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画东欧红线遭北约拒绝 分析:找借口囤兵乌克兰边境

俄国画东欧红线遭北约拒绝 分析:找借口囤兵乌克兰边境 世界新闻网 12/19/2021 俄国17日画下「红线」,外交部副部长雷雅布可夫公开提交与美国和北约关于双方安全保障条约的草案,要求华府承诺拒绝乌克兰等前苏联国家加入北约组织(NATO),且不在本国领土之外部署核武。这涉及美方现时在比利时、德国、意大利、荷兰和土耳其部署核武。 草案指出,美俄应避免在可被视为威胁另一方安全的地区驻军,放弃于本国领海及领空外,派遣任何军舰、战略与非战略轰炸机,以免攻击另一方领土的目标,也不应在本国领土内外,部署打击另一方陆上基地中程及短程飞弹。 条约也要求美国应拒绝让乌克兰等前苏联国家加入北约,承诺势力不会东扩至俄国,且不在非北约国家的前苏联国创建军事基地,或利用其设施展开军事活动,及创建双边军事合作。 草案还触及敏感核武问题,要求美俄承诺不在本国领土外部署核武,并须撤走目前部署境外的核武。 北约官员17日立刻驳回提议,表示俄国提议已独立的国家不许加入北约「不可接受」,强调对于俄国安全疑虑进行外交对话持开放态度。官员也暗示,他们认为俄国似乎在计划入侵乌克兰,如果俄国真的这么做,乌克兰提供北约对俄的「战略纵深」将被破坏和消失,北约将强烈考虑向与乌克兰接壤的盟国派驻更多军队。 乌克兰、波兰、爱沙尼亚等国也反对俄国要求。 美国白宫国家安全顾问苏利文17日则表示,俄国有罗列一份安全问题清单,美国和欧洲盟友都有,华府当局乐意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协商。苏利文表示,「我们过去20年已针对欧洲安全议题和俄国对话」,对话过程「有时会有进展,有时会有僵局」。他指出,美国计划「说清楚我们所认为会伤害美国利益和价值的俄国行动,并对此感到担忧」。 A full invasion of Ukraine by Russia would spread conflict around Europe and could …

法国人自动抵触美英价值观的深层原因

法国人自动抵触美英价值观的深层原因 通过大学、压力团体和社交媒体,美国正在向法国输出一种文化病毒,对法国社会构成生存威胁。 “觉醒主义把人们分成部落,以控制他们。它说你属于我的部落,我部落的首领会告诉你如何表现。” 来源:BBC中文网 12/18/2021 当今世界各种思潮激荡冲突,不但有东西方的很多价值观冲突,即使在所谓“西方”也并非铁板一块。BBC记者在巴黎切身观察到法国如何抵制美国价值观的挑战。 西方有不少维权活动人士认为,法国在一些有关人权的问题上其实落后于美国多年。 批评人士举例说,短短半年前如果有法国人被问及对“woke”(意思是“觉醒”,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特别是种族主义的警惕)这个英文词的理解时,大多数法国人可能会误把这个词当作中国人烹饪时常用的炒锅(wok)。然而,今日巴黎人,“觉醒主义(le wokisme)”的概念已经成为风靡的新潮。 法国政府警告说,一种新的“文化极权主义”正在从以英语为母语的所谓“盎格鲁圈”(Anglosphere)国家“渗透”进来。法国教育部长甚至建立了一个政府的专门研究机构,被称为“反觉醒智囊团”,以协调反击上述来自美国等英语国家的自由主义思潮。 法国媒体也在未雨绸缪地报道下一步可能将要发生的事情的前兆:比如法语中也会出现新的中立性别代词出现——‘他’和‘她’之间还应有‘ ?’,或是已故政治家的雕像会受到威胁,或是大学校园中会出现只有黑人学生才能参加的会议,等等。 对法国人来说,这些英国和美国的批评人士称之为“觉醒”的自由化标志性词语与概念都是全新和陌生的。 抵制“盎格鲁文化圈” 不管是好是坏,法国迄今为止一直抵制这里所认为的这场左翼文化运动。这场运动起源于美国大学校园,致力于促进少数族裔或群体权益,现在在英语国家世界的公共领域发挥了相当大的影响力。 法国这种现象的部分原因是,法国人对来自“盎格鲁圈”的任何文化入侵有着自觉自愿的内在抵抗。但更重要的是,这是因为法国有自己的、植根于捍卫人权的后革命文化。 法国人本能的回应是:“不要班门弄斧,向我们宣扬保护种族和性别少数群体。我们闭着眼睛都会这样做。” 然而,就像来自美国和英国的许多其他文化力量一样,比如英美流行音乐,或三明治等边工作边吃的简餐,最初在法国受到谴责的东西往往最终成为常态。 法国校园内的英语涂鸦 巴黎大学美国哲学教授贾斯汀·史密斯说:“法国最终会醒来吗?现在还很难下定论。” 他说:“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在这里教书气氛很自由。我不必像对待美国学生那样,在意自己说的每一句话(的政治正确性)。在这里,仍然有一种氛围,即大学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地方,而不是用当下潮流思想考验大学教职员工的地方。” 但史密斯教授说,“觉醒主义”的迹象仍然出现在法国校园里。 他引用了第一次看到英语涂鸦terfs (英文trans-exclusionary radical …

太空“做饭”要多久?要值夜班吗?汤洪波揭秘!

太空“做饭”要多久?要值夜班吗?汤洪波揭秘 来源:中国新闻网 12/18/2021 汤洪波说,每个睡眠区都有舷窗,透过舷窗看出去,有的方向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有的方向是星辰大海,尽收眼底,非常美。 太空“做饭”要多久?要值夜班吗?神舟十二号乘组航天员汤洪波17日在北京解答了这些问题。他说,航天员在空间站半小时左右就能吃到热饭热菜,如果有时间还能实现喝酸奶的自由,借助睡眠区的音箱,航天员也不用再值夜班。 中共中央宣传部当天就“飞天逐梦写忠诚”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汤洪波在会上对媒体介绍了上述情况。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副总设计师、航天科技集团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柏林厚在会上表示,载人航天器的设计以人为本,宜居性设计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柏林厚介绍了目前天和核心舱宜居性设计的内容。一是运用先进信息技术,提高航天员在轨生活和工作的便捷性,比如有智能家居,航天员可以通过手机安装的APP控制核心舱内的照明灯光、厨房设备等。 二是科研人员在研制时,对核心舱内部空间做了“精装修”,舱内布局明亮、宽敞,让航天员工作更舒适;三是配置了声光电系统,保障航天员像地面人员一样正常休息,不用在夜晚值班;四是构建了天地一体化网络系统,航天员在轨也可以上网,和家人视频。 汤洪波对科研人员“装修”的“房子”非常满意。他说,在吃的方面,以前,航天员准备一顿饭大概需要一个小时,现在半小时左右就能吃热饭、吃热菜、喝热汤,如果有时间,还能实现喝酸奶的自由;在睡的方面,以前航天员晚上需要值班,因为太空里有不确定性,现在航天员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我们的睡眠区有一个音箱,不是听音乐的,是和系统连接起来的,一旦有情况,报警信息可以通知到航天员的每一个睡眠区。”汤洪波说,在智能家居方面,航天员可以通过手机控制厨房的微波炉、热风加热机,提前把食品放进去再预约上。 谈及对空间站的总体体验,汤洪波说,第一个感受就是特别大,当时在轨的是三舱阶段,有天舟货运飞船、天和核心舱和载人飞船,总共长度有30多米,“我们在空间站里面飘来飘去的时候,用一个词形容,叫巡游空间站。” “另外,经过宜居性设计,里面环境整体色调非常统一,灯光也有很多种。”汤洪波说,每个睡眠区都有舷窗,透过舷窗看出去,有的方向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有的方向是星辰大海,尽收眼底,非常美。 Source 中国空间站第一次太空授课 12/10/2021 (12月9日)15时40分,“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面向全球进行了全程现场直播。   此次太空授课活动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主办。在中国科技馆设地面主课堂,在广西南宁、四川汶川、香港、澳门分设4个地面分课堂。    12月9日,在位于香港培侨书院的分课堂,香港小学生在认真听课。当日,“天宫课堂”第一课开课,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新华社记者 王申/摄   12月9日,学生们在北京中国科技馆观看航天员展示水球光学实验。当日,“天宫课堂”第一课开课,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   中国空间站第一次太空授课,是从一支旋转的悬浮陀螺开始的。   “随着不断旋转的陀螺,我们已经从神十来到神十三,欢迎来到天宫课堂!”12月9日15时50分许,“太空教师”王亚平的声音,从距离地面400公里的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传回地球。 …

澳门赌场的洗钱内幕

澳门赌场的洗钱内幕 作者:Bob Zhou |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12/16/2021 一个澳门人说洗钱有很多方法,最低级最简单的,就是请人代赌。简单说就是两个人拿同样的赌金,进赌场后一起下场,比如赌大小,一个输等于另一个赢,最后这些筹码归到大老板手中,存入赌场内的银行账户转走。靠近澳门附近的广东农村,有全村都是专业户,他们的身份证每天都可以过澳门,所以每次十万二十万过去,通过赌场存钱后再回来。这种蚂蚁搬家的方法,需要严格的财务管理和资信保障,所以同样是黑社会的生意。 他还专门带我去赌场看,说在赌场里面一千两千地赌,出了赌场,坐在外面的小食店里吃十块钱的云吞面。因为在赌场里面赌博的是别人的钱,外面吃饭是自己的钱。高级一点的,就是针对大客户的,叫做VIA。你只要在中国大陆拿人民币给他,他在澳门把澳门币给你,或者把赌场筹码给你就行了。你到赌场去,拿着这些赌码转一圈,然后存入银行,之后再转走。澳门币和港币几乎是一比一的。你根本就不用拿现金出入境,甚至出入境都不会反映在银行账户上。这是现代叠码仔的高级境界了。因为现在去澳门赌博的人,百分之八十是中国大陆人,而赌博资金中,大约三到四成是所谓VIP的资金。这些钱,当然都是有手续费的。所以,澳门这个赌场和拉斯维加斯那个赌场,绝对不是同样的功能。拉斯维加斯是提供声色娱乐,提供花红酒绿,而澳门除了这个之外,还有专门针对中国大陆有钱人的服务业,也就是洗钱服务。 这次洗米华先是被温州警方通缉,然后被澳门司警拘捕,中纪委谈到洗米华下属的赌场,在中国大陆有两万多人的赌博代理人,各种VIP账户高达八万多人。我们可以估计,这八万多人都是所谓高净值客户,人均5000万人民币吧(这个其实不算多),洗米华可提供服务的潜在的资金规模就有4万亿人民币。 当然有人会问,洗米华们,又怎么把人民币转汇到澳门或者境外呢?这个当然也可以有办法的,比如投资电影。电影投资,是世界上洗黑钱的一大方法。电影无论投资还是回收,都可以有很多现金的,尤其是在中国大陆,这个方法更是好用。原因是,票房造假。一部片投资1亿,现金投进去,拍好片放映,卖了1亿,不亏不赚,但只要放映的院线配合,投资方公布一个星期票房卖了5亿,那4亿就“洗”回来了,就成了正当干净的利润。此时,境外投资分成,就可以走大路回到境外了。再加上如果卖海外版权什么的,又是另外的收入了。 (转载) Source FREE Webinar 名师开讲,高中作文精华班+作文竞赛+大学申请文书 Thursday, Dec 16, 2021, 美西6PM, 美东9PM 华人首富易主,我看到了洗米华的另一种结局 文章来源: 牲产队 12/01/2021 按:本文为墙内自媒体“牲产队”发表文章: 米华被抓,赵长鹏当上华人首富,身价超过 …

“海归”光环褪色 中国留学生人数近年增长明显放缓

“海归”光环褪色 中国留学生人数近年增长明显放缓 来自 / 联合早报 | 文 / 黄小芳 12/15/2021 “海归”的标签,曾是中国年轻人求职时的“黄金招牌”,也是一种身份象征。但自2018年中美关系恶化,以及去年冠病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国内舆论风向对海归的评价逐渐转变。 27岁的萧飞峡(化名)2015年在留学热潮高峰期赴美国德克萨斯州读本科,同一届学生中约三分之一是中国留学生;六年后,他仍在美国修读博士文凭,但他如今是系上唯一一名中国学生。 中国的留学热潮自1990年代以来持续升温;2009年,中国首次超越印度,成为美国第一大学生来源国;2016年,中国进一步成为全球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从改革开放到2019年,中国留学人数累计超过656万人。 “海归”的标签,曾是中国年轻人求职时的“黄金招牌”,也是一种身份象征。但自2018年中美关系变化,以及去年冠病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国内舆论风向对海归的评价逐渐转变。官媒《环球时报》11月30日刊登题为《社会平视“海归”是时代进步》的评论文章,强调“人们不再用仰视的眼光看待‘海归’”,令留学成为热点话题。 全球智库今年3月发布的《中国留学发展报告》显示,尽管中国留学人数在疫情期间维持增长趋势,但2019/2020学年的留学人数增长率明显放缓至0.8%,和10年前的29.9%形成强烈对比。 在美中国留学生人数受到较大冲击,从2019/2020学年的47万人降至2020/2021年的37万人,2021新学年的赴美留学申请人数同比也减少18%。 萧飞峡2015年在中美两所大学的合作交流计划下,于本科最后一年转换学分到美国完成金融学本科文凭,并在美国一路修完博士学位,前后六年。 随着中美关系急剧下滑,萧飞峡近距离感受到中美两边环境的巨变。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去年秋季学期,要求全部课程为网课的留学生离开美国,或转入有面授课程的学校,否则将面临遣返。萧飞峡坦言,这令许多中国学生深刻意识到美国不再像从前那样欢迎和包容中国留学生,他身边大多数中国同学都是在这个时间点上,放弃在美国的升学计划。 在中国国内反西方情绪高涨的情况下,去年曾出现一股排斥海归的暗流。疫情爆发初期,归国的海外中国学生被舆论批评为“千里投毒”。远在国外的萧飞峡听到这个消息时非常气愤,同时也意识到,中国如今的舆论环境已和他离开时大不相同。 但萧飞峡认为,中美紧张关系和疫情只是压垮“海归招牌”的最后一根稻草。海归光环褪色的根本原因,是海归在中国不再稀有,海归人数增多稀释了外国文凭的价值。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9年间,中国海归人数增幅超过31倍。 在中国整体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背景下,社会对富家子弟的负面观感,也连带影响大众对海归的看法。萧飞峡说,不少海外留学生来自富裕家庭,部分留学生出国只是为了在海外“混一张文凭”。 向往西式教育,香港成大陆年轻人选择 他透露:“一些留学生会花钱请人替他上课写论文,我们大学就曾开除一名中国学生,原因是他都快毕业了还不会说英文,这些人砸了留学生的招牌。” 尽管出国留学热潮出现降温势头,中国大陆年轻人对西式教育的向往并没有减退。如何在不出国的情况下仍然有机会接受西方教育的熏陶?香港成为不少人的选择。 为大陆学生提供留学咨询服务的启德教育公司数据显示,自去年4月起,大陆学生赴港求学咨询的数量骤升。单在去年7月,明确赴港求学意向的咨询,环比增长超过三成。 在北京考获本科文凭的大卫(23岁,化名)在疫情期间因签证难申请和个人健康安全的考量,放弃了美国大学的名额,转而到香港深造。他今年9月刚开始在香港科技大学修读信息系统管理硕士课程,系上几乎所有学生都是大陆人。 …

经中间人兑换本票 华人被跳票逾50万元

经中间人兑换本票 华人被跳票逾50万元 世界新闻网 12/14/2021 布碌仑(布鲁克林)近日有数名华人因买房或其他之需而通过中间人兑换银行本票(Cashier’s Check),不料却遭遇跳票,其中仅通过同一个中间人兑换的银行本票就有51万元被跳票。 数名受害者日前到美国亚裔社团联合总会求助,据陈氏夫妇讲述,因要购置房产,所有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以现金兑换银行本票的中间人张某,在将5万元现金交给对方后,于11月24日拿到本票,但因第二天是感恩节,他们在26日才前往银行,但不料再查帐户时发现跳票。 受害者石先生表示,他也是通过中间人张先生兑换了近2万元本票,然后在感恩节前后通过银行的ATM机存入,随后也遭跳票。 中间人张先生也场,他表示,自己至多从中赚取一个百分点,此次他是通过一名居住在新泽西州李堡(Fort Lee)的一华裔男子去当地银行兑换的本票。 张先生说,为保险起见,他还专门安排了一名司机带着45万元现金亲至李堡的银行,当面看着那名华裔男子将钱兑成本票并清点清楚后,才带着本票回到布碌仑。 据张先生称,在跳票后的第二天他即请律师前往银行查问,被告知那名男子随后又持身分证件回到银行要求撤销本票,导致这些本票跳票。 律师斯科拉里(Lisa Scolari)对此表示,受害者被骗后应第一时间向警方报案,另外因这些本票是跨州兑换,该案已涉及违反联邦法律,受害者还应尽快向联邦调查局(FBI)等部门举报。 斯科拉里还表示,若这些本票为真,银行不可能停止支付,因每张本票是由银行担保、以银行自有资金开具并由出纳员签署;因此不存在购买者第二天持证件又返回要求银行撤销的现象,除非这些本票为假才会跳票。 亚总会会长陈善庄表示,该案受害者至少有十几名,有的个人损失高达11万元,共计金额已经超过了50万元;但至今部分受害者选择不报警,怕税务局查税;但骗徒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他呼吁更多受害者站出来,配合调查。 Source 藉耶稣基督之名圈钱 德州诈骗客被判关到死 世界新闻网 11/04/2021 北德州一名基督教广播电台节目主持人,经营庞氏骗局(Ponzi scheme)大约十年后露馅,他于1日(周一)被法官判处第三个终身监禁。 现年80岁的威廉嘉勒格(William Gallagher),其实从2019年3月被捕后一直都待在监牢中,他因为同样的诈欺行为已被达拉斯法院判处25年徒刑,德州法院也已判了他30年。2019年8月,泰伦特县(Tarrant …

称苏联解体是「悲剧」 普亭自曝:曾开出租车赚外快

称苏联解体是「悲剧」 普亭自曝:曾开出租车赚外快 世界新闻网 12/14/2021 俄罗斯总统普亭最近自曝,曾在1990年代苏联解体后,因为生计问题开过一段时间的出租车。普亭这番反思苏联解体的言论,正值俄罗斯与乌克兰边境局势持续紧张之时;由于乌克兰曾是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普亭提到苏联是「历史上的俄罗斯」,令人猜测他是否意有所指。 俄罗斯官方电视台12日播出「俄罗斯:最新历史」纪录片,记录俄罗斯自1991年由苏联解体后到近期的发展历程。普亭表示,苏联在30年前解体,「对大多数公民来说」仍是场「悲剧」,他提到,「那段时期,我不得不开出租车赚点外快,现在说起这个并不愉快,但遗憾的是,这的确是事实。」 当时出租车在俄罗斯很少见,许多人会通过载客来维持生计。有些人甚至会把救护车等工作车辆当作出租车使用。 普亭曾是前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KGB)的间谍,先前就曾对苏联解体表达遗憾,称此事是「20世纪最严重的地缘政治灾难」。苏联解体后,经济严重不稳定,许多人陷入贫困。同时,曾是苏联内核的俄罗斯也从共产主义过渡到资本主义。 1990年代初期,普亭在圣彼得堡市长苏布查克的办公室工作,他坚称,在1991年8月19日KGB内部因反对苏联总书记兼总统戈巴契夫而试图发动政变后,自己已辞职。 Source 普京:俄美两国在核武上平起平坐 但在新武器上俄领先 世界新闻网 12/13/2021 俄罗斯总统普亭12日在接受俄国电视台「第一频道」(Rossiya-1)专访时说,俄国与美国在核武器方面仍保持军事均势,但俄国在新武器方面领先。「我们不仅使我们所拥有的传统武器现代化,而且还创造新的综合体。从这点来说,我们可以肯定我们是这个方向上的世界第一。」 普亭还说,未来其他国家肯定会拥有极音速飞弹,但俄国到那时可能已有适当的防御。「我一直都说且现在可以重申,世界主要军事国家会拥有俄罗斯今天拥有的武器。我是说极音速武器,但自2018年以来,还没有人开发过这种武器。他们最终会这么做,但当他们获得这种武器时,我们很可能有反击手段。」 普亭上月宣布,俄国「锆石」(Zircon)极音速巡弋飞弹测试工作即将完成,2022年起可交付俄国海军使用。 Source 普京: 俄政府曾充斥着CIA雇员 世纪初已被清理干净 文章来源: 国际在线 12/11/2021 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RT)10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周四表示,在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俄罗斯政府充斥着为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工作的人员,这些人最终被“清理掉”并被遣返回美国。 当天在参加俄罗斯公民社会发展与人权委员会召开的一次长时间会议时,普京以俄罗斯政府中的美国人为例,说明了外国如何试图干涉俄罗斯内政。他解释说,“在2000年代初,我已经清理干净了所有人,但在90年代中期,有美国CIA的官员担任我们的顾问,甚至成为俄罗斯政府的正式雇员。他们后来在美国被起诉,因为违反了美国法律,而且在身为CIA雇员为我们工作时参与私有化。” …

硅谷华裔工程师搬到赌城在家工作 结果染上赌瘾

硅谷华裔工程师搬到赌城在家工作 结果染上赌瘾 世界新闻网 12/13/2021 在疫情开始后,不少公司员工都在家工作。许多硅谷菁英们都搬到夏威夷、佛罗里达等风景优美的地方,或在路上一边公路旅行远程工作。而华裔谷歌工程师Z先生由于选择了「罪恶之都」拉斯维加斯,结果深陷赌瘾。从赌场送的五元券到最后开始从银行借数万元上赌桌。还好及时停手的他,希望分享自己故事和赌场的「套路」,提醒民众也提醒自己。 疫情后Z先生因为想到还要工作,不想去有时差的地方,加之没在沙漠住过,觉得新奇便选择了拉斯维加斯。刚开始体验很不错,疫情期间人很少,而且比起加州,这里酒吧、餐厅都正常营业,于是2021年初他就干脆在此买房住下。 Z先生以前几乎没有参与过赌博,但搬来后发现娱乐活动实在太少,很快就把想看的电视剧都刷完,这时发现家附近有家小赌场,当时赌场有开会员送五元的活动,明知是赌场圈套,他还是好奇开了户。以一分钱的赌注在机器上玩了20分钟,五元就成了十元。而这十元的奖励就是一系列深陷赌瘾的开始,「心中的火苗就被点燃了」。 他表示那时开始,他会不时去玩个十多二十块钱,几周下来发现自己还赢了一点,于是更加频繁前往赌场。直到有一天晚上输了200元后,他开始回家研究赌场游戏,发现21点这款游戏,是赌场庄家赢面是最小的,只有51%,于是转而开始玩21点。第一个月下来Z先生竟然还赢了一两千元,更加上瘾。终于有一天晚上输掉近五千元,不服输的他第二天带了一千元,又去把五千元赢回来了。这让他产生自己已经掌握技巧的错觉,更加有兴趣,但也很快开始输钱。 输钱让他非常「上头」,「特别上头的时候,两天48小时有35个小时都在赌场」,他甚至跟公司请假,「当时觉得请假也要去,必须翻本」,两天时间没有吃饭,只是喝水抽烟。一晚在输掉了七、八千元后,他痛定思痛决定戒赌。 但刚戒了两个月,他发现赌场在他的会员卡里送了一些餐饮券,虽然明知是赌场的套路,但Z先生自认为可以管住自己只要去吃饭就好,结果路过机器的时候还是没有忍住。又一次输光后,他确实再也没有玩21点了,而是开始迷上了骰子游戏(craps)。他表示,赌场丰富多样的游戏种类也是套路之一,总能让人在玩腻一款后仍能找到另一个有新鲜感的游戏。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Z先生越玩越大,一日输掉9000元后,他想起自己银行有信用额度,于是借了1.1万又去了赌场,一个小时后又输光了,当时已在赌场待了十多个小时的Z先生,又从银行借了2万元。好在当天把所有钱又赢了回来。最快的时候,五分钟就赢回了一万多元,最终抱着好几万元现金,在众人目送下由保安护送到停车场。 但之后Z先生也十分害怕,计算后发现每扔一次骰子,都有六分之一概率输掉6000元,当天能赢回来全靠自己运气好,连续十多次都没有扔到输的数字,概率已经小到零点零零零几了,那也是第一次他出现了后怕的心态,于是决定趁这机会戒赌。 戒赌三个月来,赌场将Z先生的等级一再升高,现在几乎已到最高级别会员,给他赠送了约1000元的餐券,以及免费住宿甚至理发等,甚至给他配备了专员服务,试图吸引他再回到赌桌。 Z先生总结表示,第一次赢了500元后的开心程度,之后即再赢好几千也都不再有同样感觉,这种多巴胺的刺激和物质依赖是一模一样的。一年多的输赢波动下来,他大约累积有超过100万元的「流水」。「在赌场没有必胜的策略」,即使明知道赌场永远赢面更大,但赌徒心态就认为自己可以通过短期波动赚到钱。可虽然有概率赢,但其实每个个体只是一个小样本,最终还是会被大数定律「冲掉」,不可能真的赢钱,而若一旦输了可能就会倾家荡产。 Source 离乡来美 1.5代苦闷无人知 世界新闻网 12/12/2021 美国人口普查局(U.S. Census Bureau)2012 年统计数据显示,在抵达美国的数以万计的移民和难民中,每年都有儿童和青少年被他们的父母带到这个国家。例如,在2001年,大约31万(17%)抵达美国的移民年龄在5至16岁之间。这些年轻人被称为1.5代,因为他们处于「中间」状态,既不全是美国人,也不仅仅是新人。 学生与家长 关系冲突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