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么再度否认被字节跳动收购 早报网 1/15/2024 针对网传被中国互联网巨头字节跳动收购一事,中国外卖平台“饿了么”再次否认这一传言,并称这“完全是谣言”。 “字节仍在洽购饿了么”的话题星期天(1月14日)冲上微博热搜榜。当晚饿了么否认这一传言,并称“完全没有的事,完全是谣言”。 据澎湃新闻梳理,饿了么和字节跳动旗下的抖音去年8月曾宣布达成合作,将携手探索本地生活服务的新场景升级,在视频化时代带来“即看、即点、即达”的本地生活新体验。 不过,此后双方没有再官宣深度合作的消息。2023年12月曾有消息称,抖音将以70亿美元(93亿新元)的价格收购饿了么,但随后双方均公开否认了这一消息。 另据快科技报道,一名接近饿了么的人士称,字节跳动和饿了么高层在年前确实有一次会面。不过,这次会面在收购价格和收购形式方面存在分歧。 收购价格方面,字节跳动开价70亿美元,饿了么的母公司阿里巴巴则期望达到75到80亿美元。另外,字节跳动只想保留饿了么的即时配送团队,承接抖音本地生活业务的订单,阿里则希望字节跳动能接下饿了么的整个团队,可以之后再自行裁员。 Source 东兴证券成为中国首家宣布反向讨薪券商 早报网 1/13/2024 继招商银行之后,中国证券行业也开始反向讨薪。中国证券公司东兴证券通过绩效薪酬追索扣回议案,是首家宣布反向讨薪的券商。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东兴证券星期五(1月12日)晚间发公告称,公司审议通过了《关于审议公司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情况的议案》。公告虽未披露涉及多少员工和资金,仍引发行业关注。 “反向讨薪”指的是金融企业高层和有重要影响力的员工,在自身职责内未能勤勉尽责,发生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或造成重大风险损失时,企业不仅可停止支付未支付的部分或全部薪酬,并可对已发放的绩效薪酬予以追回。 根据招商银行上个月公布的逆向讨薪情况,该行2022年向2876名员工追回了5824万元(人民币,下同,1091万新元)的绩效薪酬,平均每名员工退还了约2.03万元。 东兴证券去年涉及泽达易盛案。东兴证券是科创板上市公司泽达易盛的上市保荐机构、主承销商和持续督导机构。但泽达易盛在文件中隐瞒重要违法事实、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并在年度报告中虚假记载、重大遗漏,已于2022年被判赔偿投资损失共计82万余元,其他被告承担连带责任。 中国证券业协会于2022年5月曾发布《证券公司建立稳健薪资制度指引》,明确指出证券公司在制定薪酬制度时,应建立严格的问责机制增强薪酬管理的约束力,对违法违规或导致公司有过度风险敞口的高阶主管和关键职位等相关责任人员追究内部经济责任。 中国财政部也于2022年8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国营金融企业财务管理的通知》,要求金融企业要建立健全薪酬分配递延支付和追责追薪机制。 Source 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将裁员约600人 早报网 1/09/2024 全球最大规模的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将削减约600个工作岗位。(路透社) …
Category: CHINA

IMF总裁:AI将影响发达经济体60%就业岗位 早报网 1/14/2024 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说,各国应为弱势工人提供“全面的社会安全网”和再培训计划。(法新社)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说,人工智能(AI)将影响发达经济体60%的就业岗位,全球则有近40%的职位受到冲击。这显示AI对发达经济体构成的风险比新兴市场和低收入国家来得更大。 格奥尔基耶娃说,“你拥有的技术含量越高,影响就越大”,但她也说,虽然AI具有风险,但也可能为全球经济带来“巨大机遇”。 综合彭博社和法新社报道,格奥尔基耶娃星期天(1月14日)飞往瑞士达沃斯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前,在一篇博客文章中谈到IMF的有关研究。 她说:“在大多数情况下,AI可能会加剧整体不平等,政策制定者必须积极应对这一令人不安的趋势,以防止AI技术进一步加剧社会紧张局势。” 格奥尔基耶娃认为,AI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AI对高收入者的补充(complement)程度,而高收入者和公司生产力的提高将提高资本回报,并扩大贫富差距。 她说,各国应为弱势工人提供“全面的社会安全网”和再培训计划。 根据IMF星期天晚上发布的研究报告,虽然AI有可能完全取代一些人类工作,但更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它将为人类工作提供补充,而不是完全取代人类工作。 发达经济体约60%的就业机会可能受到AI的影响,高于新兴经济体和低收入国家。 格奥尔基耶娃接受法新社访问时说:“新兴市场的这一比例为40%,低收入国家为26%。”总体而言,全球近40%的就业机会将面临AI的挑战。 尽管如此,她称AI也带来巨大的机会,有助于提高低迷的生产力水平和推动全球增长。 格奥尔基耶娃说,受AI影响的工作岗位中只有一半会受到负面影响,其余的人实际上可能会受益于AI带来的生产率提高。 她说:“你的工作可能会完全消失,这是坏消息,但AI也可能会提升你的工作,使你变得更有生产力,这样的话你的收入也可能会增加。” AI为本届世界经济论坛将讨论的课题之一。许多企业不断大幅投资于新兴技术领域,引发一些就业者对前途的担忧。以Buzzfeed Inc为例,这家美国网络新闻媒体公司计划使用AI协助内容创作,已关闭了核心新闻部门,并解雇了100多名员工。 Source 谷歌数百名硬件及语音协助与工程部人员被裁 早报网 1/13/2024 谷歌的核心业务谷歌搜索正面对微软公司和OpenAI的人工智能产品的激烈竞争。(路透社) Alphabet Inc旗下谷歌公司解雇了数百名负责硬件、语音协助和工程部门员工。 …
秘鲁“外星人遗体”鉴定结果出炉:系人工合成人偶 侨报网 1/14/2024 秘鲁法医鉴定显示,去年10月出现的两具所谓“外星人”遗体其实是人工合成的人偶,由纸、胶、金属和动物以及人类骨头制成。 1月12日,秘鲁利马,法医展示两具所谓“外星人”遗体。(图片来源:大陆央视新闻) 大陆央视新闻14日报道,秘鲁法医和司法鉴定研究所考古学家弗拉维奥·埃斯特拉达12日在秘鲁文化部举办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说,关于这是两具外星人遗体的说法“完全是编造的”。“它们不是天外来客,而是用这个星球上的动物骨头和现代有机胶做成的玩偶。” 路透社13日报道,秘鲁海关去年10月从首都利马一座机场发出的包裹中收缴了一个纸箱,里面装着这两具所谓外星人的遗体。秘鲁检察官办公室至今无法确定包裹所有者,只能确认收件人是一个墨西哥人。 去年9月,墨西哥记者何塞·海梅·毛桑向墨西哥议员展示了疑似外星人遗体的两具“干尸”,试图证明有外星生命存在。这两具“干尸”身体瘦小、面部扁平,每只手仅3根手指。毛桑2017年在秘鲁也曾宣称发现了非地球生物的遗体,但秘鲁检察官办公室当年发布报告说,可以肯定这些“遗体”为人造。 不过,在1月1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法医专家没有说明近期发现的包裹与毛桑在墨西哥展示的物品是否有关。他们鉴定了另一个看似仅3根手指的手掌遗骸,排除这件据称出土于秘鲁纳斯卡地区的物品与外星生命有关的可能。(完)

中国一线城市房租下行,房东躺平收租的时代结束了 侨报网 1/14/2024 过去,投资几套房子、躺平成为“包租婆”,是不少都市打工人的梦想。然而现在中国不少一线城市的房东却开始面临房子空关、房租直降千元的窘境。 上海第一财经10日报道,“照这个行情,估计一年房租收入要少掉两万多。”近日,上海一名房东对记者说道。机构“二房东”的日子也不再好过,迫于企业生存压力,有大型住房租赁公司去年年底经历了大规模裁员以及与房东重新谈判签约。 大城市房租为何出现普跌?除了年尾租房需求转弱,保租房的大规模集中入市也正深刻改变着租房市场的格局。 房东带租客查看户型。(图片来源:新华网资料图) 房租直降千元仍找不到租客 40多岁的左文在上海打拼已有近20年,近五年来他买下了两套房,一套120多平方米用于自住,还有一套是面积约50平方米的老公房,用于出租。 就这样,左文当上了“房东”,他那套老公房距离陆家嘴核心区仅约两公里,一室户,以往月租能达到6500元,一年可以收租78000元。 “我这套房子因为位置优越,过去是不愁出租的,几乎从不空置,现在情况不一样了。”近日,左文告诉记者,去年四季度原来的租客搬走了,他就将房子挂牌出租,没想到一个月都无人问津。之后他把月租金降了500元,还是租不出去,现在挂牌租金已经降到了5500元/月。 “就算这个月能把房子租出去,相比之前租金的减少,再加上空置期,我一年大概少掉两万多的收入。”左文说道。 左文的情况不是个例,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很多上海房东都感觉到房子不好租出去了。 服务于老静安片区的一名中介经纪人告诉记者,他手头有一套两室户的老房子,以前8500元/月的价格,上线后就能迅速租出去,去年年底租客未到合约期满就提前搬走,房子就开始空关,目前一个多月了,租金一降再降,房东是个上海爷叔,他表示6500元/月也行,但还没有寻到合适的租客。 王雪薇是一个外企白领,在上海已经租了很多年房子,她感觉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房租就有下行趋势了,那时候她就搬过一次家,房租没变,居住条件却变好了。2023年下半年,王雪薇又搬家一次,同样地段、质量差不多的房子,租金少了500元/月,一年能节省6000元。 租房市场中的个体感受能否反映真实的市场温度?从数据面来看,全国租房价格出现一波普跌,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原本行情最为坚挺,这一轮却出现领跌。 根据1月8日中指研究院发布的报告,2023年中国重点50城住宅平均租金累计下跌0.3%,春节后及毕业季租金曾出现季节性上涨,但第四季度再次转弱。 由纬房研究院、贝壳研究院等机构合作的住房大数据监测系统显示,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末,重点40城住房租金指数为100.06,相对于二季度末下降0.99%,与2022年三季度末相比,住房租金水平下跌了0.66%。其中,一线城市住房租金表现不及预期,呈普遍下跌态势,上海三季度末住房租金环比下跌2.1%,同比下跌2.9%;北京和广州三季度住房租金环比跌幅分别达到1.28%和1.32%,与2022年三季度末相比,两城住房租金虽略有下降,但基本持平;深圳三季度住房租金也环比下降,跌幅为0.93%。 租金的下跌反映出租房市场需求不足,一些机构“二房东”的日子也不好过了。 近日,一家大型住房租赁服务企业的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该公司在去年年底进行了一波大裁员。这家公司的商业模式是吸纳普通房东手中房源,统一装修或修缮后放入互联网线上平台出租,即典型的机构二房东模式,到2023年下半年,整体空关率已达到近三四年来最高。 “除了裁员,公司的管家还在跟个人房东进行重新谈判,要求个人房东体谅公司目前经营困难,增加空置宽限期,或者同意降低过去合同中已签订好的租金。”上述人士称。 多重原因导致房租普跌 上海中原地产资深分析师卢文曦表示,从中原地产监测的租金指数来看,2023年第四季度的住房租金下跌幅度确实超过了往年同期。 “原本每年的第四季度房租指数都会下滑,是正常现象,因为四季度本身就是租房淡季,不过,2023年确实下降得更多一些。”他表示,造成一线城市房租下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他认为,根本原因还是人口流动导致的租房需求不足,此外,租金与房价有一定关系,随着房价下跌,租金自然也跌了。 …

中国电诈案件2023年8月以来同比下降28.6% 早报网 1/14/2024 自去年8月以来,中国全国电诈案件同比下降28.6%。 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共中央政法工作会议1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上述消息。 会议透露,2023年中国政法机关集中打击涉缅北电诈违法犯罪活动,抓获诈骗集团核心成员78名、犯罪嫌疑人4万1000名,累计冻结涉案资金35亿元(人民币,6.56亿新元),一举扭转长期以来被动局面。 此外,会议提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保持对毒品、侵害妇女儿童等犯罪高压态势,加强对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防治。公安机关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有效维护公共安全。 会议还提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推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坚持司法为民,开展矛盾纠纷高发领域诉源治理;部署信访工作法治化,制定实施依法办理信访事项“路线图”和工作指南等。 Source 中国公安部:去年4.1万名缅北电诈嫌疑人移交中方 早报网 1/09/2024 中国公安部称,去年缅北地方执法部门共向中方移交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4.1万名。 据中国央视新闻报道,记者星期二(1月9日)从中国公安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全国查处治安案件数与2022年基本持平,刑事案件立案数比2022年下降4.8%。 中国公安部介绍,2023年公安机关依法打击查处网络谣言等各类涉网违法犯罪活动,侦办相关案件19.2万起。 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打掉涉黑恶犯罪组织1900余个,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9万起;针对缅北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部署推进边境警务执法合作,连续开展多轮打击行动,缅北相关地方执法部门共向中方移交犯罪嫌疑人4.1万名。 持续开展“昆仑2023”专项行动,破获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1.9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8万名。深入开展禁毒“清源断流”行动,侦破毒品案件3.9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6万名,缴获各类毒品243吨。 部署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破获刑事案件56.6万起,查处治安案件204.2万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97.5万名。严打遏制严重暴力犯罪,现行命案破案率保持在99.9%。 中国公安部还组织部署打击地下钱庄犯罪“十大战役”、打击信用卡套现违法犯罪“十省会战”等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密切防范各类经济犯罪活动,共破获经济犯罪案件8.4万起。深入推进“国门利剑”联合行动,侦办各类走私犯罪案件4950余起。侦办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犯罪案件5.6万起,其中非法占用农用地案件5400余起。 Source “虚拟绑架”诈骗频发 海外中国留学生如何防范? 侨报网 1/08/2024 远程“洗脑”中国留学生,按“剧本”诱骗其父母钱财……最近一段时间,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和澳大利亚频遭“虚拟绑架”诈骗,引发留学生群体及民众的广泛关注。鉴于此,多个中国驻外使领馆发布安全提醒,建议海外留学生筑牢反诈“防火墙”。 …

40岁失业女子躲进图书馆:历经3次裁员,被裁前月薪2万5 凤凰网 1/14/2024 有那么一群人,他们每天早上卡着上班的时间点出门,背着公文包或者双肩包带着电脑,一如往常开着车或者挤上地铁,只不过目的地并不是上班的公司,而是不会给他们付工资的图书馆。 他们或遭遇降薪裁员,或主动“裸辞”。 为了瞒住家人,他们躲进图书馆“伪装”上班,一如既往,早出晚归,“图书馆就是我们的家园和避风港”。 在图书馆里,他们有的选择看书,消解负面情绪,跟自己和解;有的频繁刷简历、投简历,找工作机会,不断参加面试;有的干脆做起了自由职业者,把这里当作办公的地方,感慨“原来人生可以这样活”;有的准备考公考编,落榜了又继续备考,等待一个“上岸”的机会。 对他们来说,图书馆是一个临时性过渡的“庇护所”。焦虑还是会缠住他们,既要考虑工作,又要考虑生活。刚开始他们以为只会待一两个月,后来时间变长,五六个月,甚至一年。人来人往,有人拿到好的工作机会,走了;有人还没等到,继续在这里努力着。 “不是拼就能赚到钱” 讲述者:莫利,女,40岁 北京建筑大学测绘学院测绘工程专业 居住地:北京 从2023年2月份被裁员后,我开始频繁去图书馆,一星期在那里待三四天。我在图书馆只是纯看书,没有考证之类的想法,感觉没必要了,放松下来了。我再卷,考出十个证来又能怎么样呢? 说说我以前的工作经历,我大学毕业后没有从事专业相关的工作,而是进了比较火爆的IT行业。刚开始,我在一家顶级的跨国科技公司工作过一段时间,后来又去了一所信息安全知名外企工作了五六年。因为这家外企退出中国市场,我被裁员了,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被裁员。 这些年来,我一共换过四五份工作,历经了三次裁员。 上一份工作是渠道管理,我是在2022年4月份入职该公司,主要负责制定渠道政策,也就是发展代理商,让其代理公司软件产品,在客户群进行推广,月薪两万五。 2023年1月18日春节前,我收到邮件,公司组织架构调整,整个部门被裁撤。我就知道大势已去,2月被正式裁员。在裁员前,我就嗅到了危机。公司空降总经理,裁完应届生,又缩减销售团队。我感觉自己随时可能被裁,开始投简历,找工作。那时部门负责人还安慰我说,部门很安全,只要把手头的事情做好就没问题。为此,我拒绝了其他公司给的机会。 未曾想到,这位负责人慢慢“隐身”,员工汇报工作时,他不再回复,成为我们部门最先出走的人。我是由他招聘进来的,他在春节后就来跟我们道别,说部门没有了,如果大家想去其他部门的话也不太可能。新来的总经理接下来会成立一个新部门,工作内容可能跟目前工作内容稍微相关,他可能会从原来的部门几个人中挑一两个。 这就像是“一场大逃杀”。我们部门的人都去找到总经理争取了一下,他挨个给我们部门的人进行面试,但是我们很清楚,前任老板已经走了,他的员工是绝对不会要的,可能就是走一下流程。 最后,人事直接过来找我们,说“一个都不留”。我们几个同事比较团结,讨论裁员方案时,分工合作,录像、录音、核对赔偿金额。人事说按照n+1来补偿,我们也没法说什么,就只能这样了。 那段时间,办公室四五个人还是如期打卡上下班,否则无法拿到n+1补偿。我们每天带走一些私人物品,直到办公桌上只剩下电脑和笔记本。最终,我拿到了6万多元的补偿金。离开公司的那天,我走出大楼,环顾四周,发现可以告别的人只有平时打招呼的保洁阿姨和保安小哥。我对保安小哥说我明天不来了,保安小哥一开始很诧异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说好多人都不来了。 我近些年工作换得挺频繁的。最初的时候,如果那家外企不退出中国,我可能一直在那里干。2018年以后,那是相当“动荡”,我平均两三年换一份工作,不是企业倒闭,就是企业裁员,或者企业内斗,调薪降薪。 最开始,我也没想明白,为什么这种事情老是发生在我身上?精神上很内耗。后来我释怀了,这不是我一个人能决定的。我选择的是IT互联网这么内卷的赛道,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2023年春节前后,我开始重新找工作,找了一个多月都石沉大海,无人问津。后面我明白要想找到工作,必须自降身价,还得干年轻人不爱干的活,把期望薪资降为一万元。我花钱在互联网招聘平台开通了会员,但感觉用处不大,感兴趣的岗位几乎都是已读不回。 面试过程中,我遇到了一家挺想去的企业。面试过程很顺利,复试也通过了,但公司迟迟不给offer(录取通知),最后跟我说不招人了。还有一次,我在一家做香薰机的公司面试,老板人很好,面试过程也很顺利。当老板问我底薪六千元能不能接受时,看得出来他有一点忐忑,我痛快地说“行”,但心里还是很慌。 …

新年刚过两周就裁了5500多人!美国硅谷面临AI与人类的残酷抉择 凤凰网 1/14/2024 2024年对于科技业打工人来说依旧不太友好,不到两周,美国硅谷计划裁减的员工人数就已经达到5500多人。 科技巨头谷歌、亚马逊都在本周宣布大规模裁员,影响到众多部门。此外,社交平台Discord表示将裁员17%,游戏服务商Unity Software宣布将裁员25%,语言学习应用程序Duolingo则称解雇了10%的正式职工。 据Layoffs.fyi数据,在2024年,美国科技业已经有超过5500名员工失业。而在2023年,科技行业共裁员262682人,2022年的裁员人数则为164969人。 值得注意的是,裁员的同时,硅谷还在不断加大对人工智能的投入,尽管各大公司尽力削弱两者之间的关系,但人们对于人工智能技术夺走劳动力生存空间的倾向感到忧虑,AI已经变成公司人力计划中的重要参考因素。 AI成为重要理由 在撤销数百个岗位前几个月,谷歌和亚马逊分别向AI初创公司Anthropic投资了数十亿美元。谷歌和另一家公司Duolingo曾透露,正在寻求调动其他资源来利用人工智能带来的繁荣,而人力显然是被调动资源的那一方。 谷歌软件工程师兼Alphabet工人工会主席Parul Koul表示,本周被宣布裁员的员工在收到解雇邮件时感到十分震惊。他抨击谷歌的这次裁员行动多余且贪婪,将适得其反。 谷歌则解释称,裁员是为了帮助团队变得更有效率并更好地工作,其还称正在支持员工找到新的工作。 Layoffs.fyi公司的创始人Roger Lee指出,科技业裁员部分与历史遗留问题有关,在疫情期间,由于财政过热导致该行业招聘了冗余的人力,现在全行业都在纠正这一过度招聘问题。 此外,Lee还称高利率环境与科技业低迷也是企业调整策略的重要原因。不过,即使这些因素存在,人工智能在裁员潮中确实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Source 全球首家AI餐厅将在加州帕萨迪纳开业 侨报网 1/07/2024 加州帕萨迪纳将很快迎来全球首家全自动人工智能(AI)餐厅,该餐厅计划在未来几周内开业。 图为一个机器人在写有“人工智能”词汇的背景前。(图片来源:路透社) 根据英文媒体报道,这家名为CaliExpress的餐厅采用了机器人公司Miso Robotics以及科技公司PopID的技术,Miso Robotics公司是全球首个AI机器人薯条站Flippy的创造者,而PopID是一家通过生物识别技术简化点餐的科技公司。该餐厅位于麦迪逊大道(Madison …

2024国考18个岗位进面分超141分 新浪新闻 1/14/2024 1月14日,2024国考进面名单和最低面试分数公布。据华图教育统计的数据显示,2024年度国考最高进面分为144.7分,18个岗位进面分超过141分,其中,今年国考竞争比最大岗位进面分为132.1分,进面分低的岗位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西北等地。笔试成绩未达到报考岗位进面分数线的考生,可关注国考调剂公告,根据自身条件(专业、分数等)筛选可调剂岗位,并关注可调剂岗位进面分数线,合理选择调剂岗位。 Source 没钱养闲人了 这里突然裁掉5000公务员 值得深思! 水木然专栏 1/08/2024 近日,阿根廷新总统米莱坐上总统大位后,突然宣布大量裁掉公务员!据新政府估计,超过5000名工作人员被解雇。 他就职的第一天,就签署了第一份紧急法令,直接砍掉了9个政府部门,只剩下另外9个。 根据阿根廷公务员工会估算,此轮最终裁员人数或超过7000人! 原因很简单,政府没钱,不想养闲人了!!! 阿根廷劳工部的数据显示,该国有近350万名公务员,该国GDP的2.2%用于联邦政府公务员的工资发放。 要知道阿根廷曾经是世界十大经济体之一,人均收入在全世界排位,一度欧洲人称赞某个人有钱,就会说“你富得像个阿根廷人”。 然而现在阿根廷经济一落千丈!物价飞涨,老百姓日子都没法过了。 这个消息引发轩然大波! 公务员这样的铁饭碗说没就没,这个世界究竟怎么了? 这件事在冷酷无情地提醒我们一个趋势: 资本主义进入晚期之后,每个人的生存空间被挤压,内卷越来越严重,资本就像一个大卷筒,无情的把每个人卷入其中。 人类本来就已经越来越内卷,而未来之后更加内卷!未来绝大部分普通劳动者、白领,乃至精英、甚至公务员都将失业。 现代社会,很多最容易产生的认识误区:从小地方到了大城市,开上了汽车,以为阶层提高了,实际上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你还是原来的阶层。 年薪30万的普通码农,真正的名字叫信息产业工人。写字楼行政秘书,眞正的名字叫账房丫头。 《人类简史》里有三个重要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