蝠冠狀病毒的分子鉤是如何輕易感染人類時,帶領這項研究的巴黎「巴斯德研究所」(Pasteur Institute)病毒學家艾洛瓦(Marc Eloit)說:「它甚至比早期的新型冠狀病毒株還要好。」這份研究日前已於線上發布,但尚未發表於科學期刊。 有些專家認為,這些類SARS-CoV-2病毒很可能已不時感染人類,引發過輕微與幅度有限的傳播,但只要條件成熟,恐就能引起類似COVID-19那種大流行。 專家們表示,這些發現對有關COVID-19起源的激烈辯論具有重要意義。有些人堅信像SARS-CoV-2這般驚人感染人類細胞的能力不可能是自然進化而來,但這項新發現表明並非如此。 亞利桑那大學病毒學家沃洛比(Michael Worobey)說:「這真的能讓所有認為這種病毒肯定出於實驗室製造,或某種人為改造才能有如此傳染力的想法一槍斃命。」沃落比並未參與這項寮國蝙蝠冠狀病毒研究。 Source 诚招美国和加拿大法律服务代理 因公司发展需要,诚招美国和加拿大法律服务代理。 要求: 懂英语、或西班牙语、或法语。 能合法工作有社安号或工号。 无需改行, 可以兼职。 大学生和有销售经验优先考虑。 自雇生意公司发美国报税1099,加拿大T4A 有意了解详情, …
张文宏:疫苗接种目标已转为预防重症 10/15/2021 中国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说,目前接种疫苗的目标已经发生了转变,主要目标是预防和降低重症。 据看看新闻网报道,张文宏指出,目前疫苗接种的目标定位已经发生了转变,现在没有办法通过疫苗接种完全阻挡疾病的传播,疫苗接种之后的目标主要是把疾病的危害性降到最低的水平。 他还说,即便是在国际上进行第三针疫苗的接种延长和提高疫苗的保护效力,主要目标也仍然是预防和降低重症。 他引述数据说,疫苗接种后的突破性感染比例已经上升至36%左右。这说明较多的人打过疫苗还是被感染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打过两针的人出现感染会越来越常见。 不过,张文宏仍然强调接种疫苗的必要性。由于接种了疫苗,一些国家的病死率已经下降到相当低的水平,部分国家逐渐会选择带疫开放。 “张文宏称疫苗接种目标已转变”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第二,引发逾5471万阅读量。不少网友留言说,担心张文宏再次因为这次发言被攻击:“别多说了,估计又要被喷。”“真不容易,能始终提供客观的信息。”“最受不了说实话的人被喷。” 张文宏7月29日曾发声称中国应考虑“与病毒共存”,认为“世界如何与病毒共存,各个国家都在作出自己的回答。中国曾经给出一张漂亮的答卷,南京疫情之后,我们一定会学习到更多。” 网友对其微博评论的态度呈现明确的对立和分化,支持者和反对者互相在其微博的评论区试图说服对方,公众就是否应该“与病毒共存”的话题展开讨论。反对者认为张文宏“崇洋媚外”“投降主义”,要跟随海外的抗疫模式。 Source 诚招美国和加拿大法律服务代理 因公司发展需要,诚招美国和加拿大法律服务代理。 要求: 懂英语、或西班牙语、或法语。 能合法工作有社安号或工号。 无需改行, 可以兼职。 大学生和有销售经验优先考虑。 自雇生意公司发美国报税1099,加拿大T4A 有意了解详情, 请扫码加微信, 非诚勿扰! 中国多地通知未接种冠病疫苗将影响出行 7/12/2021 …
新加坡接种逾920万剂mRNA冠病疫苗 严重不良反应报告581起 文 / 刘智澎 10/15/2021 (早报讯)截至今年9月30日,我国卫生科学局共接获1万2589起疑似接种辉瑞或莫德纳冠病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报告,当中581起属严重不良反应,占接种疫苗总数量的0.006%。 卫生科学局今天(10月15日)发表第六份冠病疫苗安全监测报告。从去年12月30日至今年9月30日,新加坡在全国疫苗接种计划下施打了超过920万剂辉瑞和莫德纳疫苗,当中近439万人已完成两剂接种。 接种这些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人当中,79%在60岁以下。报告指出,这是因为他们的免疫反应比较活跃,可能出现更多不良反应。女性则占约67%。 自今年9月15日展开追加剂接种计划以来,约23万8000人已打完追加剂。根据报告,接种辉瑞或莫德纳疫苗追加剂的人当中,有14起不良反应报告,通报的不良反应与首两剂相似,包括红疹、血管性水肿、胸口不适、呼吸急促、发烧、虚弱和晕眩。 另有两起严重不良反应报告,分别与严重过敏反应(anaphylaxis)和腿部静脉血栓有关。报告指出,由于追加剂接种计划近期刚展开,卫生科学局将继续密切监测疫苗不良反应,并在必要时采取相关监管措施保障公众健康。 涉及12岁至18岁青少年的疫苗不良反应报告有616起,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红疹、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呼吸急促、胸口不适、发烧、晕眩和昏厥(syncope)。这些不良反应一般在几天内消退,与国外通报的情况一致。 接种辉瑞或莫德纳疫苗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581名病患,多数已康复或正在康复中。最常见的是严重过敏反应(anaphylaxis),共77起,相当于每10万剂疫苗中约0.87起,与国外通报的发病率相似。 其他的严重不良反应包括严重过敏、加剧哮喘症状、呼吸困难、心律过快、血压降低、胸口不适、心包炎和心肌炎等。 另外,有81人在接种mRNA疫苗后出现心肌炎(Myocarditis)和心包炎(Pericarditis),47人在30岁以下,其中43起是男性。30岁至49岁男性的风险也略为提高,介于30岁至39岁的12人当中,七人是男性。 至于没有列入全国疫苗接种计划的科兴疫苗,从今年6月18日至9月30日,共施打了18万零903剂,累计111起不良反应报告。当中九起为严重不良反应,包括严重过敏反应、贝尔氏麻痹症(Bell’s Palsy)、血栓、麻痹、心悸和耳鸣。 今年8月30日才开始施打的国药疫苗,则施打了1万7630剂,共有三起不良反应报告,但不严重。卫生科学局提醒,不同疫苗的不良反应报告数量和种类不能直接进行比较,因为这些疫苗的采用时间长短不一,而且只有少于2%本地人口接种了这些非mRNA疫苗。 卫生科学局重申,根据现有数据,接种辉瑞和莫德纳疫苗的好处仍大于已知风险。当局会继续密切监测冠病疫苗的安全性,一旦发现疫苗相关的安全问题就会通知公众。 Source 网友分享:打疫苗的副反应 10/15/2021 “年轻人,爱运动的要特别当心。 mRNA似乎对那些运动员副反应特别严重,这个pro mountain biker心脏受损,没法挣钱,老婆离婚,欠了一屁股med …
美国国防部:海军若拒打新冠疫苗 强制退役离队 中央社 10/14/2021 美国海军今天表示,所属人员若在11月28日期限前,仍拒绝接种COVID-19疫苗,将强制以一般荣誉退役方式离开部队。 法新社报导,这是美国国防部首度明确指出,如果服役人员拒绝接种会有何后果。美国8月底开始强制军人接种COVID-19疫苗。 海军表示,所属35万名现役人员有98%已开始或完成疫苗注射。 至于全体美军接种情况,美国国防部发言人柯比(John Kirby)12日表示,140万现役人员中有96.7%接种至少一剂,83.7%施打两剂。不过若包括后备军人,至少接种一剂者仅有80%。 若所有军种采取和海军一样的强硬措施,可能会流失多达4万6000名军人,不过在截止日期前,想必有更多人会接种。 海军人事主管诺威尔(John Nowell)中将表示,自疫情爆发以来,海军部队有164人染疫病亡;其中144人已知未接种疫苗,其余20人则不清楚。 海军声明指出,拒绝接种疫苗的所属人员将以一般荣誉退役方式离队,但可能失去某些福利,或在某些情况下必须偿还训练和教育费用。 若因健康等理由申请豁免注射疫苗的海军人员,可重新分配现行职务。 海军对疫情特别敏感,因为单一人染疫,就可能传遍在海上的整艘船舰或潜舰,迫使任务中止。 Source 诚招美国和加拿大法律服务代理 因公司发展需要,诚招美国和加拿大法律服务代理。 要求: 懂英语、或西班牙语、或法语。 能合法工作有社安号或工号。 无需改行, 可以兼职。 大学生和有销售经验优先考虑。 自雇生意公司发美国报税1099,加拿大T4A …

世卫成立新咨询小组调查冠病起源 文 / 廖慧婷 10/13/2021 (早报讯)世界卫生组织周三(10月13日)推荐26名专家加入“新病原体起源国际科学咨询小组”(SAGO),协助监测和追踪具有“大流行病潜力”的新发和再发病原体的起源,包括冠病的起源。 世卫周三点名的这26位专家,拥有从流行病学到生物安全等领域的专业知识;他们包括荷兰病毒学家库普曼斯、德国的病毒学家德罗斯腾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副所长杨运桂。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声明中表示:“了解新病原体的来源,对于预防未来具有流行病和大流行潜力的爆发至关重要,而这需要广泛的专业知识。” 今年3月,由世卫组织牵头的一个国际专家小组发布了一份初步报告,认为冠病病毒的来源“极不可能”与武汉的一个实验室有关。但谭德赛此前表示,第一阶段调查工作面临的挑战之一是缺乏原始数据,特别是疫情暴发初期的数据,需对病毒起源做进一步调查。 Source 诚招美国和加拿大法律服务代理 因公司发展需要,诚招美国和加拿大法律服务代理。 要求: 懂英语、或西班牙语、或法语。 能合法工作有社安号或工号。 无需改行, 可以兼职。 大学生和有销售经验优先考虑。 自雇生意公司发美国报税1099,加拿大T4A 有意了解详情, 请扫码加微信, 非诚勿扰! 学者:美情报机构无法得出确切结论 中美对冠病溯源针锋相对将翻页 来自 / 联合早报 …

中国公安部官员:芬太尼危机根源是美国 10/12/2021 中国公安部禁毒情报技术中心副处长花镇东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世界各国都存在阿片类物质滥用问题,但普遍使用的都是海洛因,仅有美国存在严重的以芬太尼类物质为代表的合成阿片类物质滥用和致死情况。“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完全在美国自身,美国阿片危机的源头是处方药滥用问题。” 据环球网报道,花镇东介绍,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普渡制药公司为代表的美国大型药企推出了以羟考酮、氢可酮等半合成阿片类药物为主要成分的止痛药。该类药物止痛效果更好,同时成瘾性和健康危害也大大增加,它们本应在严格监管下使用,但药企为了增加销量,通过大量公关和营销等手段说服监管机构放松管制政策,并诱导医生开出该类药物的处方。 花镇东说,在这种背景下,普通人群即使没有任何健康问题,只要向医生叙述有伤痛就可以获得阿片类药物,由此导致该类药物在美国的使用呈几何倍数增长。2009年美国全国药物滥用调查显示,美国新增吸毒人员中约1/3由滥用处方药开始,滥用的品种主要是羟考酮、氢可酮等半合成阿片类药物,由此导致的死亡案例激增。 他指出,近年来美国药物滥用问题日趋严峻复杂,吸毒过量致死人数逐年上升,已超过了枪击和车祸的死亡人数,由此导致美国人均预期寿命连续两年出现下降。其中阿片类物质由于危险性极高,是滥用致死的主要原因,约2/3的死亡案例与此有关。 美国政府于2011年发布应对处方药滥用问题的白皮书,重新加强阿片类药物的管制,但经过十余年的市场培养,美国已经形成了庞大的阿片类物质成瘾群体,在处方药获得难度加大的情况下,不少滥用者开始将目标转向更为危险的地下加工厂非法生产的阿片类物质。 花镇东指出,除此之外,美国政府对贩毒集团打击不力也导致非法生产的阿片类物质得以在美国泛滥。在世界范围内,滥用最为广泛的非法生产阿片类物质是海洛因。而某国贩毒集团生产的海洛因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逐步上升至90%以上。但该国生产的海洛因质量较差,难以满足滥用者的需求。 花镇东介绍说,在此背景下,贩毒集团盯上了效果较强且不依赖于罂粟种植,直接通过化学合成即可生产的芬太尼类物质。他们一方面在低品质海洛因中掺杂芬太尼提高药效,甚至只用芬太尼掺杂其他物质后冒充海洛因出售;另一方面还将芬太尼类物质制成外观类似合法药企生产的羟考酮和氢可酮片剂,向习惯使用处方药的滥用群体出售。 他说,由于贩毒集团生产毒品时品控不严格,其产品中芬太尼类物质的含量差异较大,一旦滥用者购买到含量超过安全限量的毒品,吸食后极易导致死亡。 花镇东表示,“如果美国不能解决其存在的大规模阿片类物质成瘾群体,不能解决某国贩毒集团操控下的制贩毒网络,那么美国庞大的非法阿片类物质需求将一直存在,芬太尼类物质滥用问题永远也难以解决。美国只有正视自身问题,从内因着手,尽量减少国内的阿片类物质需求,才能真正解决芬太尼类物质滥用问题。” Source Opioid Overdose Crisis 10/12/2021 In 2019, nearly 50,000 people in the United States died …

美国不建议多数年长者为预防首次心脏病发作而服阿司匹林 文 / 陈慧璋 10/12/2021 (早报讯)美国一专家团说,60岁及或以上有心脏病风险的人不应该为了预防首次心脏病发作而开始每天服用低剂量的阿司匹林,指其导致内出血的风险大于益处。 路透社报道,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周二(12日)表示,计划更新其2016年的建议,因为有新证据表明,随着年龄增长,定期服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导致危及生命的内出血。 该工作组还表示,没有足够证据说明使用低剂量的阿司匹林可以减少结肠直肠癌的发生或死亡。 新建议并不适用于曾心脏病发作或中风,得每天服阿司匹林以预防后续心血管事件的病人。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说,这个群体应该继续服用阿司匹林,除非他们的临床医生提出不同方案。 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是由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任命的16名独立疾病预防专家所组成,该工作组2016年建议,除了预防心脏病发作和中风,每天服用低剂量的阿司匹林也可能有助于预防结肠直肠癌。 Source Aspirin should not be recommended to most adults for heart attack prevention: panel BY MAURE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