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志愿军战俘去台湾后,过得好吗? 来源:千里博客 11/24/2021 志愿军战俘是一个与“冰雕连”一样沉重的话题,关于这些战俘在战俘营的遭遇,战俘们的遭遇及无助、凄苦的表情让人终身难忘,难怪有些镜头被作为绝密资料尘封数十年。然而这些前辈毕竟为国殊死奋战过,他们不应该被遗忘。 据统计,志愿军战俘中有6673人回到了大陆,14334人到了台湾,另有12人到了印度。 这些战俘回到大陆后,曾经遭受过不公平待遇,后又给予平反。鉴于这方面的资料较多,就不赘述了。那么去台湾的这14000多人,又过得如何呢? 1. 赴台过程 1954年1月20日,早晨9点, 14000多名战俘挥舞着青天白日旗、高喊“回台湾”的口号,离开了朝鲜板门店附近的联合国军战俘营。扛着孙中山、蒋介石巨幅照片的台湾代表团迎上来,向战俘们表示热烈欢迎。不少战俘纷纷向孙和蒋的照片致敬。在美军陆军第八军的护送下,530辆卡车把战俘送到仁川。在这里,他们转乘15艘美军运输船去台湾,美第七舰队和美空军第五军则一路随行保护。 在海上漂泊了88个小时后,他们到达目的地 — 台湾基隆港,另有142名重伤病员,已先由军机直接送往台北接受治疗。 2. 回台伊始 台湾方面动用了极高的规格来欢迎志愿军战俘抵达台湾。蒋介石派了蒋经国、张其昀、谷正纲等到码头欢迎。站在岸边的蒋经国,甚至流下了泪水。欢迎场面之宏大,媒体报道之热烈,自不必说。上岸后,又分乘225辆军用大卡车,分成5个支队,由摩托车队前导,救护车、通讯车随行;另外还有国民党安排的广播车沿途播放歌曲散发传单。车队到达台北后,沿主要街道行进,沿途不断有人燃放鞭炮,一派喜庆气氛。 1月23日,心情激动的蒋介石接到伤病战俘先期乘军机平安抵台的报告后,这位败退台北后,饱受失眠症困扰的67岁老人安睡了9小时。第二天,他在日记中写道:“实为今年来最安眠之一夜也。”在日记中,蒋介石把此事称为“五年以来精神上对俄斗争之重大胜利。” 台湾还举行了盛大的欢迎集会,“行政院长”陈诚在会上致词。不久,蒋介石还派“总统府参军长”桂永清代表他前往各“义士新村”及各医院宣慰战俘们。2月4日,他又出面接见战俘代表三十余人,对他们“慰问勉励”。他说:“你们这次回到自由祖国的怀抱,就犹如被匪绑票日久的子弟,经过了漫长的挣扎和斗争,终于获致了今日,比父兄子弟团圆欢欣更为有意义,有价值,无比快乐和胜利。”他要求全体战俘“为三民主义而奋斗”。1955年1月23日,台湾当局为纪念战俘们到台一周年,又将该日定名为“自由日”,发起“条条大路通自由运动”。 3. 台湾的承诺及安置情况 然而喜庆过后,台湾方面“战俘去台湾后可以自由选择职业、不肯去台湾的,可以选择前往中立国”等承诺,并没有兑现。“行政院长”陈诚在视察大湖、杨梅等地志愿军战俘驻地时,曾虚弱地解释道:“国家的自由和个人的自由是分不开的,要争取个人的自由,必须争取国家的自由”。 欢迎活动结束后,战俘们立刻丧失了做“自由平民”的权利,失去自由,并被迫接受国民党方面所授予的“义士”的“荣誉”,被集体送往台北市郊的苦苓岭接受洗脑。台湾国军“总政治部”在这里设有一个叫做“心战总队”的部门。还施以密集课程,强迫‘义士’上课,灌输党国思想教育。台当局又发起所谓‘请缨从军运动’,强迫战俘签名附和。两个月的“思想训导”之后,台湾当局于1954年4月5日公开宣布:全体志愿军战俘“宣誓加入国军部队”。在编入之前,蒋经国领导下的“义士就业辅导处”曾对全体战俘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其比较关键的几项数据如下:战俘总数14334人,其中21-35岁年龄段者12229人;文化程度为大学者仅4人,无学历者6986人;军官、士兵比例为1:10。这些调查资料,直接影响到了台湾方面对战俘们的分配调拨。 “就业辅导处”制定的志愿军战俘“志愿加入国军”的门槛是:16岁以上40岁以下;体检合格;政治考察合格。结果,大约有12300人被编入国军,占战俘总数的86%;其余2000余人,有1000余人因为年龄不合标准而被淘汰,以平民身份另行安置;此外还有1000余人,究竟因何原因未被编入国军,则不得而知;其具体去向,也尚无统计资料披露。 为便于消化,每个军事单位只分配一个战俘。他们先是被编入新兵营接受基本的军事、政治训练,然后被“个个击破”式地分散分配到各个具体单位,原则是每个单位只分配一个战俘,如此来保证战俘们被孤立后能够迅速“融入”国军。至于部分被分配到军事单位,但始终心怀不满的战俘,则多被送往特设的“反共义士感训团”接受二次洗脑,待政治思想合格后再返回军队;仍不合格者则有可能被送往“火烧岛”监禁关押。 至于战俘们参军后的具体待遇,受自身文化程度的影响比较大。陈诚在台湾担任“行政院长”期间,很重视专门技术人员,为这类公职人员制定的薪酬比普通公职人员高出许多;军队系统也不例外。战俘们进入新兵营后,经常被鼓励去考取各种技术类的特训班以及各兵种的专业学校,有一定文化的战俘因此受益颇多。至于那些文盲、半文盲战俘,则大多被分配去当列兵、伙夫、马夫、勤务兵,虽然有按“年资加俸”的优待,但境遇与有文化的战俘比起来,就相差甚远了。尤其是退伍后,许多人只能干些底层的粗活,生活大都比较困苦。当然,最实际的,还是1954年10月5日通过的为国军士兵制定的《授田条例》,按照这个条例,每个退伍的战俘将被授予年产两千斤稻谷的田地。只是台湾田地本就很少,等轮到这批“义士”们授田时,已经无田可授,最后当局选择以发放与田地价值相当的现金作为补偿。 4. 战俘们的国际活动 1954年2月到11月,台湾当局组织各种“义士访问团”在岛内外到处活动。台湾当局非常看重这些战俘们所带来的宣传效应。所以,一方面战俘们被强迫参加国军,另一方面,台湾当局还组织了各种各样的“义士访问团”,到处“出访”。1954年2月到3月这段时间,“义士访问团”主要局限于访问台湾本地各县、市以及各部队;从4月份开始,“义士访问团”开始被陆续派往海外。参加访问团的战俘,主要是原战俘营里会英语的亲国民党骨干;这些骨干分子,部分是原国民党干部或士兵,部分则是台湾派遣进入战俘营的特务;而且各访问团均配备有台湾当局的情报人员作为“顾问”,以便监督。菲律宾、泰国、日本、越南、美国、古巴、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均曾多次留下“义士访问团”的足迹。 …
Category: OPINIONS
中国留学生讲述回国求职心酸路: 月薪2千都被拒 来源:加拿大和美国必读 11/24/2021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全世界放缓了脚步,严重影响了国际经济环境,也给劳动力市场带来了就业危机。在这场危机中,不少拥有稳定工作的人因为疫情失业,还有一些人因为找不到工作甚至无家可归。 疫情期间毕业的海外留学生们,同样面临着这样的求职困境,并由此在中国留学生群体中掀起了一阵归国求职的浪潮。据教育部与智联研究院统计,2021年海外留学生学成回国人数将首次超过百万人,他们与九百万名国内高校生一起,拉开了新一季度的求职大幕。 只是头顶“海归”光环,学成归来的他们,在国内职场是否如外界想象地那般吃香?他们最终是否又获得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不妨听听下面这几位归国的中国留学生是怎么说的吧。 机会不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对于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想要得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意味着你需要拥有大多数同龄人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 石亦在加拿大度过了自己本科生和研究生阶段,他在聊天中开玩笑地提到,自己曾看到一条发布在社交网络上的问题:“2021年找工作会比2020年更难吗?”而下面的回答是:“2021年找工作不会比2020更难,但是会比2022年容易。” 石亦说:“我还在写毕业论文时,家里已经开始问我有没有准备秋招了。” 秋招是不少临近毕业的学子接触到心仪岗位的第一个机会。在国内,许多企业会在高校内直接招聘那些即将毕业的学生,春招一般从三四月开始,而秋招从九月进行至十一月。 但身处海外的留学生通常没有这个机会,主要是因为学校开学和毕业时间与国内不一样。有些同学可能五月毕业,稍微晚一点的,比如石亦是去年十月份参加的毕业典礼,那时好工作已经先被其他人挑过一次了。 石亦说:“有些企业只招夏天毕业的‘应届生’,即使HR认为我够资格,最后我也会因为学历证明上的日期,得不到入职机会。” 更重要的是,尽管现在很多企业开展了线上面试,但在拿到offer前线下面试总无法避免。疫情之下,回国的留学生不再是一条航线直接到家门口,随后顺利找到工作入职这么简单。 石亦解释道,确认毕业后的一个月,时间总用来办理各种证明,处理回国相关手续。不说回国机票有多难抢,等到航班落地还要先隔离十天半个月,入职无论如何都要排在后面。 回到了山东老家的石亦表示:“现在公司校招的时间越来越早,今年春天我投了几十份简历,获得的面试机会寥寥无几。” 石亦最后在一家创业型公司做文职工作,这和他所学的专业并不对口,只是他已经厌倦了一直待在家里无所事事的日子。 从大厂找到工资不足两千块的创业公司 海归留学生们并不是受不了打击的年轻人,只是从学成归来到面试不顺,一系列的挫折会一点点消耗人的意志。offer被拒的糟糕体会证实了他们对自己的负面想法,由此产生的不自信进一步阻碍了他们的成功。 金融系海归留学生的李亚有一颗追求梦想的心,尽管家人希望她可以继续读博,或进入证券公司工作。李亚却认为新媒体行业更适合自己,尤其是与电视传媒有关的职位。 毕业回国三年的李亚说:“一开始我满心只想去大厂,在求职网站上投了简历后却只显示已查看。之后我开始不管公司大小,觉得合适就投,逐渐到连工资不足两千块的实习生我都会去投。” 她觉得相比薪资待遇,自己更看中的是公司氛围,和与传媒相关的岗位发展前景。在降低期望后,李亚也遇到过让她“自我感觉最良好”的公司,因为HR在招聘时提过有海外经历者优先。 李亚记得那家公司离自己住的地方并不近,每天上下班可能要两三个小时,薪水只能勉强维持她独身一人在大城市的生活,但她依然愿意和大部分普通求职者一样,为了一份心仪的工作委曲求全。在回家的路上,李亚甚至已经想好了未来的生活,但没想到这家公司最终还是拒绝了她。 无法将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的感觉,有时会让海归们认为自己所作的职业规划是错的,以至于不得不降低对工作的要求。李亚说,这个过程中就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被挑挑拣拣了无数次,被家里吐槽了无数次,好像顽石被磨平了棱角。” …
NASA女工程师找兼职 薪资曝光引网惊 11/24/2021 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驻德州的女性工程师凯莉(Kelly)上月在社交媒体透露她想去苹果和珠宝公司Tiffany兼差。此言一出引发网友热烈讨论NASA薪资及美国生活费。 凯莉最后获得两间公司的工作机会,她选择了苹果的职位,希望能好好享用员工折扣。 许多网友很讶异NASA工程师竟须要兼差,纷纷表示:“如果在NASA的人都要兼差,我对我的未来不抱任何希望了”、“就算在NASA上班,薪水也不够生活吗?”、“从事高技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还得兼差,让我对资本主义感到失望”。 凯莉解释兼职的原因:“我家人住在威斯康星州,我希望赚更多钱可以更频繁探望他们。我喜欢在NASA的工作,我们的薪水很高。我只是需要更多钱。”凯莉说自己不是要找全职工作,但她身负高房租、学生贷款、汽车贷款,所以得想办法开源。 有网友指出:“大家都觉得NASA很酷,但在那里上班算是公职,薪水并不高。”根据求职引擎ZipRecruiter的数据,德州休斯顿NASA工程师平均年薪为8万7880美元,低于全美NASA工程师平均薪资9万5114美元。 Source 护士薪资今年至少涨4% 平均年薪超8.1万元 世界新闻网 11/17/2021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医疗需求大增,护士薪资今年上涨至少4%,平均年薪超过8万1000元;尚未给护理人员加薪的医疗机构也不得不跟进,以免员工流失。 全美最大的连锁医院HCA健康照护公司人力资源部说,各大医院给护士加薪的幅度「每年好几千元」;密苏里州一家小医院因为需人孔急,本月也替护士加薪5%。 密苏里州玻利瓦市公民纪念医院护理长莎拉‧汉娜克(Sarah Hanak)说;「我们被逼得非涨薪不可。我们绝对需要保持竞争力。」 健保业顾问公司Premier Inc.分析 6万名护士薪资数据,说今年前九个月护士的薪资,不含加班费等,平均增加4%,年薪达8万1376元。 根据劳工部数据,2020年护士年薪才增3.3%;新冠疫情来袭前的2019年,涨幅为2.6%。 美国经济受疫情冲击,营业额上兆的医疗保健业,是其中最大的行业之一,开始施打疫苗以及经济逐渐复苏之后,医疗人力的需求顿时喷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和观光旅游业也有类似情况,纷纷替员工加薪。 在确诊病患充斥加护病房及普通病房之际,护士的作用益形重要,因为她们除了要照顾一般病人,还要看护已经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自己也得提防染疫。 医院主管及人力仲介业者说,有些护理人员干脆辞职待聘,在各大紧急招聘机构间跳槽来跳槽去,反而赚更多。此一现象益加提高医院护士离职率以及空缺额,导致不少医院主管,为接纳一波又一波的新冠病患以及传统病患而焦头烂额。 华盛顿州任顿市Providence医院系统人力主管提尔(Greg …
美国宣布释放500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平抑油价 11/24/2021 中新社华盛顿11月23日电 (记者 陈孟统)随着感恩节假期临近,美国总统拜登23日宣布,美国将释放500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以降低油价,解决美国内能源供需不匹配的问题。 据美国能源部数据显示,22日,全美每加仑汽油的均价为3.395美元,较一年前上涨了1.293美元。 白宫在当天的一份声明中说,尽管随着经济复苏,美国家庭的可支配收入有所增加,但消费者还是感受到了加油和供暖费用上涨的压力,美国企业也同样受到影响。拜登政府将采取一切可利用的政策工具,降低石油价格,解决能源供应不足的问题。 白宫表示,美国能源部将以两种方式释放战略石油储备,其中的3200万桶石油将在未来几个月内进行交易,并在几年后返回战略储备库存。而此前已获国会批准的1800万桶石油,将加速销售。 根据美国汽车协会的数据,今年感恩节假期预计有4830万美国人将开车旅行。这一数字比去年同期高出8%,但仍低于疫情前的水平。 《华盛顿邮报》援引分析人士的话指出,拜登政府此举所传递的政治意涵大于实际效果。其释放的战略石油储备规模还不足以对全球乃至国内石油价格产生实质影响。 美国于1975年建立战略石油储备制度,立法授权总统在发生“严重的能源供应中断”时可释放石油储备。美国能源部数据显示,截至11月19日,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为6.045亿桶。 今年9月初,美国在4年来首次释放战略石油储备(150万桶),以应对飓风“艾达”给路易斯安那州等地区造成的能源供应短缺。 北美法律公益讲座安排 时间:周二到周五 晚间5:30-7:00(西部)8:30-9:30(东部) 第二天西部时间早上9:00重播 周二: 如何准备遗嘱文件(遗嘱workshop) 周三: 数据泄露和个人身份保护&事业机会说明会 周四: 移民和留学生常见法律问题 周五:小企业企业常见法律问题&事业机会说明会 Zoom 6045004698, …
美军导弹驱逐舰“米利厄斯”号今天过航台湾海峡 11/23/2021 美国军舰今天(23日)再度途径台湾海峡,为今年第11次穿越台海。大陆军方批评此举制造安全风险,破坏地区稳定。 综合路透社和联合新闻网报道,美国海军称,“米利厄斯号”(Milius)驱逐舰依据国际法,例行通过台湾海峡的国际水域。 美国海军公布,此举展现美国对自由开放印太地区的承诺,美军在国际法允许的任何地方飞行、航行与执行任务。 解放军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施毅则通过微信公布,东部战区组织海空兵力全程抵近跟监警戒。施毅说:“战区部队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反制一切威胁挑衅,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则在例行记者会上指美国军舰在台湾海峡炫耀实力、滋事挑衅,这不是对什么自由开放的承诺,而是对地区和平稳定的蓄意干扰和破坏,并呼吁美国停止寻衅滋事、越线玩火,多为地区和平与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 总部设在北京的中外学者网络“南海战略态势感知”今天也在微博公布卫星照片,显示米利厄斯号自南向北穿越台湾海峡,解放军一艘054A型护卫舰则在米利厄斯号后面不远处,对该驱逐舰进行跟踪监视,但时间是昨天上午10时许。 北美法律公益讲座安排 时间:周二到周五 晚间5:30-7:00(西部)8:30-9:30(东部) 第二天西部时间早上9:00重播 周二: 如何准备遗嘱文件(遗嘱workshop) 周三: 数据泄露和个人身份保护&事业机会说明会 周四: 移民和留学生常见法律问题 周五:小企业企业常见法律问题&事业机会说明会 Zoom 6045004698, 密码:进群获取
沃尔玛中国首家门市将熄灯 近6年关超过80家 世界新闻网 11/23/2021 全球量贩巨头沃尔玛的中国业务正在萎缩。据中国零售业媒体平台「零售圈」消息显示,沃尔玛25年前进军中国,在深圳罗湖区开设的首家门市将于本月底熄灯。统计近6年来,沃尔玛在中国关店数量已超过80家。 报导称,过去外资超市麦德龙、家乐福、沃尔玛大举抢占中国市场版图,如今随电商兴盛、本土业者崛起、租金上扬,麦德龙和家乐福的中国业务相继被物美、苏宁收购,沃尔玛关店速度也越来越快。 「零售圈」统计,截止2021年6月31日,仅上半年,沃尔玛在中国关门数量达到11家,近6年时间,关店数量高达80多家。 为因应中国市场,沃尔玛曾在电商等领域做出多次尝试,后来选择与京东、腾讯合作,另自2012年开始,沃尔玛平均每两年就撤换一位中国区总裁,「卖身」传闻更持续不断。 值得注意的是,在沃尔玛量贩店大举关店的同时,随中国近年量贩仓储式会员店风气兴起,沃尔玛旗下的山姆会员店开始加快展店步伐;截至2021年4月,山姆会员店在中国有32家门市,预计到2022年底达到40到45家。 山姆会员店表示,将保持每年展店4到5家的速度。中媒报导称,山姆会员店是中国最早的仓储式会员店之一,随近年Costco入局上海,盒马鲜生、永辉超市和其他本土业者也开出仓储式会员店,若山姆能力保市场,或能成为沃尔玛未来在中国市场的解药。 Source 雅虎退出中国市场 因没跟上中国互联网发展 来源:多维 11/04/2021 雅虎早在1999年就进入了中国市场,但是在之后的20多年里,其业务发展并没有跟上中国互联网前进的步伐,2021年11月1关停在中国的全部业务,仅仅是因为没能在中国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与营商环境的变化无关。 官网声明显示,雅虎从11月1日起停止为中国大陆用户提供内容。雅虎发言人通过电子邮件对路透社表示,“因认识到中国日益具有挑战性的商业和法律环境,从11月1日起,将不再能从中国大陆访问雅虎的整套服务。雅虎仍致力于维护我们用户的权利和自由开放的互联网。我们感谢用户的支持。” 言外之意是中国的营商环境不佳。一些美国媒体也与雅虎的口径一致。有评论称,雅虎的退出提醒人们,随着中国监管部门今年收紧对数据安全、隐私和互联网内容的监管,外国公司在中国运营的挑战越来越大。美联社11月3日称,雅虎撤出中国大陆市场,正值中美两国政府在技术和贸易问题上存在分歧之际。 然而,中国加强对数据安全、隐私等的监管实际上是国际通用做法。美国曾多次以数据安全为由对多家中国企业进行调查或制裁,比如华为和抖音海外版TikTok。欧盟(EU)方面,2021年7月30日,亚马逊(Amazon)因违反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被欧盟主要隐私监管机构处以7.46亿欧元的罚款;近日,Facebook(已更名为Meta)推出的首款智能眼镜也在欧盟引发了隐私担忧。 其实,从中国互联网市场现状来看,雅虎的退出完全是因为没有竞争力。 在1999年进入中国市场后,2003年11月雅虎中国出资1.2亿美元全资收购了提供中文上网服务领导公司3721公司,该公司由周鸿祎创办。此后,雅虎中国在周鸿祎的运营下,成立了全新的搜索网站“一搜网”,率先将免费邮箱容量扩容到1G,并在其执掌雅虎中国的第一年扭亏为盈,完成4,000万美元营收,实现1,000万美元利润。 但是,好景不长。2005年8月,周鸿祎在执掌雅虎中国18个月后离开。彼此,中国本土的互联网公司如雨后的春笋,大量涌现。百度、新浪、网易、腾讯、搜狐都展现出了蓬勃的生机。 2005年10月,阿里巴巴和雅虎全球达成战略合作,全资收购雅虎中国。但是,阿里巴巴的快速发展并没有给雅虎中国带来多少好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时的雅虎在中国市场已拉开了衰败的序幕。 2007年5月,雅虎中国更名为中国雅虎,之后的业务发展几乎没多少亮点可言。2013年,中国雅虎邮箱、资讯及社区停止服务。2015年,雅虎关闭北京全球研发中心,裁员数百人。2017年,雅虎软件研发(北京)有限公司注销。2021年11月1日,雅虎在中国的全部业务关停。 回望2005年之后的中国互联网市场,百度公司位于搜索引擎领域的头部位置;新浪、网易、腾讯是不可或缺的门户网站;在社交媒体方面,新浪的博客和微博、腾讯的QQ和微信、以及字节跳动旗下的抖音和视频网站哔哩哔哩,分割了大部分市场;在游戏方面,网易、腾讯、盛大的较量始终难分伯仲;在电商方面,除京东和阿里巴巴之外,还有唯品会、美团等后起之秀。在这些领域,雅虎都未曾有过浓墨重彩的手笔,不如亚马逊和谷歌在中国市场的参与度高。 …
Outpouring of support for girl beaten in SEPTA attack, over $700,000 raised via GoFundMe to stop Asian hate The 18-year-old, who was trying to stop …
俄媒文章:立陶宛对美国表忠心很夸张很白痴 参考消息网 11/22/2021 俄罗斯《观点报》网站11月19日发表一篇文章称,立陶宛对美表忠心很夸张很白痴,作者是德米特里·巴维林。全文摘编如下: 台当局已在立陶宛设立所谓“代表处”。维尔纽斯在激怒北京方面比所有小国都走得更远,可它似乎并无理由与北京争吵。 立陶宛议会曾通过一项决议,在涉疆问题上指手画脚、说三道四。数月后,立陶宛再次触犯北京,同意与台当局互设所谓“代表处”。 也就是说,立陶宛人决定让中国的愤怒加倍。 中国几乎已停止从立陶宛购买木材、鱼类和乳制品。而2018年至2019年制定的有关向中国供应立陶宛肉类产品的计划已被完全遗忘。此外,中国还将立陶宛从其贸易路线上勾除。 现在,与台北勾连后又将发生什么,无法确定,但肯定会有事情发生。中国各部门和公司将查找与立陶宛合作的所有迹象,并消除。 从表面看,立陶宛此举纯属白痴。但深究下去则会发现,该国的政治阶层是在一个中心思想的驱使下行动的:立陶宛与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都有着复杂的历史恩怨与纠葛,而欧洲列强在此期间没有帮助立陶宛。因此,尽管该国与欧洲有着决定性的经济和政治联系,但它主要向美国寻求保护。 由于类似原因,拉脱维亚、波兰和罗马尼亚等国也加入了争做美国在欧盟的“最好朋友”的这场非正式竞争。但在立陶宛,表忠心呈现出夸张的性质,因为该国在后苏联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总统之一瓦尔达斯·阿达姆库斯是一名美国公民。 当仇视俄罗斯的要求在华盛顿形成后,立陶宛人很高兴。这符合他们的民族感情,却没考虑与一个有巨大市场的邻国争吵可能给立陶宛经济带来多大的损失。 在特朗普当政后把对抗中国作为外交政策的核心原则时,立陶宛人也参与了这场游戏。同样也未考虑经济后果,好像欧盟最贫穷和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可以承受同时与几个全球大国的立场冲突似的。特朗普连任失败后,立陶宛也未改弦更张,因为拜登政府重申了与北京对抗的方针。 如果有人想用他们的经济发展机会来换取忠诚于美国的象征性姿态,那就让他们去换吧。显然,膨胀的“自豪感”使他们无法思考立陶宛在西方政治体系中可以扮演哪种角色:是与核大国对抗的战斗先锋,还是一个试验模型;是一个最没用的乘员,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一本教学手册? Source 就在刚刚!中国外交部宣布与立陶宛外交关系降级 文章来源: 中央社、澎湃新闻 11/20/2021 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挂牌成立后,北京对立陶宛警告层级升高。继中国外交部表态后,中共官媒人民日报昨天以”钟声”为名评论说,中方将采取的反制措施”言必 行,行必果”。今(21)日,中国外交部决议,将中立两国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 中国外交部在稍早前表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是中国同立陶宛发展双边关系的政治基础。中国政府为了维护自己的主权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不得不将中立两国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 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18日挂牌成立后,中国外交部当夜以不具名发言人名义在官网发表声明,指立陶宛在世界上制造”一中一台”,公然违背”一个中国”原则,背弃立陶宛在两国建交公报中的政治承诺,”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粗暴干涉中国内政,性质极为恶劣”。 声明还说,中国政府表示强烈抗议和坚决反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由立方负责。 19日下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例行记者会上声称,中方将采取何种”必要措施”,”大家可以拭目以待。立方咎由自取,必将自食其果”。 外电报导,有鉴于中国可能采取的制裁手段,立陶宛经济暨创新部长阿尔莫奈特(Aušrin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