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务院称五角大楼为“越境事件”与朝鲜当局接触

美国务院称五角大楼为“越境事件”与朝鲜当局接触 7/18/2023 美国国务院说,据了解,五角大楼已为美国二等兵特拉维斯·T·金擅闯朝鲜境内,与朝鲜当局进行了接触。 路透社报道,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米勒星期二(7月18日)说,美国与韩国政府的相关联系渠道“定期且持续保持接触”。 与此同时,驻韩美军发言人泰勒上校说,美国军方“正与朝鲜人民军接触,以合力解决这起事件”。 白宫发言人让-皮埃尔说,国防部、国务院和驻联合国的美国官员都在努力“查明更多信息并解决问题”。她说,首要关注的是确保这名美国士兵的安全,但“一切还处在初步阶段”。 朝鲜驻纽约联合国代表团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星期二早前确认,一名美国军人“恣意且未经授权”在朝韩非军事区越境进入朝鲜,这名军人相信已被朝鲜拘留。 据悉,2021年入伍的美国二等兵特拉维斯·T·金(Travis T. King)参加共同警备区(JSA)情况导览行程,却擅自从板门店韩方一侧越境进入朝鲜。 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数名美国官员告诉CBS新闻,特拉维斯·T·金因为纪律问题得被遣送回国,但他在仁川国际机场海关与护送人员告别后,并没有登上飞机。他不仅逃出了航站楼,还前往离机场约54公里的韩朝非军事区。 Source 朝鲜试射新型洲际弹道导弹 提升对美核打击能力 7/14/2023 朝鲜最新进行的远程导弹试射,增强了对美国本土实施打击的能力,让金正恩政府在和美国拜登政府的博弈中有更大筹码。 彭博社报道,朝鲜星期三(7月12日)试射了“火星炮-18”型新型洲际弹道导,飞行时间比朝鲜任何其他洲际弹道导弹都长,而且其设计似乎可以携带多个核武器有效载荷,这提高了弹头躲过拦截弹并命中目标的可能性。 据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兼职教授乔治·威廉·赫伯特(George William Herbert)的分析,朝鲜发布的视频似乎显示,这枚导弹具有在飞行中稳定自身的能力,这暗示它可能是设计来搭载多个弹头。 朝鲜在4月首次发射这种导弹时表示,打算将其携带多个弹头。赫伯特指出,本周的试验似乎暗示这种导弹具有多弹头分导再入飞行器(MIRV)。 他说:“第二次试射显然进展顺利,表明总体上设计是成功的,而不仅仅是一次性的好运气。” 朝鲜的国家电视台发布了试射的视频。不过,目前尚不清楚这种导弹是否可以战胜反导系统,以及弹头是否可以完成重返大气层并达到目标。 Source …

Russian School of Mathematics

奥斯汀确认一美军人“恣意且未经授权”越境进入朝鲜

奥斯汀确认一美军人“恣意且未经授权”越境进入朝鲜 7/18/2023 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确认,一名美国军人“恣意且未经授权”在朝韩非军事区越境进入朝鲜,这名军人相信已被朝鲜拘留。 路透社报道,这名美国军人是2021年入伍的二等兵特拉维斯·T·金(Travis T. King),参加共同警备区(JSA)情况导览行程,却擅自从板门店韩方一侧越境进入朝鲜。 奥斯汀在星期二(7月1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还在设法了解更多详情。我们相信他已被(朝鲜)拘留,因此我们正在密切监视和调查情况,并与他的亲人联系。” 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数名美国官员告诉CBS新闻,特拉维斯·T·金因为纪律问题被遣送回国。 美国官员说,特拉维斯·金被关押在韩国一处拘留设施一段时间,一周前刚获释,返回汉弗莱斯营(韩国的一个军事基地)办理退出现役手续。 特拉维斯·金原定返回美国,但他在仁川国际机场海关与护送人员告别后,并没有登上飞机。他不仅逃出了航站楼,还前往离机场约54公里的韩朝非军事区。 另一方面,朝鲜于星期三(18日)凌晨3时30分许到3时46分许(新加坡时间星期三凌晨2时30分许到2时46分许),向朝鲜半岛东部海域发射了两枚短程弹道导弹。 美国军方说,朝鲜最新的弹道导弹发射不会对美国人员及领土或美国盟友构成直接威胁。 Source 朝鲜试射新型洲际弹道导弹 提升对美核打击能力 7/14/2023 朝鲜最新进行的远程导弹试射,增强了对美国本土实施打击的能力,让金正恩政府在和美国拜登政府的博弈中有更大筹码。 彭博社报道,朝鲜星期三(7月12日)试射了“火星炮-18”型新型洲际弹道导,飞行时间比朝鲜任何其他洲际弹道导弹都长,而且其设计似乎可以携带多个核武器有效载荷,这提高了弹头躲过拦截弹并命中目标的可能性。 据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兼职教授乔治·威廉·赫伯特(George William Herbert)的分析,朝鲜发布的视频似乎显示,这枚导弹具有在飞行中稳定自身的能力,这暗示它可能是设计来搭载多个弹头。 朝鲜在4月首次发射这种导弹时表示,打算将其携带多个弹头。赫伯特指出,本周的试验似乎暗示这种导弹具有多弹头分导再入飞行器(MIRV)。 他说:“第二次试射显然进展顺利,表明总体上设计是成功的,而不仅仅是一次性的好运气。” 朝鲜的国家电视台发布了试射的视频。不过,目前尚不清楚这种导弹是否可以战胜反导系统,以及弹头是否可以完成重返大气层并达到目标。 Source …

“华裔科学家加速回流,美国还少了一代知华派”

“华裔科学家加速回流,美国还少了一代知华派” 来源: 观察者 7/18/2023 当地时间16日,据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官方推特报道,随着中美关系日益紧张,美国扩大对在美中国研究人员的额外审查,选择离开美国的华裔科学家在近十年左右激增,2010年有近一半人回到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在2018年特朗普政府时期发起臭名昭著的“中国行动计划”后,回流加速,引发美国内对人才流失的担忧。 《外交政策》还关注到,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转向英国、日本等国家寻求深造机会,与此同时前往中国的美国留学生也在“急剧”下降,最近一学年在华美国学生仅350人。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前主任丹尼尔·墨菲(Daniel Murphy)对此警告称,美国正在失去一代“知华派”,恐严重阻碍未来华盛顿对中国的了解和认知。 《外交政策》这篇报道首发布于13日。其表示随着地缘政治关系的恶化,美国大搞对中国研究人员的额外审查,中国政府加大人才引进项目的力度,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学家决定离开美国,不少人选择回流。 其援引著名国际科学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个月的报告内容称,从2010年到2021年,选择离开美国回到中国或其他地方的中国科学家人数正在稳步上升,从900人增长到2621人。尤其是2010年,这一群体中有近一半回到了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 报道指出,虽然这一数字只占在美华裔科学家的一小部分,但整体数据的快速增长,仍能反映出研究人员在眼下紧张的地缘政治气氛下,对美国学术环境日益增长并且涉及范围更广泛的担忧。 而在2018年至2021年期间,这些华裔科学家的回流速度加快。 另据《华尔街日报》援引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收集的数据,2021年,有1400多名中国科学家放弃了在美国学术单位或企业的工作,甚至不少人放弃了终身职位回国,这一人数比前一年增加了22%。 《外交政策》和多家美媒看法一致,其认为中国科研人员回流加速的原因就在于,2018年特朗普政府时期在学术界启动的“中国行动计划”(China Initiative)。 这项计划要求94个地区司法部门每年至少提出一至两起针对中国的诉讼,以防止中国“从美国窃取信息”。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亦以该计划为由凭空捏造“中国学术间谍”,大兴冤案。 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克里斯托弗·雷去年在国会作证时曾表示,该计划执行期间,涉及中国的案件多达2000起,平均每10小时就启动一个涉及中国的所谓“反间谍案件”。 大量华人华裔科学家、大学教授、企业高管等技术人才被当作犯罪嫌疑人调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报告称,至少有150名科学家被调查,有24人受到刑事指控,“还有更多科学家受到了秘密调查。” 《外交政策》表示,尽管拜登上台执政后宣布终止该计划,但“寒蝉效应”仍在,阴影始终笼罩着在美中国科学家们。 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调查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华裔科学家认为自己在美国不受欢迎,72%的人觉得自己作为学术研究人员“不安全”,约70%的人对美国政府调查华裔研究人员“担惊受怕”,61%的受访者承认曾考虑在美国以外寻求机会。报告对此称,“在美国的华裔科学家们普遍感到恐惧和焦虑”。 这一情况也让专家发出警告称,若形势继续恶化,从长远来看,持续的人才流失可能将对美国的科研工作造成重大打击。 “这绝对会是毁灭性的打击。”美国智库卡托研究所移民研究副主任大卫·比尔(David Bier)指出,“美国在先进技术领域所依赖的研究人员很多都来自中国,继续这样下去肯定会对美国公司和美国研究的未来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外交政策》还注意到,同样受到中美关系影响的还有留学生群体,前往中国的美国留学生也出现了急剧下降的情况。“在美国有30万中国留学生,而最近一个学年,只有350名美国人在中国学习。” 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前主任丹尼尔·墨菲(Daniel Murphy)对此警告称,美国正在失去一代“知华派”,恐严重阻碍未来华盛顿对中国的了解和认知,“我担心美国在处理这个问题时过分关注学术关系的风险,而没有充分考虑其利益。我认为我们在很多领域都看到了这一点,而且是两党都看到了这一点。” 美国在华留学生的数据最早来自于美驻华大使伯恩斯,当时他敦促恢复中美对话,称“这一数据不明智也不健康”,认为应该有更多的美国年轻人学习中国的语言、文化和历史,这样才能在日后任职于政府部门时对中国有更好的认识,正如他被任命为驻华大使后便给自己定下了学习中文的目标。 …

Russian School of Mathematics

季辛吉:美中都承担不起敌对的代价 应加强沟通

季辛吉:美中都承担不起敌对的代价 应加强沟通 来源: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18日电)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李尚福今天在北京会见前美国国务卿季辛吉。李尚福声称,美方一些人未与中方相向而行,致使中美关係徘徊在建交以来的低谷;季辛吉则说,美中任何一方都承担不起把对方作为对手的代价。   根据中国国防部官网公布内容,李尚福向季辛吉(Henry Kissinger)宣称,中国所走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世界之福,不是世界之祸」,美方应有「正确的战略判断」。新兴国家与已开发国家和平相处、融合发展,世界未来才会更美好。   李尚福声称,「美方一些人未同中方相向而行」,致使中美关係徘徊在建交以来的低谷,两国「相互依存的现实被漠视,合作共赢的历史被曲解,友好沟通的氛围被破坏」。   他又说,中方始终致力于构建「稳定、可预期、建设性」的中美关係,希望美方与中方一道落实好两国元首共识,共同推动两国、两军关係健康稳定发展。   根据公布内容,季辛吉说,他这次访中是「作为中国的朋友」而来。当今世界挑战与机遇并存,美中双方应消除误解、和平共存、避免对抗。   季辛吉又说,历史和实践不断证明,美中任何一方都承担不起把对方作为对手的代价。如果两国发生战争,不会给两国人民带来任何有意义的结果。认识和处理好美中关係,特别是扭转当前困难局面,需要宽广的思维和历史哲学的思辨,需要双方拿出智慧,通力合作、共同发展。   他表示,美中两国军队应该加强沟通,尽全力为两国关係发展创造积极成果,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Source 李尚福会见基辛格:美方对中国发展道路应持有正确战略判断 7/18/2023 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李尚福在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时强调,中国所走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世界之福,不是世界之祸,美方应有正确的战略判断。 据中国国防部官网发布的新闻稿,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李尚福星期二(7月18日)在北京会见到访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 李尚福说,当今世界变乱交织,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各国人民都希望中美两国肩负大国责任,发挥引领作用,共同维护世界繁荣稳定。 他强调,中国所走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世界之福,不是世界之祸,美方应有正确的战略判断。新兴国家与发达国家和平相处、融合发展,我们的世界未来才会更美好。 李尚福说,美方一些人未同中方相向而行,致使中美关系徘徊在建交以来的低谷,两国相互依存的现实被漠视,合作共赢的历史被曲解,友好沟通的氛围被破坏。中方始终致力于构建稳定、可预期、建设性的中美关系,希望美方与中方一道落实好两国元首共识,共同推动两国两军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另据路透社和彭博社报道,在美国国务卿布林肯6月18日访华之后,美国财政部长耶伦也在本月初访问中国,目前美国气候问题特使克里正在北京进行访问。这些美国官员访华,希望缓和美中的紧张关系。 李尚福与基辛格会面之际,中美军事高层对话尚未恢复,东亚地区军事部署也逐步升温。 根据中国国防部的新闻稿,基辛格说,当今世界挑战与机遇并存,美中双方应消除误解、和平共存、避免对抗。历史和实践不断证明,美中任何一方都承担不起把对方作为对手的代价。 他指出,如果两国发生战争,不会给两国人民带来任何有意义的结果。认识和处理好美中关系,特别是扭转当前困难局面,需要宽广的思维和历史哲学的思辨,需要双方拿出智慧,通力合作、共同发展,两军应该加强沟通,尽全力为两国关系发展创造积极成果,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这是现年100岁的基辛格四年来首次到访北京。他曾在2019年11月访问北京,当时在人民大会堂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面。 据新华社报道,习近平当时赞赏基辛格多年来为促进中美两个伟大国家关系发展投入的真挚感情和作出的积极努力,表示基辛格所作的重要贡献将载入史册。希望基辛格健康长寿,继续做中美关系的促进者和贡献者。 …

美军人越界闯进朝鲜 目击者:他大笑三声后离开

美军人越界闯进朝鲜 目击者:他大笑三声后离开 来源:世界新闻网 7/18/2023   韩联社稍早报道,联合国军司令部(United Nations Command)称一位美国公民未经授权越过了分隔两韩的军事分界线(MDL)进入朝鲜。美国官员向CBS新闻表示,一名美国军人越境进入朝鲜,据信已被朝鲜军方居留。   据韩国东亚日报引述韩国军方消息报道,此人是美国陆军二等兵崔维斯.金(Travis King)。该位美国官员表示,涉案士兵正因纪律问题被护送回美国,却在通过机场安检后,不知何故返回,并且成功参加了南朝鲜边境之旅。   一位声称目击了该起事件、且为同旅行团成员的人士告诉CBS新闻,他们刚参观了共同警备区域(JSA)的其中一栋建筑,“这个男子发出了大声的『哈哈哈』(ha ha ha),然后就跑进了一些建筑之间”。   目击者说,活动主办单位与同团的其他人并未立即对男子的行为做出反应,“我一开始认为这是一个烂笑话,但当他没回来的时候,我意识到这不是个笑话,然后每个人都做出了反应,事情就变得疯狂了”。   根据目击者的说法,男子跑掉的地方看不到朝鲜士兵,而且他们被告知,自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朝鲜尝试完全对外界封锁国境时,就没有见到朝鲜的士兵了。目击者表示,男子跑过边境后,旅行团就被匆匆带回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让每个人都给出证词,随后被带回他们的巴士。   目击者说,“我告诉你这些是因为这件事其实对我打击很大,那是搭巴士回去的路上,我们到了其中一个检查哨所…有人说,我们是43人进去,42人回来”。 Source 金与正:美国加强威慑 无法实现朝鲜无核化 7/17/2023 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的胞妹金与正说,美国与盟国加强对朝威慑力度将无法实现朝鲜无核化,反而会适得其反。 韩联社报道,金与正星期一(7月17日)说,美国应该清楚认识到,越是加强延伸威慑体制、扩张军事同盟体制,就会离所希望的谈判桌越远。她指出,即使朝美成功开展对话,华府能摆在谈判桌上的筹码,也不过是要求朝鲜遵守“完全、可验证、不可逆的无核化”(CVID)。 她强调,事到如今,无核化这个词已经成为过去式,并奉劝美国不要妄想通过暂停联演和出动战略武器、放宽可逆的对朝制裁等方式阻止朝鲜前进的脚步,以实现朝鲜不可逆转的武装解除。 针对美方提出的“暂停联演和停止出动韩美战略武器”方案。她表面,这只是美方“为了争取时间的肤浅手段”,称即使美军使用“撤离”这些战略欺骗,朝方也很清楚驻扎在海外的美军武力将在半个月内卷土重来。 分析指出,金与正的言论意在推卸关闭对话窗口的责任,并暗示韩美若想对话只撤退驻韩美军还不够,而且即便是撤退美军,无核化也无法成为讨论议题。 …

消息:美国士兵越境被朝鲜拘留

消息:美国士兵越境被朝鲜拘留 7/18/2023 两名美国官员透露,一名美国士兵越过了朝韩边境进入朝鲜。 路透社星期二(7月18日)引述其中一名官员说,这名士兵相信被朝鲜关押。两名官员没有立即提供更多信息。 联合国盟军指挥部(UN Command)星期二较早前说,一名美国公民在越过边界后相信在朝鲜被拘留,但没有透露此人的身份。 这名美国国民当时正在参观联合安全区,这是分隔朝韩两国非军事区内的边境村庄,双方士兵都在那里站岗。韩国媒体《东亚日报》引述韩国军方的消息称,此人名叫特拉维斯·金(Travis King),是一名美军二等兵。 联合国盟军指挥部发推文说:“一名正在参加联合安全区之旅的美国国民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越过军事分界线,进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我们相信他目前正被朝鲜关押,并正与(朝鲜)人民军合作解决这一事件。” 驻韩美军(USFK)和联合国军司令部发言人泰勒(Isaac Taylor)上校拒绝证实此人是美军士兵还是USFK成员。“我们仍在对此事以及所发生的一切进行研究。” Source 金与正:美国加强威慑 无法实现朝鲜无核化 7/17/2023 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的胞妹金与正说,美国与盟国加强对朝威慑力度将无法实现朝鲜无核化,反而会适得其反。 韩联社报道,金与正星期一(7月17日)说,美国应该清楚认识到,越是加强延伸威慑体制、扩张军事同盟体制,就会离所希望的谈判桌越远。她指出,即使朝美成功开展对话,华府能摆在谈判桌上的筹码,也不过是要求朝鲜遵守“完全、可验证、不可逆的无核化”(CVID)。 她强调,事到如今,无核化这个词已经成为过去式,并奉劝美国不要妄想通过暂停联演和出动战略武器、放宽可逆的对朝制裁等方式阻止朝鲜前进的脚步,以实现朝鲜不可逆转的武装解除。 针对美方提出的“暂停联演和停止出动韩美战略武器”方案。她表面,这只是美方“为了争取时间的肤浅手段”,称即使美军使用“撤离”这些战略欺骗,朝方也很清楚驻扎在海外的美军武力将在半个月内卷土重来。 分析指出,金与正的言论意在推卸关闭对话窗口的责任,并暗示韩美若想对话只撤退驻韩美军还不够,而且即便是撤退美军,无核化也无法成为讨论议题。 Source 金与正:若美国不放弃敌对政策 将面对朝鲜核威慑 7/14/2023 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的妹妹金与正警告,除非美国放弃她所说的针对平壤的“敌对政策”,否则,朝鲜将采取强大的“核威慑”来对付它。 …

RSM

俄国防部: 俄军对敖德萨, 尼古拉耶夫进行报复打击

俄国防部: 俄军对敖德萨, 尼古拉耶夫进行报复打击 来源:环球网 7/18/2023   据法新社等媒体18日消息,俄罗斯国防部当天发表声明,称俄军对乌克兰两港口城市敖德萨和尼古拉耶夫进行了“大规模报复性打击”。俄方认为,被打击设施参与了此前乌军袭击克里米亚大桥行动。   “在夜间,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使用高精度海基武器,对那些准备利用无人艇对俄罗斯进行恐怖主义行动的设施进行了集体报复,”俄国防部称。   此外,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8日消息,俄国防部表示,过去一晚乌方试图使用28架无人机对克里米亚进行恐怖袭击,但被俄方挫败。报道称,为报复基辅最近的恐怖袭击,俄军还空袭摧毁了敖德萨和尼古拉耶夫地区的燃料储存设施,这些设施总量约7万吨、为乌军提供燃料。对此,俄国防部表示,所有目标都命中,并在打击后发生了爆炸和火灾。   据乌克兰“RBC.UA”新闻网稍早前报道,在敖德萨就俄军使用无人机袭击乌境内目标发布防空警报的背景下,敖德萨地区17日晚至18日凌晨传出爆炸声。17日当天,克里米亚大桥遭到袭击,造成2人死亡、1名未成年人受伤。同日晚些时候,俄总统普京下令对克里米亚大桥遭袭击一事展开具体调查。普京表示,所发生的事件是基辅政权的又一次恐怖主义行为,是毫无意义的犯罪,克里米亚大桥已经很长时间未用于军事运输。俄罗斯会做出回应,国防部正在准备相关提议。 Source 普京会见普里戈任意味着什么?俄媒:瓦格纳或剑指乌北部 红星新闻 7/11/2023 当地时间7月10日,克林姆林宫官方证实,俄总统普京6月29日在克里姆林宫会见了瓦格纳创始人普里戈任及团队高层的消息,引发一片哗然。 俄媒称,普京会见普里戈任,再加上俄政府终止对“叛乱”进行刑事立案调查可以证明,普京没有计划摧毁瓦格纳,这一军事组织将继续以某种形式为国家效力。 俄媒10日援引瓦格纳内部的说法称:“8月5日,瓦格纳兵团将能够开始执行完全战备状态下的战斗任务。”俄军事专家、退役上校马特维丘克称,西北方向,即乌克兰的切尔尼戈夫和哈尔科夫地区,可能成为转移到白俄罗斯的瓦格纳军事人员的新任务。与此同时,乌克兰似乎也早已开始为北部前线的“战火爆发”做准备。 克宫突然公布消息 俄媒分析:背后或有更深层意味 10日,俄总统发言人佩斯科夫证实,在瓦格纳叛乱事件后第5天,即6月29日,普京就与普里戈任见了面,会谈持续了整整三个小时。参加会议的共有35人,包括瓦格纳的所有指挥官和“经理”。 佩斯科夫说,在会谈中,普京评估了瓦格纳兵团在对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和6月24日兵变中前线的行动。此外,普京“听取了指挥官对兵变事件的解释,并提供了进一步的就业和战斗部署选择。”瓦格纳指挥官们也表示,他们准备“继续为祖国而战”。 据悉,这一消息最先被一家法国媒体曝光,随后多家西方媒体跟进。报道援引西方情报部门的匿名消息称,普里戈任在离开俄罗斯后不久便回到莫斯科,并前往克里姆林宫见了普京。随后,7月1日,普里戈任与瓦格纳的主要指挥官们一起被召集到克里姆林宫。除了普京之外,他还会见了俄罗斯国民警卫队负责人维克托·佐洛托夫和俄罗斯对外情报局局长谢尔盖·纳雷什金。 消息人士称,根据会议结果,普里戈任将保留其在俄罗斯的部分业务,但他在政治领域和媒体领域的存在将大大减少。 俄媒在分析中指出,俄罗斯选在这场会面10天后公布这一重磅消息,背后或有更深层意味。 上周末,即俄乌冲突500天之际,乌总统泽连斯基宣布在访问土耳其期间接回了5名被俄军俘虏的“亚速营”指挥官。随后,克里姆林宫方面表示,没有人就此事通知俄罗斯,乌克兰和土耳其明显违反了此前达成的协定。而这5名“亚速营”前指挥官在高调返回乌克兰后宣布,他们将重返前线。 在此之际,克里姆林宫突然证实普京和普里戈任进行了面对面的会谈,这无疑又给围绕普里戈任和瓦格纳的动向增加了新的变数。同时,这样的消息对乌克兰而言“肯定不会是什么好事”。 …

Russian School of Mathematics

李尚福会见基辛格:美方对中国发展道路应持有正确战略判断

李尚福会见基辛格:美方对中国发展道路应持有正确战略判断 7/18/2023 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李尚福在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时强调,中国所走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世界之福,不是世界之祸,美方应有正确的战略判断。 据中国国防部官网发布的新闻稿,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李尚福星期二(7月18日)在北京会见到访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 李尚福说,当今世界变乱交织,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各国人民都希望中美两国肩负大国责任,发挥引领作用,共同维护世界繁荣稳定。 他强调,中国所走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世界之福,不是世界之祸,美方应有正确的战略判断。新兴国家与发达国家和平相处、融合发展,我们的世界未来才会更美好。 李尚福说,美方一些人未同中方相向而行,致使中美关系徘徊在建交以来的低谷,两国相互依存的现实被漠视,合作共赢的历史被曲解,友好沟通的氛围被破坏。中方始终致力于构建稳定、可预期、建设性的中美关系,希望美方与中方一道落实好两国元首共识,共同推动两国两军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另据路透社和彭博社报道,在美国国务卿布林肯6月18日访华之后,美国财政部长耶伦也在本月初访问中国,目前美国气候问题特使克里正在北京进行访问。这些美国官员访华,希望缓和美中的紧张关系。 李尚福与基辛格会面之际,中美军事高层对话尚未恢复,东亚地区军事部署也逐步升温。 根据中国国防部的新闻稿,基辛格说,当今世界挑战与机遇并存,美中双方应消除误解、和平共存、避免对抗。历史和实践不断证明,美中任何一方都承担不起把对方作为对手的代价。 他指出,如果两国发生战争,不会给两国人民带来任何有意义的结果。认识和处理好美中关系,特别是扭转当前困难局面,需要宽广的思维和历史哲学的思辨,需要双方拿出智慧,通力合作、共同发展,两军应该加强沟通,尽全力为两国关系发展创造积极成果,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这是现年100岁的基辛格四年来首次到访北京。他曾在2019年11月访问北京,当时在人民大会堂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面。 据新华社报道,习近平当时赞赏基辛格多年来为促进中美两个伟大国家关系发展投入的真挚感情和作出的积极努力,表示基辛格所作的重要贡献将载入史册。希望基辛格健康长寿,继续做中美关系的促进者和贡献者。 基辛格在美国前总统尼逊主政时期的国务卿,为中美1970年代外交关系正常化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Source 普京:俄罗斯有足够的集束弹药予以反击 7/16/2023 俄罗斯总统普京警告,如果乌克兰使用集束弹药对付俄军,莫斯科将动用“充足的集束弹药”予以反击。 法新社报道,普京接受国家电视台采访时说:“俄罗斯已储备了充足的集束弹药,这些有争议的武器可散布多达数百枚小型爆炸物,而爆炸物可潜藏在地底。” 在星期天(16日)发表的采访中,普京警告称,如果敌方使用集束弹药对付俄方,莫斯科将保留采取反击行动的权利。他补充说,俄罗斯尚未使用这些武器,尽管“在某些时候曾出现弹药短缺”。 美国日前宣布向乌克兰提供新军事援助配套,其中包括集束炸弹。此消息一出,立即引发俄罗斯的强烈反应,并警告若俄方遭集束炸弹袭击,莫斯科也将使用类似武器。美国法律划归为违禁类别的大杀伤力集束弹药。 人权观察组织和乌克兰军队则指责俄军已在战场上使用集束弹药。 许多签署了2008年《奥斯陆公约》的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都禁止使用集束弹药,而俄罗斯、美国和乌克兰都不是这一公约的缔约国。 人道主义组织强烈谴责美国向乌克兰供应集束弹药的决定。 集束弹药比普通弹药杀伤力更强,造成平民伤亡可能性更大。美军曾在越南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中使用集束弹药,造成大量民用设施损毁、众多平民死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