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航空业齐声警告:5G将导致航班大乱 引爆灾难性危机

美航空业齐声警告:5G将导致航班大乱 引爆灾难性危机 世界新闻网 01/17/2022 美国多家航空公司首席执行官17日齐声警告,引入新的5G服务恐引发一场「灾难性」航空危机,因为新的C波段5G服务可能会导致大量飞机无法使用,造成「数万名美国人将滞留海外」。 路透报导,美国航空、达美航空、联合航空、西南航空和捷蓝航空等首席执行官合力写一份信指出,「除非我们的主要机场获准飞行,否则绝大多数客运和货运航班基本上都将停飞」。 美国联邦航空总署(FAA)警告称,5G网络C波段信号可能会干扰部分飞机的高度仪等敏感仪器,进而影响飞机在低能见度条件下的降落操作。 Major U.S. airline CEOs warn 5G could ground some planes, wreak havoc KEY POINTS Major U.S. airline CEOs …

第二颗“超级月亮”被发现 距地球5500 光年

第二颗“超级月亮”被发现 距地球5500 光年 来源:前瞻网 01/16/2022 天文学家报告了第二颗超大卫星正围绕着太阳系外一颗木星大小的行星运行。如果得到证实,这一发现可能意味着系外卫星在宇宙中与系外行星一样普遍。但这可能是一个漫长的等待。四年前首次发现的外行星仍在等待被确认,而人们对这一最新候选者的验证也可能同样漫长而有争议。 这一发现发表在《自然 – 天文学》上,由哥伦比亚大学的大卫 – 基平领导,他所在的实验室在 2018 年报告了第一个候选系外卫星。 迄今为止,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 1 万多颗候选系外行星,但找到系外卫星的挑战要大得多。研究小组发现了围绕开普勒 1708b 行星运行的巨型系外卫星候选者,这个卫星距离地球 5500 光年,位于天鹅座和天琴座方向。这个新的候选者比科学家早些时候发现的围绕开普勒 1625b 运行的卫星要小三分之一左右。 基平说,这两个 ” 超级月亮 …

中首个「数字PCR」试剂获批上市 可检测Delta、Omicron

中首个「数字PCR」试剂获批上市 可检测Delta、Omicron 世界新闻网 01/15/2022 中新社报导,北京清华大学15日对外发布消息称,由清华大学医学院郭永教授团队与北京新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联合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萤光PCR法)正式获得大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批文。 据介绍,新的试剂盒有效提高检测灵敏度,可以降低阳性漏检情况。此外,这个「嗅觉灵敏」的「新冠探测器」对包括Delta、Omicron等在内目前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15种变异株,均不会出现漏检和脱靶。 郭永介绍指出,新的试剂盒采用的是「数字PCR技术」(第三代PCR技术),在先前「萤光定量PCR」(第二代PCR技术)的基础上借助了微流控生物芯片的方式,数字显示新冠病毒数据,极大提升核酸检测的「讯噪比」(指设备中消息与噪声的比例),其灵敏度可达100拷贝/mL。 此外,获批上市的试剂盒还有望在临床研究中发挥两个重要的作用——监测新冠肺炎病人的临床治疗,以及抗新冠药物的临床研究评价。 值得注意的是,新的试剂盒这次获得的批文是大陆国家药监局批准的首张基于数字PCR技术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III类医疗器械证书,也是全球首个经评审后正式获批的将数字PCR技术运用于新冠领域的研究成果。 Source 中国首款冠病特效药能降低死亡重症率达八成 世界新闻网 12/20/2021 中国首款冠病特效药问世,能将病人的住院率、重型率和死亡率降低80%。 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12月8日宣布,应急批准腾盛华创医药技术,冠病病毒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安巴韦单抗注射液(BRII-196),以及罗米司韦单抗注射液(BRII-198)注册申请,腾盛博药、清华大学和深圳第三人民医院是主要研发单位。这是中国首家获批的自主知识产权冠病病毒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 据中国防疫专家钟南山介绍,今年5月,广州德尔塔毒株传播时,专家曾经签字使用特效药,两、三天内就降低了病人的病毒负荷。此外,特效药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仍然保持综合的抗病毒活性,使用后可提供九到12个月的保护作用。 研究团队领军人物,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张林琦教授说,有了这药“或许冠病可以变感冒”。她续称,临床试验是在国际上四大洲,六个国家,111个临床试验基地展开的,在整个过程中它展示了非常好的安全性,有效性,能够降低住院率和死亡率80%以上。 据介绍,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此前对这两株抗体组合方案对主要变异病毒株的活性已经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BRII-196/BRII-198抗体组合方案对国际上全部主要突变株保持敏感。 Source 中国首款新冠特效药上市 称对Omicron与Delta病毒有效 世界新闻网 12/13/2021 中国首款国产新冠病毒特效药获批上市,对新病毒Omicron与Delta和Delta+均具有疗效。 China’s …

华裔教授陈刚被捕1年 司法部撤销「间谍」指控

华裔教授陈刚被捕1年 司法部撤销「间谍」指控 文章来源: 世界新闻网 01/14/2022 麻省理工学院(MIT)机械工程系的华裔教授陈刚因为隐瞒与中国的关系,遭到联邦刑事控罪;但消息人士透露,司法部根据联邦检方的建议,已决定撤销对他的指控,未来数周可能向法院提出。 Chinese-American scientists are speaking out against U.S. policies and rhetoric that seem to be singling out scholars and students of …

全球首次,现实版“人面兽心”

全球首次,现实版“人面兽心” 环球科学 01/13/2022 “我无法给你一颗人的心,因为你没有那个资质。但我们可以用动物的。 上周五,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一位57岁的男子成为了史上第一个接受经过基因编辑的猪心脏移植手术的人类。到现在,猪的心脏在他体内跳动了3天,尚未发现排斥反应,仿佛那就是他自己的心脏。男子名叫大卫·本内特(David Bennett),患有心力衰竭,病情已进入终末期,不靠机器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心肺功能。用本内特自己的话说:“要么死,要么移植。” 从术后情况看,基因编辑猪心脏移植没有让人体立即产生排斥反应。而接下来的几周依然十分关键,医生会严密监测这颗移植心脏的活动。假如基因编辑猪心脏能在人体内正常工作,这台手术可能会成为一座里程碑。因为长久以来,脏器衰竭的人们常常要依靠他人捐赠的器官来延续生命。但能用于移植的器官数量严重不足,科学家也一直在动物身上努力寻找替代品。假如基因编辑猪心脏能减少患者对他人捐赠心脏的依赖,等待移植的人们便有更多生存的可能。 1 如何将猪心脏移植给人? 猪的许多器官与人类器官高度相似,但异种移植存在一个巨大的障碍:人体免疫系统可能对外来的组织或者器官产生排斥反应,甚至带来致命的后果。科学家之所以要对猪进行基因改造,主要就是为了抑制这些排斥反应,避免患者的免疫系统去攻击来自猪的心脏。研究团队一共敲掉了猪的4个基因,其中3个基因的表达产物,都会引发免疫排斥:没有这些基因,排斥反应可能就会减弱。另外,他们也为猪插入了6个来自人类的基因,这是要避免猪心脏在人体里发生凝血,降低排斥的风险。还有一个被敲掉的基因没有介绍,那是负责控制猪和猪体内器官生长的基因,避免心脏长得太大。往人体里移植猪心脏前,科学家已用狒狒做过多次实验,而实验结果告诉他们,若不控制猪只的生长,它的心脏可能会大到狒狒胸腔难以盛放的地步。 比如,一只1岁的正常公猪体重大约450磅(~204公斤)。相比之下,这次为本内特提供心脏那只1岁的基因编辑小猪,体重仅有240磅(~109公斤)。医疗团队将小猪的心脏取出后,放进一台灌注设备里安全保存,让离体器官的生理活性得以维持,直到移植前的那一刻。手术在当地时间早上8点半开始,医生要将本内特自己的心脏取出,再把猪心脏移植到他的身体里。整个过程持续了8小时以上,手术结束时已近黄昏。马里兰大学的外科教授巴特利·格里菲斯(Bartley Griffith),是这个异种移植项目的负责人,也是主刀医师。他在手术后感叹道:“移植给人体的猪心脏产生了脉搏,也产生了血压,那就是患者的心脏。”在团队看来,猪心脏在人体里正常地工作着,那是他们从未见过却梦寐以求的景象。 手术前,患者本内特的心脏已无法为全身泵出足够的血液,仅靠一台名叫ECMO的设备来维持心肺功能。正因如此,那时本内特完全离不开床,这样的日子过了大约50天。医生也明确告之,他的生命进入了倒计时。心力衰竭与心律不齐,这些病症的严重程度,令本内特失去了接受常规人体器官移植手术的资格。对他来说,如果想活下去,唯一的选择就是接受马里兰大学的实验性疗法,也就是这次猪心脏移植,即便结果不可预测。 虽然,异种器官移植技术还没有获得许可投入适用,但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有“同情使用”(compassionate use)条款,当患者面临严重或危及生命的医疗状况,且仅有实验性疗法这一种选择的时候,就适用这项条款。本内特在新年前夕拿到FDA的特别许可,这才有机会接受移植。而移植后的前48小时,也称为超急性排斥期(hyperacute rejection phase),器官可能发生缺血或坏死。如今,本内特已安全度过这48小时。尽管他依然用ECMO设备维持着心肺功能,不过有猪心脏正常跳动,医疗团队计划让他慢慢脱离那台机器。此外,医生也对本内特施用了一些抗排斥的药物,其中有一种实验性药物,也有些传统药物。他们会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持续关注患者体内可能出现的排斥反应,并已经做好准备帮他度过难关。本内特想活着,还想出院。一旦他成功了,其他处在相似困境的患者也会获得希望。 2 为何用动物器官救人命? 此前,我们所熟悉的器官移植,通常是同种异体移植:将人类捐献者的器官移植到有需要的人身上。但就像开头提到的那样,这种做法有个很大的问题:器官短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每年全球只有不到10%的器官移植需求能得到满足。在美国,平均每天就有10人因为等不到合适的移植器官而死去;而在我国,有30万人在苦苦等待合适的器官,但每年只有约16000个器官能够被成功移植。 正是由于这样巨大的供需不平衡,异种移植体现出了巨大的价值。异种移植指的是将非人类的动物的活细胞、组织或器官移植或灌注到人体内。由于动物可以批量养殖,异种移植的供体来源将极大地拓展。 实际上,这种听起来很先进的医疗方法,在几百年前就已经有人尝试了。1667年,法国医生让-巴蒂斯特·丹尼斯(Jean-Baptiste Denis)将羔羊血输入一名15岁少年体内,治好了他的高烧。这也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给人输血的案例。 到了20世纪,人们开始尝试进行异种的器官移植,包括肾脏、心脏、肝脏等。不过,最开始人们青睐的是灵长类动物,如黑猩猩、狒狒等,因为它们与人的亲缘关系比较近。 但是人们逐渐发现,看上去最适合的灵长类动物,用作人类器官移植的供体有诸多的缺陷。1984年,美国一名叫斯蒂芬妮·费·比尤克莱尔(Stephanie Fae Beauclair)的女婴由于患有左心发育不全综合征,接受了一个来自狒狒的心脏,成为了第一个接受异种器官移植的婴儿。但仅过了21天,她就因为免疫排斥而去世。这一事件给异种移植泼了一盆冷水,这名女婴也成为了著名的“费宝宝”(Baby Fae)。除了依旧存在的排斥反应,非人灵长类作为供体还存在其他问题:容易引发伦理争议,跨物种传播病原体的风险很高,饲养和繁育困难,器官大小不匹配,等等。 从上世纪90年代起,研究者逐渐将目光转向了我们更为熟悉的一种动物——猪。猪具有产仔量大、成熟快、体型大小和生理特性与人较为接近、跨物种传播病原体风险较低等一系列优点,这使得它们在实际应用中价值更高。 …

华为强攻芯片封测 反击美国切断芯片技术

华为强攻芯片封测 反击美国切断芯片技术 世界新闻网 01/12/2022 华为正强攻芯片制造的最后一道工序封测,相关技术和设备供应较少受美国公司控制,此一策略可降低美国拦路挡道带来的影响。 日经亚洲评论引述知情人士报导,华为攻封测的实例之一是最近与福建省的渠梁电子合作。后者扩大泉州厂的产能,协助华为将其先进的芯片封装设计投产,并测试部分芯片堆栈和封装技术。 福建省政府是华为强攻封装的最强力支持者之一,该公司也在其他省分寻找合作伙伴。 华为同时加紧努力,希望从日月光在内的领先供应商延请专家鼎力相助。 华为另与内地巨擘例如京东方联手,开发皮肤级芯片封装技术。 根据日经,这些举措是华为不断设法提升其整体芯片产能的其中一环。仅在2021年,华为的投资部门就收购或增持国内超过45家科技公司的股份,比2020年多出逾1倍。去年约有70%的投资是在半导体相关供应商。 封测已成为三星、英特尔和台积电等全球芯片大厂,寻求生产性能更强大芯片时的重要战场。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基辛格周三在台北举行的英特尔论坛上强调封装重要性时指出,芯片的封装,加上先进的生产方法,将有助芯片业未来10年维持、甚至超过摩尔定律的步伐。 封测的吸引力在于,这个领域存在多家非美国的设备供应商,意味大陆公司能发展不受美国制裁影响、自力更生的供应链方面。相较下,先进芯片制造和加工的生产线由少数美国设备制造商主导,如应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科林研发(Lam Research)和科磊(KLA)。 Counterpoint Research科技分析师Brady Wang指出,在地缘政治冲突中受害日取深的华为,自然要找出关键领域以提升技术和押注新一轮的投资,「然而,对任何公司、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完全自力更生。美中局势紧张的背景下,所有国家、地区和公司都必须确保一些关键优势和重要技术,稍后在全球舞台上谈判」。 Source 华为首次公布“天才少年”成果 11/27/2021 中国科技巨头华为含金量颇高的“天才少年”项目一直备受关注,获聘者的背景、薪酬段位也是公开的,但他们的工作内容却很神秘。华为日前罕见地公布了其中一位“天才少年”钟钊取得的成果:在入职不足一年的时间里,钟钊与团队开发的技术被应用到数千万台华为手机上。 据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昨天(26日)报道,华为员工网络社区11月初发布的一篇题为《种下一颗种子,繁衍成一片森林》的文章,介绍了拿到华为“天才少年”最高档年薪201万(人民币,43万新元)的钟钊博士事迹,以及他入职华为后的成绩。 文章介绍,在入职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钟钊与团队把AutoML技术应用到数千万台华为手机上,做到了在业界第一次将AutoML大规模商用的突破。此后,又研发端到端像素级AutoML流水线,成功将视频摄影原型算法的复杂度降低百倍,再次突破业界与学术界的极限。 AutoML(Automated Machine …

中国在老挝修铁路,先清了近半年美国炸弹…

中国在老挝修铁路,先清了近半年美国炸弹… 文章来源: guanchacn 01/04/2021 2021年12月3日,从中国云南昆明到老挝万象的中老铁路终于全线通车运营。作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除了工程自身存在极为罕见的建设难度和风险,更鲜为人知的是工程队在建设过程中还要面临致命威胁——铁路沿线埋藏着大量美国在越战期间于当地狂轰滥炸时留下的未爆炸弹药(UXO)。 老挝国家通讯社(KPL)2016年曾报道,仅中老铁路磨万段(磨丁—万象)的纳堆站(Nateuy)所在地,就发现过大约有16.9公里长的未爆弹药区域。中国电建水电三局中老铁路项目部负责人刘千里更透露,他曾看到施工区域排出了10余枚目测三四十厘米长的炸弹,吓到“后背冒冷汗”。 虽说“遍地是雷”,但中老双方并未放弃,而是展开通力合作。据中国一带一路网报道,正式开工前,老挝国防部专门成立了6个排雷单位,从2017年1月一直排到了5月。而中方对施工方式进行调整,也派出具有排爆经验的专业人员协助工作。联合国经社部的一份报告曾提到,在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的中老铁路建设期间,当地2931公顷的土地上清除了约459枚未爆炸弹药,以及460多件相关碎片。 在老挝,美国投下200万吨炸弹,中国留下1035公里铁路。而美媒却仍能继续抹黑中国,声称“中老铁路使老挝陷入债务陷阱”。英国国际关系分析专家汤姆福迪说了句大实话,“西方媒体正向老挝人传递奇怪的信息,‘轰炸你的是朋友,建新铁路的人却是敌人’。” 中老铁路提供了一个教科书式的例子,即西方媒体如何扭曲事实并隐瞒真相。 根据《南华早报》报导,中国航空航天领域专家、国防科技大学教授易仕和去年12月发表一篇论文,声称中国已取得「一系列已验证有效的核心技术突破」,其中就包括让极音速飞弹依据热能标记追踪打击目标。如果属实,代表中国已经成功开发出得以在极音速情况下运作的热追踪系统。 虽然美国在飞弹防御系统也会使用热追踪技术,但通常只用于空气较为稀薄的高空区域,不过易仕和宣称中国已经突破瓶颈,找到可以让热追踪飞弹在低空飞行时也能发挥作用的方法,让中方的武器躲避美方防御系统的机率大大提升。 易仕和还说,美国防部也已要求包商为极音速飞弹开发红外线感应器,但估计至少也要4年时间才能取得成果,中国在这方面已「确实领先美国」。目前中国官方尚未证实。 1 中国的近邻老挝,是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家,其23.6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80%是山地和高原。在中老昆万铁路建成前,老挝国内铁路总长仅为3.5公里,在全世界拥有铁路的146个国家中排名倒数第四,交通系统非常落后,有“陆锁国”之称。 这把“锁”,锁住了老挝民众的内外往来,也限制了老挝经济的发展步伐。因此“中老昆万铁路”的建成意义非凡,其推进的“一带一路”所带来的合作共赢,将是一个帮助老挝人民获得更加美好生活的机会。 中老铁路是首条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全线采用中国技术标准、使用中国设备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联通的国际铁路。这项工程耗时五年,期间经历无数艰辛,且不说协商过程漫长,工程自身还存在极为罕见的建设难度和风险,譬如气象、地质条件恶劣,环保要求高,甚至要出入无人区等…… 但最让人捏把汗的是工程队在建设过程中还要面临致命威胁——铁路沿线埋藏着大量美国在越战期间于当地狂轰滥炸时留下的未爆炸弹药(UXO)。 在越南战争期间,老挝被动卷入其中。美国为了阻断通往越南北方部队的补给线“胡志明小道”,由中情局策动暗中将战场延伸至老挝,1964年至1973年共执行了58万次飞行轰炸任务,投下逾200万吨约2.7亿枚炸弹,其中大部分还是可怕的集束炸弹。 9年间,2.7亿枚,200万吨,这意味平均每分钟就有8枚炸弹投到老挝,总数比整个二战期间使用的炸弹数量还要多。 而当时老挝的总人口才大约二百万人,相当于每个老挝人都分到了一吨炸弹,这也让老挝成为了“人类史上人均遭受轰炸最严重”的国家 2 后来战争终于结束了,但老挝人民仍活在越战遗祸里: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越战期间美国在老挝投下的炸弹中有30%属于未爆炸弹药(UXO),约有8000万枚炸弹被投掷之后没有爆炸。 几十年来,这些未爆弹一直威胁着老挝人民的生命安全,老挝的部分土地也因为炸弹威胁而无法耕作,老挝的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遭到严重影响。据政府部门统计,从1975年至2008年,超过5万名老挝民众被这些未爆弹夺去生命,其中很大一部分还是孩子。 而讽刺的是,美国在1995至2013年间用来在老挝清除未爆炸弹的全部花费,仅等同于越战期间轰炸老挝3天的费用。 2016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访问老挝时,承诺将为清除未爆弹追加9000万美元,但并没有为当初的轰炸道歉。 近些年在社会各界的教育和帮助下,因未爆弹而死的老挝民众,好不容易才从战争刚结束时的每年上千人,减少到几十人,但这些未爆弹仍是巨大隐患。 …

苹果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iPhone问世来股价暴涨约5,800%

苹果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iPhone问世来股价暴涨约5,800%先美国” 文章来源: 路透社 01/04/2021 苹果周一成为世界上第一家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的公司,这要归功于投资者对其将继续推出畅销产品的信心,苹果已经开始探索自动驾驶汽车和Metaverse(元宇宙)等新市场。在2022年的第一个交易日,苹果股价在午盘交易中涨至182.88美元,创纪录新高。苹果市值从2万亿美元升至3万亿美元花了大约16个月的时间,其股价一路飙升,领跑一批科技巨头,这些公司受益于人们在大流行期间对科技的严重依赖。自2007年1月联合创始人兼前首席执行长乔布斯(Steve Jobs)发布首款iPhone以来,苹果股价已暴涨约5,800%,远远跑赢同期标普500指数约230%的涨幅。苹果目前在标普500指数中的权重约为7%,重回2021年开始的水平,6月时为5%。苹果是第一家达到这一里程碑的公司,投资者押注消费者将继续购买iPhone、MacBook以及Apple TV和Apple Music等服务。苹果目前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过去三年,微软和亚马逊都曾一度短暂超越苹果。微软市值目前约为2.5万亿美元,亚马逊市值约为1.7万亿美元,Alphabet市值为1.9万亿美元。分析师预计,2022年对iPhone的需求将保持强劲,因苹果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处于领先低位,且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订阅其服务。 音频原文:Apple now the world’s first $3 trillion companyApple on Monday became the first company in the world t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