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我被杀猪盘骗走了210万美元!” 纽约人 9/16/2022 纽约布鲁克林宾臣墟区近来发生一起诈骗案,一名57岁华裔男子遭到通过社交媒体认识的华裔女子骗走210万美元,令人震惊。目前辖管警局以及布碌仑南区警署重窃罪案组警探均已介入此案展开追查。 据警方的消息称,本月11日接到了报住布鲁克林十四大道交80街的一名57岁卢(Lu)姓华裔男子的报案,说他遭遇诈骗被骗走210万美元。 据悉,该华裔男子在今年6月间先后通过社交媒体WhatsApp和Linkedin认识了自称叫陈爱琳(Ailin Chen,音译)和吴爱琳(Ailin Wu,音译)的华裔女子,随后彼此之间展开热聊,在相信了对方的美言后,卢姓男子先后多次按照华女提供的各种各样的虚假链接(Link)向对方转账。 据受害者向警方表示,在不知不觉中他已向对方总计转账210万美元。在发现自己被骗后,惊醒的卢姓华男于本月11日赶紧去当地警局报了案,并将手上的证据全部交给了警方。 对于受害者是因“情”还是“投资”之名被骗走如此巨额款项,警方并没有详细披露。但受害者接受警方调查时承认对方曾对他做出许多虚假的承诺(False Promise)。但究竟何种“承诺”,警方报告中也没有详述。 目前除了当地警局展开调查外,布鲁克林南区警署重窃罪案组警探亦已介入此案。但对于涉案骗徒是在美国境内还是境外,对方的名字是真或是假?以及“陈爱琳”、“吴爱琳”是两个人还是同一个人,警方也没有进一步详情。但连日来警探已从上述两个社交媒体上取得了文书上的证据,案件还在调查中。 近一段时间以来,纽约接连发生多起令华人受害的诈骗案,有的人遭到骗徒冒充中国公安局或驻外使领馆,以受害者涉案或欠钱为由威胁他们汇款;还有华人在社交媒体上认识陌生人后,轻信通过投资能赚大钱而上当,蒙受损失从几万元到数十万元不等。但像卢姓男子被诈骗走超过二百多万美元,此案实属鲜见。 Source 冒充沃尔玛客服电话诈骗 华女识破 侨报 9/14/2022 尽管多国联手打击电话诈骗,但这类骗局依旧是层出不穷。近日布碌仑一名高知华女遭到骗徒冒充美国最大的零售商Walmart客服打来电话,声称她申请信用卡买奶粉寄中国欠下卡债,且还准确地说出她的姓名、电话、邮箱及地址。起初华女信以为真,后来她改用英语交谈,一句英文都不会的骗徒由此漏了馅。 家住布碌仑湾脊区的魏太太本月4日下午手机响了,她见是一个免费的800电话便没接。随后她查看发现该号码是Walmart的客服电话,等此号码再打过来时她就接了电话。魏太太说,电话中一名持普通话的男子告诉她,前段时间其在Walmart申请信用卡并进行了消费,购买了三十箱奶粉寄去中国四川,由此欠下2000多元卡债,同时对方还准确地说出她的姓名、电话、邮箱以及家庭地址。 起初魏太太信以为真,因为前段时间她刚好有一张信用卡出现异常消费,被银行发现后马上通知了她,她赶紧让银行冻结了这张信用卡。因此,接到“Walmart客服电话“后,她还真的以为自己的身份信息又被盗,并申请了信用卡又盗刷。 但随后和那男子继续交谈时,魏太太越听越觉得不对劲。她说,那男子全程不会英文,就连邮编的英文Zip Code都不会说。后来对方又假装去敲门,说要跟经理汇报,而此过程中也是用中文和所谓的经理对话!至此魏太太明白了,对方是一名骗子。于是她就开始用英语和对方交流,而那骗子完全听不懂,还谎称自己是Walmart的华语部门,说自己的办公室在阿肯色州。听到这儿,魏太太笑了,她告诉对方你找错人了,还是去骗自己吧,于是挂断了电话。 对此魏太太说,现在电话诈骗真是防不胜防,来电显示号码居然都能改成大公司官方客服号码,连自己都差点上当了,也难怪老人容易上当!她希望自己的经历能让更多人知道,以提醒大家不要上当受骗。 记者随后查看了Walmart官网,发现在显著位置上就有“欺诈警告”(Fraud …
Category: Public Safety

网络交友遇诈财 华男痛失210万 世界新闻网 9/16/2022 布碌仑(布鲁克林)班森贺华人近年频繁沦为网络诈骗受害者,一华男在网上结识陌生华裔女子,在几次在线聊天后,轻信对方的话,将210万元汇至其帐户,损失惨重;市警62分局此前已多次提醒类似诈骗手法,但还是不断发生,民众应提高警惕。 警方指,针对华人最常见的诈骗手法,有假投资诈财、网络交友骗情骗财、身边亲近的人出事急须用钱、或冒充中国政府人员等,手法多样;班森贺作为网络诈骗频发的社区,这几年常有受害者被骗数千到数十万元,但这次被骗走上百万元,非常罕见。 根据报告,受害者是居住在14大道交80街的57岁卢(Lu)姓华男,在6月1日通过网络认识一名华女,两人通过社群媒体Whatsapp和领英(LinkedIn)两个平台交换信息,对方的名字在两平台分别是「陈艾琳」(Ailin Chen)和「吴艾玲」(Ailin Wu,姓名皆音译)。 卢先生与华女交谈几次后,听信对方的话,同意将款额作为某种用途发给对方;他多次打开华女寄送来的虚假网址(link),将总额210万元在线转帐给对方,之后惊觉上当,于本月11日到警局报案。 受害者指,华女一直向他作虚假的承诺(False Promise),才导致他落入陷阱,但未详细说明是哪种承诺;他将所有的对话纪录交给警方调查,由于涉及的金额较高,警方也相当重视,派出布碌仑南区勤务指挥中心的警探以重窃案件(Grand Larceny)展开调查。 目前,警方还在追查该名华女的身分,但任何涉及网络的调查本就困难,尚无法确定对方提供的是否是真实姓名、以及其身处美国或境外,恐怕难以追讨回这笔钱;警员仍鼓励民众报警,有义务让警方知道社区犯罪并将消息传递给更多人,同时也到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网站(www.ftc.gov)投诉,让联邦调查员(FBI)介入调查。 Source 冒充沃尔玛客服电话诈骗 华女识破 侨报 9/14/2022 尽管多国联手打击电话诈骗,但这类骗局依旧是层出不穷。近日布碌仑一名高知华女遭到骗徒冒充美国最大的零售商Walmart客服打来电话,声称她申请信用卡买奶粉寄中国欠下卡债,且还准确地说出她的姓名、电话、邮箱及地址。起初华女信以为真,后来她改用英语交谈,一句英文都不会的骗徒由此漏了馅。 家住布碌仑湾脊区的魏太太本月4日下午手机响了,她见是一个免费的800电话便没接。随后她查看发现该号码是Walmart的客服电话,等此号码再打过来时她就接了电话。魏太太说,电话中一名持普通话的男子告诉她,前段时间其在Walmart申请信用卡并进行了消费,购买了三十箱奶粉寄去中国四川,由此欠下2000多元卡债,同时对方还准确地说出她的姓名、电话、邮箱以及家庭地址。 起初魏太太信以为真,因为前段时间她刚好有一张信用卡出现异常消费,被银行发现后马上通知了她,她赶紧让银行冻结了这张信用卡。因此,接到“Walmart客服电话“后,她还真的以为自己的身份信息又被盗,并申请了信用卡又盗刷。 但随后和那男子继续交谈时,魏太太越听越觉得不对劲。她说,那男子全程不会英文,就连邮编的英文Zip Code都不会说。后来对方又假装去敲门,说要跟经理汇报,而此过程中也是用中文和所谓的经理对话!至此魏太太明白了,对方是一名骗子。于是她就开始用英语和对方交流,而那骗子完全听不懂,还谎称自己是Walmart的华语部门,说自己的办公室在阿肯色州。听到这儿,魏太太笑了,她告诉对方你找错人了,还是去骗自己吧,于是挂断了电话。 对此魏太太说,现在电话诈骗真是防不胜防,来电显示号码居然都能改成大公司官方客服号码,连自己都差点上当了,也难怪老人容易上当!她希望自己的经历能让更多人知道,以提醒大家不要上当受骗。 …

冒充沃尔玛客服电话诈骗 华女识破 侨报 9/14/2022 尽管多国联手打击电话诈骗,但这类骗局依旧是层出不穷。近日布碌仑一名高知华女遭到骗徒冒充美国最大的零售商Walmart客服打来电话,声称她申请信用卡买奶粉寄中国欠下卡债,且还准确地说出她的姓名、电话、邮箱及地址。起初华女信以为真,后来她改用英语交谈,一句英文都不会的骗徒由此漏了馅。 家住布碌仑湾脊区的魏太太本月4日下午手机响了,她见是一个免费的800电话便没接。随后她查看发现该号码是Walmart的客服电话,等此号码再打过来时她就接了电话。魏太太说,电话中一名持普通话的男子告诉她,前段时间其在Walmart申请信用卡并进行了消费,购买了三十箱奶粉寄去中国四川,由此欠下2000多元卡债,同时对方还准确地说出她的姓名、电话、邮箱以及家庭地址。 起初魏太太信以为真,因为前段时间她刚好有一张信用卡出现异常消费,被银行发现后马上通知了她,她赶紧让银行冻结了这张信用卡。因此,接到“Walmart客服电话“后,她还真的以为自己的身份信息又被盗,并申请了信用卡又盗刷。 但随后和那男子继续交谈时,魏太太越听越觉得不对劲。她说,那男子全程不会英文,就连邮编的英文Zip Code都不会说。后来对方又假装去敲门,说要跟经理汇报,而此过程中也是用中文和所谓的经理对话!至此魏太太明白了,对方是一名骗子。于是她就开始用英语和对方交流,而那骗子完全听不懂,还谎称自己是Walmart的华语部门,说自己的办公室在阿肯色州。听到这儿,魏太太笑了,她告诉对方你找错人了,还是去骗自己吧,于是挂断了电话。 对此魏太太说,现在电话诈骗真是防不胜防,来电显示号码居然都能改成大公司官方客服号码,连自己都差点上当了,也难怪老人容易上当!她希望自己的经历能让更多人知道,以提醒大家不要上当受骗。 记者随后查看了Walmart官网,发现在显著位置上就有“欺诈警告”(Fraud Alerts),列有包括礼物卡、税务局(IRS)、电话诈骗等多项内容,教育民众小心提防,其中的一条就写道“不要总是相信你的来电显示,诈骗者可以操纵来电显示,使其看起来像合法的公司或政府机构。”同时Walmart还建议,若民众觉得自己被骗了,可联系联邦贸易委员会https://reportfraud.ftc.gov/#/?orgcode=WMT报告欺诈,或联系所在州的总检察长办公室消费者欺诈部门(Consumer Fraud Division)。 Source 单亲妈坠求职骗局 半天痛失1.5万元积蓄 新明日报 9/14/2022 36岁单亲妈妈陷求职骗局,12小时内痛失1万5000多元积蓄,银行户头仅剩17.06元。 单亲妈妈张小姐(36岁)公开自身遭遇,希望借此提醒公众,慎防骗局。 她受访时表示,上周突然收到一个马国号码发出的手机简讯,称可提供兼职工作,时间自由,每天能赚50至500元。该简讯上还附带了一张显示网购平台虾皮(Shopee)商标的照片,联络人自称是平台的招聘人员。 张小姐回复说有意参与后,上个星期六(9月10日)早上9时许被转介联系另一名“招聘人员”,随即开始“上班”。 她先按照要求在虾皮网购平台上点赞指定的商品,每点赞一样,就可获得2或3元的回报。 “点赞几次之后,对方说我通过了‘试用期’,可以进入下一阶段,在亚马逊网购平台当‘买手’,预先垫付下单后,不仅能获得全额退款,还可收到商品价值20%的佣金。” …

单亲妈坠求职骗局 半天痛失1.5万元积蓄 新明日报 9/14/2022 36岁单亲妈妈陷求职骗局,12小时内痛失1万5000多元积蓄,银行户头仅剩17.06元。 单亲妈妈张小姐(36岁)公开自身遭遇,希望借此提醒公众,慎防骗局。 她受访时表示,上周突然收到一个马国号码发出的手机简讯,称可提供兼职工作,时间自由,每天能赚50至500元。该简讯上还附带了一张显示网购平台虾皮(Shopee)商标的照片,联络人自称是平台的招聘人员。 张小姐回复说有意参与后,上个星期六(9月10日)早上9时许被转介联系另一名“招聘人员”,随即开始“上班”。 她先按照要求在虾皮网购平台上点赞指定的商品,每点赞一样,就可获得2或3元的回报。 “点赞几次之后,对方说我通过了‘试用期’,可以进入下一阶段,在亚马逊网购平台当‘买手’,预先垫付下单后,不仅能获得全额退款,还可收到商品价值20%的佣金。” 根据要求,张小姐必须先把货物的标价转账到指定的银行账户,然后点开对方提供的链接,到网页中下单。打开网页后,张小姐就能看见已有一笔等值的余额让自己下单。不过,记者发现,该网页的网址与亚马逊官方网址有别。 张小姐按照指示“工作”后,前面几次数百元的订单,确实收到了退款和佣金,不过之后对方却以订单出错为由,要求她购买更贵的商品“补救”,才能取回之前的钱。为了取回本钱,张小姐一再下单,而对方每次都承诺是“最后一次”。 短短12小时内,张小姐转了1万5610元给对方,当对方还是继续要求“加码”时,她已无能为力,也不再相信对方了。 张小姐怀疑自己坠入了骗局,于是报警。警方受询时证实接获报案,并已展开调查。 完整报道,请翻阅2022年9月12日的《新明日报》。 Source 警惕!北美华人圈“杀猪盘”的话术和防骗指南 倍可亲 9/04/2022 一种名叫“杀猪盘”的诈骗方式最近在北美华人圈中频繁出现。通过营造“人设”、运用话术,诈骗集团成员设下骗局,引诱对方进行“投资”。 “你是Sandy吧,这周六我想让你做我的私家厨师,”这是记者于上个月收到的一条手机短信。对方在两个小时内连续发了三条短信,让记者快点回复,并质问记者为什么收到短信不回复。 当记者回复自己并不叫Sandy,并礼貌询问对方是否打错了电话之后,对方表示要和自己的助理确认下,接着又道歉说是助理给自己找私家厨师时提供了错误的电话。 “认识皆是缘”,对方继续发来短信,希望和记者保持联系。并开始询问年龄、工作背景、来美国多久了。记者没有及时回复,而对方则在短时间里把自己的身份、背景、职业、年龄、收入等通通讲了出来。对方给自己塑造的形象是一位成功的中年商人,“助理”等字眼在对话中出现了好几次,目前在洛杉矶居住,是为了“开拓海外市场”。 记者一周后试图再次联系这位商人,但对方显然对记者失去了兴趣,也不再回复记者的问候短信。又过了一段时间,记者发现连这个电话号码都不复存在。 这样的短信这几个月在美国频频出现,记者的朋友中几乎都收到过类似的消息,消息来自手机短信、Whatspp、telegram、LinkedIn私信等,不一而足。 …
新州邮差偷包裹里的手机 卖了1.2万元私吞 世界新闻网 9/13/2022 美国检察官塞林格(Philip R. Sellinger)宣布,新泽西州一名伊丽莎白(Elizabeth)市区邮务人员12日承认,她从工作的邮局邮件中,偷走大量手机转售图利。 该邮务人员是26 岁的哈钦森(Nyasia Hutchinson) ,预订 2023 年 1 月 31 日被判刑,届时将面临最高 5 年监禁和 25万美元罚款;哈钦森在联邦地方法官巴斯克斯(John Michael Vazquez)面前承认一项邮政雇员盗窃邮件的罪名。 根据本案文档和法庭陈述,哈钦森2018 年 5 …
数字惊人…未开电源电器「吃掉」家庭电费近四分之一 世界新闻网 9/13/2022 电器不用时如果不拔掉插头,仍会耗电,有「电力吸血鬼」(energy vampires)之称;根据能源情报署(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今年6至8月全美电价比去年同期上涨3.9%,高通膨下,放任电器24小时插电,增加的电费很惊人。 国家资源保护委员会(National 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估计,家用能源将近四分之一被未开电源的电器所消耗,北加一般家庭每年因「电力吸血鬼而花费 210 至 440 美元,全美更因此平白浪费190 亿美元;该委员会列出闲置耗电前十大家电用品,包括鱼池设备、热水循环泵、数字视频转换盒(set-top box)、免提器和立体音响等影音设备、风扇、全天候照明、电视、水族箱、台式机、网络调制解调器。 此外,几乎人人每天都为手机充电,插上电源线就上床睡觉,超时充电,也白白耗电。 家里另有其他电器用电量更大,不用时更应该拔掉插头;主要包括中央空调、热泵(Heat Pump)、热水器、烘衣机、抽水机(Water Pump)、单空间电热器(space heater)、吹风机、电烤炉(Electric Range,烤箱加火炉)、冰箱、天花板风扇、钨丝灯、洗碗机、熔炉风扇(Furnace Fan)、毛巾电热架(Heated Towel …
洛县钻石吧1房客遭驱逐 愤而放火烧屋 案发社区华人多 世界新闻网 9/12/2022 洛杉矶县圣盖博谷东区钻石吧市(Diamond Bar)上周末一封闭社区发生火灾,洛县消防局核桃/钻石吧分局消防员紧急扑救。据该局值班人员说,确定是人为纵火,幸好未有人员伤亡,但官方报告尚未出来。据自称为彼特(Peter)的房东表示,他确定火灾是房客纵火,数月前已经开始进行房客驱逐程序。 社区居民则称,纵火房客有精神问题,晚上大声喊叫惊扰邻居,但没想到会放火烧住宅。该社区有不少居民是华人。 火灾发生在钻石吧东边,靠近57号公路,位于Golden Springs街23600号街区,是一个封闭的全二层楼公寓(康斗)社区,名为「钻石吧村庄」(The Village at Diamond Bar )。火灾于9月10日(周六)晚9时10分左右发生。现场房屋中介贾西亚说,起火住宅是C号楼18号单元,房客是非裔男子,年龄35岁左右。 房东彼特在接受主流媒体采访时表示,他的房客于一年前租下单元,但表现很疯狂(crazy),于是在2022年5月他向法庭申请房客驱逐令,5月开始进入驱逐程序。最后驱逐通牒在9月8日。他非常确定是房客纵火,不愿透露房客姓名。 该场火灾经过大约一个小时扑救,火灾熄灭。火灾后,起火单元室内一片狼藉,几乎全毁,屋顶已经烧穿,楼下堆积不少遭火烧的家具或生活用品,院内物品充满燃烧气味。 该社区一名华人女房客表示,她所住地点距离火灾单元相距两个楼盘。她说遭驱逐房客是非裔,35岁左右。迁入住宅后,表现异常,可能是心态有问题,深夜大声喊叫,惊扰周边邻居。有时从窗子向外扔东西,还向楼下公共泳池投污秽物,导致泳池不得不关闭清理。社区居民因此多次投诉。她也猜测是疯狂房客纵火,原因与驱逐有关。这名女房客表示,社区华人住户不多,而据她所知,多年来社区并未发生过火灾。 一名华人男子表示,他不住在案发社区,只是有购买物业出租,出租单位每月租金在2000元左右。社区发生火灾已经在群组朋友圈传开。对于房客焚烧住宅,他表示,不确定是什么原因导致火灾。 据称,纵火房客已经被警方收押,纵火原因尚在调查中。 「钻石吧村庄」封闭社区发生房客纵火,有不少居民倾向于是因为房客无法按时交租,才最终酿成火灾。有人并留言表示,类似情形曾在各处多次发生,令人不安;若房客无法支付房租,就不能在租屋内居住,也无权毁坏房东物业。也有居民称,房客应在能负担得起的地方居住,地主是在做出租生意,不是折扣生意。 华裔市议员周柏华(Andrew Chou )说,「钻石吧村庄」社区以康斗为主,有的被屋主用来出租。2021年9月,因考量到社区住宅年久失修,结构安全问题,以及白蚁造成危害。市府曾要求该社区150个单位的所有居民搬离。但后来因为居民要求,经过重新评估后,撤销撤离令。他认为,火灾在每个城市都会发生。 记者试图联系物业房东未果。 …
包竟这样被盗 华女气得崩溃跳脚大哭 世界新闻网 9/12/2022 近日,一段据称是华人在洛杉矶县圣盖博市夏威夷超市停车场被抢劫的视频传遍社交媒体和网络。视频中只见一名讲中文的女子在车旁气得跺脚哭诉,旁边还有好心人相劝。本报记者12日走访案发地,独家获取监控,视频还原了当时案发的全过程,这名华人女子竟神不知鬼不觉地被盗走了提包。 一则在社交网络疯传的视频显示,在圣盖博市(San Gabriel)夏威夷超市停车场,一名年轻的女子站在一辆红色轿车旁大哭,超市推车上还有未装上车的物品。通过视频中的多人对话,猜测年轻女子的手提包丢了。 视频中有一中年女子操大陆口音,劝导说,「别哭了,你哭没用。」「你先把东西放在车上,省点力气,安静等你爱人来。」另一名年轻男子表示,可以借电话让她打电话给爱人,并安慰道,「没事,慢慢来。」 那名中年女子劝导年轻女子说她也曾被抢,包包里有六张银行卡,包括储蓄卡(Debit Card)。她建议年轻女子要赶快挂失银行卡。当时自己一个一个挂失卡到凌晨两点多,驾照也要重新去DMV补办,「真费劲。」中年女子还说,「我一个女人,我喜欢我那大LV包,我怎么也不敢拿。」 对此,夏威夷超市负责人Andy表示,确实有此事,不过不是网络上传言的女子被抢劫。事情发生在9月7日下午,当时有警察来查案,并调取监控。监控录像显示,当时该名女子购物完推车至自己的红色轿车旁。她的车子停在离超市较远靠近马路的停车位上,车子右边停着一辆银色车子。 视频显示,女子陆续将推车上的物品放在后备箱,期间似因收拾车子物品,反复打开车子前后两侧车门。刚开始她还记得开车门后再将门马上关闭,但后来似乎疏于防范,将副驾驶位的车门打开后,就没有关上。 此时旁边银色车子上下来一名西裔壮汉,他先是观察了旁边的车子和女子,再将挨着女子车一侧的车门打开。借着车门掩护,在受害女子副驾驶门大开的情况下,将女子的包包盗走。 当女子将物品差不多装完后备箱之后,回头去副驾驶座位一看,发现自己的包包不见了。她先是前后查看车内是否有包包,但怎么样也找不到,后来意识到包包被盗,瞬间崩溃大哭。 接下来便有了前述在网络和社交媒体转传,由路人拍的视频。 据悉,女子被盗的包包中有手机、信用卡等,没有现金。夏威夷超市另一角度的监控清楚拍下了作案人员车辆的牌照,交由警方处理。 夏威夷超市负责人Andy说,最近不管是哪个购物商场,这类盗窃案很多。夏威夷超市已经加强警戒,不仅有拿着真枪实弹的保安人员巡逻,还有负责推车的工作人员里外注意,一旦有可疑人员,立刻上报。他也提醒民众在购物时,要锁好车门,注意周围可疑的车辆和人员。 Source 驾车返家疑遭跟踪 华人机智兜圈甩脱 世界新闻网 9/11/2022 居住内陆的华人江先生晚上与太太返家时,遭遇可疑车辆一路跟踪;江先生保持警惕没有直接返家,而是与可疑车辆兜圈子最终将其甩脱。江先生表示,也有亲友发生过类似情况,提醒大家开车回家时,一旦发现可疑车跟随勿要先返家,或者直接开往当地警局报警。 江先生将这一遭遇告知东谷市华协的群组成员,提醒多加小心。记者联系到江先生,他说,9月5日晚7时左右,他与太太到社区中心健身,大约晚8时许驾车返回安大略市住地。他说,刚从停车场出来时,看到一辆车跟随,起初并未在意。当时他驾驶一辆雪佛兰电动车,以为对方想超车,就礼貌停车让对方先行。但是对方也停下来,并没有超车的意思,且与江先生的车始终保持两至三个车位的距离。 江先生继续驶往住地,对方就一路跟随,江先生起疑,考虑到近日案件多发,心里顿了一下。又开了一段路,对方还在跟随,这时江先生几乎确定对方不怀好意。到了社区接近家门时,江先生也没有停车,而是继续向前走。由于江先生家距离安大略市警局不远,若是对方继续跟随,他就直接开到警局。双方绕了很长时间后,江先生停在一个有信号灯的街口右边车道,打算向前或转右走。这时可疑车也跟了过来,停在左边相隔一个线道的车道上。江先生见状直接右转,往前冲了一段距离停下来,再看可疑车已经消失,没有跟随,松了一口气。但江先生不敢大意,又继续向前行驶一段路,最后确认可疑车已经消失,这才绕了几圈后返回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