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考研报名或突破520万人 备考周期延长为22个月 凤凰网 9/5/2022 9月3日,新东方举办考研产品全新升级发布会,并对国内考研形势做了分析预测。根据教育部官方数据,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达到457万。新东方2023考研年度报告预计,2023 考研报名将超过 520 万人。激烈竞争之下,考研分数线逐年上涨,学生备考难度加大。 发布会上,新东方大学事业部考研项目总监李琳对2023考季的考情做了解读。新东方通过对学生的详细调研了解到,随着备考难度的提升,学生备考时间从2022考季的12个月,增加到2023考季的22个月。一个学生在22个月的备考周期里,要想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课上和课下的投入占比约为4:6。 在考研人群日益多元化、备考周期延长的背景下,“与谁同行”变得更加重要。李琳表示,一起备战的研友水平、习惯、目标参差不齐,导致备考节奏混乱或滞后,也是很多考研学生的困扰。为此,新东方根据学生的备考身份、基础水平、目标分数、身处何地、备考时长、学习方式等,将学生划分为18类人群,并根据每类细分人群的需求,打造出针对性的课程产品和备考方案。 此外,新东方考研首席规划讲师王江涛详细分析了目前学硕和专硕的考研形势。他指出,从2022年考研情况来看,无论学硕还是专硕,绝大多数专业的国家线都有所上涨甚至是暴涨,只有个别专业总分线未涨。“综合来看,明年考研的竞争可能会更加激烈。无论报考什么专业,全力以赴才有胜算。” Source 学历贬值「没硕博难求职」 中国今年考研人数增加2成 世界新闻网 12/25/2021 央视新闻报导,中国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25日登场,今年全中国共安排3600多个考点、17万个考场,有457万考生参加考试,报考人数比起前一年又年增加80万人,年成长逾两成。 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中国研究生(包含硕博士生)招生规模也从2010年的53.82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110.66万人,10年间就增长了一倍。 从研究生招生的增量来看,近年来主要是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倾斜,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公共卫生等服务国家战略、社会民生急需领域相关学科倾斜。 报导指出,25日开始的是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上午进行的是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综合能力考试,下午进行外国语考试。26日上午和下午均进行业务课考试。 初试均为笔试。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考试科目,统一安排在27日进行。 武汉晚报指出,今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比去年成长21.22%,已连续8年增长。根据中国教育部统计,从2001年至2020年,研究生招生总数从16.5万人增至将近110.7万人。其中,博士生人数从3.2万人增长到11.6万人。 1978年时,全中国研究生招生只有1万多人,到了2020年,在学研究生人数就已达到314万人。 中国今年大学毕业生约909万名,但研究生报名人数就有457万。有网友指出,即便排除「二战」、「三战」考生( 重考生),应届本科毕业生也有将近一半报考研究所。之所以如此,全因大学本科学历已严重贬值,「没有硕士、博士头衔,你求职都不好开口」。 不过,武汉晚报指出,2020年,大学毕业生870万人,其中研究生72.1万人,占比为8.3%(博士生约占0.8%)。反观美国高等教育中,研究生占比为33%,其中博士生占比约6%。 …
Category: FORUMS
新版红绿灯被吐槽不科学,读秒被取消?真相并非如此 凤凰网 8/21/2022 最近几天新版红绿灯被吐槽一事又上了热搜,设计者昨天在直播中甚至被骂下线,可见大家对这个新国标红绿灯的不满,特别是很多人认为新国标中取消了红绿灯读秒倒计时的设计,让人更看不懂了。 那新国标的红绿灯设计真的是如大家说的那样不堪吗?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微博用户@北京交通大作战今天上午做了科普,指出现在的很多报道中都是虚构、炒作的,这种报道从2017年传播到了现在。 首先,这个新国标红绿灯不是这两年才有的,现行的信号灯国标是GB14886-2016,已经实行6年。信号灯的排布方式从2006年国标到现在根本没有任何明显变化。 其次,针对热议较多的取消计时的设计,这也是编造出来的,该博主指出历代国标中均未提到倒计时的问题,也就谈不上取消倒计时。 倒计时依据的国标是GA/T508-2014,也就是说,是否安装倒计时是各个城市自己选的。 还有就是新国标信号灯的熄灭等问题,北京交通大作战指出这个情况极少出现,在实际使用中大多选择直接不安装对应的信号灯。 就算信号灯熄灭,你也很难看清楚灭着的灯具体是哪个方向的,直接按照圆饼信号灯的指示通行即可。 总的来说,国标红绿灯统一了红绿灯制式,改变了之前各地在城市建设中胡乱使用红绿灯的现象。 Source 110平方米的房子到手仅61平方米,媒体调查公摊面积是否取消之争 8/16/2022 110平方米的房子,到手却发现套内面积只有60多平方米;购房时销售人员口头承诺的31%公摊面积,收房时却变成了46%…… 山东省青岛市市民李黎(化名)原本应该在去年开开心心收房,却被公摊面积带来的问题困住了。维权一年多来,她始终想不通:“怎么一公摊,把我一半的房子都摊出去了呢?” 李黎的困惑在很多购房者心中都存在。 记者近日采访发现,公众对于购房时需要承担公摊面积费用多有诟病,认为公摊面积的存在给购房人一种要为不属于自己的公共空间买单的不适感。同时,普通购房人很难准确计算公摊面积和套内面积大小,只能被动地从开发商等处了解信息,让不少人担心存在“消费暗区”,比如公摊面积被包含在总面积内,意味着后续的物业费、供暖费等费用同样包含了公摊部分的费用。 在这样的背景下,近年来一种声音甚嚣尘上——取消公摊面积制度。那么,公摊面积制度的存在依据是什么?目前形势下是否能够取消?是否有可替代或进一步完善的方案?围绕这些问题,记者展开了调查采访。 外墙一半计入套内 购房者被术语绕晕 2018年4月,李黎全款购入青岛市某小区一套总面积为110.25平方米的住宅。买房时,本就是建筑行业从业者的李黎对公摊面积格外关注,反复向销售人员咨询了关于公摊面积的一些问题。 据李黎回忆,当时销售人员告诉她,因为小区楼栋属于超高层建筑,达到55层,考虑到避难层、电梯高度等因素,公摊面积占比会达到31%,但实际收房时可能比这个数值小。 李黎向记者出示的购房合同内容显示:总价值120余万元的110.25平方米的套三房屋,套内建筑面积为75.24平方米,公用分摊建筑面积为35.01平方米,公摊面积占房屋总面积约31.8%。 然而,2021年9月,准备收房的李黎傻眼了:推开房门,映入眼帘的是超厚的墙壁、逼仄的空间、3间小得可怜的卧室。她找验房师测量后发现,实际套内仅有61平方米左右,3间卧室没有一间超过9平方米,主卧甚至无法放下双人床。 …
“中产阶级”滑落为底层 为何如此容易? 欧洲价值 8/18/2022 “阶层下滑”这个词,近期常常被人提起。 对于我这代80后来说,早已习惯了一种生活模式——只要努力,就有希望改变人生。从中考到高考,再到工作,只要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就能把小日子过好。阶层跨越的难度虽然也很大,但空间始终存在。一个大山里的孩子通过高考改变命运,成为大城市里有车有房有盼头的白领,在我们这代人中并不是什么稀罕事。 可从历史上来看,这从来不是人类生活常态。它过于平顺,以至于让许多人忘记了还有“阶层下滑”这回事。 在过去十几二十年里,人们提起阶层下滑,往往集中于“因病返贫”之类的意外上,它属于个例,不具备普遍性。至于中等收入阶层,更是被视为能够抵御风险的群体。大家都没想到,阶层下滑其实很容易。比如原本收入优越的一线城市互联网大厂员工家庭,因为一次裁员而失去收入,同时还背负着每个月几万元的房贷,就意味着一夜之间的阶层下滑。他们的抵御风险能力,可能还比不上小县城里月入三千的编制人员。 当经济出现波动,一些行业停滞甚至消失时,人们会发现昔日最来钱的“风口”,会突然变成黑洞。那些原本享受行业红利的中等收入阶层,也会突然变成最无助的群体,他们的下滑速度往往比其他人更快。 Register NOW 如果要找原因,那么时代变得太快、中等收入阶层自身的脆弱,都是关键因素。毕竟,很多中等收入阶层的根基,是建立在行业的根基之上。行业享受荣光,他们也享受红利,行业一旦脆弱,在遭到外力干涉下迅速崩塌,自然也会让他们脆弱。 相比之下,老牌发达国家的中产阶层,因为行业的持久稳定性和社会整体保障,整体来说牢靠得多,但即使如此,“阶层下滑”也是存在的。 日本作为发达国家,曾有“一亿总中产”之说,中产阶层也被视为社会最稳定的力量。但在学者桥本健二看来,随着社会差距不断扩大,阶层流动减少,日本社会发生了极大的质变。非正规工人的增加形成了庞大的贫困层,导致贫困率上升,进而导致未婚率上升,三成人口最终因为经济原因无法组建家庭。 在《新型日本阶级社会》中,桥本健二通过对东京都中心半径50公里以内20—69岁居民的调查详细的数据分析,试图证明一点:随着日本社会不平等的加剧,过往的“差距社会”一词已经不再适用,呈现的是“新型日本阶级社会”模式。 何为阶级社会?桥本健二的定义是: “所谓阶级,是指因收入和生活水平,以及生活方式和意识等的差异而被分隔成几个种类的人群……各阶级间的差异巨大,而此差异又具有重大意义的社会,即谓之阶级社会”。 桥本健二还对“一亿总中产”这个概念祛魅,认为它并非是指一亿日本人真实拥有中产阶级的物质生活水平,它只是反映了经济高速增长时代日本人的阶层归属意识:有一亿日本人认为自己属于中产阶级。 我们身边也能找到许多这样的人,甚至更多。只要经济还在增长,人们就有过上好生活的预期,预期会影响人的判断。比如很多居住在珠三角和长三角的人,会认为自己身处的环境就是中国的全部,又比如知乎上的人均年薪百万,这些都是一种“归属意识”。 事实上,在经济增长时,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自己属于中间阶层,但经济放缓甚至倒退时,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认知就会更“实在”,更能认清差距的存在。你看,现在很多人不就终于认识到自己的脆弱了吗? 同样应该被祛魅的还有中产阶级这个概念。在习惯认知里,写字楼里的高级白领,只要收入符合,那就应该被纳入中产。但老实说,无论是高级经理人,还是有机会通过股权致富的程序员,都不完全符合中产的标准。因为所谓“产”,不仅仅是指房和车,更是指生产资料。可是,无论是一个高级经理人,还是996程序员,都并没有拥有生产资料。换言之,他们的财富依附于自己供职的公司,连工作环境和工作用具都属于公司。所以,为什么很多中产特别容易坠落?因为没有生产资料的他们其实是“无产阶级”,压根就不具备真正的保障。一次炒鱿鱼,就可能是万劫不复。 桥本健二认为,新型日本阶级社会的一个副作用就是保守思维的兴起,比如更加排外,对多元化心存疑虑。我们对这一点应该也会有所感受“宇宙的尽头是编制”就是保守思维的一种体现。虽然数据上无法证明低学历低收入的底层年轻人正严重趋于保守化,但在桥本健二的分析框架里,仍可看出底层与排外主义之间存在某种联系。正如书中所言: “下层阶级与其他阶级相比并不一定更支持排外主义。但是,下层阶级有着其他阶级所没有的特征:即这一阶级当中对旨在缩小差距的收入再分配政策的支持倾向与排外主义结合在了一起。” 更让他悲观的是,“要实现缩小差距与消除贫困的政治路线着实让人费解。有利的阶级的人们容易安于差距扩大的现状,而不利的下层阶级对缩小差距的诉求又朝着错误的方向误打误撞。” 书中写道,在从事第一份职业时成为下层阶级的年轻人很难再流动到新中产阶级,许多人后来就一直停留在下层阶级,或者向正规工人、旧中产阶级流动。由此可见,就业冰河期对新中产阶级出身的年轻人产生了更为深刻的影响。 …
婴幼儿无人照料是阻碍生育首要因素 城市超1/3家庭有托育需求 凤凰网 8/17/2022 国家卫健委于今天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郝福庆介绍:国内调查显示,婴幼儿无人照料是阻碍生育的首要因素,城市中超过1/3的家庭有托育需求,但供给明显不足,特别是普惠性服务供不应求。各方研究和国际经验也表明,发展托育对减轻家庭负担、提高生育意愿,具有显著效果。为此,《指导意见》重点围绕5个关键词下功夫,也就是“基本、普惠、投资、收费、减负”: 基本,就是强化基本公共服务。《指导意见》提出拓展社区托育服务功能,完善婴幼儿照护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实施公办托育服务能力建设项目,突出对幼有所育的基本民生保障。 普惠,就是着力增加普惠性服务。发展公办托育机构,带动社会力量投资,支持用人单位举办,建设社区服务网点,探索家庭托育模式,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通过以上多种渠道,鼓励多方积极参与,有效扩大普惠性服务供给。 投资,就是加大投资支持力度。拓宽托育建设项目申报范围,中央预算内投资给予建设补贴,通过中央投资的支持和引导,带动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加大投资力度。 收费,就是规范各类服务收费。明确公办托育机构收费标准由地方政府制定,加强对普惠托育机构收费的监管,合理确定托育服务的价格。 减负,就是减轻机构经营负担。托育机构水电气热按照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各地要建立托育机构关停特殊情况应急处置机制,落实疫情期间纾困政策。 此外,国家医保局待遇保障司副司长刘娟介绍:生育津贴是生育保险待遇的重要内容。《指导意见》贯彻落实中央要求,提出国家统一规范并制定完善生育保险生育津贴政策,主要有三个方面考虑: 一是坚持基本保障。社会保障领域要“坚持制度的统一性和规范性”“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完善生育保险相关待遇保障,既要兼顾基金支撑能力,又要体现积极支持生育的方向。 二是均衡地区间待遇差距。近年来,随着人口政策的调整优化,地方在法定产假之外新设了生育奖励假,整体看,各地假期时长不一、差异较大,权益保障的做法上也各不相同,地区间待遇水平不均衡,容易引发攀比。 三是促进女性公平就业。实践证明,假期过长可能会带来职业女性的生育顾虑,增加女性的就业歧视,影响男女公平就业,继而影响女性生育意愿,宜统筹考虑各方负担和对就业的影响,综合施策、责任共担,共同构建积极生育支持体系。 Source 中国人口进入「负增长」2024年成中度老龄化社会 世界新闻网 7/22/2022 中国《财新网》引述学者分析指出,中国即将成为继日本之后,全球第二个出现人口负增长的亿万人口大国,并将在2024年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亦即60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20%。 中国国家卫健委人口家庭司长杨文庄21日在中国人口学会2022年会上表示,中国总人口增速明显放缓,「十四五」期间(2021年至2025年)预计进入负增长。 联合国日前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也指出,中国最早可能在2023年出现人口负增长,60岁以上人口数量在2024年达到20.53%。 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说,按照人口发展规律,人口负增长和人口老龄化是长期维持低生育率的必然结果。他预期,中国人口负增长的道路即将打开,并将长期稳定。 《财新网》指出,衡量「老龄化」压力有两个重要指针:「少儿抚养比」(0—14岁人口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与「老年抚养比」(60岁以上人口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 据联合国预测,中国的少儿抚养比与老年抚养比曲线已于2021年交叉,代表中国中国已经从过去以「养小」为主,转为以「养老」为主。 相关预测指出,「十四五」时期,中国老年人口从2022年起,每年将增加超过1,000万人,「十四五」时期共增加5,300万人。 …
加大系统新生录取当地学生人数破纪录 外州学生减少 世界新闻网 8/10/2022 2022加州大学系统(UC)秋季录取尘埃落定,十所校园新生中加州本地学生录取率创下新纪录,外州学生人数减少;少数族裔录取率同时改写历史。 根据加大系统2022年秋季新生录取结果,今年秋季开始进入加大校园就读的一年级新生中,少数族裔学生增加到43.8%。拉丁裔连续第三年成为最大族群,占37.3%;其次是亚裔,占35%,非裔占5.7%,白人占18.6%。总体而言,拉丁裔、亚裔、非裔和美洲原住民学生的申请和录取都有所增加,而白人和太平洋岛民的申请和录取则有所下降。对比新一轮人口普查,加州目前拉丁裔占39.4%,白人38.3%。亚裔17%,非裔6.4%,原住民1.3%。 加大系统今年总体上调整了本州学生和外州,以及国际学生的录取比例。在2008 年经济衰退之后,加州大学资金削减了三分之一,公立研究型大学系统开始积极招募和招收收入较高的非居民学生作为额外学费收入来源。例如,洛杉矶加大和伯克莱加大将大学生中非本地学生的录取率,从2008年秋季约 9.5%增加到2021年约24%。 加州大学校长Michael V. Drake在本周发布的声明表示,加大系统今年以录取加州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本地学生感到荣幸。 2022年和2023年,加大系统计划额外招收5632名加州学生。其中洛杉矶加大、伯克莱加大和圣地牙哥加大增加902人。 洛杉矶加大今年收到2022年大学新生入学申请9万1544份,创下洛杉矶加大和加大系统新高峰,洛杉矶加大最后录取8423人,比上年增加54人,不过洛杉矶加大计划稍后增加录取400名大学一年级学生,另外增加400多名转学生。 尔湾加大今年的秋季新生录取情况稍有不同,一年级新生录取减少几百人,即 1.6%;州外学生和国际学生的录取率显著下降39%和 37%。 Source Judicial Watch Challenges TJ’s Race-Based Admissions Scheme …
Judicial Watch Challenges TJ’s Race-Based Admissions Scheme News Release | Judicial Watch 8/05/2022 Judicial Watch announced today that it filed an amici curiae (friend of the court) brief …
遭4恶少拳打脚踢 70岁亚裔妇卧床不起 世界新闻网 8/03/2022 旧金山7月31日又传出针对亚裔的仇恨暴力犯罪。一名70岁高龄的亚裔老妇在自家公寓遭4名青年连续殴打头部,幸好没有生命危险。 自新冠疫情以来,针对亚裔社区的仇恨暴力犯罪层出不穷,亚裔老人频频被袭击更让人愤怒。31日的攻击案中,受害者任姓老奶奶因为担心疫情,过去两年内一直生活在公寓内,几乎从不外出。31日是她很长时间以来第一次外出,便遭到袭击。任奶奶说,他们用拳头打我的头,把我摔倒地上后,又踢我。 她的女儿郑女士说,昨天是她在居家许久后的第一次出门,竟然就遇到了这样的事。 31日任奶奶离开自家公寓后不久,4名青年主动靠近她问时间;由于任奶奶不常讲英语,担心她的回答别人听不懂,她便露出自己的手表展示时间,并回答说5时。 殊不知,任奶奶这个举动落入他们的陷阱,见财起意的歹徒立即对她搜身;任奶奶说,自己立即意识到他们不怀好意。 她的手机最终被搜了出来,任奶奶尝试反抗,并向附近的电梯逃跑,尝试快速关闭电梯门。但四名歹徒尾随她进入电梯并开始殴打她;「他们非常凶狠,把我摔倒。」她说。 根据监控摄像,四名歹徒对任奶奶的脸拳打脚踢,随后准备离开。她站起后,尝试从楼梯逃跑,但消防门却被抵住无法关闭。歹徒见状折返,抢走她的钥匙并再次殴打。 「尽管有许多老人被袭击的报导,但没想到的是,这样的事会真实发生在我们的身上。」郑女士说。 任奶奶全身多处受伤,目前在家卧床不起,女儿希望,把这一段经历报导出来,提醒更多人要注意安全。 旧金山警局目前已经介入调查,尚不清楚是否有嫌犯落网。 Source 洛县华人密集城市小区 整个康斗邮箱被卸下偷走 世界新闻网 8/01/2022 南加各地近来治安不靖,除了骇人听闻的抢劫砸店以外,小偷小摸行为也不少。7月30日上午洛杉矶县华人密集的蒙特利公园市(Monterey Park)一处小区的居民就发现,康斗的邮箱被窃贼整个从墙上卸下端走,连警方都表示从未听闻此类事件。 家住蒙特利公园市一处小区的何女士表示,整个事件夸张但却是真实的。就连报警后,员警来作笔录,都说他当了快20年员警,头一次听说这种事情。她表示,当天是周六7月30日,而且是光天化日早上发生的。根据监控录像,窃贼大约是10点06分约42秒进来小区,10点08分48秒就溜了。录像中也可以看到,作案者一共二个人,一个偷,一个望风。仅仅两分钟时间,该康斗社区的整个邮箱就被卸下偷走。 何女士说,这个邮箱比较新,2019年才刚安装上,一套邮箱只有四户人家。好在周六邮差当时还没来,里面就只有二户邻居没有及时拿信,总体来说损失不大。不过小区管理员表示,可能窃贼是把邮箱拿去变卖,因为是铁质的,可以值几百元。而失窃信箱价值小,估计警方也不会花什么精力去抓,除非以后这个贼自己撞到枪口上。 何女士表示,监控图像中看起来,窃贼像是亚裔,浅色皮肤很年轻的一个小伙子。康斗管理员则表示,以后新装的邮箱会用螺丝钉装好后,周边还要涂上强力胶。何女士哭笑不得的表示,涂强力胶真不是开玩笑,因为这个邮箱本来也是钉在墙上的,即便如此都能被取走。 根据何女士提供的影相,该男子穿着黑色帽衫,浅灰色短裤、运动鞋,左腿似乎有纹身。而望风的男子则穿着黑色上衣和黑色长裤。 …
CIA无人机投掷2地狱火飞弹 炸死凯达首脑萨瓦里 世界新闻网 8/02/2022 美国总统拜登1日在白宫蓝厅阳台指出,一架美国无人机在阿富汗当地时间上月31日拂晓出击,击毙宾拉登接班人、凯达组织(Al-Qaeda)现任领导人萨瓦里(Ayman al-Zawahiri);这是美军去年中撤离阿富汗以来,美国打击恐怖主义的最大进展。 美精准击毙萨瓦里 无平民伤亡 美联社报导,中情局在当地时间31日上午6时18分(美东时间30日晚间9时48分)出动一架无人机,投掷两枚地狱火飞弹,精准击毙萨瓦里,他的家人并未受到伤害,已由美国政府重新安置,也没有平民受伤。 拜登政府资深官员表示,美国空袭击毙恐怖组织领袖,拜登全程掌握进展,且美国并未事先告知在阿富汗掌权神学士政权,因神学士资深官员知道萨瓦里的藏身点,明显违反杜哈协议。 拜登形容这是针对恐怖组织领袖的「精准打击」,他说,正义得到伸张,希望这可以带给911罹难者家属一些抚慰;萨瓦里将无法再以阿富汗为恐怖主义避风港,美国政府也会确保不会再发生这种事,政府将采取必要措施确保美国的安全。 宾拉登接班人 美悬赏2500万美金 现年71岁的萨瓦里自1998年起担任宾拉登(Osama bin Laden)副手,也曾是宾拉登的私人医生,两人共同主导2001年的911恐怖攻击,宾拉登2011年在巴基斯坦遭美军击毙,萨瓦里接班;不过他行踪始终成谜,美国国务院为其悬赏2500万美金。 几年来不断传出萨瓦里的死讯,联合国去年中曾指,虚弱的萨瓦里藏身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边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导,身为凯达组织实质领导人,该组织上月13日曾释出萨瓦里22分钟的谈话音档,这也是他最近一次的曝光。 拜登在推特表示,美国证明了「无论要花多久时间、无论你藏身何处,美国都会找到你。」 白宫资深官员表示,情报显示萨瓦里和家人落脚在位于阿富汗喀布尔(Kabul)的一栋房屋内,情报部门4月首次对拜登简报,并在耗费数月时间掌握厘清相关消息后,拜登上周批准运行击杀。 Source 视频首曝光…国会暴乱后 川普:不想说选举已结束 世界新闻网 7/22/2022 众议院国会暴乱调查委员会第八场也是夏季最后一场听证会21日晚间黄金时段登场,聚焦重点在于前总统川普2021年1月6日当天,从暴徒开始冲进国会大厦到后来出面呼吁暴徒回家的187分钟期间,究竟有过哪些行为;委员会调查发现,川普其实没有采取行动阻止暴乱发生,反而「沾沾自喜」在白宫里观看着暴乱事件的电视转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