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星舰第5次试射 升空后成功「筷子夹火箭」归位

SpaceX星舰第5次试射 升空后成功「筷子夹火箭」归位 世界新闻网 10/13/2024 星舰推进器成功返航,以被形容为「筷子夹火箭」的技术回到德州的原发射台。(撷自YouTube@VideoFromSpace) 富豪马斯克创立的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13日上午在德州波卡契卡的SpaceX私有太空港发射「星舰5号」。这是星舰太空船与推进它的超重型火箭第5次试射,飞行于墨西哥上空,推进器并成功返航,以被形容为「筷子夹火箭」的技术回到德州的原发射台。 这是星舰迄今为止最大胆的试飞。重约250吨的推进器,在发射后3分40秒后,利用第一节引擎的开关,仿佛变魔术般的将让整个机身回收地球。 联邦航空总署(FAA)批准这项试飞,表示SpaceX已满足这次次轨道飞行的所有安全、环境等方面许可要求。发射窗口自美东时间13日早上8时起,开放30分钟。 纽约时报报导,SpaceX这次试飞是首度计划让超重型(Super Heavy)助推火箭回到德州的发射地点,并经由发射塔上被称为「筷子」的机具在空中捕捉。 星舰第4次试射是在6月,照原定计划溅落印度洋。 SpaceX的星舰12日在德州波卡契卡的私有太空港「星际基地」第5次试射。(路透) 中央社德州波卡契卡13日综合外电报导 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今天在德州进行「星舰」(Starship)太空船第5次试射,并首度成功利用发射塔的机械手臂「捕捉」回收第1节的超重型助推火箭,这种回收方式堪称前所未见。 本次试射的星舰系统是由2节舱体组成,包括「超重型」(Super Heavy)助推器,以及「星舰」的火箭。路透社报导,「超重型」助推器于美东时间早晨7时25分从SpaceX位于德州波卡契卡(Boca Chica)的私有太空港「星际基地」(Starbase)发射升空,将第2节「星舰」送上澳洲以西印度洋上空的轨道,之后「星舰」将尝试再度进入大气层,最后溅落水面。 超重型助推器在离地约74公里的高度与星舰分离,随后在发射塔的2具大型机械手臂协助下,被捕捉回发射区域,并尝试着陆。 机械手臂成功接住助推器后,SpaceX首席执行官马斯克(Elon Musk)兴奋地在社群媒体平台发文说:「发射台接住火箭了!」 据报导,「星舰」的前3次试射皆以失败告终。上一次是在6月,当时星舰照原定计划溅落印度洋。 Source 中国官方示警:网络设备3迹象 恐是境外网攻后门 世界新闻网 …

圣母峰又长高了 研究发现1原因 把山往上推

圣母峰又长高了 研究发现1原因 把山往上推 世界新闻网 10/01/2024 最新研究表明,圣母峰高度增加了15到50公尺,因为河流侵蚀底部的岩石和土壤,会再把山往上推。 (路透) 最新研究表明,圣母峰高度增加了15到50公尺,因为河流侵蚀底部的岩石和土壤,会再把山往上推。 BBC报导,伦敦大学学院研究人员说,圣母峰75公里外的阿伦河陆地面积减少,导致圣母峰每年上升2毫米,这有点像从船上扔一堆货物,船变轻也会浮更高。 当阿伦河流经圣母峰时,地壳(也就是河床)会剥落物质,导致地壳下一层的地函(地壳底下的下一层)承受的力减少,变薄的地壳就可以延展,向上浮动。 这个效应被称为「均衡反弹」(isostatic rebound)。该项发表在《自然地球科学》的研究指出,这股往上推的力量,导致圣母峰和其他附近的高峰变高,包括世界第四高峰洛子峰(Lhotse)和第五高峰马卡鲁峰(Makalu)变高,至少增加了15公尺,最多可能增加50公尺。 圣母峰目前高度为8849公尺。 共同作者福克斯(Matthew Fox)向BBC表示,「圣母峰和附近的山峰正在增加高度,因为均衡反弹让它们提升的速度,胜过于侵蚀导致它们减少的速度」,「我们通过GPS仪器,发现山峰每年升高约2毫米,现在已经比较知道背后的驱力」。 据了解,在约5000万年前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形成喜马拉雅山,而板块构造仍然是其持续上升的主因。不过,研究小组表示,阿伦河网才是让山脉长高的因素。 圣母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境,阿伦河从西藏流入尼泊尔,跟另外两条河流汇合成科西河,再到印度跟恒河汇合,而阿伦河流经的山脉很陡峭,它也冲刷掉许多岩石和土壤。 主要作者之一的中国地质大学教授韩旭(Xu Han,音译)称,圣母峰的高度变化,确实凸显地球表面的动态特性,阿伦河的侵蚀和地函向上压力的相互作用,给山推动力,把它推更高。 不过,未参与研究的爱丁堡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的辛克莱(Hugh Sinclair)教授表示,河流切割的确切数量和时间尺度等,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过这研究表明圣母峰海拔和河流有关的可能性,见解令人兴奋。 Source SpaceX佛州升空 接回2滞留太空人 预定明年2月返回地球 …

美公司和行业专家担心核聚变领域被中国赶超:他们要赢了

美公司和行业专家担心核聚变领域被中国赶超:他们要赢了 观察者网 9/27/2024 “数十年来,美国在核聚变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现在,中国有望赢得这场竞赛。”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9月19日发文渲染中美间的高科技竞争。 文章称,新的核聚变公司在中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中国在核聚变领域的投入也超过美国,这令美国公司和行业专家愈发担心,美国在清洁能源方面正在逐渐丧失在该领域的早期领先优势。 核聚变技术指的是氢同位素氘和氚在极高温条件下发生聚变并释放能量。在地球上,核聚变的原料储量极其丰富,几十年来,这种技术一直被认为有潜力提供大量无排放电力,且不会产生长期放射性核废料。 近年,多国可控核聚变逐步从实验堆迈入工程堆阶段。不过,迄今为止开发出来的机器所产生的能量仅勉强够烧开一壶水。 美国能源部聚变能源科学办公室负责人阿兰(Jean Paul Allain)告诉CNN,中国政府正大力支持该领域,估计每年在核聚变上投入10亿至15亿美元。相比之下,拜登政府每年的投入仅为8亿美元左右。 “对我来说,比开支更重要的是他们做这件事的速度有多快。”阿兰说。 文章指出,美国自20世纪50年代初便开始解密核聚变能源研究,但起步较晚的中国近年来加快步伐赶超。《日经新闻》发布的行业数据显示,自2015年以来,中国的核聚变专利数量激增,目前已超过其他任何国家。 文章称,上海初创企业能量奇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能量奇点”)只是中国飞速发展的一个例子。 成立于2021年的能量奇点仅用3年的时间,就设计、研发和建造了洪荒70装置,成功实现等离子体放电。这是全球首台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也是全球首台由商业公司研发建设的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创造了全球超导托卡马克装置研发建造的最快纪录。洪荒70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产化率超过96%,其全部磁体系统均采用高温超导材料加工建造,凸显了中国核电技术的“长期积累”。 洪荒70成功放电 视频截图 托卡马克装置是一种高度复杂的环形机器,该装置采用高温超导(HTS)材料来包裹被加热至太阳表面温度以上的同位素等离子体,有望成为核聚变发电厂的核心设备。 文章称,对于一家研究世界上最难物理学难题之一的新兴公司来说,能量奇点对未来非常乐观,这种乐观源于它的底气。据联合创始人杨钊透露,该公司迄今已获得约1.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7.8亿元)的资金支持。此外,该公司研发的洪荒70装置还采用了高温超导磁体,为全球首例。 未来,能量奇点将投入研发下一代强磁场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洪荒170。该装置以实现氘氚等效能量增益(Q)大于10为目标。该公司的目标是在2027年完成洪荒170装置建设。届时,洪荒170将会是全世界尺寸最小、成本最低的能够实现10倍能量增益的托卡马克装置。 美国核聚变工业协会(FIA)首席执行官霍兰德(Andrew Holland)说,相比之下,美国的托卡马克装置已经老化,需要依靠日本、欧洲和英国的机器来推进研究。 霍兰德表示,中国正在建设一个耗资5.7亿美元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园区,预计2025年完工。 “我们没有类似的园区。美国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国家实验室(PPPL)已经对其托卡马克进行了10年的升级改造。美国另一个运行中的DIII-D托卡马克也已经有30年的历史。”他强调,美国国家实验室压根没有现代化的核聚变设施。 位于安徽合肥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园区效果图 “庐阳发布”微信公众号 文章认为,随着中国在科研方面的投入,托卡马克概念也在迅速发展。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实现1056秒的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体运行,这是目前世界上托卡马克装置高温等离子体运行的最长时间。有消息人士透露,测试的温度是7000万摄氏度。 英国原子能机构的马斯洛夫(Mikhail …

中国计划2035年在月球建设无线网络

中国计划2035年在月球建设无线网络 早报网 9/26/2024 中国官方宣布将在2035年构建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通过地月一体化信息网络实现无人探月、载人登月等。 综合央视新闻和光明日报报道,中国国家航天局星期二(9月24日)说,在完成嫦娥六号任务后,中国探月工程还将通过两次发射任务,为国际月球科研站打基础,最快将在2026年执行第一次发射任务。 按照计划,中国将在2026年将发射嫦娥七号,2028年前后将发射嫦娥八号。 中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卞志刚说,嫦娥七号是对月球南极的环境和资源进行勘测,嫦娥八号是要验证月球资源的就地利用技术,也要为后面的月球科研站的建设奠定一个基础。在2035年前后,要建设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 据介绍,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将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基本型建设,将以月球南极区域为中心,具备百公里范围的科研作业能力。通过地月一体化信息网络,实现无人探月、载人登月、国际合作等多任务间互联互通互操作。 第二阶段是在2050年前,建成以月球轨道站为枢纽,以月球南极站为中心,以月球赤道、月球背面为探测节点的月球综合站网,形成长期无人、短期有人、功能完善、持续稳定运行的大型综合科研平台。 卞志刚说:“在月球上肯定会有无线网、能源,至于能不能种菜,科学家们还在研究,嫦娥八号有可能会搞这方面的科学研究。” 卞志刚还说,中国计划2025年发射天问二号,实现小行星探测和采样返回;2028年前后将开展天问三号任务,通过两次发射,实现火星采样返回;2030年前后将发射天问四号,开展木星系探测。 Source 中国科技自主程度到哪?英媒拆解华为擎云L540笔电分析 世界新闻网 9/26/2024 华为擎云L540笔电。(取材自华为网站) 中国要求公部门扩大采购国产半导体的行动,在华为最新款笔记型电脑「擎云L540」显露无遗。这款笔电多数最重要的芯片为中国设计、配备中国生产的操作系统,尽可能排除外国制的零组件和软件,也已接获大量的政府部会与国营集团订单。 英国金融时报(FT)报导,中国举国政府和国营集团都正加码采购这款电脑,擎云L540也已成为中国「新创」行动的招牌。过去数十年来,中国都梦想能创建国内科技供应链,特别是半导体等基础零组件,进展迄今缓慢,但美国加强禁运高科技产品,已刺激北京当局加码努力,以庞大的国家支出与财务支持、搭配由上到下的命令,采购当地科技产品,特别是芯片。 从中国3月下达命令以来,中央部会已从过去完全采购搭载英特尔(Intel)和超微(AMD)处理器的笔电,转向所采购的75%笔电,都装配有华为、上海兆芯及数字飞腾(Phytium)等中企生产的芯片,华为「擎云L540」已赢得其中多数订单。 擎云L540内含大量「中国IC」 FT与研究机构TechInsights合作拆解擎云L540,揭露这款笔电的零组件中国国产化情况。TechInsights查看了「擎云L540」主板的五个元素。 处理器:这款笔电采用的「麒麟9006C」处理器,放置在SK海力士的内存芯片下方。TechInsights表示,「麒麟9006C」是由台积电2020年8月10日当周在台湾以5纳米制程生产,华为已在美国制裁令生效前囤积大量这款芯片。 固态硬盘:TechInsights指出,「擎云L540」内的512 GB固态硬盘是由SK海力士于2020年12月14日当周制造,可能是在中国的厂房制造,封装日期则是在美国制裁令生效、理应切断对华为供应的日期之后。SK海力士表示,严格遵循美国的出口管制措施,也在制裁令宣布后,中止与华为之间的交易。 WiFi/蓝牙:「擎云L540」的WiFi和蓝牙功能是由海思半导体(Hisilicon)的另一款芯片驱动。 …

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追思会 25日上海举行

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追思会 25日上海举行 世界新闻网 8/26/2024 华裔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于美国时间8月4日在旧金山逝世,享耆寿97岁。(图/取自澎湃新闻微博) 华裔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于美国时间8月4日在旧金山逝世,享耆寿97岁。据澎湃新闻报导,李政道悼念追思会于8月25日在上海举行,李政道长子李中清和长孙李善时亦都在场。 澎湃新闻指,李政道悼念追思会由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物理学会、美国物理学会、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学联合会、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共同举办,主会场设在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并在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图书馆设分会场。同时,「缅怀李政道先生」专题网站也直播悼念追思会现场。 此前,「李政道先生追思会」8月11日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举行,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梁晨教授曾代李政道长子李中清作为李政道先生家属代表宣读其以「我永远会是你的一部分,你永远会是我的一部分」为题的致词。 李中清在文章写道,「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天里,爸爸还会说,我永远会是你的一部分,你永远会是我的一部分。尽管这个时候只有家人在身边,但我想,父亲这句话既是说给我,更是说给他多年来的各位老师、同道、朋友、永远的科学和祖国。」 公开数据显示,李政道于1926年11月24日出生于上海,原籍江苏苏州,是一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同时也是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李政道自1943年起,先后就读于浙江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随后于1946年进入美国芝加哥大学,直至1950年拿到博士学位后,先后在芝加哥耶基斯天文台、加州大学物理学系工作。1953年起,在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历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而后在1960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1963年,入籍美国。 值得注意的是,李政道长期从事物理方面研究,在量子场论、基本粒子理论、核子物理、统计力学、流体力学、天文物理等领域中做出成果。其中,在1956年,李政道与杨振宁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论断,翌年经实验验证后,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和爱因斯坦科学奖。其研究工作对粒子物理学和量子场论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此外,澎湃新闻指出,李政道过去在人才培养方面也贡献良多,他曾建议中国设立「少年班」、「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CUSPEA)、博士后制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而这些项目、机制培养了无数科学、技术和商业等人才。 另,英文科学期刊《Nature》(自然)杂志近期从多个维度深入介绍李政道指出,李政道作为杰出物理学家在中美物理学交流和科学与艺术融合方面的卓越贡献,是一位充满艺术气息、极具创意且勇于突破界限的物理学家。「李政道无疑是一位真正的科学巨匠,他的遗产将持续激励新一代科学家砥砺前进。」 澎湃新闻报导,李政道悼念追思会于8月25日在上海举行,悼念人群依次慰问李政道家属。(图/取自央广网) 图为1984年5月18日,李政道(右一)在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作学术报告。(新华社) 李政道辞世后,浙江大学师生自发悼念校友李政道。(中新社) Source 李政道追思会 长子忆父亲教育 「做人有所作为、勿追名利」 世界新闻网 8/25/2024 8月25日,著名华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悼念追思会在上海举行。图为悼念追思会通过历史照片介绍李政道先生生平。 (中新社) …

李政道追思会 长子忆父亲教育 「做人有所作为、勿追名利」

李政道追思会 长子忆父亲教育 「做人有所作为、勿追名利」 世界新闻网 8/25/2024 8月25日,著名华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悼念追思会在上海举行。图为悼念追思会通过历史照片介绍李政道先生生平。 (中新社)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月初在旧金山去世。「李政道先生悼念追思会」25日在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举行,各界人士与李政道家人等共聚一堂,表达深切缅怀。 综合中新社、澎湃新闻报导,走进追思会现场,李政道生前曾多次引用的「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两句诗中的8个字——「细推物理 何用浮名」定格在大屏幕上,人们起立默哀。  李政道先生长子李中清代表家人,对社会各界在李先生辞世后给予家属的慰问和支持表示感谢。「父亲教导我探索知识、追求真理,专注工作、谦逊为人、富有责任心、保持民族自豪感、正直为人、欣赏艺术、重视家庭与友谊,以及追求有所作为,而不是追逐金钱,物质与浮名。在生命的最后几天里,爸爸还说,『我永远会是你的一部分;你永远会是我的一部分』。尽管这个时候只有家人在身边,但我想,父亲这句话既是说给我们的,更是说给他多年来的各位老师、同道、朋友,永远的科学和祖国。」 在李中清看来,李政道向来重视家庭,不过在退休后,他才得以将更多时间留给自己和家人。2014年,李政道搬离待了61年的纽约,去旧金山与儿孙相邻。李政道有两个儿子、七个孙子和一个曾孙。他常沐浴在加州的阳光下,独自在金门大桥海边漫步。 李政道长孙李善时尤记得,爷爷有3个爱好。「小时候,热爱物理的爷爷全身心投入物理研究,当他在家的时候,经常在书房里花大量时间手写物理计算,写满了好几页纸和笔记本。」  「爷爷的另一个热爱是投身教育发展,培养下一代的学者,并促进各国之间的科学合作。」李善时透露,闲暇之余,李政道会专注于他的第三个爱好——写生和艺术,「他经常为奶奶画一些他所到访过的景点风景画。奶奶去世后,他还为家里其他人画画。」  李善时说,在旧金山的退休岁月里,祖父常重复一句话:「今天是美好的一天,昨天如此,明天亦然。」 李政道先生的夫人秦惠䇹1996年11月去世后,葬于苏州吴中区东山镇华侨公墓万隆墓区。「生命的最后阶段,父亲反复地说他多么爱我们,也愈来愈多地谈到与母亲团聚和回家的愿望。」李中清感慨,如今,父亲和母亲将达成心愿了。今年11月,李中清将和家人带着父亲的骨灰回到苏州,举行安葬仪式。 8月25日,著名华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悼念追思会在上海举行。图为追思会现场。 (中新社) Source 首位华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李政道在旧金山逝世 享耆寿98岁 世界新闻网 8/05/2024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传在旧金山逝世,享年98岁。(取材自清华大学网站) 根据中国媒体澎湃新闻报导,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因病医治无效,于8月4日在旧金山逝世,享耆寿98岁。 …

中国科学家发现一吨月壤可产逾50公斤水

中国科学家发现一吨月壤可产逾50公斤水 早报网 8/25/2024 中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一吨月壤可生产出超过50公斤的水。图为7月23日泰国曼谷的一场展览会上展出中国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样品。(新华社) 中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一吨月壤可生产出超过50公斤的水。 综合新华社和《科技日报》报道,中国科研团队对嫦娥五号月壤不同矿物中氢含量研究得出的新结论,一吨月壤有望生产出51至76千克的水。此成果的研究论文星期四(8月22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创新》。 这份论文由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航天五院钱学森实验室、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南京大学等单位科研团队合作完成。 科研团队在研究论文中提出一种基于高温氧化还原反应生产水的全新方法,认为此方法可利用月壤大量产水。 据介绍,水是建设月球科研站及未来开展月球星际旅行,保障人类生存的关键资源。嫦娥五号月壤中,月壤玻璃、斜长石、橄榄石和辉石等多种月壤矿物中含有少量水,但这些矿物中的含水量极其稀少,难以在月球原位提取利用。 科研团队经过三年的深入研究和反复验证发现,月壤矿物由于太阳风亿万年的辐照,储存了大量氢。在加热至高温后,氢将与矿物中的铁氧化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单质铁和大量水。当温度升高至1000摄氏度以上时,月壤将会熔化,反应生成的水将以水蒸气的方式释放出来。 经多种实验技术分析,科研究队确认,一吨月壤将可以产生约51至76千克水,相当于100多瓶500毫升的瓶装水,基本可以满足50人一天的饮水量。 Source 震后火山喷发 俄科学家警告规模近9.0潜在强震 世界新闻网  8/18/2024 堪察加半岛东部外海发生规模7.0地震后不久,舍维留奇火山随即开始喷发。(美联社) 俄罗斯最活跃火山之一、位在其远东地区堪察加半岛的舍维留奇火山今天喷发,喷出的烟灰直冲5公里高天际,当局一度对航空交通发布「红色警报」。 美联社报导,俄罗斯科学院(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的火山学家指出,堪察加半岛( Kamchatka Peninsula)东部外海今天凌晨发生规模7.0地震后不久,舍维留奇火山(Shiveluch volcano)随即开始喷发。他们警告,还有可能发生另一起规模更大地震。 …

藉华为编码技术 中科学家超越北约实现水下超30公里数据发送

藉华为编码技术 中科学家超越北约实现水下超30公里数据发送 世界新闻网  8/24/2024 中国科学家超越北约实现水下超30公里数据发送。 (图取自微信) 根据香港《南华早报》23 日报导,中国科学家近期利用中国通信巨擘华为所开发的数据编码方式,在一次水下通信测试中实现了里程碑式的突破,成功接收到了30 公里外发送的信号,超过了北约目前公开的最长水下通信距离28 公里。 参与该计划的科学家表示,最新的水下数据传输技术经过测试后,取得了显著成果。 IT之家报导,测试区域水深达到3000 米,科学家在海面以下1000 米处部署了一个小型水听器,成功接收到30 公里外的船只发出的信号,数据传输速度达到4000 比特每秒。 报导称,这项成绩刷新了公开报告中水下声学通信设备的性能纪录。极低频(ELF)无线电波能够穿透水体,但效率极低,每分钟只能发送几个字符。声波的效率较高,但容易受到海面和海底的折射、洋流及其他环境干扰,导致难以在远距离传输大量数据。 中国团队使用了极化权重(HPW)编码方法,采用该编码方法的水下声学通信设备不需要进行数据分割,可以将资讯调制到单一载波上进行传输和接收,大大减少了设备的功耗和复杂性。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童峰教授领导的科学家团队在4000Hz 至8000Hz 的频率范围内,成功实现了30 公里的超长零误码传输。 HPW 方法源自于数论领域的重大突破,由华为的中国、法国和加拿大科学家共同开发。它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效率传输消息,并消除噪音。 HPW 属于极化码的一种,极化码由土耳其科学家Erd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