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越来越清醒了!西方对乌军反攻的态度发生显著变化

美媒:越来越清醒了!西方对乌军反攻的态度发生显著变化 凤凰网 8/08/2023 虽然乌克兰军队进行了多轮反攻,但是效果不佳,西方也改变了自己的态度,不再那么乐观。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8月8日报道,4位了解最新情报的美国和西方高级官员告诉CNN,在备受期待的乌克兰反攻进行几周后,西方官员对乌克兰军队重新夺回重要领土的能力进行了越来越“清醒”的评估。 一位西方高级外交官告诉CNN:“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我们仍然要看看乌军是否有可能取得一些进展。但是我认为,他们(乌军)真正取得改变这场冲突平衡的进展,这是极不可能的。” 伊利诺斯州民主党众议员迈克奎格利(Mike Quigley)最近在欧洲与训练乌克兰装甲部队的美国指挥官会面,他刚回到美国。他说:“我们的评估很清醒。我们被告知乌军面临的挑战,现在是战争最苦难的时刻。” 报道称,乌克兰军队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突破俄罗斯在该国东部和南部的多层防线,这些防线上布设了数万枚地雷和庞大的战壕网络。乌克兰军队在那里遭受了惊人的损失,导致乌克兰指挥官阻止了一些部队重新集结,以减少伤亡。 一位西方高级外交官说:“俄罗斯人有很多防线,他们(乌克兰军队)还没有真正突破第一道防线,即使他们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继续战斗,如果他们在过去的七、八周里没有取得更多的突破,那么他们在兵力耗尽的情况下突然取得突破的可能性有多大呢?因为条件太艰苦了。” 多名官员表示,秋天即将来临,届时天气和战斗条件预计会恶化,乌克兰军队反攻的机会窗口十分有限。 CNN指出,西方这些最新的评估表明其态度发生显著变化,与乌军刚开始反攻时的乐观态度不同。这些官员表示,那些期望是“不现实的”,现在正促使西方一些人向乌克兰施压,要求其开始进行和平谈判,包括考虑在领土问题上让步的可能性。 Source 特朗普称“无法得到公平审判” 要求华盛顿特区法官回避审理 8/06/2023 被控试图推翻2020年美国总统选举结果的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说,他将要求负责此案的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联邦法官回避审理这起案件。 综合路透社和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特朗普星期天(8月6日)在自家社媒平台Truth Social,以全大写英文字母帖文说:“我绝不可能在‘指定’法官的情况下得到公平的审判。” 他说,他计划寻求华盛顿特区联邦法院法官查特坎(Tanya Chutkan)回避审理,并要求在华盛顿特区以外的地方审理这起案件。 截至星期天(8月6日)中午,特朗普律师团尚未向华盛顿特区联邦法院提出正式请求。华盛顿特区联邦法院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特朗普上星期五(4日)下午在Truth Social以全大写英文字母帖文警告,“如果你对付我,我就会对付你!” 美国司法部特别检察官史密斯办公室当晚就特朗普这条威胁性贴文发出警示,指特朗普可能会用政府提供的保密证据等来恐吓证人,并要求法官查特坎准予这些资料包括大陪审团记录等的保护令申请。 …

中国国防部:呼吁菲律宾信守承诺,立即停止一切挑衅性行为

中国国防部:呼吁菲律宾信守承诺,立即停止一切挑衅性行为 凤凰网 8/08/2023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就仁爱礁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记者:近日,菲律宾武装部队称,中方在南沙仁爱礁海域对菲方运送轮换人员和补给物资的船只进行拦阻,菲方对此予以强烈谴责;美国国防部发言人近日在其推特上称,美方同盟国菲律宾一道,谴责中方阻碍菲方在仁爱礁的合法作业。请问对此有何评论? 吴谦:中国对包括仁爱礁在内的南沙群岛拥有主权,这有着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近一段时间以来,菲方违背承诺,企图向非法“坐滩”的军舰运送用于维修加固的建筑物资。此举侵犯了中方主权,违反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中国海警船依法予以拦阻,并采取了警示性执法措施,在多次喊话警告无效的情况下,为避免直接拦阻出现碰撞,使用水炮实施警示,现场操作合理合法、专业规范。中方将继续采取必要措施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同时呼吁菲方信守承诺,立即停止一切挑衅性行为。 美方有关言论罔顾事实,无端指责中方正当合法的海上维权执法行动,中方对此坚决反对。美国不是南海问题的当事方,无权在这个问题上指手画脚。我们要求美方立即停止利用南海问题搬弄是非、挑拨离间,切实尊重中方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尊重地区国家为维护南海和平稳定所作的积极努力。中国军队将坚决履行职责使命,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 Source 中驻菲大使:菲方执意冲闯仁爱礁海域 中方不得不作必要反应 8/08/2023 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黄溪连说,在菲律宾执意派出船只冲闯仁爱礁(菲律宾称阿云津礁)附近海域的情况下,中方不得不作出必要反应,中国海警依法实施适度措施。 “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官方微信号星期二(8月8日)发布消息,黄溪连星期一(7日)会见菲律宾外交部副部长拉扎罗,向他表明中方在仁爱礁问题上的立场。 黄溪连强调,一段时间以来,菲方一再采取破坏既有共识、挑战管控现状的单方面行动。为预防海上意外事件,中方通过多渠道向菲方一再表达严正关切。 他说,菲方不顾中方一再劝阻和警告,执意派出船只冲闯仁爱礁附近海域。在此情况下,中方不得不作出必要反应,中国海警依法实施适度措施。 黄溪连还强调,两国元首今年初就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分歧达成重要共识,希望菲方与中方相向而行,切实落实两国元首共识,停止一切单方面行动,避免局势升级甚至失控,“采取炒作战术和引入第三方势力不仅于事无补,只会使事态更加复杂化”。 中国海警船上星期六(8月5日)在仁爱礁以水炮驱赶菲律宾海岸警卫队船艇后,中菲紧张关系再次升温。 菲律宾总统小马可斯星期一(7日)说,菲外交部长马纳当天召见中国驻菲大使黄溪连,向他发出普通照会,当中包括事发时的图片和视频。 菲律宾外交部和国家安全委员会星期一(8月7日)召开联合记者会,要求中国停止在西菲律宾海(即菲律宾西侧的南中国海海域)进行“胁迫、非法和不可接受的活动”。 对于中国海警喷水炮的做法,“中国海警”官方微信号星期二发布了一条时长2分40秒的视频,称中国海警5201舰对菲游艇进行警示性水炮喷射,“全程保持理性克制”。 中国外交部星期二早前也第二次就仁爱礁问题表态,敦促菲律宾立即从仁爱礁拖走“坐滩”军舰,恢复仁爱礁无人无设施的状态。 菲律宾的“坐滩”军舰是一艘二战时期的美军登陆舰,后来为菲海军所购,改名为马德雷山号(Sierra Madre)。菲律宾1999年故意将这艘老旧军舰搁浅在阿云津礁,以此强化对南沙群岛的主权声索。 Source 中国促美方尊重中方在南中国海的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 …

美政客:美国援助乌克兰或与拜登父子涉嫌贿赂有关

美政客:美国援助乌克兰或与拜登父子涉嫌贿赂有关 中国新闻网 8/08/2023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报道,当地时间6日,美国共和党2024年总统竞选人维韦克·拉马斯瓦米称,美国参与乌克兰危机或与拜登家族腐败有关。   据报道,拉马斯瓦米在艾奥瓦州竞选活动中的发言称,“美国武装力量的目标是推进美国利益、保护祖国,而不是无目的地卷入一场危机,且该危机有可能是为偿还乌克兰能源企业布里斯马公司给美国总统拜登家庭成员500万美元私人贿赂。”   “支付给亨特·拜登的款项是否存在腐败行为?绝对有。这和我们对乌克兰的态度有什么关系吗?我认为这直接影响美国对乌立场。”拉马斯瓦米说道。   此前,6月10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也曾表示,拜登儿子亨特曾担任乌克兰布里斯马公司高管,积极利用亲属关系发展商业项目,拜登也曾参与其中。特朗普还誓言要将拜登赶出白宫。   6月12日,美国参议员格拉斯利曾援引美国联邦调查局内部文件,指出在奥巴马政府时期,时任美国副总统拜登从雇佣他儿子亨特·拜登的一家乌克兰能源公司收受500万美元贿赂,并称这家公司的一名高管有17段录音为证。   而拜登方面则一直否认自己有不当行为。 Source 特朗普称“无法得到公平审判” 要求华盛顿特区法官回避审理 8/06/2023 被控试图推翻2020年美国总统选举结果的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说,他将要求负责此案的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联邦法官回避审理这起案件。 综合路透社和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特朗普星期天(8月6日)在自家社媒平台Truth Social,以全大写英文字母帖文说:“我绝不可能在‘指定’法官的情况下得到公平的审判。” 他说,他计划寻求华盛顿特区联邦法院法官查特坎(Tanya Chutkan)回避审理,并要求在华盛顿特区以外的地方审理这起案件。 截至星期天(8月6日)中午,特朗普律师团尚未向华盛顿特区联邦法院提出正式请求。华盛顿特区联邦法院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特朗普上星期五(4日)下午在Truth Social以全大写英文字母帖文警告,“如果你对付我,我就会对付你!” 美国司法部特别检察官史密斯办公室当晚就特朗普这条威胁性贴文发出警示,指特朗普可能会用政府提供的保密证据等来恐吓证人,并要求法官查特坎准予这些资料包括大陪审团记录等的保护令申请。 法官查特坎限令特朗普法律团队在星期一下午5时(新加坡时间星期二凌晨5时)之前做出回应,特朗普律师团要求给予三天时间做出回应,但被她拒绝。 2014年由时任总统奥巴马任命的查特坎,此前对特朗普试图向众议院2021年1月6日国会骚乱调查委员会隐瞒证据的行为作出裁决,近期多次被特朗普盟友的攻击。特朗普指控她和司法部“党派立场明显且非常腐败”。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新闻报道,查特坎是唯一一位对2021年1月6日国会骚乱相关案件的多名被告,祭出较长刑期的联邦法院法官。 …

香港海关关长何珮珊:严查“软对抗”物品输港陆

香港海关关长何珮珊:严查“软对抗”物品输港陆 8/08/2023 香港海关关长何珮珊说,香港海关肩负维护香港和国家安全的重任,要强化口岸反恐应变、严查“软对抗”物品进入香港或输往中国大陆。 何珮珊撰写题为《行胜于言的新时代海关》的文章星期二(8月8日)在《大公报》刊发。 何珮珊在文章中指出,现今世界局势错综复杂,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扩张,香港更要“站起来、走出去”,更好发挥超级联系人和桥头堡的作用,提升国家和香港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说好中国故事和香港故事,更要说好“一国两制”的故事。 她直言,身负守护国门、维护香港和国家安全的重任,香港海关坚决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强化口岸反恐应变、严查“软对抗”物品进入香港或输往中国大陆,切实维护政治安全,以及把打击毒品、商品走私、枪支武器走私,作为维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安全的标志性举措。 何珮珊说,香港海关同时也要严厉打击走私洋垃圾和象牙等濒危物种及其制品等违法行为,致力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以及采取有效策略堵截食品药物走私,坚决把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威胁拒之于国门之外。 她提到,为应对全面通关,香港海关在事前已作出了充分准备和精心部署,并灵活调配部门人手,无论在设备、培训、宣传等各方面都务求做到精准到位,确保通关后人流车流畅通无阻。香港海关也积极配合港府跨部门协作打击水货活动,减少对社区民生带来的滋扰,令市民大众出行更称心如意。同时也致力保障消费者权益,大力打击坊间的不良商户,令市民及访港旅客安心消费。 何珮珊称,香港海关积极配合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尤其在促进香港在大湾区物流链的关键角色,以及提升香港作为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等方面,香港海关都积极发挥便商利贸、畅通物流的重要职能。 她说,香港海关近年一直积极发展结合空运、海运和陆路运输的“多式联运”,推动香港高增值现代物流发展。香港海关特别制订全新的清关程序,在有效管控风险的情况下,减少查验货物,节省业界成本,促进香港和中国大陆两地物流对接。 何珮珊最后提及,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及高质量、高水平的服务发展要求,要更好履行守国门、促发展的职责使命,香港海关必须不断努力完善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水平,大力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加快建设科技装备和风险管理现代化,深入推进“单一窗口”建设,实现通关和管理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并同步探索创新的海关监管模式。 Source 前香港众志主席林朗彦等四人涉串谋勾结境外势力被捕 7/05/2023 香港前民主派政党香港众志四名成员,包括主席林朗彦,被指串谋勾结外国或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星期三(7月5日)被警方国安处逮捕。 据香港《明报》报道,这四人面对涉嫌串谋勾结外国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以及串谋作出具煽动意图的作为的控状。 报道引述消息人士称,四人被指涉嫌营运“Mee惩罚师”手机应用程式,赚取资金以支援在海外的前众志创党主席罗冠聪,从事危害国安活动。 消息人士称,香港警方星期一(3日)公布通缉八名涉违国安法的在逃港人后,已部署后续行动,包括持续打击针对黄色经济圈等软对抗行为,以全面切断逃离海外的反中乱港分子资金链。 Source 邓炳强:港警会穷尽一生将在逃通缉犯逮捕归案 7/04/2023 香港特区政府保安局局长邓炳强说,香港警方和执法部门会穷尽一生,用一切可行的方法拘捕在逃的通缉犯。 香港警务处国安处星期一(7月3日)悬红800万港元(约138万新元)通缉八名被指违反《香港国安法》而潜逃海外的港人,这是港府首次以悬赏方式追捕在逃港人。被列入名单的包括香港立法会前议员许智峰、罗冠聪等。 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邓炳强星期二(7月4日)会见传媒时说,这些通缉犯以为潜逃在外就能为所欲为,继续做一些危害香港的事情,因此香港政府必须严惩及依法追究。 他说,这次港府除了通缉相关人士,还会截断他们的资金链,包括冻结、限制、没收、充公他们的财产,并查出他们在香港及外国的联系人、同党、幕后金主。 …

被通缉海外港人郭凤仪的父母据报被国安处带走调查

被通缉海外港人郭凤仪的父母据报被国安处带走调查 8/08/2023 香港媒体报道,被悬红通缉海外港人郭凤仪的父母被香港警务处国家安全处带走调查。 综合《明报》《星岛日报》等港媒引述消息人士报道,香港警务处国安处人员星期二(8月8日)上午突击郭凤仪在港父母的寓所,带走她的父亲郭贤生和母亲李健到将军澳警署问话,调查两人是否仍然与郭凤仪有任何形式的联络或是金钱往来。 香港警务处国安处7月初悬红通缉八名涉违反《香港国安法》并逃往海外的香港人。这八人是三位前立法会议员许智峰、罗冠聪和郭荣铿、传媒《棱角》行政总监刘祖迪、“香港议会”发起人袁弓夷、律师任建峰、职工盟前总干事蒙兆达,以及华盛顿港人组织“香港民主委员会”策略及活动总监郭凤仪。每名被通缉者悬红100万港元(约17万2357新元)。 26岁的郭凤仪涉嫌勾结外国或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被指以反华组织“香港民主委员会”执行总监身份在海外积极进行游说工作,以请求外国对中国大陆及香港特区进行制裁、封锁或采取其他敌对行动。 据悉,郭凤仪曾在2019年6月于连登讨论区以“G20团队”发起首次众筹全球登报活动,并在13个国家的16份报纸刊登广告,要求各国在G20峰会期间向中国大陆提出香港主权及民主问题,开辟国际文宣战线以“借洋遏华”,要求外国干预香港内部事务。 Source 前香港众志主席林朗彦等四人涉串谋勾结境外势力被捕 7/05/2023 香港前民主派政党香港众志四名成员,包括主席林朗彦,被指串谋勾结外国或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星期三(7月5日)被警方国安处逮捕。 据香港《明报》报道,这四人面对涉嫌串谋勾结外国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以及串谋作出具煽动意图的作为的控状。 报道引述消息人士称,四人被指涉嫌营运“Mee惩罚师”手机应用程式,赚取资金以支援在海外的前众志创党主席罗冠聪,从事危害国安活动。 消息人士称,香港警方星期一(3日)公布通缉八名涉违国安法的在逃港人后,已部署后续行动,包括持续打击针对黄色经济圈等软对抗行为,以全面切断逃离海外的反中乱港分子资金链。 Source 邓炳强:港警会穷尽一生将在逃通缉犯逮捕归案 7/04/2023 香港特区政府保安局局长邓炳强说,香港警方和执法部门会穷尽一生,用一切可行的方法拘捕在逃的通缉犯。 香港警务处国安处星期一(7月3日)悬红800万港元(约138万新元)通缉八名被指违反《香港国安法》而潜逃海外的港人,这是港府首次以悬赏方式追捕在逃港人。被列入名单的包括香港立法会前议员许智峰、罗冠聪等。 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邓炳强星期二(7月4日)会见传媒时说,这些通缉犯以为潜逃在外就能为所欲为,继续做一些危害香港的事情,因此香港政府必须严惩及依法追究。 他说,这次港府除了通缉相关人士,还会截断他们的资金链,包括冻结、限制、没收、充公他们的财产,并查出他们在香港及外国的联系人、同党、幕后金主。 邓炳强强调,任何人协助、教唆或资助相关人士继续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有可能会涉及违法;若明知相关人士危害国家安全,仍继续为他们众筹,也有可能违法。 邓炳强也向通缉人士说,香港执法部门会穷一生精力缉拿该些通缉犯归案,今天这些通缉犯还有一些利用价值,可能会得到外国的保护伞庇护,但哪天他们没有利用价值时,只会被当成一个弃子。 邓炳强说,悬赏公告是对在逃通缉犯下的最后通牒。根据国安法第33条,若嫌犯归案自首并披露自己的罪行,当局可能会从轻处理。他也呼吁香港巿民认清通缉犯的真面目,不要被他们煽动教唆,或提供资金协助。 被问到相关行动是否只是姿态多于行动时,邓炳强表示,当局的所有行动都是实际行动,以一切可行的方法将相关人士缉捕归案;这八名通缉犯违反《香港国安法》,最高可判处终身监禁,当局提供悬红是其中一个方法,希望社会人士提供进一步罪证,或通报他们的移动情报。 …

中驻菲大使:菲方执意冲闯仁爱礁海域 中方不得不作必要反应

中驻菲大使:菲方执意冲闯仁爱礁海域 中方不得不作必要反应 8/08/2023 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黄溪连说,在菲律宾执意派出船只冲闯仁爱礁(菲律宾称阿云津礁)附近海域的情况下,中方不得不作出必要反应,中国海警依法实施适度措施。 “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官方微信号星期二(8月8日)发布消息,黄溪连星期一(7日)会见菲律宾外交部副部长拉扎罗,向他表明中方在仁爱礁问题上的立场。 黄溪连强调,一段时间以来,菲方一再采取破坏既有共识、挑战管控现状的单方面行动。为预防海上意外事件,中方通过多渠道向菲方一再表达严正关切。 他说,菲方不顾中方一再劝阻和警告,执意派出船只冲闯仁爱礁附近海域。在此情况下,中方不得不作出必要反应,中国海警依法实施适度措施。 黄溪连还强调,两国元首今年初就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分歧达成重要共识,希望菲方与中方相向而行,切实落实两国元首共识,停止一切单方面行动,避免局势升级甚至失控,“采取炒作战术和引入第三方势力不仅于事无补,只会使事态更加复杂化”。 中国海警船上星期六(8月5日)在仁爱礁以水炮驱赶菲律宾海岸警卫队船艇后,中菲紧张关系再次升温。 菲律宾总统小马可斯星期一(7日)说,菲外交部长马纳当天召见中国驻菲大使黄溪连,向他发出普通照会,当中包括事发时的图片和视频。 菲律宾外交部和国家安全委员会星期一(8月7日)召开联合记者会,要求中国停止在西菲律宾海(即菲律宾西侧的南中国海海域)进行“胁迫、非法和不可接受的活动”。 对于中国海警喷水炮的做法,“中国海警”官方微信号星期二发布了一条时长2分40秒的视频,称中国海警5201舰对菲游艇进行警示性水炮喷射,“全程保持理性克制”。 中国外交部星期二早前也第二次就仁爱礁问题表态,敦促菲律宾立即从仁爱礁拖走“坐滩”军舰,恢复仁爱礁无人无设施的状态。 菲律宾的“坐滩”军舰是一艘二战时期的美军登陆舰,后来为菲海军所购,改名为马德雷山号(Sierra Madre)。菲律宾1999年故意将这艘老旧军舰搁浅在阿云津礁,以此强化对南沙群岛的主权声索。 Source 中国促美方尊重中方在南中国海的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 8/07/2023 针对美国国务院发声明指中方在南中国海拦截并用水炮击菲律宾军用补给船为违反国际法行为,并称对菲海警的武装攻击触发《美菲共同防御条约》,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回应时敦促美方停止利用南中国海问题搬弄是非,切实尊重中方在南中国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星期一(8月7日)在官网以回答记者提问的形式,针对上述声明作出回应。 美国国务院在声明中提及,中方之举威胁地区和平与稳定,并呼吁中方遵守南中国海仲裁案裁决。 发言人说,仁爱礁历来是中国南沙群岛的一部分。仁爱礁问题的历史经纬十分清楚。1999年,菲律宾派一艘军舰在仁爱礁非法“坐滩”,企图改变仁爱礁“现状”,中方当即提出严正交涉,要求菲方拖走该军舰。菲方多次承诺将拖走该军舰,但直到今天尚未履行承诺。 发言人称,不仅如此,菲方还企图对该军舰大规模维修加固,实现对仁爱礁永久占领。8月5日,菲律宾不顾中方一再劝阻和警告,派出两艘船只擅自闯入仁爱礁海域,企图向非法“坐滩”军舰运送用于大规模维修加固的建筑物资。菲方举动侵犯了中方主权,违反了《南中国海各方行为宣言》。中国海警船依法予以拦阻,并采取了警示性执法措施,现场操作专业、克制,无可非议。 发言人强调,中方坚决反对美国国务院罔顾事实,发表声明攻击中方正当合法海上维权执法行动,为菲方非法挑衅行为站台背书。 发言人指出,一段时间以来,美国怂恿、支持菲律宾维修加固仁爱礁“坐滩”军舰,甚至派军机军舰在海上配合支持菲方,并动辄以履行《美菲共同防御条约》来威胁中方。美方这一做法是明目张胆地为菲方侵犯中方主权撑腰打气,其图谋是注定不能得逞的。 …

一款印度制感冒药水受污染 世卫发布警报

一款印度制感冒药水受污染 世卫发布警报 8/07/2023 世界卫生组织(WHO)说,一批在印度生产、在伊拉克销售的感冒药水受到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向全球发布医疗产品警报。 彭博社报道,世卫星期一(8月7日)说,去年生产的一批Cold Out感冒药水“对儿童尤其不安全,服用它可能导致严重伤害甚至死亡”。 在伊拉克发现的这批Cold Out感冒药水,是由Fourrts(印度)实验室为印度Dabilife Pharma制药公司生产的。 分析发现,样品中含有0.25%的二甘醇(diethylene glycol)和2.1%的乙二醇(ethylene glycol)污染物。乙二醇和二甘醇的可接受安全限值都不应超过0.10%。 世卫说,警报提及的Cold Out感冒药水可能已在其他国家或区域获得上市许可,也可能通过非正规市场分销到其他国家。 伊拉克当局尚未报告任何与Cold Out感冒药水有关的疾病。伊拉克卫生部上周说,这款药水未通过伊拉克当局进行的单独测试,市场上流通的产品已被没收。 去年,印度尼西亚、冈比亚、乌兹别克斯坦和喀麦隆暴发受污染咳嗽药水问题,导致约300名儿童死亡。 二甘醇和乙二醇对人体有害,毒性反应包括腹痛、呕吐、腹泻、无法排尿、头痛、精神状态改变和可能导致死亡的急性肾损伤。 世卫此前已就其他受污染的液体剂型药物发布了五次警报。 Source CVS裁员5000人 不影响商店、药店、诊所 侨报网 8/02/2023 【侨报综合报道】医疗保健巨头CVS公司周二证实,将裁员5000人,以削减成本,并将重点转移到医疗保健服务上。 …

美国核聚变大突破 证明产生能量大于输入 零碳发电临近?

美国核聚变大突破 证明产生能量大于输入 零碳发电临近? 香港01 8/07/2023 继2022年12月后,美国核聚变实验室最近再次成功让两国原子融合在一起,产生了比去年更高的能量产出。实际结果仍在分析中,但实验成功意味去年的壮举并非偶然,为未来人类产生“无限能源”再迈进一步。 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8月6日宣布,他们7月30日在国家点火设施(National Ignition Facility,简称NIF)的核聚变实验中,再次取得成功,即让核聚变产生的能量,高于输入的能量。 美国核聚变实验室在2022年12月取得第一次的重大突破,首次使用实现了淨能量增益。但自那次以来,实验室尝试过同类两次的实验都以失败告终,直到7月30日才再次成功。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发言人表示,最终结果仍在分析中。 所谓核聚变(核融合)是指将轻元素,如氢融合形成重元素的过程,从而释放巨大能量,类似于太阳和其他恆星产生的热量和光线的方式。要达到核聚变需要注入莫大的能量,但产生出来的能量会远高于注入的能量。 因核聚变过程不会产生温室气体或放射性废物副产物,而1公斤核聚变燃料(重氢的同位素氘和氚组成)所提供的能量,相当于1000万公斤的化石燃料,因此核聚变被指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可持续、低碳能源来源。 零碳发电临近?美国核聚变发电再次实现突破 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称科学家第二次在核聚变反应中实现净能量增益,且产生了比去年12月更高的核聚变能量产出,人类离清洁能源的“圣杯”更近了? 去年12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首次成功在核聚变反应中实现“净能量增益”,就在最近,该实验室再次成功复现核聚变点火实验,并再度实现净能量增益突破。 “净能量增益”意味着人类向实现零碳能源的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人类离清洁能源的“圣杯”更近了? 8月6日,路透社报道称,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当天早些时候表示,该实验室的科学家第二次在核聚变反应中实现净能量增益。 该实验室的一位发言人说,科学家们在国家点火装置(NIF)的实验中重复实现了核聚变点火,从而产生了比去年12月更高的核聚变能量产出。实验室方面同时表示,最终的实验结果仍在分析当中。 核聚变是模仿太阳的原理,使两个较轻的原子核结合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并释放出巨大能量的过程。核聚变产生的能量非常大——是核裂变反应的四倍。理论上只要有几克反应物,就有可能产生一太(万亿)焦耳的能量,这大约是发达国家的一个人在60年内所需要的能量。 华尔街见闻此前提及,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在去年12月的激光聚变实验中首次实现了净能量增益,被称为:人类的“盗火”时刻。 在12月的实验中,为了实现聚变点火,科学家使用了总计192束高能激光射向一个燃料仓,点燃其中高压保存的燃料球。激光能量高达2.05兆焦,而核聚变产生了大约3.15兆焦的能量,能量增益达到153%。 这意味着人类在可控核聚变实验中,首次超出了聚变阈值,实现了大于1的能量增益(也即从聚变中产生的能量,比用于驱动它的激光能量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