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26岁女在街上哭说找不到工作 影片逾2300万点阅

纽约26岁女在街上哭说找不到工作 影片逾2300万点阅 世界新闻网 2/8/2024 一名26岁纽约女子哭泣的影片在社群媒体上爆红,因为她说她找不到工作。 身为Z世代的洛汉妮·桑托斯(Lohanny Santos)在TikTok上泪流满面,她表示,自己有生以来从未如此谦卑过,她拿着一叠履历,挨家挨户的登门求职,却屡战屡败,而她寻求的只是一份最低薪资的工作。 桑托斯说,她在巴西及新泽西州长大,拥有佩斯大学(Pace University)的传播学学位和表演学位,会说三种语言,「我没有料到会这样。」她啜泣着说。 「我老实跟你们说,我只想当个TikToker,但我不能再做梦了,我需要收入。」 @lohannysant I got tear stains on my resume 😔😔😔 #nyc #unemployed ♬ original sound – …

3关键 助你迅速获得退税

3关键 助你迅速获得退税 世界新闻网 2/8/2024 根据统计,纳税人去年平均领取3167元退税。(美联社) 美国人对报税季节带着又爱又恨的纠结:报税手续令人讨厌,有退税可拿则让人欣慰。根据统计,纳税人去年平均领取3167元退税。 2024报税季节1月29日起至4月15日截止,国税局(IRS)在这段期间将受理2023年报税。住在缅因州、麻州的居民报税截止日期为4月17日,因为4月15日爱国日(Patriot’s Day)、4月16日解放日(Emancipation Day)在这两州刚好都放假。 国税局发言人史密斯(Eric Smith)指出,国税局估计今年将收到1亿6700万份税表,许多民众都有退税可拿。 华盛顿邮报理财专栏作家辛格塔芮(Michelle Singletary)指出,如果想要尽早拿到退税,必须把握三大要领:不要出错、采用电子报税、以直接存入(direct deposit)方式领取退税。 即使是税表上出现简单错误,也可能导致案件处理过程耽搁,退税迟领。常见疏失包括表格填写不完整、计算错误等,使得国税局必须动用人工审查。 如果报税案件被标示有身份窃盗(identity theft)或诈骗嫌疑,退税当然将受到影响。 采用电子报税的民众,如果允许国税局将退税直接存入银行户头,退税最快在21个日历天(calendar days, 包括周末和假日) 即可入帐。若以邮寄方式领取退税支票,则可能耗时四周。 纳税人可以前往国税局网站irs.gov的「我的退税在哪里?」(Where’s My Refund?)专区,查找退税支票核发进度。国税局每日更新数据,通常在午夜时分完成更新。纳税人提出电子报税之后,通常24小时之后就能通过「我的退税在哪里?」查找工具看到退税核发进度,采用纸版报税的纳税人则在申报4周之后可以看到查找结果。 国税局说,查找退税进度时,民众会看到以下不同消息: …

中国驻曼德勒总领馆:又有中国公民在缅北遭绑架勒索

中国驻曼德勒总领馆:又有中国公民在缅北遭绑架勒索 早报网 2/8/2024 缅北再次发生中国公民遭绑架勒索案件,中国驻曼德勒总领事馆提醒中国公民提高安全意识。 据中国驻曼德勒总领事馆“胞波在线”微信公众号星期四(2月8日)消息,中领馆提醒,在欢度佳节同时,缅北地区的中国公民要增强风险意识,树牢底线思维,平平安安过新年。 中领馆说,近日缅北再次发生中国公民遭不明身份人员绑架勒索等案件。中国公民要切实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减少非必要外出,避免持有或随身携带大量现金。如遇紧急状况务必沉着冷静应对,尽可能避免与对方发生冲突,留存证据后及时报警并联系总领事馆求助。 中领馆还提醒中国公民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加强住宅、厂房和商铺等固定场所安防措施,把好入院、入户第一道关,勤查监控视频,严防入户盗窃抢劫案件和火灾等事故。警惕不明来电、短信、链接,不透露个人及家人身份等资料信息,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 Source 中国公安部:去年4.1万名缅北电诈嫌疑人移交中方 早报网 1/09/2024 中国公安部称,去年缅北地方执法部门共向中方移交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4.1万名。 据中国央视新闻报道,记者星期二(1月9日)从中国公安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全国查处治安案件数与2022年基本持平,刑事案件立案数比2022年下降4.8%。 中国公安部介绍,2023年公安机关依法打击查处网络谣言等各类涉网违法犯罪活动,侦办相关案件19.2万起。 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打掉涉黑恶犯罪组织1900余个,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9万起;针对缅北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部署推进边境警务执法合作,连续开展多轮打击行动,缅北相关地方执法部门共向中方移交犯罪嫌疑人4.1万名。 持续开展“昆仑2023”专项行动,破获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1.9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8万名。深入开展禁毒“清源断流”行动,侦破毒品案件3.9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6万名,缴获各类毒品243吨。 部署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破获刑事案件56.6万起,查处治安案件204.2万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97.5万名。严打遏制严重暴力犯罪,现行命案破案率保持在99.9%。 中国公安部还组织部署打击地下钱庄犯罪“十大战役”、打击信用卡套现违法犯罪“十省会战”等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密切防范各类经济犯罪活动,共破获经济犯罪案件8.4万起。深入推进“国门利剑”联合行动,侦办各类走私犯罪案件4950余起。侦办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犯罪案件5.6万起,其中非法占用农用地案件5400余起。 Source “虚拟绑架”诈骗频发 海外中国留学生如何防范? 侨报网 1/08/2024 远程“洗脑”中国留学生,按“剧本”诱骗其父母钱财……最近一段时间,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和澳大利亚频遭“虚拟绑架”诈骗,引发留学生群体及民众的广泛关注。鉴于此,多个中国驻外使领馆发布安全提醒,建议海外留学生筑牢反诈“防火墙”。 警方发布的庄凯照片。(图片来源:里弗代尔警局) …

“快递损坏”了?“老领导”借钱?当心!快看最新防骗攻略

“快递损坏”了?“老领导”借钱?当心!快看最新防骗攻略 凤凰网 2/8/2024 中新网2月8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吴涛)节前收到领导消息“帮忙垫付个车票钱”,你会立马答应吗?先别急,这可能是骗子为你设下的陷阱。 当心“老领导”借钱 年前是亲朋好友联络频繁的时刻,有一些诈骗分子抓住这个节点,往往借机冒充亲友、老同事、老领导,表示自己更换了电话号码或社交账号,几句寒暄获取受害人情感上的信任后,开始编造“没钱买票回家”“帮忙充话费”“代买机票”等各种理由借钱进而实施诈骗。 一些常见节前诈骗。 图自抖音安全中心 近期,还有不少网友反馈,有诈骗分子仿冒“抖音客服”拨打网友电话,声称对方开通了抖音某项会员服务,以如不关闭将持续产生会费为由,一步步诱导对方下载第三方APP并进行转账等行为。 节前大家网购东西较多,其中掺杂着“不请自来”的快递,这些快递包装做工优良,还往往有“大厂”护体,号称来自“淘宝联盟”“微信团队”“美团精选”,有的还印着“雷军”“董明珠”的头像,企图依靠名人效应获取消费者信任,进而实施诈骗。 这些快递里面甚至夹杂着假冒退款“红头文件”,让受害人以为之前购买被骗的课程可以退款了,扫码添加清退人员“官方”社交账号,随后被引导到虚假投资平台进行投注,即通过线下传播APP、引流社交账号,一不小心,就“二次上当”。 另外,据多家互联网平台提醒,春节期间,代抢飞机票车票,虚假购物,游戏代练、充值等骗局也是高发季。 诈骗紧跟社会热点 谨防“快递损坏”骗局 除了一些常规“刷单”“不请自来的快递”“冒充客服工作人员”等诈骗外,还有一些诈骗紧跟社会热点,防不胜防。 工信部反诈专班公众号截图。 近日,“工信部反诈专班”公众号就提到,近期,我国将增发一万亿国债的消息引发关注,无孔不入的诈骗分子假借“销售中国国债理财产品”的名义制作了数款诈骗APP,企图混淆视听。 春节临近,不少人回家心切,找第三方平台或个人代买车票,在黑猫投诉上,有大量的“钱票两空”投诉案例,票没抢到,最后钱也没退。 另外,随着AI技术的发展,AI诈骗也露头。360相关负责人对中新财表示,AI“换脸”技术目前被黑产应用于裸聊敲诈、身份冒充等诈骗场景以及部分无人直播场景中,其原理是替换手机相机的画面,进而对用户威胁诈骗。 此外,前面提到,目前正是大家网购年货的时候,还有不少用户收到快递电话称受暴雪影响“快递损坏”,要给用户进行赔偿,随后双方添加了社交账号,客服以协议用户退款为由,引导用户安装指定APP进行操作,用户在对方的引导下一步步陷入骗局。 该如何预防? 国家反诈中心近日发布短视频提醒,陌生人要钱,不转;二维码中奖,不信;异常来电,不接;未知链接,不点;个人信息,不说;不明APP,不下;中奖短信,不动心;赚钱内幕,不可能。 工信部反诈专班提醒,切勿点击陌生链接,不安装来历不明的APP。另外,购买国债时应当咨询正规承销机构,通过官方渠道确认国家惠民政策的真实性。 微信安全中心视频号截图 …

Russian School of Mathematics

大数据杀熟疑云:3台手机同时买票差价3倍

大数据杀熟疑云:3台手机同时买票差价3倍 中国青年网 2/8/2024 近日,不同手机在同一时间搜索同一趟航班票价相差3倍,让大数据会不会杀熟的争议,再度引发关注。为此,澎湃新闻深入采访了包括消费者,在线旅游平台、航空公司、代理商等行业内各环节的相关人士,试图找到“大数据杀熟”的真相。 日前,有网友发现,在飞猪平台订机票时,发现同一天、同一时间、同一趟航班(郑州飞珠海)3个手机显示3种价格,并且苹果手机价格最贵,质疑称是大数据杀熟。 视频显示,3台手机所显示的同一天同一趟航班的价格分别为400元、481元和1330元,显示1330元价格的是苹果手机。其中,400元的价格下方显示“经济舱2.6折”,481元的价格下方显示“优惠前1330”,1330元价格的下方显示“经济舱8.7折”。 网友爆料,2月7日郑州飞往珠海的航班,不同手机、不同账号搜索该航班显示出不同价格。 可以看到,3台手机所搜索的同一航班差价达到900元以上,最贵价格为最便宜价格的3.325倍。 1月18日,飞猪方面回应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称,前一日起正在尝试联系视频中客户核实情况,不排除为代理商价格投放错误或视频中账号领取过大额优惠券,若消费者发现价格异常可第一时间联系飞猪处理。 1月20日,澎湃新闻致电飞猪官方客服,客服称已对视频中涉及的航线价格的展示情况去做全面的排查。“但是由于机票销售的链路比较复杂,所以目前还在调查的过程中。”飞猪客服表示,“因为同一时间段内搜索的用户非常多,我们现在是根据报道画面中呈现的公开信息反过来对我们价格展示的情况去做自检自查。但是可以保证的是,飞猪绝对不会利用大数据去杀熟,如果消费者在购买机票时发现价格异常,也可以随时联系我们来处理。” 2月4日,澎湃新闻再次致电飞猪官方客服,客服回应称:“飞猪不会大数据杀熟,请您放心。您关注的这个案例我们有专项小组在跟进,我还需要去和专项小组去确认下相关信息。” 与此同时,截至发稿,澎湃新闻没有从飞猪公关部获得关于这一事件最新进展的信息。 人为过失? 多位业内人士提到,一般而言,用户在同一时间搜索同一航班的机票虽然会有些许差价,但差价在千元左右“实属罕见”。 有航司内部相关人士表示,差价可能和第三方平台的供应商有关,“可能会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做一些所谓的创新进行牟利。” “就算存在差价的可能,但不至于差900元那么离谱。”该航司内部人士指出,航司的系统都是大系统,基本不会也不敢这么做,不排除是人为过失导致,具体还要看各方的后台数据。 持类似观点的,还有某在线旅游平台的内部人士,他向澎湃新闻表示,如此巨大的差价不排除是机票代理上错了产品所致。“一张机票的毛利也没多少钱,不可能差几百块,有可能是人为过失。”该人士表示,“比如航司提供一些特惠机票,这部分机票原本是被做成打包旅游产品的,但上架上错了,变成了单独的机票产品,而且恰巧就被这个顾客刷到了。” 资深民航专家綦琦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则指出,可能是代理抛售的一部分票源。綦琦分析称:“平台就相当于一个市场,有的代理可能为了达到销售的指标,可以获得一些航司的奖励,而在一些节点上,代理就差那几张机票,就可能会愿意用一个低于成本的价格去卖。” 优惠方式不同,多数差价在30元以内 澎湃新闻搜索多个在线旅游平台发现,同一时间搜索同一航班的价格确有不同,甚至在不同平台上搜索机票,展示价格也有所不同,差价没有超过30元。 以澎湃新闻在某平台通过两个不同账号搜索的1月19日郑州-珠海的单程机票为例,PN6243航班的搜索价格相差15元;HU7637航班的搜索价格相差10元。 某在线旅游平台机票搜索页面截图对比。左图为iPhone手机,F3等级账号;右图为华为手机,F1等级账号。 而以3个账号在另一平台搜索1月23日武汉-珠海的单程机票为例,CZ3946航班的搜索价格(优惠后)相同;HU7829航班的iPhone手机钻石贵宾、iPhone手机普通会员、华为手机铂金贵宾的搜索价格分别为320元、345元和345元。 在线旅游平台机票搜索页面截图对比。左1为iPhone手机,钻石贵宾等级账号;左2为iPhone手机,普通会员等级账号;右1为华为手机,铂金贵宾等级账号。 “任何一个电商平台多多少少都会存在类似的情况。”某在线旅游平台内部人士李可称:“不同航空公司、不同平台或者不同的代理商都会发放不同的优惠券,这种优惠券有些是你看得见的,有些是看不见的,那么当很多优惠券进行叠加之后,最后计算出现的价格就会不同。 …

教育部公布《校外培训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

教育部公布《校外培训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 新京报 2/7/2024 2月8日,教育部公布《校外培训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据悉,这是首次拟将校外培训整体管理上升至行政法规的高度。 教育部在起草说明中指出,两年多来,在各方的努力下,校外培训秩序日渐规范,各地在校外培训管理中也奠定了实践基础。新的治理形势下,需要将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政策法治化,推动依法治理,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 为此,教育部在总结经验、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起草了《校外培训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条例》)。 条例》明确了校外培训成为学校教育有益补充的基本定位,明确了校外培训公益性的基本原则,明确了规范管理、提高质量、满足多样化文化教育需求的目标导向,明确了平衡机构、家长、学生、学校等各方权利义务关系并保障各方合法权益的立法价值,进一步完善了校外培训管理制度。 记者注意到,《条例》第二条对校外培训的概念做出界定:“本条例所称校外培训是指学校教育体系外,面向社会开展的,以中小学生和3至6岁学龄前儿童为对象,以提高学业水平或者培养兴趣特长等为主要目的,有组织或系统性的教育培训活动。” 《条例》提出,校外培训按照学科类和非学科类实行分类管理。2021年7月,教育部就已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学科类和非学科类范围。根据国家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的规定,在开展校外培训时,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物理、化学、生物按照学科类进行管理。对涉及以上学科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进行的校外培训,均列入学科类进行管理。体育(或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学科,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等按照非学科类进行管理。 在审批程序上,《条例》明确,校外培训办学许可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利用互联网技术在线开展校外培训活动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审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办学许可,在向教育行政部门申请许可前,应当报同级行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涉及多个部门的,应当分别报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 《条例》要求,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教学和教研人员,应当取得教师资格。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的教学和教研人员,应当取得相应的专业资质。幼儿园、中小学在职教师、教研人员不得从事校外培训活动。 《条例》显示,校外培训机构不得组织或参与组织面向中小学生及3至6岁学龄前儿童的等级考试、竞赛,不得公布培训对象的学业成绩和排名。 根据《条例》,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施的学科类校外培训,应当依法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由省级人民政府制定收费管理办法。其他校外培训的收费价格,应当报审批机关备案。校外培训机构融资及收取的费用,应当主要用于培训业务活动、改善培训条件和保障员工待遇。 此外,校外培训机构采用预收费方式收取费用的,应当将预收费用纳入监管。具体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制定。 《条例》在推进依法管理的同时,正视家长的合理培训需求,提出鼓励、支持少年宫、科技馆、博物馆等各类校外场馆(所)开展校外培训,丰富课程设置、扩大招生数量,满足合理校外培训需求。 Source 被11名学生举报的导师,处理情况公布! 华中农业大学 2/6/2024 此前报道: 华中农大查实黄某若学术不端,举报学生:不想带着假的东西毕业 学生们联名签署的举报信 1月16日晚,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11名研究生实名举报该院动物营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黄某若涉嫌学术造假,并公开了一份长达125页的举报材料。 19日凌晨,华中农大官微发布通报:经学校学术道德委员会调查,在已调查材料中发现所反映的实验图片、数据、结果等方面问题基本属实,初步认定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学校决定即日起停止黄某某校内所有职务和工作,组建导师组全面负责该课题组研究生培养工作。 针对黄某若的举报指出,由他参与或指导的多篇论文存在学术造假,例如对比黄某若与学生合发在知名期刊上的论文,和他指导该学生的博士学位论文,涉及的物种不同、实验不同,却得到了相同的结果。 …

加拿大针对外国买家的购房禁令 再延长2年

加拿大针对外国买家的购房禁令 再延长2年 中新社 2/8/2024 加拿大政府将把现行针对外国买家购买房产的禁令,再延长两年。(路透) 加拿大政府将把现行针对外国买家购买房产的禁令再延长两年,意即实施至2027年1月1日。加拿大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弗里兰4日通过新闻稿宣布上述消息。    加拿大政府出台的「禁止非加拿大人购买住宅物业法案」在2022年6月获国会通过。自2023年元旦正式生效的禁令禁止非加拿大人和非加拿大人控制的公司在加拿大购买特定住宅物业。该禁令原定实施两年,即2025年1月1日到期。 加政府称,此次将禁令延长两年,是当局旨在推动加民众更负担得起住房的经济计划的一部分。加政府认为,多年来,外国资金持续涌入加住宅地产市场,加剧了全国、尤其主要城市中心的住房负担能力问题。外资所有权也推升了民众对于因高房价而被挤出全国城镇房地产市场的担忧。    弗里兰表示,通过延长外国买家禁令,可确保房屋被用作民众家庭的居住场所,且不会成为投机性金融资产类别。  加政府同时表示,正采取积极措施,结合官方相关指令,更快地建造更多的房屋,让更多民众能够再度拥有自己的住房。    加拿大有部分省份还征收俗称房地产「外国买家税」的非居民投机税。在作为加拿大人口第一大省的安大略省,「外国买家税」税率为25%,为全国最高。卑诗省则在多个人口密集地区实施20%的「外国买家税」。此外,多伦多市长近期提出针对在该市购房的国际买家额外征收10%税的计划。 Source 禁止中国人购地买房,美国法院判了 观察者网 2/3/2024 2023年5月,美国佛罗里达州通过“SB 264”法案,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禁止中国公民在该州购买土地与房产。多名居住在佛州的中国公民共同起诉州政府此举构成“购房歧视”,但在地方法院被裁定败诉,原告于8月底提起上诉。 时隔半年,这起案件有了新进展。综合《国会山报》、路透社等2日报道,当地时间周四,美国联邦上诉法院裁定“SB 264”法案公然违反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中的反歧视保护条款,因此批准初步禁令,阻止了该法案对两名中国公民的强制执行。 不过报道强调,上诉法院这一判决并非完全禁止该法案的实施,禁令仅适用于受到该法案影响的部分原告。 2023年4月,数十名华裔美国人抗议佛州禁令 据《国会山报》报道,根据当地时间周五的一份裁决,设在佐治亚州亚特兰大的美国联邦第十一巡回上诉法院阻止了“SB …

全美远距工作热门城 这城市居冠 占比逾4成

全美远距工作热门城 这城市居冠 占比逾4成 世界新闻网 2/8/2024 全美远距工作占比最高十大城。(数据源╱SmartAsset、制表╱记者王明心) 尽管新冠疫情结束后,远距上班逐渐减少,但部分美国城市仍有不少在家上班的工作机会,一项研究显示,北卡州的凯瑞市(Cary),名列全美最热门的远距工作城冠军。 远距工作因应疫情曾经风行一时,许多雇主和员工也因此从中体验到在家工作的灵活性。疫情过后,采取办公室上班和远距上班的「混合式工作」(hybrid work),成为大家心目中最理想的工作模式。在此同时,许多人在寻找工作时,仍把完全居家任务栏为首选。 知名理财咨询网站SmartAsset,使用美国人口普查局 2022 年美国社区调查的数据,针对全美344个人口超过10万的大城市做出分析,主要按照居家工作者占所有 16 岁以上工作人数的百分比,进行排名。 结果显示,北卡凯瑞高达41.4%,即总计4万900名的员工居家上班,占比高居全美之冠。 该网站指出,美国人口普查局将大城市的平均通勤时间定为25分钟,有些城市通勤单程平均长达 40 分钟以上,远距工作者每周可以节省 超过四小时。凯瑞市没有远距工作者的平均通勤时间为22.2分钟,比平均时间少约三分钟。 名列前20名的城市,大都为高科技公司集中的城市,如华盛顿州的Bellevue、加州Fremont、旧金山、德州奥斯汀等。其中前25名有三分之一位于加州,该州还有三个城市名列前十名,不过,这些地方的通勤时间也相对最长。 Source 寻找远距工作者 国际公司大幅增雇美国员工 世界新闻网 2/6/2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