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向乌克兰提供集束炸弹 俄称为“急切之举”

美国向乌克兰提供集束炸弹 俄称为“急切之举” 7/08/2023 俄罗斯指美国决定向乌克兰提供集束炸弹是一种“急切之举”,不会对莫斯科在基辅的行动产生影响。 据法新社报道,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星期六(7月8日)发声明说:“这是一种急切之举,在乌克兰大肆反攻失败的背景下显示出软弱。” 扎哈罗娃说:“华盛顿和基辅在没有考虑严重后果的情况下押注的最新’奇迹武器‘,将不会对特别军事行动产生影响。”她称,美国这项决定凸显了“激进的反俄行动”,“旨在尽可能延长乌克兰冲突”。 扎哈罗娃还说,乌克兰称将负责任地使用集束炸弹的承诺“毫无价值”。俄罗斯本身在乌克兰使用集束炸弹,但这款炸弹在世界多地被禁止使用。 美国总统拜登较早前承认,向乌克兰提供能够覆盖几个足球场的数百枚多发小型炸药武器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Source 拜登:为乌提供集束炸弹是艰难决定 基辅承诺谨慎使用 7/08/2023 美国宣布向乌克兰提供被100多个国家禁止使用的集束炸弹。 美国总统拜登说,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但他相信基辅需要这种弹药,这样俄罗斯才无法抵挡乌克兰的反攻行动。 路透社报道,美国星期五(7月7日)宣布,为乌克兰提供8亿美元(约10亿8000万新元)的新军事援助配套,其中包括集束缚炸弹。 自2022年2月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至今,美国为乌克兰提供的军援总额已超过400亿美元。 拜登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访问时,指俄军“正在试图穿过战壕,阻止坦克行驶。这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 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说:“乌克兰已向我们提供书面保证,他们承诺将会非常谨慎的使用这些弹药”,以尽量降低平民面临的风险。 五角大楼一名官员告诉记者,供应集束炸弹的时间表将与乌军的反攻行动配合。 另据塔斯社报道,俄罗斯驻美国大使安东诺夫批评美国的决定说:“华盛顿向基辅转移致命武器的态度,明显非常残忍和冷漠。” “现在,拜美国所赐,未来许多年,无辜的平民将面临被炸死的风险。” 全球有120多个国家禁止使用集束炸弹,但美国、乌克兰和俄罗斯都没有签署相关协议。 集束炸弹会释放大量较小的炸弹,可以在大范围攻击多个目标,杀伤力强。未爆炸的小炸弹往往会在冲突结束多年后,仍然对平民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Source 报道:普里戈任返俄收回100亿卢布和被扣武器 …

本科毕业生一作发Nature,独立完成9成工作量

本科毕业生一作发Nature,独立完成9成工作量 科学网 7/08/2023 毕恺峰是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2016级本科生,他于2020年毕业后加入华为,成为一名工程师。3年后,他作为第一作者,在Nature杂志发表论文。 该论文通讯作者、华为云人工智能首席科学家田奇向《中国科学报》证实:数据显示,这是近年来中国科技公司首篇作为唯一署名单位的Nature正刊论文。 这篇论文发表于7月6日,介绍了华为云盘古大模型研发团队研究成果——《三维神经网络用于精准中期全球天气预报》,报告了业内“首个在中长期气象预报上精度超过传统数值预报方法的AI模型”。 《中国科学报》进一步了解得知,毕恺峰加入华为云后,曾“半年内连升两级”,目前已是主任工程师。论文主要完成人、华为云高级研究员谢凌曦透露:“这篇文章90%以上的工作量是一作毕恺峰同学完成的”。 3位来自气象领域的专家审稿人对该成果均给出高度评价。其中一位审稿人称赞:“华为云盘古气象大模型让人们重新审视气象预报模型的未来,模型的开放将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谢凌曦介绍称,盘古气象预训练模型已于2023年3月公开。 “我们公开了论文中使用的1小时、3小时、6小时、24小时模型,这些模型的运行速度很快,即使在CPU上单步迭代所需时间不超过1分钟。这意味着每个研究者都可以在个人电脑上,花几分钟就能完成未来7天的高分辨率全球天气预报。”谢凌曦说。 缺数据?小伙从欧洲气象局下载超200TB 盘古气象大模型的研究,始于2021年。 这年也正是毕恺峰选定AI气象预报并开始准备的时间。此前一则关于清华“钱班”教育方法的文章披露,毕恺峰曾一度因未能找到感兴趣的方向,而“处于迷茫状态”。但自从进入华为后,他的“热情被问题点燃”,并在实习期间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而被华为录取,“半年升了两级”。 2020年底,毕恺峰开始涉足AI科学计算领域。在做了许多科学计算课题的调研后,2021年下半年他选定了AI气象预报。 人们日常看到的每日天气预报、极端灾害预警、气候变化预测等均属于“数值天气预报”,它比较依赖高性能计算和复杂的物理模型,因此瓶颈问题也比较突出。田奇告诉《中国科学报》,传统数值方法预报一次28公里×28公里的水平精度的、未来10天的全球天气,需要在3000台服务器的超级计算机集群上计算4-5小时。而如果想得到更高精度、更小范围的预测,算力需求和计算时间都将成几何级数增加。 但AI天气预报也存在问题。比如,在数值方法应用最广泛的中长期预报中,现有的AI预报方法精度有显著差距,并受到“可解释性欠缺”“极端天气预测不准”等问题的制约。 田奇研究团队认为,造成这一问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原有的AI气象预报模型都是基于2D神经网络,难以很好地处理不均匀的3D气象数据;二是AI方法缺少数学物理机理约束,因此在迭代的过程中会不断积累迭代误差。 为此,研究团队提出了适应地球坐标系统的三维神经网络(3D Earth-Specific Transformer)来处理复杂的不均匀3D气象数据,并使用层次化时域聚合策略来减少预报迭代次数,从而减少迭代误差。 3D-EST方法在理论上可以解决很大问题,但很快,“缺少实际气象数据”又成为新的掣肘——空有理论,无法进行模型训练,也无法对比预测结果并不断优化模型。 到底是年轻人。毕恺峰不辞辛苦,他花费了大半年的时间,从欧洲气象中心下载了超过200TB的再分析数据,并且利用早期的10年数据,逐步搭建起AI气象预报的训练框架。有了一定的调参经验后,2022年中,他开始在40年数据上做实验。 “我们使用了全球40年的天气数据,用200张GPU卡进行预训练,大概训练了2个月左右的时间,训练出了参数量达到亿级的盘古气象大模型。”田奇对《中国科学报》说。 谢凌曦透露,期间,为了支撑这些模型的训练,团队成员甚至中止了正在运行的程序,让出GPU资源,以确保实验顺利完成。 结果出乎预料地喜人。盘古气象大模型对1小时-7天预测精度,均高于传统数值方法(对比欧洲气象中心的IFS系统),同时盘古气象大模型在一张V100显卡上,只需要1.4秒就能完成24小时的全球气象预报,包括位势、湿度、风速、温度、海平面气压等数值。相比传统数值方法,预测速度提升10000倍。 …

Russian School of Mathematics

俄军宣布缴获几乎完整的英国“风暴之影”导弹并成功转移

俄军宣布缴获几乎完整的英国“风暴之影”导弹并成功转移 凤凰网 7/08/2023 据俄新社莫斯科7月6日报道,“沙皇之狼”军事技术中心负责人德米特里·罗戈津对俄新社记者说,俄罗斯军队从前线截获了几乎完整的英国“风暴之影”巡航导弹。 罗戈津说:“导弹只有小部分损毁——它是平铺着落地的。我们的技术专家直接在战场上把它分解成几个部分,爆炸填充物是一部分,控制单元是一部分,弹翼折叠起来,以便运输。” 罗戈津说,“风暴之影”导弹中使用的电子部件质量很高,承受住了坠落时的冲击。为了运走这一战利品,俄军花了两天时间。 “导弹中有GPS装置,能引来敌人的追踪。尽管我们屏蔽了它,但我们的战士还是几乎不眠不休,一直在转移,甚至发生了战斗——敌人的一个侦察破坏小组试图拦截导弹运输车和护送车辆。”罗戈津说。 报道称,导弹已被移交给相关专家去研究其结构和内部装置。罗戈津表示,这将帮助俄罗斯国防工业找到打击“风暴之影”的最佳方法。 罗戈津说,以后俄防空系统将击落“风暴之影”,它将逐渐失去威胁。 “风暴之影”巡航导弹由英国和法国联合研发,其不同型号的射程在250公里到560公里之间。 英国于今年5月11日宣布向乌克兰提供该型号导弹。之后不久乌军开始频繁用它攻击俄军后方和民用设施。 另据美国“驾驶”网站报道,网上流传的图像显示了这枚“风暴之影”导弹落在田野中,要么是出于机械故障,要么是被敌方火力击落。导弹后部几乎完好无损。它的BROACH穿透串联弹头和其他部件散落在附近。 “风暴之影”落入俄罗斯手中的技术风险是众所周知的,这无疑是英国决定是否向乌克兰提供它们的重要考量因素。 “风暴之影”被用来打击俄罗斯控制的、戒备森严的后方高价值目标。由于敌人的火力和自身故障而损失一些导弹是肯定会发生的。 报道称,尽管如此,一枚基本上完好的导弹落入敌手并不是一个受欢迎的事态发展。“风暴之影”具有一些隐形特征,可以减少它在敌方防空系统中显示的信号特征,尤其是从正面。其所使用的材料以及设计概念将引起人们的兴趣,包括它的弹头设计。它的发动机也可能具有情报价值。但它的电子设备,主要是瞄准系统,将是最受关注的。 “风暴阴影”使用GPS/INS和地形匹配来导航,但它的飞行最后阶段依靠高分辨率成像红外导引头,具有自动目标识别能力。这一系统是自主的,无需人的参与,而且极其精确。这也有助于避免命中错误的目标。 报道称,如果这种传感器以及相关电子器件和软件,在未被摧毁的状态下被缴获,敌方就可以用它们更好地掌握这种导弹的性能和瞄准过程,并找到其中的弱点。它们还可以用来改进俄罗斯的系统,而俄罗斯在这些方面已经落后。 Source 报道:普里戈任返俄收回100亿卢布和被扣武器 7/06/2023 多家媒体援引一家俄罗斯媒体的消息曝出,俄罗斯雇佣兵组织“瓦格纳”集团创始人普里戈任应邀返回俄罗斯,取走此前俄方没收的武器,其中包括一支俄国防部长绍伊古送给他的手枪。但这一消息尚未得到俄官方证实。 中国通讯社报道,据圣彼得堡新闻网站“Fontanka.ru”爆料,星期二(7月4日)晚上有人看到普里戈任乘坐的宝马7系轿车抵达俄联邦安全局在圣彼得堡的办公室,他的安保人员乘坐另一辆车陪同。 报道说,此前,俄罗斯安全部门已邀请普里戈任取回他的枪支,这些枪支是在6月24日对他位于圣彼得堡郊区的豪宅进行搜查时没收的。 《纽约邮报》尤其提到,普里戈任还取回一把刻有他名字的格洛克手枪,这是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在“瓦格纳事件”发生前送给他的礼物。 报道说,目前还不清楚普里戈任是否会立即回到白罗斯。 …

拜登:为乌提供集束炸弹是艰难决定 基辅承诺谨慎使用

拜登:为乌提供集束炸弹是艰难决定 基辅承诺谨慎使用 7/08/2023 美国宣布向乌克兰提供被100多个国家禁止使用的集束炸弹。 美国总统拜登说,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但他相信基辅需要这种弹药,这样俄罗斯才无法抵挡乌克兰的反攻行动。 路透社报道,美国星期五(7月7日)宣布,为乌克兰提供8亿美元(约10亿8000万新元)的新军事援助配套,其中包括集束缚炸弹。 自2022年2月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至今,美国为乌克兰提供的军援总额已超过400亿美元。 拜登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访问时,指俄军“正在试图穿过战壕,阻止坦克行驶。这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 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说:“乌克兰已向我们提供书面保证,他们承诺将会非常谨慎的使用这些弹药”,以尽量降低平民面临的风险。 五角大楼一名官员告诉记者,供应集束炸弹的时间表将与乌军的反攻行动配合。 另据塔斯社报道,俄罗斯驻美国大使安东诺夫批评美国的决定说:“华盛顿向基辅转移致命武器的态度,明显非常残忍和冷漠。” “现在,拜美国所赐,未来许多年,无辜的平民将面临被炸死的风险。” 全球有120多个国家禁止使用集束炸弹,但美国、乌克兰和俄罗斯都没有签署相关协议。 集束炸弹会释放大量较小的炸弹,可以在大范围攻击多个目标,杀伤力强。未爆炸的小炸弹往往会在冲突结束多年后,仍然对平民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Source 报道:普里戈任返俄收回100亿卢布和被扣武器 7/06/2023 多家媒体援引一家俄罗斯媒体的消息曝出,俄罗斯雇佣兵组织“瓦格纳”集团创始人普里戈任应邀返回俄罗斯,取走此前俄方没收的武器,其中包括一支俄国防部长绍伊古送给他的手枪。但这一消息尚未得到俄官方证实。 中国通讯社报道,据圣彼得堡新闻网站“Fontanka.ru”爆料,星期二(7月4日)晚上有人看到普里戈任乘坐的宝马7系轿车抵达俄联邦安全局在圣彼得堡的办公室,他的安保人员乘坐另一辆车陪同。 报道说,此前,俄罗斯安全部门已邀请普里戈任取回他的枪支,这些枪支是在6月24日对他位于圣彼得堡郊区的豪宅进行搜查时没收的。 《纽约邮报》尤其提到,普里戈任还取回一把刻有他名字的格洛克手枪,这是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在“瓦格纳事件”发生前送给他的礼物。 报道说,目前还不清楚普里戈任是否会立即回到白罗斯。 据报道,上星期天(2日),调查人员已将此前在圣彼得堡查获的100亿卢布(1.49亿新元)现金、美元和金条归还给普里戈任。 普里戈任6月23日宣布为“正义而行军”,他的部队过后控制俄罗斯南部罗斯托夫的俄军总部,接着北上向莫斯科挺进。兵变危机在一天后解除。 Source …

中汽协:删除特斯拉等车企承诺书涉“价格”条款

中汽协:删除特斯拉等车企承诺书涉“价格”条款 7/08/2023 特斯拉在今年初将两款中国产车型价格下调至历史最低后,价格战在中国车市全面打响。图为特斯拉Model 3汽车。(路透社)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星期六(7月8日)发布声明,星期四(7月6日)组织16家汽车生产企业共同发布的《汽车行业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承诺书》中,将删除“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中涉及“价格”表述的条款。 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7月6日主办的第13届中国汽车论坛上,16家车企代表联合签署《承诺书》。据悉,《承诺书》的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其中第一条是坚持遵守行规行约,规范市场营销活动,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根据中国证券网报道,声明说,“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涉及“价格”表述,表意不当,有违《反垄断法》精神,协会特此声明,将上述条款从承诺书中删除,并敦促16家及其它汽车生产会员企业,严格遵守反垄断法及相关行政法规、指南、规章,自主定价、公平竞争。 继特斯拉今年初将两款中国产车型价格下调至历史最低以来,价格战在中国车市全面打响。据不完全统计,各家车企近100款车型加入了价格战,自主、合资、独资等品牌纷纷参与,降价幅度从人民币数千元到几十万元不等。 Source 马斯克:中国会有很强的人工智能能力 7/06/2023 美国电动车巨头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星期四(7月6日)说,中国一旦下定决定要做一件事情,就一定能做好,各个产业都是这样,包括人工智能,中国会有很强的人工智能能力。 根据澎湃新闻报道,马斯克线上参与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时说,特斯拉非常有兴趣将自己的自动驾驶技术与其他汽车制造商进行分享,这个技术是超越时代的,而且会让汽车使用率大大增加。 马斯克预测,今年晚些时候能够实现全自动驾驶,“不能百分之百保证,但趋势就是今年晚些时候实现全自动驾驶。”当前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已经非常接近没有人类干预的全自动驾驶的状态了。特斯拉已经在美国的道路上测试了,现在很少会需要人工干预了。 “用有局限的AI去做全自动驾驶汽车是有难度的,但我们觉得很快能够加以解决,我已经预测了大概今年晚些时候能够实现全自动驾驶,不能百分之百保证,但趋势就是今年晚些时候实现全自动驾驶。”马斯克表示,这种有局限的人工智能和全面的人工智能完全不一样,全面人工智能很难定义,它比人类在任何一个方面做得都要聪明得多,特斯拉没有做这方面的研究,其他公司在做全面人工智能的研究,现在很重要的是需要有一些监管对这些研究进行监督。 对于人工智能,马斯克说,这可能会带来积极的未来,但也有概率出现负面未来,“我们要尽自己的能力确保这些负面、消极的未来不会发生,积极的未来会发生。” 他还说,中国有非常多聪明智慧的人,他一直非常钦佩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干劲。中国一旦下定决心要做一件事,一定能把这个产业做得很好,各个经济领域、各个产业都是这样的,当然也包括人工智能产业,所以他相信中国会有很强的AI能力,这是他的预测。 Source 中国官媒:“AI换脸”诈骗出现涉政苗头 7/03/2023 中国官媒发文警示,“AI换脸”诈骗在中国出现涉政苗头,有不法分子利用人工智能“深度伪造”冒充领导干部行骗。 新华社下属的 《瞭望》新闻周刊星期天(7月2日)报道,中国北方某地警方近日发布一起利用“AI换脸”的诈骗案件。引人关注的是,该案不仅是一起新型网络诈骗,更是一起涉政诈骗案件。 报道称,诈骗分子在微信视频聊天中“换脸”成受害人认识的一名领导干部,并提出其朋友有一笔工程保证金需要借用受害人公司的对公账户走账。 在视频画面中,骗子“换脸”后面部表情自然,声音逼真,受害人便放松了警惕,转账后打电话确认,才知道被骗。 …

机器人首次在联合国答记者问:我们不会抢走工作、反抗人类

机器人首次在联合国答记者问:我们不会抢走工作、反抗人类 世界新闻网 7/08/2023 IT之家 7 月 8 日消息,据路透社报道,昨日在日内瓦举行的“AI for Good”会议上,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举办世界首次以类人机器人为主角的新闻发布会,9 位类人机器人及其发明者一同接受记者提问。 图源 Pexels 身穿蓝色护士制服的医疗机器人 Grace 表示:“我将与人类一起工作,提供帮助和支持,并且不会取代任何现有的(人类)工作。”当 Grace 的发明者 Ben Goertzel 追问 Grace 是否确实有这种想法,这位类人机器人回答:“是的,我确信”。 另一位名叫 Ameca …

年收多少才觉得安全?民调:23.3万 但要翻倍才感到富有

年收多少才觉得安全?民调:23.3万 但要翻倍才感到富有 7/07/2023 联准会(Fed)6月暂停升息,为15个月来首次;与此同时,6月通膨率也放缓至4%;但利率飙升、食品物价仍然居高不下。个人理财网站Bankrate调查,美国民众平均认为需要赚取23万3000元才能感到财务安全,若要感到富有或实现财务自由,则需要两倍以上的薪水:每年约48万3000元,这两个数字都明显高于约7万5000元的平均年收入。 英国每日邮报报导,Bankrate数据显示接受调查的2000名民众觉得阻碍财务安全的主要因素是大环境的景气。约63%责怪通膨率过高,36%则归咎于利率上升。在这两大因素下情况下,约72%受访者表示他们在金钱方面感到不安全。 嘉信理财(Charles Schwab)上个月的一项研究表明,美国民众认为他们需要数百万元存款才能「称作富有」,但「感觉富有」的人平均净资产实际上仅56万元。此外,女性需要更高的金额才能感到经济安全或富有:女性认为的富有门槛平均为年薪50万2400元,男性则约低8%,为46万5300元;女性认为需要23万7400元才能感到经济安全,男性只需要22万9100元。 而是否「感觉富有」,可能跟年纪有关。自认富有比例最高的是千禧世代(26岁至41岁)约57%感觉富有,他们的平均净资产为53万1000元;Z世代(21岁至25岁)则有46%感觉富有,平均净资产为41万4000元;X世代(42岁至57岁)约41%,平均资产41万元。婴儿潮世代(58岁至75岁)仅40%感觉富有,但他们的资产高于任何世代:平均69万2000元。 Bankrate研究还发现,民众感到财务状况不安全的另一个原因是退休基金不足,有41%受访者将此视为主要担忧来源。退休基金目标的预期和现实差距十分巨大,据西北互助保险公司(Northwestern Mutual)上个月研究,人们认为退休时平均应达到127万元,然而他们通常只存到8万9300元,仅为目标金额的7%。约48%受访者承认,他们觉得无法为退休生活储蓄足够资金。 Source 马斯克:中国会有很强的人工智能能力 7/06/2023 美国电动车巨头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星期四(7月6日)说,中国一旦下定决定要做一件事情,就一定能做好,各个产业都是这样,包括人工智能,中国会有很强的人工智能能力。 根据澎湃新闻报道,马斯克线上参与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时说,特斯拉非常有兴趣将自己的自动驾驶技术与其他汽车制造商进行分享,这个技术是超越时代的,而且会让汽车使用率大大增加。 马斯克预测,今年晚些时候能够实现全自动驾驶,“不能百分之百保证,但趋势就是今年晚些时候实现全自动驾驶。”当前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已经非常接近没有人类干预的全自动驾驶的状态了。特斯拉已经在美国的道路上测试了,现在很少会需要人工干预了。 “用有局限的AI去做全自动驾驶汽车是有难度的,但我们觉得很快能够加以解决,我已经预测了大概今年晚些时候能够实现全自动驾驶,不能百分之百保证,但趋势就是今年晚些时候实现全自动驾驶。”马斯克表示,这种有局限的人工智能和全面的人工智能完全不一样,全面人工智能很难定义,它比人类在任何一个方面做得都要聪明得多,特斯拉没有做这方面的研究,其他公司在做全面人工智能的研究,现在很重要的是需要有一些监管对这些研究进行监督。 对于人工智能,马斯克说,这可能会带来积极的未来,但也有概率出现负面未来,“我们要尽自己的能力确保这些负面、消极的未来不会发生,积极的未来会发生。” 他还说,中国有非常多聪明智慧的人,他一直非常钦佩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干劲。中国一旦下定决心要做一件事,一定能把这个产业做得很好,各个经济领域、各个产业都是这样的,当然也包括人工智能产业,所以他相信中国会有很强的AI能力,这是他的预测。 Source 中国官媒:“AI换脸”诈骗出现涉政苗头 7/03/2023 中国官媒发文警示,“AI换脸”诈骗在中国出现涉政苗头,有不法分子利用人工智能“深度伪造”冒充领导干部行骗。 新华社下属的 《瞭望》新闻周刊星期天(7月2日)报道,中国北方某地警方近日发布一起利用“AI换脸”的诈骗案件。引人关注的是,该案不仅是一起新型网络诈骗,更是一起涉政诈骗案件。 …

捷克总理:欧盟讨论利用俄资产重建乌克兰

捷克总理:欧盟讨论利用俄资产重建乌克兰 7/07/2023 捷克总理菲亚拉说,欧盟国家正在讨论如何利用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来帮助乌克兰重建家园。 路透社报道,菲亚拉(Petr Fiala)星期五(7月7日)与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会晤后说:“无论是从法律还是其他角度来看,这都不是一个简单的话题,但这里也正在进行密集的谈判,正是为了让我们也能利用这些被冻结的资产来帮助乌克兰。” 菲亚拉还说,捷克将向乌克兰派遣战斗直升机,并对乌克兰飞行员进行美制F-16喷气式战机的培训、提供飞行模拟器等,以帮助乌克兰对抗俄军。 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捷克已向乌克兰提供了676件重型武器和400多万件中、大口径弹药。 菲亚拉告诉记者:“捷克将进一步捐赠作战直升机和数十万枚大口径弹药,包括1万件弹药和至少一辆坦克、装甲车或类似装备。” 此外,菲亚拉还明确赞同乌克兰加入北约的申请,称“我希望所有北约盟国明确支持乌克兰加入的努力”。 泽连斯基则在与菲亚拉一同召开新闻发布会时说,基辅需要美国的远程武器来打击俄军。 泽连斯基说:“没有远程武器,不仅难以执行进攻任务,而且也难以开展防御行动……我们正在与美国谈论(供给)远程系统,但(美国是否在)今年作出决定则取决于他们。” 据此前报道,三名不愿具名的美国官员透露,美政府或最快星期五(7日)公布对乌克兰的新军事援助计划,其中包括用155毫米榴弹炮车发射的集束炸弹。 Source 美匿名官员称拜登政府最快7日宣布向乌提供集束炸弹 7/07/2023 知情者透露,美国总统拜登已同意向乌克兰提供集束炸弹,最快星期五(7月7日)对外公布。 这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一项关键要求,但军控组织和人权活动人士担心这可能会伤害平民。 路透社报道,三名不愿具名的美国官员说,美国政府预计最快在星期五公布对乌克兰的新军事援助计划,其中包括用155毫米榴弹炮车发射的集束炸弹。一名官员说,美国政府认真考虑了至少一周才做出这个决定。 白宫此前说,正在积极考虑向乌克兰运送集束炸弹,但尚未发布任何公告。美国总统拜登下周将到立陶宛参加北约峰会,预计此次峰会主要讨论乌克兰战争。 另据彭博社报道,两名知情人士称,拜登政府料将为乌克兰提供军民两用的改良型常规弹药。 白宫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人权观察组织呼吁俄罗斯和乌克兰停止使用集束炸弹,并敦促美国不要提供这类弹药。人权观察组织指俄乌军队都使用了集束炸弹,造成乌克兰平民死亡。 全球超过120个国家签署了一项禁用集束炸弹的国际条约。集束炸弹通常会在大片区域散布大量的小型子炸弹,威胁平民安全。未即时爆炸的集束炸弹在冲突结束后多年内仍然构成危险。 Source 报道:普里戈任返俄收回100亿卢布和被扣武器 …