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上海建新航母!可匹敌美国“福特级” 文章来源: 东森新闻 10/28/2021 中国近20年来的海军技术日新月异,航空母舰更是该国最重要的发展之一。《海军新闻》最近透过卫星图像发现,自中国在10年前引进俄罗斯的技术后,该国的航母设计已足以和美国匹敌,除了2艘正在俄罗斯基地服役的航母外,中国也正在上海建造一艘更新、更大的超级航母。 据《海军新闻》报导,国防专家最近利用太空公司卡佩拉(Capella Space)能在黑暗中透视云层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发现,中国目前正在上海附近建造一艘新的003型航母,而这艘新航母的性能大致可与美国2017年推出的最新次世代超级航母“福特级”相媲美。 从卫星图像看来,新的航母根据俄罗斯航母,做了一个重要的变化。过去的2艘航母都仰赖滑跳起飞甲板让飞机起飞,因此J-15侧翼战斗机能轻易地从甲板升空,不过KJ-600型的战斗机则无法如此操作。 在新航母中,中国引进了与“福特级”相似的技术,运用“电磁式飞机推射”(EMALS)系统,让KJ-600型战斗机能顺利起飞,并提高舰载战斗机的耐力。另外,专家也猜测,中国可能会研发出一种新的隐形航母战斗机。 《海军新闻》指出,上海船厂的新航母建造计划似乎进展稳定,不过他们不认为新航母会在近期内下水,因为从卫星图像可见,有部分的货柜被分段移至它后方的船坞,而新航母上也有2个通往内部作业使用的大洞。专家分析。这些情况都非常正常,因为美方也是这么做的。 位于船厂南方约1900公里的海南三亚,正持续为航母打造庞大的干坞,那是中国通往南海的重要战略位置,且002型航母“山东”已和大部分的核潜舰队驻扎在那里。从卫星图图像看来,新的船坞宽约80米,正好和建造新航母的码头相似,因此《海军新闻》认为,中国新航母的“全尺寸”应为80米以内,而且中方近期内也没有计划要打造比这更大的航母。 Source 神舟十三号若遇紧急情况 十四号最快8.5天可赶到救援 来自 / 联合早报 10/17/2021 (北京综合讯)中国成功发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同时,神舟十四号飞船已进入应急发射状态。若神舟十三号遇到紧急情况,神舟十四号最快可在8.5天赶往展开太空救援。 综合新华社和《科技日报》报道,神舟飞船为多船批次投产,两船同时出厂,同时在发射场完成总装、测试等工作。神舟十四号作为地面待命救援飞船,完成推进剂加注前准备,在厂房就位,随时可启动后续发射工作程序。 一旦在轨发生需要救援的情况,在火箭配合下随时可启动救援程序,短时间内即可发射入轨,将航天员接回地面。 据介绍,这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的研制团队,开创的“天地结合”应急救援模式,共有两艘飞船进场,后一艘是前一艘的“生命救援之舟”。 在8.5天应急救援发射流程中,包括48个小时的人员集结和准备时间。预备作为应急救援队的人员有几百人,被列在火箭调度系统专门制定的名单中。根据方案,两个小时内,调度人员要到岗组建试验队,一个小时要通知到全员。 与此同时,调度人员还须要将备份产品、试验设备、办公用品、防护用品等物资组织到位,并协调发射场提前开始准备工作。也就是说,从接到指令起48个小时里,调度系统将做到让全体试验队员穿上工作服,投入发射场工作。 这个过程中,火箭团队以30分钟为一个计数周期,每两个小时为一个工作阶段。不仅如此,每一项工作步骤都细化到工作时间、累计工作时间、所需岗位及人数、人员所属中队、定位厂房,安排得非常精细。 其中,“累计工作时间”会统计每名人员的持续工作时长;当达到预设的最大值后,应急人员必须更换,避免打“疲劳仗”。 中国在上周末凌晨发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三名航天员前往中国的空间站,将在太空生活工作六个月。 …
Category: SCIENCE & TECHNOLOGY
两近地小行星含85%贵金属 储量超全地球 文 / 潘万莉 10/27/2021 (早报讯)美国太空总署(NASA)预计在2022年发射探测器,前往太阳系中最大金属小行星“灵神星”(16 Psyche)计划于2022年启动,其所蕴含的金属总价值估计高达8000兆英镑(约1万4836兆新元),不过科学家近日发现两颗近地小行星,其金属含量超过85%,其中一颗甚至超过地球上铁、镍和钴这些金属的储量。 科学家利用美国太空总署位于夏威夷的红外线望远镜设施,发现了两颗富含金属的近地小行星(NEA)1986 DA和2016 ED,他们的分析指出,这两颗行星表面的金属含量超过85%,其中一颗所蕴藏的铁、镍和钴甚至超过地球上的储量,而且距离比“灵神星”更近,是太空采矿的更佳选择。 “灵神星”是最大金属小行星,距地球约3.7亿公里,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其天体宽约226公里,可能是完全纯粹由铁和镍组成,被认为是一颗在形成过程中失败的行星剩余核心,美国太空总署预计在2022年发射探测器前往探测,探测器将于2026年抵达目的地,但不会登陆,而是绕其轨道运行并记录相关情况。 而近地小行星1986 DA和2016 ED离地球更近,分析表明,这两个近地天体的表面都含有85%的金属,如铁和镍以及15%的矽酸盐物质,进一步的分析显示,1986 DA上铁、镍和钴等金属的储量可能超过这些金属在地球上的储量,作者指出:“我们在离地球如此近的地方发现了这些‘迷你灵神’,这是值得的。” Source Space Mining: Scientists Discover Two Asteroids Whose Precious Metals …
可怕!高达84%新冠感染者出现后遗症 包括这些 文章来源: 红星新闻 10/25/2021 随着新冠病毒继续在全球各国肆虐,感染新冠病毒后的后遗症,已经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关注。所谓新冠后遗症,即在首次感染新冠病毒后可能出现的一系列新的、复发或持续的健康问题。 其中,根据美国疾控中心(CDC)的官方信息,感染新冠病毒的长期影响之一是出现“脑雾”,即思维和注意力难以集中。事实上,新冠病毒对大脑的影响并不仅仅是出现脑雾。此前的一项研究发现,高达84%的新冠感染者出现了神经症状、味觉或嗅觉丧失、癫痫发作、中风、意识丧失及意识混乱等“新冠后遗症”。但令科学家们迟迟未能找到这一问题背后的答案,这些新冠后遗症究竟为何出现? 据外媒10月24日报道,一项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上的最新研究或许解开了这一谜题,因为新冠病毒除了攻击肺部外,还能杀死脑细胞。 【后遗症表现】 近四分之一感染者康复后 出现认知障碍,大脑无法正常工作 《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公开(JAMA Network Open)》10月22日发布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新冠感染者在感染的几个月后出现了记忆问题,甚至“无法思考”。研究人员对纽约西奈山医疗系统740名新冠肺炎住院患者进行了研究发现,近四分之一的人在感染的几个月后大脑无法保留信息和集中注意力。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发现患者在感染新冠病毒几个月后出现认知障碍的频率相对较高。在住院患者中,执行功能、处理速度、分类流畅性、记忆编码和回忆方面的障碍最为明显。”纽约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杰奎琳·贝克尔解释道。 该研究称,曾因新冠肺炎住院的人最有可能出现认知障碍迹象,但在医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一些感染者也出现了脑功能下降。这些患者通常在感染新冠病毒约7、8个月后,表现出认知障碍的迹象,包括记忆、回忆和存储新记忆、做出判断及计划当面的问题。 精神病学教授海伦·拉夫雷茨基博士表示,有些病人“大脑甚至完全无法正常工作”,无法思考、记忆受损;当他们开车出行的时候,会感到困惑,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如何到达目的地的。 【最新研究】 新冠病毒杀死内皮细胞 导致“幽灵血管”出现 尽管在新冠疫情后不久,科学家们便逐渐注意到了新冠感染者在康复后出现了各种大脑及神经问题,但始终未能找到症结。而现在,一项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上的最新研究表明可能揭开了这一谜题。 据报道,这项由德国、法国和西班牙科学家联合进行的研究表明,新冠病毒除了攻击肺部外,还能杀死一种被称为内皮细胞的脑细胞。内皮细胞位于大脑周围,负责保护小脑,促进血液流动。研究人员指出,内皮细胞受损可能会导致大脑血管损伤,损害认知功能。他们表示,这一发现或许可以解释,为何高达84%的新冠感染者都出现了神经症状、味觉或嗅觉丧失、癫痫发作、中风、意识丧失及意识混乱等“新冠后遗症”。 研究人员通过扫描新冠肺炎死者尸体的大脑发现了一种极为细小的“幽灵血管”,这是一种让血液无法流动的死细胞,也是认知障碍的标志,并可能产生众多风险,比如微中风等等。 【专家解释】 这一问题或许是可逆的 但长期影响仍然无法确定 …
港专家:香港没条件与冠病病毒共存 10/24/2021 香港政府专家顾问、中大呼吸系统科讲座教授许树昌说,香港整体的冠病疫苗接种率目前仅约六成,加上长者的接种率低,不但难达到“绝对清零”,目前也没有条件采取“与病毒共存”的策略。 综合网媒“香港01”、香港电台、文汇网报道,许树昌今早在商台节目上说,香港整体疫苗接种率大约六成,但长者接种率低;此外,有约四成接种者选择注射中国大陆的科兴疫苗,有数据显示其抗体于接种两针六至八个月后,降至低水平。因此,他认为香港没有条件采取“与病毒共存”的策略。 许树昌也说,英国等国家决定采取“与病毒共存”的策略后,冠病确诊个案严重暴发,加上冬季即将来临,他预估未来将会有更多变量。 许树昌还提到,如果民众首两剂接种灭活平台的疫苗,第三针转为接种另一平台的疫苗、例如核酸疫苗会较好,因为可刺激产生更多抗体。他相信,可能每一至两年,民众或要接种冠病疫苗加强剂一次。 Source 康希诺:两剂灭活加强一剂吸入 抗体最高升300倍 10/17/2021 中国康希诺生物公司发布吸入式冠病疫苗研究成果,临床数据显示,两剂灭活加强一剂吸入,中和抗体水平最高可上升300倍。 据澎湃新闻报道,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首席科学官朱涛在第21届中国生物制品年会期间进行了《腺病毒载体疫苗研发历程——如何与病毒赛跑》的主题演讲。 在介绍吸入式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克威莎加强免疫的临床数据解读时,朱涛提到,接种两剂灭活疫苗后6个月,序贯加强一剂克威莎吸入剂型,中和抗体水平相比加强之前升高250-300倍;若同源加强一剂灭活疫苗,中和抗体水平相比加强前升高30倍。 康希诺生物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文称,以吸入型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进行异源序贯加强,相较第三针灭活疫苗加强更有优势,抗体升高倍数,约是以一剂灭活疫苗加强的7-8倍。另外,吸入序贯免疫可获得针对原型株、Alpha、Beta、Gamma、Delta株的高效中和抗体。 文章还提到,数据显示,接种两针次灭活新冠疫苗后,用不同疫苗加强免疫,腺病毒载体疫苗加强效果最好,mRNA疫苗效果接近腺病毒载体,灭活或者亚单位疫苗加强显著低于腺病毒和mRNA疫苗,其中和抗体水平差异接近10倍。 对于雾化吸入式疫苗的有效性,12日晚间,江苏省疾控中心副主任、临床疫苗专家朱凤才在一次分享中也提到,雾化吸入可获得粘膜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三重保护”,在病毒入侵位置预防感染和阻断传播,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雾化吸入新冠疫苗在加强、序贯免疫效果显著,适用于风险人群的大规模加强免疫。 Source Inhalable vector-based COVID-19 vaccine increases antibodies 300-fold, better …
百度:未来五年培养500万AI人才 10/23/2021 中国科技巨头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称,未来五年,百度将为社会培养500万人工智能(AI)人才。 据新浪财经报道,李彦宏今天(23日)在北京大学新工科国际论坛发表演讲时说,当下的中国有培育领军人才和战略科学家最好的土壤,百度将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建设持续贡献。 在新工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上,李彦宏说,新工科重在培养人才的工程思维,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结合实际在“妥协”中循序渐进。同时,新工科时代的人才,要具备创新、跨界和开放三大能力。他也建议,要加强校企双方的联动,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在产业实践与技术落地上,李彦宏以自动驾驶为例,提出百度和特斯拉都是“工程思维”。特斯拉选择的路径是自动化程度的渐变。百度选择的路径是自动驾驶行驶范围的渐变,从部分道路的全无人驾驶开始,逐步扩大地域范围,从而走向L5级的完全自动驾驶。 李彦宏认为,未来十年人工智能领域将有八项关键技术,会实现从量变到质变,分别是自动驾驶、数字城市运营、机器翻译、生物计算、深度学习框架、知识管理、AI芯片和个人智能助手。李彦宏说:“这八项技术的突破,将会广泛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是我深信不疑的,而这八项技术也将是百度坚定投入的方向。” Source 美国国防部前首席软件官: 人工智能竞争 华府已输给北京 中央社 | 伦敦 10/11/2021 美国国防部前首席软件官柴兰告诉英媒,美国已在人工智能竞争败给中国,且部分政府部门网络防御能力仅在幼儿园水准,北京因在新兴网络技术方面有所进展,正迈向全球主导地位。 路透今天报导,根据西方国家的情报评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可能在约10年内称霸多项关键新兴科技,尤其是人工智能(AI)、合成生物学和基因方面。 柴兰(Nicolas Chaillan)是美国五角大厦第一位首席软件官,他已为抗议美国军方科技转型步调缓慢辞职。他指出,华府未能回应中方网络和其他威胁,使国家陷入险境。 他告诉「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在15至20年内,我们没有与中国抗衡竞争的机会。此刻,木已成舟。在我看来,这已经结束了。」 柴兰指出,中国将主宰世界的未来,控制从媒体叙事到地缘政治的一切,而美国部分政府部门的网络抵御能力仍处「幼儿园水准」。 同时,柴兰抨击谷歌(Google)不愿与美国国防部就人工智能展开合作,以及关于人工智能伦理的广泛辩论,都拖累了美国这一方面的发展。 因目前非上班时间,尚无法获得Google回应。 路透引述「金融时报」报导指出,柴兰表示,中国公司不得不与北京当局合作,而且不须顾虑伦理问题,「重金」投入人工智能领域。 …
新冠痊愈后就不用担心了?英国1.5%痊愈者再度感染 韩国中央日报 10/23/2021 英国感染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毒或接种过疫苗的人群复发第二、第三次感染的病例大增,对该国实施的“与新冠共存”防疫政策构成了挑战。认为在大部分人口接种疫苗并形成抗体后疫情即可结束的乐观预期也变得日益渺茫。 据英国《卫报》10月19日(当地时间)报道,英国当日新增新冠死亡病例223人,创下7个月以来的新高,新增确诊4.3738万人,连续七天超过4万,比前周增加16%,新增住院人数921人,比周初增加10%。报道称,新冠病毒不仅在未接种疫苗的中学生群体中大规模扩散,脆弱的老年群体感染病毒的病例也持续增加。 帝国理工学院的丹尼·爱德蒙教授(免疫学)说,“现在二次感染的情况比以往更加常见”,“以前感染过新冠病毒或者已经完成两针疫苗接种、抗体浓度仍处于中间水平的人员中,也出现了不少有症状的二次感染病例”。10月6日英国统计厅发布的消息显示,去年7月至今年9月感染过新冠病毒的2.0262万人中,共有296人二次感染。《卫报》表示,这与去年同期全球只有24个二次感染病例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 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的杰弗里·汤森德教授团队通过近期在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表的论文中提出,研究结果显示,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员如果不接种疫苗、也不保持距离,将会在3个月至5年内再次感染,感染间隔的中间值是16个月,这一结果由感染者的抗体减少导致。研究团队预测,随着感染人数增多,二次感染的情况将越来越常见。 英国利兹大学病毒学副教授斯蒂芬·克利文表示,“即便接种过疫苗,如果经常暴露在病毒环境中,再次感染的可能性也会增大”。二次感染的情况在医生群体中也频繁出现。 美国自今年5月德尔塔变异毒株成为优势毒株以来,二次感染率增加了350%。拥有390万人口的俄克拉荷马州9月份共报告了5229例二次感染病例。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卫生学副教授尼斯林·埃尔瓦表示,“认为在所有年轻人都形成抗体后疫情就会结束的理论可能性正变得越来越渺茫”。 为防止冬日疫情大爆发,现在英国启动了日均为大约3000人接种加强针、为12-15岁青少年接种第一针,同时建议人们在拥挤的室内场所佩戴口罩的A计划。但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应当立刻启动强制佩戴口罩并强化居家办公的B计划。 Source 诚招美国和加拿大法律服务代理 因公司发展需要,诚招美国和加拿大法律服务代理。 要求: 懂英语、或西班牙语、或法语。 能合法工作有社安号或工号。 无需改行, 可以兼职。 大学生和有销售经验优先考虑。 自雇生意公司发美国报税1099,加拿大T4A 有意了解详情, 请扫码加微信, 非诚勿扰! 最新研究:逾三成冠病康复者出现“长期后遗症” …
无罪!华裔教授胡安明重返大学教职,并被补偿薪水 来源: 华人生活网 10/20/2021 田纳西大学诺克斯维尔分校近日恢复了华裔教授胡安明的终身教职。 胡安明此前被指在接受NASA资助的同时隐藏了与中国高校的关系,不过最终获法官宣布胡安明无罪。 报道称,在一封10月14日的信中,副校长John Zomchick向胡安明提供了终身教职的工程教授职位。 校方同时还向他补偿薪水,并为他支付了移民律师费用。 另外,校方还为胡安明提供3年共计20万元的资金,助他重新启动研究。 报道称,在信中,Zomchick向胡安明解释了校方对他在签证方面的支持。胡安明是归化加拿大国籍的华裔。 2020年2月,胡安明被逮捕并被起诉欺诈和做虚假陈述。该案是时任总统川普任内美国司法部打击与外国有联系的学者行动的一部分。 检方指胡安明在申请NASA资金时故意隐瞒在他国大学任职的情况,并认为这违反了法律。胡安明的律师则称,胡安明认为没有必要将一个暑期兼职的工作作为披露信息的一部分,校方也没有要求他这样做。 今年6月,该案陪审团成员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案件流审。检方曾表示打算重新起诉,但法官上个月判胡安明无罪。 法官在判决中指出,就算胡安明有意隐瞒了他与他国大学的关系,也没有证据显示他打算伤害NASA的利益。 法官指出,NASA确实拿到了它们为之提供资金的研究成果,也没有证据显示胡安明从其它国家收钱了,或者任何在外国人参与了该研究。 Source 诚招美国和加拿大法律服务代理 因公司发展需要,诚招美国和加拿大法律服务代理。 要求: 懂英语、或西班牙语、或法语。 能合法工作有社安号或工号。 无需改行, 可以兼职。 大学生和有销售经验优先考虑。 自雇生意公司发美国报税1099,加拿大T4A …
神舟十三号若遇紧急情况 十四号最快8.5天可赶到救援 来自 / 联合早报 10/17/2021 (北京综合讯)中国成功发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同时,神舟十四号飞船已进入应急发射状态。若神舟十三号遇到紧急情况,神舟十四号最快可在8.5天赶往展开太空救援。 综合新华社和《科技日报》报道,神舟飞船为多船批次投产,两船同时出厂,同时在发射场完成总装、测试等工作。神舟十四号作为地面待命救援飞船,完成推进剂加注前准备,在厂房就位,随时可启动后续发射工作程序。 一旦在轨发生需要救援的情况,在火箭配合下随时可启动救援程序,短时间内即可发射入轨,将航天员接回地面。 据介绍,这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的研制团队,开创的“天地结合”应急救援模式,共有两艘飞船进场,后一艘是前一艘的“生命救援之舟”。 在8.5天应急救援发射流程中,包括48个小时的人员集结和准备时间。预备作为应急救援队的人员有几百人,被列在火箭调度系统专门制定的名单中。根据方案,两个小时内,调度人员要到岗组建试验队,一个小时要通知到全员。 与此同时,调度人员还须要将备份产品、试验设备、办公用品、防护用品等物资组织到位,并协调发射场提前开始准备工作。也就是说,从接到指令起48个小时里,调度系统将做到让全体试验队员穿上工作服,投入发射场工作。 这个过程中,火箭团队以30分钟为一个计数周期,每两个小时为一个工作阶段。不仅如此,每一项工作步骤都细化到工作时间、累计工作时间、所需岗位及人数、人员所属中队、定位厂房,安排得非常精细。 其中,“累计工作时间”会统计每名人员的持续工作时长;当达到预设的最大值后,应急人员必须更换,避免打“疲劳仗”。 中国在上周末凌晨发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三名航天员前往中国的空间站,将在太空生活工作六个月。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官网昨日发布消息,三名航天员进驻空间站后,昨日成功开启货物舱舱门,并顺利进入天舟三号货运飞船,接下来将开启天舟二号货运飞船货物舱舱门,然后开展货物转运等工作。 Source 神舟十三号与空间站完成交会对接 10/15/2021 中国今天(16日)凌晨发射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入轨状态设置,于6时56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宫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三号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四舱(船)组合体,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 三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后续,航天员乘组将按计划开展相关工作。 神舟十三号此后将开展六个月“超长待机”。 据了解,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共有14个分系统,是迄今为止中国研制的标准最高、指标最严格的载人航天器。 Source Shenzh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