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A专家与退役将领警告 美国距离爆发内战「比想像中更近」

CIA专家与退役将领警告 美国距离爆发内战「比想像中更近」 中央社 | 华盛顿 12/25/2021 专门研究政治动乱与恐怖主义的中情局顾问华特尔警告,美国社会撕裂,正日益走上内战之路;三名美军退役将领投书报纸,要美国军方需为2024年选后可能政变预作准备。 波士顿环球报(The Boston Globe)报导,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UCSD)政治学教授华特尔(Barbara F. Walter)过去几年担任中央情报局(CIA)一个专门预测世界哪里会爆发内战、政治动乱与不稳的「政治不稳定工作组」(PITF)顾问。 华特尔明年1月将出新书「内战爆发原因与阻止之道」(How Civil Wars Start and How to Stop Them,暂译)。她上月推文直言,PITF在法律上不被允许检查国内正在发生的事,使其本身「看不见境内迅速出现的风险因素」。 然而过去30年一直在研究北爱尔兰、埃塞俄比亚和叙利亚等地内战和冲突的华特尔,将研究国际间和用于评估其他国家民主的指针用于美国身上。根据报纸刊出书中的一段话,她发现如今美国「比全部人所想的更接近内战」。 华特尔写道:「没人愿相信他们所钟爱的民主正在沉沦、朝向开战。但若你是一名从国外观察美国事态发展的分析家,就像观察乌克兰、科特迪瓦、委内瑞拉等国发生的事件一样,你会列出一份清单,评估每一可能导致内战的条件。你就会发现创建民主已两百多年的美国,已处危险境地。」 CNN’s Michael …

中驻美大使:美国如不想打仗 就要共同遏制台独

中驻美大使:美国如不想打仗 就要共同遏制台独 世界新闻网 12/25/2021 中国驻美国大使秦刚近日接受多家美国媒体联合采访,台湾问题依然是当前美国媒体关注的焦点之一。秦刚告诉美国媒体,如果中美都不想打仗,就要共同反对和遏制「台独」,给和平一个机会。 秦刚并指出,对于中美关系来说,首要是预防危机发生,但美国把过多注意力放在危机发生后的应对上。他说,「什么危机会让中美陷入冲突?最令人担心的就是台湾问题,双方须尽最大努力预防危机」。 根据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官网消息,秦刚20日接受美国多家媒体主编和资深记者联合采访,当中有多个问题都涉及台湾。在被问到,在台湾问题上中美如何管控危机时,秦刚说,「我们认为预防危机比管控危机更重要」。 他指出,就在美方对我们说要管控危机的同时,危机却每天都在发生。管控危机的最佳方式是防止和减少对华消极政策和行动,特别是不要在台湾问题上挑衅中国。台湾问题是可能使中美陷入冲突的主要潜在因素。 秦刚强调,一个中国原则是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美方必须非常谨慎地对待与台湾之间的接触,缓和紧张局势。 他表示,中方所做的都是反应之举。导致当前台海局势紧张的是台湾民进党当局,其否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 秦刚指称,台湾当局正通过寻求美国支持其独立来挑起对抗,美国则在利用台湾来遏制中国,这就是台海紧张局势不断升级的根源。 秦刚说,「中国人民爱好和平,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台湾民众都是中国同胞,我们有句成语叫『血浓于水』,我们不想和自己的同胞发生战争,将为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景尽最大努力,因为这最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 但他重申,「同时,面对『台独』势力的威胁,我们绝不放弃非和平手段,这正是出于阻遏『台独』的目的」。 秦刚告诉美国媒体,「台独」对台海局势和中美关系都构成现实威胁。美国说不希望与中国发生战争,中国主张中美和平共处。因此,和平或不打仗是中美之间的最大公约数。但目前双方都面临「台独」的可能性,在美方怂恿下,「台独」分裂势力正一步步朝其目标迈进。 他呼吁美方,真正认识到「台独」是最大的威胁。美方应回到切实遵守一个中国原则上来。如果中美都不想打仗,就要共同反对和遏制「台独」,给和平一个机会,让和平胜出。 此外,对于中美是否会陷入「新冷战」?秦刚表示,之所以会有新冷战卷土重来的感觉,是因为美国一些人怀着冷战思维,把中国当作前苏联,但「中国不是前苏联,中国共产党也不是僵化的苏联共产党」。而且中国善于从失败中学习,从前苏联的解体中汲取教训。 Source 秦刚大使接受多家美主流媒体联合采访 12/24 /2021 12月20日,秦刚大使接受美国多家主流媒体主编和资深记者联合采访。采访由彭博创新经济论坛举办,以“炉边谈话”形式用英文进行。全部内容可供报道,也可用作背景吹风。主要内容翻译如下: 问:秦大使,您现在到了华盛顿近距离研究美国政治,就任中国驻美大使这几个月来,有什么让你感到意外吗? 答:这是个好问题。我来美国将近5个月了,还谈不上研究,但我的感受是,美国是个很复杂的国家,许多事情令人费解,我问了一些美国智者,他们回答说也搞不清楚。所以,更深入、更全面了解美国需要时间。同时,这里中国因素无处不在,每个人都在谈论中国。其实许多人并不懂中国,不懂中文,也不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人民,不过都表现得像“中国问题专家”,比我还懂中国。美国对待中国就像家长训斥小孩一样,“你错了”“你要这样做”“你不该那样做”。对中国的错误认知、虚假信息和谣言很多,这令我感到吃惊。 另一方面,我也深切感受到美国人民是友好的,他们热情、随和,他们关心的事、他们的日常话题跟中国老百姓是一样的,比如就业、教育、物价等等。每天我都收到普通美国民众的来信,对中国很感兴趣,希望更多了解中国。我也和学中文的学生多次交流,他们善良淳朴,热切希望学习中文。我不禁自问,究竟哪一面更代表美国?这就像硬币的两面,对此我还要深入观察。 问:我知道你不喜欢“战狼”这个说法。你认为,现在中国“战狼外交”越来越多是因为中方认为自己被当成小孩遭到训斥了吗? 答:中国人民热爱和平、推崇和谐。中国从不挑衅,也不制造麻烦。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每位中国外交官从入职之初接受的教育就是,中国奉行和平外交,与他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致力于增进友谊、相互理解和互利合作。这些原则就像是外交培训手册,一直装在中国外交官的口袋里。当前,中国面临更加复杂和严峻的国际环境,有的国家对中国动辄颐指气使、攻讦诽谤。中国外交官面对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国利益的不友善言行,必须站起来说不,讲清事实,辩清道理,普通中国公民都应如此,更别说中国外交官了。我们不是主动出击,而是做出回击。更准确地说,中国外交官不是战狼,而是与狼共舞。 …

普亭:中国30年内超越美国 成世界主要经济体 预测美国会失去金融跟贸易的主导地位

普亭:中国30年内超越美国 成世界主要经济体 预测美国会失去金融跟贸易的主导地位 世界新闻网 12/24/2021 俄罗斯总统普亭23日在一年一度的年终马拉松式记者会表示,中国将于接下来30年内,在经济的每一个层面超越美国,并预测美国会失去金融跟贸易的主导地位。 塔斯社与俄罗斯官媒《RT》报导,普亭向在场记者指出,「就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方面来说,中国的经济已经大于美国了。到了2035年,然后是2050年,中国也将必然在所有其他的指针成为世界的主要经济体」。 Russian President Vladimir #Putin has concluded his annual press conference at the Moscow Manege. Putin hailed …

亚裔女高中生才刚获悉疑患脑瘤 晚间即收到圣诞惊喜

亚裔女高中生才刚获悉疑患脑瘤 晚间即收到圣诞惊喜 世界新闻网 12/23/2021 圣诞节前通常会出现一些温馨故事,但是发生在凯蒂亚洲城(Katy Asia Town)的这个消息有点特别。因为正在攒钱念大学的服务生,当天早上才得知脑部可能长了肿瘤,晚上却在打工的餐厅拿到1000元小费,这让她喜出望外,觉得这个世界还是有好心人的。 时间回到20日傍晚,正在大马餐厅Phat Eatery端盘送菜的Amanda Wong,在帮一位客人结帐时意外发现,原本90.61元的帐单,却附加了1000元小费,这让她有点吃惊,根本不知道该跟客人说什么。 Houston waitress gets $1000 tip at Phat Eatery Christmas came early for a Houston waitress …

韩国前总统朴槿惠获政府特赦 12月31日出狱

韩国前总统朴槿惠获政府特赦 12月31日出狱 文 / 陈慧璋 12/23/2021 (早报讯)被判处20年有期徒刑的韩国前总统朴槿惠获政府特赦。 韩联社周五(24日)报道,文在寅政府决定对包括朴槿惠、前总理韩明淑等3094人进行特赦、减刑、复权。 韩国政府当天宣布,考虑到朴槿惠健康状况不佳,决定给予她特别赦免。 已经入狱近五年的朴槿惠将在12月31日获得特赦出狱,韩明淑将获得复权。 据报道,朴槿惠今年三次住院治疗。医生指朴槿惠最近痼疾复发并恶化,而且,由于长时间的监狱生活导致她精神状况不稳定。 今年1月14日,韩国大法院对朴槿惠“亲信干政”案和受贿案作出终审判决,判处朴槿惠20年有期徒刑,并罚款180亿韩元(约2060万新元),追缴赃款35亿韩元,并在首尔看守所接受拘押。 韩明淑因涉嫌收取9亿韩元的非法资金,于2015年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追缴赃款8.83亿韩元。前总统李明博未被列入赦免名单。 Source 「需要与中国合作」 南韩不考虑杯葛北京冬奥 中央社 12/13/2021 南韩总统文在寅今天排除加入美国行列、外交抵制2022北京冬季奥运的可能性,理由是南韩需要与中国合作。 正在坎培拉进行访问的文在寅表示,「不会考虑」加入数个西方国家的阵营,以杯葛北京冬奥作为对中国侵犯人权的抗议。 他说:「我们并未接获任何其他国家要求(南韩)参与外交抵制,包括美国在内。」 法新社报导,有鉴于中国迫害新疆维吾尔族、扼杀香港民主,美国、澳洲、英国和加拿大决定外交杯葛北京冬奥,以示抗议。中国稍早警告,他们将为这番举措「付出代价」。 文在寅说,南韩致力追求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同时也要考虑到中国在朝鲜半岛和平议题上扮演的角色。 他说,「我们需要中国实质努力来确保北韩非核化」。他也强调,首尔当局希望能与中国保持和谐关系。 文在寅正在澳洲进行为期3天的访问,两国签署一连串科技与军事合作协议,其中包括南韩向澳洲出售30门自走榴弹砲,作为价值约7.2亿美元合约的一部分。 Source …

就业压力大 中国考研人数激增80万

就业压力大 中国考研人数激增80万 12/23/2021 2022年中国研究生考试报考人数达457万人,比2021年增加80万,创历史新高。 据光明日报报道,中国教育部昨天(23日)发布了2022年考研权威数据。 数据显示,自2016年起,中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在高位上保持高增长趋势。2015—2022年,七年平均增长15.8%。 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2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调查分析发现,就业压力成为考生选择考研的最主要因素。近六成考生因为就业压力大,想增强就业竞争力,近五成考生是为了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和加强文化素养。 《报告》分析,伴随中国就业竞争的加大以及高等教育的普及化,用人单位对从业者学历要求越来越高,考研成为一些大学生的出路。 学校方面,“双一流”院校的硕士研究生报考增速放缓。相比之下,普通院校的报考热度上涨,考研报考人数大幅度增加。 对此,《报告》认为,上述变化说明部分考生趋于理性。从整体上看,他们逐步降低考研目标,以“上岸”为第一目标,不再一味追求上名校。 Source “海归”光环褪色 中国留学生人数近年增长明显放缓 来自 / 联合早报 | 文 / 黄小芳 12/15/2021 “海归”的标签,曾是中国年轻人求职时的“黄金招牌”,也是一种身份象征。但自2018年中美关系恶化,以及去年冠病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国内舆论风向对海归的评价逐渐转变。 27岁的萧飞峡(化名)2015年在留学热潮高峰期赴美国德克萨斯州读本科,同一届学生中约三分之一是中国留学生;六年后,他仍在美国修读博士文凭,但他如今是系上唯一一名中国学生。 中国的留学热潮自1990年代以来持续升温;2009年,中国首次超越印度,成为美国第一大学生来源国;2016年,中国进一步成为全球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从改革开放到2019年,中国留学人数累计超过656万人。 “海归”的标签,曾是中国年轻人求职时的“黄金招牌”,也是一种身份象征。但自2018年中美关系变化,以及去年冠病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国内舆论风向对海归的评价逐渐转变。官媒《环球时报》11月30日刊登题为《社会平视“海归”是时代进步》的评论文章,强调“人们不再用仰视的眼光看待‘海归’”,令留学成为热点话题。 全球智库今年3月发布的《中国留学发展报告》显示,尽管中国留学人数在疫情期间维持增长趋势,但2019/2020学年的留学人数增长率明显放缓至0.8%,和10年前的29.9%形成强烈对比。 在美中国留学生人数受到较大冲击,从2019/2020学年的47万人降至2020/2021年的37万人,2021新学年的赴美留学申请人数同比也减少18%。 …

英特尔“涉疆表态”充满算计和投机

英特尔“涉疆表态”充满算计和投机 新闻大杂烩 12/23/2021 有媒体发现,在最近给其供应商的一封公开信中,美国英特尔公司要求确保其供应链不使用任何来自新疆的劳工、采购产品或服务。在英特尔提出的十多条“期望”中,虽然这一条位置靠后,但在中国人看来,它既极其荒谬,又十分刺眼。 英特尔于1985年进入中国市场,它是改革开放后最早进入中国的那批美国企业之一,并在这几十年里持续从中国市场获得巨大收益。它去年有26%的收入来自中国大陆(包括香港)市场,更有近10%的资产、厂房和设备都在中国。所以,中国网友对英特尔颠倒黑白、“吃饭砸锅”的不满和指责是充满正义性的。 据环球时报了解,即使来自新疆的产品有参与到英特尔的供应链中,也只是极其微小的一部分。将新疆产品排除在自己的供应链之外,不是什么“断臂求生”,它就像从茂密的热带雨林中拔走一颗蘑菇,于英特尔的实际利益无损。有分析认为,英特尔的涉疆表态不单单是企业行为,它更多是迫于美国国内极端政治生态的一种“自证清白”,只是在美国国内“说说漂亮话”。 如今,为了打压中国,美国不仅要求盟友更有“向心力”,也试图胁迫美国大公司选边站。在全面遏制打压中国的战略下,美国将科技“脱钩”作为抓手,其中半导体被视为最核心、也最敏感的领域,成为重点关注对象。美媒11月曾报道,白宫拒绝了英特尔扩大在华芯片生产的计划——只是,华盛顿一方面不愿意让美国企业在华扩大产能,另一方面也并没有能力出台有利于这些高技术企业的政策,支持美国芯片研发的“CHIPS法案”在众议院搁浅了几个月,至今仍在争吵之中。 对跨国公司来说,承受、妥处、平衡来自各方的压力,原本就是基本功。但英特尔的做法充满算计和投机,它罔顾事实真相、在所谓“人权”领域唱高调,有可能是借此对美国政府“虚晃一枪”,以换取美国政府在其他地方对它“放一马”。或许它还希望,最终以“政治压力”为由,来获取中方的理解并蒙混过关。但那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对中国来说,我们不必对英特尔与华盛顿政客之间的利益算计太过在意,那是他们国家内部的问题,让他们自己纠缠去好了。这件事情对我们最重要的提醒就是,我们必须加快芯片的国产化进程。英特尔之所以敢于在涉疆问题上冒犯中国,很重要的原因是倚仗其在全球芯片市场的垄断地位。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让他们冒犯中国的成本越来越高,直至得不偿失。事实上,华盛顿这些年对华大搞科技打压,已经倒逼中国加快自主研发的步伐。就芯片来说,尽管在高端芯片领域我们与美国仍有差距,但这样的差距在持续缩小。至于那些无视客观真相的算计和投机,终有一天将变得一文不值,只能为历史笑柄再添一些佐料。 Source 崔天凯谈中美:不打无准备、无把握的赌气仗、消耗仗 世界新闻网 12/21/2021 中美关系在拜习视频峰会后仍高度紧绷,中国前驻美大使崔天凯在一场研讨会上谈到中美关系时表示,中美关系今后将维持曲折动荡,中方对此要有充分准备,美国势必会千方百计、不遗余力地,甚至没有底线地对北京打压、遏制、分化、围剿,但他也强调,「原则上,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不打赌气仗,不打消耗仗」。 据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官网21日消息,崔天凯20日出席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联合举办的「2021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并作「对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思考」专题发言。 据凤凰卫视,在谈及中美关系时,崔天凯表示,中美关系今后将维持曲折动荡,中方对此要有充分的准备,中美关系目前所处的历史阶段还会延续,美国不会心甘情愿地接受一个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传统乃至种族都很不相同的大国崛起。 他指出,美国对华政策里面,其实有很强的种族主义的因素。只不过有的人不说,有的人说。「美国势必会千方百计、不遗余力地,甚至没有底线地对华打压、遏制、分化、围剿」。对此,中方要有清醒的头脑,充分的准备,应对好中美关系今后的曲折、动荡,甚至是坐过山车(云霄飞车)的场景。 崔天凯表示,要坚决维护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好14亿人民艰苦奋斗的成果,维护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 他强调,既然斗争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人民利益和战略全局,那么在斗争的过程中,就应尽一切可能,减少涉及中方利益和全局的代价和影响。「原则上,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不打赌气仗,不打消耗仗。」人民的每一点利益都来之不易,中国绝不能让任何人掠夺,也绝不能因为自己的大意、懈怠和无能,使之遭受损失。 Source 民主峰会沦圈地运动 恐不利拜登外交布局 世界新闻网 12/10/2021 …

俄罗斯国防部:超过百名美国僱佣兵携化学武器现身乌东

俄罗斯国防部:超过百名美国僱佣兵携化学武器现身乌东 大公报 12/22/2021   综合今日俄罗斯、塔斯社、路透社报道:美俄关系因乌克兰问题日趋紧张。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21日称,目前有120多名美国僱佣兵在乌克兰东部活动,且准备利用化学武器挑起事端。俄罗斯总统普京同日警告,在咄咄逼人的北约面前,俄方已“退无可退”;如果西方国家继续挑衅,俄方将采取军事措施来回应。   普京21日在俄罗斯国防部会议上表示:“自90年代以来,北约步步进逼,情况不断恶化……美国在乌克兰做的事情就在我们家门口,他们应该明白,我们已经退无可退了。”他指出,美国和北约沉浸在赢得冷战的喜悦中,不断向东扩张;如果西方继续采取侵略性路线,俄方将采取足够的军事技术措施回击。   俄海军新增两艘核潜艇   普京并未具体说明会采取何种措施。路透社称,普京过去几周虽多次指责北约蓄意挑起俄边境地区的紧张情绪,但今次是他首次暗示可能发生军事冲突。报道指,普京的措辞与俄副外长里亚布科夫此前的发言相呼应。里亚布科夫近日警告北约说,俄罗斯可能会在欧洲重新部署中程核导弹。   另外,普京21日通过视频会议,出席了核潜艇“奥列格大公”号和“新西伯利亚”号入列仪式。这两艘核潜艇当日交付俄海军太平洋舰队。普京称赞说,它们携带的武器是“令人生畏的打击力量”。   自上月白俄罗斯与波兰边境爆发难民危机至今,美国和北约多次指控俄罗斯向乌克兰边境增兵,有意发动“全面入侵”。俄方否认相关指控,并指责美国和北约才是图谋挑起冲突的一方。绍伊古21日表示,120多名美国僱佣兵正在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地区的阿夫杰夫卡和普里阿佐夫西克活动。   俄警告乌勿“头脑发热”   绍伊古称,这些美国僱佣兵在居民楼和公共设施内建起发射阵地、训练乌克兰特种部队和激进武装分子,还将“不明化学品”运到当地,准备策划挑衅行动。但他并未提供进一步的细节或证据。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赖斯随后在推特发文,要求俄方停止发表“煽动性和不实言论”。   有分析指,美英等国2018年曾以“叙利亚政府军用化学武器伤害平民”为由,对叙发动空袭,但西方媒体当作证据传播的视频后被证实是人为导演拍摄。若今次美僱佣兵在乌东活动的消息属实,或说明美国打算故伎重施,栽赃俄罗斯。   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22日接受采访时敦促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辞职。他警告乌克兰说,莫斯科不想选择军事对抗,但如果乌方“头脑发热”,俄方亦将采取行动。   普京:美国的承诺不可信   俄方上周向美国和北约递交安全保障条约草案,内容包括北约承诺不再扩张等。美方声称这些要求“不可能实现”,但透露计划于下月与俄方展开会谈。拉夫罗夫22日证实,双方将于下月就安全保障条约进行谈判。   普京21日表示,俄方一直希望获得限制西方军队在俄边境部署的书面保证,但即便美方作出承诺,也并不可信。俄媒指出,根据2017年的一批解密文件,美英德等国官员曾向苏联承诺不东扩,但后来仍吸纳了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等国。   路透社21日援引匿名美国官员报道称,美国政府正在考虑对俄实施“前所未有”的严厉经济制裁,目的是在俄军“入侵”乌克兰时扰乱俄方经济。该官员声称,美方考虑阻止俄方进口智能手机、关键的飞机和汽车零部件等,以及其他许多行业的材料。 Source 普亭首度暗示 俄乌边界可能爆发冲突 世界新闻网 12/21/2021 俄国总统普亭21日警告,俄国准备采取「军事-技术措施」,来回应西方就乌克兰冲突的「不友善」行为。法新社报导,几个星期以来,普亭指控美国和美国领导的北约在俄国边界挑起紧张,但21日的谈话是他第一次暗示可能爆发冲突。 It’s shap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