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也快撑不住?1.1万人恐沦裁员目标 员工深感焦虑 世界新闻网 12/29/2022 纽约时报28日报导,谷歌(Google)与其他几家大型科技企业不同,截至目前为止并没有大规模裁员,虽然今年营利上看数百亿元,但如今还是必须面临成长趋缓的现实,某些员工对于工作恐怕不保而感到焦虑。 纽约时报报导,位于瑞士的谷歌员工本月稍早联名致函总公司人事部副总监,对于谷歌使用新的员工评鉴制度做为裁撤人力考量提出质疑。五名员工与一名员工代表在信中写道,名称为「谷歌检讨与发展」(Googler Reviews and Development)的评鉴制度,设计方式则让员工容易得到负面评分,约有6%评鉴分数最低的人力恐将沦为裁员目标,换算起来大约1万1000人;某些经理受到上级频频施压,被迫必须根据评鉴制度限缩工作团队人数。 报导指出,14名现任与前任谷歌员工匿名受访时指出,这封信函反映了谷歌员工越来越不安的心情,因为近来谷歌管理阶层的多项决策,已经透露出大量裁员恐怕势在必行。在2023年计划会议里,谷歌为了节省预算开销,已决定关闭一家规模较小的办公室、取消一项内容审查计划等。 谷歌员工受访时说,谷歌今年7月开始采行新计划,具体措施包括简化程序、取消繁琐手续、提高效率等,多次预算讨论的结果,某些团队明年已经无法加聘人手。脸书(Facebook)与Instagram母公司Meta上个月裁员1万1000人,大约13%人力,亚马逊(Amazon)正开始裁员1万人,大约等于3%员工,这些消息都让谷歌员工的危机意识逐渐升高。 受到数字广告市场表现下跌影响,谷歌母公司Alphabet今年10月报告指出,第三季营利为139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降低27%。 艾维克顾问公司(Evercore ISI)分析师马赫尼(Mark Mahaney)表示,谷歌与其他几家大型科技公司不同,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大幅裁员,但投资人越来越积极要求谷歌必须「保护」丰厚获利。他指出,最明显的手段就是降低成本,并且缩减员工人数。 马赫尼说,在目前的经济状况底下,谷歌母公司过去三季竟然招聘3万员工,作法「有点奇怪」。截至今年9月底为止,Alphabet旗下员工总计有18万6779名员工。 纽约时报指出,最近几个月,谷歌开始注意成本问题,7月推出旨在简化运作的计划,紧接着某些方案便遭取消,包括Pixelbook笔记型电脑计划、Stadia云端游戏平台等,并且删减Area 120内部孵化器计划经费。 根据纽约时报取得录音档,一名谷歌人事部门代表日前在开会时对一名员工表示,谷歌明年将检讨大规模裁员的可行性,这个决策来自Alphabet首席执行官皮查伊(Sundar Pichai)。 Source 科技业裁员潮 不影响远距工作模式 世界新闻网 12/27/2022 …
Category: OPINIONS
高盛CEO警告员工下月宣布裁员 传多达4千人恐丢饭碗 世界新闻网 12/28/2022 高盛集团首席执行官苏德巍(David Solomon)在给予员工的传统年终消息中表示,公司正投入新一轮裁员,将在近几周内公布。另一方面,华尔街多家大型银行也传出将大砍奖金的消息。 彭博资讯报导,苏德巍表示:「我们正在仔细评估,虽然仍在进行讨论,但预期将在1月上半月削减人力。」「有许多因素影响事业情势,包括正在减缓经济活动的紧缩货币环境。对我们领导团队来说,重点是让公司为度过这些逆风因素做准备。」 知情人士本月稍早表示,高盛寻求裁员多达8%,或相当于多达4,000人,以限缩获利和营收下滑的情况。管理层已经要求厘清可能的削减成本目标,还没决定最后的裁员人数。 高盛发言人不愿对上述消息置评。 苏德巍在给员工的消息中说:「我们必须审慎行事、睿智地管理我们的资源。」 高盛年度营收可望达480亿美元,是历来表现第二佳,仅次于去年的纪录。然而,花大钱进军消费金融业务、随后又撤出,再加上技术支出与集成营运,导致今年成本失血。 高盛主管曾说,该银行员工人数从2018年底以来已膨胀34%,今年第3季已超过49,000人。 另据华尔街日报报导,知情人士透露,为因应交易数量锐减,华尔街银行正大幅削减奖金总额,包括高盛将大砍多达四成奖金。知情人士说,摩根大通、美银、花旗集团和Jefferies金融集团等银行的主管都正在推动计划,将奖金总额削减约30%。 根据Dealogic的数据,来自为交易提供咨询顾问、股票发行与债券承销的手续费收入较去年下滑逾40%,等同损失逾500亿美元营收,是有纪录以来最大年度下滑金额,甚至比金融危机时期还糟。 Source 科技业裁员潮 不影响远距工作模式 世界新闻网 12/27/2022 去年此时,新冠疫情让许多上班族改为远距工作,湾区办公大楼人去楼空似乎很合理。不过,湾区企业和全国性调查发现,上班族每周有数日到办公室上班的情况愈来愈普遍,这一趋势可能持续到2023年。 过去六个月,许多出于必要而实施远距工作政策的企业,已经开始适应每周两到三天在办公室工作的节奏。这个节奏可能具有长期性,因为过去供不应求的就业市场让一些管理人员不敢强迫雇员回办公室上班,以免他们跳槽。然而,科技业最近大量裁员,已让企业降低这种忧虑。 不过,专家认为,目前的裁员潮并不代表远距工作模式即将结束。 史丹福大学研究远距工作趋势的史丹福大学经济学教授布鲁姆(Nicholas Bloom)表示,湾区许多上班族2023年会继续维持远距工作模式,企业裁员活动在上半年也会继续进行。他说:「职场工作模式在过去六个月里一直保持稳定。」 布鲁姆的最新研究发现,美国现在约30%的有薪工作日是在家中完成的,只有疫情第一年时的一半,但这个比例在2023年和可预见的未来可能保持不变。 …
加薪低于通膨就考虑离职 从印度到越南工资将加速成长 世界新闻网 12/28/2022 近期研究显示,亚洲劳工有望在2023年获得大幅加薪,此时通膨维持在高档、劳工短缺,使得资方调高薪资的压力提升。另一份新加坡调查显示,受访调的78%劳工表示,如果加薪幅度低于通膨率,明年愿意考虑换工作。 日经新闻报导,从印度到越南,雇主被迫让薪酬方案更优渥,否则就会面临人才流失给竞争同业的风险。随着今年生活成本飙高,预期工资的调升幅度也有望超过2023年的通膨率预估值,带来实质收入正成长。 根据在纽约证交所挂牌的服务业者怡安集团(Aon)的数据,以各国明年各产业加薪幅度中位数而言,印尼的加薪幅度预料为6.8%、马来西亚为5.1%、菲律宾为6%、新加坡为4.7%、泰国为5.1%,越南为7.9%,而且几乎所有加薪幅度都超过2022年的幅度,其中仅马来西亚是持平。 这些数字来自怡安本月所发布、针对东南亚国协国家逾700间公司的薪资调整与员工流动率进行调查的结果。结果显示,虽然通膨是东南亚国家调整薪资的主因之一,但人力市场的供需也是影响因素,今年高离职率让雇主面临必须提高薪资以求才和留才的压力。 怡安东南亚人资部门主管乔拉表示:「企业必须依他们当前薪资水准的竞争力,来界定2023年的加薪路径。虽然企业依据不同员工类别与工作性质来定义薪资是重要的,但组织在重新思考薪资原则时必须维持灵活思维。」 美世顾问公司(Mercer)上月的总薪酬调查也显示企业明年将加薪的迹象,在整个亚太市场,企业预料明年整体薪资平均成长4.8%,较2022年的4.6%幅度略微上升。 不过,美世的调查也显示各国差异,预料印度明年加薪幅度最高,达9.1%,相形下,日本最低,为2.2%。不过,这两个数字分别比今年8.79%与2.14%的加薪幅度来得高。 中国大陆是预料明年加薪幅度不如今年的唯一市场,预期明年薪资调升5.38%,略低于今年的5.4%,反映这个亚洲最大经济体成长展望疲弱;香港薪资预料明年调高3.71%,高于今年的3.55%。 另外,人资业者Robert Walters 9月在新加坡进行的调查显示,78%的受访劳工认为,如果明年度加薪幅度比通膨率还低,会考虑换工作。不过,该公司驻星国主管苏嘉纳尼表示:「对于许多求职者来说,金钱不再是进行职业选择的唯一因素,我们观察到当员工感到精疲力尽,或者因不再学习而感到无聊时,会促使他们寻求其他机会。」 Source 科技业裁员潮 不影响远距工作模式 世界新闻网 12/27/2022 去年此时,新冠疫情让许多上班族改为远距工作,湾区办公大楼人去楼空似乎很合理。不过,湾区企业和全国性调查发现,上班族每周有数日到办公室上班的情况愈来愈普遍,这一趋势可能持续到2023年。 过去六个月,许多出于必要而实施远距工作政策的企业,已经开始适应每周两到三天在办公室工作的节奏。这个节奏可能具有长期性,因为过去供不应求的就业市场让一些管理人员不敢强迫雇员回办公室上班,以免他们跳槽。然而,科技业最近大量裁员,已让企业降低这种忧虑。 不过,专家认为,目前的裁员潮并不代表远距工作模式即将结束。 史丹福大学研究远距工作趋势的史丹福大学经济学教授布鲁姆(Nicholas Bloom)表示,湾区许多上班族2023年会继续维持远距工作模式,企业裁员活动在上半年也会继续进行。他说:「职场工作模式在过去六个月里一直保持稳定。」 …
2023美就业市场大预测:这些行业远距工作不退烧 世界新闻网 12/28/2022 美国就业市场过去三年暴落又暴起。2020年初疫情严峻时,失业巨浪突然席卷各行各业,2021却又迅速复苏,到2022年过热得触动联准会(Fed)祭出史上最猛的一波升息循环。那么,2023年又会是什么景况? 巴隆周刊(Barron’s)报导,明年美国就业市场笼罩一片迷雾,因为经济前景充满着不确定性。高盛预期美国可望有惊无险避开经济衰退;彭博资讯的衰退或然率模型却显示,明年10月前展开景气下滑的几率高达100%。 ZipRecruiter则认为,2023年最可能的结果是经济「软着陆」,或根本「不会着陆」,进而推论未来一年美国就业市场可望呈现下列五种发展: 1. 通膨缓步下滑趋势确立 基于劳力供不应求问题未解决,Fed料将把政策利率持稳在5%-5.25%附近,但不至于太「鹰」,以免掀起金融市场动荡或大幅推升失业率。 2. 劳工实质薪资将呈正成长 1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增7.1%,平均时薪年增幅则只有5.1%,亦即2022年工资成长赶不上通膨、削弱消费者购买力。但这标题CPI数据主要反映年初情况,近来通膨加速降温已使过去五个月的实质薪资成长转正,这股趋势可望延续到明年底,助长产品与服务需求劲增,因此餐厅、饭店、沙龙、健身房等行业的招聘需求有撑。 3. 就业成长会减速 不致逆转 随着连番升息抑制投资,和更多行业就业人数重返疫前水准,2023年美国非农就业平均每月添加人数可能从2021年的平均56.2万人、2022年的平均38万人左右,大幅趋缓至10万至15万人——这种成长步调可望后继有力,且无助长通膨之虞。 4. 薪酬与生产力更密切连动 「薪资透明法」将促使企业对不同职务设置明确的薪级,并言明从基层升上顶层所需达成的年资、技能或生产力目标。此法也鼓励企业分析、解决同工不同酬问题,并依循关键绩效指针(KPI)决定薪酬。劳工薪酬将更与客观标准链接,促成更公平、透明的薪酬政策,以奖励生产力提升的员工。 5.「远距工作」在某些行业将持续蔚为潮流 ZipRecruiter研究显示,远距工作在不同产业的发展前景不一。在载运乘客、食品制造等产业永远不可行;在中小学教育等领域,只能充当疫情紧急措施,疫后就会恢复常态;在艺文、娱乐等行业,疫情期间盛行但之后成长停滞不前;在科技、法律、政府和医疗保健等深具远距工作潜力的行业,则持续在成长中。 ZipRecruiter指出,就第四类最适合远距工作的行业而言,远距模式占职缺比率仍在攀升,预料2023年会持续成长,即使就业市场减弱也不会逆转这股潮流。那是因为远距工作不只是在劳动市场紧绷时提供的一项员工福利,也因为这种安排能提高生产力、效率和招聘利益,以致变成企业愈来愈欣然接受的一种安排。 Source 科技业裁员潮 不影响远距工作模式 …
把钱花在刀口上 专家建议明年别买这5样资产 世界新闻网 12/28/2022 经历混乱的2022年后,投资人正纷纷放眼2023年,MarketWatch专家指出,在通膨高涨之际,消费者已慢慢缩减支出,对投资人来说,若想省下资金,最好别买以下五样资产: 特殊目的并购公司(SPAC) MarketWatch专栏作家Nathan Vardi指出,在新冠疫情期间,投资人涌向通过并购挂牌上市的SPAC。根据SPAC Insider,2021年共有613件SPAC并购案,多于2020年的248件。SPAC是让未上市公司挂牌的工具,未上市公司在和空壳公司合并上市,理论上能加快筹资速度并且减轻监管负担,但美国证管会(SEC)今年4月警告,所谓的SPAC好处其实未必真的能带来嘉惠。 最近的研究显示,从2015年以来,买进SPAC的投资人平均会在并购的一年后亏损37%,今年来SPAC与新发行指数型基金(ETF)已下滑12%。 Nathan Vardi认为,SPAC热潮会破灭,也能预测的到,因此最好别碰SPAC。 加密货币 MarketWatch专栏作家Beth Pinsker指出,明年别投资加密货币的理由有两个,但都和过去一年来多数加密货币价格暴跌无关。首先,加密货币没有长期的市场理论支撑,买加密货币比较像是在投机、而非投资,这看起来有点像在玩文本游戏,但若观察过去的财务规划,用投资来测试自己风险容忍能力,加密货币满是风险。 Beth Pinsker说,这接着带出明年别投资加密货币的第二个理由:根本没有安全的存放之处。 若加密货币平台破产,没有联邦担保,个人也缺乏加密货币盗窃的防范途径,一切只能靠自己。 他认为,加密货币实在不是个停泊资金的好去处。 迷因股(meme stocks) Nathan Vardi指出,在新冠疫情期间掀起热潮的迷因股,多为商业模式陷入困顿的企业,例如游戏零售商GameStop、电影院连锁业者AMC,这个投资策略在超低利率助长的股市热潮中,还能奏效,但现在正处于利率居高不下的熊市。 他说,现在企业基本面重回主流,投资迷因股的岁月可能已经过去。 Meta …
多校政策倾向非裔 反被控歧视白人 世界新闻网 12/27/2022 全国许多大学为非裔、美国原住民和少数族裔设立的教学计划和录取政策,遭到维权组织的投诉和控告,认为是违反民权、歧视白人和影响亚裔利益,部分学校取消了倾向非裔的政策。 教堂山(Chapel Hill)北卡罗来纳大学删除营养奖学金计划的申请标准,该计划的奖学金原先只有非裔、原住民和有色人种的学生才能申请。学校认为他们在营养学领域被边缘化,研究人员目前基本是白人,而增加他们在食品政策研究上的代表性,对解决营养引起的健康差异至关重要。 密西根大学教授佩里(Mark Perry)19日向联邦民权办公室投诉,称基于种族、肤色和国籍的非法歧视,违反1964年的民权法第六条,「少数族裔之外的学生被非法排除在营养奖学金计划外,这是基于种族、肤色和国籍的歧视。」 教堂山北卡大学营养奖学金计划的标准取消后,现在向所有对食品和营养学有兴趣的本科生开放,校方公关部门表示:「原先的标准并不能准确说明学校存在包容性问题,现已得到纠正,我们继续承诺包容性与公平,学生的多元化对提高学术水平至关重要,有助于增加不同背景、不同观点和不同经历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 密西根大学的佩里教授11月还投诉奥克拉荷马州的12所大学,指学校的一项少数族裔参与计划规定,申请人必须为非裔、西语裔、原住民人和夏威夷与太平洋岛国的原住民人,也是违反民权法。 今年5月,麻州卫斯理(Wellesley)公立学校系统组织的一个活动只允许少数族裔学生参加,白人被排除在外,结果遭到家长组织投诉。 最高法院10月底开始听取「学生公平录取」组织对教堂山北卡大学和哈佛大学控案的辩论,控方指学校按种族录取是违反民权法和影响亚裔利益,北卡大学的奖学金计划伤害了白人学生。 高院预计2023年做出裁决,将决定平权举措的命运。 Source 大法官恐推翻「平权入学」 亚裔生瞒身分申请名校 世界新闻网 12/03/2022 「学生公平录取」(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组织以平权措施(affirmative action)为由,控告哈佛大学招生有系统性歧视亚裔之嫌,最高法院10月底开始听审,以保守派居多最高法院有可能推翻平权措施;纽约时报2日报导,本案已使亚裔学生想辧法隐瞒自己的亚裔身分,不敢曝露自身的族裔,以免落入他人刻板的亚裔印象,申请大学遭遇干扰。 李马克斯(Max …
特斯拉二手车价差好赚?现在反而跌更凶 冲击新车需求 世界新闻网 12/27/2022 最新数据显示,特斯拉二手车价格下跌的速度比其他车还快,且库存去化的时间也比较长,代表过去买新车再转售赚取价差的日子已不再。这可能威胁特斯拉的新车需求,使新车售价变得更低。 路透报导,11月特斯拉二手车平均价格为5万5754美元,较7月站上的6万7297美元高峰下跌17%。Edmunds数据显示,整体的二手车价格仅跌了4%。特斯拉二手车11 月在经销商的库存周转天数为50天,也比所有二手车的38天高。 此前,随着各界对电动车的接受度大增,加上俄乌战争引发汽油价格上涨,提振了特斯拉电动车的需求。特斯拉调涨车价的速度比其他车更快,带动获利成长。部分买家利用特斯拉车抢手的市况,出售他们相对较新的电动车,并从中获利,接着再订购新车,这种情况推动了特斯拉的新车需求。 分析师指出,在8月待售的特斯拉二手车中,近三分之一是2022年款,反映买家当初买车的目的就是为了转手给别人。Edmunds数据显示,相形下,其他品牌的二手车的占比仅5%。 汽车销售网站iSeeCars.com布洛尔(Karl Brauer)表示:「现在出售特斯拉车,没办法超过原先支付的价格,不再是过去两年大多数时候的情况。这将降低特斯拉新车的需求。」 软件工程师普罗菲特(Greg Profitt)去年以4.9万美元的价格,买了一辆Model Y,三个月后转手售出,赚了1.2万美元。他后来又买了一辆特斯拉,不过是折扣后的二手车。他说,「如今的经济情势有点让我不敢买新的」,而且他认为特斯拉近期为今年交车的Model Y与Model 3新车提供的7,500美元的折扣太少,难以维持需求。 Source 电动车充电居然比汽油车加油贵?有解决之道 世界新闻网 12/25/2022 俄乌战争爆发后,电价飙升使得在欧洲开电动车的成本大增,有时候甚至比传统汽油车还贵,这可能威胁欧洲汽车电动化的转型。但如果仅在住家或公司充电,少用费用较高的快速充电站,开电动车仍然比较便宜,想为环保尽心力的消贵者可以留意。 电动车成本增加 经济学家预计电价上涨将持续好几年,而一些国家逐步取消电动车的购车补贴,消费者可能因此失去换电动车的强大诱因,导致其销售减缓,威胁欧洲地区温室气体排放目标,也使欧洲车厂的电动化转型难以回本。 华尔街日报引述特斯拉车主在论坛上的发言报导,特斯拉超级充电站今年来数度调涨在欧洲最大车市德国的充电价格,9月曾涨到每度电0.71欧元。依这个价格,特斯拉Model 3跑100英里,要充电18.46欧元。相较下,同级的本田Civic四门车行驶同样距离,加油只需支付18.31欧元。 …
纽时:退休族不愿再重返职场 缺工、通膨问题难解 世界新闻网 12/27/2022 纽约时报27日报导,2007年至2009年「经济大衰退」(Great Recession)期间,许多年龄较长的美国人为了多赚些钱纷纷延迟退休,但如今届满65岁以上民众却倾向于退休后便不再重返职场,对整体经济造成的影响便是缺工问题无法解决,导致雇主必须加薪争取员工,通膨居高不下,联准会恐将继续升息,美国经济面临衰退风险。 联准会主席鲍尔(Jerome Powell)上个月在记者会上指出,与2020年之前的状况相比,如今美国就业市场短缺大约350万人。缺工原因包括新冠疫情造成民众死亡、移工数量减少,但流失劳工最主要还是因为退休,人数将近200万人。 报导指出,联准会决策官员与经济学家越来越相信,退休族应该再也不会回到职场工作。 华府智库「布鲁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旗下经济智库「汉弥尔顿计划」(Hamilton Project)主任艾德尔柏格(Wendy Edelberg)表示:「我原本的乐观看法已经消退。现在我们看到的状况是,退休民众已经根据不必再工作而重新创建生活模式。」 疫情发生前,69岁宾州老师艾莉丝‧李柏曼(Alice Lieberman)打算再多任务作几年才退休,但疫情发生后学校采取实体与网络混合教学,由于转型过度期间遇到挑战,她在2021年暑假退休。差不多在同一时间,她的69岁丈夫霍华德‧李柏曼(Howard Lieberman)逐渐减少顾问工作,只要他也决定退休,夫妻俩便将出门露营旅行,闲余时间将投身义工。 纽约时报报导,美国发生新冠疫情初期,数以百万计劳工暂离职场或失业,后来随着疫苗接种变得普遍、各式各样纷纷重启,许多劳工开始重返工作岗位,唯一例外便是年龄较长的劳工。 统计显示,65岁以上劳工当中,重启之后并未恢复到疫情前的就业状况,流失劳工高达90万。鲍尔在上个月的记者会上说,仅管工资走高、市场非常缺人,年龄较长的民众回到职场的意愿仍未提升,某些原因在于民众加快退休。 还能上班的劳工不愿回到职场,消费者持续花费,人手不足的雇主拼命希望加聘人手,以数十年来首度出现的加薪速度开出薪资条件,薪资快速成长则让联准会官员担心通膨难以控制。 纽约时报分析,与「经济大衰退」期间相比,某些战后婴儿潮(baby boomers)世代民众现在已经年过七旬。统计显示,年龄70岁至74岁民众当中,平均每10人只有2人仍在上班或正在找工作;55岁至64岁之间的民众,平均每10人则有6人以上有工作或正在谋职。 报导指出,通膨虽然让退休族消费能力打折,但社安金的生活成本调整,则有减轻压力的效果。李柏曼夫妻便说,若有需要以兼差形式打工,但估计应该不会真的派上用场。霍华德‧李柏曼说:「除非通膨变得完全失控,否则我觉得我们生活应该没问题。」 Source IT工程师哪里工资最高?美国仅排第二 驱动之家 …
年薪201万 华为「天才少年」稚晖君疑离职 中国新闻组 12/27/2022 近日网上有消息传出,曾以「天才少年」身分加入华为、年薪高达201万元的稚晖君被爆离职,据传他将创业;社交平台知乎已上线「如何看待稚晖君离开华为」的问题,其中援引华为心声社区消息称,目前华为内部已经搜不到稚晖君的工号。稚晖君为何离职成话题,有网友表示「只有薪水是留不住天才野心的」。 市界观察报导,据知乎上一位自称「菊厂知情人」的匿名用户透露,稚晖君当初选择加入华为,就是因为华为能够容纳他全部的技术栈。稚晖君所在部门的绩效表现非常好,近几次绩效是全A,内网荣誉墙可以看到稚晖君入职华为后获得了包括总裁奖、明日之星、金牌团队等不少奖项,「肯定不是因为业务原因离职的」。 据上述知情人士表示,稚晖君此前一直在上海升腾部门做研发,对于他的请辞,华为多次挽留,但由于最近几年华为发展举步维艰,各方面限制太多,计算产品线今年人事变化很大,这可能是导致稚晖君离职的原因之一。华为内部心声社区也有帖子称,稚晖君投身机器人创业项目,并已获得天使轮投资。 据报导,当年稚晖君入职华为时在科技行业内引起极大关注,他是科技圈的明星,2018年从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后加入OPPO;2020年11月加入「华为天才少年计划」,负责华为升腾计算产品线的全栈研发,年薪高达201万元,是华为天才少年中的最高档;稚晖君在B站上也拥有227万粉丝,曾获得2021年百大UP主称号。 Source 港媒:去年至少有1400名华裔科学家离开美国回中国 世界新闻网 12/26/2022 亚洲周刊25日报导,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联合报告,美国1400名华裔科学家返华,全因美国司法部调查造成寒蝉效应,质疑他们对美国的忠诚甚至怀疑他们泄露国家机密,不少华裔教授被诬告起诉。 报告显示,2021年至少有1400名华裔科学家离开美国科研机构,回到中国进行研究工作。最多的是数学家与物理学家,共639人;生命科学专家,478人;工程学与电脑专家,298人。 过去20年里,中国变得富裕,科学研究中心的地位日渐提升,越来越多在美国接受培训的中国科学家回国。过去10年,中国一直招募顶级研究人员,但大多数人都选择留在美国。然而从2020年开始,离开美国的华裔科学家急升。一方面与新冠疫情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川普时代美国司法部的「中国行动计划」,声称要保卫美国科技领先的国家安全,针对华裔学者的刑事案件增加;到了拜登时代,这种刑事调查仍然存在。 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中国科研经费越来越充裕,科研实力迅猛增长,吸引了大量科研精英。 随着自费留学生增加,中国成为美国国际学生的最大来源国。在截至2018至2019学年的前10年里,人数从15万攀升至37万。疫情暴发前,中国学生占美国海外留学生人数的35%,贡献159亿美元的学费。 美政府的政策对华裔学者群体造成巨大的寒蝉效应,并影响美国科研的整体水准。由于拜登政府仅仅是暂停而非结束该计划,加上美国国内政治氛围恶化,对华裔群体的伤害仍将挥之不去。 目前正在中国C9联盟高校任职的一位副教授曾在美国完成了博士项目,回中国任教。他表示,最终寻求的还是一片最能够让自己的研究自由生长的沃土,而哪里能够提供最优条件,哪里便是最优选项。另一位曾在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工作的青年科学家指出,中国近年来兴起许多新兴高校及科研机构,都有巨大的人才缺口和良好的科研环境,吸引了大批留美青年科学家「归巢」。 Source 颜宁发文谈父母感染新冠 再透露回国原因 … 澎湃新闻 12/19/2022 …
科技业裁员潮 不影响远距工作模式 世界新闻网 12/27/2022 去年此时,新冠疫情让许多上班族改为远距工作,湾区办公大楼人去楼空似乎很合理。不过,湾区企业和全国性调查发现,上班族每周有数日到办公室上班的情况愈来愈普遍,这一趋势可能持续到2023年。 过去六个月,许多出于必要而实施远距工作政策的企业,已经开始适应每周两到三天在办公室工作的节奏。这个节奏可能具有长期性,因为过去供不应求的就业市场让一些管理人员不敢强迫雇员回办公室上班,以免他们跳槽。然而,科技业最近大量裁员,已让企业降低这种忧虑。 不过,专家认为,目前的裁员潮并不代表远距工作模式即将结束。 史丹福大学研究远距工作趋势的史丹福大学经济学教授布鲁姆(Nicholas Bloom)表示,湾区许多上班族2023年会继续维持远距工作模式,企业裁员活动在上半年也会继续进行。他说:「职场工作模式在过去六个月里一直保持稳定。」 布鲁姆的最新研究发现,美国现在约30%的有薪工作日是在家中完成的,只有疫情第一年时的一半,但这个比例在2023年和可预见的未来可能保持不变。 布鲁姆指出,疫情初期,许多企业的混合工作方式可以让员工选择何时进办公室、何时在家工作。但是,这个方式产生许多问题,包括办公室员工很难通过视频或电话与在家工作的同事进行协作。 布鲁姆说,上班族现在通常会在周二到周四出现在办公室,很难因为不想进就不进,因为如果不出现,就会影响其他员工。 旧金山软件开发商Envoy是一家正在逐渐增加员工办公室工作日数的公司。首席执行官加迪亚(Larry Gadea)表示,他们已经试行过让员工自选进办公室的日子,但现在计划要求员工从明年1月起周二到周四进办公室。 加迪亚说:「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我的确认为,企业比较有信心做出艰难的决定。」 不过,布鲁姆的研究发现,如果把雇员对远距工作的重视程度具体化,大致是在根据生活成本加薪的基础上再加薪8%,才愿意回到办公室上班。然而,许多公司宁愿给员工更多的工作灵活性,也不愿意提供这么高的加薪幅度,而且,让员工在家工作还可减少对昂贵办公室的需求。 布鲁姆说:「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只有能让企业赚钱的事才有办法生存下去。」 Source IT工程师哪里工资最高?美国仅排第二 驱动之家 12/17/2022 放眼全球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IT 工程师几乎都是高收入群体,那么哪些国家的 …
美制裁效应 中国芯片黑市价暴涨500倍 世界新闻网 12/27/2022 美国管制出口中国高端芯片(芯片)开始出现后遗症,由于高端芯片取得不易,不仅导致中国芯片黑市报价暴涨500倍,也使得芯片走私日益猖獗,严重打乱市场行情。 美国先在10月上旬祭出管制措施,控管高端高速运算与GPU、CPU等芯片输入中国,超微、辉达等美企的高端芯片出口都受阻,虽然后续释出缓冲期限,但已凸显美方打压中国取得高端芯片的决心。 美国又在本月15日将35家中国实体纳入贸易黑名单,当中包含有「AI芯片第一股」之誉的寒武纪在内的21家AI芯片实体,不仅加大管控中国芯片业,更落实美国阻挠中国发展高端芯片的方向,明订任何机构若要提供美国技术给清单内实体,须先向美方申请极难取得的许可证。 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局长艾斯特维兹坦言,相关措施是严格限制中国「利用AI、先进电脑和其他强大商业化技术,进行军事现代化和侵害人权」的能力,这项工作将持续进行。 然而,面对美方严打高端芯片,中企开始采用变更设计等方式避开管制之际,由于高速运算应用是未来电子业必走的趋势,中国当地对高端芯片需求火热,使得当地黑市交易热络,报价更是暴增500倍,利润惊人,使得芯片走私日益猖獗。 相关效应已引起国际财经媒体关注,金融时报点出,不久前一位挺着大肚子的中国妇女在珠海与澳门边境遭到海关拦截,发现肚子里的不是胎儿,而是202颗芯片,以及九支手机。这也显示芯片借由走私进入中国相当猖獗。 在美国实施管制之前,中国一年约进口价值3500亿美元的芯片,平均每月500亿颗。 贸易量如此之大,加上美国的管制如此全面,意味着中国几乎无解。但过去曾遭到制裁的国家始终都有路可走,例如通过本国企业在海外子公司,或在海外成立空壳公司取得产品,再走私进入国内。 业界人士分析,美国试图阻止中国取得军事用途的高端芯片,但大部分军用芯片都是旧型芯片,汽车用的旧型芯片,也能用于飞机、无人机及飞弹。 因此,中国军方需要从海外进口的高端芯片,只占了军用芯片的一小部分而已。 Source 中国千亿美元挺芯片?中芯:没收到通知 一直有补贴 世界新闻网 12/15/2022 对于市场传闻中国官方将投资规模超千亿美元规模的资金扶持中国国内芯片业,据21世纪经济报导,中国芯片大厂中芯国际投资者关系部门相关人士回应称,「现在媒体都在传,但是我们公司没有收到具体的文档通知,我们一直有国家补贴的。」而另一家芯片厂芯源微投资者关系部门相关人士称,「一直是传闻,我们没有接到相关消息,不太确定这个消息的真伪。」 此前,市场有传闻称中国官方拟投资总规模1,430亿美元扶持中国国内芯片企业,主要用于鼓励中国企业购买本土半导体设备,提供20%采购成本补贴。该计划将持续5年,通过补贴和税收减免等形式,最快有望在2023年第1季实施。证券时报报导,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并未听闻,也有质疑可能是「炒冷饭」,炒作和汇总过往国家扶持集成电路产业的投资事项。 中美科技战仍在延烧,特别美国今年以来加大力道对陆半导体产业进行制裁。美国在8月通过并生效《2022芯片与科学法案》中,提出对半导体制造以及半导体设备厂商进行补贴,提供25%的先进制造业投资税收抵免,但接受投资税收抵免的企业不得在中国等地扩建半导体生产设备;另外,美国商务部产业和安全局(BIS)在10月7日修改出口管制条例,进一步限制中国获得先进计算芯片、开发和维护超级计算机以及制造先进工艺的能力。 Source 路透:中拟砸人民币1兆元扶持芯片业 与美竞争 …
美版拼多多Temu美国下载量居冠 然而隐忧也不少 世界新闻网 12/26/2022 来自中国的平价电商「拼多多」今年9月进军美国,推出网购应用程序「Temu」,短短四个月席卷电商市场,下载达1080万次,而且根据分析公司Sensor Tower公布的数据显示,从11月1日至12月14日这段期间,「Temu」打败所有类别,成为国内下载次数最多的应用程序,堪称美国版拼多多。 近来因为地缘政治紧张加上新冠疫情,业界已经降低对中国产品的依赖,许多企业也将生产线外移,但是「Temu」大受欢迎,显示低价的中国商品对美国消费者仍有吸引力。 不过,12月已有消费者抱怨拼多多送货慢且退货手续麻烦,对小商家也不再优惠,客服态度也不如11月的热诚。 「Temu」9月营运时,对「拼多多」只字未提,不过网站已经承认母公司位于中国上海,来自波士顿,在全球各地采购商品,由德拉瓦州(Delaware)的公司负责国内业务。 受到通膨和经济衰退影响,消费者精打细算,于是提供大幅折扣和优惠券的「Temu」深获买家青睐,麻州达特茅斯市(Dartmouth)一家仓储公司经理、68岁的凯西‧贝内蒂(Kathy Benetti)就是其中一人。 华尔街日报报导,感恩节首次浏览Temu网页时,原本没打算血拼的贝内蒂,被便宜的价格吸引,一口气采购14件商品,结帐90元,尽管到货需要7到15个工作天,但是贝内蒂女士毫不在意,因为商品都比亚马逊网站(Amazon.com.)来得便宜,几天后她再度上网采购圣诞节礼物,又花了223元、采购多达34件商品。 根据研究公司YipitData数据显示,像贝内蒂女士这种一买再买的买家让「Temu」11月销售额比10月足足增长约四倍,而且在黑色星期五购物期达到顶峰,在七天内平均单日销售额达700万元。 「Temu」拷贝中国拼多多模式,鼓励一般消费者加入团购,降低售价,而且和拼多多一样,如果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为「Temu」宣传,还会致赠优惠券或其他奖励。 譬如联想(Lenovo Group Ltd.)一款无线耳机售价8.47元,比亚马逊网站便宜40%,消费者使用优惠券,只需3元;联想产品页提到,通过「Temu」平台已卖出超过10万副。 贝内蒂女士12月初得知可以通过向朋友推荐「Temu」的方式赚取10元,打算与姊姊对外分享推荐链接,并将考虑退出亚马逊高端会员资格。 「Temu」的发言人表示,该公司通过链接拼多多供应链来提供低价商品,从而节省成本并让利给消费者,同时「Temu」也提供卖家更好的生产与库存管理平台,从而降低成本。 Source 电动车充电居然比汽油车加油贵?有解决之道 世界新闻网 12/25/2022 俄乌战争爆发后,电价飙升使得在欧洲开电动车的成本大增,有时候甚至比传统汽油车还贵,这可能威胁欧洲汽车电动化的转型。但如果仅在住家或公司充电,少用费用较高的快速充电站,开电动车仍然比较便宜,想为环保尽心力的消贵者可以留意。 电动车成本增加 …
加大学术雇员罢工落幕 涨薪46% 史上赢得最高收益之一 世界新闻网 12/26/2022 涵盖4.8万名加州大学(UC)系统研究员与助教、全国最大规模的学术雇员罢工结束。加大在圣诞节前宣布,研究员与学术雇员投票批准了新的合同。其中包括大幅提高工资、支持托儿服务、带薪休假,和针对欺凌和歧视的新保护措施。代表学术雇员的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UAW)说,这是学术雇员有史以来赢得的最高收益之一。意味着加大雇员2023年和2024年混合工资标准增长46%。相比之下,该工会在2018年只为学术雇员争取薪酬增长6%,2021年为哈佛大学雇员争取薪酬增长9%。 在不同的投票中,UAW工会的两个谈判单位,批准了12月16日与加大系统达成的临时协议。这次罢工包括4.8万名教学助理、辅导员、研究人员和博士后学者。新合同立即生效,并将持续到2025年5月31日。加大表示,根据合同的条款,这些雇员将成为全国公共高等教育中得到最好支持的工人之一。 包含10个校园的加大罢工引起了全国的关注,因为它是美国最重要的公共研究型大学系统之一。罢工几乎扰乱了加大的期末考试、学习课程和论文评分。其他大学的一些研究生说,他们密切关注加大的工会行动,将其作为自己组织工作的潜在剧本。近年来全国各地的高等教育以及星巴克和亚马逊等公司的劳工活动不断涌现。 对于学术界的学生雇员,新合同将在2024年10月1日前将九个月的兼职工作的最低工资从约2万3250元提高到约3万4000元。柏克莱加大、旧金山加大和洛杉矶加大的薪酬将增长为3万6500元,副导师和教学研究员将获得16.7%的增长。到2024年10月1日,根据新的六点工资标准,研究生研究人员九个月的兼职工作将获得至少3万4564.5元。该合同有效期至2025年5月31日。 合格的助理教育工作者如果有25%或更多的指派工作,将获得加州大学赞助的学生健康计划的每月保费的全额减免。此外,加州大学将为符合条件的助理教育工作者支付100%的受抚养子女的保险费。另外,针对学术型学生雇员,提供托儿费报销,每季度1350元,或每学期2025元,以及暑期的1350元。 UAW工会第六区主任米勒(Mike Miller)在声明中表示,这些协议为全美国的高等教育机构设立了一个新的标准。工会对学术雇员来说是有意义的。低工资、不稳定的福利和不公平的工作条件等问题不会自行消失。工会为雇员提供了在这些问题上做出改变的工具。「我们期待着以这些新合同的力量为基础,改善加州大学和其他大学的每个工人的生活品质。」 加大系统关系运行主任西拉斯(Letitia Silas)说,作为这种合作的结果,双方经过几个月的谈判,最终能够在短短几天内就整个合同达成暂定协议。「在过去的一年里,加州大学已经与我们所代表的员工谈判达成了几项公平的劳动协议。今天的批准再次表明,大学坚定地致力于为每一位辛勤工作的员工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待遇,以表彰他们对机构、对社区和加州的诸多贡献。」 Source IT工程师哪里工资最高?美国仅排第二 驱动之家 12/17/2022 放眼全球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IT 工程师几乎都是高收入群体,那么哪些国家的 IT 工程师是收入最高的呢?调查显示,欧洲的瑞士是全球最高的,也是唯一一个平均年收入超过 10 …
推特内部文件曝光 看美国五角大楼如何操控社交媒体 新华网 12/26/2022 美国独立调查网站“拦截”近日披露,美国国防部下属机构曾在社交媒体推特通过操控话题、欺骗性宣传等手段干预中东民众舆论认知,持续推进有利于美国及其盟友的叙事。这是美西方政府利用社交媒体平台散布虚假信息、操纵国际舆论的又一实证。 根据“截击”网站的调查记者Lee Fang从推特获取的内部文件,2017年7月,美国五角大楼下属联合作战司令部之一、中央司令部官员纳撒尼尔·卡勒给推特公共政策团队发了一个表格,上面标有52个阿拉伯语账号。 卡勒当时称,这些账号都属于美国政府,在推特上发布“相关安全问题”。卡勒要求推特优先服务其中6个账号,有一个账号专门用来宣传美国无人机对也门的军事袭击,例如美国无人机袭击是“精确的”,杀死的是恐怖分子而不是平民。 表格里的其他账号侧重宣传美国在叙利亚支持的民兵组织、在伊拉克的反伊朗信息等。许多账号专注于一个领域的话题,有的账号则定期变换话题内容。 按照卡勒的要求,推特将这一批阿拉伯语账号放入“白名单”,以便“用来放大某些信息”。 Lee Fang从推特一位工程师口中获悉,账号被放入推特“白名单”基本等同于获得平台“蓝标认证”,可免于被标记为“垃圾”或“滥用账号”,其内容更有可能获得流量。 Lee Fang发现,五角大楼最初并不避讳与这些账号的关联,但后来开始转变策略,变得遮遮掩掩,将能够反映账号与五角大楼之间关系的信息全部删除。 Lee Fang指出,推特一直声称“识别和阻拦其平台上政府支持的秘密信息活动和欺骗性宣传”,而在幕后,该社交媒体却为美国军方的舆论干预行为提供“批准和保护”。尽管知道五角大楼这些账号使用了假身份,但推特在至少两年时间里没有关停这些账号,一些账号至今仍在活跃。 内部邮件显示,推特高管和律师2020年曾公开讨论五角大楼的隐蔽宣传行动,同时还分享过另外一份包含157个未披露的五角大楼账号列表,这些账号也主要聚焦中东军事问题。 据《纽约邮报》报道,五角大楼此前曾邀请推特、脸书公司的高管在一处敏感信息隔离设施参加机密会议,讨论的主要议题之一是如何遮掩五角大楼在网络上的隐蔽宣传行动。马斯克收购推特之后,将公司此前的内部讨论记录等文件交给“独立记者”发布,以曝光“公司过去的不良行为”。 美国中央司令部没有直接回应Lee Fang的爆料,而是转发了五角大楼发言人今年9月的表态,该发言人称他们正在对“军事信息支持活动进行审查”。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发展为美国政府影响舆论提供了新的环境和手段。 今年8月,美国斯坦福大学网络观察室和社交网络分析机构格拉菲卡研究公司联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推特、脸书、“照片墙”等西方主流社交媒体上存在一个“相互关联、用欺骗性策略在中东和中亚地区宣传亲西方叙事的账号网络”,这些账号参与“持续近5年的一系列秘密宣传攻势”,“持续推进有利美国及其盟友利益并反对俄罗斯、中国和伊朗的叙事”。 研究人员推断,这些账号部分与美国国防部“跨区域网络倡议”有明显关联。“跨区域网络倡议”2008年由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发起,利用一系列网站影响舆论认知,为美军行动提供“信息支援”。 这些账号按照目标受众所在国家和地区分为不同群组。为扩大舆论操纵效果,各群组账号经常“协同行动”,甚至按照一定时间间隔自动发帖。 这些账号惯用的传谣套路包括:以盗用、篡改或人工智能生成的照片充当头像;以“独立媒体”“当地居民”等虚假身份,在同一时段发出高度一致的内容;通过添加标签、转发请愿等方式把谣言炒热。为炮制“热门话题”,这些账号在某些情况下高度活跃、集中发帖。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乌克兰危机升级前后,中亚群组日均发帖近200条,大肆渲染俄罗斯对中亚国家的所谓“威胁”。 …
港媒:去年至少有1400名华裔科学家离开美国回中国 世界新闻网 12/26/2022 亚洲周刊25日报导,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联合报告,美国1400名华裔科学家返华,全因美国司法部调查造成寒蝉效应,质疑他们对美国的忠诚甚至怀疑他们泄露国家机密,不少华裔教授被诬告起诉。 报告显示,2021年至少有1400名华裔科学家离开美国科研机构,回到中国进行研究工作。最多的是数学家与物理学家,共639人;生命科学专家,478人;工程学与电脑专家,298人。 过去20年里,中国变得富裕,科学研究中心的地位日渐提升,越来越多在美国接受培训的中国科学家回国。过去10年,中国一直招募顶级研究人员,但大多数人都选择留在美国。然而从2020年开始,离开美国的华裔科学家急升。一方面与新冠疫情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川普时代美国司法部的「中国行动计划」,声称要保卫美国科技领先的国家安全,针对华裔学者的刑事案件增加;到了拜登时代,这种刑事调查仍然存在。 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中国科研经费越来越充裕,科研实力迅猛增长,吸引了大量科研精英。 随着自费留学生增加,中国成为美国国际学生的最大来源国。在截至2018至2019学年的前10年里,人数从15万攀升至37万。疫情暴发前,中国学生占美国海外留学生人数的35%,贡献159亿美元的学费。 美政府的政策对华裔学者群体造成巨大的寒蝉效应,并影响美国科研的整体水准。由于拜登政府仅仅是暂停而非结束该计划,加上美国国内政治氛围恶化,对华裔群体的伤害仍将挥之不去。 目前正在中国C9联盟高校任职的一位副教授曾在美国完成了博士项目,回中国任教。他表示,最终寻求的还是一片最能够让自己的研究自由生长的沃土,而哪里能够提供最优条件,哪里便是最优选项。另一位曾在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工作的青年科学家指出,中国近年来兴起许多新兴高校及科研机构,都有巨大的人才缺口和良好的科研环境,吸引了大批留美青年科学家「归巢」。 Source 颜宁发文谈父母感染新冠 再透露回国原因 … 澎湃新闻 12/19/2022 12月18日晚,著名结构生物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深圳医学科学院(筹)院长颜宁在其微博账号@nyouyou 发布了其父母感染新冠肺炎的经历。同时,她在介绍中再次谈到了自己回国的一项重要原因——家人。 颜宁在其微博中写道:“老爸一年前打了三针重组RBD疫苗,是周二开始发烧,但只有短暂到过38.5度,缠绵在37.5(度)的低烧,肠胃略有不适,其他尚好,我提醒他无事也不要老吃退烧药,吃多了也可能有害;老妈一年前三针灭活病毒疫苗,周四早上醒来直接就是高烧,身上酸痛,吃布洛芬即缓解,但是高烧在38.5-39.2(度)持续了三天,今儿终于不吃药的情况下降到38度以下了(用的耳温枪,可能数值会比腋下水银温度计系统性偏高0.3度)。” 她在文末回顾称,“两周前跟一些同学聊天,被问到回国的原因。我让ta们猜。五花八门的高大上理由,都有点,但没人提过‘家人’。我感慨:年轻真好。到了我这个年龄,家人是最大的牵绊。目前虽然没在同一个城市,但是知道我半天之内就可以赶到父母身边,很踏实很安心。” 颜宁,1977年出生,1996至2000年在清华大学生物系攻读本科,后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施一公教授,从事细胞凋亡研究,2004年12月通过博士论文答辩。2005年获得由《科学》杂志评选的“青年科学家奖(北美地区)”。2007年10月,在普林斯顿完成博士后训练后,受聘清华大学医学院,成为当时清华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2017年,颜宁受聘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雪莉·蒂尔曼(Shirley M. Tilghman)终身讲席教授。 颜宁主要致力于物质跨膜运输的结构与机理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揭示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真核生物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和钙离子通道等一系列具有重要生理与病理意义跨膜蛋白的原子分辨率结构,为理解相关疾病的致病机理及药物开发提供了分子基础。现主要致力于针对疼痛的发病机理研究与药物研发。 …
“美国愿向中国提供疫苗,是一种明知故问的政治攻击” 香港01 12/25/2022 放鬆疫情管控后,Omicron在中国攻城略地的速度惊人。与此同时,包括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在内的美国政要近来多次宣称美国做好了向中国提供冠病疫苗的准备,但北京方面迄今尚未对美国提出请求。 美国宣称的向中国提供的疫苗是辉瑞(Pfizer)疫苗和莫德纳(Moderna)疫苗,属于mRNA疫苗。世界卫生组织6月份曾表示,中国本土生产的国药(Sinopharm)疫苗,在接种两剂后对预防有症状感染和住院的有效率为79%;科兴疫苗有效率为50.4%;而美国制造的莫德纳和辉瑞疫苗的有效率大约为95%。 曾任拜登首席医学顾问的福奇(Anthony Fauci)11月27日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的《与媒体见面》(Meet the Press) 节目採访时也曾表示,中国生产的疫苗,“恕我直言,与现有的许多疫苗中的任何一种相比,显然并不是特别有效”。 德国总理朔尔茨(Olaf Scholz)11月访华时与中国达成了向中国提供辉瑞疫苗以供在华德国人接种的共识。德国之所以急于给在华德国人提供疫苗,也是认为辉瑞疫苗更加有效。 在中国疫情快速蔓延的当下,美国不断提出向中国提供疫苗。背后有一个潜台词,即中国疫苗效果不好,中国要应对疫情不能没有美国疫苗,中国可能出于同美国竞争的政治需要拒绝美国疫苗。 美国大肆渲染提供疫苗,是站在道德高地给中国的温柔一刀,从一个侧面暗批中国政府没有采取更为有效的防疫措施,为了面子不引进先进疫苗。 政治方面的考量是肯定有的。疫情三年来大国之间的竞争是显而易见的。中美等各大经济体都在积极输出疫苗来彰显大国的地位。 儘管世界卫生组织将中美等不少国家的疫苗列入可紧急投入使用的疫苗。但是和中国尚未批准美国辉瑞、莫德纳疫苗一样,美国和欧盟药监机构也并未批准中国产的国药和科兴疫苗。 在美国疾控中心发布的赴美旅客新冠疫苗接种要求中,认可获美药监局批准或世界卫生组织紧急授权使用的疫苗包括中国国药和科兴。不过这和批准中国疫苗是两码事。 欧洲药品管理局2021年5月启动对中国科兴新冠疫苗的滚动审批,当时声称最早2021年年底批准,现如今并没有结果。2021年9月法国宣佈所有接种中国新冠疫苗的人员,只需补种一剂辉瑞疫苗或莫德纳疫苗,即可在法国获得欧盟承认的健康通行证,其实是有条件承认中国疫苗。 美国非常清楚为什么中国不接受美国疫苗,为什么不批准美国疫苗。现在美国提出向中国提供疫苗,实际上是明知故问式的政治攻击。美国的精明之处在于轻鬆将中国放在了有好的疫苗不给民众用,置民众安危于不顾的不负责任政府位置上。 Source 专家警告老人染疫后恐缺氧 中国家用氧气机瞬间卖光 壹蘋新闻 12/25/2022 …
电动车充电居然比汽油车加油贵?有解决之道 世界新闻网 12/25/2022 俄乌战争爆发后,电价飙升使得在欧洲开电动车的成本大增,有时候甚至比传统汽油车还贵,这可能威胁欧洲汽车电动化的转型。但如果仅在住家或公司充电,少用费用较高的快速充电站,开电动车仍然比较便宜,想为环保尽心力的消贵者可以留意。 电动车成本增加 经济学家预计电价上涨将持续好几年,而一些国家逐步取消电动车的购车补贴,消费者可能因此失去换电动车的强大诱因,导致其销售减缓,威胁欧洲地区温室气体排放目标,也使欧洲车厂的电动化转型难以回本。 华尔街日报引述特斯拉车主在论坛上的发言报导,特斯拉超级充电站今年来数度调涨在欧洲最大车市德国的充电价格,9月曾涨到每度电0.71欧元。依这个价格,特斯拉Model 3跑100英里,要充电18.46欧元。相较下,同级的本田Civic四门车行驶同样距离,加油只需支付18.31欧元。 德国家庭用电费用12月平均每度0.43欧元,远高于法国上半年的0.21欧元,但落后丹麦的0.46欧元。 电价不是决定电动车比汽油车便宜或贵的唯一因素,将潜在补贴计算在内的车价、保险成本、维修费用也都有影响。 转折点延后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负责该事务所英国电动车业务的Maria Bengtsson说,研究表明,随电价上涨,要更久之后,买电动车才能比传统汽车省。 她说,「在能源危机之前,我们以为转折点是2023或2024年,但如果关税是0.55美元,那么转折点会延到2026年。」她补充,如果电动车的运行成本再往上涨,转折点可能被延到更久之后。 目前,为电动车充电的成本走高,还看不出来影响销售。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的数据,截至9月底止的3个月,纯电动车的销量是25万9449辆,比前一季增加11%,比一年前成长22%。纯电动车在第3季的销售占欧盟新车总销量的11.9%。 汽油车反而便宜 但电动车主的成本负担可能愈加吃重。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德国电价在今年上半年已从每度0.33欧元上涨了三分之一,部分电力公司宣布1月还会再涨到每度0.5欧元以上。德国政府独立经济专家小组预测,中期的电价可能能下滑,但不会回到危机前水准。 以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提供的油耗消息、欧洲当前的油价和充电价格计算,发现一些以汽油驱动的传统汽车,比用快速充电站的同级电动车便宜。 在EPA 2023年油耗指南小型车Subcompact类别里,Mini Cooper Hardtop是电动车和汽油车里效率最佳者。Mini电动车车主跑100英里,以Allego快速充电网络(每度电要价0.85欧元)充电要花26.35欧元,传统版加油车只要20.35欧元。 在小型双门SUV类别,以汽油驱动的日产Rogue轻松胜过现代Kona Electric电动车,成本差异为19.97-22.95欧元。四轮驱动的速覇陆Ascent标准SUV行驶100英里的燃油费用,也比特斯拉Model X在快速充电站充电的费用便宜。 …
邮局有内鬼? 邮寄支票被窜改 信用卡被盗刷 多位华人受害 世界新闻网 12/25/2022 纽约市近期有华人亲自到邮局投递装有支票的信件,但支票却遭人盗窃及窜改内容;24日有更多华人表示,碰到支票被窜改,甚至在信用卡未收到前,就已经被人开卡盗用,希望执法单位尽早采取行动,解决支票遭涂改盗窃及个人数据被盗用等问题。 牙买加庄园协会副会长郑向元24日向本报指出,前一阵子大通银行(Chase Bank)拨电给他,表示银行帐户出现一笔不寻常的交易,确认不是他本人消费的帐款后,银行立即注销这张卡片,并补寄新卡。 有人未收到新卡 已被开卡消费 没想到郑向元这几天又接到银行的电话,确认两笔上千元的开销,令还未收到新卡的他相当困惑,「还没收到这张卡,就已经有人在用」。 与郑向元住在同一区的纽约中华公所顾问伍锐贤,也几乎在同一时间发生类似情况;伍锐贤于11月寄发一张数百元的支票,担心信被人偷走,他还特地将信投递在设于邮局内的信箱,没想到不久后银行户口直接被转走3000多元,才发现支票不仅被盗,还被窜改。 伍锐贤回忆说,11月18日他将有支票的信投入信箱,结果在11月30日接到花旗银行(CitiBank)的电话,发现有人通过Cash App兑现支票,并传真到位于旧金山的一间银行。 伍锐贤说,这张支票除收信人的姓名被改成「Elisha Santiago」外,金额更从235元被改成3371.11元;他于本月到曼哈顿华埠的银行投诉,员工表示需耗时三个月时间调查,但基本上能把钱拿回来。 虽不会面临损失,但这一系列事件令两人对邮政局失去信任;针对信用卡盗用问题,郑向元猜测:「会不会是邮局里面的员工,或是送信的邮差可能摸到了信用卡,打开来用。」 有人寄百元支票 被窜改转走3万元 先前布鲁克林(布碌仑)一名华男将100元支票拿到邮局投递,竟也被窜改还转走3万元,且他不是第一次受害;这些事件令郑向元意识到原来许多人也中招,且横跨多区。 过去邮筒钓鱼泛滥,很多民众受害实属无奈,但如今亲自到邮局投信,也还是出现相同状况,令人不知所措,郑向元说,「希望有发生类似问题的民众赶快出声,通过集合这些声音形成压力,请民意代表咨询邮政局,进行必要的调查。」 Source 邮局员工偷信中支票70万 邮件遭窃过去3年增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