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祚庥院士:望李政道杨振宁有生之年能化解恩怨 文章来源: 综合新闻 10/10/2021 杨振宁和李政道,这两人的名字很多人都知道,他们两合作在1956年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从而在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而且当时获奖时,两人都还是中国国籍,所以说,他们两是最先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然而,后来大家都知道,杨振宁和李政道两人分道扬镳,没有一起合作继续创造更多更大的成就。之后杨振宁在物理学领域做得风声水起,而李政道却似乎没有再做出更大的成就。这一切到底都是为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说说两人之间发生的一些小事,以及后来为何会在学术上存在较大差距。 01 杨振宁和李政道两人曾经都是西南联合大学的学生,算是校友。杨振宁比李政道高两个年级,也比他大了4岁,由于都是学习物理,而且成绩都非常好,学霸之间的交往很自然就开始了,后来两人都赴美留学。 杨振宁从芝加哥大学博士毕业后到普林斯顿工作,得知李政道在加州伯克利大学并不是很愉快,于是杨振宁找到当时的院长奥本海默(美国原子弹之父)帮忙,于是李政道来到了普林斯顿,两的合作也正式开始。 两个极具天赋的年轻人,每天一起学习工作,很快就做出了成绩。1952年,两人合作撰写的有关“统计力学”的论文,让很多人知道了这两位年轻人。当时物理学界的泰斗爱因斯坦也关注到了这两位年轻人,邀请他们到办公室当面交流了一个半小时。 02 奥本海默曾这样形容杨振宁和李政道: 李政道和杨振宁坐在草地上讨论问题的画面,是普林斯顿最令人赏心悦目的风景。 然而,这样的风景并不长久,两人合作的科研正蒸蒸日上的时候,却发生了不愉快,而引发这样的不愉快,却仅仅是因为一件事,那就是两人在论文和科研成果中的“排名问题”。 在发表论文时,李政道认为应该是”李政道和杨振宁”,因为按照当时惯例,作者署名应该按姓氏英文首字母顺序排列。杨振宁认为自己比李政道大4岁,如果李政道不介意,他希望将自己名字排前面。 刚开始李政道对杨振宁的提法很惊讶,但为了不影响双方合作,第一次勉强同意了。但是,在第二篇论文时,李政道提出必须按照国际惯例自己名字写在前面。至此,两人关系彻底产生裂痕,后来两人在普林斯顿再也没有合作发表过论文。 03 李政道对杨振宁心怀不满,决定离开普林斯顿,到了哥伦比亚大学任教。原本以为两人不会再合作,但却在一次偶然机会里,李政道看到杨振宁的一篇论文中存在疑点,他联系杨振宁并指出了这个疑点,两人才再次合作并发表了一篇重要论文,这次合作为后来他们发现宇称不守恒奠定了基础。 在1956年合作提出了宇称不守恒定律,后来在吴健雄博士的帮助下并验证了这个理论,最终两人同时获得了1957年度的诺贝尔奖。然而遗憾的是,这次获奖却是两人决裂的真正开始。 (一)两人争夺最先发现权 这么重量级的理论,最先发现权当然是值得关注的。然而两人的说法却各执一词,李政道认为是他最先提出然后说服杨振宁一起研究出的成果,杨振宁说法完全相反。 (二)领奖排名顺序问题 在诺贝尔奖颁奖时,杨振宁提出希望按照年龄顺序在李政道前面受奖,而且他夫人杜致礼也希望在晚宴时让国王作陪。也就是说,领奖时杨振宁第一李政道第二,晚宴时杜致礼第一,杨振宁第二,李政道和夫人排后面。这让李政道非常不满。为此,杨振宁还特意去求李政道夫人秦惠箬,秦惠箬觉得这么重要的场合如果发生争吵,实在太丢中国人脸了,才劝李政道勉强答应了。 (三)新闻报道中的排名 后来有美国记者写了一篇《宇称问题侧记》来记叙宇称不守恒的发现始末,报道此事。两人仍然因为报道中谁排前面的问题,闹得很不愉快。 …
Category: SCIENCE & TECHNOLOGY
Heart-inflammation risk from Pfizer COVID vaccine is very low Two studies from Israel quantify the risk of myocarditis following the Pfizer–BioNTech shot, with one suggesting …
Fang (Winnie) Schreck | United Real EstateTel: 551-580-4856 | Email: F.WINNIE.S@GMAIL.COM 专家:德尔塔变异可能是冠病最后一个变种 文 / 林煇智 10/07/2021 (早报讯)有专家认为,目前全球主要流行的德尔塔毒株是冠病病毒疫情发展的高峰,很可能成为该病毒的最后一个变种。 中通社报道,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库宁(Eugene Koonin)在出席新西伯利亚科尔佐沃科学城举行的生物技术论坛OpenBio时称,德尔塔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成为主要流行的毒株,无疑是一个稳定的毒株。 至于这种毒株是否会被另一种毒株取代,或是最后一种毒株,库宁解释说,在众多人群接种疫苗的情况下,病毒很难突破已形成的免疫防御——在保持很高的能力与受体产生联系的同时“逃避”抗体。他指出:“这种德尔塔产生能逃避抗体突变的机会不是很大。” 库宁坦言,他不确定病毒是否会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但上述因素表明,情况幷没有那么糟糕。 当前,冠病病毒变种毒株德尔塔仍在全球肆虐。世卫组织周二(5日)发布的每周流行病学报告显示,目前已有192个国家和地区出现德尔塔变异株感染者。 Source Could delta be …
美德两学者夺诺贝尔化学奖 文 / 潘万莉 10/06/2021 (早报讯)瑞典皇家科学院周三(10月6日)宣布,将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化学家本亚明·利斯特和美国科学家大卫·麦克米兰,以表彰他们在发展不对称有机催化中的贡献。 53岁的利斯特曾在柏林自由大学攻读化学,并于1997年在法兰克福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他测试一种名为“脯胺酸”(proline)的氨基酸,检验是否能够催化化学反应,果然有效发挥作用。此发现有助于不对称有机催化的发展。 53岁的麦克米兰则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化学教授,2010年至2015年还曾担任化学系系主任。麦克米兰曾经研究能够容易被水分破坏的金属催化剂,成功使用简单的有机分子,研发出一种更耐用的催化剂。 麦克米兰在格拉斯哥大学获得化学学士学位。1990年,他离开英国,在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奥弗曼教授的指导下进行博士研究。 本届诺贝尔颁奖典礼以实体、线上混合的方式进行,获奖者将获得奖牌、证书以及1000万瑞典克朗(约154万新元)奖金。 Sourc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awarded for ‘simple’ yet ‘ingenious’ discovery By Rob Picheta and Katie Hunt, CNN 10/06/2021 …
美国、德国及意大利科学家获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文 / 张佳莹 10/05/2021 (早报讯)瑞典皇家科学院周二(5日)宣布,把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分别来自美国、德国和意大利的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对人们理解复杂物理系统做出突破性贡献的成就。 据诺贝尔奖官网消息,获奖的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日裔学者真锅淑郎(Syukuro Manabe)、德国汉堡马克斯普朗克气象研究所的克劳斯·哈塞尔曼(Klaus Hasselmann)及意大利罗马萨皮恩扎大学的乔治·帕里西(Giorgio Parisi)。90岁的真锅淑郎拥有美国公民身份。帕里西是意大利人,哈塞尔曼是德国人。 官网消息说,真锅淑郎和哈塞尔曼为人们了解地球气候以及人类是如何影响气候奠定了基础;帕里西则是在无序物质和随机过程的原理(theory of disordered materials and random processes)上有了突破性贡献。 这三名获奖者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约155万新元)奖金。真锅淑郎和哈塞尔曼将共享奖金的其中一半,另一半授予帕里西。 Source Trio win Nobel Prize in physics for …
天问一号暂与地面失联 进入日凌阶段 10/05/2021 由于日凌现象的出现,中国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火星车“祝融号”已经暂时与地球失去联系。 9月下旬开始,地球、火星逐渐运行至太阳的两侧且三者近乎处于一条直线上,太阳电磁辐射干扰逐渐增强,器地通信受到干扰,出现不稳定甚至中断,这种现象称作“日凌”。 据“中国探月工程”微信公号报道,日凌期间探测器与地面“失联”是预期的正常状态,“失联”不是“失踪”。为安全度过日凌期,日前火星车和环绕器先后完成相关状态设置,停止科学探测工作并持续进行状态监视。 日凌将于10月中旬结束,探测器将恢复与地面的通信,继续开展科学探测。 天问一号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下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的探测器,负责执行中国第一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 。天问一号于2021年2月到达火星附近,实施火星捕获;5月择机实施降轨,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软着陆火星表面,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开展巡视探测等工作。 Source China’s Mars probes suspend explorations due to sun outage Xinhua 10/05/2021 BEIJING – China’s Mars rover …
美国两位科学家获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文 / 潘万莉 10/04/2021 (早报讯)据诺贝尔奖官网消息,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率先揭晓,美国科学家大卫·朱利叶斯(David Julius)和阿登·帕塔普蒂安(Ardem Patapoutian)因在感受温度和触觉方面的发现获奖。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t)诺贝尔奖委员会当天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了这一消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教授朱利叶斯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拉霍亚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阿登·帕塔普蒂安获得这一奖项,以表彰他们在“发现温度和触觉感受器”方面作出的贡献。两位获奖者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奖金。 诺贝尔基金会9月23日宣布,受冠病疫情影响,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以及经济学奖得主将延续去年的方式,在各自国家获颁相关奖项,而不是按传统赴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参加颁奖典礼。 12月10日是瑞典化学家和发明家诺贝尔的逝世纪念日,每年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都安排在这一天举行。依照惯例,当年各奖项获奖者会前往斯德哥尔摩出席颁奖仪式和晚宴,幷参加获奖者讲座、音乐会等一系列诺贝尔周活动。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诺奖得主们在各自国家获颁相关奖项,主办方在斯德哥尔摩市政厅线上直播了颁奖仪式。当年的诺贝尔奖颁奖晚宴也因疫情取消。 Source Two Americans win Medicine Nobel for work on heat and touch By Johan …
浙江大学教授胡海岚获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 10/03/2021 浙江大学神经科学中心教授胡海岚因在神经科学尤其是抑郁症方面的重大发现,获得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 据观察者网报道,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公布2022年度第24届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名单,胡海岚获奖。公告称,她的工作促进了新一代抗抑郁药物的研发。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法国欧莱雅基金会于1998年设立,至今共遴选出122名获奖者,并在超过115个国家和地区资助和表彰3800余名具有潜力的青年女科学家,有“女性诺贝尔科学奖”之称。 公开资料显示,胡海岚是浙江大学求是高等研究员/医学院双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神经科学中心执行主任。1973年出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冷泉港实验室博士后。2008年回中国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担任研究员,2015年加入浙江大学。 据浙江大学网站介绍,胡海岚致力于研究情绪与社会行为的分子与神经环路机制,近六年来在情绪的神经编码、抑郁症发生的分子机制、以及社会等级的神经基础等方向,取得了一系列既有理论意义又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系统性原创成果。在《自然》、《科学》等顶级学术期刊发表过多篇论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描述胡海岚取得的科研成就:“胡教授因在神经科学(尤其是抑郁症)方面的重大发现而获奖。她的工作促进了新一代抗抑郁药物的研发。” 在胡海岚之前,有六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先后获得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这一荣誉,分别为电子显微学专家李方华、神经生物学家叶玉如、无机化学家任咏华、无机化学家谢毅、动物传染病及预防兽医学专家陈化兰和古脊椎动物学家张弥曼。 Source Professor Hailan Hu from Zhejiang University won the World Outstanding Female Scientist Award, promoting the …
日本调查:接种首剂阿斯利康疫苗 66%出现倦怠感 10/03/2021 (早报讯)日本卫生、劳动与福利部研究小组日前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在首次接种英国阿斯利康冠病疫苗的每三人当中,大约有两人会出现倦怠感。这是日本政府首次公布有关阿斯利康疫苗不良反应的调查结果。 新华社引述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NHK)报道,研究小组对今年8月以来在日本八所医疗机构接种第一剂阿斯利康疫苗的179人展开调查。 结果显示,大约66%的人出现倦怠感;51%的人出现头痛症状;47%的人则发烧,体温达37.5摄氏度以上。越年轻,越容易出现上述不良反应,且多见于接种后的第二天和第三天。 研究小组负责人、顺天堂大学医学系客座教授伊澄信表示,其他冠病疫苗在第二剂接种后更易出现症状,而调查数据显示,阿斯利康疫苗在第一剂接种后更易出现不良反应。 据NHK报道,截至当地时间星期六(10月2日)傍晚6时30分(新加坡时间晚上7时30分),日本新增1246起冠病确诊病例,累计确诊病例达170万3880起;新增死亡病例则有32起,累计1万7719起死例。 Source 2 out of 3 feel fatigue after 1st AstraZeneca jab 10/03/2021 Japanese researchers have found that …
中国采集队在珠峰6200米地带采到植物种子 10/03/2021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简称种质库)种子采集队,据报在珠峰6200米左右成功采集到须弥扇叶芥等植物的种子,刷新了中国植物种子采集的最高海拔纪录。 珠峰海拔8848.86米,作为世界之巅,珠峰高海拔裸露的流石滩因极寒、缺氧等被视为生命禁区,但仍然存有适应极端环境的生命。从今年8月开始,种质库启动了世界海拔最高植物种子采集行动计划。 据中新社报道,种质库主任李德铢研究员介绍,目前全球已知报道过的在海拔6100米以上采集的植物有15种,均为国外学者采集。其中海拔最高的种子植物标本记录是1935年由英国登山家在中国境内珠峰北坡6400米采集到的两种植物:鼠麴雪兔子、珠峰鳞蕊芥。采集成熟植物种子比采集植物标本更加困难。 经过三年的酝酿准备,种质库采集队分别于2021年8月和9月两次前往珠峰,先后历时20余天,最高抵达海拔6605米开展植物多样性调查采集。其中,8月15日到28日完成了第一次珠峰植物科考,在海拔5738米成功采集到珠峰齿缘草的种子。 然而,8月还不是珠峰植物种子采集的最佳时期。9月24日,种质库采集队再次从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向上攀登,采集到迄今中国乃至全世界海拔最高纪录的植物种子。 据报道,此次采集到的种子,经干燥、清理、计数等流程后,将长期保存于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等。 种质库保藏中心主任蔡杰说:“种质库之前保存的最高海拔种子采自西藏阿里地区5559米的高山荒漠灌丛,本次任务是对高海拔植物种质资源采集的一次新探索和尝试,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和加强生物安全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是依托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截至2020年底已保存野生植物种子10601种、85046份。 Source Chinese scientists complete seed collection mission on Mt. Qomolangma Xinhua 10/03/2021 Chinese scientists have …
欧日合作探测计划 飞行近3年传回水星首批影像 中央社 10/02/2021 欧洲太空总署(ESA)今天发表声明说,欧洲和日本合作的水星探测太空船「贝皮可伦坡号」(BepiColombo)已传回首批水星影像,水星是最靠近太阳的行星。 贝皮可伦坡号于2018年10月20日由阿利安5型火箭(Ariane 5)搭载发射升空后,展开90亿公里、长达7年漫长航程,这也是人类第3度探索水星。 水星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体积最小的行星,太空船无法从地球直飞水星,为避免被太阳强大引力卷入,必须采椭圆形路径航行,贝皮可伦坡号此前已飞越地球1次和飞越金星2次,加上6次飞越水星,借由星球引力助推并控制航向,预计2025年12月5日抵达水星轨道,届时将释出两具探测器,从不同轨道探测水星的表面与磁场。 这是历经将近3年后第一次飞越水星并传回首批水星影像。声明表示,贝皮可伦坡号配备的相机提供黑白影像。贝皮可伦坡号1日进行6次飞越水星的第一次飞越,利用水星的引力让太空船减速,飞越高度为距水星上空199公里,并利用其中一部相机拍摄低分辨率黑白照片。 由于贝皮可伦坡号抵达水星的夜侧,不是拍摄的理想条件。影像显示地区是水星北半球的一部分,包括巨大撞击坑和数十亿年前被岩浆淹没地区。 太空船探测任务经理蒙塔尼翁(Elsa Montagnon)表示,「就太空船观点而言,这次飞越毫无瑕疵,终于能见我们的目标行星,令人难以置信。」 欧洲太空总署表示,贝皮可伦坡号的探测任务将研究水星的所有层面奥秘,从水星内核至其表面、磁场以及外逸层,以深入了解这颗最靠近太阳行星的起源和演化。 水星是除了地球之外,唯一拥有磁场的绕太阳运行岩石行星。磁场是由液体内核产生,由于水星体积较小,水星的内核如今应该已经冷却和固化,如同火星般。 水星的表面呈现极端现象,白天温度高达华氏约806,夜间则为超冰冻的华氏零下292度。 欧洲太空总署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合作的此水星探测计划,包含两具轨道探测器:ESA的水星行星轨道探测器(Mercury Planetary Orbiter, MPO)与JAXA的水星磁层轨道探测器(Mercury Magnetospheric Orbiter, MMO)。这项探测任务是以意大利科学家贝皮可伦坡(Giuseppe ‘Bepi’ Colombo)命名。 Source …
剑桥大学再遭抨击“亲中” 校长的回应很得体 文章来源: LTN 10/02/2021 英国剑桥大学近来数次遭揭露与中国政商网络过从甚密。校长杜思齐今天一方面承诺将采取作为避免学术自由及国家安全遭侵害,另一方面指出中国的集权和耀武扬威作风并非特例,西方仍应与不符自身价值观与规范的国家进行学术合作。 杜思齐(Stephen Toope)强调,国际合作是克服气候变迁、全球疫情等艰钜挑战的唯一出路。剑桥大学将在发展国际合作的同时,对复杂的潜在风险“睁大眼睛”。 英国许多大学院校近10年都面临同样的难题:如何在发展财务、国际学术合作、确保言论自由,以及防范国安威胁之间取得平衡。国会外交委员会主席图根哈特(Tom Tugendhat)、保守党籍议员史密斯(Iain Duncan Smith)等人屡次示警,英国各大学院校太过依赖中国资金。 加拿大籍的法律与人权议题学者杜思齐2017年10月成为剑桥史上第一位非英国籍校长时,各界十分期待他给这所有800多年历史的大学带来新气象。然而,在杜思齐治下,剑桥大学风波不断,包括遭揭露收受有北京撑腰的中资企业大笔挹注、允许华为渗透校园发展人脉等。 杜思齐上月底宣布将在明年9月离任,较往例的7年校长任期提早两年下台。英国媒体报导,剑桥大学不少教职员对他提早离任表示欢迎。 他今天在剑桥大学官网介绍新制定的国际合作纲领,宣称纲领将协助学者避免涉入足以威胁国安或学术自由的计划。此外,校方将检视既有国际合作协议,确认内容保障学术自由;校方也将采取作为,以减少智慧财产遭窃取,以及机敏资料或技术遭恶意使用的风险,并将加强审查各项资金来源。 然而,杜思齐也强调,西方若想伸张自身价值观,就应与各界维持合作和互动,而非自我绝缘于困难形势之外。“大学院校不能、也不应无视紧张的地缘政治情势,但不能因此被孤立”,杜思齐说,类似道理也适用于英国的对外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英国政府今年5月曾宣布成立专责小组向国内各学术机构提供机密咨询服务,以协助避免涉入隐含国安风险、恐导致智慧财产遭窃取的国际研究合作。其中,中国企业和各单位是被特别关注的“恶意行为者”。根据规划,专责小组将于10月开始运作。 Source 中国实现芯片生产关键性原材料量产 官方:重大突破 文章来源: 央视新闻 10/02/2021 今天(10月2日),中国首条单晶纳米铜智能加工生产线在温州平阳投产。这标志着芯片制造关键材料——单晶纳米铜——实现国产化量产。单晶纳米铜,成品直径为13微米,约为头发丝十分之一细,是集成电路半导体封装的关键材料。 以往中国的半导体关键材料大部分来自进口,且原材料是贵金属金或者银,价格昂贵,成为制约中国芯片生产的“卡脖子”难题之一。 这次单晶纳米铜的技术突破,实现了用铜基新材料替代其他贵金属,大幅降低成本,价格较国外同类产品降低近五成。 这个原材料主要应用在通信、汽车领域以及医疗和工控领域的芯片上。目前平阳生产基地年产能为500万卷轴,达产后将满足国内相关行业约10%的使用需求,为中国集成电路“打破封锁、代替进口”的目标贡献力量。 …
中国实现芯片生产关键性原材料量产 官方:重大突破 文章来源: 央视新闻 10/02/2021 今天(10月2日),中国首条单晶纳米铜智能加工生产线在温州平阳投产。这标志着芯片制造关键材料——单晶纳米铜——实现国产化量产。单晶纳米铜,成品直径为13微米,约为头发丝十分之一细,是集成电路半导体封装的关键材料。 以往中国的半导体关键材料大部分来自进口,且原材料是贵金属金或者银,价格昂贵,成为制约中国芯片生产的“卡脖子”难题之一。 这次单晶纳米铜的技术突破,实现了用铜基新材料替代其他贵金属,大幅降低成本,价格较国外同类产品降低近五成。 这个原材料主要应用在通信、汽车领域以及医疗和工控领域的芯片上。目前平阳生产基地年产能为500万卷轴,达产后将满足国内相关行业约10%的使用需求,为中国集成电路“打破封锁、代替进口”的目标贡献力量。 Source China claims chipmaking breakthrough with mass production of key material just 1/10 width of a human …
中国今年将首射太阳探测卫星 9/28/2021 中国计划今年发射首颗太阳探测卫星,增加对太阳的认识。卫星若发射成功,将标志中国正式进入“探日时代”。 根据澎湃新闻报道,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的太阳双超卫星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首次亮相。 中国科协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介绍说,对太阳进行探测有两大意义:一是作为宇宙中目前唯一可以进行高空间分辨表面观测的恒星,而具有天体物理学上的重要性;二是由于人类依存于太阳,所以需要认识太阳的变化及对人类的影响。 太阳给人类带来光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不便甚至灾难。耀斑是太阳活动中最剧烈的事件,在几分钟内,一个大的耀斑要释放的能量要比最大地震所释放的多百万倍,能量超过几千个核弹同时爆炸的威力。太阳的变化深刻地影响着地球上生命的生存。强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等太阳活动事件更是时刻影响着地球的空间环境,干扰通信和导航、威胁航天员的健康,甚至毁坏航天器。因此,对太阳活动的观测和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更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据了解,中国即将发射的太阳双超卫星的主要科学载荷为太阳Hα成像光谱仪,将国际首次实现空间太阳Hα波段的光谱成像探测。通过对这条谱线的数据分析,可获得太阳爆发时大气温度、速度等物理量的变化,研究太阳爆发的动力学过程及物理机制,显著提高中国在太阳物理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同时,卫星采用超高指向精度、超高稳定度平台 (简称“双超”卫星平台)设计。通过采用平台舱、载荷舱可分离式设计理念,将实现载荷舱的超高精度指向控制,较现有水平提升1-2个数量级。 Source China to launch its first satellite to the sun, and wants public to name it Suggestions …
美国出口管制使C919客机认证和生产受阻 9/27/2021 本周的中国珠海航展上,中国C919客机并未参展。三位知情消息人士透露,由于美国严格的出口管制,导致这款飞机更难达成认证和生产目标。 据路透社报道,上述消息人士称,中国商用飞机公司无法得到供应商的及时帮助,一些备用零件甚至已经告罄。 自2020年12月起,美国要求向任何与中国军方有关联的企业出口零部件和提供技术援助都需获得特别许可,给C919计划套上了紧箍咒。 消息人士称,美国相关供应商逐渐获得许可,但这已导致中国认证速度变慢,长达数月的延迟有可能影响到早期生产。由于此事的敏感性,消息人士要求匿名。 中国商飞获得815架临时订单,但只有中国东方航空下了五架飞机的确定订单。 东方航空8月表示,预计首架飞机将在年底前交付,之后在2022年交付两架,2023年再交付两架。 “最大的障碍之一将是供应链,特别是在当前通胀、材料供应和供应商变化的背景下,”美国航空航天咨询公司Patriot Industrial Partners的航空航天供应链专家Alex Krutz说。 “供应商可能没有流动资金来进行适航认证后的改装,也不像几年前那样愿意继续支持像中国商飞这样的初始进展较慢的生产计划,”他补充说。 中国商飞落后于其最初的认证计划多年–这也是它没有带C919参加中国航展的原因之一。 “中国商飞非常专注于试飞。他们落后于计划,正在尽可能多地飞行以达到中国认证所需的最低小时数,”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路透。“尽管有这么多问题,中国商飞还是非常坚定地要获得认证,因为这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 消息人士称,C919有可能在今年年底前获得中国航空监管机构颁发的型号合格证,但会有一长串关于飞行操作的限制。消息人士说,即使在获得认证之后,中国商飞也必须进行升级。 中国商飞和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没有回应置评请求。 Source C919 reportedly faces delays over tightened US …
中国发射吉林一号高分02D卫星 9/27/2021 中国今天(27日)14时19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高分02D卫星发射升空。 综合央视网与环球网报道,此次任务是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的第11次飞行。 吉林一号高分02D卫星是由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可获取高空间分辨率对地观测彩色静态影像,将为中国国土资源监测、矿产资源开发、智慧城市建设、林业资源普查、生态环境监测、公共应急卫生等领域提供遥感数据服务。 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快舟一号甲火箭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航天三江所属火箭公司推出的一款小型固体运载火箭,具备国际通用接口,主要为300公斤级低轨小卫星提供发射服务,具有飞行可靠性高、入轨精度高、准备周期短、保障需求少、发射成本低等特点。 Source China launches new satellite 9/27/2021 JIUQUAN, Sept. 27 (Xinhua) — China sent a new satellite into space from …
清华大学将压缩文科博士生规模 9/25/2021 中国著名高等学府清华大学将控制文科的学科规模、压缩文科博士生规模。 据清华大学官网本月20日发布的新闻稿,清华大学校长邱勇17日在清华大学文科工作会议上说,在新的发展阶段,清华文科发展要有新的目标与定位,突出目标导向,要自信从容,实现文科的高质量发展,要长远规划,到2030年实现清华文科综合实力的显著提升。 回望清华文科95年的发展,邱勇总结了两个突出特点,即大师云集与“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办学风格。 邱勇说,正是因为清华文科的发展,清华才成为一流的综合性大学,文科发展让清华变得更人文,更人文的清华也让清华更创新、更国际。 邱勇针对未来文科建设工作提出10点要求,包括控制学科规模,率先建立内部结构调整机制;压缩博士生规模,提高培养质量;形成清华的文科文化与文科特色,坚持“文理渗透、理工结合”的特色;持续扩大文科影响力,突出清华文科的学术高度;推动文科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等。 清华校党委书记、文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旭也在会上对清华文科发展建设提出要求,包括进一步提升对文科发展的政治属性、政治要求的认识,深入贯彻落实中共总书记习近平要求,在文科发展中努力出人才、出成果、出经验、出示范,向“旗帜”“标杆”的高标准努力。 文科和理科哪个更重要的争论在中国互联网时有发生。中国央行今年4月曾发表一份有关人口转型问题的报告,其中提及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由于这些国家的前车之鉴,中国从人口政策角度看“应该重视理工科教育”。 “文科生太多”的说法当时一度成为舆论热点话题,大部分网友对此持批评态度,认为这种观点“肤浅”且“误国”。 Source 清华大学:将压缩文科博士生规模 来源:清华大学官网 9/24/2021 据清华大学官网消息:9月17日,清华大学文科工作会议在公共管理学院一层报告厅举行。针对文科建设工作,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会议中提到要控制学科规模、压缩博士生规模、提高培养质量等十点要求。 针对接下来的文科建设工作,邱勇提出十点要求: 一要控制学科规模,率先建立内部结构调整机制,保持学术的深度和高度,不断提升学科发展质量。 二要加快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积极打造一流的文科发展平台,吸纳最优秀的文科人才,发挥顶尖学术带头人的引领带动作用。 三要做好全校人才培养工作,积极发挥文科在通识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服务好全校教学工作与人才培养;要压缩博士生规模,提高培养质量。 四要形成清华的文科文化与文科特色,文科文化是清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坚持“文理渗透、理工结合”的特色。 五要持续扩大文科影响力,突出清华文科的学术高度;加强智库建设,推动智库研究水平与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六要有历史感、现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 七要继续建设更创新、更国际、更人文的清华,加强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学术共同体建设,为基础文科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八要推动文科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体现办学品位,追求学术卓越,建设全球性的人文思想交流中心。 九要进一步突出抓学科基础、抓基础学科,抓学科基础还要进一步抓重点学科、抓重点学科方向,要突出高度和影响力。 …
受疫情影响 诺贝尔颁奖典礼连续第2年线上举办 文 / 林煇智 9/23/2021 (早报讯)受冠病疫情影响,诺贝尔奖基金会将连续第两年取消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现场颁奖典礼,改为电视和网路直播得主在各国领奖。不过,基金会表示,通常在挪威颁发的诺贝尔和平奖尚未决定要如何颁发。 路透社报道,诺贝尔基金会在一份声明中说:“我想每个人都希望冠病大流行病能够结束,但我们还没有到那一步。” 正常情况下,诺贝尔奖得奖者会受邀于12月至斯德哥尔摩参加正式颁奖典礼,亲自从瑞典国王手中接下奖章和获奖证书。去年是自1944年以来,首次取消现场颁奖典礼。 基金会并表示,尽管得奖者无法出席,但仍希望在瑞典举办一场小型颁奖典礼,届时将会透过电视和数位平台直播。 今年的得奖者名单将于10月4日到11日间揭晓,领域包括医学、物理、化学、文学、和平以及经济学。 Source 美经济学家吁美中合作寻找抗疫方法 9/06/2021 美国经济学家兼英国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冠病疫情委员会主席萨克斯呼吁美国与中国合作,共同寻找对抗疫情的全球性方案。 萨克斯(Jeffrey Sachs)在马来西亚《星报》昨天(5日)刊登的专访中认为,中国在抗疫方面做得出色,世界可以且应该能从中国的应对方案中学到更多知识,并呼吁美国学习与中国展开合作,而不是试图强迫中国按照美国的意愿做事。 在冠病溯源调查方面,萨克斯称,美中都掌握与溯源有关的信息,调查人员使用这些信息,并强调两国之间科学合作的重要性。 萨克斯指富裕国家并没有慷慨宽厚地分享他们所得到的知识,特别是在疫苗方面,并称美国、欧盟、中国、印度、俄罗斯、亚细安等主要地区并未展开任何形式且经过协调的应对措施。 Source Jeffrey Sachs: U.S. needs to wor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