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媒体报道重庆姐弟坠亡案后,没想到的一幕发生了

欧美媒体报道重庆姐弟坠亡案后,没想到的一幕发生了 拾遗 2/6/2024 “中国,干得漂亮。” 01 2024年1月31日, 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 遵照最高人民法院下达的执行死刑命令, 对张波叶诚尘执行了死刑。 02 多家美国媒体和欧洲媒体, 对这起案件进行了报道, 报道一出, 就在网上引起了巨大反响。 很多外国网友点赞中国, 说“有死刑真好”, 说“中国干得漂亮”。 03 外国网友们说: “做得好,上诉过程很快, 正义得到了伸张。 我们需要研究他们的过程。” “我们在美国需要他们的刑法。” “如果他们(凶手)在纽约市这样做, 他们将在自己的保证中被释放。” …

网曝浦发银行不发年终奖发一封家书 人均薪酬曾达43万元

网曝浦发银行不发年终奖发一封家书 人均薪酬曾达43万元 银行财眼 2/6/2024 凤凰网财经讯 今日午后, 浦发银行不发年终奖发一封家书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引起网友热议。 有浦发员工吐槽,“两天无法平静,百日攻坚连三月,一封家书抵万金。” 还有员工表示,“终于体会到家书抵万金的沉重感,这份家书对不起日夜加班,工作占据大部分时间,生活都靠家属来扛的一线员工” 还有人嘲讽,“要是搞业绩有这样的心思,不愁浦发发展不起来。” 凤凰网财经《银行财眼》就此事向浦发银行进行求证,截至发稿未获回应。 据悉,浦发银行薪酬结构分为基本薪酬、绩效薪酬和福利性收入。2022年计提职工薪酬总额264.92亿元。受益人为浦发银行正式员工及其他从业人员,合计 61,599人。若以此计算,2022年,该行人均薪酬43万元。 该行曾在2022年年报中披露了具体的薪酬安排。“绩效薪酬与所在机构(部门)及个人的综合绩效完成情况挂钩,体现各类风险与各项成本抵扣和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激励约束要求。考核指标方面,设置经济效益指标、风险成本控制指标和社会责任指标等关键绩效指标,体现薪酬与经营业绩、风险和社会责任的关联。薪酬制度中包含绩效薪酬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相关规定,对员工发生违规处分或信贷风险事件等情况,根据问责处理决定,扣减当期或递延薪酬。对银行风险有重要影响岗位的员工,其延期支付薪酬不低于当年绩效薪酬总水平的40%且延付期限不少于 3 年。公司审计、合规和风险管理部门员工主要纳入管理和专业岗位序列,薪酬水平与所监督的业务条线人员的薪酬保持相对独立。” Source AI带动转型 科技业今年已裁了3.2万人 世界新闻网 2/5/2024 美国科技公司Snap 5日裁员约540人,是科技业今天继续缩减人力的最新例子。路透 今年才刚过一个多月,全球科技行业已经又运行新一波裁员。继去年大范围裁员之后,科技业今年又更进一步削减人力。 根据Layoffs.fyi的数据,2024年迄今,科技业已有大约3.2万人失业。这家新创公司自疫情以来,一直在追踪科技产业的裁员情况。 …

日本政府预测:南海海沟大地震一旦发生,将造成32万人遇难!

日本政府预测:南海海沟大地震一旦发生,将造成32万人遇难! 凤凰网 2/6/2024 Source 卫星图像展现日本强震前后惊人变化 凤凰网 1/03/2024 Source 东京羽田机场一飞机着火,机上约有367人 财联社 1/02/2024 财联社1月2日电,据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报道,当地时间1月2日,日本航空一架客机在东京羽田机场着陆后发生火灾,约有367人在机上。火势蔓延整个客机。日本电视台(NTV)2日最新报道称,在东京羽田机场起火的日本航空飞机可能是与日本海上保安厅的飞机发生了碰撞。 Source 日本强震引发海啸大火,已致多人受伤,岸田发声 观察者网 1/01/2024 (观察者网讯)新年第一天,日本遭遇强震。 日本气象厅测定,当地时间1月1月16时10分(北京时间15时10分)左右,日本石川县能登地区发生里氏7.6级强震,日本多地震感强烈,地震引发海啸和火灾,至少10起因建筑物倒塌导致居民被埋事件。《朝日新闻》援引日本警察厅的说法,新潟县、富山县、福井县已有至少有22人受伤。 地震发生后,石川县的志贺核电站变压器起火,目前已被扑灭,但1号机组乏燃料池水溢出,导致冷却泵暂时停止工作。而位于新潟县的柏崎刈羽核电站4个机组反应堆核燃料池水因地震晃动溢出,厂房外尚未发生泄露情况,日本其他沿海核电站暂未报告异常情况。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日本政府仍在评估受损程度,他呼吁居民准备应对余震,并尽快撤离危险区。 日本媒体注意到,能登地区近两年来地震活动频繁。地震专家警告未来数天可能发生强烈余震,并进一步引发海啸,当地居民需持续保持警惕。 根据中国驻大阪总领馆的消息,目前暂无中国公民在此次地震中伤亡的报告。 日本气象厅发布的日本各地震度(16时10分),震源能登半岛地区为震度7(日本标准),测定为7.6级 当地时间1月1日下午4时50分左右,石川县轮岛市,强烈地震导致地面出现裂纹/共同社 综合日本广播协会(NHK)、共同社等媒体报道,1月1日晚间23时03分左右,石川县能登地区再发生震感为震度3的地震,震级为4.6级。在当天下午的强震发生后,日本气象厅向新潟县、富山县、山形县、石川县等多个沿海地区发布海啸警报,其中,预计能登半岛海啸浪高5米,新潟县、富山县、石川县其余部分预计将达3米。石川县的轮岛港观测到1.2米高的海啸。当天晚间,日本气象厅已将石川县能登地区的大海啸警报更改为海啸警报。大海啸警报在海啸高度最高超过3米时发布,海啸警报则在超过1米发布。 共同社称,上一次观测到震度7的地震是2018年的北海道地震。发布大海啸警报是2011年3月的东日本大地震后的首次。 …

被11名学生举报的导师,处理情况公布!

被11名学生举报的导师,处理情况公布! 华中农业大学 2/6/2024 此前报道: 华中农大查实黄某若学术不端,举报学生:不想带着假的东西毕业 学生们联名签署的举报信 1月16日晚,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11名研究生实名举报该院动物营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黄某若涉嫌学术造假,并公开了一份长达125页的举报材料。 19日凌晨,华中农大官微发布通报:经学校学术道德委员会调查,在已调查材料中发现所反映的实验图片、数据、结果等方面问题基本属实,初步认定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学校决定即日起停止黄某某校内所有职务和工作,组建导师组全面负责该课题组研究生培养工作。 针对黄某若的举报指出,由他参与或指导的多篇论文存在学术造假,例如对比黄某若与学生合发在知名期刊上的论文,和他指导该学生的博士学位论文,涉及的物种不同、实验不同,却得到了相同的结果。 此外,黄某若还被指经常在发表论文时为毫不相干的学生署名,“甚至带上他自己的家属”。有知情人向北青深一度透露,举报材料所指不当署名的两篇论文中,署名为Yan Zhou的作者是黄某若的妻子,工作单位显示为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深一度查询公开资料发现,该院一位周姓女博士后姓名发音与Yan Zhou一致,她也曾在华中农业大学就读,研究方向为土地资源与经济、农业经济发展政策,与黄某若的研究方向有较大差别。 举报材料中还列举了黄某若教学不端的情况,要求所有学生抄袭同一份实习报告以应付考核。一位接近黄某若的知情人也提到,黄某若经常给学生透露考试答案,认为他“善于取巧”。 1月19日上午,深一度记者多次拨打黄某若手机,均无应答。随后,记者又尝试联系黄某若在华中农大攻读博士阶段的导师,希望了解其学术诚信情况,也在表明身份后被挂断电话。 在接受深一度采访时,参与此次举报的学生代表表示,黄某若课题组15名学生中,有11人参与了此次举报,125页的PDF材料前后准备了一个月时间。一个很重要的举报初衷是,他们不想带着“假的东西”毕业。 以下是深一度记者与实名举报学生的对话。 被举报学术造假的黄某若 被“二次加工”的实验数据供多人使用 深一度:除了对黄某若的举报,你们也提到,一些在他指导下的学位论文,虽然有高额的委托检测费用发票,但依然要对数据进行“二次加工”。这里的“二次加工”指的是什么? 举报学生:这个指的是数据编造,比如在2019级博士生秦某的学位论文中,通过观察送样检测的结果,我们发现他在每个分组中实际只送检了3个样本,但作图时标注10个数据点位,论文中写的也是“n=10”,即样本量为10。 而在2021级硕士张某的学位论文中,实际仅检测了1个鸡血液样本,却得到了多个不同复合水乳剂添加量下的检测结果。 (注:举报材料中还提到,这组被编造、篡改的数据不仅供张某硕士毕业论文,此外还有两位本科生的毕业论文也共同使用了这份数据。三人的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实验所饲喂蛋鸡的物质各不相同,但三人的结果数据即蛋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却完全一致。) 深一度:举报材料中提到,有学生诚实地呈现出不显著的结果,就会遭到黄教授以及王、姚两位博士的轮番攻击,强迫学生按照他们的要求篡改成“完美的数据”,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举报学生:黄某若会跟一些公司合作,合作的同时把部分同学的毕业课题弄好。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会下(养殖)场,因为我们动物实验有一些生产性能的相关数据,有部分同学会进行记录,记录中可能有一些“不显著”的数据,但在黄某若那里就必须改成“显著”的结果。 …

陈立人案第5次提审仍未出庭 辩方律师称很不寻常

陈立人案第5次提审仍未出庭 辩方律师称很不寻常 世界新闻网 2/5/2024 辩护律师施罗德表示,他也不知道陈立人为何仍未出庭。(记者徐蓓蓓╱摄影) 圣他克拉拉县法院5日举行陈立人涉嫌杀妻案第五次提审,但是陈嫌依然未到现场。法官在与控辩双方交换意见之后,宣布9日(周五)再次提审。辩方律师在场外置受采访,证实他已经与陈立人面谈过两次。 庭审现场依然有不少华人和媒体早早到场,期待陈立人现身。在进行完下午第一个案件的提审之后,陈立人的辩护律师施罗德(Wesley Schroeder)现身。他来到坐在法庭内的本案检查官嘉德伯格(Michael Gadeberg)身边耳语。两人交谈了几分钟后,法官宣布提审陈立人。施罗德随即当庭表示,嫌犯今天无法到场。 随后施罗德和嘉德伯格来到法官面前,三人交换意见大约五分钟之久后,法官宣布,延后至9日再次提审。之后施罗德在场外置受了记者采访。 施罗德证实,自己已经见过陈立人两次,但拒绝对陈立人的精神健康状况发表评论,因为属于「保密信息」(priviledged information)。对于陈立人第五次缺席提审的原因,施罗德表示,自己也希望知道原因,因为他本来认为陈立人今天是会出庭的。 当问到他认为下次提审,陈立人有多大的可能性出现时,施罗德表示,自己会从医务人员处寻求信息:「因为我们以为他今天会出现。被捕这么久都没有出庭非常不寻常。」 他强调,自己也是到了法庭之后才得知陈嫌今天不会出现。检察官和他自己都希望陈立人今天能出现。 对于自己两次见到陈立人的谈话内容,施罗德强调这属于律师客户优先权,必须保密。有记者要求施罗德就陈立人的健康状况做出评价,施罗德表示,自己并不知道其健康问题是什么:「我以为他今天会出庭,所以我可以就此询问。」但因为陈嫌并未现身,他将申请获准与其医师交谈。 当记者问到施罗德两次见到陈立人时,对方是否可以清楚地表达自己时,施罗德表示:「我所能说的就是我可以和他交谈。」他不想在目前这个时间点对陈立人的沟通能力做出评价。 施罗德补充,自己见到过陈立人,知道他看上去是什么样子,「他没有被带到这里。在目前这个时间,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就记者询问陈立人是否会申请精神鉴定,施罗德表示,这在此类案件中很常见,但还未有决定。 有记者问到当陈立人最终出庭时,是否会答辩「不认罪。」施罗德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对于记者提问陈家是如何找到自己的,施罗德表示,是来自他人的推荐。有记者问到陈立人父母是否仍在美国。施罗德回答:「我认为他们不在。」他接着表示,自己一直在与陈父联系。他的理解是他们已经回到中国。 Source 谷歌工程师杀妻案 友:曾羡慕陈立人夫妇在湾区早早稳定下来 世界新闻网 1/30/2024 …

远距上班已成收入最高、学历最高员工才能享有的福利

远距上班已成收入最高、学历最高员工才能享有的福利 世界新闻网 2/5/2024 图为西雅图市居民Kailani Amine在家中上班。(美联社) 财星杂志(Fortune)报导,2020年疫情期间,许多劳工被迫改成在家远距上班,根据市场研究调查机构「易普索」(Ipsos)公布最新调查,后疫情时期的现在,远距上班俨然成为收入最高、学历最高员工才能享有的福利(perk)。 「易普索」今年1月中旬进行「易普索消费者追踪」(Ipsos Consumer Tracker),对全美1110名成年受访者完成调查,根据产业、薪资及工作地点进行分析。 「易普索」民调与社会部总监杨格(Clifford Young)接受财星专访时说,职场工作环境在疫情期间出现一个世代以来最巨大的冲击,许多高收入且拥有大学以上学历的白领劳工,迅速改成远距上班;疫情期间出现的改变与差别,迄今仍然存在。 统计显示,年薪10万元以上的受访劳工当中,有63%表示固定(always)或偶尔(sometimes)远距上班,年薪5万元至10万元的劳工当中,只有38%固定或偶尔远距上班。年收入5万元以下劳工,固定或偶尔远距上班仅32%。 从学历条件来看,拥有大学以上学历者,有59%采取远距与进办公室混合上班模式,没有大学学历者则仅41%采取混合上班模式。 报导指出,高收入资深员工努力维持远距上班的形式,许多雇主也跟员工一样喜欢远距上班;不少中阶主管过去几年来一直远距上班,对于回归办公室上班(return to the office,RTO)强制规定的排斥心态,比其他工作团队成员还要强烈。 然而,劳工享受远距上班便利的同时,必须承担另一层风险。 劳工数据统计机构Live Data Technologies针对200万名劳工数据进行分析指出,完全远距上班劳工与全时间进办公室或混合模式上班的同事相比,2023年里被裁员的几率增加35%。 展望未来职场趋势,杨格指出,较有机会远距上班的白领劳工与工作弹性较小的蓝领劳工之间,差异鸿沟可能逐渐扩大。 Source Google持续裁员 遣散费已近30亿元 …

警惕!印度争抢中国工程师

警惕!印度争抢中国工程师 作 者 丨 张静波 02/06/2024 印度,班加罗尔。 这座号称亚洲硅谷的城市,正苦等中国工程师。眼看地铁马上要落成,来自中国的技术专家却因为签证受阻,迟迟未能到位。 一向自命不凡、不服输的印度人,也急了。 班加罗尔的烦恼,也是印度的烦恼。 2014年,刚刚就任印度总理的莫迪,在德里发表了独立日演讲。站在红堡城墙上,莫迪向全世界呼吁: “来吧,在印度制造!来吧,在印度生产!” 那一天,也被很多人视为印度制造大国梦的开始。 红堡,是印度的历史地标,曾见证了莫卧儿帝国的兴衰,也是印度人的骄傲。莫迪的红堡演讲吹响了印度制造的号角。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印度的制造业基础薄弱。 无论基础设施、产业链配套,还是技术人才,都难以跟中国匹敌。这些年,莫迪政府为了解决这些短板,采取了很多措施。 比如,大力兴建电力、铁路、港口、航运等基础设施,甚至提出一个疯狂的Gati Shakti基建计划,耗资1.2万亿美元,堪比美国大基建计划。 与此同时,还吸引众多产业链企业投资印度,比如三星、美光、富士康等。 过去十年,印度吸收外国直接投资(FDI)持续走高,成为全球最受外资欢迎的投资目的国之一。 尽管印度制造业,搞得风生水起,但莫迪也有自己的烦恼。 今天,在印度工厂和大型基建工地,经常有中国人的身影。 这些年,富士康在印度建厂,派了很多中国工程师去印度,帮他们优化流程,并处理生产中的任何故障。 不止富士康。随着中企进军印度市场,中国工程师成为印度工厂和大型基建工程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印度人对此,一直怀有戒心。 2020年,在一场地区冲突后,印度方面收紧了中国人赴印签证的审批。然而,很快他们就感受到了压力。 2019年,印度班加罗尔打算建地铁,中国中车一举中标。 …

藤校第1枪…达特茅斯学院 明年恢复SAT入学申请要求

藤校第1枪…达特茅斯学院 明年恢复SAT入学申请要求 世界新闻网 2/5/2024 达特茅斯学院。(美联社) 新冠疫情下,申请大学时不再非提交SAT或ACT等标准化考试成绩不可,然而,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决定明年度起重新恢复要求,在全美常春藤盟校中率先扭转考试可选政策。 这所位于新罕布夏州的名校指出,根据研究,常春藤盟校及其他严选学生的学校都发现,SAT等标准化考试成绩有助于研判学生大一时的表现,甚至比高中成绩的预测准确度更高。 达特茅斯学院副校长兼招生暨财务援助主任科芬 (Lee Coffin) 说,2020 年该校采取可选考试政策以来,经常希望有更多数据以便确认申请者具优质条件。申请者有许多人来自鲜为人知、或者过度宽松打分数的高中,格外需要标准考试成绩来评估申请者条件。 这项由达特茅斯学院和布朗大学(Brown University)教师进行的研究发现,申请者即使具相似特质和高中成绩,校方也能借由标准化考试成绩预测出他们大学一年级的表现差异。 达特茅斯教师支持恢复标准化考试。 疫情期间基于公卫考量,许多考试中心关闭,学生无法参加 SAT 或 ACT,达特茅斯学院和全美另1000 多所大学都对申请者取消考试成绩要求。常春藤盟校中,康乃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率先取消,两个月内其他大学跟进。 因取消标准化考试成绩要求而放宽政策后,知名学校收到大量申请、录取率下降,连带的让下一届学生提出更多申请,加此恶性循环,近年来录取率大降。 麻省理工学院(MIT)2022年便表示将重新要求提交考试成绩,一来根据内部研究,二来可借此发掘更多有资格入学的低收入学生,这些学生可能无法参与许多课外活动、就读的学校未提供严格课程。 有些学校永久采用考试可选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