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誓言将朝中关系推至新高度 7/29/2023 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与到访的中国代表团会面,誓言将两国关系推到“新高度”。 路透社引述朝中社星期六(7月29日)报道称,金正恩星期五(28日)设宴款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鸿忠,以及到访朝鲜的中国官员。这是中国代表团自冠病疫情暴发以来首次访问朝鲜。 报道说,朝鲜和中国“重申了两国党和政府以自身方式应对国际复杂局势,以及稳步将两国友谊与合作推至新高度的立场”。 中国和俄罗斯官员星期四(27日)在首都平壤举行的阅兵式上,与金正恩并肩检阅了朝鲜具核能力的最新导弹和攻击型无人机。 李鸿忠星期三(26日)起率中国党政代表团访问朝鲜,期间与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会晤并转交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亲署函。信函上说,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化,维护好、巩固好、发展好中朝关系,始终是中国党和政府坚定不移的方针。 据新华社报道,金正恩对习近平致亲署函表达诚挚感谢,并说朝鲜党和人民永远铭记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的不朽功绩。朝方愿同中方巩固传统友谊,加强交往合作,推动朝中关系迈上更高水平,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和双方共同利益。 Source 莫斯科又遭无人机袭击,距离上次袭击仅仅4天 澎湃新闻 7/28/2023 莫斯科市长索比亚宁7月28日表示,当日凌晨该市遭到无人机袭击,未造成人员伤亡。俄罗斯国防部随后表示,俄罗斯防空部队已挫败乌克兰对莫斯科的无人机袭击。 据塔斯社7月28日报道,莫斯科市长索比亚宁当日表示,一架“敌方无人机”于28日凌晨企图向莫斯科发起袭击。俄罗斯国防部随后向记者表示,俄防空部队已挫败乌克兰对莫斯科的袭击。此次袭击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无人机已被击落。 目前,乌克兰方面尚未就此做出回应。 今年以来,已发生多起针对莫斯科的无人机袭击,最近一次袭击发生在7月24日。24日凌晨,两架无人机被俄军利用电子战手段压制并坠毁,其中一架坠毁在共青团大街,另一架则击中了利哈乔夫大街的一处商业中心,导致建筑物窗户受损,袭击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另据法新社7月24日报道,乌克兰国防部消息人士透露,此次袭击是乌克兰军事情报单位展开的“特别行动”。 Source 乌军方:反攻失败或系“俄军电子战遥遥领先” 侨报网 7/25/2023 乌克兰空军发言人尤里·伊格纳特近日表示,俄罗斯军队在电子战方面存在优势。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5日报道,伊格纳特说:“(俄军)远远领先于我们。(他们)不需要用防空导弹或高射炮击落无人机。可以迫使它降落,用电子战器材拦截。” 伊格纳特认为,乌克兰应更早开发电子战设备。他认为,这可能是乌克兰空军反攻失败的原因之一。 此前,乌克兰地面部队指挥官奥列克桑德尔·西尔斯基说,俄军在火炮和人力方面比乌克兰武装部队有优势。此外,他认为,俄罗斯的重大优势在于其提供弹药的能力。此外,西尔斯基承认,乌克兰武装部队无法迅速取得反攻成果。他将这种情况归因于俄军密集的雷区和大量据点。 CNN报道,乌克兰国防部长阿列克谢·列兹尼科夫已公开承认,乌克兰的反攻虽然落后于进度表,但正在按计划进行。国务卿布林肯近日接受采访时也指出,乌军“反攻艰难”,目前仍处于反攻“早期”,并将持续数月时间。 …
Category: Europe
俄媒:波兰防长称将大幅扩军 央视新闻客户端 7/29/2023 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报道,波兰国防部长布瓦什恰克当地时间28日宣布,波兰计划扩大其军队规模,以应对部署在白俄罗斯的瓦格纳部队。 布瓦什恰克说,他已经签署了一份文件,将波兰现役军人人数从17.2万人增加至30万人。波兰还计划将国防开支增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4%。布瓦什恰克本月早些时候曾表示,已下令一些原本驻扎在西部的部队前往东部和东北部靠近白俄罗斯的边界地区。 俄罗斯总统普京日前警告称,波兰对白俄罗斯土地抱有幻想,一切攻击白俄罗斯的行径将被视作等同于攻击俄罗斯。 Source 美记者爆料:美国在两次克里米亚大桥袭击中起关键作用 中国新闻网 7/28/2023 综合外媒27日报道,美国资深记者、普利策奖得主西摩·赫什(Seymour Hersh)表示,拜登政府在克里米亚大桥两次袭击事件中起到“关键作用”,使用的是美国技术。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西摩·赫什指出,华盛顿在此次和此前的克里米亚大桥袭击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今日俄罗斯”报道称,一名美国官员告诉西摩·赫什,“当然是我们的技术。这架无人机是被远程操控的,半潜式的,就像鱼雷一样。” 这名美国官员所指的是2023年7月17日袭击克里米亚大桥的无人机。 报道指出,西摩·赫什没有具体指明他的消息来源。当被问及美国情报界是否考虑过俄罗斯就克里米亚大桥遭袭进行报复的可能性时,该消息来源回答说:“我们没有想那么远。” 据俄新社此前报道,俄国家反恐委员会称,克里米亚大桥2023年7月17日遭乌克兰无人水面艇袭击,造成大桥公路部分路面受损,2名成年人死亡、1名儿童受伤。 此外,2022年10月8日,一辆载重汽车在大桥上爆炸,导致与公路桥并行的铁路桥上一货运列车上的七个油罐被点燃,公路桥部分路段受损,事故共造成4人死亡。 2023年7月8日,乌国防部副部长安娜·马里亚尔承认,基辅当局对2022年秋季克里米亚大桥被炸一事负责。 Source 美官员称:乌克兰加快反攻步伐 大举进攻乌南部 7/27/2023 一名不愿具名的美国官员称,随着乌克兰加快反攻步伐,乌军已经开始在南部大举进攻。 彭博社报道,乌军展开反攻行动已近两个月,但俄军仍然占领乌克兰南部和东部的大片地区。 …

布林肯:绍伊古访朝是为了要武器 环球网 7/29/2023 【环球网报道】据法新社报道,美国国务卿布林肯7月29日访问澳大利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美国认为俄防长绍伊古近日访问朝鲜旨在确保武器供应,以使俄罗斯在已陷入停滞的“入侵”乌克兰的行动中获得帮助。美方曾多次抛出“朝鲜向俄提供武器”有关说法,朝方此前已对 “朝俄武器交易”有关指控予以否认。 报道称,对于绍伊古访问朝鲜,布林肯当天在采访中称,“我们看到俄罗斯拼命寻求支持和武器(供应),其在任何地方寻求获得支持和武器,都是为了继续侵略乌克兰”。他还指责称,“我们在朝鲜看到这一点,也在伊朗看到这一点,伊朗已向俄罗斯提供许多无人机,后者将其用于摧毁乌克兰的民用基础设施和杀害平民”。 此前,美方也曾指责朝鲜向俄罗斯提供武器,朝方予以否认。据朝中社今年1月29日报道,朝鲜外务省负责美国事务局长权正根发表谈话说,美国再次散布“朝俄武器交易”流言,是将西方对乌克兰提供武器予以正当化的一种愚蠢企图。他警告美方,若继续针对朝方散布谣言、惹是生非,将面临难堪的后果。此外,对于“伊朗向俄提供用于攻击乌克兰的武器”有关指控,伊朗也曾予以否认。 法新社称,俄罗斯是朝鲜的“盟友”,也是与朝鲜保持友好关系的国家之一。综合俄新社、朝中社等多家外媒此前报道,绍伊古25日率团抵达平壤,其在访问朝鲜期间出席朝鲜祖国解放战争胜利70周年庆祝活动。绍伊古在此次访问期间还与朝鲜国务委员长金正恩会晤,两人就抗衡帝国主义者的强权专横、维护两国主权和发展利益、实现国际正义与和平的斗争中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26日,金正恩还同绍伊古共同参观朝鲜国防省主办的“武器装备展览会——2023”,向绍伊古介绍了朝鲜研发的“火星炮-17”和“火星炮-18”型洲际弹道导弹,以及之前没有展示过的军用无人机等最新武器。 法新社27日称,绍伊古的访问值得注意,因为自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国防部长没有定期访问平壤。路透社称,绍伊古是自苏联解体以来首位访问朝鲜的俄罗斯国防部长。韩国媒体甚至将绍伊古参观朝鲜武器展视为交易的前兆。有俄军事专家认为,朝鲜的一些武器在世界属先进行列,俄罗斯可以提出购买要求。但俄军事科学院研究员普罗瓦季洛夫表示,俄罗斯和朝鲜没有进行武器交易的谈判,绍伊古对朝鲜的访问是为了加强两国军工领域的合作。 Source 莫斯科又遭无人机袭击,距离上次袭击仅仅4天 澎湃新闻 7/28/2023 莫斯科市长索比亚宁7月28日表示,当日凌晨该市遭到无人机袭击,未造成人员伤亡。俄罗斯国防部随后表示,俄罗斯防空部队已挫败乌克兰对莫斯科的无人机袭击。 据塔斯社7月28日报道,莫斯科市长索比亚宁当日表示,一架“敌方无人机”于28日凌晨企图向莫斯科发起袭击。俄罗斯国防部随后向记者表示,俄防空部队已挫败乌克兰对莫斯科的袭击。此次袭击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无人机已被击落。 目前,乌克兰方面尚未就此做出回应。 今年以来,已发生多起针对莫斯科的无人机袭击,最近一次袭击发生在7月24日。24日凌晨,两架无人机被俄军利用电子战手段压制并坠毁,其中一架坠毁在共青团大街,另一架则击中了利哈乔夫大街的一处商业中心,导致建筑物窗户受损,袭击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另据法新社7月24日报道,乌克兰国防部消息人士透露,此次袭击是乌克兰军事情报单位展开的“特别行动”。 Source 乌军方:反攻失败或系“俄军电子战遥遥领先” 侨报网 7/25/2023 乌克兰空军发言人尤里·伊格纳特近日表示,俄罗斯军队在电子战方面存在优势。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5日报道,伊格纳特说:“(俄军)远远领先于我们。(他们)不需要用防空导弹或高射炮击落无人机。可以迫使它降落,用电子战器材拦截。” 伊格纳特认为,乌克兰应更早开发电子战设备。他认为,这可能是乌克兰空军反攻失败的原因之一。 此前,乌克兰地面部队指挥官奥列克桑德尔·西尔斯基说,俄军在火炮和人力方面比乌克兰武装部队有优势。此外,他认为,俄罗斯的重大优势在于其提供弹药的能力。此外,西尔斯基承认,乌克兰武装部队无法迅速取得反攻成果。他将这种情况归因于俄军密集的雷区和大量据点。 …

泽连斯基称俄袭击乌国家安全局,俄媒:袭击已致数十名军官死亡 环球网 7/29/2023 【环球网报道】据乌克兰“RBC.UA”新闻网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当地时间28日在社交平台Telegram上发文称,俄军当天对乌克兰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发动导弹袭击,该州一栋高层建筑和乌国家安全局一栋办公楼遭袭。 报道称,泽连斯基当天还在Telegram上发文称,对于上述袭击事件,他已与乌国家安全局、内务部、紧急情况部门以及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军事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人谢尔盖·雷萨科交谈,有关部门正在现场开展工作。泽连斯基还称,“我们将尽全力让俄罗斯因其侵略行为和针对我们民众的恐怖主义行为得到惩罚”。 另据俄罗斯《报纸报》网站29日报道,扎波罗热地区亲俄组织“我们与俄罗斯在一起”的负责人弗拉基米尔·罗戈夫在Telegram上发文称,俄军对乌国家安全局位于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地区的一栋办公楼实施打击,已造成大楼内数十名军官死亡。 截至目前,尚未看到俄罗斯官方对上述消息作出回应。 Source 俄国防部称拦截乌方导弹 残骸坠市区致十余人伤 中国新闻网 7/28/2023 俄罗斯国防部28日发表声明称,乌克兰方面使用改装为打击型的S-200防空导弹对俄罗斯罗斯托夫州塔甘罗格市的民用基础设施实施打击,但导弹被俄军防空系统拦截,其残骸坠入市区,导致十余人受伤。 声明说,当地时间28日下午,乌方使用改装为打击型的S-200防空导弹对罗斯托夫州塔甘罗格市的住房设施实施打击,但被俄军防空系统拦截,导弹残骸坠落在塔甘罗格市内。塔斯社报道称,被击落的导弹在塔甘罗格市艺术博物馆所在区域发生爆炸,但未引发火灾。 罗斯托夫州州长戈卢别夫在社交平台发文称,该事件造成15人轻度受伤,医务人员正开展救治工作。无人员在该事件中丧生。爆炸导致多栋建筑受损,其中包括塔甘罗格市中心的一家咖啡馆,塔甘罗格市艺术博物馆的墙面和屋顶被毁,博物馆所属车库及杂用房受损。此外,有一栋三层公寓楼的窗框和阳台受损。 当地应急部门出动60名救援人员和17台救援设备在事件现场开展工作。塔甘罗格市市长宣布在该市涉事区域实行紧急状态。 俄国防部稍后再度通报称,莫斯科时间17时15分许,乌军再次试图使用改装为打击型的S-200防空导弹实施袭击,俄军防空系统在罗斯托夫州亚速市附近成功拦截了这枚导弹,导弹残骸坠入无人区域。 Source 莫斯科又遭无人机袭击,距离上次袭击仅仅4天 澎湃新闻 7/28/2023 莫斯科市长索比亚宁7月28日表示,当日凌晨该市遭到无人机袭击,未造成人员伤亡。俄罗斯国防部随后表示,俄罗斯防空部队已挫败乌克兰对莫斯科的无人机袭击。 据塔斯社7月28日报道,莫斯科市长索比亚宁当日表示,一架“敌方无人机”于28日凌晨企图向莫斯科发起袭击。俄罗斯国防部随后向记者表示,俄防空部队已挫败乌克兰对莫斯科的袭击。此次袭击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无人机已被击落。 目前,乌克兰方面尚未就此做出回应。 今年以来,已发生多起针对莫斯科的无人机袭击,最近一次袭击发生在7月24日。24日凌晨,两架无人机被俄军利用电子战手段压制并坠毁,其中一架坠毁在共青团大街,另一架则击中了利哈乔夫大街的一处商业中心,导致建筑物窗户受损,袭击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另据法新社7月24日报道,乌克兰国防部消息人士透露,此次袭击是乌克兰军事情报单位展开的“特别行动”。 …

匈牙利总理: 乌克兰几乎丧失主权 命运由美国决定 天下事 7/29/2023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表示,乌克兰的生存和乌克兰军队的战斗力只能依赖西方的资金,乌克兰的主权已经丧失殆尽。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7月28日报道,欧尔班在科苏特(Kossuth)电台节目中称:“乌克兰的主权几乎已经丧失。因为一个没有财政收入的国家,不能为其公民提供就业机会,更不用说资助战争。” 欧尔班说,战争需要三样东西:钱、钱、钱,随着武器的发展,军费开支会更多。现在只有西方的金钱在维持乌克兰的生存,维持乌克兰军队的战斗力。 欧尔班强调,“问题在于美国总统如何决定,如何迎接2024年总统大选:是想继续卷入一场代理人战争,参与这场战争,在东欧花费无数个数十亿,还是想以停火与和平迎接选举。对此,我们不知道。我们无法施加影响,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这是美国的决定。” 匈牙利总理此前曾多次指出,只要美国愿意,乌克兰就能迎来和平。全世界都不明白美国为什么不愿意。 Source 美记者爆料:美国在两次克里米亚大桥袭击中起关键作用 中国新闻网 7/28/2023 综合外媒27日报道,美国资深记者、普利策奖得主西摩·赫什(Seymour Hersh)表示,拜登政府在克里米亚大桥两次袭击事件中起到“关键作用”,使用的是美国技术。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西摩·赫什指出,华盛顿在此次和此前的克里米亚大桥袭击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今日俄罗斯”报道称,一名美国官员告诉西摩·赫什,“当然是我们的技术。这架无人机是被远程操控的,半潜式的,就像鱼雷一样。” 这名美国官员所指的是2023年7月17日袭击克里米亚大桥的无人机。 报道指出,西摩·赫什没有具体指明他的消息来源。当被问及美国情报界是否考虑过俄罗斯就克里米亚大桥遭袭进行报复的可能性时,该消息来源回答说:“我们没有想那么远。” 据俄新社此前报道,俄国家反恐委员会称,克里米亚大桥2023年7月17日遭乌克兰无人水面艇袭击,造成大桥公路部分路面受损,2名成年人死亡、1名儿童受伤。 此外,2022年10月8日,一辆载重汽车在大桥上爆炸,导致与公路桥并行的铁路桥上一货运列车上的七个油罐被点燃,公路桥部分路段受损,事故共造成4人死亡。 2023年7月8日,乌国防部副部长安娜·马里亚尔承认,基辅当局对2022年秋季克里米亚大桥被炸一事负责。 Source 美官员称:乌克兰加快反攻步伐 …

俄国防部称拦截乌方导弹 残骸坠市区致十余人伤 中国新闻网 7/28/2023 俄罗斯国防部28日发表声明称,乌克兰方面使用改装为打击型的S-200防空导弹对俄罗斯罗斯托夫州塔甘罗格市的民用基础设施实施打击,但导弹被俄军防空系统拦截,其残骸坠入市区,导致十余人受伤。 声明说,当地时间28日下午,乌方使用改装为打击型的S-200防空导弹对罗斯托夫州塔甘罗格市的住房设施实施打击,但被俄军防空系统拦截,导弹残骸坠落在塔甘罗格市内。塔斯社报道称,被击落的导弹在塔甘罗格市艺术博物馆所在区域发生爆炸,但未引发火灾。 罗斯托夫州州长戈卢别夫在社交平台发文称,该事件造成15人轻度受伤,医务人员正开展救治工作。无人员在该事件中丧生。爆炸导致多栋建筑受损,其中包括塔甘罗格市中心的一家咖啡馆,塔甘罗格市艺术博物馆的墙面和屋顶被毁,博物馆所属车库及杂用房受损。此外,有一栋三层公寓楼的窗框和阳台受损。 当地应急部门出动60名救援人员和17台救援设备在事件现场开展工作。塔甘罗格市市长宣布在该市涉事区域实行紧急状态。 俄国防部稍后再度通报称,莫斯科时间17时15分许,乌军再次试图使用改装为打击型的S-200防空导弹实施袭击,俄军防空系统在罗斯托夫州亚速市附近成功拦截了这枚导弹,导弹残骸坠入无人区域。 Source 莫斯科又遭无人机袭击,距离上次袭击仅仅4天 澎湃新闻 7/28/2023 莫斯科市长索比亚宁7月28日表示,当日凌晨该市遭到无人机袭击,未造成人员伤亡。俄罗斯国防部随后表示,俄罗斯防空部队已挫败乌克兰对莫斯科的无人机袭击。 据塔斯社7月28日报道,莫斯科市长索比亚宁当日表示,一架“敌方无人机”于28日凌晨企图向莫斯科发起袭击。俄罗斯国防部随后向记者表示,俄防空部队已挫败乌克兰对莫斯科的袭击。此次袭击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无人机已被击落。 目前,乌克兰方面尚未就此做出回应。 今年以来,已发生多起针对莫斯科的无人机袭击,最近一次袭击发生在7月24日。24日凌晨,两架无人机被俄军利用电子战手段压制并坠毁,其中一架坠毁在共青团大街,另一架则击中了利哈乔夫大街的一处商业中心,导致建筑物窗户受损,袭击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另据法新社7月24日报道,乌克兰国防部消息人士透露,此次袭击是乌克兰军事情报单位展开的“特别行动”。 Source 乌军方:反攻失败或系“俄军电子战遥遥领先” 侨报网 7/25/2023 乌克兰空军发言人尤里·伊格纳特近日表示,俄罗斯军队在电子战方面存在优势。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5日报道,伊格纳特说:“(俄军)远远领先于我们。(他们)不需要用防空导弹或高射炮击落无人机。可以迫使它降落,用电子战器材拦截。” 伊格纳特认为,乌克兰应更早开发电子战设备。他认为,这可能是乌克兰空军反攻失败的原因之一。 此前,乌克兰地面部队指挥官奥列克桑德尔·西尔斯基说,俄军在火炮和人力方面比乌克兰武装部队有优势。此外,他认为,俄罗斯的重大优势在于其提供弹药的能力。此外,西尔斯基承认,乌克兰武装部队无法迅速取得反攻成果。他将这种情况归因于俄军密集的雷区和大量据点。 …
罕见!美国H-1B签证安排再次抽签 恐因大量假申请被拒绝 星岛日报 7/28/2023 公民及移民服务局(USCIS)宣布,将会就下个财年的H-1B签证举行第2轮抽签,有移民专家相信,当局可能拒绝了大量可疑个案,留下不少名额,因此才有新的安排。 综合USCIS官方公告及《印度时报》报道,当局在27日发表声明,表示稍后将再次以抽签方式,选出今年10月至明年9月可在美工作的专才,但范围仍会集中在早前收到的电子申请个案。 考虑到官方今年3月已举行首轮抽签,多名移民专家回应时表示,不排除有些企业为了争抢名额,串通某些机构重复申请,借此增加自己的成功几率,而移民局可能发现这类个案后,拒绝了大量“欺诈”申请,另行设法填补名额。 回顾以往,移民局在2021年7月也曾进行2轮抽签,但当年的理由在于企业提交的申请较少,到了2023年财年,当局只需1轮抽签便完成分配。 在不同国籍的专才中,来自印度的申请人是主要受惠对象,得到科技企业担保的人尤其具有优势,一般都能在第2轮抽签中选。 根据《H-1B特殊职业工作者特征》(2022)报告,印度申请人在2022财年拿下7.7万余个H-1B名额,占总数大约59%;中国申请人则获得大约1.9万个名额,在所有国家中排名第2。 移民专家认为,次轮抽签对已身在美国、特别是等待转换H-1B签证的学生来说特别有用,毕竟他们已完成学业,若要合法在美工作便需借助这类资格。 联邦政府每年为H-1B签证预留8.5万个名额,当中2万个会分配给在美高校取得高等学位的申请人,这种签证允许外国公民短期在美工作,但性质不属于移民签证。移民局曾表示,关注部分企业和申请人滥用H-1B计划的问题,因此会积极调查,并采取相应的打击措施。 Source 美送大礼 印度劳工持H-1B签证可在美境内申请延签 世界新闻网 6/23/2023 国务院即将宣布,持H-1B工作签证入境美国的少数印度劳工与其他国家劳工,今后将可在美国境内申请延签,不用出境办理。图为印度侨民22日聚集白宫南草坪欢迎印度总理莫迪到访。(路透) 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抵达美国展开国事访问,拜登政府送上大礼,让印度高技术印度劳工今后进出美国、在美居留都将变得更为便利。拜登总统希望让美国、印度这两个全球人口最多的民主国家更紧密结盟,提高面对中国的竞争力。 知情人士表示,国务院将宣布,持H-1B工作签证入境美国的少数印度劳工与其他国家劳工,今后将可在美国境内申请延签,不再像以前必须出境办理。这项试办计划未来几年可能扩大实施。 据统计,H-1B签证计划里人数最多的是印度公民,2022会计年度全美44万2000名H-1B签证劳工中,高达73%是印度人。 一名美国官员说,人力流动是重要资产,美国希望通过多面向管道达成目标,国务院非常努力寻找各种具有创意的改革方式。 彭博法律(Bloomberg Law)今年2月就披露了H-1B工作签证试办计划。国务院发言人说,试办计划将从少数案例开始,未来一、两年逐渐放宽名额。 …

华人老丈人给女婿买两套豪宅:离婚争千万家产 加国无忧 7/28/2023 51网昨天发了《孩子在加拿大结婚:华人父母会给多少钱?》一文,调查结果显示,只有5%的华人父母在子女结婚时不给钱,大多数都表示会给钱。今天就有一起这样的案例,一位有钱的老丈人和丈母娘在女儿结婚后出手就在温哥华给买了两套独立屋,价值近千万加币,同时还包了女婿留学的全部费用,还出资给女婿开公司。不料几年后女儿和女婿闹离婚。女婿认为老丈人给的房子都属于赠予,所以属夫妻婚后共同财产,他应该分一半,但法官却不是这样判的。 法庭文件显示,李女士和王先生于2003年7月11日在中国合肥结婚,于2019年在温哥华分居。两人有一个孩子,现年12岁。 女方父母是在中国经营房地产和典当业务的成功企业家。两人对女儿与王先生结婚非常满意,不仅资助王先生于2005年在新西兰完成了大学商科学习,还资助了王先生回到中国后的第一个商业项目——在线外语培训服务。不过该公司未能盈利,并在几年后倒闭。 在中国发展不顺利,李女士和王先生便决定从中国移民到加拿大。2009年3月,两人登陆并在温哥华定居。 由于李女士和王先生抵达加拿大时都没有工作,也没有其他独立的生活来源,李的父母为他们承担了个人开支。不仅汇款,还为两人支付信用所有开销。这样的经济支持一直持续到关系破裂为止。 王先生考取了地产经纪人执照,但除了替老丈人买卖房地产外,几乎没有其他业务。 2009年8月19日,老丈人出钱,王先生负责购买了位于温哥华一套价值179万的房屋,该房产的所有权仅登记在李女士的名下,用于夫妻居住,两人的孩子也于2010年在此出生。 2011年4月15日,用同样的方式,老丈人出钱购买了西温哥华第二套住宅,价值360万,但这套房的产权登记在李女士和王先生的名下。一家三口搬进了新家,原来的房屋出租。 2012年左右,老丈人决定将资金也投资于加拿大的一些商业地产。在王先生的协助下花了227万买了5个商业办公单位。将其中四套出租,一套作为王先生的办公室。随后于2015年以33万的价格购买了第六个单元。 2014年左右,老丈人和丈母娘也移民加拿大。之后老丈人又出资数百万由王先生帮助投资基金。 2018年2月15日,夫妻间关于孩子的抚养问题发生争吵,当时孩子才七岁。争吵后王先生离开家数月。后来在丈母娘调解下关系缓和。 之后王先生在未获老丈人同意的情况下出售投资物业,所得款项保留为个人使用。之后李女士和王先生再次发生争执,双方都怀疑对方不忠,两人再一次分居,并提起离婚诉讼。 针对财产分配问题,女方认为,夫妻俩的大部分财产,都是自己父母赠予的,所以他们离婚后,也应该归还父母。 而男方则说,这是夫妻俩的共同财产,父母赠予也是自愿的,因此他有资格分走一半的财产。 好在老丈人出资都有证据,法官在调查后发现,虽然房产确实是夫妻俩共有的,但是出资人均为女方的父母,所以男方无权享有。 至于两人名下账户内的存款,则是一人一半,而孩子由于双方共同约定抚养权归丈夫所有。关于抚养费女方主动提出每月支付1000加元,因为女方在中国有房租收入,每年在加拿大报税17,453加元,但丈夫指女方出租收入超过40万人民币,因此要求每月支付3306加元,但法官判女方需要每个月支付795加元的抚养费,同时规定未经孩子母亲同意或法院命令,王先生不得将孩子带离大温哥华。 与此同时,王先生还需要将之前私自转卖的房产资金返还给老丈人,以及归还他拿走的价值近40万加元的丈母娘的珠宝。 Source 富人掀出走潮 加州过去12个月纳税总额少3亿余 世界日报 7/27/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