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税制意味炒房套利时代结束 分析师:细节未明朗难评估房地产税具体影响 来自 / 联合早报 | 文 / 陈婧 10/27/2021 分析师们普遍预测,作为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浙江,首提“去房地产化”的海南,以及被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深圳,成为首批房地产税试点地区的概率较高。 中国将开展房地产税试点的消息上周出炉以来,各类揣测层出不穷。受访分析师认为,在税基、税率等细节尚未明朗之前,难以评估房地产税的具体影响。这个新税制的最大意义,在于宣告炒房套利的日子一去不复返,靠房地产业拉动经济的时代即将终结。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上周六(23日)通过决定,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展开为期五年的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并在“条件成熟时”制定法律。试点地区征税对象为居住用和非居住用等各类房地产,纳税人为土地使用权人和房屋所有权人。不过,官方没有公布哪些城市将成为试点地区,也没有披露税基和税率。 分析师们普遍预测,作为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浙江,首提“去房地产化”的海南,以及被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深圳,成为首批房地产税试点地区的概率较高。部分二三线城市可能在后续试点期入选,为在全国开征房地产税铺路。 本周网上还流传一份《深圳市房地产税征收试点运行方案》,称拥有两套住房,超过人均居住面积60平米的部分,每年将按住房市场估值1.5%的税额征收,第三套房税率为2.5%,第四套为4.5%。但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前天辟谣称,文件内容为不实消息。 房地产咨询公司戴德梁行研究院副院长张晓端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预测,各个试点城市将因城施策,根据当地情况出台相应方案,税基、免征点、税率等具体操作可能各不相同。不过,从当前减税降费的大趋势来看,国家不会将税率制定得过高,以免大幅增加社会成本。 从2011年上海与重庆试点房产税算起,至今已有10年,但相关税制迟迟未能推广。分析指出,九成以上中国城市家庭拥有至少一套住房,地方政府约三分之一收入来自售地,开征房地产税将严重损害地方财政状况,也不利于当地经济发展,因而阻力重重。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两周前在《求是》杂志发文阐述如何推动共同富裕时,把“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作为加强对高收入规范和调节的手段,表明决策层开征房地产税的原因和决心。 广州中原地产项目部总经理黄韬受访时指出,经过10年发展,中国已实现脱贫,对收入再分配的需求越发迫切,这让国家决心调整房地产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以往是房地产带动经济,今后是实体经济带动各行各业,房地产只是其中一环。推行房地产税,有助于楼市去金融化、去投资化。” 张晓端也直言:“房价飞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她指出,经过近两年不断收紧调控,市场对房价快速上涨的预期已经有所调整,今后长效机制在引导市场方面的作用也会越来越明显,“即便没有房地产税改革,靠炒房获得高收益的机会也不多”。 不过,这个以收入再分配为出发点的新税制,如何在推行时避免加重低收入群体负担,是地方政府要小心拿捏的难点。 张晓端提醒,在房地产税立法与改革正式落地前的过渡期,试点房产税要留意由此带来的社会成本,例如房东是否将税金转嫁到租客身上,导致租金水涨船高,加剧无房一族的生存压力。 除了住宅,房产税征收对象可能也包括商铺和写字楼等不同类型物业。张晓端指出,如果按照持有房产的市值征税,要考虑到由此对企业造成的压力。“如果企业在一线城市的核心地段拥有商办物业比如总部楼宇等,光是缴纳房产税就会令经营成本大增,很可能削弱企业的竞争实力。” 黄韬则认为,官方通过房地产税助推“房住不炒”大方针的同时,也要避免扼杀市场活力。他说,理想的楼市配置应该是“低端有保障,中端有供给,高端有市场”,“既要让大家都吃上饭,也要允许有钱人买爱马仕和LV包包。” 《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在个人微博发文解读,房地产税试点是要促进楼市健康有序发展,不会让对国民经济如此重要的这个市场走向萧条,“它要为共同富裕多增加一个杠杆,但决非是想从房地产下刀‘杀富济贫’”。 上海重庆房产税 未明显抑制房价 …
Category: NEWS
中国官媒指房产是居民财富差距的重要原因 10/27/2021 中国官媒《经济日报》发文指出,过去多年来,房产成为中国居民之间财富差距的重要原因。房地产税改革将有利于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 这篇题为《共同富裕需要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的文章指出,过去多年来,中国房价的快速上涨让商品住房的市值不断攀升,部分家庭通过买房实现了财富的积累和增值,房产成为居民财富差距的重要原因。 文章指出,房地产税改革的方向之一在于增加持有环节税收,从而调节收入分配,将有利于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 文章写道,努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共同富裕背景下的房地产行业,将更加平稳健康发展。房地产政策将重点在防风险、保刚需、重保障、调分配等方面持续发力。 中国本月23日宣布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试点期限为五年。试点地区的征税对象为居住用和非居住用等各类房地产,不包括依法拥有的农村宅基地及其上住宅。 Source 诚招美国和加拿大法律服务代理 因公司发展需要,诚招美国和加拿大法律服务代理。 要求: 懂英语、或西班牙语、或法语。 能合法工作有社安号或工号。 无需改行, 可以兼职。 大学生和有销售经验优先考虑。 自雇生意公司发美国报税1099,加拿大T4A 有意了解详情, 请扫码加微信, 非诚勿扰! 深圳学区房“一夜入冬” 降价500万无人买 8/18/2021 在政府措施影响下,深圳市学区房交易遇冷,有房子降价500万(人民币,约105万新元),仍无人问津。 据微信公众号“央视财经”报道,京东拍卖显示,深圳福田区港中旅花园一套116平方米的学区房,起拍价1969万元,比市场价便宜了500万元左右,但是直到拍卖结束也无人出价。 …
两近地小行星含85%贵金属 储量超全地球 文 / 潘万莉 10/27/2021 (早报讯)美国太空总署(NASA)预计在2022年发射探测器,前往太阳系中最大金属小行星“灵神星”(16 Psyche)计划于2022年启动,其所蕴含的金属总价值估计高达8000兆英镑(约1万4836兆新元),不过科学家近日发现两颗近地小行星,其金属含量超过85%,其中一颗甚至超过地球上铁、镍和钴这些金属的储量。 科学家利用美国太空总署位于夏威夷的红外线望远镜设施,发现了两颗富含金属的近地小行星(NEA)1986 DA和2016 ED,他们的分析指出,这两颗行星表面的金属含量超过85%,其中一颗所蕴藏的铁、镍和钴甚至超过地球上的储量,而且距离比“灵神星”更近,是太空采矿的更佳选择。 “灵神星”是最大金属小行星,距地球约3.7亿公里,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其天体宽约226公里,可能是完全纯粹由铁和镍组成,被认为是一颗在形成过程中失败的行星剩余核心,美国太空总署预计在2022年发射探测器前往探测,探测器将于2026年抵达目的地,但不会登陆,而是绕其轨道运行并记录相关情况。 而近地小行星1986 DA和2016 ED离地球更近,分析表明,这两个近地天体的表面都含有85%的金属,如铁和镍以及15%的矽酸盐物质,进一步的分析显示,1986 DA上铁、镍和钴等金属的储量可能超过这些金属在地球上的储量,作者指出:“我们在离地球如此近的地方发现了这些‘迷你灵神’,这是值得的。” Source Space Mining: Scientists Discover Two Asteroids Whose Precious Metals …
美国动物园11只狮子感染冠病 文 / 潘万莉 10/27/2021 (早报讯)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动物园的11只狮子冠病病毒检测呈阳性。 丹佛动物园周一发表声明表示,在工作人员注意到狮子咳嗽、打喷嚏、流鼻涕和昏昏欲睡后,生病的狮子接受了鼻拭子检测,证实了阳性结果。这些感染冠病的狮子年龄介于一至九岁。 动物园动物护理人员和兽医表示,这些狮子出现轻微的症状,他们仍在密切关注。 丹佛动物园负责生命科学的高级副总裁奥科尼表示,动物园里的两只老虎以及全国各地动物园的其他大型猫科动物也感染了冠病。幸运的是,绝大多数已经完全康复。 动物园的声明表示,感染冠病的狮子并未接种冠病疫苗,但兽医计划在获得更多剂量的Zoetis动物用实验性冠病疫苗后,立即为老虎接种疫苗。 Source 11 lions at Denver Zoo test positive for COVID-19 BY OLAFIMIHAN OSHIN 10/27/2021 Eleven lions at …
美国CDC:免疫功能低下者或需打第四剂疫苗 文 / 潘万莉 10/27/2021 (早报讯)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最新指南,某些健康状况导致中度或严重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可能需要接受第四剂两剂信使核糖核酸(mRNA)冠病疫苗注射。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今年夏天的一项研究表明,与大多数接种疫苗的人相比,接种疫苗的免疫功能低下的人住院或病故的可能性高达485倍。美国疾控中心表示,在小型研究中,44%完全接种疫苗的免疫功能低下者会发生突破性感染并住院治疗。免疫功能低下的人也更有可能将病毒传播给与他们有密切接触的人。 美国疾控中心表示,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还授权对某些人进行所有三种可用疫苗的加强注射,其中包括免疫功能低下者。研究表明,加强剂量可增强某些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对疫苗的抗体反应。 这将在完成第三剂mRNA疫苗接种后,至少六个月后进行第四次注射。目前CDC没有关于第四剂的建议,但指出人们应该与他们的医生交谈以确定是否有必要施打第四针。 Source 有个黑人医生,反对Pfizer给所有的5岁小孩打疫苗! By Carwash ForFree 10/27/2021 FDA开会讨论Pfizer给5岁小孩的疫苗,有个黑人医生,讲得很有道理,他说,很大一部分小孩对新冠病毒已经有很强的免疫力,而且给小孩打疫苗,居然是为了保护成年人,不是相反,让他很不理解。我们应该给成年人打疫苗保护小孩,而不是牺牲小孩,来保护成年人。 他只同意给高危的小孩打疫苗,反对给所有小孩打疫苗。 有个医生说“herd immunity”根本就只是一个理论,没有任何实际证据表明这个会成功。 所以,Pfizer即使所有小孩打疫苗,也不能保证实现herd immunity,所以没有必要去用所有的小孩去赌博一个没有实际成功证据的理论。 Source Pfizer给5岁小孩打疫苗,故意用小针头避免心肌炎 By Carwash ForFree …
世卫:疫情离结束还早得很 须研发新疫苗 文 / 潘万莉 10/27/2021 (早报讯)世界卫生组织紧急委员会指出,冠病危机离结束还有很长一段路,并呼吁研究新一代疫苗来长期控制疫情。 法新社报道,由19位成员组成的世卫紧急委员会每三个月召开一次会议,讨论疫情和做出建议。 世卫周二(10月26日)发布声明说,紧急委员会在22日召开四小时线上会议后认为:“疫苗接种、治疗的提升都使得疫情有所进展,但根据现况分析和预测模型,大流行距离结束还早得很”。紧急委员会呼吁进一步研究可重复使用的口罩和呼吸器,以及有助于“长期控制疫情的新一代疫苗、诊断方法和治疗”,不过声明也强调:“戴口罩、维持社交距离与手部卫生、改善室内通风,仍是减少冠病病毒传播的关键。” 紧急委员会指出,持续延烧的疫情使人道紧急情况、大规模迁徙等危机变得更加复杂,因此各国应修改其准备和因应计划。 另外,紧急委员会也维持立场,认为“鉴于疫苗全球取得管道有限与分配不均,国际旅行不应要求疫苗接种证明,也不应视其为唯一条件”。 相反的,各国应考虑“应用风险基础的方法,透过解除或修改防疫措施,像是筛检与隔离并行或择一,来促进国际旅行”。 Source 抗疫一线的美国医护 为何宁可被解雇也不打疫苗? 来源:观察者网 10/27/2021 在拜登政府规定不打疫苗就不缴纳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后,在过去的几个月里,美国数千家医院要求医护人员必须接种疫苗。 据华尔街日报10月24日报道,在全美范围内,多家医疗机构正在解雇拒绝接种疫苗的员工,这些医护人员宁可辞职也不打疫苗。 受劳动力短缺的影响,这一抵抗运动导致美国部分区域的医疗机构被迫关闭。部分医护人员反对强制接种疫苗,这成为拜登政府抗疫政策遇到的诸多困难当中,最令人费解的一个。 明明是战斗在抗疫一线的美国医护人员,为什么会站出来反对疫苗接种呢? 为什么医护人员坚持不打疫苗? 美国疾控中心(CDC)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6日,美国疫苗接种完成率仅为57.5%。美国目前的疫苗接种率被世界其他许多国家远远甩在身后。这一数字普遍落后于G7国家。G7国家中开始接种最晚的日本都于26日宣布:已接种两剂新冠疫苗的人群已达总人口的70.1%。 凯撒家庭基金会(Kaiser Family Foundation)最近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对接种疫苗持“观望”态度的成年人从去年12月的39%降至9月的7%,表示“绝对不会”接种疫苗的人数比例仅从去年12月的15%降至9月的12%。 …
有个黑人医生,反对Pfizer给所有的5岁小孩打疫苗! By Carwash ForFree 10/27/2021 FDA开会讨论Pfizer给5岁小孩的疫苗,有个黑人医生,讲得很有道理,他说,很大一部分小孩对新冠病毒已经有很强的免疫力,而且给小孩打疫苗,居然是为了保护成年人,不是相反,让他很不理解。我们应该给成年人打疫苗保护小孩,而不是牺牲小孩,来保护成年人。 他只同意给高危的小孩打疫苗,反对给所有小孩打疫苗。 有个医生说“herd immunity”根本就只是一个理论,没有任何实际证据表明这个会成功。 所以,Pfizer即使所有小孩打疫苗,也不能保证实现herd immunity,所以没有必要去用所有的小孩去赌博一个没有实际成功证据的理论。 Source Pfizer给5岁小孩打疫苗,故意用小针头避免心肌炎 By Carwash ForFree 10/26/2021 Pfizer很清楚它的mRNA疫苗的短期副作用,即“心脏损伤”,为了减少5到11岁小孩的心肌炎,Pfizer把mRNA剂量降到成人剂量的三分之一,更重要的是,它还故意使用“小针头”注射。为什么? 因为小针头注射,mRNA疫苗大多数会注射在浅表的肌肉里,进入血液的mRNA就会减少,杀死心肌细胞的量就减少,所以,导致小孩心肌炎的可能减少了(刚刚好勉强达到FDA通过的benefit/risk的最低要求)。如果使用正常大小的针头,心肌炎就会高一点,就达不到FDA的要求了。 Pfizer为了达到FDA的最低要求,可谓是颇费心机。不过,故意使用“小针头”更加证实其mRNA疫苗对小孩心脏的损伤很大! 成人试验过更小剂量,但是产生的抗体比较少。 成人试验过10微克的小剂量,但是产生的抗体,跟30微克的正常剂量比较,只有41%的抗体,所以,Pfizer最终决定,成人使用30微克的剂量(不是10微克)。但是现在看来,这个剂量对于成人来说,还是太高了,副作用太大,杀死的心肌细胞太多了。 Fauci说,因为疫情太紧急,没有时间试验很多个不同的剂量,没有达到最佳剂量。基本上就是千老们,拍了一下脑袋,就决定用30微克。 幸好,Pfizer比Moderna稍微好一点,Moderna的千老,拍了一下脑袋,注射100微克的剂量,剂量太大,导致现在Moderna的心肌炎太严重,被北欧的国家全部禁止了。今年年底,北欧的国家就会公布他们的所有真实数据,Moderna的心肌炎数据会极其难看。 Moderna意识到问题很严重,赶快把booster的剂量降低到50微克,但是已经太晚了。已经有太多的人,心脏被损伤得很严重,无法挽回了。希望他们未来十年安好。 …
抗疫一线的美国医护 为何宁可被解雇也不打疫苗? 来源:观察者网 10/27/2021 在拜登政府规定不打疫苗就不缴纳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后,在过去的几个月里,美国数千家医院要求医护人员必须接种疫苗。 据华尔街日报10月24日报道,在全美范围内,多家医疗机构正在解雇拒绝接种疫苗的员工,这些医护人员宁可辞职也不打疫苗。 受劳动力短缺的影响,这一抵抗运动导致美国部分区域的医疗机构被迫关闭。部分医护人员反对强制接种疫苗,这成为拜登政府抗疫政策遇到的诸多困难当中,最令人费解的一个。 明明是战斗在抗疫一线的美国医护人员,为什么会站出来反对疫苗接种呢? 为什么医护人员坚持不打疫苗? 美国疾控中心(CDC)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6日,美国疫苗接种完成率仅为57.5%。美国目前的疫苗接种率被世界其他许多国家远远甩在身后。这一数字普遍落后于G7国家。G7国家中开始接种最晚的日本都于26日宣布:已接种两剂新冠疫苗的人群已达总人口的70.1%。 凯撒家庭基金会(Kaiser Family Foundation)最近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对接种疫苗持“观望”态度的成年人从去年12月的39%降至9月的7%,表示“绝对不会”接种疫苗的人数比例仅从去年12月的15%降至9月的12%。 华尔街日报称,美国符合疫苗接种条件的人群中有近三分之一仍未接种疫苗。卫生官员认为,一些拒绝接种疫苗的人最终会被说服接种疫苗,另一些人可能永远不会被说服,而这些坚持不打疫苗的人包含医护人员。 这一事实成为拜登政府推进疫苗接种过程中面临的最令人困惑的问题。为什么医护人员作为离病毒最近的一群人,处于抗疫的一线,宁愿被解雇也不愿接种疫苗呢? “我相信新冠疫苗会致人死亡,并且我认识因接种新冠疫苗而去世的人”卡罗尔·芬克(Carole Funk)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的时候称。 作为一名近十年的执业护士,芬克由于拒绝接种疫苗,在九月的时候失去了在弗吉尼亚州斯特拉斯堡一家紧急护理诊所的工作,但是她无动于衷,“被解雇并不足以让我克服对这些疫苗的副作用或不良影响的恐惧。”芬克说。 芬克认为,现在主流媒体、科技公司和公共卫生官员都在隐瞒有关疫苗的相关信息。公共卫生专家表示,他们可能永远无法说服像芬克这样持怀疑态度的人接种疫苗。 医疗服务提供商Valley Health的离职员工也向华尔街日报列举了一系列他们为何拒绝接种的原因,有人认为强制接种疫苗政策是制药公司搞出来的,还有人认为卫生部门尚未彻底调查出疫苗接种后会引发哪些副作用。 执业护士格林内尔说,她根本不相信接种疫苗很重要。“我找到的证据、我接触过患者的经历以及我所做的研究,都在告诉我这么对待自己的身体是不合理的。”格林内尔向美国国家公共电台说。 “疫苗减轻症状的有效率为95%,但你仍然会被感染。病毒仍然可以传播,就像未接种疫苗的人一样。”她坚称,“所以,我们是在谎言之下接种疫苗的。” 但是,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也已多次表示,与接种疫苗的人相比,接种疫苗的人感染、住院和死亡的风险都低得多。 还有一部分医护人员不接种疫苗的理由是——为了“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