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探测器登月后发电失灵,后续探测无望 凤凰网 1/22/2024 Source 探测器成功登月 日本成全球第五个登月国家 早报网 1/20/2024 日本的登月计划受国内广大关注,在神奈川县相模原市的一个登月直播现场吸引了许多民众。(路透社) (东京综合电)日本小型登月探测器在月球表面着陆,成为继美国、前苏联、中国和印度之后全球第五个登月的国家。不过,由于太阳能电池出现故障,探测器的电力可能只够维持数小时。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在星期六(1月20日)凌晨2时许召开的记者会上,确认登月探测器SLIM于东京时间星期六零时20分(新加坡星期五晚11时20分)在月球表面着陆。 JAXA官员指出,探测器着陆后能够正常和地面通信,也能正确接收地面的指令并且有所反应,但由于太阳能电池故障而不能发电,探测器可能在数小时后因电力耗尽而无法运行。 官员认为,太阳能电池失灵可能是设置角度的问题。他们希望随着阳光方向改变,最终可以照到探测器的太阳能板,让探测器恢复操作。 JAXA宇宙科学研究所所长国中均在凌晨2时召开的记者会上说:“不太可能是太阳能电池坏了,可能是它没有面向预定的方向。如果不能成功着陆,它就会高速下坠损毁,也就会失去所有的探测功能。不过,它把数据传回地球了。” 他还说,他给这次登月任务的评估是“刚刚好达到及格的60分”。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纳尔逊随后在推特发文,祝贺日本成为第五个登月的国家。 哈佛大学的天文学家麦克道尔认为,日本这次的登月任务取得“巨大成功”。他说,探测器能在月球表面着陆本身就是一大成就,若能成功收集数据并发送回地球是锦上添花。 至于太阳能电池无法正常操作,他认为可能原因包括电线松脱、电线连接错误,或是在着陆时位置移动所以无法捕捉到阳光。 SLIM这次登月的主要任务是使用它搭载的光谱相机,分析月幔(月球内部结构)的岩石成分,借此探索月球的起源。不过,光谱相机也只能在有电的情况下工作。 SLIM长2.7米、宽1.7米、高2.4米,于去年9月7日发射升空,是日本第三个挑战登月的探测器。此前,JAXA在2022年发出首个登月探测器,但因未能与地面建立通信而最终放弃任务;去年4月,日本民间企业“i太空公司”的月球着陆器因偏离着陆点,最终坠毁在月球表面。 Source 英特尔CEO:中国芯片将比美国先进技术差10年,十年后50%的芯片将在美国制造 钛媒体 1/20/2024 英特尔CEO基辛格,WEF官网 …
Category: Breaking News & Top Stories

黑冰、冻伤及低温症:全美大部分地区面临寒潮所致严重风险 侨报网 1/22/2024 极寒气温和极高的风速正在从蒙大拿州席卷至佛罗里达州北部大部分地区,给人们带来危险。预计这一地区的寒冷状态至周一(22日)才会开始有所缓解。 美联社报道,以下是寒潮带来的一些危险及防范措施。 风寒(wind chill) 风寒指在寒冷、有风的气候条件下,人体皮肤感觉到的温度要比无风时更低。预计南部小范围地区——包括佛罗里达狭长地带(Florida Panhandle)在内,气温会较为温暖,其它地方的气温将降至冰点以下。 国家气象局(National Weather Service)称,堪萨斯州部分地区周六(27日)的体感温度将在-15°F。其它地区受到来自加拿大的极冷空气与大风影响,室外的体感温度将降至-30°F。 5岁的Arlo Dalili(阿罗·达利利)19日在费城里滕豪斯广场(Rittenhouse Square)的雪中堆出一个天使图案。(图片来源:美联社) 冻伤(frostbite)与低温症(hypothermia) 天气预报员称,随着风寒温度下降,人们患冻伤和低温症的风险会增加。长期呆在户外活动的人,如无家可归者面临的危险尤其大。 截至上周末严寒天气之前发生的一系列风暴已导致全美至少55人遇难,其中许多人死于体温过低。田纳西州刘易斯堡(Lewisburg)一名25岁男子被发现陈尸于一个移动房屋的地板上,其死因是屋内一个暖风机倾倒并关闭。 为防止人们遭遇冻伤,美国皮肤病学会(AAD)建议人们外出时采取多层穿衣的方式,穿两双袜子,戴一顶厚羊毛或大沿羊毛帽遮住耳朵,戴上口罩或围巾,戴好绝缘手套或五指手套。AAD还建议人们保持充足饮水量并避免饮酒。 亚特兰大市政府官员宣布为人们提供两个取暖点,并在周末一直保持开放。 黑冰(balck ice) 黑冰是路面上形成的一层薄冰壳,它透明无色,在视觉上不易被人们发现,人们往往可以透过它看到其下黑色的路面。黑冰通常最有可能在清晨时段在桥梁与高架上桥出现。 纽约市、巴尔的摩和华盛顿特区上周五(19日)的降雪量超出了天气预报预测的范围。纽约上周预警称,周末道路可能被黑冰覆盖。 人们应避免在路面出现黑冰的情况下开车。如果必须出门驾驶,建议放慢车速,并与前方车辆保持比平时更远的车距。如果驾驶时遇到黑冰,应避免刹车并放松油门,最好不要突然转动方向盘。(完) …

特朗普称自己“遥遥领先”:将共同击败史上最糟糕总统 凤凰网 1/22/2024 Source 特朗普:当选后24小时终结俄乌冲突,泽连斯基慌了 凤凰网 1/22/2024 Source 泽连斯基称特朗普的言论“非常危险”,邀请他访乌 凤凰网 1/21/2024 Source 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被解职 凤凰网 1/20/2024 据《莫斯科共青团员报》网站1月20日报道,据乌克兰多家媒体援引匿名消息人士的话报道,总统泽连斯基在基辅召开的军事会议上作出了艰难的人事决策。 据称,泽连斯基决定解除扎卢日内的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职务,且未给后者在国家安全和国防委员会留下一席之地。此外,总统还决定解除沙普塔拉的乌军总参谋长职务、纳耶夫中将的联合力量行动司令职务。 ▲资料图片: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美联社) 报道称,上述被解职将领之后或将收到对他们的控诉书。该消息人士还透露,国家安全局局长马柳克将取代内务部长克利缅科,而马柳克的职位将由波克拉德接任。 但乌克兰的政治学家们在“电报”频道上说,这一切目前都还只是传闻,但解除纳耶夫的职务可能是“西方合作伙伴”提出的要求之一。 报道称,他们认为,在泽连斯基眼中,胜任扎卢日内目前职位的是国防部情报总局局长布达诺夫,但后者一直拒绝离开自己的部门。 此前,有专家推测,扎卢日内准备公开指责泽连斯基对放弃阿夫杰耶夫卡难辞其咎。 另据俄新社1月20日报道,乌克兰政治活动家图卡在接受优兔(YouTube)网站“新闻编辑室”频道采访时说,总统泽连斯基计划解除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的职务,用国防部情报总局局长布达诺夫取而代之。 报道称,图卡说,布达诺夫有望接任乌军总司令,因为泽连斯基带着布达诺夫出席了在日内瓦的国际活动。在图卡看来,未来的乌军总司令会在那里跟基辅的西方伙伴相互认识。 一些乌克兰和西方媒体曾报道过泽连斯基和扎卢日内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华盛顿邮报》记者说,扎卢日内在国民中的支持率很高,倘若他决意从政,或许会对泽连斯基构成威胁。 …

俄面包厂因制造“无人机杀手”走红?老板:被美国制裁 我很骄傲 凤凰网 1/22/2024 Source 顿涅茨克平民伤亡惨重,古特雷斯强烈谴责 凤凰网 1/22/2024 据俄罗斯卫星社1月21日报道,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的发言人表示,古特雷斯强烈谴责1月21日对顿涅茨克的袭击。 报道说,1月21日上午,乌克兰军队袭击了顿涅茨克的居民区,当地一处市场遭到炮火轰炸。 报道援引古特雷斯发言人的话说,“秘书长古特雷斯强烈谴责所有对平民和民用基础设施的袭击,包括今天对顿涅茨克市的炮击”。 发言人指出,对平民和民用基础设施的袭击违反了国际人道法,这种行为不可接受且必须立即停止。 报道还说,顿涅茨克地区领导人丹尼斯·普希林此前表示,乌克兰武装部队炮击“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造成的死亡人数已升至28人,受伤人数已升至30人。普希林宣布1月22日为哀悼日,悼念那些在乌克兰炮击中失去生命的人。 俄罗斯外交部表示,俄方坚决谴责乌克兰部队21日对顿涅茨克发动的袭击,并且呼吁国际机构和各国政府谴责这一恐怖袭击。俄外交部补充说,乌克兰的恐怖袭击证明,它缺乏通过外交途径实现和平和解决冲突的政治意愿,俄方实现特别军事行动所有目标和任务的必要性也显而易见。 Source 俄攻下乌东哈尔科夫一村庄 乌方淡化消息 早报网 1/21/2024 1月17日,乌克兰哈尔科夫一栋房屋被俄罗斯导弹袭击破坏,乌克兰救援人员在现场清理。(法新社) 俄罗斯国防部星期天(1月21日)说,俄罗斯军队已经控制了乌克兰哈尔科夫地区的克罗赫马内村(Krokhmalne),乌克兰军方发言人证实乌军已撤出。 路透社报道,俄罗斯国防部星期四(18日)也发表了类似声明,称其部队已控制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地区一个名为维塞勒(Vesele)的定居点。 俄罗斯一直在库皮扬斯克、莱曼和阿夫季夫卡等乌克兰东部城镇加大进攻力度,尽管迄今为止收获不大。莫斯科称,乌克兰去年的反攻失败后,俄军在许多地区重新获得了主动权。 乌克兰军方发言人菲蒂奥淡化了这一消息,并告诉国家电视台,俄罗斯占领克罗赫马内对整体局势没有影响。 菲蒂奥说:“我们的主要目标是拯救抵抗者的生命,他们被转移到预先准备好的位置,在那里他们正在防守,以防止敌人进一步推进。” …
中国“完全停止”对美出口两类稀有矿产 凤凰网 1/22/2024 据美国之音电台网站1月21日报道,海关数据显示,中国镓和锗对美国的出口自2023年7月之后就已经完全停止。此外,2023年中国对日本镓出口额锐减近四分之三,对日锗出口额也减少约三分之一。 镓和锗是生产先进半导体芯片的关键材料。中国在全球镓和锗的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北京从2023年8月起对镓、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报道称,中国2023年镓出口总额同比下降约三分之二,锗出口总额也下降约8%。 报道说,香港《南华早报》引述分析人士的话报道称,限制镓和锗出口可能只是北京反制美国及其盟友对华高科技出口禁令的开始。 2009年8月2日,内蒙古一家锗业科技公司的技术人员在调试设备。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Source 媒体曝美国会禁止五角大楼从6家中企采购电池 侨报网 1/22/2024 有媒体报道称,美国国会已禁止五角大楼采购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在内的6家中国企业生产的电池。 五角大楼资料图。(图片来源:新华社) 新加坡《联合早报》20日报道,这项规定是去年12月22日通过的“2024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的一部分,美国防部将被禁止自2027年10月起从宁德时代、比亚迪和其他4家中国企业采购电池。另外4家电池被禁购的制造商是远景能源、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和海辰储能。 据了解,美国企业的商业采购将不受有关措施影响,例如福特汽车采用宁德时代授权的技术,在密歇根州生产电动汽车电池;特斯拉的部分电池也来自比亚迪。 目前,美国防部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大陆央视新闻此前报道,去年12月22日,白宫发表声明称,总统拜登已签署“2024财年国防授权法案”。该法案将涵盖8860亿美元的支出,比前年增加了280亿美元。拨款主要用于国防部计划和军事建设、能源部国家安全计划、国务院和情报计划等。 对于美国“2024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中包含的多项涉华消极条款,中国外交部同年12月26日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并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该法案渲染中国威胁,打压中国企业,限制中美正常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美方应摒弃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为中美经贸等各领域合作创造良好环境。(完) Source 英特尔CEO:中国芯片将比美国先进技术差10年,十年后50%的芯片将在美国制造 钛媒体 1/20/2024 …

特朗普:当选后24小时终结俄乌冲突,泽连斯基慌了 凤凰网 1/22/2024 Source 泽连斯基称特朗普的言论“非常危险”,邀请他访乌 凤凰网 1/21/2024 Source 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被解职 凤凰网 1/20/2024 据《莫斯科共青团员报》网站1月20日报道,据乌克兰多家媒体援引匿名消息人士的话报道,总统泽连斯基在基辅召开的军事会议上作出了艰难的人事决策。 据称,泽连斯基决定解除扎卢日内的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职务,且未给后者在国家安全和国防委员会留下一席之地。此外,总统还决定解除沙普塔拉的乌军总参谋长职务、纳耶夫中将的联合力量行动司令职务。 ▲资料图片: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美联社) 报道称,上述被解职将领之后或将收到对他们的控诉书。该消息人士还透露,国家安全局局长马柳克将取代内务部长克利缅科,而马柳克的职位将由波克拉德接任。 但乌克兰的政治学家们在“电报”频道上说,这一切目前都还只是传闻,但解除纳耶夫的职务可能是“西方合作伙伴”提出的要求之一。 报道称,他们认为,在泽连斯基眼中,胜任扎卢日内目前职位的是国防部情报总局局长布达诺夫,但后者一直拒绝离开自己的部门。 此前,有专家推测,扎卢日内准备公开指责泽连斯基对放弃阿夫杰耶夫卡难辞其咎。 另据俄新社1月20日报道,乌克兰政治活动家图卡在接受优兔(YouTube)网站“新闻编辑室”频道采访时说,总统泽连斯基计划解除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的职务,用国防部情报总局局长布达诺夫取而代之。 报道称,图卡说,布达诺夫有望接任乌军总司令,因为泽连斯基带着布达诺夫出席了在日内瓦的国际活动。在图卡看来,未来的乌军总司令会在那里跟基辅的西方伙伴相互认识。 一些乌克兰和西方媒体曾报道过泽连斯基和扎卢日内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华盛顿邮报》记者说,扎卢日内在国民中的支持率很高,倘若他决意从政,或许会对泽连斯基构成威胁。 Source 俄军据报进入阿夫季夫卡南部四条街道 凤凰网 1/20/2024 …

基辅市长:泽连斯基统治下的乌克兰日益独裁化 凤凰网 1/22/2024 Source 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被解职 凤凰网 1/20/2024 据《莫斯科共青团员报》网站1月20日报道,据乌克兰多家媒体援引匿名消息人士的话报道,总统泽连斯基在基辅召开的军事会议上作出了艰难的人事决策。 据称,泽连斯基决定解除扎卢日内的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职务,且未给后者在国家安全和国防委员会留下一席之地。此外,总统还决定解除沙普塔拉的乌军总参谋长职务、纳耶夫中将的联合力量行动司令职务。 ▲资料图片: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美联社) 报道称,上述被解职将领之后或将收到对他们的控诉书。该消息人士还透露,国家安全局局长马柳克将取代内务部长克利缅科,而马柳克的职位将由波克拉德接任。 但乌克兰的政治学家们在“电报”频道上说,这一切目前都还只是传闻,但解除纳耶夫的职务可能是“西方合作伙伴”提出的要求之一。 报道称,他们认为,在泽连斯基眼中,胜任扎卢日内目前职位的是国防部情报总局局长布达诺夫,但后者一直拒绝离开自己的部门。 此前,有专家推测,扎卢日内准备公开指责泽连斯基对放弃阿夫杰耶夫卡难辞其咎。 另据俄新社1月20日报道,乌克兰政治活动家图卡在接受优兔(YouTube)网站“新闻编辑室”频道采访时说,总统泽连斯基计划解除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的职务,用国防部情报总局局长布达诺夫取而代之。 报道称,图卡说,布达诺夫有望接任乌军总司令,因为泽连斯基带着布达诺夫出席了在日内瓦的国际活动。在图卡看来,未来的乌军总司令会在那里跟基辅的西方伙伴相互认识。 一些乌克兰和西方媒体曾报道过泽连斯基和扎卢日内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华盛顿邮报》记者说,扎卢日内在国民中的支持率很高,倘若他决意从政,或许会对泽连斯基构成威胁。 Source 俄军据报进入阿夫季夫卡南部四条街道 凤凰网 1/20/2024 Source 俄罗斯拟立法没收散播军方“假信息”者的财产 早报网 1/20/2024 …
沙特谈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前提 凤凰网 1/22/2024 Source 内坦亚胡拒绝哈马斯释放人质条件 坚决不撤军 早报网 1/21/2024 内坦亚胡说,如果以色列同意哈马斯开出的释放人质条件,“我们的士兵就会白白牺牲,下一个10月7日迟早会到来”。(路透社) 以色列总理内坦亚胡“完全拒绝”巴勒斯坦激进组织哈马斯以释放人质作为条件,换取结束本轮以哈冲突的要求。 彭博社报道,内坦亚胡星期天(1月21日)晚发表视频声明说,“哈马斯要求我们结束战争、从加沙地带撤军,以换取释放我们的人质。” 他说,哈马斯还要求释放去年10月7日杀害约1200人的恐怖分子,并要求哈马斯继续存在。 内坦亚胡说:“如果我们同意这些条件,我们的士兵就会白白牺牲,下一个10月7日迟早会到来,这只是时间问题。” 他说,以色列有义务争取所有人质获释,但“哈马斯提出的条件凸显出一个简单的观点,那就是胜利是无可替代的。唯有取得彻底的胜利才能确保哈马斯被消灭,并让我们的所有人质回家。” 他说,加沙地带必须实现非军事化,并置于以色列的“全面安全控制之下”。他在“以色列对约旦河以西所有领土的全面安全控制方面”,不会做出妥协。 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卫生部门星期天说,去年10月7日新一轮以哈冲突爆发以来,加沙地带共有超过2万5000名巴勒斯坦人在冲突中死亡。以色列方面说,冲突造成1300多名以色列人死亡,目前仍有100多人被扣押在加沙地带。 Source 哈马斯称10月7日袭击是“必要步骤”并承认“错误” 早报网 1/21/2024 1月21日,加沙南部汗尤尼斯遭以色列袭击。(法新社) 哈马斯称,10月7日对以色列的袭击是反对以色列占领巴勒斯坦领土的“必要步骤”,但承认,“由于以色列安全和军事系统的迅速崩溃,以及与加沙边境地区造成的混乱,发生了一些错误”。 法新社报道,哈马斯星期天(1月21日)发布一份长达16页的报告,这是该组织第一份以英语和阿拉伯语发布的公开报告,证明他们突破加沙军事边界时的袭击是正当的。 根据以色列官方数据统计的数据,他们的袭击导致约1140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平民。 哈马斯说,这些袭击是“对抗以色列针对巴勒斯坦人民的所有阴谋的必要步骤和正常反应”。他们在袭击中扣押了约250名人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