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爆华尔街大佬替美中政府传话 成「季辛吉翻版」

港媒爆华尔街大佬替美中政府传话 成「季辛吉翻版」 中央社 9/27/2021 香港媒体报导,美中官方交流因局势紧张升温而放缓之际,一名华尔街大佬抢先拜登气候特使柯瑞(John Kerry)在北京密会中共高层,堪比美国前国务卿季辛吉(Henry Kissinger)1971年秘密访华之旅。 香港「南华早报」今天引述一名熟悉会晤细节的消息人士报导,高盛(Goldman Sachs)前总裁、现任巴瑞克黄金公司(Barrick Gold Corp)运行董事长索顿(John Thornton)8月底在北京会见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双方主要讨论议题包括气候变迁、新疆及恢复美中双边谈判的条件等。 索顿也是中美金融圆桌会议(China-US Financial Roundtable)共同主席。他在这趟为期6周的访中行程当中,担任美中交流的非官方管道。他先在上海停留3周,8月底再前往北京会晤中共高层,此后又前往新疆访问一周。 报导指出,COVID-19(2019冠状病毒疾病)疫情爆发后,多数外国人都被拒于中国门外,索顿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入境权利。他是这段期间极少数能在北京与中国官员会面的外国人士之一,他也因此在美中高层领导人之间传递消息和政策立场。 匿名消息人士形容:「索顿此行的性质与季辛吉的秘密访华之旅类似。」 这名人士表示:「韩正告诉索顿,中国并未寻求挑战或取代美国。中美应恢复合作,但须以相互尊重为前提,意指美国应将中国视为一个地位平等的伙伴。」 报导还指出,索顿赴中前,曾与一位深入参与美中关系事务的白宫官员讨论此行。这名官员至少2度要求索顿勿访问新疆,因为担心此举可能被解读为美国认可中国在新疆实施镇压政策。 然而,索顿的新疆之行显然受到韩正欢迎。知情人士透露:「韩正告诉索顿,他应该把在新疆的所见所闻告诉美国国会,且美国应反省自己的双重标准:美方一方面将911事件后的战争视为反恐行动,另一方面却批评中国的反恐行动是在侵犯人权。」 在气候问题上,索顿将拜登(Joe Biden)政府会希望中国怎么做告诉韩正,其中包括削减甲烷排放量。 韩正则反过来质疑美方的气候承诺,并举例美国前总统川普(Donald Trump)的政府退出巴黎气候协定(Paris Agreement)。但韩正也说,不论美国政策如何变化,中国都将持续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

习近平电贺朱立伦当选国民党主席

习近平电贺朱立伦当选国民党主席 来自 / 联合早报 | 文 / 温伟中 台北特派员 9/27/2021 学者黄介正指出,习近平虽首次在贺电中提到“为国家谋统一”,但主轴仍是和平发展,没有施压促统意味;朱立伦回应时也谈到和平发展,没有回应统一问题,说明双方都意识到统一并非当前急务。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昨天发贺电祝贺朱立伦当选国民党主席,呼吁国共两党“为台海谋和平,为国家谋统一”。朱立伦也以国民党主席当选人身份回复致谢,希望两党在“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基础上求同尊异,他也批评民进党政府採取“去中”“反中”政策,改变两岸现状。 受访学者指出,国共互动回到正轨,有利台海局势稳定;但互动成果也必须实质促进和平、改善民生,才有助国民党扩大民意基础、赢取民心并重返执政。 台湾最大在野党国民党的党主席选举成绩星期六出炉,60岁的会计学教授朱立伦以45.78%的得票率当选,击败凭清晰两岸论述与炮打执政党而人气高涨的张亚中。朱立伦一胜选就宣布,计划恢复所有两岸沟通管道和交流平台。 国民党中央昨早收到中共总书记习近平的贺电,朱立伦昨天中午复电致谢。 据国民党提供的来往信函,习近平以“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朱立伦先生”称呼朱立伦,落款名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 习近平在贺电中说,过去一个时期,国共两党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良性互动,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造福两岸同胞,成效有目共睹”。他表示,当前台海形势复杂严峻,呼吁两党坚持共同政治基础,坚守民族大义,“为同胞谋福祉,为台海谋和平,为国家谋统一,为民族谋复兴”。 朱立伦以国民党主席当选人身份复电时说,两岸关系30多年来,在国共两党努力推动下,各层面交流合作获得良性进展,但民进党执政后采取“去中”“反中”政策,“改变两岸现状,造成两岸形势险峻,使两岸人民极度不安”。 他也表示,两岸人民同为炎黄子孙,深盼今后两党在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基础上,求同尊异,增进互信融合,加强交流合作,造福两岸人民、促进台海稳定。 曾在陈水扁政府担任大陆委员会副主委、现任淡江大学战略研究所副教授的黄介正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去年补选江启臣当选后,习近平没有循例发贺电,说明大陆对其两岸路线有疑虑。 黄介正指出,习近平在朱立伦当选隔天就发贺电,用词客气尊重,显示国共互动恢复正常,有利民间更多交流与台海稳定。 他指出,习近平虽首次在贺电中提到“为国家谋统一”,但主轴仍是和平发展,没有施压促统意味;朱立伦回应时也谈到和平发展,没有回应统一问题,说明双方都意识到统一并非当前急务。 马英九政府的两岸政策核心智囊、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荣誉教授赵春山则向本报点评,朱立伦凭中道稳健的两岸路线与鲜明反独立场,取得大陆正向回应。他认为,有关贺电与复电是“国共关系发展的两封重要信函”,双方有关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交流融合、谋求和平与造福两岸民众的文字表述,将让国共回到互动正轨,有利两岸和平。 赵春山指出,两岸当前急务是处理冠病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对于国共互动对岛内政治和两岸关系的影响,他认为关键在于国共交流的成果是否带来台海和平、改善民生经济,让蓝军扩大中间选民的支持,“否则老百姓就会把怨气出在国民党身上”。 新任党主席首度在对大陆的复电内容批评民进党,两名学者都认为朱立伦点出中共对民进党反中政策的顾虑,有助建立国共互信,也回应并安抚三分之一支持张亚中炮打执政党的党员心声,有利党内整合,是经过计算的“一石二鸟”表态。但代价是立即引起民进党政府指责背离主流民意,陷入岛内政治攻防。 (记者是《联合早报》台北特派员) Source …

美国出口管制使C919客机认证和生产受阻

美国出口管制使C919客机认证和生产受阻 9/27/2021 本周的中国珠海航展上,中国C919客机并未参展。三位知情消息人士透露,由于美国严格的出口管制,导致这款飞机更难达成认证和生产目标。 据路透社报道,上述消息人士称,中国商用飞机公司无法得到供应商的及时帮助,一些备用零件甚至已经告罄。 自2020年12月起,美国要求向任何与中国军方有关联的企业出口零部件和提供技术援助都需获得特别许可,给C919计划套上了紧箍咒。 消息人士称,美国相关供应商逐渐获得许可,但这已导致中国认证速度变慢,长达数月的延迟有可能影响到早期生产。由于此事的敏感性,消息人士要求匿名。 中国商飞获得815架临时订单,但只有中国东方航空下了五架飞机的确定订单。 东方航空8月表示,预计首架飞机将在年底前交付,之后在2022年交付两架,2023年再交付两架。 “最大的障碍之一将是供应链,特别是在当前通胀、材料供应和供应商变化的背景下,”美国航空航天咨询公司Patriot Industrial Partners的航空航天供应链专家Alex Krutz说。 “供应商可能没有流动资金来进行适航认证后的改装,也不像几年前那样愿意继续支持像中国商飞这样的初始进展较慢的生产计划,”他补充说。 中国商飞落后于其最初的认证计划多年–这也是它没有带C919参加中国航展的原因之一。 “中国商飞非常专注于试飞。他们落后于计划,正在尽可能多地飞行以达到中国认证所需的最低小时数,”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路透。“尽管有这么多问题,中国商飞还是非常坚定地要获得认证,因为这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 消息人士称,C919有可能在今年年底前获得中国航空监管机构颁发的型号合格证,但会有一长串关于飞行操作的限制。消息人士说,即使在获得认证之后,中国商飞也必须进行升级。 中国商飞和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没有回应置评请求。 Source C919 reportedly faces delays over tightened US …

中国发射吉林一号高分02D卫星

中国发射吉林一号高分02D卫星 9/27/2021 中国今天(27日)14时19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高分02D卫星发射升空。 综合央视网与环球网报道,此次任务是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的第11次飞行。 吉林一号高分02D卫星是由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可获取高空间分辨率对地观测彩色静态影像,将为中国国土资源监测、矿产资源开发、智慧城市建设、林业资源普查、生态环境监测、公共应急卫生等领域提供遥感数据服务。 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快舟一号甲火箭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航天三江所属火箭公司推出的一款小型固体运载火箭,具备国际通用接口,主要为300公斤级低轨小卫星提供发射服务,具有飞行可靠性高、入轨精度高、准备周期短、保障需求少、发射成本低等特点。 Source China launches new satellite 9/27/2021 JIUQUAN, Sept. 27 (Xinhua) — China sent a new satellite into space from …

中国将减少非医学需要人工流产

中国将减少非医学需要人工流产 9/26/2021 中国国务院宣布,将减少非医学需要的人工流产,并规范不孕不育症诊疗服务,以及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用。 国务院今天(27日)在官网上发布纲要通知,宣布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推进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增补叶酸等婚前孕前保健服务更加公平可及。 中国也将增强男女两性性道德、性健康、性安全意识,倡导共担避孕责任;将生殖健康服务融入妇女健康管理全过程,保障妇女享有避孕节育知情自主选择权;落实基本避孕服务项目,加强产后和流产后避孕节育服务,提高服务可及性,预防非意愿妊娠。 由于中国人口增长大幅放缓,中共中央政治局于5月31日决定放松二孩政策。中国国务院上月20日公布有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提出降低生育成本的措施,包括取消社会抚养费,清理和废止相关处罚规定,将入户、入学、入职等与个人生育情况全面脱钩等。 中国人大常委会会议8月通过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生育三个子女,标志着“三孩”生育政策正式入法。 Source 中国修改人口计生法保障实施三孩政策 8/19/2021 中国修改人口计生法,保障实施三孩生育政策,以及配套支持措施。 据中国央视新闻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今早(20日)在会议上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规定中国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 修改后的人口计生法也规定中国采取财政、税收、保险、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 中共政治局5月在会议上提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中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中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 中国官方之后公布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实施三孩生育政策的一系列配套支持措施,包括取消社会抚养费,落实产假哺乳假。 不过,外界质疑更多中国民众会愿意生育第三胎。不少中国网民认为,养育成本等原因阻碍了生育三孩的意愿。 中国经济学家任泽平认为,在1975年至1985年出生的中国民众,才是生育第二或第三胎的主力军,并称不能指望1990年后或2000年后出生的年轻一代。 原文链接>> 中国拟修法确认三孩政策及配套措施 8/17/2021 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草案17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明确,中国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并将相关配套措施写入其中。 据中新社报道,中国现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于2002年施行,2015年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时进行了相应修改。此次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草案主要有三部分内容。 一是优化生育政策。草案规定,采取综合措施,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取消社会抚养费,删除相关处分规定,删除与三孩生育政策不适应的规定。 二是完善积极生育支持措施。具体包括五方面内容:采取支持措施,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要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围孕期、孕产期保健服务,加强对家庭婴幼儿照护的支持和指导。推动建立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提高婴幼儿家庭获得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规范托育服务。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探索设立父母育儿假。在居住社区建设婴幼儿活动场所及配套服务设施,在公共场所、工作场所按规定配置母婴设施。 草案明确,有关税收、住房、教育等方面的支持措施,在相关领域法律法规或政策中予以研究规定。 …

孟晚舟案给我们留下的10点思考

孟晚舟案给我们留下的10点思考 来源:明叔说 9/26/2021 9月24日晚,有朋友告诉我,可以关注一下孟晚舟案的最新进展。 25日凌晨,美国各大媒体全部报道了一个“重磅消息”:孟晚舟与美国检方达成延迟起诉协议。 这个协议的核心内容是: ——孟晚舟否认“有罪”,但默认存在“不当行为”; ——美国司法部放弃从加拿大引渡孟晚舟。 根据这一协议,孟晚舟可以立即结束在加拿大此前的“保释状态”,获得人身自由,可以随时回国。 与此同时,美国司法部强调,针对华为的其他指控仍在进行当中。 从2018年12月至今,加拿大司法机构应美国要求,“扣留”孟晚舟已经超过1000天。围绕孟晚舟案,华为从企业角度,参与了这场旷日持久的国际诉讼,中国、美国和加拿大围绕此案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国际外交斗争,三国民众、媒体对此案保持了持续的关注。 孟晚舟案至此已经画上了句号,根据延迟起诉协议,不出意外,美国检方将在2022年12月1日正式取消对孟晚舟的指控。 但美国检方同时表示,对华为其他指控仍在走法律程序。 围绕孟晚舟案1000多天的各方博弈,现在终于暂时告一段落了,但此案留给了我们很多思考的空间: 1)如何看待孟晚舟案的后续? 虽然孟晚舟暂时告一段落, 我们必须清楚的是,美国围绕华为对中国高科技行业的打压不会就此停止,美国纠集盟友对中国的打压、遏制和围堵不会就此停止,美国和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污蔑和攻击不会就此停止。 未来,中国的发展之路不会一帆风顺,中美博弈道阻且长,这是一场持久战。 这是我们必须有的基本认识。 2)如何评价孟晚舟的结果? 孟晚舟与美国检方达成延迟起诉协议,应该说这是双方妥协的结果。 对于孟晚舟和华为公司来说,坚持了孟晚舟是清白的这一基本立场。 对于中国来说,坚持了美国和加拿大打着司法的幌子,违反国际准则,对中国公民进行任意拘禁的基本立场。 对于美国来说,通过司法部发布的冗长声明,暗示孟晚舟承认自己有一定的过错,力图洗白美国发动此案背后的政治动机和阴谋色彩。 在当前国际政治形势下,这个结果应该是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结果。 …

外企称感受到中国经济向内转的影响

外企称感受到中国经济向内转的影响 9/26/2021 两个商业游说团体分别发布报告称,随着中国通过保持边境关闭、越来越偏向国内公司而日益向内转,在中国经营的跨国公司正感受到影响。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上海美国商会周四(23日)发出的一项年度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338个会员中,有45%表示中国严格的入境相关规定对他们的业务产生了负面影响,而超过四分之一的会员表示,他们在中国的盈利能力受到了冲击。 为了严控冠病疫情,自2020年3月以来,中国的边境基本上处于关闭状态。旅行者需要政府特别批准才能入境中国,入境后还必须接受长达28天的隔离。签证的发放非常有限,许多外籍员工只能独自前往中国,无法携带家属,因为他们的家人无法获得签证。 上海美国商会董事会主席Jeffrey Lehman表示,这使得跨国公司很难从海外派员工来中国工作,包括派高级管理人员来评估中国市场,或派驻关键的工程人才。 今年,更多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感受到政府对本地公司的偏向。参加上海美国商会在6月和7月进行的调查的公司中,有一半感到中国对本地公司有强烈的或一定程度上的偏向,比一年前的47%要高,特别是在技术硬件和软件、医药和医疗设备以及生命科学等领域。 尽管如此,接受调查的上海美国商会会员中,有70%预计未来三至五年内在中国业务的收入增长将超过其全球业务。 中国欧盟商会在周四发布的一份报告中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在其年度中国建议书中,该商会警告说,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似乎会增加。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在报告发布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正努力在经济增长与控制(疫情)之间取得平衡。在目前阶段,控制(疫情)比增长更加重要。” 中国欧盟商会表示,中国的政策偏向国有企业,而不是外国企业。在医疗设备和消防设备等领域这一点尤其明显,该商会称,注意到了公共部门采购有一项“购买中国货”的政策。 中国欧盟商会还在报告中说,中国推动国家安全和自给自足的政策有可能疏远外国企业,从长远来看可能会最终损害其自身经济。 《华尔街日报》称,中国已经在采取措施消除对其他国家的依赖,同时优先考虑将中国公司和国内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这意味着中国十年来严重依赖外国投资、人才和出口的路线发生了转变,在华经营的跨国公司担忧其技术和投资最终可能会沦为配角。 中国欧盟商会称,中国的策略可能会导致外国直接投资下降,创新步伐放缓。 伍德克称,欧洲公司还面临中国消费者中民族主义情绪的抬头,并且欧洲公司感到自己越来越容易因地缘政治因素而遭到抵制。 瑞典零售商H&M Hennes & Mauritz AB此前就在中国成为消费者抵制的对象,起因是该公司对有关中国西部棉花产区新疆强迫劳动的指控表达了担忧。 上海美国商会的调查显示,受访的零售和消费类会员企业中约有13%表示,由于中国消费者的抵制,它们已经削减对华投资计划。 这两个商会都表示,其会员企业致力在华发展,不会离开中国。上海美国商会相关调查显示,对未来五年在华商业前景持乐观态度的会员企业数目过去两年曾下降,但今年有所上升。 Source 美商务部长打算加强与中国的商业联系 …

美商务部长打算加强与中国的商业联系

美商务部长打算加强与中国的商业联系 9/25/2021 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Gina Raimondo)称,她将寻求改善美国与中国的商业联系;在中美两国在国家安全和人权问题上紧张关系日益加剧之际,她认为两国可以互利互惠。 雷蒙多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说,她计划率领美国首席执行官代表团前往海外,包括中国,寻找商机并讨论长期存在的贸易问题,不过目前还没有任何安排。 她说:“我工作的很大一部分是维护美国的企业。” 雷蒙多称,中国的经济政策以低于市场的价格补贴出口产品,对窃取知识产权的做法视而不见,使美国公司处于不利地位。她说,尽管如此,鉴于中国市场的规模,美国必须与中国展开贸易。 “这只是一个经济事实”,雷蒙多说。“我实际上认为,紧密的商业往来将有助于缓解任何潜在的紧张关系。” Source 美众议院拟立法禁中企购买美国农地 来自 / 联合早报 8/01/2021 华盛顿州共和党籍众议员纽豪斯是禁止中企购买美国农业用地条款的发起人。他说,禁止中国人购买农田以及获得农业补助,是“确保美国食品供应链安全和独立的一个步骤”。 (华盛顿讯)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过去10年,中国企业通过对美国农场和大型农业企业的收购,扩大了他们在美国农业中的存在。美国众议院拨款委员会日前在审议对农业等相关机构的拨款法案草案时,特别纳入了禁止由中国政府部分或全部控制的公司购买美国农业用地的条款。此外,已经拥有美国农业用地的中企将没有资格申请农业补助。该法案仍有待国会参众两院表决通过。 《美国之音》报道,仅在2013年,中国双汇集团收购美国猪肉加工巨头史密斯菲尔德(Smithfield Foods)的并购案中,中国企业就购得14.6万英亩(约6万公顷)的美国耕地。到2020年初,中国业主在美国控制的农业用地约19.2万英亩,价值18.58亿美元(约25.3亿新元)。这些土地可用于耕作、放牧和林业。 尽管中国拥有的美国农业用地远低于其他国家,在美国全部8.97亿英亩农业用地中所占比率也微不足道,但中国对海外农业领域的投资增速迅猛,引起了美国国会议员的警惕。美国农业部2018年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自2009年以来,中国在海外的农业投资增长了10倍以上。 华盛顿州共和党籍众议员纽豪斯是禁止中企购买美国农业用地条款的发起人。他说,禁止中国人购买农田以及获得农业补助,是“确保美国食品供应链安全和独立的一个步骤”。 艾奥瓦州共和党籍参议员格拉斯利表示,农业和粮食生产涉及国家安全,“我们必须确保我们没有大量农田受外国利益集团控制”。 目前美国只有六个州立法禁止外国人拥有耕地。这六个州包括艾奥瓦、夏威夷、明尼苏达、密西西比、北达科他、俄克拉荷马。 长期呼吁禁止外国人购买美国耕地的农户利益倡导团体“家庭农场行动”(Family Farm Action)总裁、前密苏里州副州长马克斯韦尔说,外国人或外国实体往往以高于市场价值的价格购买农场,从而推高了土地价格,使得下一代美国农民难以购得土地。 不过,美国农业部经济学家盖尔指出,考虑到中国企业拥有的美国农业用地面积不大,而且主要集中在史密斯菲尔德和2017年中国化工集团收购农业科技企业先正达(Syngenta)这两笔交易上,因此他不认为中国目前在美国的农业存在构成立即的国家安全威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