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改委前副主任:近期会有「共同富裕」大力度举措

中国发改委前副主任:近期会有「共同富裕」大力度举措 世界新闻网 01/07/2023 中共近年抛出「共同富裕」的政策概念,但具体内容迄今依旧不明确。如今有前官员公开表示,近期中国官方将会「有些大力度的举措」,针对提高收入与再分配等领域,推进「共同富裕」的政策。 据财联社消息,在1月6日举行的第十九届中国改革论坛上,中国发改委前副主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彭森表示,中共20大强调收入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近期将有些大力度的举措出台」。 彭森指出,一方面,要通过「做大蛋糕」,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收入。 另一方面,则是要通过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对社会收入再分配的调节力度,创建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更加积极有为地促进共同富裕。 中共习近平总书记曾于2021年8月17日,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讲话中对「共同富裕」进行过阐述;2022年中共20大,习近平在报告中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但具体政策意涵并不是很清晰,也曾引起不少猜测。 对此,中共中宣部副部长孙业礼曾在20大之后召开的记者会上回应称,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特征之一,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本质决定的,要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他当时强调,「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更不是劫富济贫」。 Source 斯坦福大学: 新冠致美国中小学生终生收入下降 红星新闻  01/02/2023 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的一项新研究表明,由于新冠疫情停课而造成的学习损失可能会使在校中小学生的终生收入减少7万美元。 斯坦福大学胡福研究所资深教授埃里克·哈努谢克表示,如果这些学习损失得不到恢复,美国中小学生将成长为受教育程度、技能和生产力均较低的成年人,并且终生收入将比新冠疫情之前接受教育的学生少5.6%。此外,他还表示,在本世纪剩下的时间里,累计经济损失可能会达到28万亿美元。 因新冠疫情导致停课 美国中小学生终生收入或下降3%~9% 据报道,2022年美国“国家教育进步评价”(即国家成绩报告单)的分数全面下滑。哈努谢克在研究结论中写道:“这种流行病在许多领域都造成了破坏性影响,但没有一个比教育领域的影响更严重。” “学习损失的经济成本将超过商业周期的损失。”哈努谢克说。报道称,哈努谢克的这一说法基于对美国八年级学生在2019至2022年全国数学考试中分数急剧下降现象的分析,该成绩较2019年新冠疫情之前平均下降了8分——这是该考试32年来的最大跌幅。 俄克拉荷马州、特拉华州和西弗吉尼亚州的学生表现最差,下降了约12分;爱达荷州、阿拉巴马州和阿拉斯加的学生下降了4分,降幅最小。哈努谢克认为,这些下降的分数或会转化为3%到9%的终生收入损失,具体到各州会有一定差异。此外,在新冠疫情期间,没有任何州或大城市地区的数学成绩有所提高。 哈努谢克的分析与哈佛大学和达特茅斯学院研究人员10月发布的一项研究不谋而合。该研究估计,如果停课造成的学习损失得不到弥补,美国普通中小学生的终生收入将下降1.6%。该研究还发现,学习损失还会导致高中毕业率和大学入学率下降和青少年犯罪率上升。 与此同时,美国未能达到基本数学技能水平的八年级学生比例,从新冠疫情前的31%上升到了38%——这意味着这些学生甚至连解简单的代数和几何方程都成问题。“我认为这些八年级学生是真的可能处于困境当中。”负责该测试的国家教育统计中心评估代理副专员丹尼尔·麦格拉思博士说。 密歇根州的一名八年级数学老师凯文·戴克马表示,在新冠疫情线上学习期间,数学学科的教学质量受到了影响。美国数学教师委员会主席说,“今年学生学习概念所花费的时间更长,需要更多辅导,并且更难参与小组活动。” 数学和阅读成绩在停课后直线下降 …

新冠病毒又变回去?中国确诊者频现「白肺」

新冠病毒又变回去?中国确诊者频现「白肺」 世界新闻网 01/06/2023 有中国台商返台后确诊并出现白肺症状(严重肺炎),目前正插管病危。事实上,去年底中国本土疫情爆发后,各地也不断传出确诊者出现白肺症状,甚至因此衍生出各种谣言,如:新冠病毒原始株又出现、病毒的毒株又变回去等等。对此,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强调,「无论什么病原体,只要引起重症肺炎,都有可能出现『白肺』」。 由于各种传闻不断,中国部分地区甚至出现年轻的确诊者担心自己也出现「白肺」,涌入医院的CT室要求进行检查,让中国国家卫健委不得不邀请权威临床专家出面说明。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于凯江强调,相关传闻并非事实。目前中国主要流行的毒株仍是两个Omicron流行毒株:BF.7、BA.5,没有监测到早期的原始毒株,也不是之后的Delta。 张文宏指出,中国短时间内出现大量人群感染,自然会有一定比例的肺炎患者。但可以确定的是,Omicron出现肺炎总的比例,还是远远低于Delta和原始毒株。 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解释,「白肺」是临床工作中一个口语化描述,医务人员很多情况不会叫「白肺」,而是描述是单侧还是双侧、是在上还在下。只有当肺部双侧病变达到75%以上,才叫「白肺」。 童朝晖说,从目前住院病人的情况来看,「白肺」或是重型、危重型比例占到3%至4%。但因肺炎引起呼吸衰竭在临床上治疗是很成熟的,只要就诊比较及时,有相当部分的患者可以好转。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钟鸣表示,感染Omicron后,大部分病人只有上呼吸道症状,但少数病人是可能演变成肺炎,这和个人免疫状态和是否存在高危因素有关。 对于如何避免新冠感染导致肺炎?童朝晖说,青壮年得了肺炎,体温马上就上来,发烧、咳嗽、咳痰等症状都很明显,往往会及时就诊。但老年人肺炎可能不发烧,也可能没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部分老年人也表达不出来有何特别的症状,家人有时候也就不重视了,因而延误就诊。 童朝晖指出,由于老年人肺炎的起病比较隐匿,有时没有明显症状。因此要注意,如果老年人突然不爱吃饭,整个人「发蔫」(指精神不振)或嗜睡,就要及时就诊。 他并建议,由于冬季也是肺炎高发季节,即便没有感染新冠,老年人若有基础疾病,也容易得肺炎。要注意监测呼吸频率,有没有胸闷?有没有呼吸急促等症状?若血氧饱和度低于93%,就应及时就医。 Source 专家:新冠不是大号流感 北京的患者中招很深 世界新闻网 01/05/2023 据澎湃新闻,1月5日,中国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主任仝小林受访时表示,新冠不是大号流感,北京这波疫情症状明显,部分人转成肺炎,而且大部分患者中招时间很长。 另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报导,「高烧到39℃」「身体疼得睡不着觉」「根本无法呼吸」……在北京本轮疫情中,轻症患者反映,感染Omicron后,症状比感冒明显。对此,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科副主任徐小微对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表示,目前各地新冠毒株Omicron亚型不同,不同毒株症状有所不同。但无论新冠病毒再怎么变异,也都还是Omicron株,重症率低。 徐小微说,Omicron变异株较原始株毒力与致病力都显著下降,主要侵犯上呼吸道,无症状或轻症占99.5%以上。 感染BF.7变异株后,患者与BA.5.2等其他变异株症状相似,但具体表现略有不同。 BF.7表现的症状包括高烧、持续性咳嗽、身体疼痛、头痛、喉咙痛、嗅觉改变和食欲不振等。徐小微表示,持续性咳嗽、高烧引起的身体疼痛等症状,往往会让患者感觉病情较重。而BA.5.2症状主要为中低烧、干咳、喉咙痛等。 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广州很多有症状的病人往往是服用药物后12小时或24小时,大多数都能够缓解,缓解以后有一点点咳嗽。 徐小微提醒,科学佩戴口罩和勤洗手仍是非常有效的个人防护手段,感染后以对症治疗为主,对于居家隔离的新冠阳性患者转阴后,建议家中多开窗通风,病毒在常温的状态下存活时间较短,会自行消亡。 …

北京疫情趋缓 门诊急诊病患数明显下降

北京疫情趋缓 门诊急诊病患数明显下降 中央社 | 台北 01/06/2023 北京市当局今天说,当地COVID-19疫情态势已经趋缓,门诊急诊病患数已从最高峰明显下降,但重症患者救治等方面工作依然艰巨。专家此前估算北京感染率已逾8成,疫情于元旦前后接近尾声。 综合央视新闻、北京日报报导,北京市6日下午召开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表示,当前,北京疫情态势已经趋缓,用药紧缺已经缓解,但门急诊、重症患者救治等方面工作任务依然艰巨,容不得丝毫松懈懈怠。 北京市卫健委副主任李昂表示,北京发烧门诊接诊量从2022年12月15日最高峰7.3万人次,逐渐回落到2023年1月4日1.2万人次;急诊接诊量从2022年12月30日最高峰5.2万人次,逐渐回落至目前4.2万人次。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表示,北京在对社会人群的变异株监测工作中,暂未发现XBB、BQ.1等变异株的流行,现阶段社会面流行的毒株仍以BF.7和BA.5的亚分支BA.5.2为绝对优势毒株。 中国上月7日全面放开防疫后,北京是疫情蔓延最快的城市。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赛娟团队和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范小红团队近日发表研究论文,初步判断此轮Omicron疫情感染人数于2023年元旦前后在北京、广州、上海、重庆等城市接近尾声。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前首席科学家曾光上周估算,北京感染人数可能已超过80%,甚至还有可能更高。 Source 中国冠病感染人数暴增 重症床位紧缺 殡葬业出现“黄牛党”高价转卖名额 联合早报 01/01/2023 德国华裔病毒学家陆蒙吉教授说,北京度过重症和死亡的高峰预计还需要四到六周的时间。对于较晚暴发感染潮的城市而言,时间窗口也很小。 (上海/武汉综合讯)中国冠病感染人数暴增之际,多地医院的重症床位越来越紧缺,殡葬业也出现了“黄牛党”,将名额高价转卖给民众。 据第一财经、路透社和东方网等综合报道,北京、吉林、安徽、武汉、广州等多地二三级医院的患者,尤其合并基础性疾病的高龄老人开始增多,重症床位也越来越紧缺。 最近一个多月以来,中国的重症床位已经急速扩张。每10万人口的重症医疗床位在11月12日不足四张,截至12月25日已经达到每10万人12.8张。即便如此,重症床位的供需依然失衡。 例如,北京航天中心医院作为一家三级综合医院,截至12月31日重症床位达到130张,占比超10%,超出国家要求的8%。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陈济超说,即便如此,无论是综合ICU还是多个专科ICU,床位已经达到比较饱和的状态。以呼吸科为例,在12月初床位扩增之后,目前的床位使用率已超过100%。 德国华裔病毒学家、埃森大学医学院病毒研究所教授陆蒙吉说,根据既往数据,奥密克戎引起的第一波社会面疫情的周期一般在三个月左右。但由于中国重症医疗资源存在历史欠账,叠加冬季流感高发期等情况,整体演进周期大概率都会拉长。 …

防疫情输入 美7机场实行自愿筛检 旅客含中国和周边30国

防疫情输入 美7机场实行自愿筛检 旅客含中国和周边30国 世界新闻网 01/06/2023 美国要求来自中国、香港和澳门的旅客登机前出示两天内阴性检测结果的规定5日生效,同日也扩大对国际旅客的监测,启动新变种新冠病毒预警系统,在七座机场对入境旅客进行自愿性筛检。 美国原本仅在纽约甘迺迪、纽瓦克、旧金山、亚特兰大和华盛顿杜勒斯五座机场为抵达的旅客提供自愿筛检服务,现再增加洛杉矶、西雅图两机场,适用于来自中国和周边地区等至少30个国家的500余航班。机场筛检是联邦政府早期预警系统的一环,以求及早发现来自确诊暴增地区的新变种病毒。 为防疫情输入,部分科学家呼吁扩大筛检范围,还要检测抵达航班的马桶污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传染病学家雷伊(Stuart Ray)说:「没有检测就不知道状况,更多筛检可知道病毒流行的更多信息。」 部分科学家担忧,中国感染新冠人数激增可能向全球释放新的病毒变种,因为每次大规模感染都是病毒发生异变的机会。尽管目前没有迹象显示中国已出现新变种,但联邦疾病防治中心(CDC)表示,之所以在机场运行新的检测规定,是因为中国有关感染病毒株的信息缺乏充分的透明度。一位CDC专家表示:「我们只能控制美国的信息,对其他国家无法控制。」 CDC旅行卫生部门主任欣蒂·佛里曼(Cindy Friedman)说,机场筛检是因为全球旅行快捷,有利病毒迅速扩散。她表示,机场筛检计划是与从事检测和实验室分析的两家公司合作,美国一年多前首次出现Omicron变种后,机场筛检计划开始扩大。 目前加强旅客筛检主要是针对来自中国的航班,纽瓦克机场开始实施时,也有部分来自墨西哥、法国和比利时的旅客到筛检点自愿接受检测,包括填表和鼻拭子检测的过程约一分钟,但结果不会告知旅客。约10%的旅客接受筛检,他们会得到免费的居家筛检剂。 佛里曼预计,机场筛检可能会扩展到全球,因为可提早发现变种病毒,如机场检测发现的Omicron毒株BA.2和BA.3变种,向全球数据库报告的时间比其他报告早数周。 但CDC流行病专家凯特琳·杰特里纳(Katelyn Jetelina)认为,七个机场的筛检范围仍不够大,发现新变种的可能性犹如大海捞针,应扩大对飞机厕所的污水采样检测,因为飞行过程中大多数乘客都会上厕所。加拿大最近宣布扩大飞机的污水检测,比利时将检测来自中国航班的污水。 专家表示,造成中国确诊暴增的病毒变种是极易逃逸免疫的BF.7,这一变种占美国的2%。科学家指出,新冠病毒不断进化,因此需要不断追踪新变种。 Source 中国冠病感染人数暴增 重症床位紧缺 殡葬业出现“黄牛党”高价转卖名额 联合早报 01/01/2023 德国华裔病毒学家陆蒙吉教授说,北京度过重症和死亡的高峰预计还需要四到六周的时间。对于较晚暴发感染潮的城市而言,时间窗口也很小。 (上海/武汉综合讯)中国冠病感染人数暴增之际,多地医院的重症床位越来越紧缺,殡葬业也出现了“黄牛党”,将名额高价转卖给民众。 …

新冠新变种XBB.1.5 占纽约确诊8成

新冠新变种XBB.1.5 占纽约确诊8成 世界新闻网 01/06/2023 新冠病毒Omicron新型亚变异株XBB.1.5来势汹汹,为目前传播速度最快的新冠病毒株,且已经成为纽约等美东城市新确诊病例的主要感染病毒;根据联邦疾病防治中心(CDC)最新数据显示,目前纽约、新州等地,有高达80.8%确诊病例为XBB.1.5,全美该数字则为61%。 CDC数据显示,XBB.1.5在东北地区传播快速,其中在纽约州、新泽西州等地区,估计在上述地区的确诊病例约有72.2%为感染XBB.1.5病毒,但实际上或可高达80.8%;全美预估数字为40.5%,而实际数据则为61%,且确诊人数约每两周就翻倍。 根据纽约市数据,目前添加的确诊病例与去年8月的数字差不多,且已从去年12月初的高点回落,不过整体数字仍偏高;州府数据则显示,目前全州阳性率为8.7%,为自去年8月以来的最高,在XBB.1.5的影响下,未接种疫苗者和长岛等地的再感染率也持续上升,最新数据,全州共有4350人住院,较前一日添加近390人,另外还有400多人为重症。 由于病例增加,住院和死亡人数都有上升,再加上纽约多间医院的护士酝酿罢工,以及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等因素,不少人担心疫情将再卷土重来;对此州长霍楚(Kathy Hochul)呼吁,民众应继续保持勤洗手、戴口罩的习惯,同时在聚会或旅行前进行新冠检测,若呈阳性则应自行居家隔离。 另外政府也鼓励民众接种新冠疫苗二价加强针,可上vaccines.gov查找可预约接种地点,或把邮递区号通过短信发送至438829,也可致电(800)232-0223查找居家附近接种点。 Source 中国第二波感染高峰何时到来?专家最新研判曝疫情规模 世界新闻网 01/03/2023 中国医学专家指出,中国第二波疫情高峰可能在五、六月份。根据对上海周边城市及地区评估,第二波疫情规模将远小于现在,将为现在的25%-50%左右。民众不用过度紧张。 据光明网,2023年中国是否将面临多波感染高峰,近期受关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教授蒙国宇表示,不至于三个月一次,但半年是有可能的。第二波高峰可能在五、六月份。根据对上海周边城市及地区评估,第二波疫情规模将远小于现在,将为现在的25%-50%左右。因此不需要过度紧张。 这两天,有关新冠病毒Omicron变异株XBB的消息颇受关注。Omicron亚型毒株XBB.1.5确实已经进入上海和长三角地区,中国多地也已监测到XBB毒株的输入。 上海市公共卫生官员表示,XBB亚型毒株尚未在社会面上造成本土传播。 近日,针对上海市民对于欧美地区毒株BQ.1和XBB传入的担心,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袁政安表示,目前上海所发现的BQ.1和XBB毒株,仅在极少数入境隔离人员中检出,尚未在社会面上造成本土传播。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副主任凌云则表示,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作为上海收治入境确诊病例的定点医院,按要求对于输入性病例实行严格闭环管理,符合出院标准后予以解除隔离,目前未发现有境外输入毒株的本土传播。 Source 中国冠病感染人数暴增 重症床位紧缺 殡葬业出现“黄牛党”高价转卖名额 联合早报 …

世卫答新京报:预防奥密克戎其他亚型的方式适用于XBB.1.5

世卫答新京报:预防奥密克戎其他亚型的方式适用于XBB.1.5 新京报 01/06/2023 XBB.1.5是迄今为止最具传染性的新冠病毒变异株。 近期,全球多地检测到新冠变异株XBB.1.5,引起广泛关注。与其他奥密克戎变异株相比,XBB.1.5的传播是否有所不同?会引发新一轮感染高峰吗?人们该如何防护?北京时间1月4日,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克里斯蒂安·林德迈尔(Christian Lindmeier)就有关问题答复新京报。 XBB.1.5显示出巨大传播优势 新京报:关于新冠变异株XBB.1.5,世卫组织有何最新发现? 林德迈尔:XBB.1.5是世界卫生组织正在密切跟踪的奥密克戎亚型,它是XBB的子系毒株,是两个BA.2亚型的重组。根据全球共享所有流感数据倡议(GISAID)数据库,XBB.1.5最早的序列在2022年10月22日发现。大多数序列由美国报告。 新京报:XBB.1.5短期内是否会引发新一轮感染高峰? 林德迈尔:与XBB中存在的突变F486S相比,XBB.1.5包括一个突变F486P,使其具有更高的与ACE2受体结合亲和力(ACE2可以被视作新冠病毒进入人体细胞的“大门”,这意味着XBB.1.5更容易感染人体)。在美国,XBB.1.5与BQ.1相比显示出巨大的传播优势。BQ.1是全球的主导变异株之一。总的来说,序列数量有限,目前欧洲和北美,可能还有亚洲,报告的XBB.1.5病例不断增加,而其他地区到目前为止报告了少数病例。 世界卫生组织鼓励各国继续对新冠病毒保持警惕,对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基因组监测,并在公开平台上分享这些序列,以便进行分析并进一步了解传播中的变异株,包括XBB.1.5。 新京报:人们应如何做好防护? 林德迈尔:目前,我们建议可以采取预防感染其他奥密克戎亚型的方式预防XBB.1.5。如果有何变化,我们将迅速分享信息。鉴于新冠病毒密集传播,我们需要加大努力减少病毒的传播,并通过为风险最大的人群接种疫苗来加强对他们的保护。 预计世界各地出现更多的感染浪潮 当地时间1月4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日内瓦举行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在谈及XBB.1.5新冠变异株时,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技术主管玛丽亚·范·科霍夫表示,目前在美国占据主导的奥密克戎亚型XBB.1.5是迄今为止最具传染性的新冠病毒变异株。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当地时间1月3日报道,XBB.1.5在美国迅速蔓延。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估计,目前美国41%的新冠确诊病例感染了该变异株。 “XBB.1.5是截至目前发现的传染性最强的亚型,因为它的突变使这种病毒能够粘附在细胞上,使其复制变得更加容易。”科霍夫说,“截至2023年1月4日,XBB.1.5毒株已在29个国家和地区被发现,未来有可能进一步传播。这种病毒传播得越多,发生突变的机会就会越多。我们预计,世界各地会出现更多的感染浪潮,但并不一定会出现更多的死亡病例,因为我们的应对措施会继续发挥作用。” 科霍夫还表示,随着全球基因组测序的减少,追踪新冠病毒变异株也变得更加困难。世卫组织关于XBB.1.5的数据仍十分有限,但目前没有迹象表明它较此前版本的奥密克戎毒株更易导致重症。 目前,世卫组织追踪新冠变异株的咨询小组正在对XBB.1.5进行风险评估,未来几天将发布评估结果。 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当被问及如何保证疫情信息透明以避免引起公众恐慌时,世界卫生组织突发卫生事件规划执行主任迈克尔·瑞安(Michael Ryan)表示,多数普通人不会盲目恐慌,而有部分人会恐慌是因为他们无法确定所了解的病毒信息是否官方和可信,因此各国政府更新有关病毒的消息等十分重要。他也相信各国政府此前会、接下来也会持续披露有关信息,帮助民众评估风险,从而避免可能引起的恐慌。 此外,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也表示,2023年是新冠大流行的第四年,疫情形势比前几年好转许多,原因在于新冠诊疗方法逐年改善,疫苗接种量不断增加,抗病毒药物的推出降低死亡风险等。 不过,各国依旧不能降低对新冠病毒的警惕性。他说,“新冠病毒仍然对人们身体健康、社会和经济构成威胁。根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每周大约有1万人死于新冠,实际死亡数据可能更高。” …

专家:新冠不是大号流感 北京的患者中招很深

专家:新冠不是大号流感 北京的患者中招很深 世界新闻网 01/05/2023 据澎湃新闻,1月5日,中国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主任仝小林受访时表示,新冠不是大号流感,北京这波疫情症状明显,部分人转成肺炎,而且大部分患者中招时间很长。 另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报导,「高烧到39℃」「身体疼得睡不着觉」「根本无法呼吸」……在北京本轮疫情中,轻症患者反映,感染Omicron后,症状比感冒明显。对此,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科副主任徐小微对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表示,目前各地新冠毒株Omicron亚型不同,不同毒株症状有所不同。但无论新冠病毒再怎么变异,也都还是Omicron株,重症率低。 徐小微说,Omicron变异株较原始株毒力与致病力都显著下降,主要侵犯上呼吸道,无症状或轻症占99.5%以上。 感染BF.7变异株后,患者与BA.5.2等其他变异株症状相似,但具体表现略有不同。 BF.7表现的症状包括高烧、持续性咳嗽、身体疼痛、头痛、喉咙痛、嗅觉改变和食欲不振等。徐小微表示,持续性咳嗽、高烧引起的身体疼痛等症状,往往会让患者感觉病情较重。而BA.5.2症状主要为中低烧、干咳、喉咙痛等。 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广州很多有症状的病人往往是服用药物后12小时或24小时,大多数都能够缓解,缓解以后有一点点咳嗽。 徐小微提醒,科学佩戴口罩和勤洗手仍是非常有效的个人防护手段,感染后以对症治疗为主,对于居家隔离的新冠阳性患者转阴后,建议家中多开窗通风,病毒在常温的状态下存活时间较短,会自行消亡。 Source 中国冠病感染人数暴增 重症床位紧缺 殡葬业出现“黄牛党”高价转卖名额 联合早报 01/01/2023 德国华裔病毒学家陆蒙吉教授说,北京度过重症和死亡的高峰预计还需要四到六周的时间。对于较晚暴发感染潮的城市而言,时间窗口也很小。 (上海/武汉综合讯)中国冠病感染人数暴增之际,多地医院的重症床位越来越紧缺,殡葬业也出现了“黄牛党”,将名额高价转卖给民众。 据第一财经、路透社和东方网等综合报道,北京、吉林、安徽、武汉、广州等多地二三级医院的患者,尤其合并基础性疾病的高龄老人开始增多,重症床位也越来越紧缺。 最近一个多月以来,中国的重症床位已经急速扩张。每10万人口的重症医疗床位在11月12日不足四张,截至12月25日已经达到每10万人12.8张。即便如此,重症床位的供需依然失衡。 例如,北京航天中心医院作为一家三级综合医院,截至12月31日重症床位达到130张,占比超10%,超出国家要求的8%。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陈济超说,即便如此,无论是综合ICU还是多个专科ICU,床位已经达到比较饱和的状态。以呼吸科为例,在12月初床位扩增之后,目前的床位使用率已超过100%。 德国华裔病毒学家、埃森大学医学院病毒研究所教授陆蒙吉说,根据既往数据,奥密克戎引起的第一波社会面疫情的周期一般在三个月左右。但由于中国重症医疗资源存在历史欠账,叠加冬季流感高发期等情况,整体演进周期大概率都会拉长。 陆蒙吉认为,北京度过重症和死亡的高峰预计还需要四到六周的时间。对于较晚暴发感染潮的城市而言,时间窗口也很小。一方面需要更充分调度社会以及基层医疗机构力量,实现医疗救治压力分流;另一方面,要谨防重症医疗资源分配失衡,导致其他疾病患者得不到及时救治。 除了医疗挤兑的问题,中国多地殡葬业负荷超重。据报道,星期天在武汉市郊的汉口殡仪馆,有送葬者和灵车陆陆续续抵达。入口工作人员拒绝回答最近工作量的问题。不过,成都和北京的多个殡仪馆透露,自防疫政策取消,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繁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