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x Spaces Home Staging Social Security cost-of-living increase will boost benefits 5.9% in 2022 as inflation spikes By Paul Davidson | USA TODAY 10/13/2021 Now …
Category: HOME
留学是“为他人做嫁衣” 中国人已不需要再留学了? 文章来源: 冷哲 10/13/2021 导读:近期,多名中国留学生在洛杉矶国际机场,遭美国边检执法人员反复盘问,有的还遭到威胁、恐吓,甚至被限制自由长达数十小时,最终被遣返回国。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敦促美方纠正错误。 自美国急剧恶化中美关系以来,中国留学生已经多次遭到不公正对待。同时,国内许多人也产生了“不需要留学”的想法,也有人认为留学是“为他人做嫁衣”。究竟应该如何看待留学呢? 2007年7月,我第一次孤身一人飞越一万多公里,到美国留学。 那个时候,国内大学教授们大多数时候都是在解决具体的工程问题而不是学术问题。而那些工程问题,大多是现在一般公司里的研发工程师就能解决的。我还记得,那时候我所在的学术领域里,很多年轻教师发的论文,都是翻来覆去用各种花样百出的方法去解决一些早已解决过的问题。而且解决的结果,也不见得比传统方法好。而那些方法,也不是什么位于学术前沿的新方法,而是写在国外研究生教材里面的业已成熟的方法。十几年前,国内能够进行前沿学术研究的教授可谓凤毛麟角。 相应地,那时的硕士和博士教育都很薄弱。课程内容陈旧、简单,除了少数几门通用课程之外,我当时在国内上的课,从内容到讲解形式都不能让人满意,几乎无法对我的研究工作产生什么作用。而我在美国接受到的课程教育,除了一两门我觉得内容和实践完全脱节之外,基本都对我后来的研究和其他技术工作产生了非常显著的影响。 所以,那时候的普遍看法是,如果想要从事大学里的研究工作,最好出国攻读博士学位。在美国和欧洲,学生可以接受到第一流的学术训练,充分理解最前沿的科学研究,为未来独立从事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正是基于这个原因,那时候中国政府开展了新一轮的公费留学。与更早期的公费留学不同,新一轮的公费留学,大多并不是资助学生出国攻读博士学位,而是挑选一些国内的硕士、博士学生,送到国外去从事一两年的学习,他们最终还是要回到国内获得学位。我有很多大学同学都走了这条路径,而且受益匪浅。 从那时到现在已经有14年过去了,我国的学术界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很多当年我在美国看到的令人艳羡的学习条件,在国内也开始普及,比如本科生的机器人竞赛,比如更加复杂、完整的研究生阶段的课程。有越来越多的教师能够跟上学术研究的前沿发展,很多人甚至自己就是某个领域的标杆。 也是在这个背景下,出国留学这个原先趋之若鹜的选择,在今天突然变成了一个极具讨论性的话题。既然中国发展这么好,和国外学科差距已经不大,再加上国际环境对留学生并不友好,有些留学生出了国门就忘了祖国,那么我们今天还需要出国留学吗?我国还需要留学生吗? 我们还需要出国留学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妨先看看我们的竞争对手——美国。 美国多年来保持有超过30万学生在海外学习。虽然数量不到我国的一半(我国大概是70多万),但从人口比例上说,大概是我国的两倍。美国国务院甚至有一个专门鼓励美国学生到其他国家留学的项目。 作为科技领先、高等教育发达的美国,为什么还是会有这么多人到海外学习呢? 这是因为美国已经深深地嵌入在国际市场之中,它需要大量懂外语、理解外国文化的劳动者来增强其政治、文化和经济力量。总部设在美国的跨国公司,需要大量的管理人员来管理其设在其他国家的分支机构。美国政府需要大量深刻理解其他国家的外交人才、行政管理人才,来强化它的对外影响力。而美国的非政府组织、服务机构、文化协会,甚至是宗教组织,都对国际化的人才具有强烈的需求。 反观我国,如果我们要持续提高经济水平,持续提高人民大众的生活质量,那么就不可避免要把我们的经济力量延展到世界各地去。而为了保护我们的经济利益,我们的政治、文化力量肯定要跟着部署出去。 在这个过程中,具备国际视野、懂他国语言、能够深刻理解他国文化的人才,无疑是非常关键的。而要培养这样的人才,最快速有效的手段无疑是在那些国家生活、学习、工作一段时间。所以海外留学就是必要的手段之一。(当然并不是说,留学生就一定都能成为这样的人。事实上,很多留学生并不会成为这样的人。这里是说要大量培养这样的人,就要开展留学。) 这就意味着,从长期上来说,即便我国的经济、科技水平达到了世界第一,我国为了维持自身的经济、科技地位,为了保持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必须派出大量留学生。如果按照美国目前的留学生占人口比例来估计,我国未来在海外的留学生数量大概会在140万上下。这些留学生里面,不可能每个都是栋梁之材,但是有了足够的数量,其中自然会有优秀的人才出现。 更何况,从整体上看,我国的高等教育仍然大大落后于美国。几所顶尖高校之外,真正受过良好学术训练的教师比例还不高。我们不可避免地要和美国进行科技、文化等多方面的竞争,可以预见,我国本土培养的学术人才——虽然已经越来越多、越来越好——仍然不能完全满足我国学术界和产业界的竞争需要。 所以,答案就是,无论未来还是现在,我国都需要大量的留学生。 留学生有多少回了国 关于留学生,还有一个话题就是有多少人回国了。 …
New poll finds 71% of Bay Area residents think quality of life has declined Most respondents say region is on the ‘wrong track’ By Kevin Forestieri / …
中国留学生入境洛杉矶被盘问 行李中多件衣服丢失 中国新闻网 10/12/2021 中新网10月12日电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近来传出不少中国留学生在入境美国时遭恐吓、盘问等事件。而有一名从洛杉矶入境的中国留学生表示,自己被短暂盘问后,竟还发现行李中的一些衣物被拿走了。目前他不能确定这是机场或是航空公司人员,还是海关人员拿走的。 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近日表示,有多名中国留学生入境美国时,被边境执法人员反复盘查询问赴美求学目的。部分学生被恐吓、威胁,甚至被限制自由达数十小时,最后被遣返。 不过从洛杉矶国际机场入境,前往圣地牙哥念书的留学生T同学的遭遇,令他匪夷所思。T同学大约在两周前入境,因为最近疫情管控,普通民众难以出入境,因此当时航班上几乎全是留学生。当时他在通过入境官窗口时,官员问了他一些正常都会问的问题,便叫他在一边等待。 T同学表示,等待区域并非“小黑屋”,而就是在一排窗口的边上。当时有好几个留学生也被叫到那里一起等,几人互相问候后发现,都是从一个学校转学去另一个学校的学生。T同学表示,当时等了至少一个多小时后,才将他们叫到窗口前,重新问了一大堆常规问题。T同学学习的是艺术类专业,海关官员倒也并没有问特别的问题,问完也就将他放走了。 随后,T同学前往领取行李的区域,由于等待太久,几人的行李已经被放到一边。当时T同学发现行李被打开,留了一张纸条称因为有人的酒水打翻,因此行李可能被酒浸染,并表示若有问题可以拨打一个电话号码。T同学表示,当时他大致看了一下,觉得只有一条裤子被洒上一点点酒,觉得没什么大问题,于是便没在意,纸条也丢失了。 由于最近学校附近租房难找,T同学又在朋友家借宿几天,直到上周才真正将所有行李打开一一整理,便发现不少衣服都不见了。他表示,丢失的衣物大多是还没有剪掉标牌的T恤,不过也有几件剪掉标牌的衣服被拿走。T同学生气怀疑是海关人员拿走的,不过他也无法排除是否是机场人员或是航空公司人员所为。甚至也可能是因为长时间放在行李区一旁无人看管,被人偷拿。虽然他被海关扣押时间并不长,但他相信后续取行李等可能的困难,确实会给留学生带来麻烦。 Source 诚招美国和加拿大法律服务代理 因公司发展需要,诚招美国和加拿大法律服务代理。 要求: 懂英语、或西班牙语、或法语。 能合法工作有社安号或工号。 无需改行, 可以兼职。 大学生和有销售经验优先考虑。 自雇生意公司发美国报税1099,加拿大T4A 有意了解详情, 请扫码加微信, 非诚勿扰! 中国驻洛杉矶总领馆:多名留学生入境美国时遭盘查恐吓遣返 …
何祚庥院士: 希望杨振宁李政道有生之年能化解恩怨 留一段历史佳话 来源:科学大师 10/11/2021 在杨振宁先生100岁诞辰之际,网易科技《科学大师》栏目邀请到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先生及其夫人、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和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庆承瑞老师,请他们谈一谈自己交往和接触到的杨振宁先生。 何院士今年94岁,庆教授88岁,他们夫妇自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与杨振宁、李政道二位均有往来,也同是物理学界中人,称得上知根知底。何院士2017年90岁生日的时候,杨振宁先生还亲自前往何院士寿辰庆祝现场祝贺,欢迎他加入90岁俱乐部,李政道先生人在国外,则给何院士发来了贺信。 何院士虽然年事已高,行动不很便利,但听说我们想请他谈谈杨振宁先生,爽快地答应了我们的请求。 这一次采访,两位老师畅所欲言,谈兴甚浓,分别聊到了杨先生和李先生不为人知的一些往事,兼及中国科学发展的问题。对杨李二位先生,他们在言辞之中不吝赞誉,而对中国科学的发展,作为老一辈科学工作者,他们则持有热切的针砭,流溢着某种对国家科研事业扬鞭奋进赶上发达国家的迫切期盼心情。 继9月22日清华大学、中国物理学会和香港(专题)中文大学联合为杨振宁先生举办庆祝百岁诞辰之后,与李先生颇有渊源的中科院高能物理所、中国物理学会高能物理分会在10月10日也举办了李政道先生95岁诞辰庆祝活动。涉及到何院士谈李先生的相关内容,届时《科学大师》栏目会另外整理成一篇文章,单独发布,本篇只集中来谈杨振宁先生。 这是上篇内容。 1,杨振宁和李政道的学术成就,影响了一代人的思维 《科学大师》:您很早就和杨振宁先生、李政道先生有关联了,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的,对吧? 何祚庥:杨先生比我大5岁,从我们物理学领域来讲,算是隔了半代,10年是一代,李先生比我大一岁,我们属于同一代。 1946年,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杨先生有个堂弟叫杨振怀,后来当了我们国家水利部的部长,我们都是上海交大的学生,很熟,他那时候就跟我讲,他哥哥杨振宁怎么行怎么行,学习很好,是一位了不得的优秀学生。 杨振怀还给我讲过一个故事,说杨先生的父亲杨武之教授,是数学家华罗庚的前辈。华罗庚当然是才华横溢,后来居上,超过了杨武之先生。他们两位在清华打交道的时候,华先生可能说话时有点年轻气盛,在讨论学术问题时就说杨武之先生你怎么怎么不对,有时候说话不太客气。老杨先生就不高兴了,对华先生说,我这一辈子数学赶不上你,将来我儿子却一定要超过你。所以你就能知道杨振宁这个人是从小就已经久负盛名。 后来我也到了清华学习,跟当时物理系的助教郭敦仁(物理学家和物理教育家)关系很好,郭敦仁老师曾问我知不知道清华有四大名将:彭、王、林、杨。我问都是谁? 第一位彭,就是彭桓武,后来的两弹一星功勋之一;又是我们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的第一任所长(编者注:彭桓武是黄祖洽、周光召、何祚庥等人的老师)。早在彭老师回国以前,我就听到彭桓武的盛名。第二位王,是王竹溪(中国热力学统计物理研究开拓者,著名学生有杨振宁、陈篪人、徐锡申等);第三位林,就是林家翘(中美三院院士,力学和数学家),他对流体力学、天体物理等领域有许多卓越的贡献,继杨振宁先生回国后,也在清华定居执教,教了许多学生。第四位杨,就是杨振宁。这是1948年就讲到的故事。那时杨振宁已经出国了,一提这个人,名声是如雷贯耳。 我的表姐和表姐夫王承书(中国科学院院士、核物理学家)和张文裕(中国科学院院士、高能物理学家)跟杨振宁相识。他们在西南联大教书的时候,跟杨振宁多有交往。后来夫妻俩都到美国去留学和工作。1956年他们回国,我受中科院委派到深圳的罗湖桥头欢迎他们。一听说我是学粒子物理和理论物理的,他们就给了我一篇文章,是李政道跟杨振宁两位合作的《关于弱相互作用的宇称不守恒》论文的预印本,还没有正式发表的,也还没有获得诺贝尔奖,我就成了国内最早读到他们这篇论文的科研人员。 王承书特别还给我介绍过杨振宁、李政道的一些研究工作,如杨振宁对π0→2γ的研究,李政道对李模型的研究等等。说他们的工作都是得到学术界承认的。“承认”两个字是很关键的,并不是说我写的文章我自己认为可以就行的,得学界普遍承认才可以。 1956年底,吴健雄(杰出的华裔(专题)科学家)通过实验证实了他们两位的宇称不守恒猜测,这个结果一出来,就引起热烈的反响,吴有训、周培源、钱三强老师们代表中国物理学会向他们两人发去了贺电。中国的科学当时很落后,这个事引起大家的关注,开了很多学术讨论会。当时国内真正懂的人可以说没有几个,正是这件事情,把很多中国年轻的物理学家引导到粒子物理的研究上去。杨先生跟李先生两个人的工作,可以说是影响了一代人。 很快1957年底他们就拿到了诺贝尔奖。这一下就更震动了,影响超出了学术界,也震动了国家领导人。大家都希望争取他们回国,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的时候,中国还专门派了张文裕先生专程从中国去瑞典祝贺,也有希望通过张先生把他们争取回国的意图。 但争取他们回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时处在建国初期,他们两位都有一些敏感的亲属关系,比如李政道家人都在海峡对岸,哥哥在那边还当着不小的官。杨振宁的岳父杜聿明,是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当时还关在功德林,情况很复杂。为了争取他们,据我了解,中国政府就对这些人立即实行了特殊的政策,比如杨振宁一得诺奖后,杜聿明将军的生活待遇立即得到改善。 庆承瑞:那时候中美还没有正式建交,尼克松来访问后,说中国可以开放了,华人(专题)可以回国。但限于当时的宏观气候,国外的人不了解国内的情况,说华人可以回国,不等于华人就敢于回国。 杨先生第一个带头回来,但不是没有顾虑,一是恐怕中国方面让不让他回国,二是他怕回来后被扣住,不让他再回美国。因为前苏联就有过这种事,曾在国外工作并有卓越成就的著名科学家到莫斯科后就给扣下了。 …
纽约房东注意!威胁举报无证移民身份,将被视为犯罪 来源: 华人生活网 10/10/2021 注意了!不是无证移民犯罪,而是如果以此威胁或者举报,那么举报人属于犯罪。 纽约州长凯西·霍赫尔9日签署了一项立法 (S.343-A/A.3412-A),该法将某些威胁报告某人的移民身份的行为视为敲诈或胁迫。 在劳工贩卖和性贩卖案件中,威胁报告一个人的移民身份目前可被视为犯罪,但以前并未被视为潜在的勒索或胁迫犯罪。 凯西·霍赫尔表示,纽约建立在几代移民的辛勤工作和努力之上,应支持那些努力为自己和家人创造更美好生活的人们,“这项立法将保护纽约人免于因自己的移民身份而被不良行为者进行勒索或胁迫,并使我们的州更安全,免受恶意威胁和恐吓。” 这里也提醒下华人,特别是一些华人房东,疫情期间,有人面对自己的房客不交钱,会威胁对方举报对方无证客身份,虽然很多房东只是想吓吓对方。但是,现在这属于违法了! 该法案允许检察官对那些威胁他人将被递解出境的人进行起诉,即使相关案件与劳工或性交易无关。 加州、科罗拉多州、马里兰州和弗吉尼亚州也颁布了类似的措施,该立法基于公共领导研究所推荐的题为“防止敲诈移民法”的示范立法。 参议员凯普兰( Anna M. Kaplan,音译)表示,对于逃难的无证移民来说,被报告给移民及海关执法局可能意味死刑,但很多人却利用这些脆弱的人,威胁要举报他们的移民身份,以便以某种方式剥削他们。 该项立法将确保纽约移民不会受到上述卑鄙的威胁。 众议员索拉格斯( Michaelle C. Solages,音译)表示,这项立法为纽约保护无证移民的持续努力开开了新天地,“任意的递解出境的威胁对试图养家糊口和让孩子过上更好生活的纽约人极为有害,我们今天和永远与他们(无证移民)站在一起。” 文:综合星岛日报 Governor Hochul Signs Legislation …
美托儿所费用高 拜登援助计划难纾困 大公报 10/10/2021 【大公报讯】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美国财政部上月报告指,美国每个孩子的平均护理费用约为每年1万美元(约7.8万港元),约占家庭收入的13%,这个数字已经超于政府认为是可以负担的标准的两倍。护理费用成为美国家长的沉重负担,但民主党总统拜登提出的援助计划,却遇到重重阻拦。 在北卡州的格林斯伯勒,洛利夫妇两个孩子在进入幼儿园之前,每个月的托儿所支出将近2000美元,这是他们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也比他们的房子贵得多。但在他们儿子去的讬儿中心,教师迈尔斯的时薪只有10美元,所以她一周工作60小时,要打两份工,另一份在星巴克,时薪15美元还有医疗保险。迈尔斯拥有儿童早教副学士学位,她说:“我塑造儿童未来,时薪只有10美元;而给顾客泡咖啡时薪却有15美元。这毫无道理。” 据财政部的数据显示,教师的年平均收入约为24000美金,当中不少人生活贫困,近一半要接受公共援助。讬儿中心工资低留不住教师。此外,新冠疫情更令离职潮恶化,虽然有部分雇主竞相提高薪金,也有教师不愿冒健康风险,照顾尚未接种疫苗和不戴口罩的孩子。 美国民主党提出3.5万亿美元社会福利预算法案,其中有一项旨在向全美大约四分之三的家庭提供补贴,将家庭幼讬支出控制在收入的7%以内,让父母能负担讬儿服务的费用,因此可以投入职场,释放社会劳动力;同时计划希望提升讬儿教师的薪金,改善其生活水平。不过有保守人士和家长担心,该计划意味增税,也可能对其他没有使用讬儿服务的家长不公平。 Source Child Care Has High Costs for Parents, Low Wages for Staff USA News Lab 10/10/2021 GREENSBORO, …
李政道与杨振宁决裂事件 老兵读史 10/10/2021 由季羡林之子季承执笔的《李政道传》在西单图书大厦首发。季承曾为李政道助手12年,在本书30万字的篇幅中,季承全面系统地披露李政道与杨振宁决裂半世纪的学术恩怨内幕:名字排序之争。 时间背景 2009年12月10日,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在瑞典举行,同日,由季羡林之子季承执笔的《李政道传》在西单图书大厦首发。季承曾为李政道助手12年,在本书30万字的篇幅中,季承全面系统地披露李政道与杨振宁决裂半世纪的学术恩怨内幕:名字排序之争。 季承坦言,“我写他们的恩怨,是抱着客观的态度写历史,历述事实,不偏不倚,不做结论。”对于这段恩怨,杨振宁和李政道都深以为憾,但各执一词。杨振宁虽然认为和李政道友情的永久破裂是他一生的遗憾,但是他最先对外公开“事实真相”。杨振宁还曾引用苏东坡与其弟诗“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不了因”,来表达他对苏轼兄弟情谊的羡慕,他说:“很遗憾,我和李政道没能做到这点。” 李政道是如何看待这段恩怨的?2003年7月李政道曾公开发表一封信,“我和杨振宁的分裂,无疑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很大的悲剧,但它是事实,无法回避。”同时对真相作了公开说明,“我和杨振宁争论的主要焦点是:在1956年我们合作发表,1957年获得诺贝尔奖的论文中,有关宇称不守恒的思想突破是谁首先提出来的。” 详细过程 初识 40年代,李政道正在西南联大读二年级。抗战胜利后,蒋介石觉得原子弹很重要,也要造原子弹。他找到西南联大的物理教授吴大猷、化学教授曾昭抡和数学教授华罗庚,对他们说,给你们十万美元,一个大礼堂作为工作场所,请你们造原子弹。 吴大猷他们说,造原子弹要先培养人才,建议选拔一些人去美国学习。 李政道被选中,于1946年来到美国。但由于美国并不开放原子弹制造技术,考察小组只能解散。据指示,他们可以用领取到的经费在美国深造。于是李政道就去芝加哥大学师从费米学起了理论物理。 那时杨振宁已在芝加哥大学当助教,他接到吴大猷的通知,给李政道他们在大学国际公寓预定了房间。杨振宁也是西南联大校友,但比李政道高两个年级。这是李杨的初次谋面。 同在一所学校,交往自然开始。二人开始联名发表论文,在生活上也成了亲密的朋友。 李政道入学后不久,由于他有双份奖学金,经济上比较宽裕,就买了一辆二手小轿车。1947年夏天,他和杨振宁、凌宁开着这辆车去西部旅行。除了在大峡谷遇险的故事外,书中披露,李政道还说起一个有趣的细节:出发前,杨振宁提议三人按比例出钱,把那部车子买下来,回来后再由李政道一人出钱买下车子。杨振宁的这个提议究竟意味着什么,后来李政道才琢磨过味来。他对杨振宁的精于算计颇有感触。 合作 博士毕业后,1950年,李政道到伯克利加州大学工作,担任物理系助教。当时,朝鲜战争爆发,加州地方反华气焰嚣张,因而李政道在加州并不愉快。 此前,1949年秋,杨振宁来到了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做访问成员。他知道李政道在加州的情况,于是两人商量,李政道也来普林斯顿,可以一起作研究。 书中写道,杨振宁去找了院长奥本海默(美国“原子弹之父”),请他给李政道发出邀请信。于是,1951年9月,李政道偕夫人来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 李杨两家比邻而居,两家人来往密切。杨振宁正在进行两维伊辛模型的磁化计算研究,他希望李政道加入。“这是他们合作的真正开始。”季承写道。 1951年秋,他们写了两篇统计力学论文,首次给出了不同热力学函数的严格定义。在此基础上他们发现不同的热力学函数在有相变的情况下是不可解析延拓的—这个发现揭开了统计力学研究新的一页。 两位年轻中国学者的论文引起了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重视。1952年的一天,二人受邀与爱因斯坦见面。谈话时间很长,爱因斯坦问得很多,很细。最后,他站起来同李政道握手,恳切地对他说:“祝你未来在物理上成功。” 两位年轻人在普林斯顿的合作及其卓越成果,以及他们个人和两个家庭之间的亲密关系,一时传为佳话。奥本海默曾说,李政道和杨振宁坐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草地上讨论问题,是一道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致。 …
何祚庥院士:望李政道杨振宁有生之年能化解恩怨 文章来源: 综合新闻 10/10/2021 杨振宁和李政道,这两人的名字很多人都知道,他们两合作在1956年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从而在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而且当时获奖时,两人都还是中国国籍,所以说,他们两是最先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然而,后来大家都知道,杨振宁和李政道两人分道扬镳,没有一起合作继续创造更多更大的成就。之后杨振宁在物理学领域做得风声水起,而李政道却似乎没有再做出更大的成就。这一切到底都是为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说说两人之间发生的一些小事,以及后来为何会在学术上存在较大差距。 01 杨振宁和李政道两人曾经都是西南联合大学的学生,算是校友。杨振宁比李政道高两个年级,也比他大了4岁,由于都是学习物理,而且成绩都非常好,学霸之间的交往很自然就开始了,后来两人都赴美留学。 杨振宁从芝加哥大学博士毕业后到普林斯顿工作,得知李政道在加州伯克利大学并不是很愉快,于是杨振宁找到当时的院长奥本海默(美国原子弹之父)帮忙,于是李政道来到了普林斯顿,两的合作也正式开始。 两个极具天赋的年轻人,每天一起学习工作,很快就做出了成绩。1952年,两人合作撰写的有关“统计力学”的论文,让很多人知道了这两位年轻人。当时物理学界的泰斗爱因斯坦也关注到了这两位年轻人,邀请他们到办公室当面交流了一个半小时。 02 奥本海默曾这样形容杨振宁和李政道: 李政道和杨振宁坐在草地上讨论问题的画面,是普林斯顿最令人赏心悦目的风景。 然而,这样的风景并不长久,两人合作的科研正蒸蒸日上的时候,却发生了不愉快,而引发这样的不愉快,却仅仅是因为一件事,那就是两人在论文和科研成果中的“排名问题”。 在发表论文时,李政道认为应该是”李政道和杨振宁”,因为按照当时惯例,作者署名应该按姓氏英文首字母顺序排列。杨振宁认为自己比李政道大4岁,如果李政道不介意,他希望将自己名字排前面。 刚开始李政道对杨振宁的提法很惊讶,但为了不影响双方合作,第一次勉强同意了。但是,在第二篇论文时,李政道提出必须按照国际惯例自己名字写在前面。至此,两人关系彻底产生裂痕,后来两人在普林斯顿再也没有合作发表过论文。 03 李政道对杨振宁心怀不满,决定离开普林斯顿,到了哥伦比亚大学任教。原本以为两人不会再合作,但却在一次偶然机会里,李政道看到杨振宁的一篇论文中存在疑点,他联系杨振宁并指出了这个疑点,两人才再次合作并发表了一篇重要论文,这次合作为后来他们发现宇称不守恒奠定了基础。 在1956年合作提出了宇称不守恒定律,后来在吴健雄博士的帮助下并验证了这个理论,最终两人同时获得了1957年度的诺贝尔奖。然而遗憾的是,这次获奖却是两人决裂的真正开始。 (一)两人争夺最先发现权 这么重量级的理论,最先发现权当然是值得关注的。然而两人的说法却各执一词,李政道认为是他最先提出然后说服杨振宁一起研究出的成果,杨振宁说法完全相反。 (二)领奖排名顺序问题 在诺贝尔奖颁奖时,杨振宁提出希望按照年龄顺序在李政道前面受奖,而且他夫人杜致礼也希望在晚宴时让国王作陪。也就是说,领奖时杨振宁第一李政道第二,晚宴时杜致礼第一,杨振宁第二,李政道和夫人排后面。这让李政道非常不满。为此,杨振宁还特意去求李政道夫人秦惠箬,秦惠箬觉得这么重要的场合如果发生争吵,实在太丢中国人脸了,才劝李政道勉强答应了。 (三)新闻报道中的排名 后来有美国记者写了一篇《宇称问题侧记》来记叙宇称不守恒的发现始末,报道此事。两人仍然因为报道中谁排前面的问题,闹得很不愉快。 …
New York City to phase out gifted and talented public school programs that critics call racist “The era of judging 4-year-olds based on a single …
You Might Finally Qualify for Student Loan Forgiveness New Public Service Loan Forgiveness rules mean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borrowers could have their loans forgiven …
超70.4万例!今年美国目前新冠死亡人数已超去年总和 原作者:张霓 10/05/2021 据人民日报海外网消息,据美媒报道,数据统计显示,美国今年(2021年)的新冠死亡病例数已经超过了去年(2020年)总和,目前的死亡病例总数已超过70.4万例。 《今日美国》5日报道称,2020年全美共有35.2万人死于新冠肺炎,而截至目前,美国的新冠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了70.4万人,这意味着今年截至目前的死亡病例数已超过去年总和。“考虑到美国从今年春季开始已启动大范围接种疫苗,这一情况尤其令人感到悲伤。”美媒这样表示。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数据显示,美国目前的新增新冠病例数、死亡病例数和住院人数呈下降趋势,但在德尔塔变异毒株肆虐下,美国仍有7000万有资格打疫苗的民众拒绝接种。不少美国医生发现,本轮美国疫情高峰中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几乎都未接种过疫苗,而他们拒绝接种疫苗的理由也令人咋舌。一名医生提到,有患者声称“疫苗里含有芯片”。医护人员表示已经疲于应对各种假消息,并指出在假消息的误导下,很多人会以疫苗成分不明或疫苗研发过快为由拒绝接种。 Source Events… 预告一周北美法律公益讲座安排 10/04/2021 时间:周二到周五 晚间5:30-7:00(西部时间)8:30-9:30(东部 时间)重播:第二天上午9:00(西部时间)中午:12:00(东部时间) 周二: 蒋律师讲遗嘱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周三: 数据泄露和个人身份保护&事业机会说明会 周四:北美常见法律问题案例分享(主讲:Joanna,Irene) 周五:律师讲人身伤害如何索赔 Zoom 6045004698 密码:请扫码进群索取 另外:周三6:30(西部时间)美国专场(Michael Wang 主讲) …
30年未遇,全美各地学校食堂“缺粮”:没蔬菜没面包少叉子… 文章来源: 腾讯新闻 10/02/2021 “食堂没蔬菜了,吃点水果代替吧”“勺子叉子没了,用手抓吧”“自带午餐吧”…… 新冠疫情肆虐在美国造成的劳动力短缺,已危及到了包括学校食堂在内的供应链。据美国《纽约时报》9月27日报道,美国全国各地学校正面临鸡肉、面包等食堂主食和塑料餐具的短缺,美国学生遭遇30年未遇的“吃饭难”问题。 尽管美国官员宣称,他们正在努力保障学校的食物供应,但许多美国教育工作者表示,预计供应链的问题在未来几个月内只会进一步恶化。 美国学校营养协会(SNA)针对5.5万名学校膳食营养工作人员的民调显示,约97%的受访者担心食物供应链可能持续中断。 美国遭受的供应链问题影响也已经超出学校食物不足的范畴。在疫情导致的运费不断涨价、劳动力持续短缺背景下,美国的零售商正在面临货物供应紧张、成本快速上涨等问题,美国消费者将不得不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面对物价相对维持高位的局面。 没蔬菜、没面包、没叉子…… 密苏里州北堪萨斯城学校的食品和营养服务主任珍娜·克努特(Jenna Knuth)向《纽约时报》表示,在三家大型食品分销商停止向该学区供货后,她将无法获取足够的食物来满足当地2.15万名学生的需求。为此她和工作人员已经开始定期采购冷冻披萨、土豆泥和热狗,以备不时之需。 克努特说,批发商店的食品大多不符合美国政府的营养指导意见,但他们只能尽可能地筹备食物,她同时也在“恳求”当地分销商和供应商与她签订供货合同。 这样的情况在美国各地都不同程度地上演,例如弗吉尼亚州里士满的公立学校正在用低成本快餐食品替换食堂饭菜。 里士满宾福德中学一个名叫麦琪·科布(Maggie Cobb)的13岁学生说,她以前很喜欢自己学校做的披萨,但过去一个月她只能吃到粗制滥造的三明治,“这看起来很倒胃口。” 根据科布的说法,她以前每周至少两到三天都在学校吃饭,但如今她已经完全依赖母亲每天替她准备饭菜了。 密苏里州的利伯蒂公立学校则是自几周前开始,就鼓励学生和家长提前准备饭菜,自带午餐上学。 “如果学生在家里自备饭菜上学对你的家庭不构成负担,那么我们鼓励将其作为短期内的选择。”这家学校的通知如此写道。 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的官员更是已经开始储备奶酪三明治作为替代品。当地的营养服务主管斯泰西·科本(Stacy Koppen)透露,几周前这里的午餐汉堡面包饼就已经全部消耗光了,现在他们只能使用普通面包。 “我们预计无法在今年晚冬或明年初春能够放松警惕。”她说。 堪萨斯州奥拉西学区则出现了水果代替蔬菜的情况。 该学区负责食品服务的助理主任辛迪·琼斯(Cindy Jones)表示,8月蔬菜配送出现了延误,导致学区有两天时间没有蔬菜供应,当时学区只能鼓励学生多吃水果。她还说,学区的食物订单往往都不能全部送达,送货的卡车通常只能送到65%的订单。 除饭菜外,一次性勺子、刀叉等餐具也面临短缺的困境,许多美国学校不得不学会什么叫做节约。 …
布林肯祝贺中国国庆 提及寻求合作共同解决面临的挑战 来自 / 联合早报 | 文 / 杨丹旭 10/01/2021 这是继美国撤销引渡孟晚舟请求、两国防务官员举行会谈后,中美一周内又一积极互动。分析指出,华盛顿和北京正打破长时间僵局,进入更为冷静、务实的接触阶段。不过中美关系中,对抗和竞争的色彩不会淡化。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中国国庆前夕发表声明,代表美国向中国人民表达祝贺,并提及寻求合作共同解决面临的挑战。这是继美国撤销引渡孟晚舟请求、两国防务官员举行会谈后,中美一周内又一积极互动。 分析指出,华盛顿和北京正打破长时间僵局,进入更为冷静、务实的接触阶段。不过中美关系中,对抗和竞争的色彩不会淡化。 布林肯在美国国务院网站发布的简短声明中说:“在中国10月1日庆祝国庆之际,我谨代表美利坚合众国,向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表示祝贺。美国寻求合作解决我们共同面临的挑战,祝愿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在未来的一年里和平、幸福和繁荣。” 在中国国庆节以国务卿名义发出祝贺声明是美国国务院惯例。不过,与上一任国务卿蓬佩奥一年前所发的声明相比,布林肯的声明多了美国寻求合作的内容。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副教授李明江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指出,这份声明的措辞,符合拜登政府近期倾向与中国合作的取态。 跌至冰点的中美关系近期有趋缓迹象。美国司法部上月24日与中国科技公司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达成暂缓起诉协议,撤销对她的引渡请求。历时三年的孟晚舟案告一段落,拔出了中美关系中的一根刺。 中美防务官员近期也进行接触。上月28日至29日,美国国防部分管中国事务的副助理部长蔡斯(Michael Chase)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副主任黄学平少将通过视频,共同主持第16次美中防务政策协调对话会。 此外,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Gina Raimondo)上月对媒体称,她将设法改善中美商务关系,也打算带领美国企业总裁出访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寻找商机和商讨贸易问题。 8月底至9月初刚刚访华的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上月22日也告诉美国媒体,他计划未来几周内再度访华。 学者:两国关系走向稳定 北京近期同样释放了积极信号,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周一(27日)在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举行视频会晤时表态说:“美方近期表示不希望对抗,不搞冷战,希望两国关系重回正轨……如果美方履行承诺,中方愿同美方相向而行,共同回答好中美关系向何处去这一世纪之问。” 李明江观察,拜登政府正逐步化解特朗普时代留下来的一些中美关系障碍,例如美国情报机构8月底提交冠病溯源调查报告后,华盛顿已不再纠缠该问题,孟晚舟案也得到解决,“总体上来看,两国关系在逐步走向稳定。” 但李明江不讳言,中美关系大框架不会改变,美国仍会从对抗、竞争、合作三个维度,处理对华关系。他说:“对抗和竞争基本没有变……但在合作方面,和特朗普时代,尤其是特朗普后期基本不在乎是否与中国合作相比,拜登政府显然更重视这一点,并在设法渐进地建立合作关系。” 李明江判断,由于意识到贸易战给美国经济、贸易带来的损失远大于收益,拜登政府下来可能会在经贸领域寻求与北京接触。 …
NY CAPITOL NEWS SNAP benefits increasing statewide By Johan Sheridan 10/01/2021 ALBANY, N.Y. (NEWS10) — New Yorkers in the Supplemental Nutrition Assistance Program (SNAP) will …
路透:普华永道 (PwC) 将允许美国全职员工永久远程办公 文 / 陈慧璋 9/30/2021 (早报讯)普华永道会计事务所(PwC)决定让美国员工以远程办公为一项永久安排,为迄今支持全职员工远程工作的最大雇主之一。 普华永道周四(30日)向路透社表示,美国全体4万名客户服务员工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虚拟方式上班。 会计公司员工在办公室熬夜加班是众所周知的常态,普华永道的新政策一反该行业给人的僵化印象。 报道指出,面对冠病大流行,德勤(DTT)和毕马威(KPMG)等其他主要会计师事务所也为员工提供更多远程办公的选择。 普华永道副人才主管西尔-科菲尔德说:“我们在冠病大流行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们认识到保持灵活性、虚拟工作是自然的下一步。” 她说:“如果你是一名可信赖的员工,在客户服务部门上班,并希望以虚拟方式工作,你完全可以这么做。” Source PwC offers U.S. employees full-time remote work By Jessica DiNapoli 9/30/2021 NEW YORK …
美国商务部长:美欧需要联手,放慢中国创新脚步 观察者网 9/30/2021 (观察者网讯)美欧“跨大西洋贸易和技术理事会”(TTC)的首次会议将在当地时间9月29日至30日于美国匹兹堡(Pittsburgh)举行。 会前,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接受美媒采访时放出话称,为了向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施加压力,美国需要与自己的盟友——欧洲进行合作,以放慢中国创新的“脚步”。 此外,她还对“打压中国”的妄想丝毫不加以掩饰。除了说要遏制中国获得“先进技术”,她还妄称要通过施压来迫使中国“守规矩”。 “和盟友合作时的美国才是最有效的。”雷蒙多在TTC会议的前一天(28日)接受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采访时声称,“如果我们真的想延缓中国的创新速度,我们就需要与欧洲进行合作。” “我们必须与我们的欧洲盟友合作,不让中国获得最先进的技术,使他们无法在半导体等关键领域追赶上来。”面对镜头,她如此说道。 雷蒙多还丝毫不掩饰想要打压中国的态度。 除了无端指责中国“不按规矩做事”以及所谓“正窃取知识产权”,她还扬言要通过“施压”(hold their feet to the fire)的方式来让中国遵守他们的所谓“规矩”。 此外,她还提到,美国要与有“共同价值”的欧洲盟友一起来制定规则,以在大国竞争中制衡中国。她称,“我们希望与欧洲展开合作,制定科技领域的交通规则,无论是在TikTok、人工智能还是网络领域”。 早在拜登还未上台时的去年11月,英国《金融时报》(FT)就曝出一份欧盟的计划草案,其中提到了成立一个旨在重振“跨大西洋伙伴关系”并将中国挤出全球技术贸易的美欧联盟“TTC”。文章认为,这份旨在建立新全球联盟的草案体现出欧盟对于中国掌握地缘政治主动的担忧。 今年6月,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美国总统拜登在布鲁塞尔举行的美欧峰会上为“扩大和深化贸易与跨大西洋投资关系”并“更新21世纪经济的道路规则”,正式启动了TTC。 据美国白宫本月9日的声明显示,TTC 最初将包括十个工作组,分别为:技术标准合作、气候和绿色科技、供应链安全、信息通信技术安全和竞争力、数据治理和技术平台、滥用技术威胁安全和人权、出口管制、投资筛选、促进中小企业获取和使用数字技术和全球贸易挑战。 另据路透社9月26日消息,欧盟委员会贸易和数字部门两名负责人东布罗夫斯基(Valdis Dombrovskis)和韦斯塔格(Margrethe Vestager)当天表示“TTC具有战略和地缘政治重要性,将赋予欧洲更大的影响力,为21世纪制定标准和规则。” 不过有一点值得注意,东布罗夫斯基斯坚称,“TTC与任何特定的第三国无关,它是关于美国和欧盟在一些政策领域的合作和协调。” …
Mail Delivery Is About To Get Slower And Pricier Just In Time For The Holidays By JONATHAN FRANKLIN 9/29/2021 You better get those holiday packag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